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隐喻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

隐喻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

隐喻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无形地广泛使用。

实际上,隐喻的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也被广泛使用。

隐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意思表达以及文本的含义。

因此,在英语听力课程中,教师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以隐喻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句子,听懂对话,并做出准确回答。

一、影响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1、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英语听力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听力能力,也包括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意识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两种能力,学生才能够理解和正确地接受隐喻。

2、语言环境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环境。

教育研究人员发现,语言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的活跃程度。

因此,语言环境的一般性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言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隐喻能力。

3、教学因素英语听力教学的最终效果取决于教学因素的选择。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隐喻表达的能力。

二、隐喻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1、帮助学生理解隐喻隐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不同的意思表达和文本的含义。

在英语听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隐喻,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抽象概念,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

2、增强学生对英语听力的认知隐喻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听力的认知。

这是因为隐喻可以让听众去想象,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新的语言联系,这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英语听力中的话语和句子。

3、提升学生的听力表达能力此外,隐喻还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听力表达能力。

这是因为隐喻可以帮助学生更自然和更自如地表达,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听力中的话语和句子。

结论隐喻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意思表达和文本的含义,而且也能增强学生对英语听力的认知,以及提升学生的听力表达能力。

因此,在英语听力课程中,教师们应该积极尝试给予学生以隐喻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句子,听懂对话,并做出准确回答。

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刍议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摘要:随着隐喻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能力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而且对扩大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以及提高英语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隐喻能力也已经成为人们掌握一种语言的标志,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能力对英语教学具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下面具体进行分析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提高学生隐喻能力。

关键词:隐喻能力;英语教学;应用价值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人类认知、言语、思维和行为的基础。

隐喻不仅能够解释词汇意义的发展和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能够促进语篇的构建和连贯。

据国内外诸多的学者研究表明,隐喻能力是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其也是构成语者概念流利的基础的要素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背景以及思维模式的了解,促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1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1.1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隐喻能力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隐喻能力,挖掘词汇中内在的含义,然后在新的事物上体现出隐喻理论具有的扩展能力[1]。

比如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动物具有隐喻含义,并且隐喻含义多数在源域的概念衍得到的:猫头鹰(owl)在希腊神话中,owl是智慧女神的象征,所以希腊人民将猫头鹰代表智慧,因此有as wise as an owl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而由于喜鹊(magpie)比较聒噪,所以常用magpie比喻饶舌的人。

所以在词汇学习中,利用隐喻性的延伸意义能够在掌握词汇的中心意思后,可以进行扩展新的词汇,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研究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研究


中国 电力教 育 CE E P
— 丽 丽 鬲
的功能,即劝说 。亚 里士多德指 出,修辞 是说话 的艺术。隐喻

种隐喻概念系统 中,隐喻概 念和用来表 达这些概 念的词语之
的使用与其他修辞手段一样,是为了增加语 言表达 的效 果。隐 间存在着许 多蕴 涵关系,这样就使得 隐喻概 念具有相当的系统 喻的精炼、新奇、间接和婉转等特征为增加语言 的修辞效 果提 性和连贯性 。 第二 ,隐喻通 过某一 领域 的经验来认知 另一 领域 的经 验, 供了可能。 隐喻一个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炼。短短 的一个 词或词语往 这样就 为人们利用相对 熟悉或相对容易把握 的经验领 域,来组 往能表达一系列的含义 ,引起听话者对整 个相关事件和语境的 织相对不熟悉或 较难把握的领域 的经验 ,形成某种态度,并采 联想 。并且,由于 隐喻中喻体一般 都比话题 更为具体,更为听 取相应的行动提供了可能。
现代隐喻研 究认 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 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 物提供了新 的角度 。因此,隐喻性 知、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 础。认 知隐喻理论 使把隐喻作为一 思 维 其 实也 是 科 学 思 维 的 一 个 重 要途 径 。 人们 的 思 维 过 程 和 思 种 教学方法 运用在英语 教学 中成 为可能 。2 纪 7 0世 0年代,随 维表 达形式中充满 了隐喻。人类 生活在一个 四维的空间,但人 着 隐喻认 知理论的逐步形成和确立,外语教学界也开始重视 隐 们所能感觉 的却是一个三维 的世界。人类 的认 知能力不但受到 喻理论对 语言教学 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国际学者相继提出,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且 还受到 自身感知器官结构的限制。因此,
f】 j胡文仲 英语西域与英美文化[]北京: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大学英语教学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 。因此,隐喻认 ・ 知是学习语言 的必然途径。针对学习者学习中出 现 的 隐喻 理解 困难 的 问题 ,有 学者 提 出隐喻 能力 的 概 念 。 Daei 认 为 :“ ‘隐 喻 能 力 ns
( t hr a cmptne ’是 概 念 流 利 ( mea oi l o e c) p c e
第 l 卷第 4 6 期 20 年 8 09 月
J OURN AL 0F D0N GGUAN UNI VERS TY I OF TECHN GI GY LO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VO.6 . 1 N04 1
Au g. 2 9 00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隐 喻 意 识 和 隐 喻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验 研 究
对 我 国 英 语 专 业 学 习 者 的 隐 喻 能 力 发 展 情 况 及 其 隐喻 能力 与 英 语 水 平 之 间 的 关 系 进 行 考 察 ; 李 晓 惠 探 讨 采 取 哪 一 种 概 念 隐喻 教 学 方 法 能 ’
使学生更倾 向于在 阅读 中采取 以隐喻为基础 的 猜词策略 以及采 取 的哪 一种概念 隐喻 教学方法 可 以更好地提 高学生运用 以隐喻为基础 的猜词 习者 在英 语 学 习过程 中会 频 繁地 接 触 到大 量 反 映 策 略的能力 。本 文尝试 以培养 、发展 非英语专 隐喻式思维方式 的语言表达。因而 ,对英语隐喻 业 学 生 的 隐 喻 意 识 和 隐喻 能 力 为 目的 ,通 过 英 的掌 握与 英语 学 习相 辅 相 成 。 由于 隐喻 本 身矛 盾 语 课 堂 向 学 生 灌 输 隐 喻 意 识 、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有 性、临时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的存在 ,学习者必须 效 隐喻推 导的教学模 式 ,以期 改变英语学习费 最 大 限度地 利 用 自己的 知 识 图式 和 体验 去 理解 隐 时低 效 的现状 ,提 高 英 语教 与 学 的效 果 。 喻表达的实际意义和作者 的用意所在 ,但现实中 学 习者 时常 会 出现 隐 喻理 解 上 的 困难 。隐喻 作 为 实验 目的及设计 种有效的认知分析工具,它可 以帮助理解词、 句、段 的意义 ,甚至 语篇 的组 织发展和 主题意 ( )实验 目的 一 义 。胡壮麟 曾指出: “ 对隐喻能力的掌握是第二

英语词汇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英语词汇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第2 卷 第1 4 期 2 1年 1 0 0 月
教育 与 教 学研 究
Ed c to nd Te c i g Re e r h u ai n a a h n s a c
V. . 4 0 2 N0 1 1 . J n2 0 a . 01
英语 词 汇 学 习 中 隐喻 能 力 的培 养
知工具进行多层次的考察和阐释”束 定芳 ,O0 。隐喻 的 ( 20 ) 实质是通过另类事物来 理解和经 历某一类 事物 , 以事物 的
相似性为基础 , 它是一 种认 知现 象 , 是人类 将某 一领 域 的 经验用来认 知 、 理解另一类 领域的经 验 的认 知活动。并且
在语言要素 中, 汇的 变化最 为显著 , 词 这表 现在新 词 的产生 、 旧词 的消亡和 旧词增添新 的意义。大量 的词义演 变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据统计 , 英语 词义 的 7 %都是 0
学 习过程 中, 要应 用隐喻认知功能 , 通过丰 富阅读材料 、 累隐喻表达 , 积 理解词 汇意义、 进行 隐喻 练习 , 注重文化导入、 养 培
隐喻意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隐喻 能力。
【 关键词】 隐喻; 隐喻能力; 词汇学习 【 中图分类号】 H 1 3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1 (0 )1 08 — 3 64 62 21 0 — 00 0 0 0
是 二 语 学 习 中 的 一 项 基 本 能 力 。 国 内 学 者 也 已 认 识 到 语
语言能力 、 际 能力 一起 共 同构 成 了语 言运 用 的基 本 能 交 力 , 熟练掌握一 门语 言的重要标 志。词汇是语 言的三 大 是 要素之一 , 词汇 知识 是语 言能力 的一 部分 , 汇学 习始终 词 贯穿整个外语学习过程 , 对学 习者语 言综合能力 的提高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 于以上认 识 “ 隐喻 ” m t hr 一 词 源 于 希腊 语 m t hri, 中 ( e po) a e pee 其 a n

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二 、 喻 能 力 与外 语教 学 隐 隐 喻能 力 在 外 语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性 体 现 在 多 个 方 面 。从 现 代 外 语 教 学 理 念 的 角 度 看 . 建 构 主 义 的 隐 喻 观 基 础 上 形 成 在 的 隐 喻 能 力 符 合 外 语 教 学 的 目标 、 容 和 层 次 。从 语 言 技 能 内 的 角度 看 . 喻 能 力 包 括 词 汇 隐 喻 能 力 和 语 法 隐 喻 能 力 。从 隐 外 语 教 学 的 目标 看 , 喻 能 力 应 当包 括 透 析 隐 喻 性 语 言 现 象 隐 的深 层 文 化 内 涵 , 导 学 生 掌 握 目标 语 言 文 化 里 的 隐 喻 性 认 引


中 国学 生 由 于严 重 受 应 试 教 育 的影 响 , 少运 用 隐 喻 , 很 使 得 隐 喻 的运 用 被 中 国学 生 视 为 一 种 冒 险 性 活 动 。 众 所 周 知 。 T M4 T M8 一 般 都 非 常 强 调 测 试 结 果 的 信 度 , 即使 在 评 E 和 E 等 阅 写作 题 时 ,评 分 标 准 也 主要 依 据 表 达 方 式 是 否 准 确 或 是 否 合 乎 语 法 ,而 对 作 文 本 身 的 内容 或 思 想 及 文 字 的美 感 则 很 少 予 以关 注 。 了 取 得 较 好 的 成 绩 , 生 势必 放弃 相对 较 冒 险 的 为 学 表 达 方 式 而 选 用 有 把 握 的 “ 股 模 式 ” 这 样 学 生 的 成 绩 可能 八 。 提 高 了 , 是 学 生 的 思 想 却 被 严 重 束 缚 , 重 影 响 学 生 的创 造 但 严 性 思 维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和发 展 。 所 以 要 改 变 现 存 的考 试 评 定 体 制 , 显 学 生 在 创 新 上 的 比 重 , 励 学 生 多 使 用 隐 喻 凸 鼓 性 的表 达 方 式 。

浅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隐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的意义,更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的概念以及在英语中的应用在英语中,隐喻是非常常见的。

隐喻是一种由两个词组成的言语结构,其中一个词用来描述另一个词,这样做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一个概念。

它是用一个与原本的词语或句子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他是一头猪”时,我们并不是真的说他是猪,而是说他特别贪吃,并将这个特点与猪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隐喻的一种应用形式,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单词或词组的含义。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和词组的真正含义。

同时,隐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单词和词组。

隐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中一些抽象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要讲述“爱情”这个词时,可以使用隐喻比如“爱情是一束花”或“爱情是一条河流”,来更好地形象地表达它的含义。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1.讲解单词含义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单词的含义,比如“success是一座山峰,你必须攀登它才能达到成功”。

2.在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的拼写和含义,例如“I饿了(I’m hungry)”可以使用“I只有一口呀”来表示只有一口饭的意思。

3.在讲述某个主题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例如“友情是一朵花”、“健康是一叶树叶”。

隐喻对英语学习的帮助隐喻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和词组的真正含义,并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单词和词组。

同时,隐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中一些抽象的概念。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h tp i d i t emea h rciet n,wetr utrlk o e ea d 、 o a o sen c l a n wl u dg n 彻 h m iecp bly. e v a a it i
aq iiin i En l h ta hn ,ami mp o et eEn l h l r es o r . c ust o n g i e c i s g i n t i rv h g i a n r’c mp e g o s e
知识的理解和习得, 加深对目的语所在国文化背景知识和民 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 隐喻能力是人们熟悉掌握一种语言的
族思维方 式的了解, 对全面提高英语 学习 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重要标志。
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将以隐喻认知理论为
由于隐喻能力 的研究尚 处于起始阶段, 人们并没有对隐 喻能力的概念达成一致, 我们对隐喻能力的界定是初步的、 不成熟的。 在回顾和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 本文尝试给隐
K e wo d Me p r Meah r m ̄tne glht c n y r s: t h ao tp i e o co ec En i e hg s ai
作者 简 介 : 曾倩(96 )女, 17一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00 104
在不同阶段, 由于受到不同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英语教 和理解语言现象 提供了 新的 视角。 学总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它的重点和方向。近年来 , 随着隐喻 认知理论的逐步形成和确立 , 英语教学又显现出新的活力和
维普资讯
湖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英语教学中隐喻 能力的培养
Th u t ain o ea h r o e e c gi a hn eC li t fM tp o i C mp tn ei En l h Te c ig v o c n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历来就是语言学家研究的话题之一。

不同阶段,在不同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方法。

近年来随着认知隐喻学理论形成和不断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一样,应作为外语学习重点,它对语言能力的掌握及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因此关于隐喻能力研究蓬勃发展,成果层出不穷。

其研究内容大多数从英语教学角度探讨发展隐喻能力来推进教学改革的问题[1],教师在基础课,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隐喻能力[2],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及设计评价体系应体现培养隐喻能力的要求[3],二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对外语教师新要求[4],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及学习者认知规律探讨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如何主动积极培养自身隐喻思维能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使整个英语教与学达到较为理想效果。

1认知隐喻论简介把隐喻研究突破传统修辞学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5]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存在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

他们对隐喻的定义为:隐喻本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他们认为隐喻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构成,即以一个比较熟悉易理解的源域向一个不被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

“它是人类将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活动”[6]。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是通过大量的生活语料来说明隐喻普遍存在性。

人们日常生活的隐喻性表达其基础为概念隐喻,即约定俗成的常规隐喻,是人类历史长期演变的认知结果,也是我们概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这三种隐喻共同特点就是以人们生活经历为基础,用一种熟知的领域经验去构建和理解另一个未知的抽象的领域知识,渗透了人们的思想,认知角度及世界观、人生观,广阔生活背景知识。

形成隐喻思维习惯,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2隐喻能力“隐喻能力”这一概念由丹尼斯提出,“学好一种语言的关键是要达到概念流利即要发展将语言的词、句子等表层结构和底层概念匹配起来的能力”[7],利托莫对“隐喻能力”提出了四个方面,“使用隐喻的创造性,理解隐喻的熟练度,理解新隐喻的能力,理解隐喻的速度”[8]。

对于隐喻能力的重要性,国内学者王寅指出“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由隐喻的性质所决定的。

隐喻能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的理解、学的隐喻。

而且还包括创造性的使用隐喻能力;更高目标还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9]。

这也正是他提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原因所在。

胡壮麟也认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0]。

可见培养隐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英语学习中学习者有意识的培养隐喻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理解创造隐喻而且可以形成目的语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下面就英语学习者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提高隐喻能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讨论:2.1提高隐喻意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生活语言事实研究为基础指出隐喻无处不在,那么英语学习者应在学习中及生活中提高隐喻意识。

龚玉苗认为,“隐喻意识指学习者对隐喻形式及功能的察觉程度和敏感程度”[11]。

笔者认为,隐喻意识即学习者有意识形成隐喻思维的习惯。

从隐喻形式上认识到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一种具有想象力的推理,在我们理解现实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存在我们的思维,概念语言中,对于我们理解经验,建构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解释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9]。

在学习词汇、句子等基础知识时,利用隐喻机制掌握一词多义;学习语篇时,分析其内在隐喻连贯机制,同时要注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无论是电影还是广告都渗透人们隐喻思维能力的智慧;就其形成机制而言,认识到其背后认知文化及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就其功能而言,隐喻是人类长期认知体验结果,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它在无形中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是学习英语极其有力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并深刻理解形成这种思维文化根源,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2课内学习中培养隐喻能力很多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各方面培养学生隐喻能力。

作为英语学习者,除了教师有意识指导外,作为学习主体者在培养听说读写语言能力时要积极主动地形成隐喻思维习惯,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收稿日期:2011-05-05修回日期:2011-06-25作者简介:裴晓科,女,河北武安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裴晓科(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同时隐喻的使用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标志。

该文以认知隐喻论为基础,探讨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指出英语学习者应利用隐喻认知功能,以隐喻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各方面培养自身隐喻能力真正学好一门外语。

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英语学习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1)10-0347-02347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语言学研究2011年10月1)听说读写能力基础词汇学习中语言如果是一座大厦,语法是其结构,词汇则为砖石,大厦要又高又稳首先要有足够砖石。

因此拥有大量词汇对掌握一门外语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面对英语庞大的词汇量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基本范畴词汇基础之上,要积极主动地运用隐喻思维对其多义性延伸机制理解加强训练,通过联想、想象、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掌握一词多义,深刻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条件下其隐喻性关联,从而减少惯用法所造成的困难,不仅为阅读写作翻译打下基础,而且极大地提高隐喻能力。

2)听说读写能力关键阅读写作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笔者认为都是对语篇整体布局的把握。

词义、短语的发展离不开隐喻的的发展,而隐喻对语篇连贯则起到隐性衔接作用。

“由于隐喻具有表象性、情意性加之内容的丰富性与解读自由性,因此,隐喻思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思维的精髓和地道的语言形式”[2],“隐喻把语篇编成一个个有活力的有机整体,并使之有一个整体性的内核,构成语篇之内所有要素的约束力量,贯穿于语篇进展的始终起到提纲挈领,统规形式的功能”[12]。

因此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有意识地通过文中本体喻体的互动挖掘文章背后丰富含义,进而正确理解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观点。

“在写作中,应大胆展开想象力,尝试着在表达中心概念时,先确定一个中心隐喻,其余词汇都围绕这个中心隐喻来展开,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隐喻语义场,形成一个语义链,从而使各个喻体之间具有关联性,最终产生语篇整体上衔接性”[13]。

其实这也可以推理在阅读中,很多文章富含丰富主题意义,也是通过隐喻性语言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外语学习者不妨在阅读写作中有意识培养这方面训练提高隐喻能力。

2.3课外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培养隐喻能力1)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著作及诗歌文学作品表达着不同的主题,诸如情感、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展现了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生活等整个时代背景。

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一种语言也就是熟悉融入它的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则是融入其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里需说明一点是不仅读外国作品及外国诗歌也要多读我们母语著作,“一些认知科学家研究证明,汉语属于形象思维这对隐喻思维习惯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学习外语时,我们应利用现有的较为发达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母语隐喻认知机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外语习得中来,以达到促进外语中隐喻认知机制形成的目的,这是培养隐喻可以借用的方法”[9],而且,“即便为了学好目的语文化,也应该首先具备足够的母语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学习目的语文化时有很好的理解力,才能在对比中深刻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内涵和两种文化差异所在”[14]。

所以,通过英汉两语言对比理解形成差异机制何在,这对我们深入了解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不同也十分有意义,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目的语隐喻思维同时也加强学习者文学修养。

2)多看外国电影,欣赏外国歌曲如果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的凝缩版,那电影则是其现实生活版,歌曲则是表达思想、情感等生活的乐符。

欣赏外国电影,聆听外国歌曲也是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重要途径。

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言语思维及日常交际受文化约束,同时也受着不同文化模式相互碰撞与融合影响。

隐喻性语言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人们世界观及现实经历,有助于学习者深刻了解目的语认知机制,那么电影及歌曲欣赏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透视其文化及思维途径,电影通过一个故事,一种社会现象,一段对话等则可以透视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及文化价值观等,如美剧《六人行》它是美国人日常普通生活写照,展现他们在情感,工作,利益与地位等方面的处事方式及人生态度,可以让学习者在他们的生活中欣赏真善美并比较与本国人民日常生活思想行为的差异所在,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

歌曲一般虽仅仅几百个字,却折射出外国人对生活感受方式与思考角度,这都是通过隐喻性语言表达的,学习者可以挖掘这些隐喻性语言表达的背后深层含义进而透视目的语文化,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提高隐喻能力同时也加强听说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3结束语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青睐,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师能力要求之一。

外语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更应提高隐喻意识在学习中形成隐喻思维习惯提高隐喻能力,从而更好理解创造隐喻,习得目的语思维方式,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参考文献:[1]陈海燕.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教研,2008(30).[2]鞠晶.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3]罗明江,孙娇夏.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4]熊锟.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London: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Danesim.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 -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neglected dimension [C]//Alatis,Jamese.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992:Language,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Washington,D: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3.[8]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2).[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2006(1).[12]王松鹤,于广.语篇的形与神—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J].外语学刊,2009(6).[13]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14]叶慧君.关于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