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9.2tex机织用经纱粗纱工艺设计
毛巾织物浆纱中的几项节能减排措施

毛巾织物浆纱中的几项节能减排措施毛雷、王国立一合理工艺设计实现少用浆、少排浆1、上浆率毛巾织物一般经纬密较低,多采用中粗号纱织制,其毛经纱多为中弱捻纱。
毛巾织物在织造时对毛经纱强力要求较低,一般情况下,上浆后经纱需增强25%---45%方可满足织造要求,而毛经只需增强15%----25%即可满足织造要求。
毛巾类产品的浆纱不仅要考虑能满足织造使用要求,而且还应兼顾后工序要求(包括退浆、割绒、风格等),因此其上浆率只要满足织造使用要求即可,不必为了过分追求织机效率而盲目采用较大的上浆率。
上浆过量不仅使浆纱过程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退浆中会消耗大量的退浆剂,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2、压浆力在普通品种的上浆中,采用高压上浆可以通过降低压出加重率来减少烘房的负担达到节能、提高浆纱速度的目的。
使用较多弱捻毛经纱的毛巾织物确实不适合采用高压上浆的,因为在压浆辊的高压下,加之毛巾浆纱覆盖率较低,会造成大量的断纱,影响产品质量和开车效率。
只有在确保上浆率,有合适的被覆与渗透的前提下,才能加大压浆力以降低消耗。
采用高压上浆,浆液的渗透较好,但是不利于退浆,会加重退浆废水的污染问题。
因此,对于弱捻毛经纱来讲,中压上浆不仅可以避免大量的断纱,还能使浆液被覆良好,易于退浆且相对环保。
以一款浴巾为例:地经纱C 48.6tex,2076根;毛经纱C36.4tex,1986根;经密113根/10cm,纬密213根/10cm,幅宽184cm,毛高1cm。
C 36.4tex毛经纱的常规浆纱工艺有如下3种。
中压法:浆液浓度适中,使用中压上浆,浆纱车速可达125m/min,且能保证较高的织机效率。
高压法:浆液浓度偏高,相对压浆力增加,烘燥耗汽量减少。
但是由于毛巾浆纱覆盖率很低,浆纱易断头,毛羽较多,难以保证织造质量。
综上所述,实际操作时选择用中压上浆较为现实,此处也提醒广大毛巾浆纱工作者,鉴于毛巾织物对毛经纱弱捻、柔软的独特要求,毛经纱上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压浆力,不可盲目追求高压上浆。
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

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棉纺粗纱机是一种用于制造棉纺织品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将棉纤维转化为粗纺纱线,为后续工艺过程提供原始材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设备的制作过程。
一、设备制造工艺概述制造一台棉纺粗纱机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零部件加工、设备组装、调试测试等。
整个制造过程旨在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并保证其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二、棉纺粗纱机的工艺流程1. 设备设计和工艺规划:首先,工程师团队将进行设备设计和工艺规划。
他们将根据市场需求、产品要求和技术标准来设计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工艺规划将确定所有工艺步骤和操作流程。
2. 材料采购和加工:接下来,材料采购部门将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相应的材料,如金属零部件、电子元件等。
然后,这些材料将送往加工车间进行切割、成型、打磨等加工工艺。
3. 零部件加工:经过材料切割和成型后,各个零部件将被分配给相应的加工工序。
这些工序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以确保零部件具有所需的尺寸和精度。
4. 焊接和组装:在零部件加工完成后,焊接工人将进行焊接工艺,将金属零部件进行连接。
然后,组装工人将按照工艺规划将各个零部件装配成组件,逐步形成完整的棉纺粗纱机。
5. 调试和测试:经过组装后,设备将进入调试和测试阶段。
工程师将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6. 清洁和涂装:在设备通过测试后,将对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物和尘土。
然后,对设备进行涂装,以改善外观和防止腐蚀。
7. 包装和运输:完成清洁和涂装后,设备将经过包装,以保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害。
然后,根据客户要求,通过陆运、海运或空运的方式将设备送达目的地。
8. 安装和调试:设备到达目的地后,将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他们将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并进行初步调试,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以上是制造棉纺粗纱机的基本工艺流程,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和互相依赖,最终完成一台可靠高效的棉纺粗纱机。
C29.5 K环锭纺普梳纯棉针织纱工艺设计

C29.5 K环锭纺普梳纯棉针织纱工艺设计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纱线产品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1.2纱线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要点 (1)1.3纱线产品设计的方案与产品质量要求 (1)1.4纺纱工艺流程与设备选型 (2)第二章纺纱原料的选配 (3)2.1原棉选配的基本原则 (3)2.2原棉选配的方法 (3)2.3原棉选配方案及分类排队表 (3)第三章开清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与主要工艺 (4)3.1开清工艺流程选择的基本原则 (4)3.2开清工艺流程与设备选型 (4)3.3开清工序主要工艺 (5)3.4开清工序质量控制 (5)第四章梳棉工艺参数的选择与工艺计算 (6)4.1设计要点 (6)4.2工艺参数设计 (6)4.3生条质量控制 (10)第五章并粗细捻工艺参数的选择与工艺计算 (11)5.1并条 (11)5.2精梳 (13)5.3粗纱 (16)5.4细纱 (19)第六章总结 (23)参考文献 (23)附录1 配棉排队表 (24)附录2 各道工序工艺计算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1.1 纱线产品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纱线产品设计的目的:《纱线产品设计》是与《纺纱学》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纺纱工艺设计,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初步掌握棉纺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纱线产品设计基本要求:(1)原棉选配及配棉:主要根据所给定的纱线品种选择原棉、配棉和配棉等级计算。
(2)清花工艺流程:根据给定的纱线品种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清花工艺流程、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等。
选择工艺流程时应选择最近几年的纺机产品和较为成熟的工艺流程。
(3)棉卷定量设计、清花工艺参数:对于清梳不联的工艺流程,棉卷定量要求设计计算;清梳联工艺流程则不要求进行设计。
根据给定的细纱品种,设计棉卷定量。
清花工艺参数主要是棉卷定量设计。
CC纺部工艺设计

C29tex ×C29tex 纱卡其纺部工艺设计一、C29tex ×C29tex 纱卡其有关工艺及技术设计资料产品名称:纯棉普梳纱卡其 织物组织:13斜纹 织物幅宽:162.5cm 织物匹长:40m 线密度:C29tex ×C29tex 经纬纱密度(根/10cm ):425×288 边经组织:平纹组织 边经纱根数:48 地经筘入数:4 边经纱筘入数:2 总经根数:6858根 经纱缩率:9.20% 纬纱缩率:3.7% 经纱伸长率:1.2% 织物加放率:0.9% 经纱回丝率:0.4% 纬纱回丝率:1.0% 根据织布部分计算可得:每米织物经纱用纱量=221.45g/m 每米织物纬纱用纱量=143.64g/m 织物总产量=3441.15 m/h则 每小时经纱用量=每米织物用经纱量×每小时织物总产量/1000 =221.45⨯3441.15/1000=762.04 kg/h每小时纬纱用量=每米织物用纬纱量×每小时织物总产量/1000 =143.64⨯3441.15/1000 =494.29 kg/h每小时用纱总量(即络筒总产量)=762.04+494.29=1286.33 kg/h二、纺纱工艺流程FA006C 型往复式抓棉机(抓棉包)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 型凝棉器及TF 型30型重物分离器→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8型六仓混棉机→FA109型三滚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器→FA177A 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 型梳棉机→FA327型头道并条机FA327型二道并条机→FA458A 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ESPERO-M 型络筒机三、纺部机器配备计算(一)必须合理选择的工艺参数1.线密度及并合数:如下表。
2.牵伸计算:本工序牵伸倍数=本工序半制品特数本工序并合数上工序半制品特数⨯头并条牵伸倍数=4200×8/3800=8.8 二并条牵伸倍数=3800×8/3800=8.0 粗纱牵伸倍数=3800/650=5.8 细纱牵伸倍数=650/29=22.43.捻度计算:粗纱а取100,细纱经纱а取380,细纱纬纱а取322. 粗纱捻度t T =2.391065010010tt =⨯=⨯∂N 捻/m 细纱捻度(经)t T ==⨯=⨯∂102938010t t N 705.6 捻/m细纱捻度(纬)t T =9.597102932210tt =⨯=⨯∂N 捻/m4.锭速计算粗纱锭速取800r/min细纱机拟选锭速=时间效率影响系数折合率纱线线密度捻度折合单产⨯⨯⨯⨯⨯⨯⨯60101000折合单产取38kg/千锭·h ;折合率,经纱:1, 纬纱:1; 细纱卷装高度取180mm ,标准为152mm ,总影响系数为 1×1.02×1.02=1.04;时间效率为96%故 细纱机拟选锭速(经)=时间效率影响系数折合率纱线线密度捻度折合单产⨯⨯⨯⨯⨯⨯⨯60101000=96.004.11296010100056.7038⨯⨯⨯⨯⨯⨯⨯=15434.4r/min细纱机拟选锭速(纬)=时间效率影响系数折合率纱线线密度捻度折合单产⨯⨯⨯⨯⨯⨯⨯60101000=96.004.11296010100079.5938⨯⨯⨯⨯⨯⨯⨯=13078.5r/min细纱机经纱锭速取15500r/min ,纬纱锭速取13000r/min .细纱机的折合单产=10100060⨯⨯⨯⨯⨯⨯⨯捻度时间效率影响系数折合率纱线线密度锭速 细纱机的折合单产(经)=10100060⨯⨯⨯⨯⨯⨯⨯捻度时间效率影响系数折合率纱线线密度锭速=10100056.7096.004.11296015500⨯⨯⨯⨯⨯⨯⨯=38.2 kg/千锭·h细纱机的折合单产(纬)=10100060⨯⨯⨯⨯⨯⨯⨯捻度时间效率影响系数折合率纱线线密度锭速=10100079.5996.004.11296013000⨯⨯⨯⨯⨯⨯⨯=37.8 kg/千锭·h满足折合单产在37~39 kg/千锭·h5.前罗拉速度:粗纱机前罗拉转速=100010s t n T d π⨯⨯⨯⨯n s ——锭子转速(r/min); T t ——粗纱捻度(t/10cm); d 0——前罗拉直径 (28mm)。
《粗纱工艺设计》课件

粗纱工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01
粗纱工艺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 业,如制作建筑外墙、室内装饰 等,通过粗纱工艺制作出的材料 具有良好的质感和装饰效果。
02
粗纱工艺在艺术领域也有所应用 ,如制作雕塑、壁画等艺术品, 通过粗纱工艺制作出的艺术品具 有独特的纹理和视觉效果。
粗纱工艺的创新应用案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粗纱工艺也得到了创新应用。例如,利用粗纱工艺制作3D打印 材料,可以制作出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3D打印产品。
粗纱的纺纱设备
纺纱机种类
根据纺纱原理和工艺要求,有多种纺纱机可供选择, 如粗纱机、细纱机等。
纺纱机结构
了解纺纱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便合理选用和维护 。
纺纱机参数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设置纺纱机的各项参数,如转速 、张力等。
粗纱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制定粗纱的质量标准,如长度、线密度、强力 等。
质量控制方法
纤维混合比例
根据纤维原料的特点和性能,确 定合适的混合比例,以获得最佳 的纱线品质和经济效益。
纺纱工艺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确定
纺纱方式
根据原料特性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纺纱方式 ,如环锭纺、气流纺等。
工艺参数
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如牵伸倍数、加捻度、温 湿度等,以获得高质量的纱线。
工艺优化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断优化纺纱工艺参数,提 高纱线品质和生产效率。
粗纱工艺的实际应 用案例
粗纱工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案例
粗纱工艺在纺织行业中广泛应用于毛料、麻料、棉料等各种 材料的加工。通过粗纱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纹理、质地和 风格的织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粗纱工艺在纺织行业中还应用于制作各种服装、家纺用品等 ,如毛衣、围巾、床单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选择。
CC织部工艺设计

C29tex ×C29tex 纱卡其织部工艺设计一、工艺和技术条件的设计及计算(一)C29tex ×C29tex 纱卡其有关工艺及技术设计资料产品名称:纯棉普梳纱卡其 织物组织:13斜纹 织物幅宽:162.5cm 织物匹长:40m 线密度:C29tex ×C29tex 经纬纱密度(根/10cm ):425×288 边经组织:平纹组织 边经纱根数:48 地经筘入数:4 边经纱筘入数:2 总经根数:6858根 经纱缩率:9.20% 纬纱缩率:3.7% 经纱伸长率:1.2% 织物加放率:0.9% 经纱回丝率:0.4% 纬纱回丝率:1.0%(二)织机配备台数及原料用量注:一年工作350天,一天工作22.5h ,一年工作7875h 。
二、织物工艺生产流程络筒(ESPERO-M 型高速络筒机)→整经(GA123型高速分批整经机)→浆纱(GA308型短纤用浆纱机→穿经(G177型穿筘机)→织造(GA718型喷气织机)→验布(GA801型验布机)→刷布(G321型刷布机)→折布(GA841型折布机)→成包出厂(A752型中打包机)三、织部机器配备计算(一)工艺计算1、总经根数⎪⎪⎭⎫ ⎝⎛-+⨯=id bj b jz b b m w p 110m =6858241485.16210425=⎪⎭⎫ ⎝⎛-⨯+⨯入边经纱每筘穿入数,入地经纱每筘穿入数,根边经纱根数,坯布宽度,经密,根总经根数2b 4b 48m cm 10/i d bj ------b j z w cmp m2、整经配轴需配经轴数=总经根数/筒子架容量=6858/672=10.21轴 取11轴 修正:每轴经纱根数=总经根数/经轴数=6858/11=623.45 根 所以配轴数为:624×8+622×33、每米织物经纱、纬纱的用纱量每米织物经纱用纱量=)(()))((回丝率伸长率经纱缩率加放率纱线线密度总经根数-11-110001+⨯+⨯⨯=mg /45.221%4.01%2.11%20.9-11000%9.01296858=-⨯+⨯⨯+⨯⨯)()()()(每米织物纬纱用纱量=)(())(纬纱回丝率纬纱缩率加放率纱线线密度布幅纬密-1-11000101⨯⨯+⨯⨯⨯ =m g /64.143%0.11%7.3-1100010%9.01295.162288=-⨯⨯⨯+⨯⨯⨯)()()((二)喷气织机各生产工序的产量计算各机器设备的时间效率及计划停台率:机器设备 络筒机 整经机 浆纱机 织机 验布机 刷布机 折布机 时间效率 90% 55% 70% 90% 25% 50% 40% 计划停台率5%4%7%2%1%1%1%1、织机织机理论生产率=中的纬纱数每织机每分钟转数cm 101060⨯⨯=42.102881050060=⨯⨯ m/台·h 织机实际生产率=织机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10.42×90%=9.38 m/台·h 设织机的计划停台率为2%织机定额台数=织机配备台数×(1-计划停台率)=375×(1-2%)=367.5 台 织物总产量=织机定额台数×织机实际生产率=367.5×9.38=3447.15 m/h2、络筒机络筒机理论生产率=10001000tex 60min /m ⨯⨯⨯)纱线线密度()络筒线速度(=1000100029601100⨯⨯⨯=1.914 kg/锭·h3.整经机 整经机理论生产率=10001000tex 60min /m ⨯⨯⨯⨯)纱线线密度(每轴经纱根数)整经机线速度(=100010002962460500⨯⨯⨯⨯=542.88 kg/台·h整经机实际生产率=整经机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524.88×55%=298.58 kg/台·h 4.浆纱机浆纱机理论生产率=10001000tex 60min /m ⨯⨯⨯⨯)纱线线密度(织轴总经根数)浆纱机线速度(=100010002968586030⨯⨯⨯⨯=357.99 kg/台·h浆纱机实际生产率=浆纱机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357.99×70%=250.59 kg/台·h5.穿筘机纱府绸的定额为1200根/(台·h)6.验布机验布机理论生产率=验布机线速度×60=18×60=1080 m/台·h 实际生产率=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1080×25%=270 m/台·h7.刷布机刷布机理论生产率=刷布机线速度×60=54×60=3240 m/台·h 实际生产率=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3240×50%=1620 m/台·h8.折布机折布机理论生产率=折布机线速度×60=80×60=4800 m/台·h 实际生产率=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4800×40%=1920 m/台·h9.中包机中包机生产率(一般取 12 包 )7200 m/台·h(三)每小时经纱、纬纱用纱量每小时经纱用量=每米织物用经纱量×每小时织物总产量/1000 =221.45⨯3441.15/1000=762.04 kg/h 每小时纬纱用量=每米织物用纬纱量×每小时织物总产量/1000 =143.64⨯3441.15/1000 =494.29 kg/h(四)织厂各生产工序机器配备的计算某工序机器计算配备机台数的基本公式: 某工序定额机台数=(定额产量)每台(锭)实际生产率纱量)织物时经纱或纬纱的用某工序总生产量(织某某工序计算机台数=计划停台率某工序定额机台数-11.络筒机)/()/(h kg h kg ⋅=锭每锭实际生产率织物经纱用量络筒机定额锭数(经)=823.004.726=882.19锭锭计划停台率定额锭数(经)经)络筒机计算配备锭数(62.928%5-119.882-1===)锭每锭实际生产率织物纬纱用量络筒机定额锭数(纬)h kg h kg ⋅=/()/(=823.029.494=600.60锭锭计划停台率定额锭数(纬)纬)络筒机计算配备锭数(21.632%5-160.600-1===设车间内配置的自动络筒机每台为60锭,则络经纱的机台配16台,络纬纱的机台配5台,共配备11台络筒机。
C29.2tex机织用经纱粗纱工艺设计

C29.2tex机织用经纱粗纱工艺设计29.2tex 机织用经纱粗纱工艺设计1. 分析粗纱机技术性能TJFA458A 型粗纱机的技术特征项目TJFA458A 型适纺纤维长度(mm)22~65 牵伸形式三罗拉或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倍) 4.2~12.0 加压形式弹簧摇架加压量(N/双锭)前罗拉90,120,150 二罗拉150,200,250 三罗拉100,150,200 四罗拉100,150,200 罗拉直径(mm) 均为28.5 每台锭数 96,108,120 锭翼形式悬锭式锭子转速(r/min) 600~1200 卷装直径×高(mm) 152×400 电机总功率(kW) 14.5 制造厂家河北太行2. 配置粗纱机主要工艺参数(1) 粗纱定量粗纱定量应根据熟条定量与细纱牵伸能力、纺纱品种、产品质量要求、生产供应平衡以及粗纱设备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参考表5-1,本例所纺纱线为29.2tex ,故设计粗纱干定量为6.3g/10m,粗纱总牵伸在6~9倍。
表5-1 粗纱定量参考范围纺纱线密度(tex) 32以上 20~30 9~19 9以下粗纱干定量(g/10m)5.5~10.04.1~6.52.5~5.52.0~4.0◆ 分析粗纱机技术性能◆ 配置并条机主要工艺参数设计步骤(2)牵伸分配总牵伸主要由前(主)牵伸区承担。
后区牵伸一般为1.12~1.48倍,通常情况下以偏小为宜,本设计取1.13倍。
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的整理区牵伸为1.05倍。
表5-2 粗纱机总牵伸配置范围牵伸形式三罗拉及四罗拉双皮辊牵伸纺纱线密度粗中﹑细特细总牵伸4~7 6~9 7~12(3)罗拉握持距采用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握持距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以纤维品质长度而定,一般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参照表5-3,罗拉握持距具体配置如下:前区握持距49mm依据皮圈架长度为34mm,浮游区长度为15mm,则前区握持距=皮圈架长度+浮游区长度=34+15=49mm后区握持距55mm 后区罗拉隔距=大于Lp+20(后区罗拉握持距偏大掌握)整理区35mm 略大于Lp注:该机牵伸形式采用四罗拉双皮圈牵伸,棉纤维品质长度考虑在30~32(4)罗拉加压参考表5-4,罗拉加压具体配置见粗纱工艺单表5-4 罗拉加压配置牵伸形式纺纱品种罗拉加压(N/双锭)前罗拉二罗拉三罗拉四罗拉三罗拉双皮圈纯棉200~250 100~150 150~200 -化纤混纺﹑纯纺250~300 150~200 200~250 -四罗拉双纯棉90~120 150~200 100~150 100~150皮圈化纤混纺﹑纯纺120~150 200~250 150~200 150~120(5)皮圈钳口隔距参考表5-5和表5-6,选用钳口隔距为6.2mm。
纺纱工艺设计举例

一、29tex纯棉普梳纱工艺设计说明:1.29tex纯棉纱主要是供29tex³29tex、236根/10cm³236根/10cm织物的经、纬纱用,要求结杂少、条干均匀,经纱结杂控制在80~100粒/g,纬纱结杂控制在60~70粒/g。
2.原棉长度为27~29mm,品级控制在2~4级;原棉的成熟度好,轧工条件好,含杂少,线密度适中。
3.开清棉的工艺原则是多松少打,充分混合与排杂;开清棉工艺流程采用两箱三刀配置,尘棒隔距适当放大。
4.梳棉机采用紧隔距、高速度、强分梳得工艺路线。
适当提高锡林与刺辊的转速,并保持刺辊与锡林间良好的纤维转移,以加强梳理效果,降低生条中的棉结杂质数量。
5.并条工序头、二道并条均采用8根并合,有利于改善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及成纱的长片段不匀率。
因生条中纤维伸直度与分离度都较差,如果在头道并条机上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会使前区的牵伸力过大而造成纤维在钳口中打滑,产生粗节与细节。
故在头道并条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在二道并条机上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提高熟条条干。
6.由于FA401型粗纱机采用新型的三上三下双胶圈牵伸,对提高粗纱质量有利。
本设计采用的粗纱定量、粗纱捻系数适中,对细纱机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减少细纱粗节及细节的产生有利。
7.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为21.3,加压量充足,对改善成纱条干、质量有利;细纱的捻系数较低设定为320,可改善布面的丰满度。
8.盖板花需经处理制成棉条后均匀使用,以免影响成纱质量,同时又可节约用棉。
二、19tex纯腈纶针织用纱工艺设计说明:1、腈纶纯纺纱相对密度轻,约比羊毛轻13%,比棉纤维轻30%,同样重量绒衣的保暖性要比棉和羊毛好。
腈纶弹性好,织物蓬松柔软、耐光、耐碱、耐酸、缩水率低。
腈纶针织绒衣的缩水率为1.3%,比纯棉绒衣小4倍左右。
腈纶织物耐磨性好,比纯棉的棉毛衫高约1.8倍,染色后色泽鲜艳。
腈纶单纤维断裂强度比棉纤维高3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置牵伸变换齿轮Z6和Z7 E机=E实×牵伸配合率= 6.19×1.03=6.37(倍) 注:牵伸配合率为经验值,选定为1.03. Z6选定79,则轻重牙Z7=3.84×Z6/E机 =3.84×79/6.37=47.62≈48 ④.用比例法快速计算轻重牙Z7 从牵伸与轻重牙得对应公式可知,总牵伸E与总牵伸变 换齿轮(轻重牙)Z7成反比。在熟条定量不变的情况下, 翻改粗纱线密度(特数)时,可按下式计算Z7: Z7/Z`7=E`/E=g/g` 式中:Z7——原有的总牵伸齿轮(轻重牙)齿数; Z`7——拟改的总牵伸齿轮(轻重牙)齿数; E——原有的总牵伸; E`——拟改的总牵伸; g——原有粗纱定量; g`——拟改粗纱定量;
纯棉普梳纱粗纱工艺设计方案
纱线品种代号:CD29.2 W
组员:
小组作计划
设计粗纱工艺 方案
制作PPT与 Word电子文档 完成粗纱工艺 单
目录
• 1.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 2.粗纱工艺设计原则 • 3.分析粗纱机技术性能 • 4.配置粗纱机主要工艺参数 • 5.完成粗纱工艺单 • 6.粗纱质量指标及控制
3
配置粗纱机主要工艺参数
• (1)粗纱定量 粗纱定量应根据熟条定量与细纱牵 伸能力、纺纱品种、产品质量要求、生产供应平 衡以及粗纱设备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参考 表5-1,本例所纺纱线为29.2tex,故设计粗纱干 定量为6.3g/10m,粗纱总牵伸在6~9倍。
表5-1 粗纱定量参考范围 纺纱线密度(tex) 粗纱干定量 (g/10m) 32以上 20~30 9~19 2.5~5.5 9以下 2.0~4.0
(4)捻度
捻度的计算 粗纱机的计算捻度为的那位时间内的锭子 回转数与前罗拉输出长度之比,即前罗拉一转时锭子转数与前 罗拉周长之比。 Tt(捻/10cm)=(前罗拉一转时的锭子转数)/前罗拉周长 =ns×100/π×d前×d前 =48×40×91×91×Z2/53/29/72/Z1/Z2/Z3×πd前 ×100 =163.331×Z2/Z1×Z3 式中:Z2/Z1——捻度阶段变换成对齿轮齿数,有 103/70,91/82,70/103三种; Z3——捻度变换齿轮(又称中心牙)齿数,起范围为 30~60; Ns——锭子转速(r/min); d前——前罗拉直径(28mm). 163.331×Z2/Z1称为捻度数,改变捻度时变换齿轮(中心牙 )Z3起主要调节作用,捻度阶段变换成对齿轮Z2/Z1只是起微调 的作用。纺纯棉时,Z2/Z1=103/70或91/82.
悬锭式
800~1000
900~1100
1000~1200
(8)粗纱捻系数 参考表1-5-9和表1-5-10,考虑到本 纱线为29.2tex机织用纱,粗纱捻系数设为102.
表5-9 纯棉粗纱捻系数 粗纱定量(g/10m) 普梳纯棉纱 精梳纯棉纱 2.00~3.25 105~120 90~100 3.25~4.0 0 105~115 85~95 4.00~7.70 95~105 80~90 7.70~10.00 90~92 75~85
⑤.后区牵伸e Z8可改变粗纱机的后区牵伸机牵伸分配。 A.三罗拉双短皮圈牵伸 e=30/Zs×47/29×d中/d后=47.2315/Zs 式中: Zs——后区牵伸变换齿轮齿数,起范围为32~42; d中——中罗拉直径与皮圈厚度之和 (25mm+1.1mm×2) B.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Z8=32~46) e=31/Z8×47/29×d中/d后=48.8059/Z8 若粗纱机后区牵伸选择为1.13倍,则 Z8=48.8059/e=48.8059/1.13=43.2≈43
实际牵伸 E实=熟条线密度(特数)/粗纱线密度(特数) 或 E实=熟条干定量(g/5m)×2/粗纱干定量(g/10m) 若并条熟条线密度为4231tex,则 E实=4231/683.6 =6.19 (倍) 总牵伸(机械牵伸) E(倍)=Z6/Z7×96/25×d前/d后=3.84×Z6/Z7 式中:d后——后罗拉直径(28mm) d后——前罗拉直径(28mm) Z6——总牵伸阶段变换齿轮齿数,有69、79两种 (Z6只是起微调作用); Z7——总牵伸变换齿轮(轻重牙)齿数,其范围为 25~64(Z7在改变总牵伸时起主要调节作用)。
• (4)卷绕变换齿轮 用以调节筒管初始卷绕速度, 其位置处于下铁炮输出轴与差动装置之间。(见 传动图中的Z12) • (5)成形变换齿轮 用以调节铁炮皮带每次的移动 量,即影响粗纱张力及粗砂在筒管上的径向卷绕 密度,工厂俗称为张力牙,其位置处于成形装置 上。(见传动图中的Z4、Z5) • (6)升降渐减齿轮 用以调节粗纱两端的成形锥角, 故又称为角度牙,位置处于成形装置的横齿杆下 方。(见传动图中的Z13)
• (3)罗拉握持距 采用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握持 距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以纤维品质长度而定, 一般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参照表5-3,罗拉握持 距具体配置如下:
皮圈架长度为 34mm,浮游区长 度为15mm,则前 区握持距=皮圈架 长度+浮游区长度 =34+15=49mm 后区罗拉隔距=大 于Lp+20(后区罗拉 握持距偏大掌握) 略大于Lp
5.5~10.0 4.1~6.5
(2)牵伸分配 总牵伸主要由前(主)牵伸区承担。后 区牵伸一般为1.12~1.48倍,通常情况下以偏小为 宜,本设计取1.13倍。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的整 理区牵伸为1.05倍。
表5-2 粗纱机总牵伸配置范围
牵伸形式 纺纱线密度 总牵伸 三罗拉及四罗拉双皮辊牵伸 粗 4~7 中﹑细 6~9 特细 7~12
2
粗纱工艺设计原则
(1)根据熟条定量,同时兼顾细纱机的牵伸能力、 细纱线密度和粗纱加工质量要求,正确设定粗纱 的定量和总牵伸。 (2)合理设计粗纱牵伸工艺,改善粗纱条干均匀度。 (3)合理设计粗纱捻度,满足粗纱强力和细纱后牵 伸的要求。 (4)合理设计粗纱成形工艺,保证粗纱成形良好, 稳定粗纱张力,减少粗纱意外伸长率。 (5)合理使用集合器、喇叭口、安装高效假捻器, 降低断头率,减少飞花和纱疵。
(4)罗拉加压 参考表5-4,罗拉加压具体配置见粗纱 工艺单
表5-4 罗拉加压配置 纺纱品 种 前罗拉 200~25 纯棉 0 三罗拉双皮圈 化纤混 纺﹑纯 250~30 纺 0 牵伸形式 纯棉 90~120 四罗拉双皮圈 化纤混 纺﹑纯 120~15 纺 0 罗拉加压(N/双锭) 二罗拉 100~150 三罗拉 150~200 四罗拉 -
表5-10 几种纱线的粗纱捻系数 纱线品种
纯棉机 纯棉针 棉型化纤混纺 棉/腈混纺针织 涤/棉混纺纱 织纱 织纱 纱 纱 90~115 150~12 0 55~70 63~70 80~90
粗纱捻系数
变换齿轮的作用
• (1)捻度变换齿轮 用以调节粗纱捻度,也称为捻 度牙,工厂俗称为中心牙。(见传动图中的Z1、 Z2、Z3,其中Z3是中心牙) • (2)牵伸变换齿轮 用以调节粗纱机的总牵伸及纺 出的粗纱定量,工厂俗称为轻重牙。后区牵伸及 牵伸分配用后区牵伸变换齿轮进行调节。(见传 动图中的Z6、Z7、Z8,其中Z7是轻重牙,Z8是 后区牵伸齿轮) • (3)升降变换齿轮 用以调节粗纱在筒管上的轴向 卷绕密度或卷绕圈距,工厂俗称为高低压。(见传 动图中的Z9、Z10、Z11,其中Z11是高低牙)
(7)锭速选择 参考表5-8,选用粗纱机为TJFA458A 型,其最高设计锭速为1200r/min.所纺纱线为纯棉 普梳中特纱,其生产设计速度适中配置,故锭速初 定为1000r/min。
表5-8 纯棉粗纱锭速选择范围 纺纱种类 托锭式 锭速范围(r/min) 粗特纱 600~800 中特﹑细特纱 700~900 特细特纱 800~1000
1
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 CD29.2 W: 该纱为纯棉普梳中特纱,按中特纱乙类配棉, 其配棉特点总体而言,原棉性能一般,成熟度、线密度、 强力正常,但为降低成本,选用了一定比例的低级棉 (429的混用比例占20%),因此含杂偏高,机检含杂率为 2.28%,手捡含杂15.21粒/g,有害疵点较多,线密度差异 也偏大。 •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际(GB/T398—2008)优级,条 干CV%不超过14.5%,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不超过8.5%, 百米质量变异系数不超过2.2%,平均单纱断裂强度不低于 16.4cN/tex,一克内棉结粒数不多于30粒,一克内结杂总 粒数不多于55粒。 • 要求并条机制成的条子经过粗纱工序后,经牵伸将棉条抽 长拉细,伸直平行度良好,同时获得一定捻度,提高粗纱 的强力,最后卷绕成形,便于后道工序的继续进行。
7.0~8.0
(6)集数器口径 参考表5-7,选用前区集合器口径 为8mm×4mm。
表5-7 前区集合器规格
粗纱干定量 (g/10m)
2.0~4.0
4.0~5.0
5.0~6.0
6.0~8.0
9.0~10.0
前区集合器口径 (5~6)×(3~ (6~7)×(3~ (8~9)×(4~ (9~10)×(4 (7~8)×(4~5) (mm) 4) 4) 5) ~5)
4
TJFA458A型粗纱机工艺计算
• (1)速度计算 主轴转速 n0(r/min)=电动机转速×Dm/D=960×Dm/D 锭子转速 Ns(r/min)=48×40/(53×29)×n0=1.249×n0=1199.616× Dm×D 若锭子转速ns初定为1000r/min,则Dm/D0.8336,得 Dm=169mm,D=200mm,则修正锭子转速为 Ns=1199.616×Dm/D=1199.616×169/200=1013.7(r/min) 前罗拉转速 nf(r/min)=Z1/Z2×72/91×Z3/91×n0=0.008695×Z1×Z3 /Z2×n0
• (2)粗纱定量设计及线密度(特数)计算 所纺纱线为29.2tex,设计粗纱干定量为6.3 g/10m,实际回潮率为6.8%,则粗纱湿重 G湿= 6.3×(1+6.8%)=6.728 (g/10m) 设计线密度 Nt=( 6.3/10)×(1+8.5%)×1000=683.6(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