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战斗机设计
四代战斗机

关于四代机的几个技术问题四代战斗机(美、俄称五代机)没有国际公认标准。
美国F-22最初提的战技要求,强调要有所谓4S能力——超音速巡航、超机动、隐身、维修性可靠性。
此外还有“先发现、先攻击、先摧毁”和一些性能数据,如什麽高度、过载等要求。
现在前三个S比较公认,但不能认为缺一个S就不是四代机.。
每个国家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军方要求研制新一代飞机。
这些要求有的互相有矛盾,强调了这个,别的就要有点损失。
所以这些要求的排序很重要,比如把隐身排第一,其它就要相对“让位”。
所以讨论此问题每个国家观点不一样,飞机研制是综合平衡的问题。
最早YF-22和YF-23竞标时,YF-23的隐身性能好于YF-22,但美国空军最终还是选择了YF-22。
本文重点讲前三个S的难点和矛盾以及一些有关四代机的话题。
超音速巡航先谈超音速巡航(超巡),即要求发动机不开加力飞超音速。
超巡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和飞机阻力的问题。
一般要讨论飞机阻力都用阻力系数。
阻力等于4个参数乘在一起——大气密度,速度的平方,机翼面积,阻力系数。
而且为考虑别的方面,还要再乘以二分之一,因为二分之一乘以密度和速度的平方,称为“动压”,加二分之一就方便一点。
发动机推力要克服阻力,所以在设计新飞机有这个矛盾,考虑将难点压在哪一方面。
如果飞机已经尽一切办法将阻力减到最少,想达到超巡那就要看发动机。
相反如果发动机推力无法提高,就只能在气动上下死功夫,所以发动机和飞机设计单位往往有很多争论。
四代机以前的飞机要飞超音速,往往发动机要开加力,短时间推力很大、速度很快,但缺点是很耗油。
后来又想超音速,又想省油,就提出发动机不开加力长时间飞超音速,就是超音速巡航。
原来有的发动机开加力后的推力比不开加力要大50%甚至80%以上。
现在很多人谈发动机推重比要大,比如推重比10,但这是最大加力推力与发动机重量的推重比,要超巡还要重视发动机不开加力时的推重比要大。
计算飞机的阻力用的阻力系数分两部分,一个叫废阻力系数,就是和升力无关的那部分阻力。
F15战斗机

F-15“鹰”式战斗机
• F-15鹰式战斗机是美国麦克唐纳· 道格拉斯公司为美国空 军研制生产的双引擎、全天候、高机动性空中优势重型 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成熟的第四代战斗机(根据苏 联传统分类和美国2009年后• F-15的设计思想是替换在越南战场上问题层出的F-4战斗 机,并要求新F-15对1975年之后出现的任何敌方战斗机 保持绝对的空中优势,针对夺取和维持空中优势而诞生 的F-15战斗机,设计之初要求其“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 地”。但1986年诞生的F-15E鹰式战斗机也证明了F-15在 对地作战中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总的来说,F-15是一 款极为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
从日本“心神第四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看日本航空工业能力

从日本“心神第四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看日本航空工业能力看气动布局:有明显三代机特征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们知道世界上目前只有美、俄等少数几个国家已经研发或正在研发第四代战斗机,宣布公开四代机研制计划并制造出样机的国家也为数不多,日本算是这少数国家之一,您在以前本刊的采访中就曾说过,要评价一架飞机,首先要看的就是气动布局,那么日本“心神”战斗机从气动布局上讲有什么特点?您能否评价一下这架飞机的设计思路和水平?王正平教授(以下简称王):其实,第四代战斗机在设计上,其气动布局都有一些共有的特点,具体到每架飞机上,则有各自一些特有的特点。
具体到“心神”上来讲,它实际上就是一架第四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关于四代机所需要的高推重比矢量推力发动机技术、先进综合航电技术、先进气动布局技术以及材料技术,都需要在这样一个平台作为技术集成的对象体现出来,这样一来才能够集中验证和试验日本在先进战斗机领域究竟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因此,它用于技术探索和验证的因素比较大,还是立足于验证四代机的核心技术。
当然,作为一架技术验证机,“心神”身上的确体现出了许多四代机的相关技术,从最初的第一印象来看,它好像的确是参照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F-22来设计的,从日本人的思想定位上,也是这么认为的,就是设计一款第四代的具有隐身性能的空中优势战斗机,这种设计思路就决定了,“心神”在总体外形上一眼看去,跟目前其他三款四代机都很相似。
记:那么从具体的气动设计上来讲,比如“心神”的机头虽然有菱形的隐身设计,但机头总的看却相当修长,与机身整体比例明显比F-22看上去要长不少,有的人甚至认为它很像F-15的机头,您怎么看这个问题?王:仅从机头布局来看,“心神”与F-22相比,应该说还带有一点点三代机的特征,即显得稍微细长一些,可能更像是F/A-18“大黄蜂”,F-15的机头还是要更宽一些的。
从术语上来讲,就是长细比比较大,还是朝向三代机布局上靠,不光机头,机身也是如此。
第四代战斗机设计

项目:第四代战斗机设计组员:班级:日期:目录第1章前言 (4)第2章设计任务书 (5)2.1 设计要求 (5)2.2概念草图 (6)第3章初步设计 (7)3.1初始参数: (7)3.1.1起飞重量W0的估算 (7)3.1.2飞机升阻特性估算 (21)3.1.3推重比的确定 (23)3.1.4翼载荷的确定 (25)第4章:气动布局 (27)4.1 总体气动布局 (27)4.2 翼型的选择 (28)4.3机翼参数 (28)4.4机身参数 (29)4.5垂尾参数 (30)4.6平尾参数 (32)4.7鸭翼参数 (34)4.8操纵面参数 (36)4.9隐身设计考虑 (37)第5章:机舱及装载布置 (39)5.1驾驶舱布置 (39)5.2武器装载布置 (40)5.2.1炮舱 (40)第6章:动力装置 (41)6.1 发动机选择 (41)6.2尾喷管设计 (41)6.3 进气道设计 (42)第7章:起落装置 (44)7.1起落架设计 (44)第8章:重量特性估算 (46)8.1 飞机重量分配 (46)8.2 重量估算 (48)第9章:飞机性能分析 (50)9.1气动数据的估算 (50)9.2飞机的升阻特性 (51)9.2.1 最大升力系数 (51)9.3平飞阻力特性 (52)9.3.1平飞需用推力 (52)9.4 机动性能计算 (53)9.4.1盘旋性能: (53)9.5 起飞着陆性能: (54)9.5.1起飞性能 (54)9.5.2着陆性能 (54)第10章成本分析 (57)第11章结束语 (59)第1章前言在现代战争中,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力量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战斗机已成为构成空中力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战争开始阶段,战斗机首先用于压制和摧毁地方航空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军事政治机构和其他重要目标;在战争过程中,战斗机承担夺取制空权、精确打击地面目标、有效实施对地面战场的火力支援等作战任务。
因此,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肩负着重要作战任务,是赢得现代战争的前提和保障。
四代战机发展历程

四代战机发展历程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喷气式战斗机在50年代就实现了超音速化,因而现代战斗机一般是按超音速断代的。
到目前为止,超音速战斗机共发展了四代。
在设计思想上,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以追求更高的飞行速度为主。
1947年10月14日,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X-1火箭飞机首次实现了超音速飞行,为实用超音速飞机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出现的许多亚音速喷气战斗机也为实用超音速飞机的研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应运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F-100和前苏联的米格-19。
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是美国北美航空公司于1948年开始研制的,其原型机YF-100A 于1953年5月25日完成了首次飞行。
米格-19是前苏联第一种实用超音速战斗机,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制。
为了研制米格-19,米高扬设计局先制造了一架验证机,它于1952年10月进行了首次试飞。
而经过大量改进的米格-19原型机首飞日期则是在1953年9月18日。
因此,究竟这两种飞机谁先谁后,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除F-100和米格-19外,还有美国康维尔公司的F-102“三角标枪”、麦克唐纳公司的F-101“巫毒”,英国的“猎人”式、法国达索公司的“超神秘”、瑞典的萨伯-35等。
这一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是低超音速,最大平飞速度为1.3~1.5马赫。
为了实现超音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发动机推力,使用后掠翼布局和三角翼等。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机枪、机炮和火箭弹,后期改型加装了导弹,增强了攻击能力。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性能仍然偏低,速度不够,升限、加速性、爬升率不够高,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相对简单,因而作战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之处。
为此,50年代后期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
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无影者计划:中国第四代战机即将首飞

第四 代: 身多用途超音速战斗 隐 机 代 表机型: 美制 、 2 粥
此外,欧溯的 “ 台风”、法国的 “ 阵风”战斗机,虽是在第3 代战机基础上发展 的下一代战斗机,但由于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因此被称为 “ . 第3 代战斗机”。 5
、 Leabharlann 臻 鬟 愁 2 0 年l月 8 0 9 日, 中国空军副司令 员何为荣 中将 在接受央 视采访 的时候 , 1 出人意料 的表达中国第四代战机即将首飞。毫无疑问这是献给空军6 年大庆的 0 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听到关于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大喜讯 ,这着实反 应了中国经济 技术力乃至综合 国力的迅猛发展。 传说 中的中国第 四代重型歼 击机—— 歼 1 鹰隼"是一种全新的高性 能、 4“ 多用途 、全 天候 的空中优 势的战斗 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 ,以高 性 能、高生存 力、高作战效 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 比,非加力超音 速巡航 ;具有 中国特 色的隐身性 能 ;具有很高 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 。
以色列幼狮战斗机

以色列幼狮战斗机以色列幼狮战斗机:实力超越年龄的空中杀手引言:以色列幼狮战斗机(Lavi)作为以色列自主研制的多功能战斗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之一。
虽然在1987年因为财政原因停产,但其技术成果对于以色列航空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以色列幼狮战斗机的设计特点、技术创新以及对于以色列航空工业的影响。
一、设计特点:1. 多用途平台: 以色列幼狮战斗机被设计成一种多功能的飞行平台,可执行战斗、侦察和训练等任务。
其机身结构轻巧,机翼短小,使其具备出色的机动性能。
2. 先进的航电系统:幼狮战斗机配备了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包括机载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和导航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综合运用,使幼狮战斗机在战斗中具备优秀的目标探测和打击能力。
3. 先进动力系统:幼狮战斗机采用了双发动机设计,使其在飞行性能和重载能力上具备了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这种设计使幼狮战斗机能够适应不同的战斗环境,并具备长航时的能力。
二、技术创新:1. 全景式显示系统:幼狮战斗机采用全景式显示系统,能够提供全景视角,使飞行员能够全方位观察目标和周围环境,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种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飞行员的战斗效率和生存能力。
2. 隐形设计:幼狮战斗机的机身采用了隐形设计,能够减少雷达波的反射,从而降低被敌方探测的机率。
这种隐形设计使幼狮战斗机在战斗中拥有更高的生存能力。
3. 红外干扰系统:幼狮战斗机配备了先进的红外干扰系统,能够干扰和迷惑敌方导弹的红外探测器,从而降低被敌方导弹击中的概率。
这种技术创新提高了幼狮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和打击效果。
三、对以色列航空工业的影响:1. 技术积累:幼狮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使以色列航空工业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这些技术和经验为以色列航空工业后续的研发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2. 人才培养:幼狮战斗机项目的推进,使得以色列航空工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航空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为以色列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_孙鹏

情报交流本文2010-03-10收到,作者分别系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博士生、教授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孙 鹏 杨建军图1 美国空军F -22猛禽战斗机 摘 要 在简要分析典型第四代战斗机技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系统的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体系,重点选取影响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的七个主要指标(生存能力、机动性能、态势感知能力、信息支援能力、攻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建立了指数模型,最后用该模型方法对F -22、F -35和苏-35B M 三种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第四代战斗机 效能评估 模型引 言随着美军F -22猛禽战斗机正式列装,俄军Т50也进入全面试验阶段,似乎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第四代战斗机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开展第四代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推动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技术性能分析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使用和发展划分为三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为第一代;喷气机由亚声速到超声速的时代为第二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时代为第三代。
而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隐身能力和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的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斗机。
第四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F -22为例分析):1)具有隐身性能F -22的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1m 2,可以做到DOI :10.16338/j .issn .1009-1319.2010.06.017情报交流图2 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分析指标体系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大大增强作战的突然性、隐蔽性,提高作战效能[1]。
2)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发动机不开加力时,飞机能以M a=1.58的速度超声速巡航30m i n 。
可大大提高空中发射导弹的初始速度,把敌机拦截在更远的空域,这在双方迎头相遇的超视距空战中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第四代战斗机设计组员:班级:日期:目录第1章前言 (4)第2章设计任务书 (5)2.1 设计要求 (5)2.2概念草图 (6)第3章初步设计 (7)3.1初始参数: (7)3.1.1起飞重量W0的估算 (7)3.1.2飞机升阻特性估算 (21)3.1.3推重比的确定 (23)3.1.4翼载荷的确定 (25)第4章:气动布局 (27)4.1 总体气动布局 (27)4.2 翼型的选择 (28)4.3机翼参数 (28)4.4机身参数 (29)4.5垂尾参数 (30)4.6平尾参数 (32)4.7鸭翼参数 (34)4.8操纵面参数 (36)4.9隐身设计考虑 (37)第5章:机舱及装载布置 (39)5.1驾驶舱布置 (39)5.2武器装载布置 (40)5.2.1炮舱 (40)第6章:动力装置 (41)6.1 发动机选择 (41)6.2尾喷管设计 (41)6.3 进气道设计 (42)第7章:起落装置 (44)7.1起落架设计 (44)第8章:重量特性估算 (46)8.1 飞机重量分配 (46)8.2 重量估算 (48)第9章:飞机性能分析 (50)9.1气动数据的估算 (50)9.2飞机的升阻特性 (51)9.2.1 最大升力系数 (51)9.3平飞阻力特性 (52)9.3.1平飞需用推力 (52)9.4 机动性能计算 (53)9.4.1盘旋性能: (53)9.5 起飞着陆性能: (54)9.5.1起飞性能 (54)9.5.2着陆性能 (54)第10章成本分析 (57)第11章结束语 (59)第1章前言在现代战争中,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力量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战斗机已成为构成空中力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战争开始阶段,战斗机首先用于压制和摧毁地方航空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军事政治机构和其他重要目标;在战争过程中,战斗机承担夺取制空权、精确打击地面目标、有效实施对地面战场的火力支援等作战任务。
因此,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肩负着重要作战任务,是赢得现代战争的前提和保障。
在20世纪中期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争夺局部战场制空权是战斗机的主要作战任务。
限于当时战斗机雷达,武器系统的水平,空战依然沿用二战中近距格斗的传统作战模式。
因此,要求战斗机具有较大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作战半径,以及良好的机动性等基本性能。
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和雷达武器系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所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中,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非接触空战,先发制人,防区外进攻等作战模式已经纳入实战,夺取制空权的方式已经演变为超视距空战。
因此,对飞机具有“先敌发现,先敌进攻,先敌制胜”的能力的需求初见端倪,这就要求飞机具有较大的航程,较高的机动性,较强的突防能力,以及超视距空战能力。
这些能力的形成得益于先进的飞机气动布局,先进的结构设计,高推重比发动机和先进的雷达火控技术的发展。
根据对21世纪战争的预测分析,作战模式将向空战一体化,信息化发展。
赋予战斗机的作战使命将进一步提升,要求战斗机取得“据对制空权”,具有远程奔袭和突防能力,“先敌发现,先敌进攻,先敌制胜”的能力将被赋予更加实际的内涵。
具有更高的生存性,低可探测性(即隐身性能),超声速巡航,高机动性,超视距攻击将成为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发展方向。
鉴于以上思想,我们以苏-47“金雕”为原型机,设计了适合新形势下我军作战要求的第四代战斗机。
第2章 设计任务书2.1 设计要求❖ 主要用途▪ 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原准机取作Su-47金雕▪ 主要任务:空对空战,空对地战▪ 对地攻击:生存性,目标识别能力,目标命中率,装载❖ 基本要求▪ 根据现有的Su-47的性能进行改进,应在发动机不开加力的情况下持续超音速巡航▪ 要求有较短的起飞和着陆距离▪ 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 重量要求:大致在23吨左右▪ 近距作战要求▪ 远视距作战要求❖ 任务剖面▪ 起飞滑跑距离▪ 巡航:1500km 巡航马赫数M=1.5着陆暖机、滑跑起飞▪格斗: 3min 在最大推力状态▪待机: 20min 最佳待机速度❖有效载荷▪正常有效载荷3.6吨,最大有效载荷6.1吨❖性能要求▪起飞和着陆地面滑跑▪最大Ma≥2.5(开加力);Ma ≥ 1.5 (无加力)▪加速Ma0.4到Ma1.5在11000m▪9000m高度格斗3min,盘旋一周2.2概念草图▪鸭式布局▪翼身融合的前掠翼布局▪倾斜式双立尾▪悬臂式中单翼▪二维矢量喷管▪双发发动机▪机腹进气,S型进气概念草图如下:第3章初步设计3.1初始参数:3.1.1起飞重量W0的估算一.飞机起飞重量的构成以及近似计算过程的框图如下:W0为飞机的起飞总重,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e f p W W W W ++=0)(eq en st f p W W W W W ++++= Wp 为有效载荷(含乘员)重量Wf 为燃油重量,包括任务燃油(可用燃油)、备份燃油(安全余油)及死油三部分; We 为空机重量,主要包括结构(机体、起落架、操纵系统等)重量、动力装置重量及设备重量三部分;因为:e f p W W W W ++=00000)/()/(W W W W W W W e f p ++=e f p W W W W ++=0/(00)/W W 所以:000//1W W W W W W e f p--=其中:0/w w f 、0/w w e 分别称为燃油重量系数、空机重量系数。
在有效载重Wp 已知的情况下,求出空机重量系数0/w w e 和燃油重量系数 0/w w f (或燃油重量f W ),就可求出0W 。
二.空机重量系数0/w w e空机重量系数We /W0 采用统计方法给出,其值大致为0.3 ~ 0.7,战斗机为0.50 ~ 0.65。
对于用常规金属材料制造的飞机,We /W0的拟合公式为:c e W A W W 00/⋅=由于We /W 0随起飞重量的增加而减小,所以C<0。
对于军用喷气战斗机A=2.34 C=-0.1313.0013.00034.2/--==W AW W W e采用变后掠翼,We /W 0会增加;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We /W 0会减小。
三.燃油重量系数 0/w w f飞机所需要的燃油量,取决于飞行任务(航程/活动半径)、飞机外形(气动特性)、发动机特性(耗油率、推力)及飞行状态(速度、迎角)等。
Wf 或Wf /W0一般不能采用统计方法给出(误差太大),通常用飞行剖面分析法来确定,不同飞行剖面的耗油量是不同的。
着陆暖机、滑跑起飞着陆暖机、滑跑起飞四.最大升阻比(L/D )max 的估算升阻比是气动效率的量度,亚音速时,升阻比L/D 直接取决于2个设计因素:机翼翼展(或展弦比)和浸湿面积——机翼翼展(或展弦比)决定诱导阻力的大小,而浸湿面积决定摩擦阻力的大小。
2000Km2000Km武器投放 空中优势着陆航程权衡剖面2暖机、滑跑 起飞机翼的展弦比大致选为4.0,同时考虑到主翼和鸭翼的面积,组合展弦比(翼展的平方除以主翼与鸭翼面积之和)大约为3.5,浸湿面积比S浸湿/S参考大致为4.0;浸湿展弦比约为3.5/4.0 即0.875。
比较方案草图与浸湿面积比统计图得:最大升阻比 (L/D)max 可望达到13,由下表可知最大航程最大航时喷气式飞机0.866L/Dmax L/Dmax螺旋桨飞机L/Dmax 0.866L/Dmax故,喷气式飞机巡航时的升阻比为0.866 (L/D)max =11.258。
五.发动机耗油率C 的估算由上表数据取巡航耗油率取0.8(1/h) 待机耗油率取0.7(1/h)六 .任务段油重的确定 (1) 暖机和起飞:1/W W = 0.97(统计值)(2) 水平加速爬升:起始速度=0.40Ma 、终止速度=1.5Ma飞机爬升和加速到巡航高度及巡航马赫数(从Ma=0.1开始)的重量比近似如下亚音速:a i i M W W 0325.00065.1/1-=+超音速:2101.0007.0991.0/a M M W W a i i --=+=-4.01.012)(aM W W 0.993 =-5.11.012)(a M W W 0.958 得: =-5.14.012)(aM W W 0.964 (3) 巡航R = 1,500kmC = 0.8(1/h) = 0.0002222(1/s) v = 1.5*303.85m/s = 510m/s L/D =11.258)/(ex p/23D L v C R W W ⋅⋅-==exp{(-1500000*0.0002222)/(510*11.258)} =0.935 (4) 格斗格斗时间d=3min ,c=1.6/3600格斗W W /0=0.850/t W T =A ·Max c=0.648*2.5594.0=1.1167TT W W W T)/(00格斗格斗格斗⋅⋅=W T=(1.1167/0. 85)*0.5 =0.656dW T C W W ⨯-=)/(1/34=0.9475(5) 返航45/W W = 0.985 (统计值)(6) 待机E = 20min = 1,200sC = 0.7(1/h) = 0.0001944(1/s) L/D =13)}//(ex p{/56D L EC W W -==exp{-(1200×0.0001944/13)} =0.982(7) 着陆=67/W W =0.995故:7/W W =0.97*0.964*0.935*0.9475*0.985*0.982*0.995=0.7977总的飞机燃油包括任务油,5%的备份燃油,1%的死油 所以:0/W W f =1.06*(1-07/W W )= 0.202313.0013.00034.2/--==W AW W W e运用迭代方法计算0W :假设有效载重6000Kg,飞行员100Kg 时00//1W W W W W W e f p--==(100+6000)/(1-0.2023-13.0034.2-W ) =6100/(0.8077-13.0034.2-W )正常起飞重量(载弹3500Kg 和一名飞行员100Kg )为22340Kg 航程R =1500km 1500000 W 1/W 0 0.97W 0初值 W e /W 0 W 0计算值 重量差格斗时间(s=3min)180W 2/W 1 0.964 22320 0.6366 22351 31待机时间(s=20min)1200 W 3/W 20.935 22351 0.6365 22335 -16W=3600(kg) 3600 W4/W30.9475 22335 0.6366 22343 8p巡航SFC=0.81/h(1/s) 0.000222 W5/W40.985 22343 0.6365 22339 -4 巡逻/待机SFC0.71/h(1/s) 0.000194 W6/W50.9822 22339 0.6366 22341 2 最大L/D 13 W7/W60.995 22341 0.6365 22340 -1巡航L/D 11.258 W7/W00.7977 22340 0.6366 22341 1巡航速度(M=1.5)v(m/s) 442.5 W f/W00.2023 22341 0.6366 22340 0 最大起飞重量(载弹6000Kg和一名飞行员100Kg)为32051Kg航程R=1500km 1500000 W1/W00.97 W0初值W e /W0W0计算值重量差格斗时间(s=3min) 180 W2/W10.964 32330 0.6067 31936 -394待机时间(s=20min) 1200 W3/W20.935 31936 0.6077 32099 163有效载荷W p=6100(kg) 6100 W4/W30.9475 32099 0.6073 32031 -68巡航SFC=0.81/h(1/s) 0.000222 W5/W40.985 32031 0.6074 32059 28 巡逻/待机SFC0.71/h(1/s) 0.000194 W6/W50.9822 32059 0.6074 32048 -12 最大L/D 13 W7/W60.995 32048 0.6074 32052 5巡航L/D 11.258 W7/W00.7977 32052 0.6074 32050 -2巡航速度(M=1.5)v(m/s) 442.5 W f/W00.2023 32050 0.6074 32051 1权衡处理:正常起飞重量航程权衡:W=3600(kg)、R=1000Km此时起飞重量20791Kgp航程R=1000km 1000000 W1/W00.97 W0初值W e /W0W0计算值重量差格斗时间(s=3min) 180 W2/W10.964 20880 0.6422 20748 -132 待机时间1200 W3/W20.956 20748 0.6427 20811 64有效载荷W p =6100(kg)3600 W 4/W 3 0.9475 20811 0.6424 20780 -31巡航SFC=0.81/h (1/s) 0.000222 W 5/W 4 0.985 20780 0.6426 20795 15巡逻/待机SFC0.71/h (1/s) 0.000194W 6/W 5 0.9822 20795 0.6425 20788 -7 最大L/D 13 W 7/W 6 0.99520788 0.6425 207923 巡航L/D 11.258W 7/W 00.8157 20792 0.6425 20790-2巡航速度(M=1.5)v (m/s)442.5 W f /W 0 0.1843 20790 0.6425 20791 1W p =3600(kg)、R=2000Km ,此时起飞重量24057Kg 航程R =2000km 2000000 W 1/W 0 0.97W 0初值 W e /W 0 W 0计算值 重量差格斗时间(s=3min) 180 W 2/W 1 0.964 24120 0.6302 24022 -98 待机时间(s=20min)1200W 3/W 2 0.915 24022 0.6306 2407654有效载荷W p =6100(kg)3600 W 4/W 3 0.9475 24076 0.6304 24046 -29巡航SFC=0.81/h (1/s) 0.000222 W 5/W 4 0.985 24046 0.6305 24062 16巡逻/待机SFC0.71/h (1/s) 0.000194 W 6/W 5 0.9822 24062 0.6304 24054-9 最大L/D 13W 7/W 6 0.995 24054 0.6305 240585 巡航L/D 11.258 W 7/W 0 0.7801 24058 0.6305 24056-3巡航速度(M=1.5)v (m/s)442.5 W f /W 0 0.2199 24056 0.6305 24057 1可见此时航程增加33.3%(500Km ),正常起飞状态重量增重为2405722340100%7.7%22340-⨯=,所以正常起飞状态下提高航程还是有效的最大起飞重量航程权衡:W=6100(kg)、R=1000Km,此时重量为30029Kgp航程R=1000km 1000000 W1/W00.97 W0初值W e /W0W0计算值重量差格斗时间(s=3min) 180 W2/W10.964 32330 0.6067 29187 -3143待机时间(s=20min) 1200 W3/W20.956 29187 0.6148 30367 1180有效载荷W=6100(kg) 6100 W4/W30.9475 30367 0.6117 29897 -470 p巡航SFC=0.81/h(1/s) 0.000222 W5/W40.985 29897 0.6129 30080 183巡逻/待机SFC0.71/h(1/s) 0.000194 W6/W50.9822 30080 0.6124 30008 -72最大L/D 13 W7/W60.995 30008 0.6126 30036 28巡航L/D 11.258 W7/W00.8157 30036 0.6125 30025 -11巡航速度(M=1.5)v(m/s) 442.5 W f/W00.1843 30025 0.6126 30029 4 W=6100(kg)、R=2000Km,此时重量为30748Kgp航程R=2000km 2000000 W1/W00.97 W0初值W e /W0W0计算值重量差格斗时间(s=3min) 180 W2/W10.964 34160 0.6024 34320 160待机时间(s=20min) 1200 W3/W20.915 34320 0.6020 34249 -70有效载荷W=6100(kg) 6100 W4/W30.9475 34249 0.6022 34280 31p巡航SFC=0.81/h(1/s) 0.000222 W5/W40.985 34280 0.6021 34267 -14巡逻/待机SFC0.71/h(1/s) 0.000194 W6/W50.9822 34267 0.6021 34273 6最大L/D 13 W7/W60.995 34273 0.6021 34270 -3巡航L/D 11.258 W7/W00.7801 34270 0.6021 34271 1巡航速度442.5 W f/W00.2199 34271 0.6021 34271 -1(M=1.5)v (m/s)可见如果航程要求增加33.3%(500Km ),起飞重量要增加量为3427132051100%7.0%32051-⨯=,所以最大起飞状态下提高航程也是有效的综合考虑正常起飞状态和最大载重状态,考虑到战争的需要和飞机起飞重量限制,我们选定作战半径1800KM ,经过迭代此时正常起飞重量为23349Kg ,最大起飞重量为33358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