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壁画

合集下载

敦煌莫高窟壁画鉴赏指南

敦煌莫高窟壁画鉴赏指南

敦煌莫高窟壁画鉴赏指南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以其精美绝伦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这些壁画不仅精湛绝伦,而且融合了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元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引导您了解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背景、内容和鉴赏方法,帮助您更好地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一、敦煌莫高窟概述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个由735个洞窟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些洞窟挖掘于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一直延续到14世纪元代。

莫高窟中的壁画是其最重要的艺术遗产,数量达到了五千多余幅,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包括佛教经典、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1. 佛教主题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反映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内容。

其中最著名的是多尊佛像以及涅槃、转法轮等经典场景的描绘。

这些壁画以其细腻的表现力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吸引了众多观众。

2. 历史人物除了佛教题材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还描绘了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这些历史题材的壁画展示了古代社会风貌、服饰特点和人物形象,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3. 神话传说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还有许多描绘神话传说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等。

这些作品以其夸张生动的笔触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三、敦煌莫高窟壁画鉴赏方法1. 全局观赏在欣赏敦煌莫高窟壁画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布局。

可以从洞窟的整体结构、壁画的不同区域划分等方面进行观察,以了解作品的整体构思和组合方式。

2. 细节欣赏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细节描绘极为精致,观赏者可以仔细观察壁画中人物的神态、服饰的细节、背景的构图等。

这些细节展示了艺术家的造诣和创作技巧,也是作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色彩鉴赏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颜色使用丰富多样,观赏者可以注意不同颜色的运用和搭配。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和意义,通过对色彩的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壁画作品所表达的信息。

敦煌壁画介绍【6篇】

敦煌壁画介绍【6篇】

敦煌壁画介绍【6篇】敦煌莫高窟壁画,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方向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为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乐尊和尚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一千六百多年绘制形成现今规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敦煌壁画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敦煌壁画介绍敦煌莫高窟壁画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始建于公元前366年,就是十六国的前秦时期,之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西夏,北宋等朝代,一直到元朝的时候才逐渐停止,其中壁画有4.5万平方米。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像主要是佛像画,有各种佛像,菩萨,天王等,还有飞天题材的画。

除了佛教画之外还有一些民间题材的画,是以民间传统神话为主题,含有一些道教思想的神话故事,其中神话人物以及动物包括有东王公,西王母,雷神,雨师,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

还有一些供养人画像以及装饰图案画,上面有藻井,建筑装饰等,上面还有大量的山水,建筑,器物,花鸟画,还有就是一些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壁画等。

敦煌莫高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参观的时候可以从官网上查询一些信息,还可以查询敦煌莫高窟的一些表演时间。

第2篇: 敦煌壁画介绍在古代佛教没传来之时,因道家崇尚自然,所以很少为了刻像毁山裂石,而在中国的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类神仙。

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

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

敦煌飞天指的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独有的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与丝绸之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与丝绸之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与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是一个拥有千余个洞窟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些洞窟内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依据。

而这些壁画艺术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媒介。

在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敦煌,壁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承载着当时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以佛教题材为主,但也融入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元素。

这些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肖像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千佛洞”,这个洞窟内壁画密布,几乎每一寸空间都被描绘了佛教形象。

这些壁画精美绝伦,绘画技法高超,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壁画艺术的创作和保存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

丝绸之路的繁荣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艺术风格。

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中,敦煌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各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壁画艺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也对丝绸之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丝绸之路的商人、外交官、学者等都会在经过敦煌时前往莫高窟一览壁画之美。

他们将这些艺术珍品带回本国,使得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赞誉。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的展示,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这些壁画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了佛教思想、历史事件和社会风貌等,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依据。

同时,这些壁画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见证,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与丝绸之路的关系紧密而不可分割。

丝绸之路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艺术风格,同时也推动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王国宝库”,它以壁画的形式博采了中印文化艺术和兵马俑、唐三彩等多种元素,经过千年蛮荒风沙的考验,此刻尚存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是我们研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县城东25公里处,距离甘肃省省会兰州城约1600公里。

它始建于公元366年,经过玄奘、弘一等唐代名僧的修缮,壁画群持续扩张到唐代末期。

面积达到4.28万平方米,5层共计735个造像洞窟,40余万平方米壁画的数量,再加上1000多尊佛像和5万多珍贵的经卷,被誉为东方的“宝库”。

敦煌壁画占有“莫高窟”,“鸣沙山院”,“送子观”三处,其中以莫高窟最为广泛。

敦煌壁画集合了中印文化艺术的特色,是中西文化、佛教思想相容并举的产物。

影响着近现代中国艺术的进发,被誉位中国艺术的明珠。

敦煌壁画具象了各式各样的佛教题材,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动与静之间都表现得非常扎实。

墙上的师宝: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小乘九祖、二十一位天王、十八罗汉等,部分反映着不同家门的宗教情节,另一部分则表现着唐代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百态。

其中一些壁画是敦煌莫高窟壁画技法的集大成者,主要呈现了唐朝的风韵和气势。

例如,唐代的“六祖坐禅图”就是充满了唐代庄严、雄奇的竖立的大画,它让我们感受在阔古之际,佛教经典传播与定是的深远影响。

敦煌莫高窟壁画因其精美、绘制技巧、艺术手法、出色表达禅境等特点,对于漫长的唐代社会有着深刻的记录与传承。

当位于亘古热闹的商贾之路,沙漠的边缘,长恨歌故事的传說都被出色地表现了出来,历史上的种种各类设施、手工艺人、以及许多特殊文化象征,这些东西来到了仙人洞中,被高度精美地表示出来的值得称道。

广袤而绚烂的壁画世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造访敦煌莫高窟成为了许多人的其一旅游目的地。

在正面的重压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现存状况十分不乐观。

大量文物遭受着氧化、溶解等自然破坏,腐蚀传染等人为元素不时加剧了文物的朽灭。

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

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

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壁画记录了丰富多样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代表性的故事,介绍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历史和意义。

第一幅壁画承载着一个宗教故事。

画面上描绘着一个菩萨的故事,菩萨是佛教中的仁慈者,代表着智慧和慈悲。

这幅壁画展现了菩萨降生为普通人的场景,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但是他的家人都感到无比的喜悦。

这个故事讲述了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善良和宽容的品德是无价之宝。

这幅壁画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色彩,向观者传达了宽容和善良的价值观。

第二幅壁画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

画面展现了一个宫廷场景,描绘了古代皇帝和他的家人生活的细节。

这幅壁画通过华丽的颜色和精细的细节,向观者展示了古代皇室的辉煌。

我们可以看到宫廷宴会、宝座、服饰等元素,了解到古代皇帝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这幅壁画带给我们的是对古代历史的追溯和了解,为了保留历史记忆,壁画在敦煌莫高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三幅壁画展示了一个传说故事。

画面描述了一只神秘的鸟类,这只鸟拥有美丽的羽毛和神奇的力量。

传说中,这只鸟能治愈疾病、带来好运和幸福。

这幅壁画通过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细腻的细节,向观者呈现了神秘的传说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对美好和神奇的憧憬是普遍的,并且这些传说和神话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敦煌莫高窟壁画记录了这些故事,为后人提供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

最后一幅壁画是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作品。

画面展示了壮美的山脉、奔流的河流以及各种野生动物。

这幅壁画通过绘制出自然界的美丽,向观者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同时,这幅壁画也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技巧。

他们通过绘画捕捉自然的细微之处,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幅壁画提醒着我们保护环境和珍视大自然的重要性。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丰富多样,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这些绘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信仰、历史、传说和自然观。

敦煌莫高窟壁画保护

敦煌莫高窟壁画保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佛教艺术的杰作
莫高窟壁画是佛教艺术的典范,展现了佛教造像、故事、经变等 多种题材,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 佛教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莫高窟壁画面临的保护挑战
自然环境影响
莫高窟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 、昼夜温差大,对壁画造成严重 影响。例如,温度变化会导致壁 画表面的颜料剥落和裂缝。此外 ,沙尘暴也会对壁画造成磨损和 污染。
人为因素对莫高窟壁画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游客的行为,例如触摸壁画、使 用闪光灯拍照,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也会对壁画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过度利用壁画进行商业活 动,可能会导致壁画的环境恶化,并降低其文化价值。
保护壁画的重要性
历史传承
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中华民族历 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 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 。
保护壁画的整体策略
预防性保护
这是保护壁画的首要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因素对壁画的影响。
监测和评估
定期对壁画进行监测,评估其状态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修复和维护
对于受损的壁画,要进行专业修复,并定期进行维护,保持其完好状态。
数字化保护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壁画进行三维扫描和建模,为未来修复和研究提供参考。
空气净化技术
减少空气污染
空气净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灰尘、 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保护壁画免受污染。
提高空气质量
使用高效空气净化器,可以显著提高莫高 窟洞窟内的空气质量,延长壁画寿命。
改善通风系统
优化洞窟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防止 湿气积聚,避免霉菌滋生。

敦煌壁画解析

敦煌壁画解析

敦煌壁画解析
敦煌壁画是指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和敦煌莫高窟周边的一系列石窟壁画。

这些壁画主要分布在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两个地方。

敦煌壁画的时间跨度很长,从东晋时期(公元4世纪)一直到元代(公元14世纪)。

这些壁画主要是佛教题材,包括佛祖、菩萨、罗汉等形象,以及佛经故事和佛教修行的场景。

壁画以色彩鲜艳、构图丰富、形象生动著称。

敦煌壁画的主要风格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壁画(五至六世纪)主要以印度佛教艺术为基础,表现了丰富的宗教元素;成熟期(七至九世纪)则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并形成了具有浓郁唐代风格的敦煌画派;后期(九至十二世纪)则逐渐向丰富多样的民间题材和宫廷题材发展;晚期(十三至十四世纪)则受到元代绘画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壁画。

敦煌壁画的解析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风格:敦煌壁画是中亚艺术、印度艺术和汉唐绘画艺术的交融与结晶,独具特色。

解析壁画的风格可以了解到当时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情况。

2. 主题内容:壁画中表现了佛教故事、佛祖、菩萨、罗汉和其他佛教元素,通过解析这些元素,可以了解佛教在敦煌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3. 社会历史:壁画中也包含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比如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服饰和建筑等,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风貌和艺术水平。

4. 艺术技法:通过解析壁画的绘画技法,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绘画技术和艺术发展水平,比如线条运用、明暗对比、色彩运用等。

总体来说,敦煌壁画的解析可以从艺术风格、主题内容、社会历史和艺术技法等多个角度入手,以更好地了解并欣赏这一重要的艺术遗产。

莫高窟壁画(1)

莫高窟壁画(1)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 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 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 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 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师研究提 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 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 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 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 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 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 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组员 :包柯柯 俞诞 朱咪咪 赵然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 阁等建画、 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 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 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 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 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 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 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 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 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 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 “飞天伎乐”。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 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 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骞出使西域》
史迹故事: 描绘佛教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感应故事, 高僧事迹等。
装饰图案画
隋代藻井代表作之一
民族传统神话
包括内含东王公、 西王母、伏羲、女娲、 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以及风雷电公等 源于道家神仙思想的 内容题材。敦煌壁画 中出现的这些道教神 话的题材,表明了外 来的佛教思想已经融 合、吸收了道家思想。
故事画—佛传故事
《乘象入胎》 佛经故事: 描绘神话佛祖 释迦牟尼的生 平事迹。
故事画—本生故事
《鹿王本生》北魏 本生故事:描绘佛祖释迦牟尼前生的种种善行, “因果报应”,“苦修行善”。
故事画—因缘故事
五百强盗成佛
因缘故事: 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 释迦牟尼成佛后普渡 众生的事迹。
故事画—史迹故事
空 白 处 是 被莫 盗高 走窟 的壁 壁画 画,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建筑 雕塑
壁画
壁画题材
供养人画 佛像画 经变画 故事画 民族传统神画 装饰图案画
供养人画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 唐代 出钱修窟的人画像, 表示这窟里的佛像, 都是他们所供养的。
佛像画
《引路菩萨》 唐代
经变画
经变画
《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 中唐 利用绘画, 文学等艺术 形式,通俗 易懂的表现 深奥的佛教经典。
夜半逾城
繁盛时期—唐朝
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 变化无穷,双手撒花,昂首挺胸。 颜色:艳丽丰富。
衰落时期—宋代
脸型长圆,两腮外鼓,背上彩带飞舞,飞动气势不强。
唐代
北凉
西魏
敦煌石窟的罪人?
王道士,即王圆箓, 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 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 折,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 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 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 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开创时期—北魏
特点: 面部脸型由前 期的椭圆变得 长而圆润,五 官逐渐和谐匀 称,眉清目秀 在身材上 整体比例变 得和谐修长,
创新时期—西魏
特点: “秀骨清像” 面目清秀瘦削 面带微笑造型 舒展开来发髻 变成双髻演奏 乐器 颜色:清新爽力
弹奏笙籁的伎乐飞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新时期—隋代
中西合璧,女性形象 为主,秃发僧人式的 飞天形象,多为群体 出现。 颜色:金碧辉煌浓艳华丽
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
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点,处于河西走廊西端, 自古是中西交通枢纽。
敦煌古城“沙洲”,属于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 昼夜温差大。
莫高窟的由来
前秦建元二年,经北凉,北魏,西魏,隋,唐,宋,元历时一千多年。
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高度想象力的结晶—敦煌飞天
飞天乾阔婆是佛教八部护法之一, 是歌舞 散花之神。 它不象西方的天使长有巨大的翅膀, 也 不象中国的羽人, 遍身布满羽毛,更不象印 度的乾阔婆依靠彩云承托, 而是凭借两条彩 带在空中卷展舒扬, 轻而易举地翱翔在碧 空。
开创时期—北凉
特点: 西域化, 豪放粗犷, 着色大胆, 古朴稚拙。 身体呈“U”形 颜色: 赭红色为底, 带有明显的域 外新疆绘画风 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