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简介
广西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

广西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广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地区特殊性,部分地区的教师周转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并实施广西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定位。
广西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师周转房制度,为教师提供稳定、舒适的住房环境,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
三、具体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周转房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
2. 完善规划设计。
对教师周转房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房屋布局和配套设施,确保教师的居住舒适和便利。
3. 严格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教师周转房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周转房的使用范围、管理权限和责任,加强对周转房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4. 完善配套设施。
在教师周转房周边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业设施等,为教师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工作条件。
5.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周转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教师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共识。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推进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的工作合力。
2. 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各种媒介加强对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的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社会共识。
五、效果评估。
对广西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从教师的满意度、居住环境改善程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确保其实施效果。
六、总结。
广西教师周转房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解决教师周转房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规划设计、严格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师周转房环境,为教师提供稳定、舒适的住房条件,实现教师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镇中心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主管单位 (1)1.3实施单位 (1)1.4建设地点 (1)1.5建设性质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7建设目标及内容 (1)1.8建设规模 (2)1.9工程进度计划 (2)1.10资金筹措 (2)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第二章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对象、范围 (3)2.1编制的依据 (3)2.2编制原则 (3)2.3研究对象 (4)2.4研究范围 (4)第三章 XX镇中心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概况 (5)3.1教育概况 (5)3.2教师宿舍状况 (5)3.3周转宿舍情况 (5)第四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6)4.1项目建设的背景 (6)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五章项目所在市域概况 (8)5.1XX概况 (8)5.2XX镇概况 (9)5.3历史沿革 (10)5.4自然地理 (10)5.5旅游环境 (11)5.6XX镇发展情况 (12)5.7交通建设 (13)5.8结论 (13)第六章场地现状与建设条件 (14)6.2建设场地条件 (14)第七章建设内容和工程设计方案 (17)7.1设计原则 (17)7.2设计规范 (17)7.3建设内容和规模 (18)7.4建筑工程 (18)7.5给排水工程 (21)7.6供电工程 (24)7.7消防 (26)第八章环境保护 (27)8.1环境现状 (27)8.2环保设计采用的标准 (27)8.3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27)第九章节能 (31)9.1节能的必要性 (31)9.2设计依据 (32)9.3建筑节能 (32)9.4节能措施 (32)9.5节水措施 (33)9.6中水处理 (34)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36)10.1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36)10.2劳动安全卫生 (36)10.3消防 (37)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管理 (39)11.1组织机构 (39)11.2项目管理 (39)11.3项目的管理职责 (40)11.4项目监督 (40)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 (42)12.1项目建设工期 (42)1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2)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13.2资金筹措方案 (45)第十四章效益分析 (47)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7)14.2项目所在地相互适应分析 (48)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49)15.1项目招投标 (49)15.1.1 招标依据 (49)15.1.2 招标组织原则 (49)15.1.3 招标范围 (49)15.1.4 招标方式及要求 (50)15.2建设期项目管理 (52)15.2.1 项目组织机构 (52)15.2.2 项目管理措施 (53)15.3项目监督 (54)第十六章风险分析 (56)第十七章结论 (57)附录 (58)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市XX区XX镇中心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1.2 主管单位XX市XX区教育局1.3 实施单位XX市XX区XX镇中心小学1.4 建设地点XX市XX区XX镇中心小学内1.5 建设性质新建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委托方:XX区教育局编制方:XX省XX科学研究院,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1.7 建设目标及内容依据国家、XX省及XX市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有效版本进行设计。
教师周转房建筑方案

教师周转房建筑方案教师周转房是指供教师临时居住的房屋,用作教师在学校附近生活的场所,一般建在学校周边,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教师周转房的建筑方案。
首先,教师周转房的建筑方案需要考虑到教师的日常生活需求。
一般来说,教师房屋的设计应该简化,结构稳固,方便维护和管理。
房屋面积适中,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功能区域。
另外,要注意房屋的采光、通风和隔音等问题,使教师能够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放松和休息。
其次,教师周转房的建筑方案还需要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需求。
一方面,教师周转房应该配备一些办公设施,例如书桌、书柜和电脑等,以方便教师备课和批改作业。
另一方面,应该设置一个独立的教室或者会议室,以供教师进行讲课和开会等工作活动。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教师周转房的周边设置一些公共设施,例如图书馆、多功能厅等,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再次,教师周转房的建筑方案需要考虑到教师的安全和便利。
在安全方面,可以采用一些措施,例如安装防火系统、安全门禁系统以及监控设备等,确保教师住宿的安全性。
在便利方面,可以设置一些周边设施,例如超市、健身房和医疗中心等,以满足教师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方便他们的出行和购物。
最后,教师周转房的建筑方案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环保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打造一个美丽宜人的居住环境,提高教师的居住品质和生活幸福感。
综上所述,教师周转房的建筑方案需要考虑到教师的日常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安全和便利以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适应教师的周转房,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教师周转房建设可行性报告

教师周转房建设可行性报告1.引言1.1 概述教师周转房建设可行性报告概述部分:教师周转房建设是为了解决教师在工作期间住房不便的问题,提高教师工作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本报告旨在对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告将从现状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建设方案三个方面展开,以客观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为教师周转房建设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在结论部分总结提出建议,展望未来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介绍了本报告的主题和背景,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报告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目的部分说明了本报告的编写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现状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建设方案三个小节。
现状分析部分对教师周转房当前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可行性分析部分对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建设方案部分提出了针对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建议和展望三个小节。
总结部分对本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建议部分提出了针对教师周转房建设的一些建设性建议,展望部分对教师周转房建设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以上是整个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安排。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可行性的评估,以及对建设方案的提出,旨在为解决教师住房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为教师周转房建设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为未来的建设和规划提供参考。
2.正文2.1 现状分析教师周转房是指学校提供给外来教师的临时居住场所,通常由学校配套建设。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教师周转房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数量严重不足。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编制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专项工程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编制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专项工程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7.06.20•【字号】教发规〔2017〕559号•【施行日期】2017.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编制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专项工程规划的通知教发规〔2017〕559号各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财政局: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政府安排部署,我省计划在2017-2020年实施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专项工程(以下简称“省教师周转宿舍工程”)。
现将编报“省教师周转宿舍工程”规划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实施范围根据国家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实施情况,此次“省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实施范围为未实施国家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工程的48个县(市)。
通过在48个县(市)乡镇(不含县城所在地的镇,下同)和乡镇以下寄宿制学校、中心小学所在地新建教师周转宿舍,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具,解决部分教师周转宿舍问题。
二、保障对象“省教师周转宿舍工程”主要保障48个县(市)乡镇和乡镇以下寄宿制学校、中心小学所在地,以及能够辐射保障的教学点特设岗位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离城镇较远的农村教师住宿问题,为他们住得下、教得好、留得住创造良好环境。
三、资金筹措办法“省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县(市)筹集,省财政按照工程建设资金的50%对县(市)给予奖补。
四、规划编制要求1.科学编制规划。
“省教师周转宿舍工程”要根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特岗、支教、交流教师分布等情况,选择符合入住条件教师集中的乡镇和乡镇以下的寄宿制学校、中心小学进行建设;统筹考虑周转宿舍需求量和县(市)财力状况,确定2017-2020年分年度项目及建设工程量,确保按时完成工程目标。
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实施方案

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市教体局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集中力量改善了一批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农村中小学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教师队伍素质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我市现有乡镇中小学45所,其中:乡镇初中5所、乡镇小学51所,在校学生11165人,其中:初中4345人、小学6802人。
教职工1089人,在学校住宿教师136人。
经过近几年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和薄改工程的实施,全市乡镇中小学基本消除了危旧校舍,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办公、住宿现状仍未得到彻底改善,近几年来,我市新招录的异地教师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撤点并校步伐的加快,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教师的住宿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我市多年给乡村招聘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外地应聘人员的增多,急需教师周转房的要求更加迫切。
为改善外地教师住宿设施条件,需要摆上建设改善日程。
善农村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等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本实现城镇均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设任务。
“十四五”期间,我市拟建设和改造周转宿舍的项目校共20间,建设和改造面积约550平方米,改造周转宿舍20间。
按照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分阶段,逐年完成。
二、资金来源计划我市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所需建设资金共150万元,改造周转宿舍资金需要15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解决。
三、保障措施我市教体局成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作领导组,由局长任组长,主管项目副局长任副组长,发展规划科长、各学校一把手为成员,明确责任分工,各负其责,协同工作。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领导组下设工程督查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适时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在工程实施中,不断制定并完善规划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评估验收等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程高效有序实施。
教师周转房方案

教师周转房方案引言教师周转房是指为解决教师岗位调动、交流、进修、离退等因素引起的住房问题,提供临时居所的一种安排。
教师周转房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舒适、便利和经济实惠的住房,保障教师的居住需求,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品质。
设立教师周转房的目的设立教师周转房是为了解决教师因岗位调动、交流、进修、离退等原因而面临的住房困扰。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质量和生活品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为教师提供舒适便利的住房条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设立教师周转房的原则公平原则教师周转房的分配应当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分配须以法律、政策为依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
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原则教师周转房的设立应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实际,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校的规模、教师数量、教职工福利等因素确定周转房的数量和规模。
经济实惠原则设立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和运营应当注重经济实惠,尽量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还要确保教师周转房的质量,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
设立教师周转房的方式学校自建方式学校可以利用自有的土地资源,自行建设教师周转房。
建设前需进行周密的规划,包括确定建筑规模、风格、布局等方面的要求。
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公共设施。
租赁方式学校可以通过与房屋出租商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方式提供教师周转房。
租赁方式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减轻学校的负担。
但需要注意租期、租金以及房屋维护等问题,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
合作方式学校可以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共同建设教师周转房。
通过合作方式,可以利用开发商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提高建设和管理的效率。
双方可以根据协议约定合作方式、利益分享等具体事项。
教师周转房的管理分配管理教师周转房应设置统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团队,负责教师周转房的分配工作。
分配应根据教师的居住需求、工作地点、岗位调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是改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工程汇报材料

林芝县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汇报材料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是改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事关农村教师切身利益和农村教育的稳定发展。
自2005年以来,我县通过实施改善教师住宿条件工程、全国中小学校安工程和2010年中央实施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项目以来,我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建设现状截止到2012年8月,全县共有教师住房11354平方米,其中小学共有教师住房7964㎡,小学专任教师人均47.4平方米,初中有教师住房48套,3390平方米,初中专任教师人均39平方米,入住率55%。
其中2005年以前建筑面积3442平方米,2005年以来建筑面积7912平方米。
2005年以来教师周住房项目12个,项目资金851万元,其中国投699万元,援藏资金152万元。
在建工程3个,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资金来源为国投项目,850万元,其中1和项目已进入招投标阶段,2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
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县委、县政府站在“科教兴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实施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工程是我县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因此我县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对该工程开绿灯,简化手续,减免费用,要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抓好工程的建设。
(二)、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认真搞好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选址。
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杜绝三边工程,土建项目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并着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三)、资金使用情况目前,我县各项教育工程项目上级资金已全部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城县黑英山乡寄宿制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黑英山乡寄宿制中心小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始建于1980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黑英山乡东大街10号,学校占地面积5403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16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2355平方米,购置设备670套,计划投资353.25万元(其中46.9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乡、13个行政村,辐射周边10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116名,可解决67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8%。
拜城县老虎台乡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老虎台乡中学是一所独立设计少数民族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71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老虎台乡亚木古鲁克村东大街9号,学校占地面积461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234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106平方米,购置设备890套,计划投资465.9万元(其中62.3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乡1个国营农牧场、7个行政村,辐射周边8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153名,可解决89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8%。
拜城县察尔齐镇寄宿制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察尔齐镇寄宿制中心小学是一所小学,始建于1935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察尔齐镇兰干村,学校占地面积294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95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573平方米,购置设备1020套,计划投资535.95万元(其中71.4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镇、11个行政村,辐射周边12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176名,可解决102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8%。
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克孜尔乡中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始建于1974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大街2号,学校占地面积4249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307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665平方米,购置设备480套,计划投资249.75万元(其中33.6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乡、11个行政村,辐射周边7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82名,可解决48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8%。
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大宛其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71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宛其农场西大街,学校占地面积4503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333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910平方米,购置设备260套,计划投资136.5万元(其中18.2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国营农场、5个行政村,辐射周边4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52名,可解决26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0%。
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铁热克镇中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2004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镇南大街,学校占地面积135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28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963平方米,购置设备270套,计划投资144.45万元(其中18.9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镇、2个行政村,辐射周边3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55名,可解决27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0%。
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赛里木镇中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赛里木镇8村1号,学校占地面积4400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98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106平方米,购置设备890套,计划投资465.9万元(其中62.3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镇、15个行政村,辐射周边7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153名,可解决89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8%。
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大桥乡中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始建于1984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桥乡哈尼喀村,学校占地面积3201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62平方米。
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2010平方米,购置设备570套,计划投资301.5万元(其中39.9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全额申请中央投资。
项目可覆盖周边1个乡、8个行政村,辐射周边8所学校,可辐射学校教职工总数达99名,可解决57名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占辐射教师总数的58%。
项目简介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
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地区昭苏县、特克斯县及巴州和静县相连。
县域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4个镇10个乡2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23万人,有维、汉、回、哈、柯、壮、满等20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在校学生33392人,其中小学生18563人、初中生10628人、高中生3160人。
全县共有教职25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49人,特岗教师258人、支教交流教师124人、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152人。
温巴什乡中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温巴什乡优喀克温巴什村,学校占地面积4494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37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