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站立准备:身体垂直,后背拉至后腋下。(女人的两个扣:后背眼~向前扣;肚脐眼~向后扣)。压肩,头朝前似在看墙外。抬头,抬下颚(胸是脸,眼在额)女的用鼻子看男士。

表情:咬筷子练笑的表情。

行走:后背肌肉推着走,身体带动腿。运步时要往房檐上看,下颚抬起。后背肩胛骨收,如两手拎水肩下沉。

前进步:

1、放松屈膝越低越好,脚踝迎面骨往下压。

2、两腿夹住,主力腿推送出身体,脚踝推,后脚指用力蹬送,胸在前脚掌。

3、后脚托到二分之一全脚拖回。(前脚跟后脚掌着地),要早、平自由收回,两脚与地摩擦,擦出火花的感觉。

再起下步时另一主力腿再推。尽量没痕迹。不要忘记抬头、垂直胸在脚掌。(可推墙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

后退步

1、放松屈膝,将跟拖拉出腿,再松挤推向后。

2、跟拖时腿一定放松,不要太慢,一定要有跟拖,有跟掌转换,就是脚不离地。

3、向后退时用脚跟后蹬。

4、降稳后再起下步。

站立不稳的原因:前进肩没压好应找出哪个脚压哪个肩。滑步往反方向偏,如135。练习滑步中心一定要放在前脚掌上。

虽后退胸却在前,后脑勺找脚后跟。腿要夹住,可扶墙向后推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两脚肩宽回拉。

前进两步转体练习,要成一条直线。

方步:在运前进步后先不要走,左脚压脚踝继续再推斜横方向,仍旧是放松屈膝,挤压出腿。腿内侧夹住,脚踝推,像膝盖再推,(提缸收臀)。

换步:上升吸气,下降吐气。高位换重心,先拉上身再拉脚踝。可互相掌扶练习,前后、左右、上下升下降。

华尔兹六步:上步:斜对舞程线前进,从低处往上荡秋千,左手可挎拿重物练习。后退:头要保持左向前走,左手前伸,头也向前。重心留在左边。后退要转臀,把臀部甩出让位拽回右脚。退时出腿足跟左转动,左脚向右收时用根拖回。小腹回收似拳击。头一定

摩登舞要点摘录

一、脚下有根

经典方法也就是我的方法实现脚下有根重点是两点:

一是双脚永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出去的脚和收回的脚都永远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千万不可离开地板飘浮。

二是全身力量下沉,具体地说就是我要求的下半身有力,上半身除了后背都放松。

二、“三”的前半拍继续拉单腰芭蕾脚和撑杆继续向上顶

我极端强调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进入高位应该是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不应该是进入一个静止的高点,换句话说,要能够享受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简称享受“二”。

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只不过是上升幅度不大了,更多的是身体线条的拉伸,旁观者宏观感觉不明显,但是舞者自己感觉是明显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惟有在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才能够站稳,之所以你们站不稳,我能站稳,原因就在此。

三、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高位的要害是下肢有力上半身放松

“气堵在上面”实际上是上半身僵硬失去活力,主要出现在高位,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也就是力量没有沉下去。力量没有沉下去的原因在技术上有两个常见病,一是收回的脚绷得不够高而且擦地不足因而收回的腿没有成为撑杆,二是主力腿没有严格进入垂直位。而这一切都归结为线条拉伸不足。

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屁股当成腿来用,或者说屁股没有了,大腿直接长到腰上了。该撑杆把髋关节斜向上撑,在接近双脚并拢时是首先把摆荡腿(现在成为主力腿)推入垂直位,然后继续斜向上撑使单侧拉腰继续做继续延伸主线条因而保持倾斜舞姿,以此来实现“三”的前半拍继续上升从而动态站稳。

在低位发动摆荡和摆荡过程中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都是一侧推一侧拉:

高低胯的低侧推低侧胯:低位主力脚蹬地从地板借力推低侧胯以此发动摆荡,摆荡开始后它成为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通过擦地继续从地板借力推低侧胯,以此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

高低胯的高侧拉高侧胯:低位单侧拉腰以此发动摆荡,摆荡开始后继续单侧拉腰以此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

摆荡和倾斜的发动和保持的动力都是一推一拉。而上面的拉(单侧拉腰)说到底仍然来源于下面的推: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屁股当成腿来用,或者说屁股没有了,大腿直接长到腰上了。该撑杆把髋关节斜向上撑,这一撑力经过尾椎一方面在后腰和后背沿脊柱向上把脊柱延伸,另一方面穿透身体把前面的横膈膜向上顶,配合后背的下压导致胸腰打开的同时实现单侧拉腰。

高低胯的低侧推低侧胯,需要下肢有充足的力度和地板较劲。

高低胯的高侧拉高侧胯,需要上半身除后背外放松从而灵动有活力。

四、记住两条普遍原则:

1、在摆荡式舞蹈(除了探戈之外的那四种)中,除了快步舞在少数情况下以及华尔兹经典技术中的斜向和纵向摆荡中后发先至的动作脚之外,双脚是永远不许离开地板的,无论是出去的脚(动作脚)还是收回的脚(原主力脚),都是永远以足着点擦地板运行,是要在地板上划出一条线来。我经常对学生们说:“我甚至都不必看你们跳舞,就看你们留在地板上的那些痕迹,就可以判断你们的水平。”

2、每一个舞步,无论快慢,总是分为前后两部分:运行和到位之后踩地。而且我们总是把后半部也就是到位之后踩地的那一段时间叫做and。在喊口令的时候,and可以喊出来也可以不喊出来。无论是否喊出来,and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当我们喊出and的时候,往往是要强调在and一定要停留,要踩地。马科斯的妻子兼舞伴凯伦就不止一次说过:“每当我开始一个舞步之前,我总是先踩地。”如果是一个慢步,我们既可以喊成“Slow”,也可以喊成“Slow,and”。如果我们喊成“Slow”,Slow代表一个完整的慢拍,如果我们喊成“Slow,and”,Slow只代表一个完整的慢拍之半也就是前一个快拍。

记住我的一句话:“Slow在路上,and在地上”,这里是指当我们把一个慢拍喊成

“Slow,and”的情况下。

3.聪明学生应该能够举一反三了。慢拍应该分为两半,前一半在路上,后一半在地上,快拍同样应该分为两半,前一半在路上,后一半在地上。那就是我们有时侯对于快拍Quick 也喊成“Quick,and”,以强调即使再快,仍然要做到“后一半在地上”,也就是无论多么快,仍然要做到凯伦说的:“每当我开始一个舞步之前,我总是先踩地。”

五、

1、我们这里是在谈论狐步舞,不是华尔兹。华尔兹是大起大落的大波浪,所以在高位要最大限度的追求高,追求最大限度的延伸拉长线条,为此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我一贯强调华尔兹高位停留不可死板的停留,一定要继续拉线条,继续倾斜,原因就在于因果关系,是为了追求高,追求拉长而需要时间所以才在高位停留的。所以华尔兹三的前半拍就专门安排来做这件事:为了追求高而停留。

狐步舞不是华尔兹。狐步舞是小波浪,并不追求很高,而追求行云流水。不追求很高也就不需要过多的“高位停留”。

2、关于舞蹈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关系,我的最高原则是:基本舞步的节奏规律必须坚持,如果舞步的节奏规律和音乐的节奏有冲突,应该修改的是音乐。如果音乐不能修改,那么舞步的节奏仍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贯彻到底,绝不妥协,绝不改变,这时候音乐的潮水继续流淌,但是音乐的节奏已经被舞步的节奏所打破。

3、华尔兹韵律的特点就是大波浪,就是无止境的追求高。一定要形成追求高的习惯和能力。之所以第一步要低下去,就是为了第二步能够高起来,第二步高起来还嫌不够,还要在并脚之后继续追求高,所以才设计成第三拍前半拍停留,以便有时间原地继续向上延伸而更高。

之所以大多数人在三的前半拍不能以双脚高顶跟状态站够那些时间,以及在高位盘旋的时候以双脚高顶跟状态站够更长的时间,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追求高,或者把“高”理解为静止的僵化状态,而不懂得那是一个过程,是身体不停地向上延伸拉长的动态过程,而机械地死板地仅仅踮脚了事,在这种僵化状态苦苦等待时间快点过去,好结束这种苦不堪言的状态。

每当学生在第三拍前半拍停留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我总是说:“在高位要有事情做,才能站稳站够时间。而不可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僵化地死板地仅仅踮脚站在那里。”“在高位要有事情做,什么事情呢?就是心里要想着我是为了继续追求高追求上天才不得不停留在这里,以便我继续向上延伸我的线条。”

狐步舞既然并不追求那么高,而追求比华尔兹更流畅,所以,一些人包括某权威人士提出的技术上的修改也就不对。

六、摩登的基本功、基本步六个要点:

1、手长在胯上,脚也长在胯上,纵向延伸,横向抱圆。强调的是,身体纵向延伸横向抱圆,要有手和脚都长在胯上的感觉,舞动起来才会产生身带四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是胯压地,是胯跟音乐走,而不是脚。强调的是,只有胯跟音乐走不能是脚;胯压地而不能是脚压地,才能避免脚带身,才可以主宰音乐。压就是紧贴地板,不原地颠簸。

3、身体是在路上升,而不是原地升,摆荡倾斜升降造成的起伏全在路上。强调的是,反对原地上下颠簸,必须是身体位移过程中起伏,才能产生身体空中延伸的舞动。

4、脚先触地但不落地,胯部到位、下肢垂直时,全脚才能落地。强调的是,脚尖或脚跟先触地接纳身体时,如果胯没到位,下肢未与地面垂直,全脚就落地,必然是脚带身。

5、踩(压)地的力,来自拧胯,拧胯的力来自反身。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反身拧胯,就没有压地的力,反身拧胯过程也是身体拉伸过程。反身拧胯是身体拉伸的主要手段。

6、找不到身带脚的感觉时,通过原地律动找,原地律动可以找回纯粹的“身带脚”。强调的是原地律动的作用,因为脚在原地不动,动的只能是胯,所以是纯粹的“身带脚”。

相关推荐:

深圳少儿卡通漫画培训

深圳国标舞培训

深圳拉丁舞培训

深圳古筝培训

深圳钢琴培训

中国舞基本功技巧名称

中国舞基本功技巧名称 跳舞的人每天都会精力充沛容光焕发。他们表现出来的充沛体力,会让发生改变。在一个群体里,跳舞的人往往是精神最好的,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国舞基本功技巧名称,喜欢的可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节:基础动作的练习 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前腰、胸腰、旁腰、涮腰) 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起身。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前腰、旁腰、后腰、涮腰) 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起落下。注意立腰,腿紧夹。

最新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地面训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地面训练舞蹈的地面训练,是舞蹈训练的一种空间占有形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训练,亦是如此。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地面训练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柔韧训练(俗称为软开度训练),力量训练(又称为能力训练),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三个方面。柔韧、力量、技术技巧是构成舞者职业生涯的三个主要技术性成分,亦是一名职业舞者所必须具备和达到的身体基本条件和技术条件。 地面训练,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为舞者身体柔韧性、力量、技术技巧动作的具备与掌握,给予基础的、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地面训练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地面训练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的。 方法/步骤 1.基础训练 (一)坐姿(如图) 基础训练中的坐姿是:双腿伸直绷腿端坐于地面,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放于腹部横膈膜处,沉肩,双手以手指尖为点置放于身体两侧地面的一种姿态。它的具体要求是: (1)后背直立,并在动作过程中保持此形态。 (2)坐姿平伸的双腿绷脚,用力意误集中在双脚的脚趾尖上,大腿肌肉松 弛。

2.绷脚与勾脚(如图) 绷脚与勾脚是地面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动作的基本形态,更重要的是动作的用力方法和意识。绷脚与勾脚在训练的过程中包含着勾绷脚趾,它是一组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动作,一般来讲绷脚与勾脚放在一起练习。 (1)绷脚:自脚腕处用力,推动脚弓绷直再依次用力推动脚趾绷向斜下远 处。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推动脚弓向斜下方伸展,再由脚弓延伸至脚趾,形成绷脚。绷脚在动作形式上可有正的,外开的,单腿的,双脚的。 教学要求: ①动作的形态要准确,防止趹脚。要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用力方法,脚趾用 力的方向一定是要向远处伸展。 ②注意腿部肌肉的用力是松弛的,向外延伸的。 (2)勾脚: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经过勾脚趾、脚掌,将力量集中在踝关节处。勾脚在训练形态上可以有正的、外开的、双脚的、单脚的。勾脚的分解练习方式可处理为先做勾脚趾再做完整的勾脚。 教学要求: ①动作的形态要准确,勾起的脚掌要正对前方,并要求踝关节屈折到最大 限度。

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站立准备:身体垂直,后背拉至后腋下。(女人的两个扣:后背眼~向前扣;肚脐眼~向后扣)。压肩,头朝前似在看墙外。抬头,抬下颚(胸是脸,眼在额)女的用鼻子看男士。 表情:咬筷子练笑的表情。 行走:后背肌肉推着走,身体带动腿。运步时要往房檐上看,下颚抬起。后背肩胛骨收,如两手拎水肩下沉。 前进步: 1、放松屈膝越低越好,脚踝迎面骨往下压。 2、两腿夹住,主力腿推送出身体,脚踝推,后脚指用力蹬送,胸在前脚掌。 3、后脚托到二分之一全脚拖回。(前脚跟后脚掌着地),要早、平自由收回,两脚与地摩擦,擦出火花的感觉。 再起下步时另一主力腿再推。尽量没痕迹。不要忘记抬头、垂直胸在脚掌。(可推墙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 后退步 1、放松屈膝,将跟拖拉出腿,再松挤推向后。 2、跟拖时腿一定放松,不要太慢,一定要有跟拖,有跟掌转换,就是脚不离地。 3、向后退时用脚跟后蹬。 4、降稳后再起下步。 站立不稳的原因:前进肩没压好应找出哪个脚压哪个肩。滑步往反方向偏,如135。练习滑步中心一定要放在前脚掌上。 虽后退胸却在前,后脑勺找脚后跟。腿要夹住,可扶墙向后推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两脚肩宽回拉。 前进两步转体练习,要成一条直线。 方步:在运前进步后先不要走,左脚压脚踝继续再推斜横方向,仍旧是放松屈膝,挤压出腿。腿内侧夹住,脚踝推,像膝盖再推,(提缸收臀)。

换步:上升吸气,下降吐气。高位换重心,先拉上身再拉脚踝。可互相掌扶练习,前后、左右、上下升下降。 华尔兹六步:上步:斜对舞程线前进,从低处往上荡秋千,左手可挎拿重物练习。后退:头要保持左向前走,左手前伸,头也向前。重心留在左边。后退要转臀,把臀部甩出让位拽回右脚。退时出腿足跟左转动,左脚向右收时用根拖回。小腹回收似拳击。头一定 摩登舞要点摘录 一、脚下有根 经典方法也就是我的方法实现脚下有根重点是两点: 一是双脚永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出去的脚和收回的脚都永远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千万不可离开地板飘浮。 二是全身力量下沉,具体地说就是我要求的下半身有力,上半身除了后背都放松。 二、“三”的前半拍继续拉单腰芭蕾脚和撑杆继续向上顶 我极端强调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进入高位应该是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不应该是进入一个静止的高点,换句话说,要能够享受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简称享受“二”。 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只不过是上升幅度不大了,更多的是身体线条的拉伸,旁观者宏观感觉不明显,但是舞者自己感觉是明显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惟有在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才能够站稳,之所以你们站不稳,我能站稳,原因就在此。 三、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高位的要害是下肢有力上半身放松 “气堵在上面”实际上是上半身僵硬失去活力,主要出现在高位,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也就是力量没有沉下去。力量没有沉下去的原因在技术上有两个常见病,一是收回的脚绷得不够高而且擦地不足因而收回的腿没有成为撑杆,二是主力腿没有严格进入垂直位。而这一切都归结为线条拉伸不足。 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屁股当成腿来用,或者说屁股没有了,大腿直接长到腰上了。该撑杆把髋关节斜向上撑,在接近双脚并拢时是首先把摆荡腿(现在成为主力腿)推入垂直位,然后继续斜向上撑使单侧拉腰继续做继续延伸主线条因而保持倾斜舞姿,以此来实现“三”的前半拍继续上升从而动态站稳。

体育舞蹈基本理论

*舞程线知识 跳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前进,这个行进线路就叫舞程线。舞程线中,长的两条为A线,短的两条为B线。国标舞以男伴面对舞程线方向为基准,对舞步的行进方向规定了八条线。只要舞者沿着舞程线行进,无论到哪个点上,都可以按八条线来区分方位和角度。 *条线 1、男伴面向的是舞程线 2、男伴背向的是逆舞程线 3、男伴右肩所向即右转90°所向为四壁称为壁线 4、男伴左肩所向即左转90°所向为舞池中央称为中央线 5、男伴右前方即右转45°后的方向朝壁线倾斜称为斜墙壁线 6、男伴左前方即左转45°后的方向朝中央线倾斜称为斜中央线 7、男伴右后方即右转135°后的方向朝壁线逆向倾斜称为逆斜墙壁线 8、男伴左后方即左转135°后的方向朝中央逆向倾斜称为逆斜中央线 *五个摩登与五个拉丁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标准舞(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

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标准交谊舞起源于古代土风舞,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原"舞种"、"舞步"、"舞姿"等进行规整理,制定比赛方法,始形成国际标准交谊舞,并于1947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现已发展成艺术性高、技巧性强的竞技性项目。 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按预赛(淘汰赛)、复赛(选拔赛)、半决赛(资格赛)、决赛(名次赛)的程序进行。团体赛由每个参赛单位的8对男女运动员组成,按顺序进行比赛。个人赛分职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比赛。对比赛舞种也有不同规定。比赛场地长23米,宽16米。最小尺寸为长20米,宽15米。 比赛按音乐节奏配合、身体基本姿势、舞蹈动作、旋律的掌握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舞步等方面评定运动员的成绩。体育舞蹈的音乐不超过4分30秒。视比赛规模设5~9名裁判员,按国际评判标准规定的基本技术、音乐表现力、舞蹈风格、舞蹈编排、临场表现、赛场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 交谊舞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而竞技性体育舞蹈则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推行。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参与此活动的人数将近3000余万人(含交谊舞)。 标准舞(Standard)又称"摩登舞"。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容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步法规严谨,上体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完成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具有端庄典雅的绅士风度。曲调大多抒情优美,旋律感强。服饰雍容华贵,一般男着燕尾服,女着过膝蓬松长裙。 拉丁舞(Latin)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容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特点是舞伴之间可贴身,可分离。各自在固定围辐射式地变换方向角度,展现舞姿。步法灵活多变,各舞种通过对胯部及身体摆动不同的技术要求,完成各种舞步,表现各种风格。舞姿妩媚潇洒,婀娜多姿。风格生动活泼,热情奔放。曲调缠绵浪漫,活泼热烈,节奏感强。着装浪漫洒脱,男着上短下长的紧身或宽松装,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女班 (2)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女班)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E2201 2、英文译名:Classical Dance Training 3、课程性质:专业课 4、适用专业和年级:表演(舞蹈表演-古典舞)专业/二、三、四年级 5、学时与学分:900学时,35学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为培养中国古典舞优秀表演人才设立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在中专舞蹈教育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使学生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注重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开发和训练,同时掌握理解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为今后成为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 第一学年——基础训练阶段。主要对肢体的基本形态、用力方法进行专业化规整 第二学年——短句强化阶段。从单一的基础素质能力,单一技术技巧训练转向“短句形式”的训练,即把动作多种因素组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动作语言,形成身法与技法相结合的训练短句,为综合性组合阶段作好铺垫和过度。(第三/四学年省略)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 三、把杆部分训练: 1、活动 2、蹲

3、擦地 4、小踢腿 5、单腿蹲 6、腰 7、弹腿 8、控制 9、大踢腿(前、旁、后) 四、中间部分训练: 1、大踢腿(前、旁、后、蹁、盖) 2、控制 3、旋转: 单一旋转:a掖腿转 b反跨腿转 c旁腿转 d拧身吸腿转 行进旋转:平转 4、翻身: a踏步翻身 b点翻身 c 吸翻身 d串翻身 5、小跳: 原地小跳: a一位 b变位 舞姿小跳: a射燕跳 b旁吸腿跳 流动性小跳:a擦地 b舞姿跳 6、中跳:

国标舞基本功

没有脚下基本功,跟本谈不上跳舞 跳国标舞,还没有踏进它的门槛,从感觉上就认同它是用脚来跳的,而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从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从脚上去感受跳舞的节奏,从脚 上去感受跳舞的乐趣. 万千变化的国标舞花式套路,没有足下功夫,连步子要走出来,也不容易,莫说要用身体跳出来.因此,初期的练习,往往不作它想,只是专心一意地把功夫放在脚上.没有脚下基本功,跟本谈不上跳舞.而要想初步掌握跳舞的方法,任何舞者都非常注重脚法,注重脚的表现,巨体表现在每 一个舞步的跟,掌,尖的熟练程度. 初学跳舞,的确,只能单纯地用脚来跳舞,身体只要基本上做到四平八稳就可以了,无法顾及整体一致性,这也是正常的事,但经过几年对舞步熟习之后,要进入比赛或表演的阶段,就必须设法改变初期(单纯跳舞)的方法,找寻更合适的艺术跳法(用身体去跳舞),将舞蹈提升至(舞蹈艺 术)境界. 由于许多舞者,对舞蹈的基础和技巧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从舞蹈动作的主体去深入了解和研究,真正去认识舞蹈的要求----- 身体才是舞蹈的主要部份,脚的动作只是身体动作的延伸.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都抱着简单的概念,只要多学,多练,熟能生巧,脚的功夫基本上能过关,总可 以一步步地达到目的. 结果,由于身体的机能没有及时跟进,得不到适当的锻练,到后来,只能运用更熟练的脚法去跳舞.如此努力地跳上十年八年,连身上没有对上拍子也感觉不出来(概念,仍然是脚怎样配合动作,脚怎样配合节奏);要

想取得技术更大的进展,只能如空中楼阁.因你习惯用脚法去跳舞,也就只能用脚去感受节奏,用脚去感受跳舞的乐趣,所以,从来不会感觉身体对不上节奏;由于没有从重点问题入手,要改进,也就没有多大的空间, 其病根就在这里. 一般舞者,摩登舞的基本跳法,出步以小腿和膝部为先,运用膝盖和小腿的力量去移动身体,更直接地说,就是以小腿去搬动膝盖以上的身体重量,这样的运步,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重心.由于舞步的移动,没有利用身体带动下肢,身体就缺乏了直接参与运动,没有直接运动,就不存在速度,这样,身体(上身部份)自然缺少力量和动感以及气势. 用脚跳舞只是入门必经的途径,这种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逐步加以改善;否则,跳了十年八年,成了习惯,才发觉与高级技巧不相乎,此时,就难以改变现状.多少优秀舞者,也逃不过旧习惯难改的自然规律.亚洲人,跳舞成就略次于欧美人士,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初期没有好的老师指导,开好个头,及后,又迟迟才改变原有的跳舞方式,甚至没有多大的改 变,所以,成绩则远远不如欧美选手.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当你跳舞,跳到一定的程度,又感觉技术难以提升的时候,只好找大师恶补基本功.在大师面前,旧习惯的跳法,就像破旧的老爷车一样,要拆件大修,修了又装,装了又修,拆拆装装,反反复覆,要重新修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由于不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技术难以有较大突破. 断断续续的学习,虽然,也能改善你的跳法,但是,在没有彻底改变旧有跳法的习惯之前,这等于老爷车尚未修 好,又继续行驶,始终毛病百出.

学习摩登舞的十种方法

学习摩登舞的十种方法 再谈一下练好摩登舞的方式方法,希望你,在研习国际标准舞的艺术生涯中,有所帮助、得到启迪。使你身姿挺拔、青春再现、品位提升、舞姿流光溢彩。在轻柔与强烈的舞蹈乐曲中,流转你的肢体、潇洒你的舞姿、深厚你的舞蹈艺术技巧。使你的身心激情互助、活力四射。在增强你体质的同时完美你的精湛舞蹈艺术技巧,使你的精神与生活,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一、首备条件 舞步变化多,花样多,并不一定是舞跳的最好的人,要懂得怎么去练。舞跳的挺直、优美、轻盈、融洽这才是摩登舞蹈的真谛。自我满足,急于求成,沉迷于不上档次的东西,学习的知识面狭窄,表演看的太少,缺乏研究,更缺乏其它舞蹈和各方面综合艺术知识的熏陶,是学舞的大敌。 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学舞是最重要的,要选择在哪里学?向哪位老师学?跳舞,要先从好的地板、好的音乐、好的舞鞋、好的舞伴开始,懂得正确规范的练习,还要有三个目标的完成,才有可能把摩登舞跳得好(即:舞姿、舞感、舞韵)。 二、舞姿最重要 没有正确优美的舞姿是学不会跳不像摩登舞的。很多舞者跳了十几年摩登舞了,也陆陆续续教了些学生,但是没有一个跳出来的,自己本身就挺胸凸肚,僵硬的身板没有一点灵动性,也根本不懂优美而又刚健的舞姿怎样去完成。要知道舞姿是肢体语言的反映,是舞姿技能和舞蹈艺术或对音乐理解综合性的体现。摩登舞姿的动态美,是在双方骨骼结构和肌体拉力支撑作用下,运用杠杆原理,促进双方相互对应的抗衡力,完成整体、统一、轻盈、舒适、流畅、奔放的优美舞姿,是力学运用中的写照。所以舞姿动态美必定是全面性的力量运用,必须符合人体结构肌体的美观性,符合人体气血通畅的运用性,符合肢体舒适要求的开展性,符合心理感官需要的情感性,符合他人视觉享受的感观性,符合自然动态规律的力学性,是有机的活力运用机制。根据舞蹈情节和内容可设置音乐的配合,利用杠杆和惯性原理,调控力量的运用,展现有情节、有涵义、有姿态,有韵律人间最完美的舞姿动态。 三、要懂舞、感悟用心去学舞 很多舞者跳了十几年摩登舞了,练来练去还是那两条老套路,整天划了来划了去的练方块步,就像犁地似的,一点舞感都没有,看的人们心里那个烦哪,影响了多少爱慕摩登舞的人不愿再去学习摩登舞了。摩登舞具有端庄、含蓄、稳重、典雅的风格和绅士风度。摩登舞讲究舞步流畅,轻柔洒脱,舞姿掩盖,起伏有序,音乐节奏清晰,舞蹈富于技巧性,主要表现是外柔内刚的力量。全面性力量的运用,就是风格,和舞伴之间的联系是接触,力量运用中均匀稳定的接触力,双人舞蹈中的韵道,就是接触中的力量感,舞者的灵魂是意、气、形三者的浑然一体。摩登舞以稳重、流畅的步伐、雄伟、亮丽的姿态、豪情、奔放的气势,获得舞蹈皇后的称号。摩登舞又是符合阴阳调合的一种舞蹈,是符合自然生机规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感观上和肉体上的需要,又是艺术美和动态美的体现。 舞蹈是用肢体来表现的,随着音乐节奏决定跳什么舞步,身体的姿态、舞蹈的感觉必须要用心去模仿舞蹈高手的优美的动作姿态,作为初学者,基本功还不扎实,舞蹈动作或套路还跳的不熟练,当你在跳舞之前,必须多看,多用心去记舞蹈老师或舞蹈高手的动作姿态及感觉当你实际训练或真的舞蹈的时候,你的心理语言就会告诉你的肢体,这个动作应该怎样

中国舞技巧...

《中国舞技巧》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杨培服张明张辉冯恒俠 一课程名称:中国舞技巧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技巧课是为了使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基训课有限时间内不能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作为基本功训练课的辅助课来对技巧部分进行强化训练。 四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五设置目的:技巧课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其肌肉素质弹跳能力和协调性,配合以方法和规格的掌握,以达到完成各种技术技巧的目的。 六教学内容: 二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任务: 1.软度和腹背肌及腿部的力量训练; 2.单一技巧动作和短句组合训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单一跳、转和翻身的基本要求;解决各种身法性和技巧性的连接能力。 重点:软度和力度的训练 难点:掌握单一跳、转、翻技巧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素质训练(把上练习) 1. 软度:肩胸腰髋腿的各种单一训练并组成组合 2. 力度:腹肌背肌臂力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 第二节技巧动作 1 跳跃部分:原地跳跃:双脚单脚分腿跳 斜线跳跃:凌空跃撩腿跃大射燕倒踢紫金冠变身跳摆腿跳 赞步飞脚 2. 旋转部分:单一旋转:掖腿转跨腿转扫棠探海转 行进旋转:连续平转 3. 翻身部分:踏步翻身上步翻身点步翻身探海翻身 第三节短句训练 1. 踢腿组合 2.控制组合 3.转组合 4.跳组合 5.翻身组合 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任务:复合技术技巧和综合变奏组合处于训练的高级阶段,是整个基本功的综合体现。 教学目的:通过对复合技巧和综合变奏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在基本功技术技巧上艺术表现力上,全面地性格化的综合展现。 重点:复合技术技巧的连续性 难点:将技术技巧身法韵律和表演风格的有机融合。 第一节复合技术技巧:进行两个和多个技巧的训练 第二节综合变奏组合:1.控制组合 2.跳转翻组合 3.综合跳转翻组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重点

舞蹈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男子) 执教年级:青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3、提高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能力和动作到位程度。 教学重点: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开发学生的创新技能。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到位程度。 教具准备:音乐排练厅。 教学过程: 一、教学任务 1、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

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以活跃青少年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青少年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基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2、交流活动。 提出问题:"该动作的要求以及训练目的。"(屈膝、弯腿、直腿、勾绷脚等)。师生共同小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 二、探索活动 1、古典舞技巧。(蹦子、大拉腿) 1)学生一次探索。 教师示范技巧以及告诉要领,师生交流。

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

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 一、纵向牵引技巧。亦谓形体要求,即全身放松状态下寻找一种头顶天花板的感觉,一种沿腰椎、颈椎直达头顶的综向牵引效应;中轴线(主线条)向上拉长延伸的同时,背部拉平,肌肉下压.同时收腹展胸,腰胯上提,肩部下沉,膝盖向里。对于摩登舞而言,还有两点特殊要求:一是手臂握持、双臂抱圆的构架永不变形,二是头略偏向左,上身略向后打开。 二、平面牵引技巧。这是实现重心转移的关键。其要领是,无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以胯部(及横膈膜)发力带动腿脚,“脚随身动,身到脚到,身随胯动,胯到身到”。即使身脚同时到,但脚随身动还是身随脚动?不同的意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只有脚随身动,才会产生龙(蛇)摆尾和行云流水般的效应;而一些人跳舞多年,为什么还“会踩脚”“怕踩脚”,就是因为身随脚动。 三、不露痕迹技巧。这是重心转移的高境界。其要领是,脚底内侧着力,避免两脚同时承担体重,尽量缩短双脚分担重心的时间,让人看不出单脚到双脚、双脚到单脚重心交替的痕迹;即使遇到并步,也是由并拢脚到位后的最后一刹那(华尔兹),或最初一瞬间(探戈)完成的。

四、全脚滚动技巧。所谓滚动,是指人体重心集中点在脚底位置的移动(转换)过程,无论脚尖滚向脚跟,还是脚跟滚向脚尖,都应流畅和平稳,且不得只用脚掌;这种滚动的意识还应有膝关节柔韧性配合,呈现一种只见人体流动不见重心交替的状态;这种滚动带来的自然起伏,与人为的原地颠簸不可同日而语。 五、反身动作技巧。所谓反身(亦称侧身)以腰轴转动意识带动上半身的(不完全)转动;犹如扭秧歌—“左腿向前(后),身往左(右)转;右腿向前(后),身往右(左)转”。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体重心推出,重心刚一到位,反身便消失在自然倾斜中。反身不但是旋转舞步的前奏,而且是其他舞步间衔接的过渡。没有反身技巧,身体就会显得僵硬;有了反身,重心转移就会锦上添花。 六、倾斜技巧。这里所说的倾斜,是以人体纵轴偏离垂直坐标、主线条向上延伸为特征展开的。其作用是通过腰轴发力促进人体流动,伴随反身动作展现曲线美的造型。同反身一样,需注意避免肩部扭曲腰部弯曲。 七、摆动技巧。以腰胯发力而实现的摆动感,其作用是加大运步的步幅,增强身体的流动。为获取摆动感,需要在腰胯发力的同时运用脚掌推力,以及膝关节配合,从而实现身体在空中的挪动。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范本)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舞蹈爱好者都希望?自己能跳出美丽的舞蹈?,而他的舞 姿是否优美?反映了他人格人魅力、?素质和精神世界,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交谊舞、国标舞基本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评价一个舞者的舞蹈?技术,要看其基本功扎?实和稳定,舞步复杂,?花样绚丽都由是简单的?基本步伐稍加改变而来?的。第 一、看?一个人基本功是否扎实?,首先体现在其双腿是?否有力量上。只有双腿?有力,才能稳定的支撑?控制其身体,身体的姿?态、线条才能控制的稳?定优美,一对软绵绵无?力的双腿,跳出来的舞?蹈一定是拘谨、不大方?、不优美、不稳定的,?一对有力的双腿,是能?跳好舞蹈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跳好交谊舞?,首先要把双腿锻炼的?结实有力,有弹性。第? 二、看一个人?基本功是否扎实,其次?要看其脚掌是否有力。?舞蹈 中很多动作的脚法?是用脚掌或脚尖,如果?舞者的脚掌无力,脚跟?提不起来,就无法正确?的表达舞步所要求的感?觉,有的即使勉强提起?脚跟由于脚掌无力也支?撑不稳身体,导致身体?姿态变形难看,重心不?稳,给人一种飘飘的不?好的感觉。脚掌如果能?练的象跳芭蕾舞的脚掌?那样,是最好的了。因?此,脚掌是否有力量,?也是判别基本功是否过?硬的一项第三,看?一个人基本功是否扎实?,要看其步法是否规范?。舞步对于多数舞蹈爱?好者来说都不陌生,现?在不管是学舞的也好,?教舞的也好,重点都是?放在舞步的教学上。但?是同样的舞步,在同样?的节奏下跳出来,水平?高的跳的就很规范标准?,步法的规范标准是建?立在基本功的训练和熟?练之上的。第四,?看一个人基本功是否扎?实,要看其脚法是否正?确。脚法是很多交谊舞?爱好者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舞厅舞及摩登舞?的脚法有点相似,拉丁?舞的脚法和前两者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经常?看到很多人跳拉丁舞的?时候,看其上半身,跳?的很不错,身体姿态线?条都很优美,手臂的摆?动也很协调,但是往下?看,由于其脚下的功夫?实在是太差,脚法不对?,给人一种强烈的步法?混乱的感觉;也是因为?其脚法错误,直接导致?其胯部及腿部动作没跳?出拉丁舞的感觉和味道?来,摩登舞脚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舞蹈身体?线条的优美和

浅谈国标舞者应具备的素质.pdf

摘要 国标舞是力与美的结合,它或优雅,或华贵,或活泼,或热情,带给人们无限的美的感悟与遐想。我国国标舞演员对音乐和舞蹈的品味,风采神态演技的发挥,艺术的内涵及身体骨骼与不同音乐氛围的恰当运用等相差甚远,总得来说就是演员缺乏对舞蹈表现力的各种素质。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发,来探讨国标舞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提高途径。 关键词:国标舞素质

目录 引言 (1) 一、现在大学生的人生观 (1) 二、现代大学生的事业观 (2) 三、国标舞者应具备的素质 (3) (一)文化水平对于舞者的技术质量及理解能力的影响 (3) (二)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促进舞者更好的理解艺术 (3) 1、自身修养能够带动舞者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 2、吃苦耐劳,坚持是年轻舞者们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 (4) (三)音乐知识对启发舞者激励他们去完成自己的艺术使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四、提升国标舞者的素质 (5) (一)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5)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 (5) (三)提高舞蹈的音乐性 (6) 五、结语 (6) 参考文献: (7)

浅谈国标舞者应具备的素质 引言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动作为表现工具, 以情感为纽带,以社会生活以及人的思想感情为表现对象,在音乐、灯光、道具、舞美等共同参与下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无论是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景的展现还是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表演能力。 国际标准交谊舞( International style of Ballroomdancing),简称国标舞,发源于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国标舞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国际舞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系列共10个舞种,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舞蹈之一。在中国,国标舞也广受欢迎,并涌现出一大批职业的国标舞选手。但是,与国外国标舞高手相比,我国国标舞演员对音乐和舞蹈的品味,风采神态演技的发挥,艺术的内涵及身体骨骼与不同音乐氛围的恰当运用等相差甚远,总得来说就是演员缺乏对舞蹈表现力的各种素质。因此,如何培养我国国标舞演员的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在大学生的人生观 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他们的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学

摩登舞入门,田径入门应知应会十项基本技术

摩登舞入门,田径入门 应知应会十项基本技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097358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0973585.html, 摩登舞入门,田径入门 应知应会十项基本技术 网易博客太平指导:编制检测到您眼前目今密码的太平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太平,倡导您适时批改密码 顿时批改 | 封闭 一、舞程线及方位 1.1 舞池:舞厅中心划出矩形区域,A线长边23米、B线短边15米; 1.2 舞程线:舞者沿着A –B矩形框线逆时针正方向运动的假定线; 1.3 8方位:男士双脚并拢面朝向舞程线立正站立,以两脚心连线与双脚缝隙线设备“十”字坐标系,向前的叫舞程线,向后的叫逆舞程线,向左的叫中心线,向右的叫墙壁线,由此定义了“前、后、左、右”四方向;然后过“十”字坐标系中心原点沿正/负45度加画两条斜线成了“米”字坐标系,右前斜线叫斜墙壁线,而处于其逆方的左后斜线叫反斜中线,同理,左前斜线叫斜中心线,而处于其逆方的右后斜线叫反斜墙壁线。从而确定了“前、后、内、外、斜墙、反斜墙、斜中、反斜中”8个方位朝向。学会田径入门。也相当于地舆课讲的“五湖四海”——东、南、西、北、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1.4 转度:狭义指人身体有初始方位绕后背脊柱立轴旋转到另方位叫转动,并且以脚尖方向爆发角位移定义转度。向例按方位变化分顺时针(右)转或逆时针(左)转,按行为变化又可分旋转或轴转。狭义特指鼻尖代表头方位朝向,肚脐眼代表板块(人体躯群众门)方位朝向,必需注明的是凡带转度基本舞步都以脚转度代表舞步转度。脚或身体转动的幅度大小用度数加以表示即为角度。通常以转动45 度为单位加以表述。转动360 度为一周: 转动45 度为1/ 8转: 转动90 度为1/ 4 转: 转动135 度为3/ 8 转: 转动180 度为1/ 2转: 转动225 度为5/ 8 转: 转动270 度为3/ 4 转: 转动315 度为7/8 转。举例华尔兹的右转步135含(1. 2.3,4.5.6)两末节,合计完成7/8(270)转度:从男右脚尖朝向斜墙线跨出第1步始,到完成两末节竣事男右脚尖朝向斜中线竣事。 二、法度榜样握持及支点 法度榜样握持包括架型、神情和体位。举头、收腹、含胸、拔背、提臀基本不妨概括整个躯干的艺术姿态。要点是束腰置身体重心于脚掌把足后跟提起来,足背绷起来,腹股沟向里凹进去:臀部内收两髋向前推,维系背面尾椎骨和后面胸肋骨向上提起来。 ­ 接受体重的重心脚和地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招致地板对脚底板的反作用力(支撑反力),听听十项。沿着重心脚的大拇趾-足弓-踝关节-小腿骨-膝关节-大腿骨-髋关节,这样一条线,通报到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一.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理解其精髓,掌握与具有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把上擦地组合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完成完美的动作与要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体符合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 二.教学对象 职业中学舞蹈专业一年级学生(有一到两年的舞蹈训练基础)。三.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上擦地组合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脚背,与腿部的软开度的加强,与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2、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与控制 3、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二)教学难点: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保持直立,从脚往上肌肉的收紧。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舞蹈基训服 (二)老师准备:钢琴伴奏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新课内容 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与作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练在今后的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性与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基本素质练习 (1)压脚背练习:音乐节奏3/4拍,学生地面横排插空对齐,脚背绷直跪下,脚腕并拢准备,双手平放膝盖前,音乐响起,胯部抬起,膝盖伸直。做8x8拍。教学要求:脚腕并拢。 (2)压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地面右脚在前竖叉准备。a 向前压8x8拍,前4x8双手扶地,后4x8双手变三位手。b向后压8x8拍,前4x8拍双手扶地,后4x8拍左手扶地,右手三位手。c变横叉4x8拍,身体往前趴。然后变反面。教学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直,上身直立,不能掀胯,节奏要准确。 (3)踢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前、旁、后,各4x8拍,反面一样。要求:脚背带动,快起慢落。 2.把上擦地组合 (1)教师完整示范:钢琴伴奏准备2/4拍。双手扶把,一位站好准备。动作过程:a右脚由脚后跟带动向前擦出,脚尖点地整条腿外开,1x4拍完成前擦动作,然后由脚尖带动擦回一位,1x4拍完成擦回动

国标舞的基本姿势要求

国标舞的基本姿势要求 作者:永昌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37 更新时间:2006-8-25 【字体:小大】 国标舞,除了特殊的动作外,一般舞步与动作,只要四肢灵活,具有音乐感,都可顺利地完成动作.假如,舞步与姿势没有正确技巧,而是用不大恰当的方法去完成;则往往做成不良姿势,导致在跳舞时产生不协调现象,增加意外的困难和形成姿势的扭曲. 许多人在某种程度,都有姿势上的问题,由于初期动作简单,这种问题一开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常常不被注意,但当你跳到高级技巧的时候,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显现出来. 在舞蹈来说,身体垂直被视为最重要的一部份,因为,只有身体垂直,重心才能到达地面;很多人站立时,还可以做到身体垂直,一旦身体移动时,就变得或多或少的扭曲,以致指影响正常的活动.这种现象,正如很多跳水运动员,站在跳台上,外表上都是很直的,但由于身体内在因素存在问题,或者动作技巧不到家,在空中的表现,就会产生动作变形,落水时,身体就会不垂直,水花四溅. 这就像我们跳舞,身体内在没有调节好,当两足交替,重心过渡的时候,身体就不能够保持垂直,这样,重心就不能到位.为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外表身体保持垂直,还要调节好身体各部份的机能,做到舞蹈中的直腰.做到舞蹈中的身体垂直. 如果以平常的眼光去看,在黑池第一,二轮比赛就被淘汰下来的选手,他们的站姿与握持姿势跟进入准决赛的选手相比,两者,外表并无特别的区分;但只要细心观察,则内外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身体与手架,是否会过份松软或僵紧,或者是身体某部份显得僵硬,而另一部份则过于松软;这样,对于你的移动或动作,准确度就会受到影响,姿势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形.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人都懂得把身体拉直伸展,但是否会因为过了头,形成不良的效果,这就要好好地捡查,例如:腰部是否过份用力来挺起,这样,从外表看起来,身体虽然直了,却使腰部变得僵硬(死腰),使得动作转动不灵.所有,这些不显眼的微少差异,将会形成不同的缺陷,或多或少会影响正常的发挥.当跳到越高级的时候,这些缺点就会越来越显露出来. 跳舞时,非常讲究基本姿势正确,包括脊柱保持垂直(舞蹈的直腰),同时,腰胯要放松,做到丹田控制呼吸(横隔膜逆式呼吸),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姿势和内在力量,最好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头的动作: 仰头:向后做曲的动作。 转头:以额头带动,向左、右转动90度。 涮头:头经过前屈、侧曲、后扬的过程,做圆周运动。 低头:以额头带动,向前做曲的动作 摆头:头在正中位的基础上,左右倾倒至最大幅度。 甩头:头在正中位的基础上,左右快速转动90度。 肩的动作: 提肩:颈部保持垂直的状态,肩关节上提。 沉肩:在提肩的状态下,肩关节下沉。 裹肩:颈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肩胛骨做前伸的动作。 展肩:颈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肩胛骨做后缩的动作。 转肩:将裹肩、提肩、展肩、压肩的动作连贯,前向后或后向前运动。 手的动作: 提腕:在“掌形”的状态下,腕关节做上提动作。 压腕:在“掌形”的状态下,腕关节做下压动作。 摊手:手腕关节做由里向外的绕腕(即立圆转动),成手心向上的掌形。 推手:“推手”也可称称“推掌”。手腕关节做由外向里的绕腕(即立圆转动),经过提腕,成手心向外的掌形,要立掌、翘指。

轮指:两只手像立着的齿轮般依次轮转,分为由拇指带动向外依次轮转和由小指带动向里依次轮转两种。 小五花:在“掌形”的状态下,腕部外侧相对经过腕部内测相对,双手做对称盘手动作,转动一周。 手臂动作: 合手:“合手”也称“盖手”手以“掌形”在屈臂的状态下,由手腕松弛的带动,由旁提起,经上方垂肘从胸前落下,手心往下按的动作。 分手:手以“掌形”在屈臂的状态下,由身前提起,经上方向旁落下,做立圆的弧线动作 抹手:手以“掌形”由屈臂到直臂,在身前做水平运动,分为单抹手、双抹手、交叉抹手。 穿手:手以“掌形”或“剑指”,以指尖为引领,做由内向外的直线运动,分为上穿手、下穿手、平穿手、后穿手、斜上穿手、斜下穿手。 掏手:手成“掌形”,以指尖引领,下盘手至身侧夹肘。 抽手:手以“掌形”或“剑指”,以肘为引领,做由外向内的直线运动。 晃手:手以“掌形”,手臂在立圆的运动轨迹上,做身前“分手”与“合手”配合动作。

舞蹈基本功调查报告

舞蹈基本功调查报告 篇一: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十大酷刑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十大酷刑 1、踩跨:(不论青年壮年、不论男女老少,遇之此项都不顾形象大吼大叫。有诗曰:出了舞蹈房人模人样;进了舞蹈房进了屠宰场) 2、耗跨、踩倒八字:(‘仅仅’五十个数而已,被踩者的反应与吸大烟上瘾症状有一拚!); 耗横叉(只要下好横叉,腿不动,想动哪都行!) 3、搬腰:(其实此项最疼,且杀伤力强,但持续时间短,其感觉与踩跨恰恰相反,搬腰是当时不疼搬完更疼曾经有好多同学搬晕了!) 4、踩脚背:(本来‘做人呢、要爱惜自己’的原则,自己扶着把杆压是丁点效果没有,让别人压的效果最佳,踩到和正常人不一样那就是最漂亮的,感觉:一个字:疼!俩字:很疼!一句话:再不松手我骂了! 5、搬腿:(出来乍道时疼啊、在舞蹈界混久了就有点难受而已) 6、定动作:(学名称为肌肉记忆,通俗讲为摆住一个

动作纹丝不动即可。肌肉记忆,力量无限!放松之后,全身抽筋!) 7、开肩:(正常,咔嚓一声,舒服!)人家每天早上伸个懒腰 8、耗腰:(血液倒流的冲击感,瞬间失衡,三四分钟后,站起来已经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9、撕胯:(耗胯的升级版,那一张板凳,一边一位老师,犹如杠杆原理,我就是支点) 10、翻肩:(把自己的胳膊像木偶人一样旋转,前后翻肩,瞬间觉得肩膀脱节了!) 篇二:浅谈国标舞十大基本功 纵观国标舞教学实践,横数国标舞书刊影像,大多是套路和花样的示范讲解,极少涉及到基本功技巧的剖析,是不愿讲还是不会讲?不得而知。大多习舞者竭力模仿,仍然不得要领,甚至走入误区。本文试图站在普及入门的基础上,避开深奥和抽象,揭示精髓和诀窍,汇集摩登与拉丁舞共性、国标与传统(交谊、舞厅)舞共性,就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作一番剖析,为国标舞界同仁提供研究话题,为繁荣体育舞蹈园地增枝添叶。限于篇幅,点到为止。 一、纵向牵引技巧。亦谓体态要求。即全身松弛状态

摩登舞的“旋转”动作的原理与方法

摩登舞的“旋转”动作的原理与方法 汉斯基本功教学综述之摩登舞揭秘 “旋转”动作在摩登舞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它是连接所有“移动”动作的桥梁。特别是在华尔兹舞蹈中,可谓是舞蹈的精髓,倘若没有了美轮美奂的“旋转”动作,就无从谈起赏心悦目了,严格来说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了,由此来说深刻理解“旋转”的本质,是每一个摩登舞者必须了解的课题。只有你的思想与行为达到了高度统一之后,您的旋转才有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去进步。说起“旋转”,人们往往在第一个条件反射中想起转动的车轮、风扇等等。但是那些表象的东西,往往在误导着我们思想意识,由此您就会在无意中,依据此感觉去做“旋转”的动作,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您的舞蹈也在这模糊的感觉中步入了歧途,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作与“训练”,而远未达到您所期望的质量。原因何在呢?首先我们要真正的理解“旋转”的概念,就得对“旋转”的内涵有所理解; “旋转”-- 围绕着中心在转。而“旋转”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定点--旋转中心;2、旋转方向;3、旋转角度。在摩登舞中我们的“旋转”,很少出现在“定点”的位置上,一般来讲,在“旋转”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移动”,在“移动”中进行“旋转”,这就要求我们舞者要在动态的“平衡”中,找到“旋转的中心”,在动作结构的要求下合理的选择“转动的方向”,在舞程线的约束下确定你的“旋转角度”,这就对我们舞者的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您不但要理解“旋转”的本质,而且还要掌握“旋转”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你还要完成“一体化”的“旋转”,凡此种种,您都应该明白我们“旋转”的精髓。旋转与移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一般而言,旋转与移动似乎是个人动作,但是在舞蹈中则是密不可分的双人行为,在习舞的过程中,时常会看到个体舞者的动作非常流畅,看不出什么明显问题,然而在配合时却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甚至有时会无法完成动作。由此产生的问题制约着舞者,导致很多舞者习舞多年而进步不大。依笔者之见:首先要真正了解和明确旋转与移动的关系。力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它会产生离心力(半径不为零)。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双人舞与单人舞的旋转方式是不可能相同的。因为个体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是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运动。而在双人舞蹈的旋转中,如果个体偏离了“轴心”(共同的中心)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离心力。个体的重心偏离轴心的距离越大、旋转的速度越快所产生的离心力越大。由此认识,我们不难理解很多舞者在跳舞时东摇西晃的原因所在。因此如何解决离心力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离心力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答案是完全不会。那么产生离心力的要素有哪些呢?一是半径(个体重心与轴心的距离),二是双人的共同旋转(单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是在个体的内部)。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只有个体在做曲线运动时才会产生离心力。这个力导致了动作的偏心,从而破坏了身体的移动。笔者经过理论研究和多年舞蹈实践得出如论: 前进者直线行进、超越,后退者轴转、让位、跟随(对方直线通过)。 如能做到,相信您的舞蹈将会变得自然而流畅。简单来说“旋转”不可以有“绕过”的思想,也不可以用“围绕”这个词,否则您就会在无意之中产生了“离心力”,那麽用哪个词汇来代替呢?依据笔者多年的体验与实践,我们要用“缠绕”一词来诠释“旋转”,因为“缠绕”一词在摩登舞中具有极高的内涵。自古都有“藤缠树”而没有“树缠藤”之说,那么在摩登舞中我们的男士就是那颗挺拔的树,而我们的女士就是那娇柔的腾。一讲到“缠绕”您的思想就会在无意间产生“向内”的感觉,而不会做那些所谓的“绕过”,“远离”等“向外”的动作,由此男士的“轴心”会变得更加的坚固,而不会是“弱不禁风”的“东倒西歪”,作为女士也不会产生向外的“拉拉扯扯”,当然若想做出更加赏心悦目的“旋转”,您还要做许多的工作,维持动态的“公用重心”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当然无法做到“合二为一”的舞者,在“旋转”的过程中是无法做到流畅的。对于具体的“旋转”动作来说,仅用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