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精品课件
人教版学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PPT

中俄两国的界河
黑 龙 江
辽 河
中朝两国的界河
东北的山脉
山 环
东北的河流
水 绕
黑 龙 江
辽河
东北地地形区
沃 野 千 里
黑 龙 江
辽河
冷湿
气 候
冷:纬度高,紧邻亚洲冬 季风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 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1.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天寒冷,可以冻死害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生
•
3.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于提升生 活的品 质,但 某些决 策者在 规划设 计中往 往偏向 于追求 政绩和 商业价 值。
•
4.技术的诗意固然重要,但不能随意 地铺陈 、夸张 、搞怪 ,而应 遵循规 律,自 然而为 之。
•
5.“微笑”在这里是一种平和、宽容 的生活 态度。 写作时 只有掌 握以下 技法, 才能让 文章脱 颖而出 ;
•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
8.所以,学生平时应该多做一些正规 议论文 写作的 训练, 提出问 题,摆 事实讲 道理, 然后总 结议论 。只有 这样正 规的训 练,才 能掌握 议论文 基本的 写作方 法。
•
9.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 着原材 料所告 诉读者 的指向 去考虑 。我们 无论做 什么事 ,都不 能脱离 实际。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2.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学生:好!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问题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吗?问题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问题3:你能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
这里重点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把东北三省的范围等同于东北平原的范围,其实我们看图,图中红线以内部分大致是东北三省的范围,蓝线以内大致是东北平原的范围,同学们能看出不同,在描述中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啦。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冬天“闯关东”,一定要带足什么呢!对,衣服。
对于东北的气候特征,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过不少,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5页的文本内容及图6.13,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基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案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丰富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农业、工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掌握东北三省的基本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由于东北地区距离较远,学生对其地理特点和人文特色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对东北地区的认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了解农业、工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丰富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综合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为例,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地图、案例资料等。
2.学具:笔记本、笔、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我国东北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PPT

鹿茸
人参
东北三宝
貂皮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1.东北三 省指 黑、吉、辽 三省
2.地形特点
山水环绕 沃野千里
一、 东 北 的 自 然 环 境
冷湿
二、东北的气候特征
u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
u气候为什么湿润?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气候 寒冷
4.东北的积雪厚,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水分,粮食才 能丰收。
5.东北夏季比较温暖,照样能种水稻,东北产的大米 特别好吃。
思考
• 东北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1、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3、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5、发达的水陆交通,便于产品运输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2 0张ppt )
东北风光
雾 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2 0张ppt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2 0张ppt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2 0张ppt )
气温低蒸发量少,气候湿润
u说说东北最突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长冬严寒,由于 气温低,蒸发量较少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 境。
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1.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天寒冷,可以冻死害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生
长有利。
3.东北积雪厚,积雪时间长,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 只能收获一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梳理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梳理一、山水环绕沃野千里1、东北三省的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位置和范围:(1)战略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纬度位置: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3)海陆位置:东北地区(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南临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深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
3、地形:(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河平原。
(2)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地形特征)①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②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4、气候(1)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2)气候特点: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3)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①冷:纬度高,紧邻亚洲冬季风风源地。
②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4)气候图: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
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1)有利: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农业科技水平高(如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
(2)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06章第0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02

(3)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屋顶坡度大: ②墙厚、窗小:
;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
目标导航
1.东北平原的开发——东北平原怎样从“北大荒”变成 “北大仓”?东北平原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作物? 商品粮基地地位?东北三省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东北三省的工业生产——工业地位?工业发展优势?主 要工业部门?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工业分布特点?
知识梳理
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北大荒
北大仓
全国最大的 商品粮基地
全国最大的 湿地保护区
丰富的矿产 资源
新中国工业 的摇篮
全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水源
人口分布
科技 政策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国家政策支持
人文条件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P.19活动3)
自然条件 土壤? 地形? 气候?
水源?
人口分布? 政策?
科技?
人文条件
东北三省的工业生产 (一)东北三省的工业地位
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3.东北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引进资源,开发新能源 资源枯竭 更新设备 设备老化
产业结构单一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三)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P.21活动)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读图说出这些 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

C.科技力量雄厚
D.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真题演练(yǎn
liàn)
7.(2016安溪)下列属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
是( )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chuàngxīn) ③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 ④发展新型产业
⑤大力发展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D
C.②③④⑤
同步 训练 (tóngbù)
4.图6-2-1中大致表示东北平原(píngyuán)地理位置的是( )
A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九页,共十八页。
同步 训练 (tóngbù)
5.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是因为( )D
①地势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人多地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A..气下候列雨关热于同东期北,农农业作生物产能的一叙年述二,熟正确(zhèngquè)的是(B )
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第十页,共十八页。
同步 训 (tóngbù) 练
9.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工业特色的是( D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第五页,共十八页。
精巧 点 (jīngqiǎo) 拨
1.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fāzhǎn)——从“北大荒”到“北大 仓”。 (1)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2.东北平原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问题:使湿地大面积减少,湿地植物退化严重, 珍稀动物急剧减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22) (58)
166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机械化耕作
活动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店粮在我国的地位。
人口少,粮 食的本地消 费少,可以 为全国提供 更多的商品 粮。
9. 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将过多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
C.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10. 东北地区面临的气象灾害有 (D) A .台风 B .泥石流 C .地震 D .寒潮
11 .下列关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条件解释 错误的是( C) A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东北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东北高科技产业多,带动农业高产 D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7.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不包括( C)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 D.气候寒冷,农田害虫少
8.东北主要的农作物是( D )
A. 春小麦、棉花 C. 冬小麦、水稻
B. 冬小麦、玉米、 D. 春小麦、大豆
3.乙是我国的( 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漠河 哈尔滨
4.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B )为主
A. 山地和丘陵
B. 山地和平原
C. 高原和平原
D. 平原和盆地
5.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A)
A. 气候冷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
合理开发利用
发展条件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可持续发展方向
地理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 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建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哈尔滨、长春、沈阳是铁路枢纽,四地铁路运输便利,哈尔滨还有松花江便利的内河航运, 大连有海上航运之便;
2.读图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主要矿产地都有铁路通过;矿产资源或国防建设……
3. 读图分别说明大庆等三地工业结构特点形成的原因。 大庆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因石油和天然气资 源丰富。 伊春以钢铁、木材及林产品加工和家具制造为主,因森林资源丰富。
分析: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资源 劳动力
发展 历史
工业发 展条件
政策
交通 科技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工业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产资源丰富) (2)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 成了四通八达 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 (海陆交通便利) (3)东北三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 力量雄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科技力量雄厚) (4)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 海和东北三省。例如,鞍钢是新中国成立时规模最大 的企业。 (工业基础好)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东北三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山地+平原 气候冷湿
北大仓
机械化程度最高 提供商品粮最多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板书设计
位置范围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地形和气候特征
东
自然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北
发展条件
三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主要农作物
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一).位置和范围
1、东北三省
是指哪三省 ?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冰城”) 、吉林省 (长春)和辽宁省(沈阳),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二)、自然特征 1.地形
在图中找到长白山地、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东北平原描述东北三 省的地形特点。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分析: 如何将“北大荒” 变成 “北大仓”
地形
人口 分布
气候
河流
农业发 展条件
历史 政策
科技
1.东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气候雨热同 期有利于农 作物的生长。
河流多, 水资源丰 富
国家政策 交通
的支持
便利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不利因素:
容易发生低 温冻害
2、熟制:
前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一、填空
1.东北三省地处 温 带 ,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
2.东北三省主要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小 麦 、 玉 米 、 水 稻 ,
经济作物有 大豆 、 甜 。
菜
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有 煤
、 石 油 、天然气。
金属矿产有 铁 、 锰 。 4.东北平原是我国__机__械__化_程__度___最高、提供的_商__品__粮__最__多_ 的粮食生产基地。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 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 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冬季漫长严 寒,降雪多,距冬 季风的源地近,民 居墙厚、窗小利于 保温、防风,民居 房顶坡度大,有利 于清扫积雪
4、土壤
光辉历史:
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 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轧钢厂,被 称为“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长春下线;
1958年,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跃进”号在大连建成 下水;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 放建设。
由北到南雪期始 期越来越晚,终 期越来越早,雪 期越来越短。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2.阅读图6.14,找出延吉、长 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 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 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 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 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2)地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降雪多。 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方,雪期 长,降雪多。 距海远近:距海近的地方降雪多。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5、解决措施
*停止垦荒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优势条件: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 重要的地位。交通发达(铁路、水路) 2、分布及结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 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问题与对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 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人们常用“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
容东北三省, 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白山黑水: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 国东北地区。
长白山
黑龙江
林海雪原
东北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三省
冬季寒冷漫长,白雪皑皑。
自然地理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范围、位置 地形 河流 气候
鞍山以钢铁、非金属矿物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因铁矿资源丰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瓶颈:20世纪90年代,资源枯竭、设备老化、 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 后现象。
出路: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 也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针对个别地区进行 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 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 业等。
第2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运用地图掌握本区的位置、范围,归纳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
境特征
2.掌握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本区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条件和工业发展历程。
1.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_辽__中_南__工_业__基_地。
2.工业城市与工业部门连线:
鞍山、本溪
机械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煤炭
阜新、鸡西、鹤岗
石油
大庆、辽河
化学
大庆、吉林、辽阳、大连
钢铁、冶金
习题闯关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_______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____(重、轻)工业基 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_______海,地处 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 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C城市_______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 该省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在图上找出大庆、盘 锦、阜新、抚顺、鸡 西、鹤岗、鞍山、本 溪等重要矿产地,对 应填入下表。
主要资源 石油 煤炭 铁矿
主要产地
大庆 吉林 辽河 阜新 抚顺 鸡西 鹤岗 鞍山 本溪
活动(P21~22)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 读图说出哈尔滨、长春等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中俄两国的界河
2
黑
山
脉 河 流 及 地 形
大 兴
小龙
兴
江
嫩
安
江
岭
安
松嫩平原 松花江
三 江乌
平苏
原
里
江
山 环 水
区
岭
辽河
长 白
绕
山 脉
图们江
鸭绿江
中朝两国界河
3、气候
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半湿润、湿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 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知 识
东北
气候对农业影响
农业地理 农业生产条件
框 架
三省
北大荒→ 北大他
农业生产历史 生产与湿地保护
工业地理 最大的工 业基地
工业地位 工业分布 工业结构 问题及对策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3.地形: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①山环:由大兴安岭 长白山 小兴安岭如马蹄形环绕着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②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图门江.鸭绿江与朝鲜为临,辽河流 向辽东湾,嫩江注入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