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知识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

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

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图形和几何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涉及了很多基本概念和定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图形和几何的常见知识点,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点、线、面1. 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元素,没有大小和形状,用于定位位置。

2. 线由无数个点连接而成,没有宽度和厚度,可以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

3. 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线围成的平面区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二、基本图形1.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顶点组成,可以是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3. 圆是由一个固定点(圆心)和到该点距离相等的一组点组成,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点的距离。

三、角和正多边形1.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可以通过角的大小来划分为钝角、直角、锐角。

2. 正多边形是具有相等边长和相等内角的多边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等。

四、几何公式与定理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中,任意一角的正弦值与它对应的边的比例相等。

3.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中,任意一角的余弦值与其他两边的关系。

4. 面积计算公式:如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5. 平行线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另外两条平行直线,那么这两条垂直线也是平行的。

五、应用1. 几何知识在建筑、工程和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和角度。

2. 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角的大小判断两条线段的相对位置。

3. 几何思维在证明和推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涵盖了点、线、面、基本图形、角和正多边形,以及相关的公式和定理。

这些知识点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几何概念,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图形与几何复习知识点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图形与几何复习知识点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图形与几何复习知识点1.点、线、面:点是几何学的基本要素,没有大小和形状;线由无数个点组成,具有长度但没有宽度;面由无数个线组成,具有宽度和长度。

2.基本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椭圆等。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图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顶点组成的图形;多边形是由多条边和多个顶点组成的图形;圆是由一个圆心和等长的半径组成的图形;椭圆是由两个焦点和到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组成的图形。

3.直线和曲线:直线是由无数个连续的点组成,其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曲线是由无数个连续的点组成,其上的任意两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4.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的一个端点组成,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锐角的度数小于90°,直角的度数等于90°,钝角的度数大于90°,平角的度数等于180°。

5.同位角和内错角: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交叉线所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相对的角;内错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交叉线所切割所形成的一对非相对的角。

6.相似与全等:两个图形如果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则它们全等;如果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则它们相似。

7.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8.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9.圆的性质:圆的任意一条弦都可以确定一个圆心角,相交的两条弦所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全等的。

10.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线;垂直线是指两条线相交而且相交的角为直角。

11.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乘以(边数-2)。

12.正多边形性质:正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内角和等于180°乘以(n-2)。

13.多面体:多面体是指由有一定数量的面、边和顶点构成的立体图形,包括三棱柱、正四棱锥、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等。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图形与几何复习知识点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图形与几何复习知识点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图形与几何复习知识点在数学中,图形和几何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图形是由线条、点和面组成的实体,而几何则是研究这些实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性质的学科。

掌握图形和几何知识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些常见的图形和几何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几何平均数的定义几何平均数是对各变量值的连乘积开项数次方根。

求几何平均数的方法叫做几何平均法。

如果总水平、总成果等于所有阶段、所有环节水平、成果的连乘积总和时,求各阶段、各环节的一般水平、一般成果,要使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几何平均数,而不能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算术平均数。

根据所拿握资料的形式不同,其分为简单几何平均数和加权几何平均数两种形式。

几何平均数的公式几何平均值是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根据所拿握资料的形式不同,其分为简单几何平均数和加权几何平均数两种形式。

简单的几何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G=n√X1·X2·…·Xn。

1.几何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小。

2.如果变量值有负值,计算出的几何平均数就会成为负数或虚数。

3.它仅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据。

4.几何平均数的对数是各变量值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4)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2.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几何图形,即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

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梳理

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梳理

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梳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梳理图形与几何包括四个方面:一、图形的认识二、测量三、图形的运动四、图形与位置一、图形的认识第一学段: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第二学段: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二、测量第一学段: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图形与几何学习知识内容梳理.docx

图形与几何学习知识内容梳理.docx

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梳理图形与几何包括四个方面:一、图形的认识二、测量三、图形的运动四、图形与位置一、图形的认识第一学段: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第二学段: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二、测量第一学段: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 2、米 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第二学段:1、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 45°, 60°, 90°角。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一、直线和角度直线是一个无限延伸的长度,由一组无限多个点组成。

直线上的两个点确定了一个线段。

角度是由两条直线或线段所围成的空间的一部分,通常用弧度或度来表示。

角度按照其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二、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根据边的长度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的图形。

常见的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梯形。

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特点是相对的边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的特点是四条边长度相等,相邻两个角的和是180度。

梯形的特点是有一对平行边,其他两边都不平行。

四、圆和圆形圆是由一条曲线上的所有点与该曲线上的一个确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构成的。

圆形是由一个中心和半径确定的图形,所有与中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该图形上。

五、角的性质相邻角:共享一个顶点和一条边,但没有共享内部点的两个角。

互补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

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

对顶角:共享一个顶点,但两条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角。

六、平行和垂直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

垂直线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情况。

七、相似和全等相似图形是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

全等图形是指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图形。

八、投影和绘图投影是指在不同表面上绘制或显示一个图形的影子。

绘图是按照一定规则和尺寸在纸上描绘图形或对象的过程。

九、坐标系和向量坐标系是用来确定一个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的一种工具。

常见的坐标系有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向量是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两个向量之间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和数乘。

十、三维几何三维几何是指涉及到空间中的图形和对象的几何知识。

常见的三维图形有立方体、球体和棱锥等。

总结:图形与几何知识点的整理包括直线和角度、三角形、四边形、圆和圆形、角的性质、平行和垂直、相似和全等、投影和绘图、坐标系和向量以及三维几何等内容。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整理一、直线与线段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续集合,没有起点和终点,可以延伸到无穷远;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起点和终点。

二、角度与三角形1. 角度角度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以度(°)为单位表示,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2.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根据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三、四边形与多边形1.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根据边的性质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

2. 多边形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根据边的数量可以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四、圆与球体1. 圆的性质圆是由所有与一个确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圆心是确定点,半径是连接圆心和任意一点的线段。

2. 球体球体是由所有与一个确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立体图形,球心是确定点,半径是连接球心和任意一点的线段。

五、平面与立体图形1. 平面与直线的关系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重合。

2.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该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体积是指该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

六、相似与全等1. 相似图形相似图形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相似,但尺寸可以不同,对应角度相等,可以通过比例关系得到对应边长的关系。

2. 全等图形全等图形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对应角度和边长都相等。

七、坐标与向量1. 坐标系坐标系是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直角坐标表示法,可以用来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2. 向量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于表示平移、旋转等运动。

八、三维几何三维几何是指在三维空间中研究图形的几何学,包括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体积等概念。

九、几何证明几何证明是指通过推理和逻辑分析来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几何定理和性质进行推导和论证。

这些是图形与几何的主要知识点整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在实际生活和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几何知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了解三角形(分类、三边关系、内角和)、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通过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通过操作完成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用操作的方法完成图形的平移、旋转,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图形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第19题。

师问:大家认得“图形王国”当中的这几个成员吗?
师:这几个图形的高你们还会画吗?请大家在课本上把它们的高画出来。

二、复习三角形。

师:大家都把高画好后观察它们的高有什么特点?谁来回忆一下,并说一说我们学习三角形时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说一说(点、边、角)的特征。

生2:角的分类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60度)。

生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4: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师:三角形的高刚才已经画过,那么任可三角形共有几条高?(一条底只有一条高,所以共3条高)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平行四边形时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平行四边行由四条边组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生2:平行四边行相对的角相等。

生3:平行四边行有无数条高。

(底和高是对应的)
生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行。

(2)师:梯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四边行。

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呢?谁来说说?
生1: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生2: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平行的两条边叫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另外两条叫腰。

当腰相等时叫等腰梯形。

完成109页20和21题的练习。

课件出示20和21题,一个一个问题回忆解答。

四、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平移不改变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

平移的两个关键是:方向和距离。

(2)旋转不改变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

旋转的三个关键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如果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完成第110页第22题和第23题的(3)。

师:在平移图形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要找对应的点。

师:在旋转图形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先确定和旋转点相连的边的位置。

集体订正。

五、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1.师:我们怎样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行怎样数?列怎样数?一个数对中,前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后一个数字表示什么?
学生计论,并汇报。

(1)数对的意义: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2)用数对表示位置
①用数对可以表示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②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
第二个数相同,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

学生完成第110页第23题(1)、(2)和(4),然后集体订正。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