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精品 课件

没退休之前,不论几点睡觉,他总在清 晨5点59分闹铃 响后起 床。随 后,读 新闻, 打一个 半小时 高尔夫 ,再去 办公室 ,开始 工作, 坚持数 十年如 一日。
李嘉诚的人生正印证了那句话:一万年 太久, 只争朝 夕。
闲下来,你可能会快乐一阵子,但重复 和虚无 ,有一 天会让 你感到 厌倦。
忙起来可能会很累,你需要把时间分成 好几份 ,甚至 像挤海 绵那样 挤时间 ,但却 可以让 我们收 获到很 多,比 如财富 、幸福 、内心 的充实 。
•
在短短7年中败光了970万英镑,重新沦 为穷光 蛋,而 妻子女 儿也双 双弃他 而去。
•
物质可以满足一个人一时的快乐,但当 人生只 剩下享 乐和放 纵,就 难以体 会到发 自内心 的快乐 和成就 感。
•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 活目的 本身— —这种 伦理基 础,我 叫它猪 栏的理 想。” 华人首富李嘉诚,一生征战商界,拥有 无数财 富,即 便这样 直到90岁他才 选择退 休。
•
他的养生秘诀就是:不让自己闲下来。
•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锻炼一小时,八点 吃完早 餐,出 门散步 ,九点 半回来 读书看 报,下 午听音 乐、练 书法, 再继续 锻炼一 小时, 抽空还 帮老伴 做家务 。
•
有句话说: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 快活!
•
的确如此。当一个人闲下来,他的心灵 和身体 都将受 到折磨 。闲下 来会容 易胡思 乱想, 自怨自 艾,而 身体上 的懒惰 也会让 我们离 健康越 来越远 。
① 70×30=30 ×70 乘法交换率
②、60×30=90×20
③、A×600=600×A 乘法交换律
④、30×50×70=30×(50×70)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PT课件2

实际是应用了什么定律?
5、例2中(6X4)X5和6X(4X5)这两个算式的每一步各求的 是什么?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计算第23页试一试中的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8分钟)
例题解析:
不计算,在 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2.你能很快算出每束花中3个数连乘的积 吗?
一 共有多少箱饮料?
(6 × 4 )× 5 = 6 ×(4 × 5 )
乘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 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试一试: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7×125)×8= 7 ×( 125 × 8 ) (m×25)× n= m× ( 25 × n )
45×16=16×□45 乘法交换律 5×(14×9)=(5×□14 )×□9
乘法结合律
6×13×5=13×(□6 ×□5 )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 连乘的积吗?
34 45
12
25
5 11 10 2
680
660
500
分析探究,归纳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自己动手画画圆,看看能画出多少直径、半径。 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会发现圆的所有直径、半径的有什么共同点?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板书:半径相等 直径相等比较一下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还能发现什么?(半径是直径的1/2,直径是半径的2倍)板书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直径用字母d来 表示,它们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为d=2r r=d/2 。板书 所有这些特征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在同一圆中。板书:同一圆中 学生能通过探究讨论,得到圆的一些特征,学生口头表达。
5、例2中(6X4)X5和6X(4X5)这两个算式的每一步各求的 是什么?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计算第23页试一试中的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8分钟)
例题解析:
不计算,在 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2.你能很快算出每束花中3个数连乘的积 吗?
一 共有多少箱饮料?
(6 × 4 )× 5 = 6 ×(4 × 5 )
乘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 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试一试: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7×125)×8= 7 ×( 125 × 8 ) (m×25)× n= m× ( 25 × n )
45×16=16×□45 乘法交换律 5×(14×9)=(5×□14 )×□9
乘法结合律
6×13×5=13×(□6 ×□5 )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 连乘的积吗?
34 45
12
25
5 11 10 2
680
660
500
分析探究,归纳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自己动手画画圆,看看能画出多少直径、半径。 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会发现圆的所有直径、半径的有什么共同点?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板书:半径相等 直径相等比较一下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还能发现什么?(半径是直径的1/2,直径是半径的2倍)板书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直径用字母d来 表示,它们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为d=2r r=d/2 。板书 所有这些特征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在同一圆中。板书:同一圆中 学生能通过探究讨论,得到圆的一些特征,学生口头表达。
(完整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课件(用)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乘法运算中的三对好朋友:
2 ×5=10 4 ×25=100 8×125=1000
一共要浇多 每组要种5棵树, 少桶水?
每棵树要浇2桶水。
我先计算一共 种了多少棵树。
一共有25个小组, 每组有2人负责抬 水、浇树。
(25×5)×2 =125×2 =250(桶)
每组要种5棵树, 一共要浇多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桶水?
加法结合律是加数结合, 乘法结合律是因数结合。 它们都是数字位置不变, 但运算顺序改变。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并说明运 用的是什么定律。
51×32 =32× 51 (乘法交换律)
4×81×25=81×( 4 × 25)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8×4×50=8×( 4 × 50 )
(乘法结合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树 要浇多少桶水。
25×(5×2)
一共有25个小组, 每组有2人负责抬 水、浇树。
=25×10 =250(桶)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 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 25×(5×2)
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 的关系?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205×(85 ×30)= (38×112) ×14=
278×(25×27)=
比一比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区别 加法交换律是加数交换,
乘法交换律是因数交换。 联系 它们都是数字位置改变,
但运算顺序不变。
比一比
区别 联系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 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2 ×5=10 4 ×25=100 8×125=1000
一共要浇多 每组要种5棵树, 少桶水?
每棵树要浇2桶水。
我先计算一共 种了多少棵树。
一共有25个小组, 每组有2人负责抬 水、浇树。
(25×5)×2 =125×2 =250(桶)
每组要种5棵树, 一共要浇多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桶水?
加法结合律是加数结合, 乘法结合律是因数结合。 它们都是数字位置不变, 但运算顺序改变。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并说明运 用的是什么定律。
51×32 =32× 51 (乘法交换律)
4×81×25=81×( 4 × 25)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8×4×50=8×( 4 × 50 )
(乘法结合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树 要浇多少桶水。
25×(5×2)
一共有25个小组, 每组有2人负责抬 水、浇树。
=25×10 =250(桶)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 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 25×(5×2)
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 的关系?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205×(85 ×30)= (38×112) ×14=
278×(25×27)=
比一比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区别 加法交换律是加数交换,
乘法交换律是因数交换。 联系 它们都是数字位置改变,
但运算顺序不变。
比一比
区别 联系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 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PPT课件【优秀课件推荐】

问题乐园
❖ 例1:负责挖坑、种 ❖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
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
4×25=100(人)或 25×4=100(人)
❖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 答:负责挖坑、种 ❖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树的一共有100人。 ❖ ▲ × ★= ★ × ▲
❖ 4×25=25×4
❖a × b= b × a
例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 (25×5)×2
❖ 25×(5×2)
❖ =125×2
❖ =25×10
❖ =(桶)
❖ =250(桶)
❖ 答:一共要浇250桶。 ❖ 答:一共要浇250桶。
(25×5)×2=25×(5×2)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 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人负责抬水、浇树。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猜一猜: 弟兄四五个, 各有各的家, 有谁走错门, 让人笑掉牙!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的意义。 2、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33--35页 内容。 2、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和结 合律? 3、用字母怎样表示乘法的交 换律和结合律?
① 70×30=30 ×70 乘法交换率
②、60×30=90×20
③、A×600=600×A 乘法交换律
④、30×50×70=30×(50×70)
乘法结合律
⑤、16×67×18=67×(16×18)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二关:现学现用
第三关:大显身手
热身准备: 25×4=100 125×8=1000 25×8=200 15×4=60 12×5=60 35×2=70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精品课件(共24张)

例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
(25×5)×2=25×(5×2)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 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我发现了: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 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 数,它们的积不变,这 就是乘法结合律。
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乘法结合律呢?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 ×● (▲ × ★) × ●=__ ▲ ×(__ __)
b × __) a ×(__ c (a × b) × c = __
第三关:大显身手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4×(16×25) 897×25×8 125×37×8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4×5=2×10
a+b=b+a
a+b+c=a+c+b
a×b×c=a×c×b 4×6×25=6×(4×25) 1×2+3=1×3+2
挑 战 场
492×5×2
25×166×4 8×5×125×40
问题乐园
例1:负责挖坑、种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
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25=100(人)或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25×4=100(人) 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答:负责挖坑、种 树的一共有100人。 ▲ × ★= ★ × ▲ a × b = b × a 4×25=25×4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PPT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授课教师:李延寿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和交换律,同容,在其理解的基础上,会对 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从前面看:每一层有4×5个,有3层, 共有3 ×(4×5)个
从侧面看:
每一层有3 ×4 个,有5层,共 有(3 ×4)×5 个
4×25×93
36×25
算一算
• 12×10 10×12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两个数相乘,交换 乘数的位置,它们 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 a ×b=b ×a
乘法交换律
•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 25× 38 ×4 • 42 ×125 ×8
35×2 ×5=35 ×(2 ×
5 )
(50×125)×8=50 ×(125 ×8) (60×25)×4=60×( 25 × 4)
•
3 ×(4×5) (3 ×4)×5
• •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 乘,再把所得积与第三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
的积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 (a ×b) ×c=a ×(b ×c)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例:38×25×4 25 ×16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乘法结合律的使用时机:
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 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利用 乘法交换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在 与另一个数相乘,使得计算简便。乘 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 4、500和2等。
练一练
73×25×4 125×8×63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授课教师:李延寿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和交换律,同容,在其理解的基础上,会对 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从前面看:每一层有4×5个,有3层, 共有3 ×(4×5)个
从侧面看:
每一层有3 ×4 个,有5层,共 有(3 ×4)×5 个
4×25×93
36×25
算一算
• 12×10 10×12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两个数相乘,交换 乘数的位置,它们 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 a ×b=b ×a
乘法交换律
•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 25× 38 ×4 • 42 ×125 ×8
35×2 ×5=35 ×(2 ×
5 )
(50×125)×8=50 ×(125 ×8) (60×25)×4=60×( 25 × 4)
•
3 ×(4×5) (3 ×4)×5
• •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 乘,再把所得积与第三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
的积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 (a ×b) ×c=a ×(b ×c)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例:38×25×4 25 ×16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乘法结合律的使用时机:
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 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利用 乘法交换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在 与另一个数相乘,使得计算简便。乘 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 4、500和2等。
练一练
73×25×4 125×8×63
《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运算律PPT课件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花肥?
方法一:
(5×8)×10 =40×10 =400(千克)
先算每袋花肥多少 千克,再算10袋花 肥多少千克。
答:一共购进了400千克花肥。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花肥?
方法二:
5×(8×10) =5×80 =400(千克)
先算一共有多少包 花肥,再算一共多 少千克。
(a ·b) ·c
=a ·(b ·c)
乘法 交换 律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 位置,它们 的积不变。
a·b=b·a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25)×20 =50×20 =1000(千克)
2×(25×20) =2×500 =1000(千克)
我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 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 ·b) ·c=a ·(b ·c)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比较大小(可用计算器计算)
34×2 = 2×34
25×40 = 40×25
39×34 = 34×39
125×8 = 8×125
通过计算并比较,你 能发现什么规律?能 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吗?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换律、结合律
3.网络链接。
返回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4.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12 ) (60×25)× ( 8 ) =60×( 25 ×8)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关联与区别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介绍
0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数学中基 本的运算定律,是学习数学的基 础。
02
掌握这些定律对于理解更复杂的 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 要。
学习目标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的定义。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 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
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的证明方法。
02 乘法交换律
定义
乘法交换律定义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的乘积不改变,只是乘数 的顺序改变了。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a × b = b × a。
简单解释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乘积不变。
基础练习
(2×3)×4=2×(3×4) (5×4)×6=5×(4×6) (7×6)×8=7×(6×8)
进阶练习
• 题目4: 计算下列各题
进阶练习
01
12×5=
02
20×3=
35×7=
03
进阶练习
1
题目5: 下列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2
(a+b)×c=a×c+b×c
3
(m+n)×p=m×p+n×p
02
(a+b)×(c+d)=
03
(m+n)×(p+q)=
综合练习
(x+y)×(z+w)=
题目8: 下列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a+b)×(c-d)=a×c-b×c+a×d-b×d
综合练习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关联与区别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介绍
0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数学中基 本的运算定律,是学习数学的基 础。
02
掌握这些定律对于理解更复杂的 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 要。
学习目标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的定义。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 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
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的证明方法。
02 乘法交换律
定义
乘法交换律定义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的乘积不改变,只是乘数 的顺序改变了。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a × b = b × a。
简单解释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乘积不变。
基础练习
(2×3)×4=2×(3×4) (5×4)×6=5×(4×6) (7×6)×8=7×(6×8)
进阶练习
• 题目4: 计算下列各题
进阶练习
01
12×5=
02
20×3=
35×7=
03
进阶练习
1
题目5: 下列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2
(a+b)×c=a×c+b×c
3
(m+n)×p=m×p+n×p
02
(a+b)×(c+d)=
03
(m+n)×(p+q)=
综合练习
(x+y)×(z+w)=
题目8: 下列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a+b)×(c-d)=a×c-b×c+a×d-b×d
综合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2.判断。
(1)任何数与 )
(2)1+1=1×1
( ×)
(3)134+196=134+200+4
(× )
(4)求剩余部分的运算叫做减法。
(× )
.
20
课堂活动
写出算式,说出运算律。
活动规则:同桌两位同学一方说等式, 另一方说出运用的运算律,然后交换 进行。看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
乘第3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乘第1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
法结合律。
.
14
知识突破
16×5×2=16×(5×2 ) 35×25×4=35×(25×4) 12×(125×8)=12×125×8 ……
如果用a,b,c表示3 个数,乘法结合律 可以表示为:(a×b)×c=a×(b×c)
.
15
通过字母公式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 律和乘法结合律的, 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表示为:a×b=b×a
.
9
新知探究 1 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
这个小区共有 8幢楼房。
.
每幢都是24层, 每层6户。
10
新知探究
6×24×8 =144×8 =1152(户)
先算出每幢楼有 多少户,再乘8, 求出小区一共有 多少户?
6×(24×8)
=6×192
=1152(户)
先算出小区一共 有多少层楼,再 乘6,求出一共有 多少户?
.
23
• 加法交换律:a+b=b+a • 乘法交换律:a×b=b×a
• 加法结合律:(a+b)+c=a+(b+c) • 乘法结合律:(a×b)×c=a×(b×c)
.
16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165+126=126+ 165
(2)(316+73)+127
=316 + ( 73 + 127 )
(3)225×4= 4 ×225
.
21
练习巩固
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 里填适当的数。 28×16=16× 28
25×13×4= 25 × 4 ×13
(60×25)× 40 =60×( 25×40)
125×(8×14)=(125× 8 )× 14
想一想,各题应用了 什么运算定律?
.
22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
.
3
猜一猜: 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
4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
5
新知探究 1
共有多少 个鸡蛋呢?
9×4=36(个) 4×9=36(个)
9×4=4×9
.
6
知识突破
6×4=4×6 29×8=8×29 25×7=7×25
……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
7
乘法交换律
你能仿照加法交换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 下乘法交换律吗?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a+b=b+a
•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 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 交换律。
.
8
知识突破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a×△=△×a
……
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
12×(125×8)= 12000 12×125×8= 12000
.
13
(25×5)×2=25×(5×2)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你能仿照加法结合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下乘法结合律吗?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3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
(4)(6×35)×4
= 6 ×( 35 × 4 )
.
17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5×16=16× 45
乘法交换律
5×(14×9) =(5× 14)× 9 乘法结合律
6×13×5 =13×( 6×
.
5)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18
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 数的积吗?
680
660
500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1
复习: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2
复习导入
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45 甲数+乙数=乙数+ 甲数 (25+49)+51=25+( 49 + 51 )
a+b=b+a (a+b)+c=a+(b+c)
.
11
新知探究
6×24×8 =144×8 =1152(户)
6×(24×8) =6×192 =1152(户)
6×24×8=6×(24×8 )
.
12
课堂活动
算 一算
16×5×2= 160 16×(5×2)= 160
35×25×4= 3500 35×(25×4)= 3500
每组的上、下 两个算式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