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经典复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大题(含详细解答)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大题(含详细解答)

高中函数大题专练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4)(4)0kx k x --->,其中k R ∈。

⑴试求不等式的解集A ;⑵对于不等式的解集A ,若满足A Z B =I (其中Z 为整数集)。

试探究集合B 能否为有限集?若能,求出使得集合B 中元素个数最少的k 的所有取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对定义在[0,1]上,并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函数()f x 称为G 函数。

① 对任意的[0,1]x ∈,总有()0f x ≥;② 当12120,0,1x x x x ≥≥+≤时,总有1212()()()f x x f x f x +≥+成立。

已知函数2()g x x =与()21xh x a =⋅-是定义在[0,1]上的函数。

(1)试问函数()g x 是否为G 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h x 是G 函数,求实数a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讨论方程(21)()xg h x m -+=()m R ∈解的个数情况。

3.已知函数||212)(x x x f -=. (1)若2)(=x f ,求x 的值;(2)若0)()2(2≥+t mf t f t 对于[2,3]t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4.设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若当0x ≥时,11,()0,f x x⎧-⎪=⎨⎪⎩0;0.x x >= (1)求)(x f 在(,0)-∞上的解析式. (2)请你作出函数)(x f 的大致图像.(3)当0a b <<时,若()()f a f b =,求ab 的取值范围.(4)若关于x 的方程0)()(2=++c x bf x f 有7个不同实数解,求,b c 满足的条件.5.已知函数()(0)||bf x a x x =-≠。

(1)若函数()f x 是(0,)+∞上的增函数,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2)当2b =时,若不等式()f x x <在区间(1,)+∞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对于函数()g x 若存在区间[,]()m n m n <,使[,]x m n ∈时,函数()g x 的值域也是[,]m n ,则称()g x 是[,]m n 上的闭函数。

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AM︱+︱AN︱=︱MM′︱+︱NN′︱=xM+xN+2a 又圆方程
将 代入得
得︱AM︱+︱AN︱=8
(2)假设存在a
因为︱AM︱+︱AN︱=︱MM′︱+︱NN′︱=2︱PP′︱
所以︱AP︱=︱PP′︱ ,P点在抛物线上,这与P点是MN的中点矛盾。故a不存在。
7.抛物线 上有两动点A,B及一个定点M,F为焦点,若 成等差数列
16、设 若 是 与 的等比中项,则 的最小值为( )
A.8 B.4 C.1 D.
答案:B
解析:因为 ,所以 ,
,当且仅当 即 时“=”成立,故选择B.
点评:本小题考查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以及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运用,考查了变通能力.
17、设数列 满足 为实数.
(Ⅰ)证明: 对任意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因为 ,BC中点 ,所以直线PD的方程为 (1)
又 故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设 ,则双曲线方程为 (2)。联立(1)(2),得 ,
所以 因此 ,故炮击的方位角北偏东 。
说明:本题的关键是确定P点的位置,另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方位角的基本概念。
4.河上有抛物线型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米时,水面宽度为8米,一小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米,问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多少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行
6.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A,以B(a+4,0)点为圆心,︱AB︱为半径,在x轴上方画半圆,设抛物线与半圆相交与不同的两点M,N。点P是MN的中点。
(1)求︱AM︱+︱AN︱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a,恰使︱AM︱︱AP︱︱AN︱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a,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经典知识题库(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经典知识题库(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若对任意实数x >0,y >0,不等式x +√xy ≤a(x +y)恒成立,则实数a 的最小值为( ) A .√2−12B .√2−1C .√2+1D .√2+12答案:D分析:分离变量将问题转化为a ≥x+√xy x+y对于任意实数x >0,y >0恒成立,进而求出x+√xy x+y的最大值,设√yx=t(t >0)及1+t =m(m >1),然后通过基本不等式求得答案.由题意可得,a ≥x+√xy x+y对于任意实数x >0,y >0恒成立,则只需求x+√xy x+y的最大值即可,x+√xy x+y=1+√y x 1+y x,设√yx =t(t >0),则1+√y x 1+y x=1+t1+t 2,再设1+t =m(m >1),则1+√y x 1+y x=1+t 1+t 2=m 1+(m−1)2=m m 2−2m+2=1m+2m−2≤2√m⋅m−2=2√2−2=√2+12,当且仅当m =2m⇒√y x=√2−1时取得“=”.所以a ≥√2+12,即实数a 的最小值为√2+12. 故选:D.2、已知函数y =ax 2+2bx −c(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B (6,0)两点,则不等式cx 2+2bx −a <0 的解集为( )A .(−6,−2)B .(−∞,16)∪(12,+∞) C .(−12,−16)D .(−∞,−12)∪(−16,+∞) 答案:D解析:利用函数图象与x 的交点,可知ax 2+2bx −c =0(a >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2或x 2=6,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转化为b =−4a ,c =−12a ,最后代入不等式cx 2+2bx −a <0,求解集. 由条件可知ax 2+2bx −c =0(a >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2或x 2=6, 则2+6=−2ba,2×6=−ca ,得b =−4a ,c =−12a , ∴cx 2+2bx −a <0⇔−12ax 2−8ax −a <0,整理为:12x 2+8x +1>0⇔(2x +1)(6x +1)>0, 解得:x >−16或x <−1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12)∪(−16,+∞). 故选:D小提示:思路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b =−4a ,c =−12a ,再代入不等式cx 2+2bx −a <0化简后就容易求解. 3、已知a >b >c >0,则( ) A .2a <b +c B .a (b −c )>b (a −c ) C .1a−c >1b−c D .(a −c )3>(b −c )3 答案:D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判断ACD ;取特殊值判断B.解:对于A ,因为a >b >c >0,所以a +a >b +a >b +c ,即2a >b +c ,故错误; 对于B ,取a =3>b =2>c =1>0,则a (b −c )=3<b (a −c )=4,故错误; 对于C ,由a >b >c >0,得a −c >b −c >0,所以1a−c<1b−c,故错误;对于D ,由a >b >c >0,得a −c >b −c >0,所以(a −c )3>(b −c )3,故正确. 故选:D.4、《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 在半圆O 上,点C 在直径AB 上,且OF ⊥AB ,设AC =a ,BC =b ,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 .a+b 2≥√ab(a >0,b >0)B .a 2+b 2≥2√ab(a >0,b >0)C .2aba+b ≤√ab(a >0,b >0)D .a+b 2≤√a 2+b 22(a >0,b >0)答案:D分析:根据图形,求出圆的半径以及OC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FC ,结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小于斜边长,可得答案.设AC=a,BC=b,可得圆O的半径为r=OF=12AB=a+b2,又由OC=OB−BC=a+b2−b=a−b2,在直角△OCF中,可得FC2=OC2+OF2=(a−b2)2+(a+b2)2=a2+b22,因为FO≤FC,所以a+b2≤√a2+b2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故选:D.5、已知a>1,则a+4a−1的最小值是()A.5B.6C.3√2D.2√2答案:A分析:由于a>1,所以a−1>0,则a+4a−1=(a−1)+4a−1+1,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其最小值由于a>1,所以a−1>0所以a+4a−1=a−1+4a−1+1≥2√(a−1)⋅4(a−1)+1=5,当且仅当a−1=4a−1,即a=3时取等号.故选:A.6、不等式1+x1−x≥0的解集为()A.{x|x≥1或x≤−1}B.{x∣−1≤x≤1} C.{x|x≥1或x<−1}D.{x|−1≤x<1}答案:D分析:不等式等价于x+1x−1≤0,即(x+1)(x−1)≤0,且x−1≠0,由此求得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等价于x+1x−1≤0,即(x+1)(x−1)≤0,且x−1≠0,解得−1≤x<1,故不等式的解集为{x|−1≤x<1},故选:D.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mx 2−6x +3m <0在(0,2]上有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B .(−∞,127)C .(√3,+∞)D .(127,+∞) 答案:A分析:分离参数,将问题转换为m <6xx 2+3在(0,2]上有解,设函数g(x)=6xx 2+3,x ∈(0,2],求出函数g(x)=6x x 2+3的最大值,即可求得答案.由题意得,mx 2−6x +3m <0,x ∈(0,2],即m <6xx 2+3,故问题转化为m <6xx 2+3在(0,2]上有解,设g(x)=6xx 2+3,则g(x)=6xx 2+3=6x+3x,x ∈(0,2],对于x +3x≥2√3 ,当且仅当x =√3∈(0,2]时取等号,则g(x)max =2√3=√3,故m <√3 , 故选:A8、已知a,b 为正实数且a +b =2,则b a+2b的最小值为( )A .32B .√2+1C .52D .3 答案:D分析:由题知ba +2b =2(1a +1b )−1,再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因为a,b 为正实数且a +b =2, 所以b =2−a , 所以,ba+2b=2−a a +2b =2a +2b −1=2(1a +1b)−1 因为2a +2b =2(1a +1b )=(a +b )(1a +1b )=2+ba +ab ≥2+2=4,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 所以ba +2b =2−a a+2b =2a +2b −1≥3,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故选:D 多选题9、已知正数a,b满足a2+b2=2a+2b,若a+b∈Z,则a+b的值可以是()A.2B.3C.4D.5答案:BC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构造关于a+b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求解.解:2(a+b)=a2+b2=12(a2+b2+a2+b2)≥12(a+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即(a+b)2−4(a+b)≤0,解得:0≤a+b≤4,又a+b=2时,ab=0,不合题意,故选:BC10、某辆汽车以xkm/ℎ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考虑到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要求60≤x≤120)时,每小时的油耗(所需要的汽油量)为15(x−k+4500x)L,其中k为常数.若汽车以120km/h的速度行驶时,每小时的油耗为11.5L,欲使每小时的油耗不超过...9L,则速度x的值可为()A.60B.80C.100D.120答案:ABC解析:先利用120km/h时的油耗,计算出k的值,然后根据题意“油耗不超过9L”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得x的取值范围.由汽车以120km/h的速度行驶时,每小时的油耗为11.5L,∴15(120−k+4500120)=11.5,解得:k=100,故每小时油耗为15(x+4500x)−20,由题意得15(x+4500x)−20≤9,解得:45≤x≤100,又60≤x≤120,故60≤x≤100,所以速度x的取值范围为[60,100].故选:ABC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先利用120km/h时的油耗,计算出k的值,然后代入根据题意解不等式,考查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x>0时,√x√x≥2B.当x>2时,x+1x的最小值是2C.当x<54时,4x−2+14x−5的最小值是5D.设x>0,y>0,且x+y=2,则1x +4y的最小值是92答案:AD分析:由已知结合基本不等式检验各选项即可判断.解:x>0时,√x+√x⩾2,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A正确;当x>2时,x+1x >52,没有最小值,B错误;当x<54时,4x−2+14x−5=4x−5+14x−5+3=−(5−4x+15−4x)+3⩽−2√(5−4x)15−4x+3=1,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C错误;x>0,y>0,x+y=2,则1x +4y=(1x+4y)(x+y)×12=12(5+yx+4xy)⩾12(5+4)=92,当且仅当yx =4xy且x+y=2即x=23,y=43时取等号,故选:AD.12、2022年1月,在世界田联公布的2022赛季首期各项世界排名中,我国一运动员以1325分排名男子100米世界第八名,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对百米赛跑的热爱.甲、乙、丙三名学生同时参加了一次百米赛跑,所用时间(单位:秒)分别为T1,T2,T3.甲有一半的时间以速度(单位:米/秒)V1奔跑,另一半的时间以速度V2奔跑;乙全程以速度√V1V2奔跑;丙有一半的路程以速度V1奔跑,另一半的路程以速度V2奔跑.其中V1>0,V2>0.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T1≤T2≤T3B.T1≥T2≥T3C.T1T3=T22D.1T1+1T3=1T2答案:AC分析:首先利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表示三人的时间,再利用不等式的关系,结合选项,比较大小,即可判断选项.由题意12T1V1+12T1V2=100,所以T1=100V1+V22,T2=V1V2,T3=50V1+50V2=1002V1V2V1+V2,根据基本不等式可知V 1+V 22≥√V 1V 2≥2V 1V 2V 1+V 2>0,故T 1≤T 2≤T 3,当且仅当V 1=V 2时等号全部成立,故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T 1T 3=100V 1+V 22×1002V 1V 2V 1+V 2=1002V 1V 2=T 22,故C 选项正确;1T 1+1T 3=V 1+V 22100+2V 1V 2V 1+V 2100≠√V 1V 2100=1T 2,故D 选项错误.故选:AC .13、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a ,b ,c ∈R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 >b >0,则1a<1b B .若a,b,∈R ,则3a 2+b 2≥2√3abC .若a >b >0,c >0,则ac −bc >0D .若a <b ,则|a |<|b | 答案:ABC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或者做差法,即可判断选项. 对于A ,因为a >b >0,所以1a −1b =b−a ab <0,故A 正确;对于B ,3a 2+b 2−2√3ab =(√3a −b)2≥0,故B 正确;对于C ,若a >b >0,c >0,则ac >bc ,即ac −bc >0,故C 正确; 对于D ,当a =−2,b =1时,满足a <b ,但|a |>|b |,故D 不正确. 故选:ABC . 填空题 14、函数f(x)=√ax 2+3ax+1的定义域是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0,49)分析:由题知不等式ax 2+3ax +1>0恒成立,进而分a =0和a ≠0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解:因为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R . 所以不等式ax 2+3ax +1>0恒成立.所以,当a =0时,不等式等价于1>0,显然恒成立;当a ≠0时,则有{a >0Δ<0,即{a >09a 2−4a <0,解得0<a <49.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49).故答案为: [0,49)15、若实数a,b满足a2+b2=1,则1a2+4b2+1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答案:92##4.5分析:根据实数a,b满足a2+b2=1,利用“1”的代换得到1a2+4b2+1=12(1a2+4b2+1)⋅(a2+b2+1)=1 2(5+b2+1a2+4a2b2+1),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因为实数a,b满足a2+b2=1,所以1a2+4b2+1=12(1a2+4b2+1)⋅(a2+b2+1)=12(5+b2+1a2+4a2b2+1),≥12(5+2√(b2+1a2)⋅(4a2b2+1))=92,当且仅当{b2+1a2=4a2b2+1a2+b2+1=2,即a=√63,b=√33时,等号成立,所以1a2+4b2+1的最小值为92,所以答案是:9216、若实数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1)a+c>b+c;(2)ac<bc;(3)1a <1b;(4)a2>b2答案:(1)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以及特殊值验证法,对四个说法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的说法.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正确;(2)中如果c≥0时不成立,故错误;(3)若a=1,b=−1时,1a <1b不成立,故错误;(4)若a=1,b=−1,a2>b2不成立,故错误.故答案为:(1)小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解答题17、在△ABC 中,2B =A +C .(1)当AC =12时,求S △ABC 的最大值; (2)当S △ABC =4√3时,求△ABC 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36√3;(2)12.分析:(1)由题意,B =60°,b =12,由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即可求S △ABC 的最大值; (2)当S △ABC =4√3时,求出ac ,利用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ABC 周长的最小值. 解:(1)由题意,B =60°,b =12,∴由余弦定理可得122=a 2+c 2−2accos60°≥ac , ∴ac ≤144,∴S △ABC =12acsinB ≤36√3, ∴S △ABC 的最大值为36√3; (2)S △ABC =4√3=12ac ×√32, ∴ac =16,又b 2=a 2+c 2−2accos60°=(a +c)2−48, b 2=a 2+c 2−2accos60°≥ac , ∴a +c =√b 2+48,b ≥4∴△ABC 周长为a +b +c ≥8+4=12当且仅当时,△ABC 周长的最小值为1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考查三角形面积、周长的求解,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较难题.18、(1)若x >1,求y =x +4x−1的最小值及对应x 的值; (2)若0<x <2,求4x +12−x 的最小值及对应x 的值. 答案:(1)最小值为5,x =3;(2)最小值为92,x =43. 分析:(1)化简y =x −1+4x−1+1,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a b c ==(2)化简y=12(4x+12−x)×2=12(4x+12−x)×[x+(2−x)],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1)因为x>1,所以x−1>0,4x−1>0,y=x−1+4x−1+1≥2√(x−1)(4x−1)+1=5当且仅当x−1=4x−1(x>1)即x=3时等号成立,函数取最小值5;(2)y=12(4x+12−x)×2=12(4x+12−x)×[x+(2−x)]=12[5+4(2−x)x+x2−x]≥12(5+2√4(2−x)x×x2−x)=92当且仅当4(2−x)x =x2−x(0<x<2)即x=43时等号成立,函数取最小值92.。

高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函数y=f(x)=x^2的反函数?A. y=√xB. y=x^2C. y=1/xD. y=x^3答案:A2. 计算下列极限:lim (x→0) [sin(x)/x]A. 0B. 1C. 2D. ∞答案:B3. 已知函数f(x)=2x+3,求f(-1)的值。

A. 1B. -1C. -5D. 5答案:C4.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5项的值。

A. 13B. 15C. 17D. 19答案:A二、填空题5. 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6x-8y+25=0,求圆心坐标。

答案:(3,4)6. 将复数z=3+4i转换为极坐标形式。

答案:5∠arctan(4/3)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求斜边长度。

答案:5三、解答题8. 解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2x - y = 1\end{cases}\]答案:将方程组写成增广矩阵形式并使用高斯消元法求解,得到x=2,y=3。

9. 求函数f(x)=x^3-3x^2+4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首先求导数f'(x)=3x^2-6x,令f'(x)=0,解得x=0或x=2(不在区间内)。

在区间端点处,f(1)=2,f(2)=0。

因此,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0。

10.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 6, 18,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设首项为a,公比为r,则有a=2,ar=6,ar^2=18。

解得r=3,因此通项公式为an=2*3^(n-1)。

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题库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解法2 令t =sin x ,则f (t )=-t 2+t +1,∵ |sin x |≤1, ∴ |t |≤1.问题转化为求关于t 的二次函数f (t )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本例题(2)解法2通过换元,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转换的思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沟通数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转换的关键,转换的目的是将数学问题由陌生化熟悉,由复杂化简单,一句话:由难化易.可见化归是转换的目的,而转换是实现化归段手段。

2.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4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ππ和,求该慧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的方程为12222=+b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π时,由椭圆的几何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3/ππ=∠=∠xFA xFA 或。

作m FA FB Ox AB 3221B ==⊥,则于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32(34)(22m c c a a c m c ca a c m两式相减得,23)4(21.2,3231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2.32m c c a m c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2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2)以上给出的解答是建立在椭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之上的,以数学概念为根基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完整版)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完整版)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题库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解法2 令t =sin x ,则f (t )=-t 2+t +1,∵ |sin x |≤1, ∴ |t |≤1.问题转化为求关于t 的二次函数f (t )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本例题(2)解法2通过换元,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转换的思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沟通数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转换的关键,转换的目的是将数学问题由陌生化熟悉,由复杂化简单,一句话:由难化易.可见化归是转换的目的,而转换是实现化归段手段。

2.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4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ππ和,求该慧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的方程为12222=+b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π时,由椭圆的几何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3/ππ=∠=∠xFA xFA 或。

作m FA FB Ox AB 3221B ==⊥,则于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32(34)(22m c c a a c m c ca a c m两式相减得,23)4(21.2,3231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2.32m c c a m c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2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2)以上给出的解答是建立在椭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之上的,以数学概念为根基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中数学函数的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的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的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高中数学函数的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函数的定义域是()A.[1,+)B.45,+C.45,1D.45,1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只要得01,即45答案:D2.设a=20.3,b=0.32,c=logx(x2+0.3)(x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C.c解析:∵a=20.321=2,且a=20.320=1,1∵x1,c=logx(x2+0.3)logxx2=2.cb.答案:B3.已知函数f(x)=ln(x+x2+1),若实数a,b满足f(a)+f(b-1)=0,则a+b等于()A.-1B.0C.1D.不确定解析:观察得f(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而f(-x)=ln(-x+x2+1)=ln1x+x2+1=-f(x),f(x)是奇函数,则f(a)=-f(b-1)=f(1-b).a=1-b,即a+b=1.答案:C4.已知函数f(x)=-log2x(x0),1-x2(x0),则不等式f(x)0的解集为()A.{x|0C.{x|-1-1}解析:当x0时,由-log2x0,得log2x0,即0当x0时,由1-x20,得-1答案:C5.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定义域内是减函数;②定义域内是奇函数的函数是()A.f(x)=-x|x|B.f(x)=x3C.f(x)=sinxD.f(x)=lnxx解析:为奇函数的是A、B、C,排除D.A、B、C中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的只有A.答案:A6.函数f(x)=12x与函数g(x)=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为()A.都是增函数B.都是减函数C.f(x)是增函数,g(x)是减函数D.f(x)是减函数,g(x)是增函数解析:f(x)=12x在x(-,0)上为减函数,g(x)=在(-,0)上为增函数.答案:D7.若x(e-1,1),a=lnx,b=2lnx,c=ln3x,则()A.aC.b解析:a=lnx,b=2lnx=lnx2,c=ln3x.∵x(e-1,1),xx2.故ab,排除A、B.∵e-1lnx答案:C8.已知f(x)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若a=f(log47),,c=f(0.2-0.6),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C.c解析:函数f(x)为偶函数,b=f(log123)=f(log23),c=f(0.2-0.6)=f(50.6).∵50.6log23=log49log47,f(x)在(0,+)上为减函数,f(50.6)答案:A9.某公司在甲、乙两地销售一种品牌车,利润(单位:万元)分别为L1=5.06x-0.15x2和L2=2x,其中x为销售量(单位:辆),若该公司在这两地共销售15辆车,则能获得的最大利润为()A.45.606万元B.45.6万元C.46.8万元D.46.806万元解析:设在甲地销售x辆,则在乙地销售(15-x)辆,总利润L=L1+L2=5.06x-0.15x2+2(15-x)=-0.15x2+3.06x+30,当x=3.0620.15=10.2时,L最大.但由于x取整数,当x=10时,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L=-0.15102+3.0610+30=45.6(万元).答案:B10.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满足f(x+3)=f(x),f(2)=0,则方程f(x)=0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A.5B.4C.3D.2解析:f(5)=f(2+3)=f(2)=0,又∵f(-2)=f(2)=0,f(4)=f(1)=f(-2)=0,在(0,6)内x=1,2,4,5是方程f(x)=0的根.答案:B11.函数f(x)=x+log2x的零点所在区间为()A.[0,18]B.[18,14]C.[14,12]D.[12,1]解析:因为f(x)在定义域内为单调递增函数,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f14f120,所以零点所在区间为14,12.答案:C12.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2)=3f(x),当x[0,2]时,f(x)=x2-2x,则当x[-4,-2]时,f(x)的最小值是()A.-19B.-13C.19D.-1解析:f(x+2)=3f(x),当x[0,2]时,f(x)=x2-2x,当x=1时,f(x)取得最小值.所以当x[-4,-2]时,x+4[0,2],所以当x+4=1时,f(x)有最小值,即f(-3)=13f(-3+2)=13f(-1)=19f(1)=-19.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函数f(x)=ax2+x+1的值域为R,则函数g(x)=x2+ax+1的值域为__________.解析:要使f(x)的值域为R,必有a=0.于是g(x)=x2+1,值域为[1,+).答案:[1,+)14.若f(x)是幂函数,且满足f(4)f(2)=3,则f12=__________.解析:设f(x)=x,则有42=3,解得2=3,=log23,答案:1315.若方程x2+(k-2)x+2k-1=0的两根中,一根在0和1之间,另一根在1和2之间,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解析:设函数f(x)=x2+(k-2)x+2k-1,结合图像可知,f(0)0,f(1)0,f(2)0.即2k-10,1+(k-2)+2k-10,4+2(k-2)+2k-10,解得k12,k23,即1214,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2,23.答案:12,2316.设函数f(x)=2x(-20),g(x)-log5(x+5+x2)(0若f(x)为奇函数,则当0解析:由于f(x)为奇函数,当-20时,f(x)=2x有最小值为f(-2)=2-2=14,故当0答案:34。

高中数学必修一练习题(4)函数(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练习题(4)函数(含详细答案)

• 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练习(四)函数班 号 姓名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为( )①y =(12)x -1; ②y =2·3x ; ③y =a x (a >0且a ≠1,x ≥0); ④y =1x ; ⑤y =(12)2x -1.A .1个B .2个C .4个D .5个2.函数y =3x 与y =3-x 的图象关于下列哪条直线对称( )A .x 轴B .y 轴C .直线y =xD .直线y =-x3.若集合M ={y |y =2x ,x ∈R },N ={y |y =x 2,x ∈R },则集合M ,N 的关系为( ) A .M NB . M ⊆NC .N MD .M =N4.已知1>n >m >0,则指数函数①y =m x ,②y =n x 的图象为( )5.若函数y =(2a -1)x 为指数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函数y =a x +1(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________(填点的坐标). 7.已知函数f (x )=a x -1(x ≥0)的图象经过点(2,12),其中a >0且a ≠1.(1)求a 的值; (2)求函数y =f (x )(x ≥0)的值域.8.已知指数函数f (x )=a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a2,求a 的值.1.若2x +1<1,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1,+∞)C .(0,1)∪(1,+∞)D .(-∞,-1)2.函数y =⎝⎛⎭⎫121-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B .(0,+∞)C .(1,+∞)D .(0,1)3.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12)23<1<(12)13B .(12)13<(12)23<1C .1<(12)13<(12)23D .(12)23<(12)13<14.函数f (x )=2|x |,则f (x )( )A .在R 上是减函数B .在(-∞,0]上是减函数C .在[0,+∞)上是减函数D .在(-∞,+∞)上是增函数 5.方程3x -1=19的解是________.6.已知函数y =(13)x 在[-2,-1]上的最小值是m ,最大值是n ,则m +n 的值为________.7.已知2x ≤(14)x -3,求函数y =(12)x 的值域.8.已知函数f (x )=a 2-3x(a >0,且a ≠1).(1)求该函数的图象恒过的定点坐标; (2)指出该函数的单调性.1.使式子log (x -1)(x 2-1)有意义的x 的值是( ) A .x <-1或x >1 B .x >1且x ≠2 C .x >1D .x ≠22.方程2log 3x =14的解是( )A.33B.3C.19D .93.化简:2lg (lg a 100)2+lg (lg a )的结果是( )A.12B .1C .2D .44.已知2x =3,log 483=y ,则x +2y 的值为( )A .3B .8C .4D .log 485.若log a x =2,log b x =3,log c x =6,则log abc x 的值为________.6.已知x ,y ∈(0,1),若lg x +lg y =lg(x +y ),则lg(1-x )+lg(1-y )=________. 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lg12.5-lg 58+lg 12; (2)12lg25+lg2+lg 10+lg(0.01)-1; (3)log 2(log 264).8.方程lg 2x +(lg2+lg3)lg x +lg2lg3=0的两根之积为x 1x 2,求x 1x 2的值.1.下列函数中,定义域相同的一组是( ) A .y =a x 与y =log a x (a >0,a ≠1) B .y =x 与y =x C .y =lg x 与y =lg xD .y =x 2与y =lg x 22.函数y =2+log 2x (x ≥1)的值域为( )A .(2,+∞)B .(-∞,2)C .[2,+∞)D .[3,+∞) 3.函数y =log 12(3x -2)的定义域是( )A .[1,∞)B .(23,+∞)C .[23,1]D .(23,1]4.函数y =lg(x +1)的图象大致是( )5.函数y =log x (2-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6.若a >0且a ≠1,则函数y =log a (x -1)+1的图象恒过定点________. 7.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log 2(4x -3); (2)y =log 5-x (2x -2).8.已知f (x )=log 3x .(1)作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当0<a <2时,有f (a )>f (2),利用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选A 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判定,只有③正确. 2.B3.选A x ∈R ,y =2x >0,y =x 2≥0,即M ={y |y >0},N ={y |y ≥0},所以M N. 4.选C 由0<m <n <1可知①②应为两条递减曲线,故只可能是选项C 或D , 进而再判断①②与n 和m 的对应关系,判断方法很多,不妨选择特殊点,令x =1, 则①②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m 和n ,由m <n 知选C.5.解析:函数y =(2a -1)x 为指数函数,则2a -1>0且2a -1≠1,∴a >12且a ≠1. 答案:a >12且a ≠16.∵指数函数y =a x 恒过定点(0,1).∴y =a x +1的图象必过点(0,2).答案:(0,2) 7.解:(1)函数图象过点(2,12),所以a 2-1=12,则a =12.(2)f (x )=(12)x -1(x ≥0),由x ≥0得,x -1≥-1,于是0<(12)x -1≤(12)-1=2.所以函数的值域为(0,2]. 8.解:由指数函数的概念知a >0,a ≠1.当a >1时,函数f (x )=a 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所以当x =2时,f (x )取最大值a 2,当x =1时,f (x )取最小值a , 由题意得a 2=a +a 2,即a 2=32a ,因为a >1,所以a =32;当0<a <1时,函数f (x )=a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同理可以求得a =12.综上可知,a 的值为32或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选D 不等式2x +1<1=20,∵y =2x 是增函数,∴x +1<0,即x <-1.2.选A 定义域为R.设u =1-x ,y =⎝⎛⎭⎫12u,∵u =1-x 在R 上为减函数,又∵y =⎝⎛⎭⎫12u在(-∞,+∞)上为减函数,∴y =⎝⎛⎭⎫121-x在(-∞,+∞)上是增函数.3.选D ∵函数y =(12)x 在R 上是减函数,而0<13<23,∴(12)23<(12)13<(12)0,即(12)23<(12)13<1.4.选B ∵y =2x 在R 上递增,而|x |在(-∞,0]上递减,在[0,+∞)是递增,∴f (x )=2|x |在(-∞,0]上递减,在[0,+∞)上递增.5.解析:∵3x -1=19,∴3x -1=3-2,∴x -1=-2,∴x =-1. 答案:-16.解析:函数y =(13)x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m =(13)-1=3,n =(13)-2=9, ∴m +n =12. 答案:127.解:∵2x ≤(14)x -3,即2x ≤26-2x ,∴x ≤6-2x ,∴x ≤2,∴y = (12)x ≥ (12)2=14,∴函数值域是[14,+∞).8.解:(1)当2-3x =0,即x =23时,a 2-3x =a 0=1. 所以,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23,1)(2)∵u =2-3x 是减函数,∴当0<a <1时,f (x )在R 上是增函数;当a >1时,f (x )在R 上是减函数.❑❑对数与对数运算1.选B 由⎩⎪⎨⎪⎧x -1>0,x 2-1>0,x -1≠1,解得x >1且x ≠2.2.选C 由已知得log 3x =-2 ,∴ x =3-2=19.3.选C 由对数运算可知:lg(lg a 100)=lg(100lg a )=2+lg(lg a ),∴原式=2. 4.选A 由2x =3得:x =log 23.∴x +2y =log 23+2log 483=log 23+2log 283log 24=log 23+(3log 22-log 23)=3.5.解析:log a x =1log x a =2,∴log x a =12. 同理log x b =13,log x c =16.log abc x =1log x abc =1log x a +log x b +log x c =1. 答案:16.解析:lg(x +y )=lg x +lg y =lg(xy )⇒x +y =xy ,lg(1-x )+lg(1-y )=lg[(1-x )(1-y )]=lg(1-x -y +xy )=lg1=0. 答案:0 7.解:(1)原式=lg(252×85×12)=lg10=1.(2)原式=lg[2512×2×1012×(10-2)-1]=lg(5×2×1012×102)=lg1072=72.(3)原式=log 2(log 226)=log 26=1+log 23.8.解:因为lg2x +(lg2+lg3)lg x +lg2lg3=(lg x +lg2)(lg x +lg3),所以lg x =-lg2=lg2-1或lg x =-lg3=lg3-1,即x 1=12,x 2=13,所以x 1x 2=16.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C2.选C 当x ≥1时,log 2x ≥0,所以y =2+log 2x ≥2.3.选D 由函数的解析式得log 12(3x -2)≥0=log 121.∴0<3x -2≤1,解得:23<x ≤1.4.选C 当x =0时y =0,而且函数为增函数,可见只有C 符合.5.解析:由对数函数的意义可得⎩⎪⎨⎪⎧2-x >0x >0x ≠1⇒⎩⎪⎨⎪⎧x <2x >0且x ≠1⇒0<x <2且x≠1. 答案:(0,1)∪(1,2)6.解析:当x =2时y =1. 答案:(2,1)7.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须满足:log 2(4x -3)≥0=log 21,⇒1≤ 4x -3⇒x ≥1,∴函数的定义域为[1,+∞).(2)要使函数有意义,须满足⎩⎪⎨⎪⎧2x -2>05-x >05-x ≠1⇒1<x <5且x ≠4. ∴函数的定义域为(1,4)∪(4,5).8.解:(1)作出函数y =log 3x 的图象如图所示.(2)令f (x )=f (2),即log 3x =log 32,解得x =2. 由如图所示的图象知:当0<a <2时,恒有f (a )<f (2). 故当0<a <2时,不存在满足f (a )>f (2)的a 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 数》复习题
一、 求函数的定义域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
⑵y =
⑶01(21)111y x x =
+-+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 _ _;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函数
1(2)f x +的定义域为 。

4、 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1,1]-,且函数()()()F x f x m f x m =+--的定义域存在,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二、求函数的值域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23y x x =+- ()x R ∈ ⑵223y x x =+- [1,2]x ∈ ⑶311x y x -=+ ⑷311x y x -=+ (5)x ≥

y = ⑹ 225941x x y x +=-+ ⑺31y x x =-++ ⑻2y x x =- ⑼
y =⑽
4y =
⑾y x =6、已知函数222()1
x ax b f x x ++=+的值域为[1,3],求,a b 的值。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函数2
(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2、 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2(1)(1)24f x 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3、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f x = 。

4、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
,则当(,0)x ∈-∞时()f x =____
_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5、设()f x 与()g x 的定义域是{|,1}x x R x ∈≠±且,()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且
1()()1
f x
g x x +=-,求()f x 与()g x 的解析表达式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6、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23y x x =++ ⑵y ⑶ 261y x x =--
7、函数()f x 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2(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8、函数236
x y x -=+的递减区间是 ;函数y =的递减区间是 五、综合题
9、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
⑴3
)5)(3(1+-+=x x x y , 52-=x y ; ⑵111-+=x x y , )1)(1(2-+=x x y ;
⑶x x f =)(, 2)(x x g =
; ⑷x x f =)(, ()g x =; ⑸21)52()(-=x x f , 52)(2-=x x f 。

A 、⑴、⑵
B 、 ⑵、⑶
C 、 ⑷
D 、 ⑶、⑸ 10、若函数()f x =
3442++-mx mx x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B 、(0,43] C 、(43,+∞) D 、[0, 4
3)
11、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04m << (B) 04m ≤≤ (C) 4m ≥ (D) 04m <≤
12、对于11a -≤≤,不等式2(2)10x a x a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x << (B) 0x <或2x > (C) 1x <或3x > (D) 11x -<<
13、函数()f x = )
A 、[2,2]-
B 、(2,2)-
C 、(,2)(2,)-∞-+∞
D 、{2,2}- 14、函数1()(0)f x x x x
=+≠是( ) A 、奇函数,且在(0,1)上是增函数 B 、奇函数,且在(0,1)上是减函数
C 、偶函数,且在(0,1)上是增函数
D 、偶函数,且在(0,1)上是减函数
15、函数22(1)()(12)2(2)x x f x x x x x +≤-⎧⎪=-<<⎨⎪≥⎩
,若()3f x =,则x =
16、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1,,则g x f x a f x a a ()()()()=+⋅--<≤12
0的定义域为 。

17、已知函数21
mx n y x +=
+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 —1 ,则m = ,n = 18、把函数11y x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图象C ,则C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19、求函数12)(2--=ax x x f 在区间[ 0 , 2 ]上的最值
20、若函数2()22,[,1]f x x x x t t =-+∈+当时的最小值为()g t ,求函数()g t 当∈t [-3,-2]时的最值。

21、已知a R ∈,讨论关于x 的方程2680x
x a -+-=的根的情况。

22、已知113
a ≤≤,若2()21f x ax x =-+在区间[1,3]上的最大值为()M a ,最小值为()N a ,令()()()g a M a N a =-。

(1)求函数()g a 的表达式;(2)判断函数()g a 的单调性,并求()g a 的最小值。

23、定义在R 上的函数(),(0)0y f x f =≠且,当0x >时,()1f x >,且对任意,a b R ∈,
()()()f a b f a f b +=。

⑴求(0)f ; ⑵求证:对任意,()0x R f x ∈>有;⑶求证:()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⑷若2
()(2)1f x f x x ->,求x 的取值范围。

函 数 练 习 题 答 案
一、 函数定义域:
1、(1){|536}x x x x ≥≤-≠-或或 (2){|0}x x ≥ (3)1{|220,,1}2x x x x x -≤
≤≠≠≠且 2、[1,1]-; [4,9] 3、5[0,
];2 11(,][,)32-∞-+∞ 4、11m -≤≤ 二、 函数值域:
5、(1){|4}y y ≥- (2)[0,5]y ∈ (3){|3}y y ≠ (4)7[
,3)3y ∈ (5)[3,2)y ∈- (6)1{|5}2
y y y ≠≠且 (7){|4}y y ≥ (8)y R ∈ (9)[0,3]y ∈ (10)[1,4]y ∈ (11)1{|}2
y y ≤ 6、2,2a b =±=
三、 函数解析式:
1、2()23f x x x =-- ; 2(21)44f x x +=-
2、2()21f x x x =--
3、4()33
f x x =+
4
、()(1f x x =-
;(10)()(10)x x f x x x ⎧+≥⎪=⎨-<⎪⎩ 5、21()1f x x =- 2()1x g x x =- 四、 单调区间:
6、(1)增区间:[1,)-+∞ 减区间:(,1]-∞- (2)增区间:[1,1]- 减区间:[1,3]
(3)增区间:[3,0],[3,)-+∞ 减区间:[0,3],(,3]-∞-
7、[0,1] 8、(,2),(2,)-∞--+∞ (2,2]-
五、 综合题:
C D B B D B
14
、(,1]a a -+ 16、4m =± 3n = 17、12
y x =- 18、解:对称轴为x a = (1)0a ≤时,min ()(0)1f x f ==- , max ()(2)34f x f a ==-
(2)01
a <≤时,2
min ()()1f x f a a ==-- ,max ()(2)34f x f a ==- (3)12a <≤时,2min ()()1f x f a a ==-- ,max ()(0)1f x f ==-
(4)2a >时 ,min ()(2)34f x f a ==- ,max ()(0)1f x f ==- 19、解:221(0)()1(01)22(1)t t g t t t t t ⎧+≤⎪=<<⎨⎪-+≥⎩
(,0]t ∈-∞时,2
()1g t t =+为减函数 ∴
在[3,2]--上,2()1g t t =+也为减函数 ∴
min ()(2)5g t g =-=, max ()(3)10g t g =-= 20、21、2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