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中亚硝酸盐高的原因及解救措施

合集下载

亚硝酸盐含量高的处理办法

亚硝酸盐含量高的处理办法

养殖中体中亚硝酸盐等含量过高形成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给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

????一、形成原因????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氧但由????????????难、????????硫化氢有臭鸡蛋味,当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在0.1毫克/升以上时,对水体中的鱼、虾产生危害。

硫化氢具强烈刺激、麻醉和影响鱼类呼吸的作用,对鱼、虾具有较强毒性。

????水体pH值低可造成养殖鱼、虾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的溶解氧较高,还是会造成鱼、虾生理缺氧症,经常浮头,且生长受阻或患病。

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虾鳃部组织,使鱼虾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另外,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

????三、处理方法????1.当亚硝酸盐、氨氮含量过高时,处理方法有: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②使用活性碳,每亩泼洒活性碳粉2~4千克有一定的效果,但成本也较高;或泼洒“亚硝酸盐降解灵”,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③泼洒沸石,一般亩用沸石15~20千克。

④在水体中泼洒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

⑤培植、种植少量的水生植物,以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

????2.当硫化氢含量过高时,处理方法为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严重的鱼池可每亩泼洒300~500毫升双氧水及放入一定量的铁屑。

????3.。

当pH亩用300~????1???2???3???4???5??????“通常在5)泼洒本品500。

亚硝酸盐偏高的调控方法

亚硝酸盐偏高的调控方法

亚硝酸盐偏高的调控方法
亚硝酸盐偏高的调控方法有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方法:
1.定期换水:当亚硝酸盐偏高时,可以进行换水,平时多开增氧机。

换水可以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因为亚硝酸盐会随着水分蒸发而浓缩。

2.合理投喂: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量投喂。

残饵和未完全消化的饲料会促进亚硝酸盐的积累,因此减少残饵和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可以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使用增氧机: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增氧机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促进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通过将氧气通入水体中,可以使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4.培养有益菌: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培养有益菌,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

这些有益菌可以促进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5.使用化学试剂: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例如,可以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溴氯海因粉和稳定性二氧化氯等强氧化剂将亚硝酸盐氧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调控亚硝酸盐偏高的常见方法,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在使用化学试剂时需要注意使用量和安全性,避免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详解水产养殖中的亚硝酸盐和蓝藻

详解水产养殖中的亚硝酸盐和蓝藻

详解水产养殖中的亚硝酸盐和蓝藻1.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土池小棚和淡水的小池中经常会引起危机。

亚硝酸盐为什么会高?原因非常简单:水体里的氮已经超过这个水的净化能力,微生物已经在厌氧代谢了。

1.1. 亚硝酸盐高的预防措施(1)尽可能保持水体有一个良好的藻相,无机氮能够同化为藻的叶绿素或者藻蛋白质。

(2)尽可能降低底泥、水体的有机、无机氮,减少水体净化的负担,减少水体进入厌氧代谢的几率和程度。

方法:①有条件就多换水,多排污。

②合理投料,根据水质、气候等条件适当投料。

③如果底泥变黑,泼洒底质改良剂。

④水体过浓,泼洒水质生态调节剂。

⑤早6点,晚9点每亩直截了当的撒过碳酸钠400克,每亩也就是花3块钱左右,改底、增加溶解氧的效果明了确切。

⑥亚硝酸盐高,施加好氧反硝化微生物制剂。

1.2. 亚硝酸盐高的治理措施(1)打开所有增氧机、大换水,到问题控制为止。

(2)淡水养殖户可以每亩400克过碳酸钠+海盐3公斤混合后撒,每3小时一次,到问题控制为止。

(3)控制之后按预防措施处理。

2. 蓝藻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出现蓝藻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处理不当的话搞不好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所以我们应该把蓝藻的毒害搞明白,尽量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安全。

2.1. 养殖中常见的蓝藻种类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蓝藻主要是淡水的微囊藻、颤藻等。

淡水常见的微囊藻、颤藻主要在:水体磷比较高、水温高、pH高的时候成为优势藻。

蓝藻对我们水产养殖的危害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在环节在那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才能够避重取轻避免大的伤害。

蓝藻在未死亡的时候,对水体的危害是;遮挡阳光影响了其他藻的光合作用,导致蓝藻在水体中成为优势藻相,导致水体缺氧。

这时候蓝藻是不满意大量释放蓝藻毒素,伤害水中的水生物的,而是通过缺氧、抢夺碳等等间接影响整个水体藻多样化或影响大型水生物的消化系统。

在蓝藻死亡的时候,蓝藻胞体破裂将释放毒素污染水体,使水生物产生中毒现象。

从以上我们看到;蓝藻真正的危害是在蓝藻死亡的阶段而不是蓝藻生长过程。

鱼塘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及解救措施

鱼塘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及解救措施
关键词: 鱼塘 ; 硝 酸 盐 ; 标 ; 防和 解 救 措施 亚 超 预
中图分类号:943 s6 .
文献标识码: A
1 . 6 /js. 0 — 9 72 1.2 5 03 9jsn1 7 00 .0 1 . 6 9 . 0 00
文章编号: o — 9 72 1)2 0 0 — 1 1 7 0 0 (0 1 — 16 0 o 0
亚 硝 酸盐 的毒 性依 水 生 动 物 的种 类 和 个 体 大小 不 同而 差 异 很 大 。 试 验测 定 , 经 鲢鱼 的安 全浓 度 为 2 m / , 鱼 为 1 mg , . gL 鲤 4 . / 8 L
罗 氏 沼虾 为 06 gL . / .罗非 鱼 相 对 较 高 为 28 g .而 草 鱼 种 为 m .m / L 01 m  ̄ 因此 , 确 保 鱼 、 、 的安 全 , 议将 池 塘 中 的 亚硝 .2 g  ̄。 为 虾 蟹 建
的原因之一 。
中毒 死 亡 。 鱼塘 亚 硝 酸 盐 的 消除 一 直 是一 个 令 人 棘 手 的 问题 。 而

般 情况 下 , 殖 水 体 中 的含 氮 有 机 物 . 微 生 物 的 生 理 、 化 养 在 生
3 亚 硝 酸 盐 的控 制 标 准
作用 下 , 首先 转 为 氨 态 氮 , 然后 由亚 硝 化 细 菌将 氨 态 氮 转 化 为 亚

要 : 过 对 养 殖 池塘 水 体 中亚 硝 酸 盐 产 生的 原 因分 析 和 其 对 水 生 生 物 生 长 的影 响 和 危 害 。 供 了生 产 上 控 制 亚硝 酸 盐超 标 的物 理 、 通 提
化 学 、 物 的综 合 预 防 措施 和 发 生 危 害时 的 紧 急 解救 措 施 。 生

简谈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解决方法

简谈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解决方法

2018.5专家技术咨询电话:0510-855559938555058085559443中水专栏无锡中水渔药有限公司协办简谈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解决方法吴海峰(广西北海市涠洲海参增殖站,广西北海536000)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的高密度趋势日益上升,但同时养殖病害也频繁发生,亚硝态氮含量过高就是主要危害之一。

一、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1.亚硝酸盐的形成机理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引起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如下。

(1)池塘中缺少氧气时,会影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造成氨氮以及亚硝酸盐的积累。

(2)由于自然界中的硝化细菌生长较慢,引起亚硝酸盐积累。

亚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0~20分钟一个世代,而硝化细菌为20小时一个世代。

亚硝酸盐可以3~4天达到高峰浓度,而其有效分解需要7~10天,甚至更长时间。

(3)温度、酸碱度和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对硝化细菌的生长均有重要影响,在温度变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2.池塘中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由于池塘的高密度养殖以及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残存在池底的饵料、粪便、死藻等物质为亚硝酸盐的大量产生提供了重要来源。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的投喂:有些高蛋白质饲料鱼类不能完全利用,过量投喂,鱼类不能完全消化,造成池底有机物积累。

(2)不合理施肥:大量长期使用氮肥,造成水体氮含量过高。

(3)池底淤泥过多:长期不清淤,池底养殖密度大,造成池底缺氧,含氮有机物分解,亚硝酸盐积累。

二、亚硝酸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作用机理及危害亚硝酸盐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质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降低,出现组织缺氧(非水体缺氧),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丧失平衡能力、侧卧,此时如果解剖鱼类会发现鱼类血液为黑紫色或红褐色,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病相似的症状。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及降解新方法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及降解新方法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及降解新方法亚硝酸盐是氨通过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亚铁被亚硝酸盐转化为铁离子导致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或丧失,而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发生死亡,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目前常见的处理的办法有: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如过氧化物并在酶的作用下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②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腐植酸聚合物等复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③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该类菌体会产生特殊酶),分解利用有机质,除去部分氮源,从而起到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

上述处理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降解速度慢、容易反弹等问题。

为此,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较认同生物酶降解法能很好解决亚硝酸盐的问题。

为了清楚的了解此法的原理,我们首先要明白亚硝酸是从何而来的。

氨的硝化过程具体如下:①NH3 + O2 + 2H+ + 2e-→ NH2OH + H2O②NH2OH + H2O → NO2- + 5H+ + 4e-③2NO2- + O2→ 2NO3- + 4e-此过程都需要有硝化细菌体内的酶参与其中,亚硝酸的积累也就是说第2步反应过程生产的亚硝酸根没有或者是没有及时转化成硝酸根,导致亚硝酸根不断累积。

生物降解法就是通过补充硝化菌体内生物酶制剂让加快第3步反应过程的进行,及时快速地分解亚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立克”是市场上唯一的生物酶制剂产品,该产品能快速稳定地降解亚硝酸盐,而且效果持久,不会对水体造成次生污染,是一款安全、绿色、高效的产品,当使用该产品后亚硝酸立即停止增长,并逐步下降,其下降的速度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

池塘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亚硝酸盐高了怎么处理

池塘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亚硝酸盐高了怎么处理

池塘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亚硝酸盐高了怎么处理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现今的水产养殖大都是以高密度池塘养殖为主,一般都会有亚硝酸盐的存在,亚硝酸盐会将鱼虾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丧失平衡能力、侧卧,极易诱发疾病的发生。

在很多情况下会全池暴发疾病,引起大量死亡,其诱发草鱼出血病就是其中一种。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形成过程主要由于残存在池底的残饵、粪便、死藻等物质分解成有毒性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或者没有科学使用化学消毒剂,将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杀灭,使亚硝酸盐不能及时被分解,从而造成亚硝酸盐集聚。

亚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在整个氮素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由多种微生物进行分解完成这个过程;从氨氮到亚硝酸盐由亚硝化细菌经过硝化左右完成这个过程,亚硝化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8分钟一个世代,因此其转化的时间不长;从亚硝酸盐到硝酸盐是由硝化细菌进一步通过硝化左右完成这个过程,硝化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其繁殖速度为18个小时一个世代,因此由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就长很多。

在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很容易超标,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超标,主要原因有七个方面:养殖密度过大、过量饲料投喂,造成池塘鱼类粪便、残饵过多。

饲养至中、后期时,饲料投喂量会更为增加,残饵、粪便等含氮有机物多;池底形成淤泥过厚;水体溶氧不足等。

养殖密度过大时,在浮游植物不足或天气急剧变化时,会导致水体系统溶解氧下降,将出现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条件,当环境中同时出现能量物质不充足时,反硝化作用进行不彻底会造成亚硝酸盐的积累。

亚硝酸菌、硝酸菌的繁殖速度不同,易造成亚硝酸盐积聚。

亚硝酸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0分钟——20分钟一个世代,先形成种群优势,导致前期亚硝酸盐大量积累,而硝酸菌为20个小时一个世代。

所以从氨氮很快可以转化成亚硝酸盐,而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却比较长,一般亚硝酸盐被有效分解需要7天——10天,甚至更长时间。

亚硝酸盐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亚硝酸盐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亚硝酸盐的危害及处理方法亚硝酸盐中毒一直是养殖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比较惨重的损失。

当前还没有能降解亚硝酸盐的特效药,但实践中,可以选择各种措施来缓解和降低亚硝酸盐带来的危害。

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原因整个氮素转化过程: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转化需要的时间不长,由多种微生物来担任。

从氨氮到亚硝酸盐由亚硝化细菌担任,亚硝化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8分钟一个世代,因此其转化的时间不长。

从亚硝酸盐到硝酸盐是由硝化细菌担任,硝化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其繁殖速度为18个小时一个世代,因此由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就长很多。

当氨氮的浓度达到高峰时(3~4天),亚硝态氮就开始上升。

当亚硝态氮的浓度达到高峰时(3~4天),硝态氮就开始上升。

亚硝态氮的有效分解需要12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造成氮素的大量积累。

氮素通过各种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三种氮素一方面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另一方面硝酸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脱氮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

如果水体中达到一定的自净平衡状态,在没有外来的干涉(如没有用消毒剂),那么水的氮循环会比较正常,三态氮会一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但是在养殖水体内,由于定期的使用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常常造成硝化过程受阻,这就是水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高的主要原因,由于氨氮的转化速度较快,因此亚硝酸的问题最为突出。

当然,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也有较大影响,硝化细菌在温度较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二、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性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价血红蛋白,使运输氧气的蛋白推动氧的功能。

出现组织缺氧从而导致鱼虾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当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毫克/升,就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亚 硝 酸 盐 降 解 灵 的 作 用 机 危 害 性
顷 水 体 ( m 水 深 )一 次 泼 洒 本 品 750g即 可 。 使 用 1 0 时 应加 水搅拌 成悬浊液 后立 刻泼 洒, 得过 夜使用 : 不
亚 硝 酸 盐 对 鱼 虾 的 毒 性 较 强 , 用 机 理 主 要 是 同 时 使 用 本 品 后 须 即 打 开 增 氧 机 。 作
32 使 用 臭 氧 的 办 法 .
由 于 设 备 的 价 格 问 题 和 安 装 问 题 , 广 上 有 一 定 推 的难 度 , 在 育 苗 池 是 可 以 适 当使 用 的 。 但
开始上 升 , 亚硝 态氮 的浓度达 到高峰 时 ( 当 3~ 4d , ) 硝 态 氮 就 开 始 上 升 。 亚 硝 态 氮 的 有 效 分 解 需 要 1 3 2d _ 添 加 纯 种 硝 化 细 菌 3
3 亚 硝 酸 盐 过 高 的 几 种 解 救 措 施
酸 盐 由 亚 硝 化 细 菌 担 任 , 硝 化 菌 的 生 长 繁 殖 速 度 为 31 在 池 塘 中泼 洒 “ 硝 酸 盐 降 解 灵 ” 亚 . 亚 l i 个 世 代 ,因 此 其 转 化 的 时 问 较 短 ;从 亚 硝 酸 8r n一 a 它 是 一 种 复 合 化 合 物 , 用 方 便 , 全 无 毒 , 果 使 安 效 盐 到 硝 酸 盐 是 由 硝 化 细 菌 担 任 , 化 菌 的 生 长 速 度 相 显 著 , 用 数 天 后 , 可 降 解 。 硝 使 就 对 较 慢 , 繁 殖 速 度 为 l 其 8h一 个 世 代 ,因 此 由 亚 硝 酸 盐转化 到硝酸 盐 的时问就长 很 多。 当 氨 氮 的浓 度 达 到 高 峰 时 ( 3~ 4d , 硝 态 氮 就 )亚
吉林 畜 牧兽 医
层 田她
养 殖 池 中 亚 硝 酸 盐 高 的 原 因 及 解 救 措 施
薛 勇
( 龙 江 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尔 滨 黑 龙 江 14 0 ) 黑 哈 50 7
可 养殖水质 的好坏 , 要 看 以下几个水 质指标 : 主 氨 通 过 鱼 虾 的 呼 吸 作 用 由 鳃 丝 进 入 血 液 , 使 正 常 的 血 红 蛋 白 氧 化 成 高 价 血 红 蛋 白 , 低 运 输 氧 气 的 蛋 降 态 氮 、 硝 态 氮 、 态 氮 、 H值 、 学 耗 氧 量 、 化 氢 亚 硝 p 化 硫 白 携 氧 的 功 能 。出 现 组 织 缺 氧 从 而 导 致 鱼 虾 缺 氧 , 等 7个 指 标 。 水 产 养 殖 水 体 中 , 何 让 含 氮 有 机 物 进 行 有 效 的 甚 至 窒 息 死 亡 。 亚 硝 酸 盐 还 可 与 仲 胺 类 反 应 成 致 如 转 化 , 确 保 养 殖 水 质 长 期 维 持 良 好 , 养 殖 成 功 的 癌 件 的 亚 硝 酸 胺 类 物 质 ,H值 低 时 有 利 于 亚 硝 酸 胺 以 是 p 关 键 之 一 。 殖 水 体 中 的 含 氮 有 机 物 , 水 体 中 先 转 形 成 。 养 在 为 氨 态 氮 , 转 为 亚 硝 态 氮 , 后 为 硝 态 氮 。 转 化 过 再 最 很 多 池 塘 出 现 鱼 虾 厌 食 现 象 , 硝 酸 盐 过 高 就 是 亚 程 中 , 含 氮 有 机 物 到 氨 氮 需 要 的 时 问 不 长 , 氨 态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当 亚 硝 酸 盐 浓 度 增 高 到 一 定 程 度 , 从 从 虾 氮 到 亚 硝 酸 盐 的 时 问 较 短 , 从 亚 硝 酸 盐 的 转 化 时 间 类 往 往 出 现 厌 食 的 现 象 。 但 比较长 。 亚 硝 酸 盐 中 毒 后 的 症 状 : 食 : 动 缓 慢 , 动 时 厌 游 触
鱼 25 0 #蔓 o
甚至 更长的 时间 。
限 于 得 到 纯 种 硝 化 细 菌 较 困 难 , 本 很 高 , 能 成 只 在 养 殖 水 体 中 由 于 大 量 的 投 饵 , 成 氮 素 的 大 局 限 住 水 族 馆 和 鱼 缸 中 使 用 。 造 量 积 累 。 氮 素 通 过 各 种 微 生 物 的 作 用 , 转 化 为 氨 3 . 使 用活性碳 和维 生素 C 4 氮 、 硝 酸 盐 和 硝 酸 盐 , 3种 氮 素 一 方 面 被 藻 类 和 亚 这 每 亩 使 用 活 性 碳 粉 2~ 4 g 全 池 泼 洒 , 一 定 的 k, 有 水 生 植 物 吸 收 , 一 方 面 硝 酸 盐 在 条 件 成 熟 的 时 候 另 效果 , 本也较 高 。 成 通 过 脱 氮 作 用 将 硝 态 氮 转 化 为 氮 气 。 如 果 水 体 中 在 饲 料 中 加 大 维 生 素 C的 用 量 也 有 一 定 作 用 。 达 到 一 定 的 自 净 平 衡 状 态 ,在 没 有 外 来 的 干 涉 ( 如 没 有 用 消 毒 剂 ), 么 水 的 氮 循 环 会 比 较 正 常 , 态 那 三 氮 会 一 直 维 持 在 稳 定 的 状 态 。但 是 在 养 殖 水 体 内 , “ 硝 酸 盐 降 解 灵 ” 要 由 B 、 : 、 C 及 高 效 亚 主 S AI Na I O, 由 于 定 期 的 使 用 消 毒 药 剂 , 有 害 的 和 有 益 的 细 菌 把 吸 附 剂 等 合 成 , 通 过 吸 附 及 转 化 作 用 , N 转 化 可 使 O: 通 通 杀 灭 ,氧 气 的 供 应 不 足 , 常 造 成 硝 化 过 程 受 常 为 N! 养 殖 水 体 中 逸 出 , 除 水 中 亚 硝 酸 态 氮 的 毒 从 清 阻 ,这 就 是 水 中 氨 氮 和 亚 硝 酸 含 量 高 的 主 要 原 因 , 从 同 由 于 氨 氮 的 转 化 速 度 较 快 , 此 亚 硝 酸 的 问 题 最 为 性 , 而 有 效 降 解 水 体 中 的 亚 硝 酸 盐 , 时 吸 附 氨 氮 因 及 重 金 属 离 子 , 证 鱼 虾 养 殖 水 体 的 健 康 环 境 。 通 保 突 出 。 当 然 ,温 度 对 水 体 硝 化 作 用 也 有 较 大 影 响 , 常 在 5 内 可 降 解 01 / , 上 , 此 效 果 较 为 明 显 。 d .mgL 以 因 硝 化 细 菌 在 温 度 较 低 时 ,硝 化 作 用 减 弱 , 成 亚 硝 造 其 应 用 方 法 也 十 分 便 利 , 采 取 全 池 泼 洒 方 法 , 公 可 每 酸 盐积 累 。
l 养 殖 水 体 中亚 硝 酸 盐 高 的 原 因
在 整 个 氮 素 转 化 过 程 中 , 含 氮 有 机 物 到 氨 氮 需 从 要 的 时 间 长 , 多 种 微 生 物 来 担 任 ; 氨 氮 到 亚 硝 由 从
反应迟 钝: 吸急 速 , 常上 水面呼 吸; 色变 深 , 呼 经 体 鳃 丝呈暗 红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