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希恕的迷茫

学习胡希恕的迷茫
学习胡希恕的迷茫

学习胡希恕的迷茫

最近又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细听一遍,顿觉心中明了,以为有得,故以《百一选方治验实录》(上册)以验证所学,方觉迷茫莫可名状,竟不知中医到底是何东西,中医到底如何看病,群友们是否有过此种心境?此阶段该如何快速度过?-------------------

经方医学各家自成体系,不可张冠李戴。

-------------------

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是为医学最高境界!

-------------------

学无体系,所求过多,茫无定见。

-------------------

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不是科学。所以目前缺少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方。

-------------------

個人理解:

方劑好比是工具,而經方就是那套使用的人最多,積累的使用經驗也最豐富的萬用工具套裝。在這個工具套裝中,用錘

子釘釘子和用比較重的魚嘴鉗釘釘子都是可以的,祗要能把釘子釘進去就行了。胡希恕老師傅有一套習慣性的使用工具的套路,黃煌老師傅有另一套習慣性的使用的套路,成名的諸經方家都有自己特有的套路,學徒工XXX將來也會形成自己的一套使用套路的。這些不同的套路都是建立在經方諸方的方證、藥證的堅實基礎之上的,正是這些東西纔是經方醫學背後的科學核心。

所以大家看到,不同的前輩使用經方的理論千差萬別,甚至看起來互相是矛盾的,但是用到具體的臨牀中,對同一類病人給出的治療思路和整套治療方案卻是完全可以互通的!不管你開始是跟胡希恕先生學,還是跟“漢希恕”先生學,擬或是自己走自己的路,祗要真正地深入進去,一定都會逐漸地走到方證、藥證這個完全能夠用臨牀實踐來進行檢驗,完全能夠通過實踐來證實或者是證僞的核心內容上來的。而這正是經方醫學的科學性所在之處。

一套思想方法,要是正過來說有理,反過來說也有理,永遠都有理,根本無法用實踐來證實或者證僞,永遠都能找到爲之而辯護的理由,永遠駁不倒,這就是祗有哲學家們或那些期望着當世人的精神領袖的人們纔感興趣的“祗能選擇信或者不信的,永遠有幾分道理”的哲學命題,而不是期望着通過解決在現實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來造福人類的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科學。中醫是科學,而絕不能搞成哲學。

-------------------

说得有理!

-------------------

說實在的,跟胡老只能學臨床用方的經驗,要學解、求答案,喜歡問為什麼,則此路不通,不如學劉渡老。但近代論臨床,張錫純影響最大,實用性強。要學理論,還得跟清朝幾個大醫家學,我覺得清朝對傷寒的研究比前人高。民國以後就倒退了,目前是奄奄一息,或許是絕處逢生時。胡老連五行學說都指為'胡說',後人還能跟他學什麼道理? 道理上說,這是自我閹割,後果是絕種無後,中醫任何一支怎麼可能離開五行理論? 所以,我不大相信他這一支能傳很久遠,我們的後代,都有可能把他的言論作批判材料或笑料。-------------------

生理之關係複雜,豈能用五行來描述, 其實五行可舉的例子

很少,

-------------------

hitzy: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

不 ..?(2013-08-06 11:01)?700)this.width=700;' >中医与

西医的思路不同,

如果说西医是科学,那中医就不是科学。

但是,中医不能因为不是科学,就没有用。中医就是这种不科学的体系,但是它可以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

我也有这种感觉,也许是不精的原因。

-------------------

好久没与老兄交流了。胡老的方证辩证真的能包含所有疾病吗?我以前治疗一个阳痿病人,用过很多方都没有一点起色,直到有一次他因感冒来找我治疗,我用了葛根麻黄汤,误打误撞竟然阳痿有了明显改善,后来他感冒好了,改为葛根麻黄汤治疗阳痿,效果非常好。葛根汤类方治疗阳痿,黄老师的体质论虽然能很好的解释,但从方证上该如何解?病人没有一点书上该有的葛根汤证,(比如身疼,项强,头疼等等

都没有)。这显然不是我病人的资料信息搜集不够,也不是方证能解释的问题,得从理论上寻找答案。胡老临床方证效果极好,这我不否认,但有没有不效的时候?不效的时候书上还写吗?我也有很多用方证法效如桴鼓的案例,但也有很多一点效果也没有的,如果只看那些有效的方证案例,天天拿出来当故事样讲,而不想想无效为何无效,我想是难以进步的。胡老的理论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比如说少阴属表,比如否定续命汤,我同意楼上说的:跟胡老只能學臨床用方的經驗,要學解、求答案,喜歡問為什麼,則此路不通。

-------------------

hitzy: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

不 ..?(2013-08-06 11:01)?700)this.width=700;' >如果是以现代科学为标准来衡量哪位医生是否搞明白了经方的话,恐怕张仲景也是不明白经方的人啊。

-------------------

答“葛根汤无意治疗阳痿案”:

《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灵枢经筋第十三》”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足少阴之筋。。。并太阳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内经》告诉我们“阴器不用”的原因,一个责之于伤于寒,一个责之于伤于热,其治疗大法,理所当然一个是行水,一个是清阴气。阳痿是什么?是'纵挺不收',是“伤于热”,当然要行水。《神龙本草经》“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何为”起阴气“?行水也。所以葛根汤证除了“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其实也可包括“阳痿”、“纵挺不收”等。近代著名中医曹颖莆所著《经方实验录》认为葛根为太阳温病主药,葛根汤为太阳温病主

方,是从葛根主治热盛津伤,主消渴,身大热考虑的,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向经典学习请教,方能体会中医之义趣。

仲景方证是举例,就象“六经提纲”,仲景方证,可作提纲观,如是方能“举一隅而反三隅”,如是方能“圆机活法”。-------------------

知识狭窄,未遇明师,领悟力差,此乃人生迷茫之因由。知识狭窄,是因读书太少,起点太低,准备不足。

未遇明师,是因未能立志,无志则不求甚解,不拜明师。

领悟力差,是因不肯修行,智慧未开,灵光被蒙。昔日周处除三害,不知今日君能否补此三课。

-------------------

胡老的东西非常好用,非常实在,我个人对胡老很崇拜,他讲中医,不讲什么玄的东西,只讲实用,这和张仲景如出一辙,正如黄煌老师说的,对一件事,我们不知其所以然时,知道其然也是很不错的

-------------------

伤寒论中的少阴病属表,这是正确的,何来错误之言?

-------------------

仲景到底是怎么组方用药的,老实说,早就没有人明白了,那是内证的东西,甚至仲景本人说不定也只是抄一抄古方,未必知其所以然。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方的思维不是用五行理论的,胡老等一群人讲的方证,虽然不是最好的答案,但

要比讲五行直接许多,可以很快应用起来,有点像小学生要背的乘法口诀。看似可以谈到病机的五行理论,真的可以让人懂得中医吗?我觉得只是自我安慰,不过是多了一副精致的机械手臂,那是了不起的工具,但从触感上说,不如自己肉身上的手好用。

-------------------

看样子,你还没学透胡老的理论。胡老的学说,除了方证还有一种叫排除法,颇似于西医的鉴别诊断。这是伤寒论本文中就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可惜后世少有人提及。如果遇到症不明显,就要进行排除到底属于哪一经,是太阳还是少阳等等,找到大方向再去找具体的方证,这个是比日本人高明的地方。

-------------------

hitzy: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

不 ..?(2013-08-06 11:01)?700)this.width=700;' >请问什么是科学

-------------------

个人学习心得:先停下来不要乱看书,专以伤寒、金匮为主,反复研读,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列出来,每个问题都用自己的

理解和思考去慢慢攻破,以有得为重点而不在乎看多少书,想不出就对比别人的看法,从别人的看法去找闪光点,或从用是方的医案找启示,确实找不到合理的,就只能再回到条文里,条文注意不要着眼于某一条,要以前后好几条合起来看,以揣摩仲景思路为主(为什么仲景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尤其要注意一些转折词、形容词,平时不怎么用却在这个条文用上的词),在不断对比不断否定(一些常见看法或表面看法)的基础上慢慢弄清楚条文的意思,别人的看法始终是别人的看法,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始终是不行,不要光顾着看书,要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不要把自己迷失在茫茫的医书中,因此,在基础还没打得足够好的时候真的不建议乱看后世医书,很容易误入歧途。

-------------------

henryw:

生理之關係複雜,豈能用五行來描述, 其實五行可舉的例子很少, 700)this.width=700;' >陰陽可以推之可萬,何況五行? 只是懂不懂陰陽五行,那可是個大問題了,多數中醫很容易被考倒,臨床和理論根本就是脫節,才會說陰陽五行沒用,中醫能不衰嗎? 這個中醫要象建立數學大廈那樣,從最基本的概念假設和最小單元開始,逐步逐條地清理證實。這項工作,可能要我們的下一代去做了。二三十年後,中醫復興,或許有理科腦袋的人來做此基礎工作,這方面工作光憑

文科和醫科的腦袋還遠遠不夠。西醫需要現代技術,光憑醫師,門都沒有。而中醫則需要多種腦袋,一起工作。

-------------------

Zero:好久没与老兄交流了。

胡老的方证辩证真的能包含所有疾病吗?我以前治疗一个

阳痿病人,用过很多方都没有一点起色,直到有一次他因感冒来找我治疗,我用了葛根麻黄汤,误打误撞竟然阳

痿 ..?(2013-08-06 14:57)?700)this.width=700;' >我頭一次聽到胡老否定小續命湯,感到震驚。臨床上看,小續命湯非常有效果。李可

給自己用,倪海廈那邊這個方是治中風最常用方之一。當然,這些都發生在胡老過

去以後。

-------------------

coorus:仲景到底是怎么组方用药的,老实说,早就没有人明白了,那是内证的东西,甚至仲景本人说不定也只是抄一抄古方,未必知其所以然。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方的思维不是用五行理论的,胡老等一 ..?(2013-08-06

19:35)?700)this.width=700;' >兩個同樣身體素質的人,一個練拳擊,一個練少林拳,給他們配備同樣最好的拳師。

他們兩個搏擊,頭一年,一般都是練拳擊的佔上風。三到五年內,難說誰一定佔上

風。但二十年後,幾乎肯定是練少林的佔上風,甚至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根本不

可同日而語。要走什麼路,各人自己選。

-------------------

青木青木:

伤寒论中的少阴病属表,这是正确的,何来错误之言?700)this.width=700;' >錯了! 從六氣性質來說,表層是太陽所主,次層為陽明所主,再裡則少陽所主,到了

三陰所主皆是裡層。但三陰臟跟表層有經絡聯繫,所以常常有類似不裡不表的病。

往往是經病,臟或許病或許不病,或許兼病,要看具體情形,但常被誤認。

少陰只有裡證,所謂的'少陰表證',是太陽病剛傳入少陰,而少陰臟未病(故說二三

日無裡證),少陰經病,太陽病未罷,是少陰與太陽並病。說'二三日無裡證'者,無

臟病是也,少陰經和太陽經皆走表,經屬表,皆太陽寒水之氣所主。典型的湯劑是

麻黃附子細辛和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解太陽表證,附子入少陰臟,從少陰臟向外

排少陰經中之寒,甘草或細辛是助力藥,體質多陰虛的用甘草,多陽虛的用細辛。-------------------

hitzy:

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不是科学。所以目前缺少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方。

700)this.width=700;' >

我對科學並不陌生,但簡單問一句什麼是科學,恐怕沒幾個人說得清。再問科學就很科

學嗎,很多人連問題都聽不懂。更不幸的是科學對中醫很無知,對靈性和生命現象

完全無知,離開靈性和生命現象談什麼醫學呢? 指望科學方法來研究中醫,不如讓

科學證明自己是科學的! 我敢說幾百年以後也做不到,科學不能證明自己是否是科學的,

怎麼拿它來證明生命現象是科學或不科學?-------------------

“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几千年来中医一直在“主观臆断”地给人看病?如此奇谈怪论,悲哉!

-------------------

我现在也在看胡老的伤寒论解读,感觉非常好,胡老强调辩方证是最高端,方证对应,药才能起效。很多人总是喜欢解

释,总想用中医的理论解释,所以,就觉得在胡老的学说中找不到答案,这其实正是胡老的特色,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一样,研究的都是人体,脱离人体,任何学说都没有了根基。在古代,想研究人体确实很难,因为很少解剖,对人体的认识就会存在很多误差,也有很多误判,但是古人也要解释人体的很多生理现象,所以,就产生了很多臆想的理论学说,从现在的观点看,当时的说法肯定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当时确实是先进的。胡老是正视这一问题的中医专家,非常难能可贵。学习中医,个人觉得,一定不要固执,不要一提中医博大精深,就不敢怀疑前人学说,总是怀疑自己。人体还是那个人体,很多生命的奥秘都已经解开了,就别再用那些五行学说去强解了!

-------------------

hitzy: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

不 ..?(2013-08-06 11:01)?700)this.width=700;' >中医是高智慧的东西,不是你低智商人能明白的。。。。

-------------------

道可道,非常道。任何东西,不潜心,你永远不懂,不真正了解他的思想,你永远觉得人家不科学。

-------------------

紅森:錯了! 從六氣性質來說,表層是太陽所主,次層為陽明所主,再裡則少陽所主,到了

三陰所主皆是裡層。但三陰臟跟表層有經絡聯繫,所以常常有類似不裡不表的病。

往往是經病,臟或許病或許 ..?(2013-08-07

03:00)?700)this.width=700;' >你能這樣詳細的回復,很感謝。但是,學術研究也正是在這裏體現價值。把你的這段話,拿來和胡老講的少陰病屬表證之陰證,太陽病屬表證之陽證,作一對比,高下立判啊。中醫,本是極簡明而易學易懂的,特別是以傷寒論為代表的湯液經方學派,藥與方與病相應者,乃服之。那些把一個簡單的問題,弄的越來越複雜的做法,已經遠遠的離開了道的法則,失去中醫的精髓了。

-------------------

青木青木:你能這樣詳細的回復,很感謝。但是,學術研究也正是在這裏體現價值。把你的這段話,拿來和胡老講的少陰病屬表證之陰證,太陽病屬表證之陽證,作一對比,高下立判啊。中醫,本是極簡明而 ..?(2013-08-07

10:58)?700)this.width=700;' >那什麼是表之陰,什麼是表之陽,什麼又是裡之陰和裡之陽,根據在哪裡? 我也覺得我的很簡單呀,仁兄聽不懂不一定就複雜,我是根據人體經絡和臟腑的內

在聯繫。中醫打內經開始就是認經絡肌肉作表,臟腑為裡,臟為裡陰,腑為裡陽。

今天就全推翻啦? 何曾幾時少陰臟變成表了? 表在哪裡?

根本不通嘛!

-------------------

紅森:我頭一次聽到胡老否定小續命湯,感到震驚。臨床上看,小續命湯非常有效果。李可

給自己用,倪海廈那邊這個方是治中風最常用方之一。當然,這些都發生在胡老過

去以後。?(2013-08-07 02:28)?700)this.width=700;' >胡老的金匮要略讲座P95页。

-------------------

Zero:胡老的金匮要略讲座P95页。?(2013-08-07

12:28)?700)this.width=700;' >我知道,也親自聽過。

-------------------

以胡老这种理论,怕是高血压也不能用麻黄,难道不知麻黄开放太阳之闭实,使气血散于外,而内部脏器,脑压力降低的道理?

-------------------

放下所有书,独阅仲景著,记下难解处,深思参他注!楼上有位朋友,确是实实在在的过来人,您的指点对我很有帮助!-------------------

20楼的简子先生,很感谢您的有得之言!

-------------------

胡老关于金匮要略里刚痉柔痉的论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以太阳病的形式出现的抽搐,然后给出治疗方法,这个方剂和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信是有效的,结果是对的但是古

人的认识是错的,以为是着了风什么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胡老的讲课中多次提到。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认识和评价经方及指导用药。

-------------------

hitzy:胡老关于金匮要略里刚痉柔痉的论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以太阳病的形式出现的抽搐,然后给出治疗方法,这个方剂和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信是有效的,结果是对的

但是古人的认识是错的,以 ..?(2013-08-08

12:23)?700)this.width=700;' >伤寒里中风本来就没说是

中风邪。是胡老自己理解错了。

-------------------

Zero:好久没与老兄交流了。

胡老的方证辩证真的能包含所有疾病吗?我以前治疗一个

阳痿病人,用过很多方都没有一点起色,直到有一次他因感冒来找我治疗,我用了葛根麻黄汤,误打误撞竟然阳

痿 ..?(2013-08-06 14:57)?700)this.width=700;' >阳痿也

是痿证一种,内经不是说了嘛“治痿独取阳明”。

本经说葛根“起阴气”,就是指能让生殖器勃起。

太阳经病不解,内侵阳明,阳明郁遏,不得顺降,用葛根汤升提,效果当然有了。

关于胡希恕先生我再说两句,他对伤寒论能自圆其说就已经代表确有独到之处。

搞伤寒论的有几个能自圆其说?

他目前的学术地位,没有当年刘渡舟的几句话,就靠他的几位弟子是炒不上来的。

其他圈内人极少评价,也就是郝万山说过几句,再对应他的医案,已足可玩味了。

-------------------

今再来:阳痿也是痿证一种,内经不是说了嘛“治痿独取阳明”。本经说葛根“起阴气”,就是指能让生殖器勃起。

太阳经病不解,内侵阳明,阳明郁遏,不得顺降,用葛根汤升提,效果当然有了。

关于 .. (2013-08-08 15:40) 700)this.width=700;' >感谢

先生指点。胡老的方证相应是非常厉害的,毋庸置疑,胡老的两本讲稿一直是我案头的常读书,但并不意味胡老都是对的,尤其“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我不能同意。辩方证有时候能立竿见影,有时候一点用都没有,这是我近期临床明显感觉到的。不是全部否认方证,而是对其进行补充,比如六病证,比如体质。这个阳痿病人,脉弦滑,舌红苔稍厚,而且

腹胀!一直按着湿热治的。如果我早点结合黄老师的体质学说,早考虑葛根麻黄剂,可能早见效了!

-------------------

Zero:感谢先生指点。

胡老的方证相应是非常厉害的,毋庸置疑,胡老的两本讲稿一直是我案头的常读书,但并不意味胡老都是对的,尤其“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我不能同意。

.......?(2013-08-09 12:50)?700)this.width=700;' >搞方证再厉害也最多是个二八法则,有20%是永远无法解释的。方证学研究视角独特,前人经验不多,近现代大体延续日本人的经验或思路。

学中医的,初始走方证路看似捷径,实际容易花拳绣腿。因为,绝大多数没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自我研磨,只知道简单的采纳别人意见,在有效和无效中沉潜往复,蹉跎岁月。

方证学不是辩证的尖端,而是辩证的无底洞!胡希恕八十多岁了,还在揣摩,还在修修改改,难道我们还想成为第二个胡吗?

-------------------

口气真大,好象你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这些系统,几年学习下来,你啥都清楚了,别把自己看的太大了。胡老总在修修改改,那是针对伤寒杂病论而言,真是无知者无畏,对前贤,没有一点点尊重之心。

-------------------

青木青木:口气真大,好象你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这些系统,几年学习下来,你啥都清楚了,别把自己看的太大了。胡老总在修修改改,那是针对伤寒杂病论而言,真是无知者无 .. (2013-08-11 14:14)

700)this.width=700;' >尊重胡老,但不是盲目的崇拜。

方证派不是不讲理论,而是将方药拆开后用西医的微观理论和方法论来解释方药,早已经把仲景六病证的理论抛于脑后,自以为抓住了根本,其实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西医对自己的理论都不确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中医联系整体的大局观。比如麻黄配伍炙甘草,跟单独使用麻黄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现代医学还没发展到能说清

楚的地步。用刚刚启蒙的医学来解释配伍严谨的经方医学,简直是笑话。

想学好中医也只有好好读伤寒一条捷径可走,用仲景自己的理论来解读自己的方药。-------------------

方证派不是不讲理论,而是将方药拆开后用西医的微观理论和方法论来解释方药---------这一条,是你的想当然吧!这世上没有方证派,只有尊重仲景原文的方证相应派,其方证相应的解释,也从来是以仲景原文为主来认识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现代科学知识,生理病理常识,以及西医的长处,正是中医千百年来能发展完善的地方,从来不固步自

封。

-------------------

青木青木:方证派不是不讲理论,而是将方药拆开后用西医的微观理论和方法论来解释方药---------这一条,是你的想当然吧!这世上没有方证派,只有尊重仲景原文的方证相应派,其方证相应的解释,也从来 ..?(2013-08-13

14:51)?700)this.width=700;' >胡老把续命汤都否定了是固步自封吗?

-------------------

经方不朽!大道永存!!!

-------------------

胡老讲中风证不能用录验续命汤,主大家仔细看看胡老讲话原文,真正理解清楚何时用续命汤,何时不可用续命汤。而续命汤从唐以后,为何逐渐被遗弃而不用,改用其它方剂,这中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为何唐以后诸多名医弃这么好用的名方而不用?人力有穷尽时,胡老就算对续命汤的使用时机的认识,有一定的错误,难道能影响到他整体上对伤寒论的精准把握,为何不学习人家的长处,而总是看着人家的短处来说事?从个人学习理解来讲,我不认为胡老对续命汤的认识有错误。临床上我按胡老对续命汤的理解去运用,效果是不错的。

-------------------

如果真是有太阳病这些外邪的证候,发烧啊,怕冷啊,同时伴有严重的贫血,这个方子还有时候,可以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这种人得感冒。《胡老金匮讲座》P95页。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纳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我真希望是仲景错了,否则我还真以为当归川芎是“强壮补血药”呢。-------------------

不管尊那一派,学精了都是高手。就怕都是半瓶子醋,一个个还都自以为了不起,对前贤指手画脚。为什么就不沉潜下来,虚心学习前贤的长处呢?医生自己关起门来唠叨几句就算了,门外人看了几页伤寒,没几天临床,就来指点前贤“过失”,真是无法想象。

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_中医科出科个人小结

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_中医科出 科个人小结 中医我是我国医学精粹,中医历史也源远流长!那么你要怎么去写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呢?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篇一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

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PDF.pdf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 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著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 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

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棋局经常会纷繁缭乱,但心绝不能乱。看病如下围棋,要有识有胆,胆识具备。 我痴痴地听着,这不就是陆游所说的“工夫在诗外”吗!

迷茫寻找的句子 60句

迷茫寻找的句子 60句第1段: 1.生活有时很无奈,有你便不迷茫,人生总是很漫长,有你便不寂寥,不羡慕短暂的刺激,向往平淡的细水长流,时光流失,最令我幸福的是你仍在我身旁! 2.我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敏感,我偏执,我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觉醒其实我已经不再年轻,我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一瞬间,我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3.借万圣节的喜气,把你和吊死鬼搞一个魔鬼组合,把烦恼,忧愁,迷茫,痛苦,压力,辛苦,劳累,不健康,不开心,不快乐,统统都赶跑。愿你万圣节快乐。 4.有时候,很迷茫的去看前方,明明知道那片海没有你在,却还要固执的踏上火车去追逐那个有你不了解的爱,害怕总是真实的存在,精彩的孤单总是陪伴着我终究该明白,不能再在原地徘徊,不能再固执的守着不会回来的,不能再挣扎着看着你的不精彩。 5.《十六岁花季》很迷茫,寻寻觅觅《爱在何方》;《孤男寡女》书信传情,轻易相信《地久天长》;《真爱之吻》偷偷品尝,最终不能成为《完美新娘》。 6.有人说,迷茫时一只漂泊太久的船,彼岸浓重的雾,让它迷失了自己的终点。可它还是飘啊飘啊,希望可以穿透这浓雾,见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7.孤独时,有你的陪伴才不觉得凄凉;憔悴时,有你的安慰才不觉得忧伤;痛苦时,有你的呵护才不觉得迷茫;快乐时,有你的分享才会觉得幸福荡漾! 8.未来像雾中一切都凄茫,不敢奢望,却还在迷茫。 9.他将幼小的你精心抚养,让你快乐成长;他给迷茫的你指明方向,使你不再彷徨。他就是你的父亲,父亲节到了,别忘了对他说声“谢谢”! 10.操心生活的你,奔波命运的他,迷茫生活的我,都因为2012将得到解脱,权利可以割舍,金钱失去诱惑,每一个人真情放开自我,享受快乐,末日也是一种快乐,平等又萧瑟。 11.为什么会迷茫?总觉得,再多的言语也无法企及自己思绪里的荒芜,再多的表情也见证不了自己内心的苍凉。于是,我自言自语:没有人会明白自己了吧,没有谁再可以信任了吧?有时候,我甚至一度迷失了自己,模糊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身处何地欲往何方。 12.望到房价只能叹气,看看自己还在蜗居,想想未来很是迷茫,不知此生能否有房,努力拼搏全为房子,希望房价能够停停。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 语不止,当刺期门。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少并病,古人解释是太阳病传入少阳而发生少阳病,太阳病还没解,叫并病,头项强痛是太阳证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这是少阳证,可是少阳证不明显,搁个“或”,有的时候眩冒,“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有时眩冒,有时结胸,心下满,如结胸,心下痞硬,小柴胡汤也心下痞硬,有人参,太阳少阳并病,太阳证还存在,少阳证不太明显,时有时无,这个也正说明柴胡证若有若无的时候,可以用针刺,这段的意思在此。当刺大椎第一间,这个大椎就是第一胸脊那个线中就是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刺突 之间)。那么这个穴的是泻胸中热气,这个表证也属于上焦的,少阳病也是。肺俞在第三胸椎下面两旁各取一寸五,肺俞是两个穴,肝俞在第九胸椎下面也是两旁各取一寸五,这两个穴…………(30:56—31:13没录上)。慎不可发汗,少阳病是不可发汗的,发汗则谵语,脉真正弦了,真正变成少阳

病了。不但少阳病,而且他有胃不和,有谵语。那么谵语,五日的时候谵语还不止,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变成少阳阳明并病了,那么也可以是实证。这个期门,就是乳头直下六、七肋骨之间。期门穴它祛胸中的邪热,常常少阳病柴胡证不明显也有刺期门的,那么这个虽然这么说,用柴胡证行不行呢?我认为行的,这个可以吃小柴胡汤。太阳和少阳并病,如果少阳证不明显,但时有时无的时候也可以用针刺的法治疗。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说明这些问题。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心理,健康学习和成长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心理,健康学习和成长 厦门湖明小学何志华有人对上海市4649名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亟待作心理辅导的问题,居前十位的是: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其中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有七项,可见,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产生学习焦虑心理的直接原因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出现心理压力而形成焦虑情绪。因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心理,让他们健康学习和成长刻不容缓。我觉得关键是学校与家庭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父母要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信任自己,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可敬可信的人。父母对孩子要有正确评价,除关心孩子学习外,对性格、品德、锻炼、健康水平各方面都可以进行评价。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特别要注意防止仅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价好坏,更不能施加压力,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压迫感甚至恐惧感。 我班有个孩子叫冯睿,他在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降,语文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降到8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以上下降到70 多分,而英语还出现了不及格现象。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打,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我求助。我就和家长多次进行沟通,了解了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制订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案,同时家长也明白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很快,冯睿的成绩进步了,孩子的自信心加强了,家长非常感激我。总之,父母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不能有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和急躁情绪,避免引起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紧张、对

中医方剂学 目录 打印版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1.麻黄汤1.麻黄加术汤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3.大青龙汤4.三拗汤5. 华盖散2.桂枝汤1.桂枝加葛根汤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3.桂枝加桂汤4.桂枝加芍 药汤 3.九味羌活汤大羌活汤 4.香苏散1.香苏葱豉汤2.加昧香苏散 5.小青龙汤1.射干麻黄汤2.小青龙加石膏汤 6.止嗽散金沸草散 7.正柴胡饮 第二节辛凉解表 1.银翘散银翘汤 2.桑菊饮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 4.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汤 5.升麻葛根汤1.竹叶柳蒡汤2.宣毒发表汤 葱豉桔梗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 1.败毒散1.荆防败毒散2.仓廪散 2.参苏饮 3.麻黄细辛附子汤1.麻黄附子甘草汤2.再造散 4.加减葳蕤汤1.葱白七味饮2.千金葳蕤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 1.大承气汤1.小承气汤2.调胃承气汤3.复方大承气汤 2.大黄牡丹汤1.清肠饮2.阑尾化瘀汤3.阑尾清化汤4.阑尾清解汤 3.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第二节温下 1.大黄附子汤 2.温脾汤1.三物备急丸2.三物白散 第三节润下 1.麻子仁丸(脾约丸)五仁丸 2.济川煎 第四节逐水

1.十枣汤控涎丹 2.舟车丸 3.疏凿饮子 第五节攻补兼施 1.黄龙汤新加黄龙汤 2.增液承气汤 3.承气养营汤 第三章和解剂 第一节和解少阳 1.小柴胡汤柴胡枳桔汤 2.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 3.蒿芩清胆汤 4.达原饮1.柴胡达原饮2.清脾饮 第二节调和肝脾 1.四逆散1.柴胡疏肝散2.枳实芍药散 2.逍遥散1.加味逍遥散2.黑逍遥散 3.痛泻要方 第三节调和肠胃 1.半夏泻心汤1.生姜泻心汤 2.甘草泻心汤3.黄连汤 第四章清热剂 第一节清气分热 1.白虎汤1.白虎加人参汤2.白虎加桂枝汤3.白虎加苍术汤 2.竹叶石膏汤第二节清营凉血 3.清营汤清宫汤 4.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1.神犀丹2.化斑汤 第三节清热解毒 1.黄连解毒汤1.泻心汤2.栀子金花汤3.清瘟败毒饮 2.凉膈散 3.普济消毒饮 4.仙方活命饮1.五味消毒饮2.四妙勇安汤 第四节清脏脏热 5.导赤散清心莲子饮 6.龙胆泻肝汤1.泻青丸2.当归龙荟丸 7.左金丸1.戊己丸2.香连丸

中医基础理论 心得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

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

我的老师 经方大师胡希恕 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着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

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着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棋局经常会纷繁缭乱,但心绝不能乱。看病如下围棋,要有识有胆,胆识具备。

谁的青春不迷茫经典语录 [走出迷茫的经典语录50句]

谁的青春不迷茫经典语录[走出迷茫的经典语录50句] 1,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5,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7,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8,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9,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10,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1,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2,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13,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4,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我们都在轮回中! 15,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16,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17,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8,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19,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20,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21,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才算是本事。用珠宝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代表将来。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的赢得出路。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人生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2,不管你在哪个单位上班,请记住: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入一行,先别惦记能赚多少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 23,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怎么走出这迷茫,让日子回到正轨?其实没什么

胡希恕讲痹症

胡希恕讲痹症 这个范围相当的广啊,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痛当然属于这种,那么,像这个类风湿啊,骨质增生啊,都概括在内的。以至于这个神经发炎,骨节疼痛,古人啊分不开的,都叫做痹痛,现在呢,我们有几节书,要温习温习。 一、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在金匮要略里头,在痉湿暍篇里头,专门提出了一个湿痹。 ①他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节说是啊,他就指这风湿。所以他也当太阳病了,也有关节疼痛,发热而烦。那么这种病,要是太阳病呢,这个关节疼痛而烦,这是一个表实这样一个证候。太阳伤寒,他是一个身痛,腰痛,骨节疼痛。那么要是真正的太阳伤寒证呢,他脉他要浮紧的。那么现在这个脉呢,沉而细,这个沉脉呀,古人认为,这个沉脉也主里,也主寒,也主水,所以在这个《金匮要略》里头,这个水,就是这个水肿这类的病,他说脉得诸沉,当责有水。那么这个,这一段,这个病主要的是这个里虚,所以脉沉细嘛,而饮不行,水不行,所以这个叫湿痹,这个不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应该脉浮紧呐,这里脉沉而细,说明是里虚有停水。那么古人呢,管这种的身体疼痛叫作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从这节上说,这个温痹的证候也不一样。那么要假设这种情况,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那我们遇到关节炎这种情况,身体疼痛而烦,类似表证,他这个主要由于小便不利,咱们这个讲伤寒论也有啊,那么里头有停饮,小便不利,你不利小便表不解。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利小便,里气一通畅,内外也和,也自然汗出而后解。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湿痹啊,所以有这种表热的证候。就由于水不行于里,可表气也闭塞,所以发生这种表证。那么这个呢,不要误于表的证候,一味发汗不行的,咱们在伤寒论,有多少节了。有一节我还记得,说这个太阳病,发汗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寒,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那个去桂不对的,应该去芍药,跟这个是一样的。那么要不利水,是不治的,我们治这个一般的关节炎呐,要注意有这么一种,但当利其小便。 ②湿家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可与麻黄加术汤。这也是痉湿暍的一章里头的。我讲,我很少几节把他集中了,然后等会讨论这个痹疼怎样治疗,这个地方。这个治疗,也不外乎古人这些原则了。这个湿家古人就指的这个风湿,身烦痛,那么痛而至烦呐,可与麻黄加术汤,他是可与之,不是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中医科的实习心得体会3篇_中医科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回顾在中医科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谈谈一些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医科的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在中医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中医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习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第一次真正的上临床,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离开了枯糙的书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我也充当了一回冒牌的实习医生。在我们下科之前经过简单的培训,可是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临床工作的我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适应和学习很多东西。我把在中医内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1、继承创新文明务实校训短短的八个字,就是出入校门前永远的记忆,所需继承的太多太多,前辈们的精神,乃重中之重,而后才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药房等等,创新,思维方式与药剂的创新,文明,谦而有理,务实,踏踏实实,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做好脚下,我觉得这八个字不光是运用在学习医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前辈们一步步辛勤的走下的路,我们应该走的更加辉煌。如此一来,这大学,也算得上并未白上了。 2、医人医心现如今太多病从心起,我们只能医人的躯壳,医人心,却是另一项浩瀚渺茫的工程,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不断的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医人心?以佛心观人,人人为佛,以魔心观人,人人为魔,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最终的答案,是以自性悟本真。自己要做一个榜样,不是时代,历史的榜样,而是自己的榜样,做好自己,自然会有人来拜访你,你由着他拜访,给他提点,解惑,自然能够医人心结,路还很长,无论是否从医,应有一颗医者之心。 3、目标在医院实习的同学很多,有很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好好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把实习放在首位的,毕竟只有那么一次,时间是那么的珍贵,岂能浪费,正因为这样我下定决心一定在实习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实习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的目标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术、掌握各项急诊的处理,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病。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 (一)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作者/胡希恕;编辑/锄云青衿写在前面的话: 2011年初,《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编著该书的作者段治钧老师曾“亲聆胡老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在整理胡老的遗作中发现《脉学概说》一篇,也是胡老生前未曾发表的,“和《辨证施治概论(要)》一样,同样是胡老研究仲景原著的一篇力作”。在研究胡老关于脉诊论述的诸多文献中,本篇可以说是最早的蓝本! 篇中导读为编者所加,特此说明。正文: 一.脉与证的明确概念 导读:证是指什么?脉又是指什么? 中医是依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反应,进行统一的观察与分析,讲求适应整体的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诊疗方式方法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独有精神。一个中医师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取证全面、辨证精确,并以其程度为先决条件。所以举凡目之所能望,耳之所能闻,问之所能知,切之所能感(包括诊脉和诊腹),均为中医辨证取材的对象,并将此望、闻、问、切称为四诊,可谓平等对待,无轻重之分。

不过一者脉象繁复多端,只凭指下体会以验其错综变化,不似望闻问以及腹诊等较为具体而易知;二者辨证论治虽需四诊合参,但在中医经久的实践体验下,脉诊确有其主导作用。由于以上两点的关系,凡由望闻问及腹诊所得的结果,统称之为证,而脉乃个别独立起来,把四诊的断病论治,就变为辨脉辨证的论治了,这中间必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发展过程。观仲景书篇章的标题,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等,正是表明这个道理。二、脉象在中医脉学中的意义 导读:何谓“脉象”,何谓“脉学”,怎样学好用好“仲景脉学”?今所谓脉学者,即研究有关脉诊的理论、方法及其在诊疗上所起作用的一种学识,脉象是中医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何谓脉象?无病健康人的脉,谓之平脉,平脉不以象名。人若有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才名之以象,即为病脉。一般临床辨证中所谓脉象,都是指病脉说的,而病脉的脉象即是与平脉相比的差相。 脉象是相对平脉比较而来,所以脉取太过、不及,当为辨脉之大法。古医籍《内经》、《难经》对于诊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在仲景书中,更以证治实例阐明诊法和脉理,脉取太过与不及在书中均有明文,惜读者不悟也。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脉象虽极复杂,概

走出青春迷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143005.html, 走出青春迷茫 作者:佚名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9年第48期 ①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掩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 ②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 ③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 ④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天下午上自習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 ⑤忽然一个男生说:“再买一个不就得了。”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正色警告:“事不过三!”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入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 ?譾?訛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我昨天去打网球了。”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阵乱踢,一起笑着、疯着。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

帮助学生走出迷茫

帮助学生走出迷茫 、案例介绍 刘翔翔,男,10级春季机电3班的学生。在刚进入企业时还是兴致较高的,工作态度是比较认真的,对企业管理人员安排的任务能及时完成。两周后他就开始懈怠,对上班不感兴趣了,上班时总想玩手机,还时常有“逃工”的现象发生,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出的警告也不屑一顾,带队老师找他交流沟通,他竟然提出要回家不参加顶岗实习了。 、案例分析与诊断 (一)分析:刘翔翔的表现我初步诊断为他自制力较差、自 身懒惰、不能吃苦,不服从管理、责任心不强,对顶岗实习失去兴趣,其实质就是他对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适应不了。 (二)原因:从家庭方面刘翔想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照顾 的无微不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吃过苦,没有独立生活过。 从他自身来看刘翔翔是比较自由散漫懒散的,上进心不强, 自控能力也是较差,平时也总想能不干活就不干。现在把他放到规章制度严格的企业里,还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完成任务,他适应不了。时间长了他就有最初的兴致勃勃变成了,不想去上班,想

逃避的想法。 、辅导目标与策略 1、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加强对刘翔翔的心理辅导。学生正 处于一个心理萌动时期, 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并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道德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和性的变化同时发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对人事的片面看法,帮助他们面对纷繁的环境,培养起自主性、主体性的观念。 2、重视对学生岗前的培训,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重视对学生的岗前培 训,在培训中要告诉学生:顶岗实习中 企业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该如何去适应实习岗位,等一系列的问题。 3、重视学生选岗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了解要去的岗位 选岗前准备要充分了解和要有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去选择,自 己定单位,带学生去单位看工作岗位,去了解和适应工作的环境。最好能带上学生家长去看,让家长也参与。这样能更好的巩固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 4、重视顶岗期间的跟踪管理,及时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为了让学生对学校信任,不至于觉得顶岗实习就是毕业了, 老师还是很关心他们的,这时,班主任对学生的跟踪管理一定不能放松。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班主任更要多去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实习环境,以及学生是否适应。从生活上要去关心。即使学生有想法、有埋怨、我认为这样我们给学生充分的关心和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相对会稳定些。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针对刘翔翔的懒散和意志力弱的特点,要特 别注意启发他 的自觉、自制,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制订计 划,引导他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地行动并形成习惯,及时反馈,

浅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体会

浅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体会 刘珍孙爱英蒋利群 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邵阳(422000) 摘要:针对目前中医内科学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弊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及手段,调整课时,加强知识结构联系等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体会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学科,是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在以往的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以板书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这种模式的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不能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至于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为了追求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中医内科学长久、健康地发展,务必要在传承与教育方式上进行改革。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述几点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体会和认识,供同道参酌。 1注重学科交叉联系,促进知识融会贯通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1]。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内容,对内科常见病证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及处方用药。本课程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结合其他中医基础课程,其中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的联系颇为重要,也不能忽视与妇科、外科、儿科等其他中医学科的联系。教学上既要突出本学科的重点,又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促进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目前我国医学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相结合的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病救人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中医专业学生的教学也应符合当前医疗情况的要求,要与时俱进。不能单一的、纯粹地进行中医知识的教学,而应建立以中医知识为主,西医知识为辅的知识结构。教学时,在疾病的定义、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适当地讲解相关性西医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化、现代化。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中医知识功底,也要有一定的西医知识,以便有足够的竞争力,去获取医疗行业的一席之位。 2合理分配教学课时,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中医内科学是连接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的桥梁,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性,其在高级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众人所知[2]。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并能结合临床变化灵活运用。“填鸭式”的课堂讲

销售新人如何尽快走出迷茫

销售新人如何尽快走出迷茫 很多刚刚进入企业做销售的人都会有种种迷茫和困惑,的确,在中国的近近亿的营销大军中,确实有一部分销售人,由于专业或职业选择的失误,或“雾里看花”地做营销,或所在的企业缺乏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培训,造成了这一部分销售人到底该何去何从,是“向左走”(转行),还是“向右走”(继续做下去)的这样一个艰难抉择。 作为销售人,不论你是处在哪个阶段,存在这些问题和困惑都是难免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因为,营销作为一项门槛低,工作和生活相对不稳定,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都要求相对较高的行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或者能够做好的,它需要全心的投入,忘我的工作,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后来的厚积薄发,“功成名就”。那么如何来管理销售人员呢? 成功销售人所必须经历的三个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宋代词人宴殊《蝶恋花》里的一句话,在这里把它用来比喻初入营销职场新人的迷茫无助的状态,非常恰切。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或转行刚进入营销行业的;新新人类”,在刚刚从事营销工作时,往往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加上缺少相关培训或一些上级没有“传帮带”意识,便造成了这些营销新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迷迷茫茫、孤苦无助的心境,甚至产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迷失、悲凉、苍凉的感慨,于是,一些销售人在没有相关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或打退堂鼓中途转行,或沦落为“装卸工”或“铺货员”等等,他们在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有的顺利进入了销售人的第二阶段,而有的还在原有岗位上“原地打转”,这时候他们会发出“装卸工”或“铺货员”这面“红旗”还要“打”多久的疑问。 营销新手在这个阶段一般要经历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营销涉及的面太广,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他不仅要熟悉本领域的营销理论,把握营销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要研究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不仅要上知天文,而且还要下晓地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较高而左右逢源并深受客户欢迎的人。 营销新人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才能尽快地摆脱迷茫的状态: 1、多学。中国的高等教育较多地表现为应试教育,哪怕是作为市场营销“科班”出身的“营销才子”,其在大学时所学的营销知识也一般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这就需要营销新手在初入市场一线时,一定要抛弃“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学习胡希恕的迷茫

学习胡希恕的迷茫 最近又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细听一遍,顿觉心中明了,以为有得,故以《百一选方治验实录》(上册)以验证所学,方觉迷茫莫可名状,竟不知中医到底是何东西,中医到底如何看病,群友们是否有过此种心境?此阶段该如何快速度过?------------------- 经方医学各家自成体系,不可张冠李戴。 ------------------- 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是为医学最高境界! ------------------- 学无体系,所求过多,茫无定见。 ------------------- 兄弟,中医本身就是主观臆断的多,所谓经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身就不是科学。 胡老还算是中医里边比较科学的一个,一辈子没有出书,因为没有彻底搞明白,其实也确实搞不明白,因为不是科学。所以目前缺少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方。 ------------------- 個人理解: 方劑好比是工具,而經方就是那套使用的人最多,積累的使用經驗也最豐富的萬用工具套裝。在這個工具套裝中,用錘

子釘釘子和用比較重的魚嘴鉗釘釘子都是可以的,祗要能把釘子釘進去就行了。胡希恕老師傅有一套習慣性的使用工具的套路,黃煌老師傅有另一套習慣性的使用的套路,成名的諸經方家都有自己特有的套路,學徒工XXX將來也會形成自己的一套使用套路的。這些不同的套路都是建立在經方諸方的方證、藥證的堅實基礎之上的,正是這些東西纔是經方醫學背後的科學核心。 所以大家看到,不同的前輩使用經方的理論千差萬別,甚至看起來互相是矛盾的,但是用到具體的臨牀中,對同一類病人給出的治療思路和整套治療方案卻是完全可以互通的!不管你開始是跟胡希恕先生學,還是跟“漢希恕”先生學,擬或是自己走自己的路,祗要真正地深入進去,一定都會逐漸地走到方證、藥證這個完全能夠用臨牀實踐來進行檢驗,完全能夠通過實踐來證實或者是證僞的核心內容上來的。而這正是經方醫學的科學性所在之處。 一套思想方法,要是正過來說有理,反過來說也有理,永遠都有理,根本無法用實踐來證實或者證僞,永遠都能找到爲之而辯護的理由,永遠駁不倒,這就是祗有哲學家們或那些期望着當世人的精神領袖的人們纔感興趣的“祗能選擇信或者不信的,永遠有幾分道理”的哲學命題,而不是期望着通過解決在現實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來造福人類的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科學。中醫是科學,而絕不能搞成哲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