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

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

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舞蹈教学过程,旨在培养舞者的基本功和舞蹈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的内容和训练方法。

一、身体基本素质的培养中国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舞者具有力量、柔韧性和耐力。

因此,在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中,首先要进行身体基本素质的培养。

1.力量训练:力量是舞蹈动作的基础,舞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才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力量训练可以采用坐姿、卧姿、俯卧撑等不同的训练方法,主要锻炼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2.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中国舞的一大特点,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才能展现出舞蹈的韵味。

柔韧性训练可以采用拉伸运动、瑜伽等方法,主要针对舞蹈中常用的关节和肌肉进行拉伸训练。

3.耐力训练:在表演中国舞时,舞者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因此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耐力训练可以采用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舞蹈排练中的串讲和反复练习来提高耐力。

二、舞姿和舞蹈动作的练习在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中,舞姿和舞蹈动作的练习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舞姿和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将直接决定舞者的表演质量。

1.舞姿训练:舞姿是中国舞的基础,舞者需要具备端正的身姿和美观的线条感。

舞姿训练可以通过模仿范式动作,如扇子舞、鹤发冠等,来培养舞者的舞姿感。

2.舞蹈动作训练:中国舞蹈中有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如跳、转、摆、步等。

舞者需要通过刻苦练习,掌握各种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这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舞蹈动作和参与舞蹈编排来实现。

三、舞蹈编排和表演技巧的培养舞蹈编排和表演技巧是中国舞基础训练教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舞者的整体素质和舞蹈表演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舞蹈编排:舞蹈编排要求舞者具有创新能力和艺术感。

舞者需要在教练和编舞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同形式的编舞练习,培养舞者的创作能力和舞蹈才华。

2.表演技巧:表演技巧是中国舞台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舞者需要学习舞台表演的技巧,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舞蹈情感的表达等。

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

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

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国标舞基本功十大技巧:一、纵向牵引技巧。

亦谓形体要求,即全身放松状态下寻找一种头顶天花板的感觉,一种沿腰椎、颈椎直达头顶的综向牵引效应;中轴线(主线条)向上拉长延伸的同时,背部拉平,肌肉下压.同时收腹展胸,腰胯上提,肩部下沉,膝盖向里。

对于摩登舞而言,还有两点特殊要求:一是手臂握持、双臂抱圆的构架永不变形,二是头略偏向左,上身略向后打开。

二、平面牵引技巧。

这是实现重心转移的关键。

其要领是,无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以胯部(及横膈膜)发力带动腿脚,“脚随身动,身到脚到,身随胯动,胯到身到”。

即使身脚同时到,但脚随身动还是身随脚动?不同的意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只有脚随身动,才会产生龙(蛇)摆尾和行云流水般的效应;而一些人跳舞多年,为什么还“会踩脚”“怕踩脚”,就是因为身随脚动。

三、不露痕迹技巧。

这是重心转移的高境界。

其要领是,脚底内侧着力,避免两脚同时承担体重,尽量缩短双脚分担重心的时间,让人看不出单脚到双脚、双脚到单脚重心交替的痕迹;即使遇到并步,也是由并拢脚到位后的最后一刹那(华尔兹),或最初一瞬间(探戈)完成的。

四、全脚滚动技巧。

所谓滚动,是指人体重心集中点在脚底位置的移动(转换)过程,无论脚尖滚向脚跟,还是脚跟滚向脚尖,都应流畅和平稳,且不得只用脚掌;这种滚动的意识还应有膝关节柔韧性配合,呈现一种只见人体流动不见重心交替的状态;这种滚动带来的自然起伏,与人为的原地颠簸不可同日而语。

五、反身动作技巧。

所谓反身(亦称侧身)以腰轴转动意识带动上半身的(不完全)转动;犹如扭秧歌—“左腿向前(后),身往左(右)转;右腿向前(后),身往右(左)转”。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体重心推出,重心刚一到位,反身便消失在自然倾斜中。

反身不但是旋转舞步的前奏,而且是其他舞步间衔接的过渡。

没有反身技巧,身体就会显得僵硬;有了反身,重心转移就会锦上添花。

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

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

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国际标准舞是一种优雅、舒展的舞蹈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动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作为一名国际标准舞教学者,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传授这项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

本文将就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注重基本功的打好。

基本功是舞蹈学习的基础,包括舞姿、步法、转身、转体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舞姿和动作习惯。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示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和运用基本功,从而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其次,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需要注重音乐感。

音乐是国际标准舞的灵魂,舞者需要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节拍的敲打、口型发声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从而更好地表现舞蹈的韵律和情感。

此外,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还需要注重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不仅仅是动作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舞者能够通过舞姿和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吸引观众的目光,让舞蹈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后,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需要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国际标准舞通常是由一对舞伴共同完成的,因此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默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编排合作动作、进行团队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配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舞蹈表演。

总之,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需要注重基本功的打好、音乐感的培养、舞台表现力的提高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授国际标准舞这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舞蹈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国标舞入门基本步法

国标舞入门基本步法

国标舞入门基本步法
1. 前后基本步法(Forward and Backward Basic Step)
该步法是国标舞的基本步法之一,适用于曼波、快三、华尔兹等舞式。

(1)起始姿势: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脚上,右脚稍稍抬起,双手
自然下垂。

(2)前进:将右脚向前移动,重心转移到右脚上,左脚随之跟进。

(3)停顿:将左脚向外侧滑动,与右脚形成“一步”姿势。

(4)后退:将左脚向后移动,重心转移到左脚上,右脚随之跟进。

(5)停顿:将右脚向外侧滑动,与左脚形成“一步”姿势。

(6)重复以上步骤,不断前进后退。

2. 左右基本步法(Side Basic Step)
该步法适用于查恩圆舞曲、拉丁舞等舞式。

(1)起始姿势: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腿上,右腿稍稍抬起,双手
自然下垂。

(2)向侧面移动:将右腿向右侧移动一步,重心转移到右腿上。

(3)停顿:将左腿向右侧滑动,与右腿形成“一步”姿势。

(4)向侧面移动:将左腿向左侧移动一步,重心转移到左腿上。

(5)停顿:将右腿向左侧滑动,与左腿形成“一步”姿势。

(6)重复以上步骤,不断左右移动。

3. 向前进步(Forward Walk)
适用于华尔兹、曼波等舞式。

(1)起始姿势: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脚上,右脚向前伸直,双手
自然下垂。

(2)向前进步:将右脚向前移动,与左脚形成“一步”姿势,
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3)停顿:将左脚向外侧滑动,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4)重复以上步骤,不断向前进步。

国标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国标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国标舞基本功训练方法国标舞是一种优雅、具有艺术性的舞蹈形式,基本功的训练对于舞蹈的发展和表演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国标舞基本功训练的10条方法,并且提供详细描述:1. 身体柔软度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柔软度,因此可以进行拉伸训练。

做深蹲、前屈、俯卧撑和下腰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增加身体的柔软度。

2. 平衡感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具备稳定的平衡感,可以进行单脚站立和倒立等练习,来增强平衡感。

3. 转身技巧训练:在国标舞中,转身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转身动作来提高熟练度。

练习旋转、扭转和旋转等动作。

4. 步伐和步法练习:国标舞需要舞者掌握不同的步伐和步法,比如快步、慢步、自转步等。

可以通过跟随教学视频或者舞蹈教练进行练习,逐步熟悉各种步伐和步法。

5. 手臂和腿部力量训练:手臂和腿部力量是国标舞中表达舞姿的关键。

可以进行举重训练,使用哑铃或者做上体力量训练来增强手臂力量。

可以进行蹲起、跳跃等腿部力量训练。

6. 舞姿训练:优美的舞姿是国标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观看舞蹈教学视频,并模仿教学视频中的舞姿进行练习。

7. 身体动作协调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动作协调性,可以进行常见舞蹈动作的模仿和练习,如手臂挥舞、腿部动作和身体转向等。

8. 身体核心力量训练:身体核心力量是国标舞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和操控等训练来增强核心力量。

9. 姿势维持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保持优雅的姿势,在平稳的模式下保持身体的优美曲线。

可以通过瑜伽和舞蹈体操等练习来加强姿势的维持。

10. 合理膳食与休息:国标舞的基本功训练需要舞者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的膳食和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平衡的饮食,以供给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国标舞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全面的身体训练过程,包括柔软度、平衡感、身体力量、舞姿、动作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持续的练习和专注,舞者可以提高国标舞的基本功,将其表演得更加优雅和流畅。

国标舞的基本功练习方法以及要素有哪些?

国标舞的基本功练习方法以及要素有哪些?

国标舞的基本功练习方法以及要素有哪些?国标舞的基本功练习方法以及要素有哪些?“国际标准舞”,由社交舞转化而来,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

现在就跟着厦门学了吗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国标舞。

基本功练习方法:站立准备:身体垂直,后背拉至后腋下。

(女人的两个扣:后背眼~向前扣;肚脐眼~向后扣)。

压肩,头朝前似在看墙外。

抬头,抬下颚(胸是脸,眼在额)女的用鼻子看男士。

表情:咬筷子练笑的表情。

行走:后背肌肉推着走,身体带动腿。

运步时要往房檐上看,下颚抬起。

后背肩胛骨收,如两手拎水肩下沉。

前进步:1、放松屈膝越低越好,脚踝迎面骨往下压。

2、两腿夹住,主力腿推送出身体,脚踝推,后脚指用力蹬送,胸在前脚掌。

3、后脚托到二分之一全脚拖回。

(前脚跟后脚掌着地),要早、平自由收回,两脚与地摩擦,擦出火花的感觉。

再起下步时另一主力腿再推。

尽量没痕迹。

不要忘记抬头、垂直胸在脚掌。

(可推墙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

)方步:在运前进步后先不要走,左脚压脚踝继续再推斜横方向,仍旧是放松屈膝,挤压出腿。

腿内侧夹住,脚踝推,像膝盖再推,(提缸收臀)。

要素:国际标准交谊舞,不管是哪一个舞种,不管跳的怎么复杂,它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着速度、距离和方向。

我们把它归纳成“国际标准交谊舞步速、国际标准交谊舞步距、国际标准交谊舞出步方向”。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标准交谊舞步法三要素。

1、步速:这是指运步的速度,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中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元素。

国际标准交谊舞的步速有常步、快步、慢步、超快步、加长步、“静止”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常步――这是根据不同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曲具体情况而首先确定的基本步速。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曲中,跳舞的人首先要根据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曲不同的节拍,确定一个和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曲节拍相匹配的常步。

有了这个常步作为一个“标准单位”,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速度上的变化才有对照的依据。

国标舞基本步

国标舞基本步

国标舞基本步
左右摆是国标舞的基本步,是每种舞蹈的基本动作,是练习其它步型的基础。

动作要领:
1.站立自然,双膝微屈,右脚在左脚前,双肩放松,腰部放低,腹部收紧,两手向前平伸,右手高于左手,两膝微屈,右脚前迈,重心向前,胸部垂直往左摆,右手紧拢身体,左手伸出90度;
2.左脚前迈,重心向前,胸部垂直往右摆,左手紧拢身体,右手伸出90度;
3.右脚前迈,重心向前,胸部垂直往左摆,右手紧拢身体,左手伸出90度;
4.左脚前迈,重心向前,胸部垂直往右摆,左手紧拢身体,右手伸出90度。

练习要领:
1.练习左右摆动作,动作要稳,力度要大,配合音乐完成一个又一个动作;
2.注意关节转动,动作要自然,踩衣服要轻柔,舞姿要优美;
3.练习速度要适当,要控制好节奏,不能动作过快或过慢;
4.注意保持身体的中心稳定,以便于步伐的转换和走位的灵活改变。

- 1 -。

中国舞的基本功以及技巧练习

中国舞的基本功以及技巧练习

中国舞的基本功以及技巧练习中国舞的基本功以及技巧练习1、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3、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

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

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

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

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标舞基本功练习方法站立准备:身体垂直,后背拉至后腋下。

(女人的两个扣:后背眼~向前扣;肚脐眼~向后扣)。

压肩,头朝前似在看墙外。

抬头,抬下颚(胸是脸,眼在额)女的用鼻子看男士。

表情:咬筷子练笑的表情。

行走:后背肌肉推着走,身体带动腿。

运步时要往房檐上看,下颚抬起。

后背肩胛骨收,如两手拎水肩下沉。

前进步:1、放松屈膝越低越好,脚踝迎面骨往下压。

2、两腿夹住,主力腿推送出身体,脚踝推,后脚指用力蹬送,胸在前脚掌。

3、后脚托到二分之一全脚拖回。

(前脚跟后脚掌着地),要早、平自由收回,两脚与地摩擦,擦出火花的感觉。

再起下步时另一主力腿再推。

尽量没痕迹。

不要忘记抬头、垂直胸在脚掌。

(可推墙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

)后退步1、放松屈膝,将跟拖拉出腿,再松挤推向后。

2、跟拖时腿一定放松,不要太慢,一定要有跟拖,有跟掌转换,就是脚不离地。

3、向后退时用脚跟后蹬。

4、降稳后再起下步。

站立不稳的原因:前进肩没压好应找出哪个脚压哪个肩。

滑步往反方向偏,如135。

练习滑步中心一定要放在前脚掌上。

虽后退胸却在前,后脑勺找脚后跟。

腿要夹住,可扶墙向后推找感觉,也可双手向上练拉伸,两脚肩宽回拉。

前进两步转体练习,要成一条直线。

方步:在运前进步后先不要走,左脚压脚踝继续再推斜横方向,仍旧是放松屈膝,挤压出腿。

腿内侧夹住,脚踝推,像膝盖再推,(提缸收臀)。

换步:上升吸气,下降吐气。

高位换重心,先拉上身再拉脚踝。

可互相掌扶练习,前后、左右、上下升下降。

华尔兹六步:上步:斜对舞程线前进,从低处往上荡秋千,左手可挎拿重物练习。

后退:头要保持左向前走,左手前伸,头也向前。

重心留在左边。

后退要转臀,把臀部甩出让位拽回右脚。

退时出腿足跟左转动,左脚向右收时用根拖回。

小腹回收似拳击。

头一定摩登舞要点摘录一、脚下有根经典方法也就是我的方法实现脚下有根重点是两点:一是双脚永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出去的脚和收回的脚都永远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千万不可离开地板飘浮。

二是全身力量下沉,具体地说就是我要求的下半身有力,上半身除了后背都放松。

二、“三”的前半拍继续拉单腰芭蕾脚和撑杆继续向上顶我极端强调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进入高位应该是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不应该是进入一个静止的高点,换句话说,要能够享受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简称享受“二”。

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只不过是上升幅度不大了,更多的是身体线条的拉伸,旁观者宏观感觉不明显,但是舞者自己感觉是明显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惟有在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才能够站稳,之所以你们站不稳,我能站稳,原因就在此。

三、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高位的要害是下肢有力上半身放松“气堵在上面”实际上是上半身僵硬失去活力,主要出现在高位,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也就是力量没有沉下去。

力量没有沉下去的原因在技术上有两个常见病,一是收回的脚绷得不够高而且擦地不足因而收回的腿没有成为撑杆,二是主力腿没有严格进入垂直位。

而这一切都归结为线条拉伸不足。

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屁股当成腿来用,或者说屁股没有了,大腿直接长到腰上了。

该撑杆把髋关节斜向上撑,在接近双脚并拢时是首先把摆荡腿(现在成为主力腿)推入垂直位,然后继续斜向上撑使单侧拉腰继续做继续延伸主线条因而保持倾斜舞姿,以此来实现“三”的前半拍继续上升从而动态站稳。

在低位发动摆荡和摆荡过程中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都是一侧推一侧拉:高低胯的低侧推低侧胯:低位主力脚蹬地从地板借力推低侧胯以此发动摆荡,摆荡开始后它成为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通过擦地继续从地板借力推低侧胯,以此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

高低胯的高侧拉高侧胯:低位单侧拉腰以此发动摆荡,摆荡开始后继续单侧拉腰以此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

摆荡和倾斜的发动和保持的动力都是一推一拉。

而上面的拉(单侧拉腰)说到底仍然来源于下面的推: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屁股当成腿来用,或者说屁股没有了,大腿直接长到腰上了。

该撑杆把髋关节斜向上撑,这一撑力经过尾椎一方面在后腰和后背沿脊柱向上把脊柱延伸,另一方面穿透身体把前面的横膈膜向上顶,配合后背的下压导致胸腰打开的同时实现单侧拉腰。

高低胯的低侧推低侧胯,需要下肢有充足的力度和地板较劲。

高低胯的高侧拉高侧胯,需要上半身除后背外放松从而灵动有活力。

四、记住两条普遍原则:1、在摆荡式舞蹈(除了探戈之外的那四种)中,除了快步舞在少数情况下以及华尔兹经典技术中的斜向和纵向摆荡中后发先至的动作脚之外,双脚是永远不许离开地板的,无论是出去的脚(动作脚)还是收回的脚(原主力脚),都是永远以足着点擦地板运行,是要在地板上划出一条线来。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我甚至都不必看你们跳舞,就看你们留在地板上的那些痕迹,就可以判断你们的水平。

”2、每一个舞步,无论快慢,总是分为前后两部分:运行和到位之后踩地。

而且我们总是把后半部也就是到位之后踩地的那一段时间叫做and。

在喊口令的时候,and可以喊出来也可以不喊出来。

无论是否喊出来,and都是存在的。

只不过是,当我们喊出and的时候,往往是要强调在and一定要停留,要踩地。

马科斯的妻子兼舞伴凯伦就不止一次说过:“每当我开始一个舞步之前,我总是先踩地。

”如果是一个慢步,我们既可以喊成“Slow”,也可以喊成“Slow,and”。

如果我们喊成“Slow”,Slow代表一个完整的慢拍,如果我们喊成“Slow,and”,Slow只代表一个完整的慢拍之半也就是前一个快拍。

记住我的一句话:“Slow在路上,and在地上”,这里是指当我们把一个慢拍喊成“Slow,and”的情况下。

3.聪明学生应该能够举一反三了。

慢拍应该分为两半,前一半在路上,后一半在地上,快拍同样应该分为两半,前一半在路上,后一半在地上。

那就是我们有时侯对于快拍Quick 也喊成“Quick,and”,以强调即使再快,仍然要做到“后一半在地上”,也就是无论多么快,仍然要做到凯伦说的:“每当我开始一个舞步之前,我总是先踩地。

”五、1、我们这里是在谈论狐步舞,不是华尔兹。

华尔兹是大起大落的大波浪,所以在高位要最大限度的追求高,追求最大限度的延伸拉长线条,为此就需要足够的时间。

我一贯强调华尔兹高位停留不可死板的停留,一定要继续拉线条,继续倾斜,原因就在于因果关系,是为了追求高,追求拉长而需要时间所以才在高位停留的。

所以华尔兹三的前半拍就专门安排来做这件事:为了追求高而停留。

狐步舞不是华尔兹。

狐步舞是小波浪,并不追求很高,而追求行云流水。

不追求很高也就不需要过多的“高位停留”。

2、关于舞蹈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关系,我的最高原则是:基本舞步的节奏规律必须坚持,如果舞步的节奏规律和音乐的节奏有冲突,应该修改的是音乐。

如果音乐不能修改,那么舞步的节奏仍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贯彻到底,绝不妥协,绝不改变,这时候音乐的潮水继续流淌,但是音乐的节奏已经被舞步的节奏所打破。

3、华尔兹韵律的特点就是大波浪,就是无止境的追求高。

一定要形成追求高的习惯和能力。

之所以第一步要低下去,就是为了第二步能够高起来,第二步高起来还嫌不够,还要在并脚之后继续追求高,所以才设计成第三拍前半拍停留,以便有时间原地继续向上延伸而更高。

之所以大多数人在三的前半拍不能以双脚高顶跟状态站够那些时间,以及在高位盘旋的时候以双脚高顶跟状态站够更长的时间,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追求高,或者把“高”理解为静止的僵化状态,而不懂得那是一个过程,是身体不停地向上延伸拉长的动态过程,而机械地死板地仅仅踮脚了事,在这种僵化状态苦苦等待时间快点过去,好结束这种苦不堪言的状态。

每当学生在第三拍前半拍停留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我总是说:“在高位要有事情做,才能站稳站够时间。

而不可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僵化地死板地仅仅踮脚站在那里。

”“在高位要有事情做,什么事情呢?就是心里要想着我是为了继续追求高追求上天才不得不停留在这里,以便我继续向上延伸我的线条。

”狐步舞既然并不追求那么高,而追求比华尔兹更流畅,所以,一些人包括某权威人士提出的技术上的修改也就不对。

六、摩登的基本功、基本步六个要点:1、手长在胯上,脚也长在胯上,纵向延伸,横向抱圆。

强调的是,身体纵向延伸横向抱圆,要有手和脚都长在胯上的感觉,舞动起来才会产生身带四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是胯压地,是胯跟音乐走,而不是脚。

强调的是,只有胯跟音乐走不能是脚;胯压地而不能是脚压地,才能避免脚带身,才可以主宰音乐。

压就是紧贴地板,不原地颠簸。

3、身体是在路上升,而不是原地升,摆荡倾斜升降造成的起伏全在路上。

强调的是,反对原地上下颠簸,必须是身体位移过程中起伏,才能产生身体空中延伸的舞动。

4、脚先触地但不落地,胯部到位、下肢垂直时,全脚才能落地。

强调的是,脚尖或脚跟先触地接纳身体时,如果胯没到位,下肢未与地面垂直,全脚就落地,必然是脚带身。

5、踩(压)地的力,来自拧胯,拧胯的力来自反身。

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反身拧胯,就没有压地的力,反身拧胯过程也是身体拉伸过程。

反身拧胯是身体拉伸的主要手段。

6、找不到身带脚的感觉时,通过原地律动找,原地律动可以找回纯粹的“身带脚”。

强调的是原地律动的作用,因为脚在原地不动,动的只能是胯,所以是纯粹的“身带脚”。

相关推荐:深圳少儿卡通漫画培训深圳国标舞培训深圳拉丁舞培训深圳古筝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