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社会(专题2媒介功能最终复习版)

合集下载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传媒社会学是研究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究了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传媒的作用。

该学科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形式,以及与传媒相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提供一些传媒社会学的复习资料,以帮助读者巩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一、传媒与社会1. 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传媒作为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传媒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是传媒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2. 社交媒体与网络社会: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传媒行为和社交方式。

探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个人、社会关系以及传媒生态的影响是传媒社会学的研究重点。

3. 媒介理论:媒介理论是传媒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之一,它探究了媒介对信息传递和接收的影响。

例如,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消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社会的消息。

二、传媒与社会群体1. 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指用于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传媒形式,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

研究大众传媒的影响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媒对社会群体的塑造作用。

2. 少数媒体:少数媒体相较于大众传媒在影响范围和受众数量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然而,少数媒体也可以在特定领域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如小众报刊对特定群体的阅读和信息获取。

3. 媒体效应:媒体效应研究媒体对观众行为和意识的影响。

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媒介心理学和社会行为理论等,都是传媒效应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传媒与社会问题1. 媒体多样性与垄断:媒体多样性是指传媒领域中信息的广度和多样性。

垄断则指少数传媒机构垄断了绝大部分信息资源。

传媒多样性和垄断对社会的影响是传媒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2. 媒体与政治:媒体在政治中的角色是传媒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它关注媒体在政治活动和决策中的作用,以及政治力量对传媒的控制。

3. 媒体与社会认同:媒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对社会认同和身份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传媒社会学研究了媒体如何影响个人和集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的认同。

山东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研究重点整理

山东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研究重点整理

山东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研究重点整理新闻传播学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学科领域,也是我们山东省考研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新闻传播学的复习中,媒介与社会研究是一个重点内容,本文将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媒介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也同时影响着媒介的运作。

媒介是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工具,它通过报道、评论、引导公众思考等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关系、文化传承等方面。

而社会因素如文化、经济、政治等也对媒介的运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1. 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媒介通过报道、宣传等方式,将社会中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公众。

它可以塑造公众的意识形态,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同时,媒介还能够对社会事件进行观察、解读和评论,对社会产生舆论影响。

2. 社会对媒介的影响:社会因素如文化、竞争、政治等影响也会对媒介的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会影响媒介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也会对媒介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产生影响。

三、媒介与社会的发展趋势1. 新媒体的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的兴起,正在改变着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广泛,公众也得到了更多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2. 媒介融合的趋势: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如今,各大传统媒体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通过多平台传播信息,以适应公众的需求和变化。

3.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在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中,公众的参与至关重要。

公众的反馈和意见可以促使媒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

因此,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并建立多元化的媒介平台,是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向。

四、媒介与社会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在媒介与社会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实地观察等。

通过对媒介与社会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寻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机制和规律。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第一章导论一,第四媒体?1、网络媒体:第四媒体1998 年5 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

自此,“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二,手机媒体的优势手机媒体: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第五媒体高度的便携性与普及性互动性生活更便利海量用户第二章媒体的社会职能二,三大功能说拉斯维尔最早对媒介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归纳,他于1949 年提出了媒介的三大社会功能(P77):1、监视社会环境所谓监视社会环境功能是指媒介有瞭望哨的作用,通过信息传播发现新问题和新发展。

2、整合社会力量整合社会力量功能则指媒介通过传播信息把有分工合作的社会各组织协调和统一起来。

3、传承社会遗产媒介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指媒介不断的信息传播活动可以在多个世代之间实现文化传承,使下一代人能继承上一代的传统,使社会得到不断发展。

二,四功能说(一)查尔斯·赖特(P78)1、环境监视的功能不仅帮助受众了解社会环境,也能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的功能“可以通过含有特定倾向的信息传播引导公众并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的功能“是指媒介传播知识、社会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

4、提供娱乐的功能“媒介的传播活动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施拉姆施拉姆在1982 年的《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传播功能有四项:雷达功能(类似于环境监测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并从政治、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又细分为五项功能:守望功能、会议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功能。

P79)三,媒体的首要社会职能及时真实地传递信息,沟通情况这是媒体最根本的责任,也是首要职责媒体是公民知情权的延伸,内容真实是大众传播媒介职责的第一要务,也是传媒应该积极报道所要保证的根本原则。

“第一落点” :首先报道的新闻点“第二落点” :换个角度再次报道全面、深刻、反思四,媒体的“不作为” 媒介主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本身负有积极传播的义务,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对某些本应该关注和传播的现象作出了不完整不全面不及时甚至完全不传播的行为。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研究方法详解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研究方法详解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研究方法详解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必须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详解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中的媒介与社会研究方法。

一、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媒介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介在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平台,能够影响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

社会则为媒介提供了内容和需求,在媒介的引导下,社会不断演变与发展。

二、媒介消费与传播1. 媒介消费媒介消费是指人们通过接触媒介获取信息和娱乐的过程。

在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中,媒介消费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媒介消费的方式和规律对于媒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媒介传播媒介传播是指媒介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受众群体。

媒介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在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中,需要深入了解媒介传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系列科学工具和技术。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中对于社会研究方法的详解,有助于考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提高研究能力。

1. 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调查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受众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2.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实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和实证,推导出客观的结论和规律。

3. 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将社会学理论应用于具体研究对象的方法。

通过分析和解释社会学理论,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4. 媒介内容分析法媒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媒介内容进行定量或质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新闻、广告、电视节目等媒介内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析,揭示媒介在社会中的功能和影响。

五、总结通过本文对于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中的媒介与社会研究方法的详解,我们了解到媒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媒体与社会课程复习资料

北京大学媒体与社会课程复习资料

答题要求简答题只需简单的分条陈述。

论述题要以小文章的形式,注意结构性。

论述题中要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可以写多一点。

简答题·历年考题一、对雕版印刷的发明产生影响的技术1、文字的雕刻技术(甲骨文、铭文的反体阴文)2、印章的使用(印章的反体阳文雕刻对雕版印刷是最具有启发性的)3、文字的石刻艺术4、拓印技术(包括早期的孔版漏印技术)二、少数人掌握文字对社会的影响1、信息的高度集中2、成员等级化的产生3、权威的树立(传统社会需要一个权力的中心和基于宗教价值的正统性的机制)4、非识字者处于“被动”的地位5、教育的作用三、汉字作为媒体的优缺点优点:1、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3、有利于保持书面语的一致性;4、有利于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5、有利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的形成;6、有利于形成国人文化上的认同感。

缺点:1、字数多;2、难学难写难认难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穷国弱,民智不开,科技落后,教育不普及;3、汉字的繁难为古代愚民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四、国际互联网的特征1、双方向性:用户能够参与到媒体之中,这是它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也为国民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提供另外一种形式;2、开放性:网络崇尚的信条是不受任何限制、所有信息的存取自由、不受任何权力机关的管制。

但是这种极端的信息自由也导致了信息混乱;3、信息的丰富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类型、各种内容的信息,而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生产与发布。

计算机已成为收集信息的工具;4、功能的充实性:国际互联网能够实现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的目标,能提供各种基于电子邮件的信息服务,能实现多媒体电视会议、交互式游戏、远程教育等众多功能;5、远程可取性:互联网消解了地理位置的意义,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信息源连接成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可以让人零距离检索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信息。

五、简述英尼斯传播偏向理论1、英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把媒介分为偏向时间媒介(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控制时间)和偏向空间媒介(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控制空间);2、偏向时间媒介指粘土板、石板、羊皮纸等,倚重口头传统,通常笨重、耐久、难于生产,但有利于宗教的传承;3、偏向空间媒介指莎草纸、纸张等,倚重书面传统,通常轻便但难以保存,比较容易生产,有利于帝国的扩张;4、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媒体的社会职能培训资料

媒体的社会职能培训资料
才结束“特别沉默期”。
• 报改改事件
都市报新闻报道 车祸报道中PS图片 四川一媒体遭质疑
• 梅尔文·德弗勒“传播生态链”:
信息的创造和采集→信息的处理和加工→ 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受众的接受和反馈→ 信息的采集和创造。
• 3、一个难题 • 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 • 从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的血案,
时间给了这个社会一个大大的耳光
思考
• 保障新闻舆论监督权最重要的是什么?
(可多选) A.尊重言论自由 B.尊重知情权 C.以法律保障新闻媒体监督 D.全社会深入理解新闻舆论监督意义
二、网络舆论
•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 • 1、广泛而匿名的舆论主体 • 2、包罗万象的舆论客体
“小月月”现象
• 3、舆论自身形成迅速、传播自由度
(二)网络舆论面临的问题
• 2、 “把关人”作用削弱
• “天上人间头牌”瑶瑶
(二)网络舆论面临的问题
• 3、不稳定性与多变性 • 如2007年7月“最毒后妈”事件 • 《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
现场千人哭成一片》
• 江西省鄱阳县六岁女孩丁香小慧遭继母
陈彩诗毒打
• 肺炎、脊髓病变、凝血功能障碍、严重
更高
“欺实马”案
• ……
(二)网络舆论面临的问题
• 1、沉默的螺旋理论 (the spiral of silence)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
• 被认为是社会上的多数意见的意见,会被越来越
多的人支持,而被认为是少数人的意见则越来越 少,直到无声无息。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 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 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 过程。

媒介社会学复习资料

媒介社会学复习资料

1、公共领域的内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中的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预。

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根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及政治的活动空间〞。

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与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根底。

公共领域不应代表政治国家,也不应仅代表某一个阶层的民众,而应该是独立的、公开的、公正的、客观的。

2、为什么英国确立了公共播送领域模式〔1〕约翰·里斯的个人作用以约翰·里思为代表的播送界几乎从英国播送公司一建立就呼吁播送媒介脱离商业公司、脱离政治控制而独立。

认为播送是技术先进、影响巨大的社会公器,不应由商业公司控制,不应成为牟利的工具。

〔2〕政治斗争的妥协居于在野地位、想要争取执政党地位的反对党,当时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播送媒介由其敌对政党所组成的内阁政府所控制,那么,他们想要执政的时机,将因此而大大减少;而居于执政地位的政党也非常清楚,在英国民主政体之下,受议会制以及反对党分权制衡机制的束缚,自己不可能争取到直接控制的权力。

所以,国有公营制的安排,对当时的在野党及执政党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承受的安排——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至少也没有落入到敌对党之手。

〔3〕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战后,国有化以及国家干预政策成为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

对重要的部门〔铁路、航空、媒矿等〕实行国有化或实行国家干预,公共效劳由公共部门提供。

(4)出版商担忧新媒体会侵犯他们的广告利益。

3、情境定义人们常常会针对具体的情境作出定义,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并不断进展调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构成了对某些特定情境的共同理解及定义,也就是说,对于某些情境的定义是约定俗成的。

没有共同的情境定义,人们的互动就很难进展。

4、逆向社会化也称为“文化反哺〞。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有长辈传授知识与标准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与标准给长辈。

海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关系分析

海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关系分析

海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媒介与社会关系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中,了解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媒介的角度出发,探讨海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中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相关内容。

一、媒介的定义和作用媒介是指一种通过特定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工具,在新闻学中,媒介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得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并且参与到社会讨论和决策中来。

媒介还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扩大信息网络,提高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媒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媒介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媒介通过传播各类信息,引导和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同时,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媒介的选题、编辑和报道方式。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单向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

媒介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相互推动,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三、媒介在海南省社会中的角色在海南省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中,媒介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媒介是传递地方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促进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其次,媒介是构建社会联系和共同价值观的桥梁,通过报道社会事件和问题,引导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社区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媒介还在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监督,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媒介与社会关系的挑战和应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与社会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媒介的发展给公众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但是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媒介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有时会导致报道的偏颇和变形。

面对这些挑战,媒介需要加强自律,提高新闻专业素养,保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都校尉: 家住蓟县花园里二段6号楼1单元 203室的邱谷丽女士和她在六小上小学六年级 的儿子哪去了?邻居们一个星期不见其踪影, 电业所催缴电费,电话一直不通,是不是某消 防员讲述的“一个30多岁的母亲怀抱着自己的 儿子,被烧成木炭”
@深圳老崔:2012年6月30日,美国纽约一商厦起火, 广播里高喊:不结帐不能走。随即商场大门被关上。大 火如焚尸炉一样“火化”了包括100多个孩子在内的378 个活人生怕有人闹事,但是城区还是相当安静。愿逝者 安息。 @渤海论坛官博 :【人民日报记者7月1日采访天津蓟县 火灾事件(被删除报道全文)】记者拍照,被警方人员 多次拦阻,声言“再拍就没收你相机!” 当欲与不知亲 人下落的家属接触时,随即被当地有关人员跟踪,记者 向东、跟踪者向东,记者向西、跟踪者向西,记者询问 “你为何跟踪?”答:“我是农民。”详见长微博 。
,持续激活网民的高度参与热情,网络与传统媒体之
阅读与思考
网络时代的媒体力量 专家:谨记“把关人”角色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表哥”落马中,分别扮演 了什么角色,二者呈现了怎样的互动关系? 网民是如何利用“微博”与官方进行话语博弈的? “表哥”的落马,是必然还是偶然? 有人认为网络反腐,为草根阶层有效监督公权力提 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也有人认为网络反腐具有某 种网络暴力的特征,它借助民间“舆论审判”的不 当方式,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你如何看待此问题? 你是否赞同“网络反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 并说明你的理由。
1)要点总括:‚环境监视功能‛的价值冲突
正相关因子
示警:对灾害,危险发出 及时的预警信息 至上 工具:提供各种生活指南 的真实有效资讯
VS
负相关因子
诚信缺失,制造 “和谐”,“维稳”
粉饰现实、掩盖真相 杜撰“假新闻”
2)协调解释功能
●其目的在于把社会的各部分、各因素整合为一个相互协 调的有机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如果说,监视环境主要 体现在报道里,那么协调关系就体现在言论和新闻评析中。 用德弗勒的话说:“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 系。”这里的“联系”,即通过言论和深度报道的评析,协 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们常把媒介比作“桥梁”、“纽带”,即指媒介具有 联系社会、协调关系的功能。如果说监视环境着眼于真实迅 速,协调关系就侧重在意见沟通。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仅 客观报道并不能解决问题,更需要评论、分析和解释。否则, 面对纷纭繁杂的现实,人们将无所适从,整个社会将陷于混 乱 ●大众媒介在协调关系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 过其传播的广泛性,使意见能在社会的最大范围内得到沟通, 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共识。
阅与思考: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 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 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 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1.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瞭望者”,“社会雷 达”,“看门狗”等比喻的深刻理解; 2.传媒的社会预警作用和环境监视功能具体所指是 什么? 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媒是怎样发挥这种社会 预警作用和环境监视功能的?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路线图”

网民发帖(或微博发声)——网友顶帖——传统媒体
介入——形成第二次报道热点——网络溢散效应——传 统媒体持续跟进——迫使原本行政不作为的公权力介入 ——事情得到处理。

在此过程中,网络与传统媒体相互激荡,相互影响
,新媒体压迫传统媒体有所反应,传统媒体介入后,
通过调查、专访、时评等,开掘报道层面和深度,而 网络则借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累积自身能量
学艺术、文明理念、正确的价值观得到继承和发扬。教育功能的最大作用在 于引导人们脱离愚昧、野蛮、黑暗,走向科学、文明、进步。过去,传递文 化的职责主要由家庭、学校承担,如今在很大程度上为大众媒介所承担。 ●传播的教育功能,广义上指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对受众的知识汲取、文化 素养、道德伦理、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人格形成等长期潜移默化 的影响;狭义上指媒介直接传授专门知识,如报刊图书中的知识性内容、广 播电视中的教育台、教育频道及时段中的教育节目。 新闻的“社会责任理论”,对传播业者提出了社会责任与素质要求:主张 媒体必须自律,对社会负有道德责任和义务,不能把个人利益或集团利益臵 于公众利益之上,媒体有责任倡导社会公序良俗,捍卫社会公德,阐明社会 目标和价值观。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健康传播活动,防止信息传 播的虚假化、浅薄化、煽情化、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媒体的数字偏好:神奇的‚37‛

【@人民日报 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不靠谱的‚37”】有人统计媒体 的数字偏好:今年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死亡37人(实 际45人遇难,14人失踪);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死亡37人(实 际38人);黑龙江鹤岗特大瓦斯爆炸事件死亡37人(实际108 人);铁岭昌图爆炸事件死亡37人(实际38人);湘鄂暴雨死 亡37人(实际41人)。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半个世界
真相难期,则造谣不止 蓟县大火逝者何以安息 信息需彻底公开 人民舆评:“失语”的天津蓟县该如何重塑公信力 权威信息缺位 天津蓟县大火传言难免猛于火
单仁平:火灾后续风波凸显政府公信力不足
7月7号以后,在发布造谣者受处理的 信息后,事情似乎一锤定音,舆论开 始渐渐平息(似乎收到封口令?), 网上舆论依然不买账,许多媒体也对 官民各说各话进行反思
本市蓟县火灾事故医疗救治工作有序进 行 天津,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 不结账不许走———— 天津火灾
天津大火:十条人命与170字简讯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死亡 的人数究竟是不是10人, 而在于除170字的简讯外, 严禁媒体公开采访报道!
@海涛1975:失火的莱德商厦封起来了,周边有很多警 车便衣,据说遇难者家属都受到监控,究竟死亡多少人? 有说3、4百的有说2、3百的,说法不一,本地人提到这 事很恐惧,不敢深谈。
网上出现质疑浪潮!!!!
动脑筋:本案的要素究竟有哪些???
言犹未尽的故事:舆论监督?还是监督舆论?
—— 由荒唐的奖项引发的“荒唐”推测
案例:屡犯众怒的李天一
案例:屡犯众怒的李天一
2013-10-
李天一何许人也?
李天一,现名李冠丰1996年4月出生, 绰号海淀银枪小霸王,系著名歌唱家 李双江和知名歌唱家梦鸽之子。
代性功能、渲泻功能) 5)劝服功能(又称‚宣传诱导‛功能) 6)社会整合功能(又称‚象征典仪功能‛)
哈罗德· 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




1)环境监视功能
●无论什么时代,人类都必须不断地监测、了解自 己生活的环境。人类必须设法确定自己所处时代的 政治、经济、生活等条件,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问 题、危机及其处理方法,自己的目标及实现该目标 的机会、方式等。 ●监视环境的功能在动物的群体中也同样存在,如 拉斯韦尔在文章中所说,在动物界,往往指派某些 成员担任群体的“哨兵”,一旦四周出现变化,就 发出警报。 ●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则把媒介的这种环境监视功 能形象地比喻为“社会雷达”(social radar)。 监视环境讲究准确、客观和及时,这就是媒介报道 新闻的最起码的要求。
李天一案的深沉思考
网络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1)集合现象发生的三大条件: ① 社会结构性压力; ② 触发性社会事件; ③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弱化; 2)集合现象扩散的两大主因: ① 群体暗示、模仿及群体感染; ② 无需恐惧惩罚的“匿名性”; 3)集合现象失控的三大特征: ① 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 ② 流言信息的回流现象; ③ 流言信息中不可缺位的谣言;
案例:笑林外传——“表哥演义‛

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 辆双层卧辅客车和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导致两车起火。事故确认共 有3 6人死亡。最具看点的却是这起事故引爆了一位‚回头一笑百‘霉’ 生‛的落难高官。

网络舆论迅速点燃,蔓延到传统媒体。一个不辞辛苦赶赴 现场的局长,一下子就成了全民公敌,世事难料也。
案例:天津蓟县大火
一座5层的大楼,真的只死了10个人?
这是一起令人悲伤的灾难,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在事故发生好几天以后,这起大火才突然 被广泛关注——根据种种流传的说法,有不少人相信,这起重大火灾的遇难者远不止10人,而 且在火场发生了非常丑陋的行为。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天津本地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到现在为止,只有 区区170字。
@徐凤文: 汉字分解为:艹、鱼、刂,山 上多野草,水中多草鱼,一刀之下,无蓟 而终——蓟县,古名无终国,参见本人对 无终国的小考
7月6日,也就是大火发生后的第7天,群众自发组织到钟鼓楼 纪念。尽管请来了新浪微博认证用户火灾科学家彭磊博士@kafka f鉴定,为官方背书,但是封锁、便衣、录像监视使得事情变得 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更加不可信
—— 医院监控视频为何不是原版? —— 一个农村娃居然开得起上百万的跑车? —— 深圳打工仔的励志故事令人称羡:月薪3000来元的侯 某,逛夜店、玩4P还是富豪游艇会的会员? —— 为什么7小时后侯某酒精浓度还那么高?
—— 为何不公布车祸时沿途的监控视频?
—— 这么多探头都没有拍到驾驶者的面部吗?
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人乳宴‛报道
见2002年10月下旬湖南几家都市晚报
践踏人类基本尊严的‚胎盘宴‛报道 (2004年11月1日北青报)
案例:5.26 飙车大惨案
凌晨3点零8分,深圳 滨海大道西行侨城东路 段发生了一起三人致死 的交通事故。一名大醉 男子带着三名摩登女郎 驾一辆红色GTR跑车,高 速撞上两辆同向行驶的 出租车。事件造成电动
出租车内三人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跑车男侯某逃逸。10
时,侯某自首,被警方刑拘。此时,
离事发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小时。
三、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差异 1. 前者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向不特定的社会大众传播,后者则主要通过口承相传的人 际传播方式向特定的人士扩散; 2. 两种谣言都会产生直接的‚受损者‛,但较之传统谣言有可能产生直接的‚受益者‛ 而言,网络谣言的散布者一般不可能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3. 网络谣言多以某一群体的社会共识为产床,传统谣言则多以特定个体的偏狭复仇和 主观恶意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