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 及答案
茶叶加工工理论试卷及答案.

《茶叶加工技术》练习卷号数:姓名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10题.随机抽70题。
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也不反扣分.每题0。
5分,满分40分.)1、茶叶的起源哪个朝代?()(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原始社会(D)唐代2、最原始的茶叶加工方法是().(A)腌茶(B)晒干(C)蒸青 (D)炒青()3、安溪产茶历史始于()。
(A)汉末(B)春秋时代(C)唐末五代时期 (D)明末清初4、()。
(A)思想政治素质(B)职业道德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专业技能5、中国六大茶类是指:()。
(A)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B)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黑茶、花茶(C)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D)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黄茶、花茶6、安溪铁观音是属于六大茶类的( )(A)绿茶(B)花茶(C)青茶(D)黑茶7、国外按商品茶特性,将茶叶分为()三大类.(A)绿茶、红茶、白茶(B)绿茶、红茶、黄茶(C)绿茶、红茶、乌龙茶 (D)绿茶、红茶、黑茶8、根据三位一体茶叶分类法,泡沫乌龙茶属于().(A)茶叶饮料(B)茶叶食品(C)茶叶保健品(D)茶叶添加剂9、()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A)晒青(B)杀青(C)做青(D)闷黄10、下列()是历史名茶.(A)临海蟠毫(B)安溪铁观音(C)蒙顶黄芽(D)南京雨花茶11、()“茶”字最早出现在( )。
(A)秦代以前(B)三国时期(C)中唐以前 (D)中唐以后12、鲜叶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采摘技术(B)栽培管理(C)生态条件 (D)品种适制性13、名优绿茶开采期一般掌握在茶芽有()左右达到采摘标准就开采。
(A)3%(B)5%(C)10%(D)30%14、英语中茶(TEA)的发音是由()演变而来的.(A)普通话(B)广东话(C)闽南话(D)客家话15、下列属于红茶的是().(A)金骏眉(B)红乌龙(C)凤凰单枞(D)大红袍16、下列不属于绿茶的是()。
茶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茶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茶叶的分类依据是()。
A. 茶树品种B. 茶叶加工工艺C. 茶叶外形D. 茶叶香气答案:B2. 绿茶的加工工艺中不包括()。
A. 杀青B. 揉捻C. 发酵D. 干燥答案:C3. 乌龙茶属于()茶类。
A. 不发酵B. 半发酵C. 全发酵D. 后发酵答案:B4. 普洱茶属于()茶类。
A. 不发酵B. 半发酵C. 后发酵D. 全发酵答案:C5. 茶叶的保存条件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温度B. 湿度D. 氧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茶叶审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外形B. 汤色C. 香气D. 滋味E. 叶底答案:ABCDE7. 茶艺表演中,茶具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材质B. 颜色D. 大小E. 产地答案:ABCDE8. 茶叶的保健功能包括()。
A. 抗氧化B. 降低血压C. 减肥D. 抗菌E. 提神答案:ABCDE9. 泡茶时,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包括()。
A. 茶叶用量B. 水温C. 泡茶时间D. 茶具材质E. 泡茶环境答案:ABCDE10. 茶艺表演中,茶艺师的服饰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颜色B. 款式C. 材质D. 舒适度E. 与茶具的搭配答案:ABCDE三、判断题11. 茶叶的等级越高,其保健功能越强。
()答案:错误12. 茶艺表演中,茶艺师的手势应自然、优雅。
()答案:正确13. 所有的茶叶都适合用高温水冲泡。
()答案:错误14. 茶叶的保存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答案:正确15. 茶艺表演中,茶艺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茶叶审评的五个基本要素。
答案:茶叶审评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17. 描述茶艺表演中茶艺师的服饰选择原则。
答案:茶艺师的服饰应选择颜色协调、款式适宜、材质舒适、与茶具搭配和谐的服装。
18. 说明茶叶保存的注意事项。
答案:茶叶保存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异味、防压碎和控制适宜的温度。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6题,每题1分,共86分)1.目前茶叶的萎凋,生产上使用最广的是()方法A、室内萎凋B、日光萎凋C、萎凋机萎凋D、萎凋槽萎凋正确答案:D2.手拉式百叶烘干机是用()控制出茶门的启闭,以防止热气的流失A、调节风门B、手拉杆C、连接杠杆D、操作百叶板正确答案:B3.滇红毛茶制造工艺流程是:鲜叶→萎凋→揉捻→( )→干燥。
A、筛分B、毛火C、发酵D、杀青正确答案:C4.古人讲“凡茶之候视天时”,________天气最适合制作乌龙茶。
A、台风暴雨B、北风微冷C、寒风习习D、阴雨低温正确答案:B5.晒青不足,做青应________。
A、薄摊少摇B、重摇,提早炒青C、适当重摇,促进“发酵”D、轻摇短凉,增加次数正确答案:C6.合理控制空气过剩系数是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液体燃料控制范围一般为()A、1点10―1点30B、1点30―1点50C、1点05―1点10D、1点10―1点20正确答案:D7.以下哪一项是毛茶验收的核心?A、审评定级B、数量验收C、扦样D、水分检验及碎末含量检验正确答案:A8.烘干机在运行中应经常注意电机、减速箱及轴承发热情况,轴承座温升不得超过________。
A、65℃B、80℃C、100℃D、35℃正确答案:A9.茶叶含水量超过________时,陈化速度逐渐加快。
A、10%B、9%C、6%D、5%正确答案:C10.黄茶黄叶黄汤的品质特点主要是在( )过程中形成。
A、揉捻B、杀青C、闷黄D、干燥正确答案:C11.根据包装材料基本特性,____不适合做名优茶的包装。
A、HDPEB、OPP/CPPC、OPP/PE/CPPD、PT/PE/PVA/PE正确答案:A12.乌龙茶精制,干燥温度掌握的原则,________宜低温烘培。
A、春茶、秋茶B、夏、暑茶C、副茶D、低级茶正确答案:A13.有一外销茶,品质因子评分,有一项“低”(-3分),应()评定。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
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
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
A、分筛复揉 B增加揉捻时间 C增加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6题,每题1分,共86分)1.“照”是看青技术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观察茶青(做青叶)的()A、叶状叶色B、青叶气味C、茶青柔软性,叶温D、叶的色泽及“行水”情况正确答案:D2.根据揉捻工艺适度掌握的原则,老叶应采用________。
A、不揉B、重揉C、轻揉D、揉切。
正确答案:B3.“抢水焙”或“走水焙”是指武夷岩茶烘焙中的()步骤。
A、炖火B、摊凉拣剔C、足火D、毛火正确答案:D4.随着包装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一般低档茶叶的包装费用占产品售价可以在____。
A、10%以下B、20%以下C、20—50%以上D、50%以上正确答案:B5.6CB―23型乌龙茶茶包揉机是根据原料老嫩调整加压标尺,嫩叶加压至()A、标尺8B、标尺11C、标尺8―11D、标尺15正确答案:A6.送风装置是通过调节()控制进风总量,以适应不同茶类及不同烘干工序的要求A、送风弯管B、送风喇叭口C、调节风门D、鼓风机正确答案:C7.根据包装材料基本特性,____不适合做名优茶的包装。
A、HDPEB、OPP/CPPC、OPP/PE/CPPD、PT/PE/PVA/PE正确答案:A8.茶树鲜叶包括()。
A、前面都是B、嫩梗C、芽D、嫩叶正确答案:A9.珠茶加工中的干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步。
A、二青、三青、毛火、足火B、二青、小锅、对锅、大锅C、二青、小锅、中锅、大锅D、二青、三青、小锅、大锅正确答案:B10.在红茶和绿茶初制过程中,绿茶的揉捻时间比红茶的揉捻时间()。
A、无法比较B、短C、相同D、长正确答案:B11.茶叶绿色食品标准,要求Cu含量应小于()A、0.05mg/KgB、0.1mg/KgC、0.2mg/KgD、30mg/Kg正确答案:D12.根据对茶样外形特征观察结果,下列____符合三级铁观音标准样。
A、条索肥壮,紧结重实,砂绿,三节色B、条索粗壮,微重实,欠乌油润C、条索壮结欠重实,欠乌油润D、条索粗松,枯燥、褐燥正确答案:C13.乌龙茶萎调,正常天气晴天采用()方法为宜。
茶叶初级加工试题及答案

茶叶初级加工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茶叶的初级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步骤?A.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B. 采摘、萎凋、发酵、揉捻、干燥C. 采摘、萎凋、杀青、发酵、干燥D.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答案:A2. 以下哪种茶叶的加工不需要发酵步骤?A. 绿茶B. 红茶C. 白茶D. 黑茶答案:A3. 杀青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茶叶的香气B. 固定茶叶的绿色C. 软化茶叶D. 提高茶叶的营养价值答案:B4. 揉捻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茶叶的香气B. 使茶叶形成卷曲状C. 减少茶叶的水分D. 增加茶叶的苦涩味答案:B5. 以下哪种茶叶的干燥方式是直接炒干?A. 绿茶B. 红茶C. 乌龙茶D. 黑茶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 茶叶初级加工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常见的?A. 采摘B. 萎凋C. 发酵D. 揉捻E. 干燥答案:A、B、D、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茶叶的初级加工?A. 气候条件B. 茶树品种C. 采摘时间D. 加工技术E. 茶叶等级答案:A、B、C、D3. 茶叶的萎凋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自然萎凋B. 人工萎凋C. 热风萎凋D. 冷风萎凋E. 机械萎凋答案:A、B、C、D4. 茶叶杀青的方法有哪些?A. 炒青B. 蒸青C. 烘青D. 晒青E. 微波杀青答案:A、B、C、E5. 茶叶揉捻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使茶叶卷曲B. 使茶叶柔软C. 提高茶叶的香气D. 减少茶叶的水分E. 增加茶叶的苦涩味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茶叶的初级加工过程中,采摘是第一步。
(对)2. 所有茶叶的加工都需要经过发酵步骤。
(错)3. 杀青可以提高茶叶的营养价值。
(错)4. 揉捻可以使茶叶形成卷曲状。
(对)5. 绿茶的干燥方式是直接炒干。
(对)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茶叶萎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茶叶萎凋的目的是使茶叶失去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后续的揉捻和杀青,同时萎凋过程中茶叶内部的酶活性增强,有助于茶叶香气的形成。
茶叶加工工(中级)试题库与答案

茶叶加工工(中级)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86题,每题1分,共86分)1.包揉时间是影响包揉机包揉质量的因素之一,每批作业的时间一般是()。
A、8-10B、15C、2-3D、3-7正确答案:D2.摇青机的操作部件包括闸刀开关和()A、操作手柄B、牙嵌离合器C、脚踏开关D、传动皮带正确答案:B3.外销红茶拼配付制方式是________。
A、单等拼和,交叉付制B、单级拼和,阶梯式付制C、多级付制,单级回收D、单级付制,多级回收正确答案:B4.半夜天气转暖,做青应()。
A、厚摊少摇B、多摇厚摊,保温C、适当重摇,促进“发酵“D、薄摊散发水分,再后摊保温促”发酵“正确答案:C5.()是属于全烘青绿茶A、鸠坑毛尖B、南安石亭绿西湖龙井C、都匀毛尖D、黄山毛峰正确答案:D6.精致机械中()是分离茶叶长短或大小的机械。
A、抖筛机B、圆筛机C、拣梗机D、飘筛机正确答案:B7.茶叶拼配诀窍是()。
A、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B、优次分明,匀整美观,提高质量C、调剂品质,统一规格,增加效益D、掌握基准茶、调剂茶、拼带茶的品质关系和拼配比例正确答案:A8.中档茶要求火候____。
A、温足B、饱足C、轻醇D、重火正确答案:A9.茶厂配电,接户线长度超过(),应增设电杆A、10mB、15mC、50mD、25m正确答案:D10.()是塑造名优茶外形的条件A、品种试制性B、品种物理特性C、品种化学特性D、品种生理特性正确答案:B11.照明线路中溶丝的额定电流,不得超过负荷电流()A、1.5倍B、3.5倍C、2倍D、1倍正确答案:C12.____是人民对每一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A、服务群众B、办事公道C、诚实守信D、爱岗敬业正确答案:B13.红茶“发酵”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
A、20—23℃B、30—32℃C、25—28℃D、35℃正确答案:C14.________采摘鲜叶品质最好,是制得乌龙茶高级茶的关键。
A、露水青B、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以前C、上午九时以前D、下午四时以后正确答案:B15.某一茶叶包装标有“绿底白字”绿色食品,是()茶叶。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
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
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
A、分筛复揉 B增加揉捻时间 C增加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
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
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
A、分筛复揉B增加揉捻时间C增加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A、青茶B、黄茶C、白茶10、下列茶产品中,未经过揉捻工序的是()。
A、碧螺春B、白毫银针C、安溪铁观音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鲜叶保鲜技术的关键是控制两个条件,即保持低温和适当降低鲜叶含水量。
()2、嫩杀指杀青程度轻些,鲜叶减重率少些;老杀指杀青程度重些,鲜叶减重率多些。
()3、制造铁观音的工序有“包揉”,而岩水仙未经“包揉”。
()4、金玉茶在初制中经过了“渥堆”工序,而做庄茶未经“渥堆”。
()5、按茶类创制时期的先后,青茶早于红茶。
()6、品质好的铁观音有“音韵”,品质好的太平猴魁有“猴韵。
()7、六安瓜片茶叶属绿茶类。
()8、第二套红碎茶样的品质高于第三套红碎茶样。
()9、影响渥堆的因素主要是水分、温度和氧气。
()10、在青茶加工中,加温萎凋的品质要比日光萎凋好。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某机制名优绿茶,其外形品质特点为“色泽翠绿,扁平光滑,挺秀尖削”。
设计出制造该茶叶的加工流程线并作简略说明。
2、为提高绿茶品质,应如何正确掌握绿茶揉捻工序的技术原则?3、简要叙述武夷岩茶的萎凋技术要点。
4、为形成绿茶“三绿”的品质特征,应如何正确掌握绿茶杀青工序的技术原则?五、综述题(任选1题作答,共22分)1、综述多酚类物质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及其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2、试述色素类物质在绿茶初制中的变化及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升高)、(通风不良)和(机械损伤)。
3、萎凋。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高温、薄摊、勤翻、快烘),足火应掌握(低温、厚摊、少翻、长烘)。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绿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红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红茶);大叶种鲜叶适制(红茶)。
6、9.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咖啡碱)和(儿茶素)。
8、烘青。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2A.3A.4B.5C.6C.7A.8A.9A.10B.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某机制名优绿茶,其外形品质特点为“色泽翠绿,扁平光滑,挺秀尖削”。
设计出制造该茶叶的加工流程线并作简略说明。
答:答:鲜叶摊放→杀青→(烘二青)→造型。
(3分)鲜叶摊放6-12小时左右,薄摊,尽量不翻动,依气温和叶象等确定摊放时间。
(1分)杀青,在快速杀足,杀透和杀匀原则下,温度不可过高。
(1分)烘二青有补杀青不足的作用,散失部分水分(含水量40%左右),避免在多用机或理条机内造型时间过长,有利于保绿。
(1分)造型温度90℃-60℃左右,先高后低,不可过高或过低。
投叶量不可太多。
(1分)应在理直茶条后加压,茶条约感刺手时加压,加压按“轻、重、轻”的原则,加重压时间要短,9成干后不加压,在理条机或多用机内炒至足干。
(1分)2、为提高绿茶品质,应如何正确掌握绿茶揉捻工序的技术原则?答:揉捻时,要求投量要适当,转速不宜快,揉时要保证,加压要适当。
投叶量、时间和压力是揉捻工序的主要技术因子,而叶子的老嫩和对杀青叶的处理即冷揉或热揉,是影响揉捻的主要因素。
(1分)(1)投叶量要合理(2分)投叶过多,造成叶条不紧,散条和扁碎条多,叶子发热还会影响内质;投叶过少,也起不到揉紧条索的作用。
一般根据机型,装叶到比揉筒口浅3-6厘米即可。
(2)揉时和加压(3分)加压原则为“轻、重、轻”,嫩叶轻揉,老叶重揉。
对高级嫩叶,在不加压或加轻压的情况下,揉时要长,揉20-25分钟,轻揉10分钟,加轻压5-10分钟,再解压揉5分钟。
对中等嫩度的叶子,揉30-40分钟,轻压10分钟,重压15-35分钟(中间松压2-3次),再解压揉5分钟对老嫩混杂叶,要分筛复揉,先按嫩叶要求揉,解块分筛后,筛面按老叶揉。
(3)揉捻机转速要合理(1分)一般在45-60转/分钟。
在一定范围内,揉捻叶的成条率是随揉捻机转速增加而下降的,而叶子的断碎与此相反。
(4)嫩叶要冷揉,老叶要热揉。
(1分)3、简要叙述武夷岩茶的萎凋技术要点。
答:萎凋适度标准:叶片失去光泽,叶质较柔软,叶缘稍卷缩,叶片呈萎凋状态,青气减退,清香显露,手持新梢基部则顶部第二叶下垂,而梗中水分尚充足,减重率在10-15%之间,含水量在68-70%左右为宜。
(1分)(1)气温不能超过34℃,否则容易红变。
因此一般晒青在早晚进行,早春的中午气温较低时也可晒青。
(2分)(2)晒青时间依气温等综合考虑,日光强、空气干燥,晒青时间短,最短可在10分钟左右;日光弱,湿度大,晒青时间可延长到1小时左右。
(2分)(3)晒青技术要根据各品种的鲜叶理化性状的不同而异。
晒青时间的长短,以日光强弱和叶片含水量多少等灵活掌握。
叶质嫩,叶张薄,含水量少的叶子,晒青宜轻;叶片肥嫩,含水量高的叶子,常进行两晒两晾;中午或日光过强时不宜晒青;雨水叶和露水叶要先摊放,去掉表面水后再进行晒青。
(2分)(4)要求薄摊,叶片不能损伤和红变。
(1分)4、为形成绿茶“三绿”的品质特征,应如何正确掌握绿茶杀青工序的技术原则?答: 绿茶杀青工序的技术原则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多抖少闷,抖闷结合;老叶嫩杀,嫩叶老杀。
(1)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高温杀青要求在快速破坏酶活性,阻止酶促氧化,为形成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在这个前提下,温度不是越高越好,尤其是杀青中后期,应逐步降温,以促进内含物向有利于品质好的方向发展,确保不炒焦叶子。
(3分)(2)多抖少闷,抖闷结合。
抖闷炒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鲜叶灵活掌握。
如嫩叶要多抖炒,老叶要多闷炒;芽叶肥壮,节间长的鲜叶,要适当闷炒。
(2分)(3)老叶嫩杀,嫩叶老杀。
嫩杀指杀青程度轻些,鲜叶减重率少些,老杀指杀青程度重些,鲜叶减重率少些。
(2分)五、综述题(任选1题作答,共22分)1、综述多酚类物质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及其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答:红茶色、香、味品质特点,是以多酚类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为中心的一系列化学成分变化所形成的。
其主要反应简式为:多酚氧化酶儿茶素+氧气——--——→邻醌(聚合)→茶黄素(橙黄色)→茶红素(鲜棕红色)→茶褐素(暗褐色)。
依发酵程度而产物含量和比例不同,并因此较大地影响红茶品质。
(6分)(1)对色泽的影响(6分)茶黄素和茶红素是形成红茶红汤红叶品质特点的重要物质。
茶黄素类水溶液为橙黄色,是红茶黄而亮及“金圈”的构成成分。
茶红素的水溶液呈鲜棕红色,是茶汤红艳度的重要成分。
茶褐素呈暗褐色,是茶汤暗的主要成分。
汤色噢艳明亮程度决定于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及两者的比例。
一般茶黄素含量在0.6-1.75%,茶红素含量在8.9-15.9%,茶褐素含量在9%内,茶汤红量,“金圈”明显。
“冷后浑”与咖啡碱和茶黄素含量有关,这与品质呈正相关。
红茶叶底要求红匀明亮。
这与茶红素、茶褐素和其它色素有关。
干茶色泽要求乌黑油润,调和一致。
这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产物、果胶、色素等有关。
(2)对滋味的影响(5分)红茶滋味要求醇厚或浓厚、鲜爽而不苦涩,有甜醇感。
多酚类是浓强的主要成分,其氧化产物茶黄素有较强的收敛性和鲜爽感,茶黄素次之。
据分析,茶黄素在0.7%以上,茶红素在9以上,茶红素与茶黄素的比值在10-15,品质较好。
(3)对香气的影响(5分)多酚类物质的初级氧化产物醌与氨基酸结合,可形成特有香气物质。
2、试述色素类物质在绿茶初制中的变化及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答:包括干茶色泽,汤色和叶底色泽。
名优茶的色泽要求三绿,且光泽度要好,干茶色泽以绿润为好,汤色和叶底色泽以绿亮为好。
(4分)影响干茶色泽的主要物质是叶绿素。
叶绿素A为兰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
茶叶中叶绿素含量多,色泽就绿。
鲜叶中叶绿素含量高,茶叶中叶绿素含量就可能高。
需要指出的是,鲜叶中叶绿素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鲜叶的成熟度,1芽2叶大于1芽1叶大于芽,有的高山茶干色欠绿可能与缺乏氮素有关。
经过加工,鲜叶中的叶绿素要被破坏一部分,尤其是湿热作用时间长,对叶绿素的破坏就越多。
(6分)一般认为色泽的润度与水溶性果胶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干茶色泽润度好。
绿茶汤色以浅绿色、浅黄绿色,并且鲜亮或亮为好。
深、暗、浊不好。
汤色绿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
叶绿素属脂溶性物质,不能溶解于茶汤中,在茶汤中仅有极微量呈悬浮颗粒状。
茶汤中黄色的主要成分主体是多酚类的氧化物,多酚类氧化量越大,汤色越黄,绿茶质量差。
(5分)绿茶的叶底色泽要一致,明亮。
鲜绿、嫩绿、浅黄绿都属正常,以嫩绿为多,叶绿素保留量越多,叶底越绿,湿热作用越强,形成脱镁叶绿素越多,叶底则绿带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