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针法
董氏奇穴针法临床应用验案资料

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明医网摘录自《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编著)灵骨,大白为吾恩师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二十年心得,不揣愚陋,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要用董氏奇穴,第一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二明穴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
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心,那么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了。
一,位置(略)二,运用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
所谓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医者请特别注意这“肺机能不够”五字,我们董派学生,从掌诊上可以很轻易的从董氏掌诊上看出来肺机能不够,但未入董氏门者,请将中医脉诊应用就可以了。
只要病人右寸虚而无力,这样的病人若有坐骨神经痛,一针下去,马上见效,不必拘泥于十四经之经络流注,将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 等等。
记住,只要“肺机能不够”,这是董师临床之真决。
(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
但要注意,此处之头痛,必须是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因为气虚,气逆,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寸过于浮大或过虚,若掌握此要领,无不针到病除。
(3)应用于咳嗽: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临床上,只要不是急性扁桃腺炎引起者,皆能立刻奏效,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真是混如“汤泼雪”。
记住,右关脉浮大,右关为脾胃之诊处,但脾胃之邪上逆,肺金受影响,能不咳那才是怪事,但是,只要针上那么两针,二十分钟后,就可以不咳。
此外伤中气之咳,不必讲脉,针之即愈。
(4)心脏病:若脾胃胀气,则横膈膜受气之挤压必略上升;横隔膜上升,则胸腔之压力必增高;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如此之病,很多医学博士无法治之,但董师却谈笑间,病去人安。
记住董师妙决:病人腹胀而右关脉浮大者,针之神效。
(5)耳鸣耳聋:本病我们的庄师兄,临床最多,只要诊断是肺或大肠之病,不论气逆或气虚,无不著手回春;但临床上,以气逆的收效较快,而气虚的余用驷马而获安。
记住若肾虚引起者,当酌配补肾穴位如肾关,复溜,太溪等,以收速效。
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李紫媚【摘要】目的:观察董氏奇穴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传统穴位治疗,观察组选用董氏奇穴为主进行治疗,两组均留针2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4周统计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3周及治疗4周后H-B评分及FDIP、FDI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4周时的疗效均优于治疗3周(P<0.01);观察组在治疗3周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4周时两组H-B评分及FDIP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FD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痊愈率为50%,观察组痊愈率为6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董氏奇穴与传统针刺均可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两者在终末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董氏奇穴可能起效更快,且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方面可能优于传统针刺.【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23【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周围性面瘫;董氏奇穴;疗效【作者】李紫媚【作者单位】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广东鹤山 529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周围性面瘫,又称为贝尔麻痹或面神经麻痹,多因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面肌瘫痪,主要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该病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为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春夏季节。
中医称为“面瘫”、“口眼歪斜”、“喎噼”。
在本病的治疗上,除早期应用激素外,针灸的早期介入已成为学科共识,而且有关针灸对本病的疗效探讨已有大量研究[1-4]。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董氏奇穴】中医界针灸神奇的“三针”轰动世界!

【董氏奇穴】中医界针灸神奇的“三针”轰动世界!导读: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
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
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三针,并给予了报道。
从此,三针名扬天下。
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
流涎、吞咽障碍。
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为四神针 +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面肌针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
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
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
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精选文档】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 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董氏奇穴驷马等特效穴调理皮肤问题

董氏奇穴驷马等特效穴调理皮肤问题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易复发,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有关;也可能涉及遗传、内分泌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等。
该病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
中医属“白疕、疕风、松花癣”范畴。
传统穴位处方:阿是穴(皮损局部)、合谷、曲池、血海、膈俞、三阴交。
配穴:足三里、肺俞,瘙痒、皮损多发于四肢加风市,多发于头皮加风池,多发于躯干加风门。
一、董氏奇穴治疗皮肤病董氏穴位是很好用的,也很简单,常见的皮肤病有很多种,比如牛皮癣、皮肤过敏、青春痘、荨麻疹、湿疹等等。
特别是牛皮癣,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病,还有青春痘、荨麻疹,现代有增多趋势,与熬夜生活和不健康饮食各方面的原因有关。
西医称牛皮癣是神经性的皮炎,就是以皮损潮红干燥脱屑为主症,较为顽固,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血热为本病的主因,是由于平素血热,外受风邪,而致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皮损潮红脱屑,风燥日久,伤阴伤血,而到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迭起白屑。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用董氏奇穴治疗牛皮癣,主要是扎驷马上中下三穴两侧都扎,配肩中、中九里、曲池等等,因为驷马穴是贴近治心脏的通关、通山穴,除了肺主皮毛,也配合了从心来治痒的问题。
再配合耳背、肘弯区刺血,手解穴为心经,刺激就治到心了。
驷马上中下是在肉多的地方,肌肉鼓起的部位为阳,能调阳调气,其气向上、向外,走表分、气分,故能治气病阳病皮肤病;穴位又都在阳明胃经上,阳明经多气多血,善于调营卫,治皮肤病甚好。
【穴位】:驷马穴【定位】:驷马中穴在大腿外侧正中线,髌骨上缘上七寸,往内侧旁开3.5寸处,即传统风市穴往内横开3.5寸处,驷马中穴上2寸为驷马上穴,驷马中穴下2寸为驷马下穴。
一共3穴。
【主治】:1、驷马穴对过敏性皮炎、牛皮癣、脸部雀斑、青春痘、湿疹、手干裂蜕皮等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称为董氏奇穴里的“美容穴”。
董氏奇穴针灸刺血疗法

董氏刺血[转]zhuanlaide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
也叫放血疗法。
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刺血后的反应一、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从出血看病法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临床经验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针法【转贴】
董氏奇穴针灸临证,尤重整体观念,任何疾病的治疗,均主张整体着眼,局部着手(传统针灸亦是如此)。
特别讲究在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下足功夫:最特效的穴位、形神兼调的针法、最佳的治疗时机,以期最大限度、最快速地激发调动整体的潜能,最定向最集中地冲击病灶,消除局部的疾患。
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应对,可操作性强。
应金针渡世君要求,谈一下恩师杨维杰先生运用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仅供参考——
原则:
1、针灸早期介入,最好是刚发病即针灸。
2、远端取穴主治,局部少针,引导气机。
3、动气针法,形神双调。
4、刺络放血,活血利水消肿。
一、主穴:
侧三里、侧下三里杨老师有时也善用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取双侧,针尖朝上,深针2寸半——3寸,大补阳明气血。
久留针45
分钟。
以上二组穴位可交替使用。
二、配穴:
1、患侧迎香、地仓轻浅刺,为牵引针。
2、患侧医风深刺不留针,自然针法,引导气机。
3、伴流泪者,加木穴有佳效。
三、针法:
1、动气针法:先针主穴,后取牵引穴。
主穴行针得气的同时或留针期间,令患者不断做鼓腮闭眼动作。
2、刺血针法:主张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最宜刺血,有利于面神经炎症消退。
另外,久治不愈的面瘫更宜刺血(久病必瘀、久病入络)。
刺血部位:
(1)患侧面颊内咬合线处见青黑色瘀络刺血;
(2)耳后完骨穴周围,找瘀络刺血,亦可拔罐。
每周刺血2次。
临床应用,当灵活化裁,参用其它方法,绝不可执一方而失圆活,此乃临床大忌。
侧三里:外膝眼下三寸,外开1.5寸,腓骨前缘.
侧下三里:侧三里直下2寸,腓骨前缘.
上二穴皆在胆经上.
来源于:针灸中国
/%D2%BB%D1%F4%D7%D3/blog/item/d801b33d5d6dc90bbba167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