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各国学前教育比较

第十三章+各国学前教育比较

三、★ 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 主要趋势(论述题)
⑸ 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民 主化趋势。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 童权利公约》。 4项原则: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 儿童意见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发 展原则,无歧视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名词解释)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 《儿童权利 公约》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献,被誉 为 “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 国际法律文书”。该公约为保护儿童的权 利和福利订立了54项条款,要求所有缔约 国保证所有未满18岁的儿童的合法权利。 4项原则: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 童意见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原则 ,无歧视原则。
从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 吸取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政府重视,加强立法和不断增加投 入,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2)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多 渠道办托幼机构,适应不同的社会需要 。
第二节 世界学前教育面临的 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世界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儿童看护危机 (二)合格的教养员和保育员严重的不足
2.学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首先在西欧各国实施。 3.学前教师的职前培养
• 法国的师范学校招收至少受过两年高等教育 的学生。 • 法国母育学校的教师至少要经过高等教育及 职业培训才有资格胜任,接受高等教育的年 限至少为 4年
5.简述幼儿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⑴ 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互渗透。 非定向性模 式,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化,或综合大学办 师范教育。 ⑵ 幼儿教师培养三个阶段趋向整体化。 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实习试用期 教育”、“职后教育”三阶段紧密联系。 ⑶ 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 培养具有较高 学术水平和较强教育能力的师资。

全面普及与均衡发展: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启示

全面普及与均衡发展: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启示
5 1 0 1 7 0 责 任 编 辑 :罗旭 舟 )
四、 制定 保 障制度
1 . 激励 制 度 。 激 励 是 促 进 人 的 主观 能 动 性 的 外 在 动 力 ,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应 给予教师 以精神激励 。课题负责人通过
组织活动设计评 比、教学活动竞赛 .评出最佳班级 、最佳指
1 9 8 6 年 ,新 西 兰 的学 前 教 育 开 始 由社 会 福 利 部 门管 理 转
变为教育部 门单独管理 ,实现 了幼儿保教 的整合 ,促进学前 教育朝着优 质方向发展 。 I l l 1 9 9 4 年 ,新 西兰政府颁布 《 面 向2 1 世纪 的教育》 ,这部法 律提 出教育要 从人 的 出生 开始 , 进一步 明确 了学前教育发展 的重要性 :同时也极其关注少数 民族毛利人的教育 ,提 出要使毛利人享受与其他族群同等的 教育 机会 ,这对 促进各 民族 教育 的均衡发 展产 生了重 要作 用 。2 0 0 2 年9 月 ,新西 兰教育部实施 《 通往未 来之路—— 1 0 年幼 儿教育战 略计划 》 , [ 2 该文件 体现 了多元文化 和反偏 见的教育理念 ,为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屿族裔提供 了均等 的受 教育机会 。2 0 1 0 年 ,新西兰政府 出台 《 所有的成功—— 每所 学校 ,每个 孩子》 ,该文件 指 出,每所 学校 、每个孩 子都是 政府 的 目标和工作 计划 。 [ 3 1体 现了其教育 系统 的包容性 , 也充分说明 了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全纳教育思想 :即 ,接纳所 有的幼儿 ,反对排斥任何一个幼儿 ,确保所有的幼儿享受高 质量的学前教育 同时 .新西兰政府要求在2 0 1 4 年所有注册 学校都要 1 0 0 %实现这种全纳教育思想。 . 4
锻炼 的开展 ,学期初应 制定卫 生保健 计划和 目标 ,给 “ 三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的五大领域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的五大领域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的五大领域一、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前接受的教育,它是儿童智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西兰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学前教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了五大领域,这些领域涵盖了儿童在学前阶段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大领域。

二、身体健康和运动身体健康和运动是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第一个领域。

这个领域主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在这个领域中,幼儿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 健康生活方式:幼儿应该知道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睡眠时间、锻炼等。

2. 运动技能:幼儿应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例如跑步、跳跃、爬行等。

3. 身体协调性:幼儿应该学会协调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例如手和眼睛的协调、手和脚的协调等。

4. 健康检查:幼儿应该了解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健康检查。

三、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是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第二个领域。

这个领域主要关注儿童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领域中,幼儿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 情感管理:幼儿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快乐等。

2. 社交技能:幼儿应该学会与他人沟通,并且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

3. 独立性:幼儿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并且自主行动。

4. 文化多样性:幼儿应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四、语言和沟通语言和沟通是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第三个领域。

这个领域主要关注儿童的语言和沟通技能的发展。

在这个领域中,幼儿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 语言技能:幼儿应该学会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并且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听力技能:幼儿应该学会聆听他人讲话,并且理解他人的意思。

3. 阅读技能:幼儿应该学会阅读简单的书籍,并且理解书中的内容。

4. 写作技能:幼儿应该学会写简单的字母、数字和单词。

五、数学数学是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第四个领域。

新西兰学前教育对我们的启发

新西兰学前教育对我们的启发

新西兰学前教育对我们的启发近年来,新西兰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高度的成功,积极推动了新西兰的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发展,以及在教育界的影响力,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

新西兰学前教育有非常独特的教育特色,对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新西兰学前教育重视儿童自主性学习,倡导教育活动的参与和尊重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了孩子的创新和独立性,提高了孩子的教育质量。

孩子们在新西兰的幼儿园被允许自主思考、自主创新,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更强,培养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

其次,新西兰学前教育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通过建立多彩多样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课程,促进儿童良好的学习状态。

新西兰实行“对等尊重”的原则,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关爱,学会学习、交流和合作,学会和家长、老师友好相处。

而且,新西兰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在室内学习,它更强调在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他们自由发挥,结交朋友,接触自然,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再次,新西兰学前教育重视孩子的发展,采取综合的发展方案让孩子发挥所有的能力,包括手工活动、园艺、运动等,而且新西兰学前教育实施紧密的家庭参与政策,建立孩子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有效沟通,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正常发展。

此外,新西兰学前教育注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要求孩子们能够有礼貌的表现和友好的交流,而且还采取了一些可行的措施来营造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增进孩子之间的联系,使孩子们在学习中磨练交流技巧,发展良好的社交性,培养快乐的学习目标。

总而言之,新西兰学前教育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借鉴新西兰学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改善我国学前教育水平,实现孩子们的最大潜力,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的五大领域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的五大领域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提出的五大领域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中,注重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大领域,即身体健康、社交能力、语言、数学及自然和艺术。

通过这五个领域的综合发展,学前儿童将得到全面的培养,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和身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学前教育中,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和日常锻炼等方式,学前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同时,儿童还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避免受伤、如何应对急救情况等。

通过身体健康领域的培养,儿童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社交能力是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参与社交活动,儿童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会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共同游戏,以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将学习如何分享、尊重他人、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从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语言是学前儿童发展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他人进行交流。

学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阅读和书写能力。

教师会通过各种适龄的读物和绘本,激发儿童对语言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识字和书写技能。

此外,通过实际的语言练习,儿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数学及自然领域关注儿童对数字与形状、空间以及天然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儿童可以了解数量、序数、形状等数学概念,并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此外,儿童还可以通过探索自然环境和观察植物、动物等,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数学和自然领域的学习,儿童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领域包括视觉艺术、音乐和戏剧等方面。

儿童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和音乐表演等,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6新西兰学前教育

6新西兰学前教育
明日学校教育法案教师聘用条例新西兰中小学教学大纲教职员公约五年计划20072012学前教育20小时计划20132015年增加早期学习机会二新西兰学前教育的现状一学前教育管理35岁幼儿教育616岁强制性中小学义务教育17岁以后理工学院或大学教育大学后教育教育检查办公室
学前比较教育
一、澳大利亚学前教育
第三节 大洋洲国家学前教育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各州政府取代了志愿组织承担 了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资助水平不断地增长。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联邦政府的关注,联 邦资助建立的儿童保育机构得到迅速发展。
第三节 大洋洲国家学前教育
(二)当代澳大利亚学前教育
特点:(P202)
(1)澳大利亚为联邦制国家,教育分权于州。各州学前教育 发展不平衡。
(2)全社会比较重视学前教育。
(3)注重将国家、学前教育机构、家庭三方面结合,教育质 量高,教师地位高。
第三节 大洋洲国家学前教育
(三)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1) 澳大利亚社会变化急剧,学前教育机构需要不断审查 自我,对外在变化做出调整。
3.《5岁之前》: 1989年政府出台的学前教育报告题目为《5 岁之前》宣布1989年10 月1 日开始建立新的学校系统。
该报告采纳了米德报告的许多建议。政府设立了由当地家长 评议会管理的保育中心,但宣布现有的管理机制不变。
另一个不同是该报告认为特殊教育服务SES应该在所有的教 育机构内设立。该报告为改革提供了蓝图。 它宣布日托中心只有符合最低标准,签订协议才可以获得政 府资助,彻底使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像幼儿园一样享受到了 同等水平的资助。 它还规定了师生比、教师资格,设定了培训计划。 这种变化 使得5岁以下儿童机构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了一种更为公 平的资助系统,提高了对高质量服务的更大需求。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研究——以《编席子:学前课程》为依据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研究——以《编席子:学前课程》为依据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研究__以《编席子:学前课程》为依据摘要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新西兰学前教育位于世界前列,其学前课程改革尤为显著。

当前,学前教育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其切实落实需要较为完善的学前课程。

因此,全面研究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可以为我国学前课程的提升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新西兰当前的学前课程标准是在国际社会不断推进学前教育和新西兰继承和发展毛利文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基于新西兰学前教育的总体发展和学前课程存在的问题,由新西兰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建立在其儿童观、课程观和课程原则基础上,其中新西兰认为儿童是有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和交流者和独立的个体,学前课程标准应具有开放性、寓意性、包容性,并遵循赋权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家庭和社区原则、关系原则。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主要由线索、目标、学习成果构成,其中线索包括幸福健康、归属感、贡献、交流、探索,每一条线索均对应相关的目标和学习成果。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总体上呈现出四大特征,即:课程以科学的儿童观为基础、聚焦核心素养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相衔接、教师扮演多种角色。

我国学前课程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在取得重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借鉴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我国学前需要提高学前课程实施的整合性、提高学前课程文本的操作性、提高幼儿教师准入标准、推进幼小衔接的落实方面着力。

关键词: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编席子;学前课程A Study of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A Case Study of Te Whāriki :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f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and its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reform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At pres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lso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in China education reform, and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requir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can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early childhood cour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The current of New Zealand's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is unde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New Zealand'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ori culture, and based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and problems those are existing i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issued by the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7. The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its children concept, curriculum concept and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among them, the children concept thinks that children are confident and capable learners and communicator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has openness , implied meaning and comprehensiveness; and follow to empowerment principl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family and community principles, and relationship principles. The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consist of goals,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clues include happiness, belonging, contribution,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Every clue corresponds to the goals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generally presents four characteristics: the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focusing on core literacy training, connecting with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ers assume multiple roles.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in C hina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30 years of exploration. While achieving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t also faces new problems. Learning from the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in China needs todevelop implement integrated early childhood courses, improve the operability of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texts, and improve Advance standard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effort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young connections.Key Words:New Zealand;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Standards; Te Whāriki;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目录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V)导论 (1)一、问题提出 (1)二、文献综述 (2)三、研究意义 (5)四、研究目的和内容 (5)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5)六、概念界定 (6)第一章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的背景 (8)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推进 (8)一、国际组织对学前教育的关注 (8)二、主要的西方国家学前课程改革 (9)第二节 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发展 (10)一、学前教育政策探索 (10)二、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 (11)三、学前教育激发儿童潜能 (11)第三节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的要求 (12)一、课程标准需要与时俱进 (12)二、课程标准需要聚焦核心素养 (12)第二章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的框架 (14)第一节 学前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 (14)一、儿童观 (14)二、课程观 (14)三、课程原则 (15)第二节 学前课程标准的结构 (17)一、课程的组成 (17)二、课程标准各组成之间的关系 (18)第三节 学前课程标准的内容 (19)一、线索 (19)二、目标 (22)三、学习成果 (23)第三章 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的特点 (29)第一节 以科学的儿童观为基础 (29)一、关注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29)二、关注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30)第二节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 (30)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30)二、新西兰学前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 (30)第三节 与基础教育课程相衔接 (31)一、课程标准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联系 (31)二、五条线索与三个学习领域的链接 (32)第四节 教师扮演多元角色 (36)一、教育环境的创建者 (36)二、主动学习的支持者 (36)三 、教育活动的鼓励者 (37)第五节 关注毛利儿童 (37)一、新西兰对毛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7)二、兼顾毛利人世界中的儿童观 (38)三、采用两种语言编写课程 (38)第四章 思考和启示 (40)第一节 我国学前课程的现状 (40)一、我国学前课程的发展 (40)二、我国学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40)第二节 新西兰学前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41)一、提高学前课程实施的整合性 (41)二、提高学前课程文本操作性 (42)三、提高幼儿教师准入标准 (42)四、推进幼小衔接的落实 (43)结 语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4)导论一、问题提出(一)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在1998-2000年期间对十二个国家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并在2001年斯德尔摩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布了一份名为《强势开端:早期教育和保育》的比较研究报告。

新西兰学前教育

新西兰学前教育

新西兰学前教育新西兰的学前教育那可是相当有特色!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为孩子们开启了成长的大门。

在新西兰,学前教育可不是那种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讲的模式。

比如说我有次去参观一家幼儿园,一进去就看到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奔跑,笑声像铃铛一样清脆。

老师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是站在一旁指挥,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打滚、玩耍。

这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新西兰学前教育的与众不同。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天性释放。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得就像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到处都是色彩鲜艳的玩具和装饰。

教室里没有一排排整齐的桌椅,而是有各种舒适的角落,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哪里玩耍和学习。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一个堆满了绘本的小角落里,安静地翻看着图书,脸上的表情随着故事的情节变化,时而惊讶,时而开心。

而在另一个角落,几个小男孩正拿着积木搭建着自己心目中的城堡,他们一边搭建一边讨论,还时不时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但很快又和好如初,继续合作。

老师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们的选择和行为,而是在旁边默默地观察,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适时地出现。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新西兰的学前教育中,户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去公园、农场等地进行探索。

我曾经跟着一群孩子去了一个农场,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孩子们亲手喂了小羊,摸了小兔子,还亲眼看到了鸡蛋是怎么从鸡窝里拿出来的。

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

而且,新西兰的学前教育还特别重视艺术和音乐的培养。

幼儿园里经常会有各种艺术活动,比如画画、手工制作等。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男孩用彩色的纸折了一只大大的飞机,他拿着飞机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仿佛真的在飞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的时量和质量,有的学院先进行教育实习,
然后再从理论上总结和提高。按照规定,教育 实践总时量要达到总学时的四分之一。

要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资格,不仅要
有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的毕业证书,而且还要
有免费幼儿园学前教育师资的在职培养任务书,
这是由儿童发展协会承担的。
(二)在职培养

新西兰学前教育机构也非常重视在职教 师的培养与提高,凡上岗第一年的新教 师,每周必须有半天的在职培训;每三 年中教师要接受新一轮的培训;鼓励教 师参加大学的短期培训班或参加国内外 各种幼教研讨会;组织专家、家长讲座 或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5.探索 目标:使儿童通过积极的探索来学习, 应重视儿童的游戏;使儿童获得对身体 的控制能力与自信,学习积极探索、思 考、推理的策略,形成有意义的关于自 然、社会、身体与物质世界的认识。
(四)课程的内容框架
1.基本技能 (1)交往技能:在交往中,形成自信心,形成 有效而适当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2)数学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概念,喜欢在日 常生活中使用数概念。 (3)信息能力:在发现和理解日常安全与行为 安全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自1986年开始,学前教育已由过去的教育部门
和社会福利部门分别管理,改变为由教育部门 统一管理。
儿童从5岁开始接受小学教育。孩子过完5周岁
生日的第一天就可去附近小学报到,并不需要 等到新学年开始。
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依据年龄分为两部分:
最初的两年称为幼儿班,人们通常称其为初级
班;满7周岁的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升入标准班,学习四年。
5.创造活动
六、学前教育的师资
(一)职前培养
新西兰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6所 教育学院和师范学院共同承担。学生在校学 习年限在上世纪80年代是1-2年,90年代改 为3年。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儿童 为中心编排课程。学生每年都能得到教育部 的资助,但毕业后必须义务工作3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前教师的技能,确保教育实
坎特伯雷大学、林肯大学、奥塔古大学。
此外,还有六所师范学院和二十五所遍
及全国城乡的理工学院。

各大学授予学士及以上各种学位,提供各种课程, 其中林业及地震研究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一般 3年时间拿到学位,个别专业需用4年;师范学院 主要为中小学和幼儿园培养师资;理工学院与工 商业界及贸易界密切挂钩,设置的课程注重实用, 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无论是大中小学,每学年都分为4个学期,每学 期大约为10周,除了从11月延续到次年2、3月的 暑假之外,两个学期间各有2个星期的假日。
(4)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承担一些责任与 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到自信。 (5)自我管理与竞争技能:参与一定的社 会活动;形成对他人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6)身体技能:通过锻炼、卫生与健康的 饮食,获得健康的身体;喜欢娱乐性运 动,培养操作技能。
(7)工作与学习技能:培养独立完成
任务的能力与克服注意分散的能力。
(三)课程的五个组成部分及相 应的教育目标
1.健康 其目标是:儿童所处的环境要能 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情绪愉快;避 免伤害,保证安全。
2.归宿感
目标:儿童与其家庭成员所处的环 境应允许并支持儿童与更广泛的社会联 系;使儿童知道在现实社会中有自己的 一席之地;使他们对日常生活、习惯、 事物感到适应,懂得行为好坏的适当界 限。

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 3~5 岁的儿童,一般在儿
童住所附近的幼儿园或游戏中心进行。幼儿园 就像是联结家庭与小学的纽带,是幼儿逐渐习 惯学校教育与集体活动的地方。游戏中心要求 父母参与,教学重点是结构性游戏。无论在幼 儿园还是在游戏中心,大部分孩子每周只待上 二、三个半天,最多也不会超过四个半天(这 两种幼儿教育场所都只提供半日服务,实行 “两班制”,孩子参加上午班还是下午班,由 家长自行决定。)
第十三章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
一、教育概况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
三、学前教育的目的
四、学前教育的课程 五、学前教育的途径 六、学前教育的师资
一、教育概况
教育是新西兰国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政府对教育问题也相当重视,它的目标就 是要让每一个新西兰公民都能平等地拥有 受教育的机会,分享政府提供的教育设施。 新西兰人的基本学费由国家承担,但即使 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个人也要向学校交纳 一小部分费用。
6.语言所
由毛利人最早于1982年4月开办,目的是为 了使毛利人的后代从一出生就能受到毛利语言的 熏陶和毛利文化的洗礼。这种独特的学前教育机 构规模较小,典型的语言所大约容纳20位幼童, 年龄从出生到6岁都可,组织方式因地制宜,视 各个社区资源、设备而定。其组织结构有四个基 本原则:①说毛利语;②运用传统习俗;③大家 庭;④自我决定。数量居第二位。

3.贡献
目标:使每个儿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 每个儿童的贡献都要受到尊重,不能有 性别、能力、年龄、种族、社会背景等 方面的歧视;允许儿童发展自己的个性; 鼓励儿童相互学习。

4.交往
目标:儿童自己的语言和符号以及其他 文化的语言与符号要得到促进和保护; 儿童所处的环境应该能发展他们一定的 语言交往技能,能听认自己的或其他文 化的故事或符号,让儿童发现并运用不 同的方法去创造和表现。
由于新西兰法律规定: 13 岁以下未成年人 在家时必须有成人陪伴,所以在有孩子的家庭 中,多数母亲都会辞去全日制工作,在家陪伴 孩子。

国家和地方对幼儿园和游戏中心在财政上进
行补贴,但这并不是由政策或法令决定的,而 是国家的一种善举,是否实行,要视情况而定。 在不少偏远地区,3-5岁的幼儿受当地条件限 制,无法进入幼儿园或游戏中心接受学前教育。
2.基本知识
包括语言、数学、科学、技术、艺
术、身心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五、学前教育的途径
一日活动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游 戏活动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1.各种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手指游戏、 木偶游戏、结构游戏等 。 2.体育活动
3.语言活动
4.智能活动:分类活动、排序活动、判断活动、 推理活动、概括活动、解决问题的活动等。
比较灵活。如入园前的儿童,离园后的儿童,
或父母临时有事的儿童都可随到随托。政府规 定开办家庭日托的家庭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 卫生标准,有游戏活动材料,保育教育人员受 过一定的培训。
4.游戏中心
受到政府的资助,保证了0~6岁的儿童能
够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以游戏的方式来学习,
通过游戏获得发展的机会。游戏中心每周安排 10次左右的活动,教师由受过训练的家庭主妇 担任,届时,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游戏,在活动 中增加了解,增进感情。
不过大多数学生在通过这场考试后并不
急于读大学,而是升入F7,学年末参加
全国的大学助学金奖学金统一考试。这
两场考试都由大学招生委员会统一命题
和阅卷,学生能否在大学就读期间获得
助学金和奖学金,就要看这两场考试的
结果了。
新西兰共有七所大学,其中四所在北岛,
分别为:奥克兰大学、维多利亚大学、 梅西大学、怀卡多大学;南岛有三所:
2.儿童保育中心
招收婴儿至入学前的儿童,其中2岁以下
儿童年龄组的师生比为1︰4,2岁以上儿童年
龄组的师生比为1︰10。教职员工都是新西兰
学前教育联盟会员,每所机构中至少有1人受
过学前教育训练,并取得教师资格。中心的数 量及受益儿童的数量在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中
位居榜首。
3.家庭日托
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时间上

此外,在新西兰的学前教育机构还有
社区游戏小组和太平洋岛屿游戏小组
等形式。
三、学前教育的目的
1.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4.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5.提高儿童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学前教育的课程
1996年,新西兰颁布了《新西兰幼儿教育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使幼儿成为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成
长为思想、身体、精神都健康的公民;成长 为建立了牢固的归宿感和获得了为社会作出 贡献所需要的知识的人。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
1.重视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的原则; 2.促进儿童和谐发展的原则; 3.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原则; 4.加强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则。
5.函授学校
这种学前教育机构是专为偏远地区的儿童和 特殊儿童(如患有疾病、行动不便的儿童或遇到 特殊情况离家外出受教育的儿童)服务的,它是 对其他教育机构的一种补充。函授学校的教师都 是些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适时地向家长 推荐、提供儿童图书和图片、儿童录像带及磁带、 游戏材料与玩具等有效的教育资源,在向家长传 授学前教育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他们的教育技能, 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小学毕业后,满11周岁的孩子在预备学校学习 两年,就要开始接受五年的中学教育。这7年都 称为年级(the forms),中学第一年称为Form 3, 简称F3,第二年为F4,第三年(F5)末学生需要 通过一场全国统一考试(学校证书考试),每通 过一门科目即可获得一张合格证,其中英语为必 考科目,除此之外考生可在历史、地理、外语三 门文科课程和数学、科学两门理科课程中任意各 选一门,成绩合格者可以进入F6学习。F6结束时 学生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只有过关才能进入大 学深造。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5岁以下的儿童。学前教育的机 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幼儿园
受政府资助,由地方委员会、地方协会进行监督, 招收2.5~5岁儿童,对儿进行分组教育(上午组和下午 组),每组约有2名获得教育证书的教师来管理,在保 教过程中,更加重视教育,规模较大。数量居第三, 招收的儿童数量却排在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