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_程永伟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
晋 城
职
知, 中国是一个美食大 国, 一部 纪录片《 舌尖上 的 中国》 让全世界见识 了中国的美食 , 也体会 了中国 人 对 待食 材 烹 饪过 程 的认 真 和重 视 , 这 种 态 度 也
体 现在语 言表达 。以英文单词 m a k e 为例 , “ m a k e
业
译的影响 , 旨在通过 这种对 比 , 提 高翻 译的质量 , 使译 文更精准 、 更地道 、 更符合 目标语 的表达 习惯 , 进而
促 进 中西 方 文 化 的 有 效 交流 。 关键词 : 思 维差 异 ; 汉英 ; 翻译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一 5 0 7 8 ( 2 0 1 7) 0 6 一 - 0 0 8 1 — 0 2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0 7 8 . 2 0 1 7 . 0 6 . 0 2 4
( 二) 中 国人偏 好 委婉 , 西方人 偏好 直接
技
求
西方哲学家认为“ 世界对立 , 非此 即彼” , 中国 哲学 的思想是“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比如 : 在西 方, 一个男孩和女孩谈恋爱 , 情到浓处 , 男孩会对 女孩说一句 “ I l o v e y o u ” , 女孩一般也会 回复“ I l o v e y o u , t o o ” 。但 在 中 国文化 里 , 当一 个男 孩 对女 孩 说
作者简介 : 赵艳芳 ( 1 9 8 4 一) , 女, 1 I l 两晋城人 , 讲师 , 硕 士 主要研 究 向为英语 翻译 卜 j 教学
・
学 术 探响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就是 :“ 用木 杖或 者 刀剑 杀人 ,有 什么 不 同吗 ? ”今译 后 , 就 是一个 有状语 的句 子 。可 是 ,我 们 的翻 译不 能代 替句法 分 析 ,而 且今译 后 ,也只能 说 明同一含 义我们 可 以用 不 同 的句式来 表达 ,这样 的翻译 并没有 遵照 原文结构 ,这 句的 翻 译 :“ 杀人用 木杖或者 刀剑 ,有什 么不 同吗 ? ”会 更好 。 综上 所述 ,笔者认 为古代 汉语 语法 中不应存在 “ 状 语 后 置 ”的说 法 ,不应 在 语 法 分析 过 程 中做 模 棱 两可 的提 法 ,让古汉 语语法 恢复 自己的简单 、清楚 、明 了。
-
1 . 思维 、语 言和 翻 译 语 言和 思维 的关 系从 古 希腊 起 就 是哲 学 家 谈 论 的 问 题 。这 个 问题 对于语 言学家 、心理 学家 以及人类 学家来 说 也是一 个挑 战,因为 语言和 思维 的关系很 复杂 。对于语 言 与思维 关系 的理论 中 ,萨丕尔 一 伍 尔夫 假设 相对 来说 比较 受欢迎 。这个假 设包 括两部分 , 即语 言决 定论与 语言相 对 论 。语 言决定 论认为 语言决定 思维 ,而语 言相对 论认为 不 同的语 言产生 了不 同的思维模 式 。对 于是语 言决 定思维 还 是 思维 决定语 言这个 问题 并没 有绝对 的答 案。萨 丕尔 . 伍 尔 夫假设 所提 出的观 点是语言 改变 了人们学 习 以及 思考世
2 . 中 西思 维模 式 差 异 地 理 、历史 、文化及 语言 的差异 ,导致 了中西 思维模
气 。川 如 :“ 范增 所举 佩 玉块 以示之 者 三 。 ”“ 三 ”可 以用 做状 语 ,变成 “ 范 增三 举所 佩玉 块 以示之 ” ,但这 种句 式 没有 强调这个 数词 的作用 ,这样 的句子 的语气 也就 只是一 般 的陈述 语 气而 已。“ 后 秦击 赵 者再 ,李牧 连 却之 ”句 中 的“ 再 ”放在 “ 击 ”的前面 ,语序 变 了,语法 也变 了,句 子原来 对数量 的强调 的作用 也就失 去 了。 三 、“ 以 ” 的词 性和 含 义 “ 以 ”在 古代 汉 语 中是一 个很 常见 的词 ,有两 种很 常 见 的用 法 ,那 就是 做动 词和 介词 。“ 以 ”的用法 首 先是 做 动 词 ,查 阅 《 汉 语大 词典》 ,词义和 用法 的顺序 是这样 的: 1 . 任用 ;使 用 ;运 用 。《 书・ 立政 》 :“ 绻 自今 立 政 ,其 勿 以憔人 。 ”孔颖达 疏 :“ 王喾燧绩 徒今 已往立 其善政 ,其 勿 用愉 利之 人 。2 . 使 。3 . 认 为 。4 . 及 。5 . 缘故 。6 . 即 。7 . 代 词 。9 . 介 词 :用 。 由此 可 知 ,介 词 “ 以 ”的 用 法 是动 词 “ 以”虚化 而来 的。那么 ,也就 不难解释 “ 桓 公九合 诸侯 , 不 以兵 车 ,管仲 之 力也 。(《 论语 ・ 宪 问》1 ”这句 话 中 的 “ 不 以兵 车 ”的含 义是 “ 不 用武 力 ”的 意思 ,分析 此 句 的 句法 ,“ 不 ”是否 定副词 ,用来修 饰 的对 象应 该谓语 动词 , 那么 “ 以 ”在 这里 就不 是介 词而 是 动词 。既 然不 是介 词 , 无所 谓介 宾结 构 ,也就谈 不上去给 句 中 “ 合 ”做状语 。所 以 ,此 “ 以”非彼 “ 以” ,虽然 ,“ 以 ”作 为介 词引进 后面 的对 象的用法 很普遍 ,可是 ,“ 以”的用 法不止 介词 一种 , 我们对 “ 以” 的用 法 要做 正 确 、全 面 的 掌握 和 理 解 。那 么, 以此 例作 为介 宾结构做 状语 的例子 当然 是不 恰 当的。
中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2009春英语w447409125610011 甘绍妮摘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
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由于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存在着思维的差异。
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向,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侧重点等。
思维方向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侧重点的差异在这两种语言上的表现也不同。
所以对翻译带来了影响。
本文拟从思维差异及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上的表现来分析中英思维对翻译的带来的影响。
及在翻译时如何处理思维差异。
关键词:思维差异翻译影响引言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各不同的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等,这便是思维差异。
当然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这往往就造成思维的差异。
汉语是世界上最多人讲的一种语言,而英语是分布最广,使用最广的一种语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在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大家能顺利进行交流,我们不得不把两国的语言进行翻译。
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
但由于两国的思维差异往往影响着两国人的对话。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思维的差异,而使我们的沟通无法进行,甚至导致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也就是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笔者拟从思维的差异,分析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中英思维的差异1.思维方向不同英语国家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密,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
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如,However,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nd even some foreigners, are becoming interested in it nowadays.英语常常把时间状语放到句子的最后。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许多差异,包括价值观、习俗、信仰等。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语义。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目标
读者的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
畅性。
2.语法结构:中文和西方语言的语法结构有很大不同。
中文注重整体
语义的表达,而西文更注重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因此,在翻译中需要调
整语法结构,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
3.表达方式:中文和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存在差异。
中
文喜欢使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而西方语言更注重直接的表达方式。
翻译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但又不能损害
原文的风格和特点。
4.文化隐喻:中文中存在很多文化隐喻,而西方语言并不具备相应的
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如果直接翻译文化隐喻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的理解
困难。
因此,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文化隐喻转化成目标语言读者容易理
解的表达方式。
总之,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翻译工作需要考
虑文化差异、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化隐喻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
性和自然流畅性。
浅谈中外文化、思维差异对学生翻译造成的影响

文 化是 人类社 会实 践过 程 中所创造 的 物质 财富 和精神 财 富的总
和 。 言是 文化 的一部 分 , 语 它像一 面镜 子反 映着 民族 的全部 文 化 , 又 像一个 窗户 揭示 着 该文 化 的一切 内容 , 而文化 又 是语 言赖 以生存 的 基 础 , 语言新 陈代 谢 的文化 源泉 。从 语言学 角度 看 , 是 语言 既是 文化 的反映 , 又是 掌握一 种文 化 的直接有 效 的工 具 。
由于中西 方有 着特定 的 自然环 境 、 史条 件 、 理位 置 和社会 现 历 地
四 、 度 、 仰 和 世 界 观 不 同 制 信
由于各 国人 们 的 民族 制度 、 仰 、 信 审美 观 、 德 观和 价值 观 的千 道 差 万 别 , 们 对 同 一事 物 与词 汇 可 能 因立 场 不 同 , 人 看到 的 实 际情 况 不 同而产 生不 同 的想法 。再 比如颜 色 , 自然 界的颜 色是 相 同的 , 的 人
21. 0 O 09
教 育 论 坛
浅谈 中外文化 、 思维差异对学 生翻译造成 的影响
惠 彬
( 安 市 中 铁 学 校 。陕 西 西 西安 7 05 l o 4J
摘
要 :由于 中西方 文化 、 思维 的差异 , 生在进 行翻 译 时往往 会 出现 “ hn i ” 学 C i s 的现 象。本 文针 对 这种 现 象的 出现 阐述 了 自己的一些 l g h
实, 因此 语言 具有 地域 性 和特 殊性 。这 些都 会 给思维 和语 言 的表 达 产生 极其 深 刻的 影响 。语 言是 思维 的载 体 , 的语 言表 达是 受 思 维 人
方式 支 配的 。北京 大学 教 授季 羡林 认 为 , 西方 文 化最 根本 不 同 表 东 现在 思维模 式方 面 。 他说:一言 以蔽之 , 方文 化体 系的思 维模 式是 “ 东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者:郑珊王慧莹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3期郑珊王慧莹(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摘要:语言反映思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在英汉互译时,篇章、段落、句式在安排上有很大不同。
该文试图讨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研究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以及分析它对翻译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让英语学习者理解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以便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8(b)-0241-01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主体反应客体,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荣开明等,1989:30)。
翻译表面是语言活动,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活动。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会对翻译的策略和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熟悉母语和外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有助于翻译者更好的把握语言内在逻辑,从而翻译时游刃有余。
在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时,也要将其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就英汉语言来说,不仅要寻找其不同的语言现象,还要从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来探究英汉“为何有不同的语言现象”,解释两种不同的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
1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哲学背景分析,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16~18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英语里即强调形态的外露,拘谨与形式结构。
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
悟性注重直觉,有的要意会,就是所谓的悟性,汉语用词造句成章的是最大特点采用意合法(parataxis),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
从中西方地理生活环境和经济体制来看,中国自国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知道风调雨顺是给农业生产带来重要性,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从天地交合、男女关系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手段,需要将原文的
意思准确传达给读者,而这个过程涉及到文化的表达和理解,因此文化差
异会直接影响到中文翻译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中西方对时间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一些表达方式的差异,如西方倾向于使用具体的时间词汇进行描述,而中文中常使用抽象的表达方式。
2.语言结构差异:中文与西方语言在语法、句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明
显的差异。
中文注重主语的省略和上下文的暗示,而西方语言注重说话者
和听话者之间的直接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
调整和转换,以便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语境的连贯性。
3.表达方式差异: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注重含蓄、
委婉和比喻的表达,而西方语言更加直接和具体。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翻
译时需要进行语气、语调和修辞手法的转换,以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需要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和表达方
式等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和转换,以实现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的目的。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者:薛琦薇程垫丰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三个具体方面切入,以中西方深受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为由,探讨了在各自长期的文化沉淀后,中文及英文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呈现泾渭分明的势态。
也要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遵循双方的句法、文法、用语习惯、修辞和社会环境的差别。
所以译者一定是要身临其境地感受原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其社会环境,真实地表达原作者的思想情感才是一篇优秀的译文。
关键词:中式思维模式;英语思维模式;差异;翻译;影响1.引言“词本无意,义随境生。
”说的就是打破母语传统的思维模式,真正领悟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中西方的思维模式的不同致使其文法和语言习惯的不同。
而翻译应当像临摹一幅画一样,一篇优秀的译文应当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
翻译家傅雷说道:“两国文字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与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
”可见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中西两个民族对客观外界和主观的认识差别之大。
中国人习惯说“6岁以前”;英语则表示为under six。
(段雪桃,2001)又比如在街道住址上,中国人的地址由大到小排列:“国—省—市—街道—门牌号”;英语则遵循由小到大的概念。
英汉思维的差异有诸多方面:正反与虚实、褒贬与曲直、直率与含蓄、客体与主体、逻辑与感悟、抽象与具体、整体与局部、分析与综合。
(冯庆华,2008)下面我们就几个英汉思维的明显区别来具体对比其思维方式,看看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左右我们进行翻译的。
2.思维模式及表达方式的差异2.1 直率与含蓄中国以佛教和道教为主,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故讲求中庸,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人民大多内敛谦逊。
西方文明多开放,尤其在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洗礼下,西方人更加坦率和实事求是。
这些特点造就了中文的表达讲求含蓄委婉,拐弯抹角的;而英文则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分的相互结合常 用 适 当 的 连 接 词 语 或 各 种 语 言 连 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 汉语句中各成分之间或 接手段 , 句子之间的结合多 依 靠 语 义 的 贯 通 , 少 用 连 接 语, 所 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 如 : ( )A 1 m a n m a u s u a l l b e k n o w n b t h e b o o k s y y y ; h e r e a d s a s w e l l a s b t h e c o m a n h e k e e s f o r y p y p ; i s a c o m a n i o n s h i o f b o o k s a s w e l l a s o f m e n t h e r e p p , a n d o n e s h o u l d a l w a s l i v e i n t h e b e s t c o m a n y p y
( 参考译文 )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所交往的朋 友以及所阅读的 书 去 看 他 的 为 人 。 这 是 因 为 人 与 人 之间有友谊 , 同样 地 , 人 与 书 也 就 有 友 谊。 人 们 应 该 经常生活在与最好的书以及最好的人的友谊之中 。 ” ,“ 英语中 只 有 一 句 话 , 用了 “ 等连接 f o r a n d” ” 词, 还用了 “ 连接的从句 。 但汉语译文却 用 w h e t h e r
, 皖西学院学报 2 0 1 2年1 2月 D e c . 2 0 1 2 第2 8 卷第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W 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V o l . 2 8 NO. 6 y
语言是一定时期的历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 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 正因为不同 史沉淀 , 语言的使用 , 才使得翻译成为可能 。 深入分析可以发 现, 导致语言的不同表达是由于思维方式 、 思维风格 、 思维特征不同而引起的 , 这就是思维差异 。 语言表达 形式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反映 , 思维和 思维决定了语言的表 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 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载体 。 翻译活动不仅是一 达形式 ,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程永伟
( ) 莆田学院 外语系 , 福建 莆田 3 5 1 1 0 0 摘 要: 语言承载着诸多信息 , 包括说话者想要表达的信息 , 说话者所在国文化的体现, 最根本的是它承载着说话者的思维 模式 。 语言与思维之间可以相互作用 。 翻译 , 就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 , 其中存在思维方式的转 换 , 能使这种活 动成为可能 , 就表示这种活动间存在某些共性 , 即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共性 。 这种共性使得翻译可以进行 , 但中英两种 语 言 所 传 达 出的思维方式又存在着差异 , 使得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困难 , 导致 有 的 译 文 晦 涩 难 懂 , 阻碍翻译工作的进行, 从而导致交流出现障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很好地了解中西方思 维 方 式 上 的 差 异 ,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 碍 。 因此 , 律,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 促进中西方交流的顺利进行 。 关键词 : 思维方式 ; 思维差异 ; 翻译活动 ( ) 中图分类号 : H 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9 7 3 5 2 0 1 2 0 6-0 1 2 4-0 4
① w h e t h e r i t b e o f b o o k s o r o f m e n.
不同语言 , 用不同的 方 式 思 考 , 但毕竟描述的是同一 因此不同民族的人才可以进行交流 。 个世界 , 英汉民族在文化传统 、 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导 致了思维差异 , 不同思维差异又会表现在语言上 。 因 翻译不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活动的简单 此, 转化 , 要做好翻译 , 除了要了解词汇的字面意思 、 作者 所处的文化背景 , 更 应 该 了 解 其 思 维 方 式, 学会思维 更 好 地 再 现 原 文, 提 高 翻 译 的 准 确 性。 方式的转换 , 关于英汉思维差异的研究有很多 , 文章拟从 3 个方面 表述 , 进一步探讨翻译中消除思维干扰的方法 。 一、 中西方思维方式 ( 一) 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 中国哲学往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 强 而西方哲学历来把人和自然对立 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 。 因 此, 起来 , 强调 “ 天人 对 立 ” 中国人主要表现为整 而英美人主要表现为个体性思维 。 在语言 体性思维 , 1 2 4
1] 。 尽管不同民族持 种语言活动 , 也是一种思维活动 [
上表现为 , 汉语重 意 合 , 英 语 重 形 合。 形 合 指 词 语 和 句子是通过语言形 态 变 化 和 语 言 形 式 手 段 连 接 来 表 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 示结构关系和表达思想的 ; 段而借助词语或句 子 所 含 意 义 的 逻 辑 关 系 和 语 境 的 存在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
2 0 1 2-1 1-1 0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程永伟 ( 女, 湖 北 英 山 人, 讲 师, 硕 士, 研究 1 9 8 0- ) 方向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外语教学 。
了 3 个句子 。 ( )根据调查 , 大多数中了彩票的人还干着原来 2 的工作 , 住在原来的地方 , 还交着原来的朋友 , 而且他 们花钱很慎重 。 ,m ( 参考 译 文) A c c o r d i n t o a s u r v e o s t e o l e g y p p , w h o w i n k e e t h e i r s t a i n t h e i r n e i h b o r h o o d s o b s p y g j , a n d k e e t h e s a m e f r i e n d s a n d t h e r e c a r e f u l a b o u t p y h o w t h e s e n d t h e i r m o n e . y p y 汉 语 原 文 中 用 了 多 个 动 词, 没有严谨的句法结 构, 却成功地塑造了 那 些 中 了 彩 票 的 人 的 生 活 方 式 。 这种 “ 意合 ” 结构在西方人看来 , 是不能理解的 。 ( 二)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西方哲学的概念大都是纯粹抽象的 , 而在中国哲 学中 , 作为思维元素 或 工 具 的 概 念 、 符号往往带有感 性色彩 。 英语的 表 达 多 为 抽 象 表 达 法 。 英 语 常 常 使 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 用大量的含义概括 、 、 “ 、 “ 、 的理性概 念 , 这种表达给人一种“ 虚” 泛” 暗” 、 “ “ 曲” 隐” 的感觉 ; 而汉语则惯于使用具体 、 形象的词 、 “ 、 语来表达 虚 的 概 念 , 这种表达给人一种“ 实”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