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工艺的设计第一组共23页文档

合集下载

纺纱学-粗纱

纺纱学-粗纱
第六章 粗纱
一、粗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
2.加捻
将熟条抽长拉细,施以5~12倍的牵伸, 并进一步改善纤维的平行伸直度与分离度。
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粗 纱具有一定的强力,以承受粗纱卷绕和在细纱机 上退绕时的张力,防止意外伸长。
3.卷绕与成形
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便于搬运、贮存, 并适应细纱机的喂入。
(二)粗纱卷绕的条件 为了将管纱绕成上述的形状,粗纱卷绕时, 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筒管与锭翼有相对运动
2.管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3.下龙筋的升降速度与管纱的卷绕直Fra bibliotek径成反比
4.下龙筋的升降动程逐层缩短
1.筒管与锭翼有相对运动
一般筒管和锭翼的回转方向一致, 因而两者回转速度应有差异,两者
① 粗纱的捻度不变,即 Ns和VF不变。 ②因DX由小变大,所 以Nb将随DX的增大而减 小。 ③由此可见,Nb是由恒 速的Ns和变速的卷绕转速 VF/π·Dx两部分速度合成 的,而合成的结果仍是变 速。 ④在一落纱的时间内, 锭翼(子)转速不变,筒 管转速和卷绕转速随卷绕 直径的增大而逐层减小; 同一纱层里,筒管转速和 卷绕转速不变。
在一落纱
的时间内, 龙筋升降速
度随卷绕直
径的增加而
逐层减小;
同一层内, 龙筋升降速 度不变。
的转速之差为卷绕转速,即:
管导: 翼导: NW=Nb-Ns NW=Ns -Nb
式中:Nb——筒管转速(r/min) Ns——锭翼转速(r/min) NW——卷绕转速(r/min) 在棉纺粗纱机上,一般都采用管导
式,即Nb>Ns。
2.管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粗 纱工序

粗 纱工序

3.每绕一圈粗纱,筒管(随龙筋运动)需移动一个圈距。
式中: vr-筒管的升降速度(mm/min),单位时间内绕的圈数 (圈/min); h-粗纱轴向卷绕圈距(mm)。
L vr h Dx
第五节 辅助机构
一、铁炮三自动机构 (一)下铁炮升降机构 (二)铁炮胶带复位机构 (三)满纱自停机构 二、防塌肩装置:防冒装置 三、防细节装置 四、自动落纱
捻回传递
粗纱捻陷
粗纱加捻过程存在着捻陷,
捻陷点为须条与锭翼顶孔上边
缘接触处。由于捻陷,纺纱段 纱条获得捻回少,纱体松散, 纤维彼此间的联系弱,纱条强 力低,易出现纱条的意外伸长, 特别是不稳定的伸长,影响产 品的条干,甚至断头增多。
假 捻
当纱条进入加捻区间前具有捻度为 T0 ,经过加 捻区后捻度为T,则有△T=T-T0。 ⑴当△T≠0时,则称须条获得真捻。 当△T>0时,则加捻区最终施加于纱条的捻回捻 向与纱体原有的同向,其效果为纱条增捻。 当△T<0时,则前后所加捻回捻向相反,其效果 为纱条退捻。 ⑵当△T=0时,纱条经过加捻区后,未获得捻回, 称加捻区对纱条施加了假捻,加捻器即称为假捻 器。
三、粗纱张力的调整方法 (一)目测法:
托锭粗纱机纺纱时,以上三种情况都能被观察 到。悬锭粗纱机在纺纱时,1、2两种情况无法区分。
(二)粗纱伸长率测定法
1、粗纱伸长率:粗纱伸长率以同一时间内筒管上 卷绕的实际长度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计算长度之差 对前罗拉钳口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表示的。 即: l l
A B
锭帽式假捻器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依据:细纱的后区 工艺及其粗纱剩余捻回的利用能力、粗纱 纺纱段伸长的稳定性、粗细纱前后供应平 衡。

粗纱工艺设计-第一组

粗纱工艺设计-第一组
式中:
粗纱机后区牵伸选择为1.15倍,则
(5)捻度
①捻度计算
粗纱机的捻度计算为单位时间内的锭子回转数与前罗拉输出长度之比,即前罗拉一转时锭子转速与前罗拉周长之比。
式中:
捻度阶段变换成对齿轮齿数,有103/70、91/82、70/103三种;
只是起微调作用。
②捻度变换齿轮 的确定
所纺纱为纯棉36.4tex,设计捻系数为105,选取 ,则粗纱特数制捻度为
皮辊加压(N/双锭)
卷绕密度
整理
主区
后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整理
主区
后区
整×前×中×后
轴向
(圈/cm)
径向
(层/cm)
1.05
5.797
1.15
35
49
55
6.5
90×200×150×150
3.23
19.38
主要速度
变换轮
定额产量
锭速(r/min)
前罗拉(r/min)
电机皮带盘 (mm)
主轴皮带盘D(mm)
中心牙Z3
轻重牙Z7
粗纱工艺单
纱线品种:C 36.4tex机织用经纱
种类
机型
回潮率(%)
定量(g/10m)
线密度(tex)
牵伸(倍)
配合率
捻系数
捻度(捻/10cm)
湿重
干重
实际
机械
计算
实际
纯棉
TJFA458A
7.0
7.49
7.0
759.5
6.29
6.48
1.03
105
3.81
牵伸分配(倍)
罗拉握持距(mm)
皮圈钳口(mm)

纺纱学第7章粗纱

纺纱学第7章粗纱
编辑课件
3、真捻的获得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传统纺纱加捻过程是握持
点(输入端)----加捻点(加捻器)----卷绕点(握持点)。 如图示,纱条两端都握持,两个加捻区,非自由端加 捻。这一加捻过程,根据稳定捻度定理:
AB区:n-vT1=0 T1=n/v n---B的转速 BC区:vT1-n-vT2=0 T2=0。
近似表示该纤维变形或应力的大小,因此捻幅的分布也可近 似表示纱线截面内捻度与应力分布状态,此方法较简单,分 析结果接近实际,是捻合理论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编辑课件
4、捻度矢量
捻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 有方向,它的大小用单位长 度上的捻回数表示;方向由 回转角位移方向(螺旋线的方 向)来决定,Z捻(右捻,成 纱为顺手纱),S捻(左捻, 成纱为反手纱)。 加捻点回转的单位矢量根据 加捻器回转方向用右手法则 表示(如右图)
二、加捻过程及捻度获得
(一)真捻的获得 1、加捻区:
编辑课件
在传统纺纱工程中如上图,须条被罗拉握持从A点输 入加捻区AB,加捻器B使纱条作回转或扭转运动。 B点称加捻点。被加捻成纱的纱条从另一端输出或 卷绕在卷装上,即BC区,由于卷绕处并不使纱条 扭转,因此在加捻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作握持点, 而加捻器总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两个握持点之间, 加捻器对两侧纱条的作用是不同的。
编辑课件
加捻点矢量方向指向握持点,捻向为负值,S捻,如图甲。 加捻点矢量方向离开握持点,捻向为正值,Z捻,如图 乙、丙。
加捻点矢量与握持点钳口线平行,纱条在加捻器回转平 面上,不绕本身轴线自转,没有获得捻回,而仅仅是 卷绕,但具有捻势。(如图丁)
因此,捻回方向与加捻器回转的绝对方向无关,而取决 于握持点相对加捻点的位编置辑课。件

粗纱

粗纱

粗纱工序操作规范视频一一、粗纱的目的与任务和粗纱的工艺过程由熟条纺成细纱需150-400倍的牵伸。

目前大部分细纱机还没有这样的牵伸能力,因此在并条工序与细纱T序之间设置粗纱工序来承担纺纱中的一部分牵伸负担。

粗纱工序的任务如下。

(1)牵伸:将熟条抽长拉细,施以5一12倍的牵伸,使之适应细纱机的牵伸能力,并进一步改善纤维的平行伸直度与分离度。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力无纺布购物袋,以承受粗纱卷绕和在细纱机上退绕时的张力,防止意外牵伸。

(3)卷绕与成形: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简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便于搬运、储存,并适应细纱机的喂人。

二、粗纱机操作规程1、开车前清理好共组现场,机台上不准有杂物2、检查安全装置及电气电路,各按钮是否安全可靠3、检查加压、卸压装置是否完好,加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4、检查各分离片和导沙器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5、打开电源,装上物料,按操作法进行操作6、机台运转时,严禁打开车门罩壳7、加强巡回,观察纱支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注意空管运输装置是否良好运行8、机台运转时,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应注意机台有无异响,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操作9、操作者对机台进行清洁时,应停机进行,必要时应切断电源10、机台上的一切安全装置、光电装置不得随意拆除,以免发生事故11、自落纱时,严禁无关的人员站在机台的正面12、机台正常运转,操作者不允许用揩车棒或布揩车13、检查每只单锭吹吸风是否正常14、操作者应穿戴好劳保用品三、粗纱挡车工操作法第一节、交接班工作(一)交接1、交清生产情况,如支数、翻改、机械状况(平揩车、坏车)和产量供应等。

2、交清整洁工作,要做到地面、车肚内不落白花、筒管、粗纱或机件、杂物,做好机台清洁,棉花通道不挂花。

3、交清公用工具,推把长纱刷。

4、当班时回条乱条基本不留,分段基本要求一致,不留坏纱、不错管与错桶号。

纺纱设计课程说明书

纺纱设计课程说明书

纺纱设计课程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粗纺 (3)1.1产品设计 (3)1.1.1产品名称1.1.2原料组成 (3)1.1.4工艺流程 (3)1.1.5开洗烘毛 (4)1.1.6喂毛操作注意事项 (4)1.1.7开毛 (4)1.1.8隔距选择原则 (4)1.1.9速比选择原则: (4)1.2 B041型双锡林开毛机的传动及工艺计算 (4)1.2.1开毛操作注意事项 (5)1.2.2洗毛 (6)1.2.3烘燥 (6)1.2.4 炭化 (6)1.2.5和毛加油 (6)1.2.6梳毛 (8)1.2.7梳毛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8)1.2.8细纱工艺计算 (9)1.3络筒工艺计算 (11)第二部分精纺 (12)2.1产品设计 (12)2.1.1原料组成 (12)2.1.2纱线设计 (12)2.1.3主要工艺流程 (12)2.1.4合毛加油设计 (12)2.2梳理工艺参数的确定与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针梳工艺设计 (14)2.2.2针梳工艺计算 (14)2.2.3毛条制造工艺参数确定 (14)2.2.4条染复精梳工艺设计 (14)2.2.5前纺工艺设计 (15)2.2.6后纺工艺设计 (15)参考文献: (18)第一部分粗纺1.产品设计1.1产品名称:山羊绒/K-Ⅱ纤维伴纺针织纱1.2原料组成:80%山羊绒20%K-Ⅱ纤维混纺选用山羊绒原料平均长度34mm,短绒率15.4%,平均细度15.7μm,可纺细度为58.8tex选用K-Ⅱ纤维规格为1.65dtex X 38mm,它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熔点低,耐酸耐碱,溶与水后,无毒、无味、无色、透明,水温80℃以上就能溶解。

可纺细度为40tex混纺纱的可纺支数计算:x N =H (332211A N A N A N ++)321K K KNtex=1.2(58.8 X80%+50 X20%)1.0 X1. 4X0.9=86.2为避免条干不匀,强力下降,断头头增加,设计时细度为计算时的70%—90%。

《纺纱学》粗纱工程

《纺纱学》粗纱工程
摆动装置的作用-将差动机构的合成速度准确的传递到空间
位置始终在变化的龙筋上,此龙筋上承载着筒管;
摆动装置的要求
接上页-6
摆动装置的要求
❖ 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等在同一平面内; ❖ 输入轴、输出轴平行
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的作用-使承载筒管的龙筋上下运动,完成
粗纱的轴向卷绕运动,龙筋的升降速度随卷绕直径的增 大而减小,升降动程逐渐缩短;
升降机构原理 图 示
成形机构
成形机构的任务
-换向-改变龙筋的运动方向
-降速-降低筒管和龙筋的速度
-缩短动程-缩短龙筋的运动动程
成形机构工作原理 图 示
接上页-7
三个任务的完成
换向原理
变速原理
缩短动程原理 图 示
辅助机构
下铁炮升降机构 满纱自停装置-三定--定向、定长、定位 图 示 防细节装置 图 示 张力微调装置 图 示
龙筋等组成 锭子、锭翼、筒管 图 示 上龙筋 图 示 下龙筋
接上页-3
粗纱的卷绕与成形
粗纱管的卷装形式 图 示 卷绕形状的实现-圆周运动+轴向往复直线运
动,且直线运动的动程逐渐缩短,使纱管两头呈 圆锥形;
怎样实现加捻与卷绕的同步运行
加捻是由锭子的旋转完成的,锭子每转一转,给前罗
拉输出的粗纱条加一个捻回;
返回
皮辊结构示意图
返回
成形机构
升降机构示意图
返回
粗 纱 管 形 状
返回
卷绕方程
VL
VF h D x
nw VF
nw
nb ns
nw nb ns
D n xVF Dx nw
nwBiblioteka VF D xwVF
nb
ns

《粗纱工艺设计》课件

《粗纱工艺设计》课件

粗纱工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01
粗纱工艺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 业,如制作建筑外墙、室内装饰 等,通过粗纱工艺制作出的材料 具有良好的质感和装饰效果。
02
粗纱工艺在艺术领域也有所应用 ,如制作雕塑、壁画等艺术品, 通过粗纱工艺制作出的艺术品具 有独特的纹理和视觉效果。
粗纱工艺的创新应用案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粗纱工艺也得到了创新应用。例如,利用粗纱工艺制作3D打印 材料,可以制作出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3D打印产品。
粗纱的纺纱设备
纺纱机种类
根据纺纱原理和工艺要求,有多种纺纱机可供选择, 如粗纱机、细纱机等。
纺纱机结构
了解纺纱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便合理选用和维护 。
纺纱机参数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设置纺纱机的各项参数,如转速 、张力等。
粗纱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制定粗纱的质量标准,如长度、线密度、强力 等。
质量控制方法
纤维混合比例
根据纤维原料的特点和性能,确 定合适的混合比例,以获得最佳 的纱线品质和经济效益。
纺纱工艺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确定
纺纱方式
根据原料特性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纺纱方式 ,如环锭纺、气流纺等。
工艺参数
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如牵伸倍数、加捻度、温 湿度等,以获得高质量的纱线。
工艺优化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断优化纺纱工艺参数,提 高纱线品质和生产效率。
粗纱工艺的实际应 用案例
粗纱工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案例
粗纱工艺在纺织行业中广泛应用于毛料、麻料、棉料等各种 材料的加工。通过粗纱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纹理、质地和 风格的织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粗纱工艺在纺织行业中还应用于制作各种服装、家纺用品等 ,如毛衣、围巾、床单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