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中心思想练习
专题02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专题0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梳理一、提问方式1.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2.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答题思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在阅读中,能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必备的语文素养。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
★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旨,前提是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下面提供的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分析题目,理解意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2)抓住重点句,理解意图。
第一,从过渡段、中心句、反复语句入手。
第二,从作者的抒情句、议论句入手。
第三,从文章的总起句入手。
第四,从文章的总结句入手。
(3)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意图。
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
3.归纳中心思想的技巧: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主旨(感情/道理/品质)文章体裁基本句式写人的文章“表现(表达)了……品质”或“赞扬(歌颂)……精神”记事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表现(赞颂)……新风尚”或“说明了……道理”状物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或“说明(赞扬)……品质(精神)”写景的文章“表达(表现)……思想感情”题型解决方案精选练习一、(2021·福建福州·统考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
天鹅守护神①2017年10月我应邀参加乌镇戏剧节。
在乌镇,听朋友贾安宜谈到老袁和天鹅的故事:“天鹅一次只睡45秒,45秒睁一次眼再睡45秒,这样连起来一天也可睡8个小时。
为什么?它要随时保持警觉性,以防天敌,而人类是其最大的天敌。
”这是天鹅卫士学顺说的。
袁学顺住威海荣成,他20岁开始保护、照顾伤残的天鹅,42年来从不懈怠,我听后深受感动,决定去山东拜访他。
②老袁谈到最心爱的天鹅,眼睛都发光,他懂得天鹅的语言,如数家珍地说大天鹅有喇叭天鹅、咳声天和啸声天鹅。
主旨概括练习题

主旨概括练习题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因此,提炼主旨概括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写作和沟通都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主旨概括的练习题,帮助你提升这一能力。
一、简单句主旨概括
1. 《红楼梦》是一部关于贵族社会衰落的小说。
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反映了反腐斗争的艰巨性。
3. 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复合句主旨概括
1. 虽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2. 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了一
些负面影响。
3. 尽管教育资源不够均衡,但通过政府的努力,教育公平问题正在
得到改善。
三、段落主旨概括
1. 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当前,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年轻人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之一。
3. 治理环境污染是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参与。
四、文章主旨概括
不同于上面的练习题只需概括一个句子或段落的中心思想,这一练习考察你能否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
文章标题: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正文内容可以包括一些写作技巧、方法或者经验分享)
通过以上练习题,相信你已经对主旨概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概括主旨的能力。
希望你在日后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

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Preview of the class如何概括中心思想:※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任务 1:仔细阅读并思考,本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概括出来。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
医生们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 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
”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
”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
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
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
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 我哭着回家。
当晚, 我告诉了妈妈。
她拥抱我一下, 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
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
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
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
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
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
我回家后哭了, 妈妈久久不发一言, 然后说:“喔 , 亲爱的, 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 你会看到的!” 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掀开蒙着头部的被子窥见她在流泪。
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
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 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任务 1:仔细阅读并思考,本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概括出来。
概括题:文章思路及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概括【范本模板】

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一般概括题文章思路的梳理:精准概括题1.一般概括题:概括主要内容提问方式⑴.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⑵.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夏日原野上的追赶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酷烈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
他一瘸一拐地追着。
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
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
概括中心思想练习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什么是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任何人写文章总有一个目的:或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或是为了表扬某一个人物,或是为了介绍某一件事情,或是为了传播一个什么观点,表明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的思想倾向,就叫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几种方法:1、审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户”,它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思想或包含着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人民服务》、《视死如归》等。
学习这类文章时,先要认真默读思考: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把中心思想拎出来;接着,进一步了解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顺理法这是一种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
先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抓段法——有些文章通过重点段概括了中心思想。
(1).根据开头段。
如《詹天佑》、《为人民服务》等课文的开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根据结尾段。
《冀中的地道战》、《马》、《大理石街》等课,都在尾段点明了中心思想。
(3).根据重点段。
重点段是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安排的,抓注重点段分析概括,就理解了中心思想。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二段,《狼牙山五壮士》的第二、四段,《老水牛爷爷》的第三段等。
(4).根据议论段。
记叙文中的抒情或议论部分,往往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可抓住篇末的抒情部分来概括中心思想。
(5).根据人物事件。
记叙文中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来概括中心思想。
如《忆铁人》一课,可通过分析铁人的形象和他去托儿所这一典型事件概括出中心思想来。
中心思想的表述是有规律可循的。
中心思想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惯的表述形式有两种(不是绝对的):(1)本文通过对....... 的描述(或记叙、回忆),歌颂了(或说明了、反映了、表现了、提倡了)....... 。
【单元主题阅读】第五单元:中心思想(试题)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分析:
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文段的的中心句在第①段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围绕这句话第②段写了生物(植物、动物)在夏天迅速生长;第③段写了非生物(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和柏油路等事物)在夏天都在生长的现象。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标志标记迸发爆发蒸发蒸腾冲刺冲击
2.读短文第1自然段,完成练习。
3.奶奶叫“我们”每五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目的是什么?()
A.明白苗儿长得多快。B.明白苗儿生命顽强。
C.明白太阳路是什么D.明白植物的生长规律。
4.文中第1自然段写出了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两个要点)
5.“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这句话中“到处”一词能删去吗?说明理由。
(1)第①句从的角度,写出了夏天。
(2)第②句从的角度,写出了夏天。
3.下面最适合填在短文第2自然段横线上,并能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4.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说说短文围绕这个中心,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奶奶问:“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朵;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概括中心思想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牵牛花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
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
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
只要从屋檐下搭几根绳子连到篱笆上,牵牛花的茎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
那翠绿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向上攀登的。
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都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
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
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牵牛花一生都在攀登。
一天、二天,一月、二月,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刻才罢休。
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了一粒粒饱满的种子。
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的作用是:2.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真倒霉,在这时候腿上起了两个包,今天,连体育课都上不了啦!”我一边一拐一拐地背着书包往家走,一边小声叨唠着。
“金青,金青等我会儿……”,我无意中看见了我们班的金青,真想飞快地跑过去。
“呦,你的脚扭了?”“何止是‘扭了’,都瘸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天我腿上起了两个大包,硬硬的,已经磨肿了。
”“走,我陪你上医院!”我站着不动,“都这样了,还不去,等磨破了你连上学都困难!”我听她这么一说,只好随她去了。
她把我的书包抢过去挎在肩上,两个大书包“叽里咕噜”地直打架,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进了医院,金青又是挂号,又是找诊室,忙个不停。
等医生给我上好药,贴上胶布,我从诊室里走出来时,她赶紧走过来,一把扶住我,关心地问:“疼吗?”我忍着眼泪点点头。
“我背你走!”“别,那怎么行?”她犹豫了一下,“那我扶你走!”“不用……”不等我说完,她已经搀起我,两个大书包又“叽里咕噜”地直打架。
我们一路走,一路说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脚上两个大包已经不那么疼了。
第六讲: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高级)——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答案)考点导读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一个人或对一件事的立场、看法、主张,文章的屮心思想一般都不直接在文章里写出来,而是通过文章的词、句、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
在阅读理解屮,概括一篇文章的屮心思想是经常考试的题型,也是必备的语文素养。
解题法宝一.常见题型。
1.选择、判断。
如:下面那句话正确的归纳了文章的屮心思想?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 ”。
2.填空补充。
如:本文记叙了(),赞扬了或表达了()。
3.概括。
如:概括文章的屮心思想或本文的屮心思想是什么?二•答题步骤。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 分段、概括段意。
3.统观全文,整理自己的感受。
4 •组织语言,概括屮心思想。
提示:组织语言时,可以回答两个问题:(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叙述了(介绍了)……(中心思想)表现了(赞扬了或表达了)……5.阅读全文再仔细琢磨。
写出来的屮心思想是不是准确、全面?语句是否通顺?不妥之处再修改。
三.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分析文章的题g:人们通常把文章的题目称作文章的“眼睛”,分析了这个题目,再去阅读文章,就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屮心思想了。
2.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记叙文一般都是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所以大多数文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阅读,要先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人,记叙了什么事,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再进一步思考作者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3.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与屮心思想有密切关系。
有的文章开头点题,开门见山,突出中心,总结性结尾的一些文章,往往在结尾时点明了屮心思想。
4.分析文章中议论与抒情部分:有些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或抒情结合的方法,在记叙屮穿插一些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这些议论和抒情的部分往往直接反映了文章的屮心思想。
5.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这种方法是概括屮心思想的最基本的方法,抓住哪些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深入体会,就能正确地把握屮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中心思想练习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什么是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任何人写文章总有一个目的:或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或是为了表扬某一个人物,或是为了介绍某一件事情,或是为了传播一个什么观点,表明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的思想倾向,就叫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几种方法:
1、审题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户”,它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思想或包含着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人民服务》、《视死如归》等。
学习这类文章时,先要认真默读思考: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把中心思想拎出来;接着,进一步了解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顺理法
这是一种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
先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抓段法——有些文章通过重点段概括了中心思想。
(1). 根据开头段。
如《詹天佑》、《为人民服务》等课文的开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根据结尾段。
《冀中的地道战》、《马》、《大理石街》等课,都在尾段点明了中心思想。
(3). 根据重点段。
重点段是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安排的,抓注重点段分析概括,就理解了中心思想。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二段,《狼牙山五壮士》的第二、四段,《老水牛爷爷》的第三段等。
(4). 根据议论段。
记叙文中的抒情或议论部分,往往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可抓住篇末的抒情部分来概括中心思想。
(5). 根据人物事件。
记叙文中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来概括中心思想。
如《忆铁人》一课,可通过分析铁人的形象和他去托儿所这一典型事件概括出中心思想来。
中心思想的表述是有规律可循的。
中心思想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惯的表述形式有两种(不是绝对的):
(1)本文通过对...... 的描述(或记叙、回忆),歌颂了(或说明了、反映了、表现了、提倡了)...... 。
(2)本文记叙了(或描述了)...... 的事(的经过、场面、情景),反映了(或歌颂了、说明了、提倡了)...... 。
4、品词析句法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含在词语和句子中的,同学们阅读时要仔细口品味、分析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从而概括出中心思想。
如《咏柳》、《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这三首诗的作者,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春天。
同学们阅读时,通过深入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情境,反复诵读,就可以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有些文章是通过中心句来揭示中心思想的,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
通过阅读下面的短文,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练习一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人们都以为,他小时候
定是一个神童,学习成绩非常出色。
其实,并不是这样。
爱因斯坦小时候脑子迟钝(d ùn ),学话很慢,直到3岁才会说话。
父母担心他会是一个
傻子,上小学以后,爱因斯坦学习成绩很差,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生性孤僻(p ì),智力迟钝。
”学校的训导主任曾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的”,甚至令他退学。
16岁时,爱因斯坦投考一所大学,因成绩差没有被录龋这时,他很难过,不想再念书了。
中学的校长鼓励他不要灰心,说英国人达尔文也曾因智力平常被大学赶出来,后来不是成了大科学家吗?爱因斯坦听了这些话,又继续努力学习,第二年就考入了大学。
以后,他刻苦钻研,很快创立了相对论,在28岁那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爱因斯坦的成长过程说明,人的智力虽然有天生的差别,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发掘,还是靠勤奋学习。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练习二
蝴蝶,素有“飞动的花”的称号,可见它的美丽;金鱼,素有“水中之花”的美名,也可见它的漂亮。
可是我既不爱那美丽的蝴蝶,也不爱那漂亮的金鱼,却爱朴实无华的春蚕。
春蚕,既没有华丽的衣衫,也没有动人的名字,但它的精神却是高尚的。
它要求的,仅仅是几片桑叶,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吐出宝贵的丝,一直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家邻居养了些蚕。
有一次,我目睹了蚕儿吐丝结茧的情景。
它们蜕了四次皮之后,便开始了那不平凡的工作——吐丝。
春蚕用吐出的又细又软的丝,把自己裹了一层又一层,结成椭圆形的茧后,它仍在里面吐呀,吐呀….. 直到最后。
啊!春蚕,你就是这样结束了你短短的一生!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
想到蚕儿不知疲倦地吐丝的景象,我不禁叹道:“春蚕,你为了造福人类,宁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啊!”爸爸深情地说:“是啊,人也应该这样,应该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
蚕儿死了,但春蚕吐丝的景象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啊,春蚕,你永远活在我心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练习三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
前往应聘的都是巨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
”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
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了人。
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
”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
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
4、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是因为:
5、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考的是:第二关考的
是:。
6、读了这篇短文,你还读懂了什么?(三)不说假话爱人民
全国解放以后,彭德怀爷爷担任过很多重要任务,可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要多为老百姓服务。
一九五八年,很多地方乱报粮食产量,大家比赛吹牛,好像谁吹得凶谁的粮食就多,彭爷爷回到故乡调查。
县委书记老王对彭爷爷说,这里的粮食最多打八百斤。
彭爷爷表扬老王,说他是说实话的好干部。
在乌石公社,彭爷爷看到田里的稻子又密又细,长得很差,十分痛心。
可是,一位队干部却向彭爷爷报“喜”,说粮食亩产可达三千斤。
彭爷爷严肃地批评他:“你别瞎吹了,我看了你们的稻田,打三百斤就不错。
干部说假话,老百姓就要吃亏。
”
这位身经百战的元帅,没有忘记人民,把人民的利益看得很重很重。
1、把表现作者写作目的的语句有“~~~”画出来。
2、根据你选择的中心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爷爷
爷爷已经去世半年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里总是浮现着爷爷那慈祥的容貌。
爷爷有许多动人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对我的教育最深。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傍晚,我依偎在爷爷的床头边,听爷爷讲文天祥的故事。
忽然,“吱”的一声,那扇笨重的门被推开了,昏暗的油灯映出一张笑容满面的脸。
“哦,是李叔叔。
”我连忙站了起来倒茶。
爷爷吃力地从床上坐起来,还未开口,李叔叔已把礼品摆满了一桌。
李叔叔说:“大伯,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老人家可别介意。
”爷爷顿时明白了八九分,说:“是为你私自捕鱼而来的吧?”李叔叔像啄木鸟似地点着头,分辩道:“您老人家可别误会了,这算什么捕鱼,只是随手捞几条罢了。
您家老二负责管理鱼湖,他又是孝子,只要您老人家说几句话,不就没事了吗?”爷爷听了,紫铜色脸立刻变得铁青,说:“是的,这样一来咱们都有好处,你得了鱼,我得了你送来的礼物,我们大家都高。
可这样一来,不就把集体承包的鱼湖害苦了吗?”李叔叔软磨硬磨地求了半天,爷爷也没答应。
后来,他感到实在没指望了,只得提着礼物垂头丧气地走了护人。
啊!爷爷,您坚持原则,大公无私,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1、用“___”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2、把短文的中心思想补充完整。
短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