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
07第二章 第七节 粗纱

三、粗纱机工艺流程
1、喂入机构 2、牵伸机构 3、加捻机构 4、卷绕成形机构
加压装置
• 粗纱加压装置: 弹簧摇架加压 装置、气动加 压装置ຫໍສະໝຸດ 左:弹簧加压 右:气动加压
牵伸装置
三罗拉双短皮圈牵伸
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 四罗拉D型牵伸 四罗拉 型牵伸
四、工艺配置
1、粗纱定量(g/10m) 一般为2~6 g/10m 2、牵伸倍数 (1)总牵伸倍数:根据细纱的线密度、细纱牵伸 倍数以及熟条定量决定。 一般为5~15倍 (2)牵伸分配 根据粗纱机的牵伸形式和总牵伸倍数而定。 后区:张力牵伸,偏小掌握, 1.08 ~1.35 主区:承担较高的牵伸倍数
4 捻幅 纱线截面上的一点在单位长度内转过的弧长。
PA = AA = tan β
/
5 捻系数 用途:反映纱线加捻的程度。 用途:反映纱线加捻的程度。
计算公式: 特数制捻系数α 计算公式: 特数制捻系数 tex = Ttex
NT
Tm 公制捻系数α 公制捻系数 m = Nm Te 英制捻系数α 英制捻系数 e = Ne 意义: 意义: ①影响纱线结构的紧密程度——纺织品设计时必须考虑。 ②影响加捻纱条的长度缩短程度——影响“捻缩”程度
熟 条
粗 纱
Zinser RO-WE-MAT 670内置式自 动落纱粗纱机
HY495型全自动落纱棉纺电脑粗纱 型全自动落纱棉纺电脑粗纱 机
二、粗纱机的发展 (一)竖锭式粗纱机 A454、A456 、 (二)悬锭式粗纱机 FA401、FA421、FA423、FA425、 FA401、FA421、FA423、FA425、 FA458、FA481、FA491、FA492、FA493、 、 、 、 、 、 FA494、HY493 、
纺纱学-粗纱

一、粗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
2.加捻
将熟条抽长拉细,施以5~12倍的牵伸, 并进一步改善纤维的平行伸直度与分离度。
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粗 纱具有一定的强力,以承受粗纱卷绕和在细纱机 上退绕时的张力,防止意外伸长。
3.卷绕与成形
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便于搬运、贮存, 并适应细纱机的喂入。
(二)粗纱卷绕的条件 为了将管纱绕成上述的形状,粗纱卷绕时, 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筒管与锭翼有相对运动
2.管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3.下龙筋的升降速度与管纱的卷绕直Fra bibliotek径成反比
4.下龙筋的升降动程逐层缩短
1.筒管与锭翼有相对运动
一般筒管和锭翼的回转方向一致, 因而两者回转速度应有差异,两者
① 粗纱的捻度不变,即 Ns和VF不变。 ②因DX由小变大,所 以Nb将随DX的增大而减 小。 ③由此可见,Nb是由恒 速的Ns和变速的卷绕转速 VF/π·Dx两部分速度合成 的,而合成的结果仍是变 速。 ④在一落纱的时间内, 锭翼(子)转速不变,筒 管转速和卷绕转速随卷绕 直径的增大而逐层减小; 同一纱层里,筒管转速和 卷绕转速不变。
在一落纱
的时间内, 龙筋升降速
度随卷绕直
径的增加而
逐层减小;
同一层内, 龙筋升降速 度不变。
的转速之差为卷绕转速,即:
管导: 翼导: NW=Nb-Ns NW=Ns -Nb
式中:Nb——筒管转速(r/min) Ns——锭翼转速(r/min) NW——卷绕转速(r/min) 在棉纺粗纱机上,一般都采用管导
式,即Nb>Ns。
2.管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粗 纱工序

3.每绕一圈粗纱,筒管(随龙筋运动)需移动一个圈距。
式中: vr-筒管的升降速度(mm/min),单位时间内绕的圈数 (圈/min); h-粗纱轴向卷绕圈距(mm)。
L vr h Dx
第五节 辅助机构
一、铁炮三自动机构 (一)下铁炮升降机构 (二)铁炮胶带复位机构 (三)满纱自停机构 二、防塌肩装置:防冒装置 三、防细节装置 四、自动落纱
捻回传递
粗纱捻陷
粗纱加捻过程存在着捻陷,
捻陷点为须条与锭翼顶孔上边
缘接触处。由于捻陷,纺纱段 纱条获得捻回少,纱体松散, 纤维彼此间的联系弱,纱条强 力低,易出现纱条的意外伸长, 特别是不稳定的伸长,影响产 品的条干,甚至断头增多。
假 捻
当纱条进入加捻区间前具有捻度为 T0 ,经过加 捻区后捻度为T,则有△T=T-T0。 ⑴当△T≠0时,则称须条获得真捻。 当△T>0时,则加捻区最终施加于纱条的捻回捻 向与纱体原有的同向,其效果为纱条增捻。 当△T<0时,则前后所加捻回捻向相反,其效果 为纱条退捻。 ⑵当△T=0时,纱条经过加捻区后,未获得捻回, 称加捻区对纱条施加了假捻,加捻器即称为假捻 器。
三、粗纱张力的调整方法 (一)目测法:
托锭粗纱机纺纱时,以上三种情况都能被观察 到。悬锭粗纱机在纺纱时,1、2两种情况无法区分。
(二)粗纱伸长率测定法
1、粗纱伸长率:粗纱伸长率以同一时间内筒管上 卷绕的实际长度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计算长度之差 对前罗拉钳口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表示的。 即: l l
A B
锭帽式假捻器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依据:细纱的后区 工艺及其粗纱剩余捻回的利用能力、粗纱 纺纱段伸长的稳定性、粗细纱前后供应平 衡。
第六章 粗纱(4-5)

18
牵伸齿轮z6-z8
差 动 装 置
捻 度 齿 轮 z1
z3
卷绕齿轮Z13 主电机
升降减减Z12
张力齿 轮Z4,Z5
升降齿 轮z9-z11
19
(二)变换齿轮的作用 1、捻度齿轮(中心牙):调节前罗拉速度,改变粗纱 捻度。 2、牵伸齿轮(轻重牙):调节前、后罗拉速比,即改 变E,获得所需粗纱的特数。 3、卷绕齿轮:决定空管时粗纱的卷绕速度是否正确, 一般不调整。仅当空管直径、粗纱定量改变较大, 锥轮皮带始纺位置调整不能满足时,才调节。
4-龙筋升降
12
组成: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轴承固定的齿轮)、行 星轮(自转又公转的齿轮)、转臂(支撑行星轮的杆件)
13
维里斯公式:
N 末 N臂 Z首 = =i N首 N臂 Z 末
N末:末轮转速(从动的太阳轮,35T) N首:首轮转速(原动的太阳轮,32T)
Z首 32 21 4 i= = = Z末 24 35 5
N w Nb N s
式中: Nw-卷绕速度(r/min) (wind) Nb—筒管转速(r/min) (bobbin) Ns—锭翼转速(r/min),即锭子转速 (spindle) 因Ns、L恒定,故一落纱中:Dx↑,Nb↓
6
L Nb N s N w N s Dx
3.筒管升降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每绕一圈粗纱,筒管(随龙筋运动)需移动一个 圈距。筒管的升降速度为:
升降杆绕A点摆 动,使龙筋升降
齿条固定在 龙筋上
升降轴上有 平衡块;平 衡龙筋重量
15
(2)摆动装置 作用:将装在固定轴上的差动装置输出的合成速 度传递给随龙筋升降的筒管轴端齿轮。
筒管轴
粗纱的解释及造句

粗纱的解释及造句粗纱拼音【注音】: cu sha粗纱解释【意思】:纺纱过程中的半成品,供细纺用。
粗纱造句1、本文提供了一种粗纱伸长率的在线自动测量方法。
2、用这种方法不仅能使粗纱伸长率的测量变得十分方便,而且还可使粗纱的试纺周期大大缩短。
3、喂入粗纱的条子意外伸长。
4、粗纱伸长。
5、粗纱接头不良。
6、粗纱捻度过大。
7、锭速的设定应在“中纱”前等高速,“中纱”以后逐渐降速,使筒管表层粗纱所承受的离心张力小于粗纱强力。
8、粘结剂,树脂,预浸料,粗纱,编织类型和蜂窝夹心材料。
9、喂入条中有未打开的粗纱条。
10、丙纶纺纱项目拥有自主研发的.10多项专利,转杯纺高粗纱填补国内空白。
11、粗纱导纱器的往复运动不灵活或振动。
12、通过试验测试发现粗纱伸长率对粗纱重量不匀率和条干CV值影响显著,强调了控制粗纱张力的重要性。
13、并条和粗纱在棉纺工程中的作用,随着系统纺纱工艺理论的发展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14、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后区牵伸倍数、罗拉中心距和粗纱捻系数进行了优选。
15、阐述了亚麻粗纱化学脱胶工艺中与化验相关的各种问题。
16、研究了喂入粗纱间距、捻系数与成纱性能的关系,测试分析了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涤纶长丝包芯纱的性能。
17、粗纱回潮率对细纱生产和纱线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18、通过对传统粗纱吊锭结构和退绕张力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弊端;19、使满管粗纱置换细纱机纱架上的空管工作量减少了90%,全过程总工作量压缩到37%。
20、这种测试方法捕捉不到动态运行出现的条干质量问题,而这个问题对粗纱和细纱工序产生的影响又是不可轻视的。
21、赛罗纺配用的后导纱器对粗纱产生的假捻会影响细纱牵伸的稳定性和成纱条干。
22、它是通过在粗纱纺制过程中检测管纱直径和筒管转速,由微机计算出粗纱的伸长率。
23、阐述了亚麻粗纱漂白的发展,介绍了双氧水稳定剂的复配原理。
24、用于摇取一定长度的条子和粗纱,供测定其重量及重量不匀率。
25、本文介绍了A453系列粗纱机改造的一种方法。
纱的种类分类

体系
及分束
1
570
2
570
13 微米,8 -10 分束 11 微米,16 分束
醋酸乙烯+ 聚酯树脂 醋酸乙烯+ 聚酯树脂
备注 浸透速度好,垂直面喷射性能优异 通用喷射纱
硬挺度 90-110
浸透 速度 30 秒
浸透终态 基本全透明
120
25 秒 基本全透明
4.离心浇注用合股无捻粗纱 序号 牌号 线密度
浸透 速度 30 秒
浸透终态 基本全透明
25 秒 基本全透明
30 秒 基本透明
25 秒 透明无白丝
2.缠绕用合股无捻粗纱 序号 牌号 线密度
适用树脂
1 2 3 不同型号主要区别
600-4800 600-2400 600-1200
UP, VE EP UP, VE
序号 偶联剂体系 成膜剂
1
570
2
550+570
1
570
2
570
3
570
4
570
单丝直径 及分束 13 微米,8 -10 分束 11 微米,16 分束 13 微米,8 -10 分束 13 微 米 以 下,10 分束
成膜剂
醋酸乙烯+ 聚酯树脂 醋酸乙烯+ 聚酯树脂 醋酸乙烯
聚酯树脂+ 醋酸乙烯
硬挺度 90-110 120 90-110 95-115
产品结构及分类:
一、直接无捻粗纱:
1.缠绕用直接无捻粗纱: 序号 牌号 线密度
适用树脂
备注
1
1200,2400 环氧树脂(EP)
浸透好,强度高,毛羽少
2
1200,2400 聚酯树脂(UP)
浸透好,强度高,毛羽少
3
第六章 粗纱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1)化纤混纺时,一般以主体成分(百分比 大的成分)的纤维长度为基础,适当考虑混和 纤维的加权平均长度。棉型化纤与棉混纺时, 化纤长度(38mm)长于棉纤维,为减少纤维损 伤,应主要考虑化纤长度。 (2)纺化纤时牵伸力大,罗拉握持距大于纤 维长度的数值也应较纺棉时适当放大。
第三节 粗纱机加捻的原理
1、竖锭式加捻机构(A453B型、A456C型、A454型 粗纱机) (1)结构 圆柱形长杆,直径19~22mm,长度700~1000mm。 锭子下端插在固定龙筋的锭脚油杯内(下部支撑); 中部靠锭管上部的一段内壁支撑(中部支承);顶端 有凹槽,锭翼销嵌入其中。为使锭翼易于插上和拔下, 凹槽部分外圆有锥度,与锭翼套管内壁吻合。
第一节 概述
2、粗纱伸长率 粗纱伸长率 (1)定义 定义 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的 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式中:
l1 − l2 ε= × 100% l2
ε
——粗纱伸长率(%); L1——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 L2——前罗拉同一时间内输出的计算长度。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五)集合器口径 集合器口径 要求前区集合器口径与输出定量相适应,后区集合器 口径与喂入定量相适应。
前区集合器口径
粗纱定量 /g.(10mm)-1 2.0~2.4 4.0~5.0 (6~7) ×(3~4) 5.0~6.0 (7~8) ×(4~5) 6.0~8.0 (8~9) ×(4~5) 9.0~10.0 (9~10) ×(4~5)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4)牵伸分配 牵伸分配 前牵伸区有双胶圈及弹性钳口,对纤维的运动 控制好,故牵伸倍数主要由前区承担,后区为 简单罗拉牵伸,其牵伸倍数不宜过大,一般为 1.12~1.48倍。
第7章纺纱学 粗纱

2
T0 n = = λ1 V λ1
翼锭(粗纱)加捻
CD区:
T3 T4
T0 n = = λ2V λ2 T0 n = = λ3V λ3
DF区:
FG区:
T5
T0 n = = λ4 V λ4
GH区:
n T= = T0 V
综上知,除AB区外,其它各区纱条的稳定捻度为:
T0 n Ti = = V λi λi
第三节
2、真捻的形成过程
动画
稳定捻度定理:加捻器单位时间内加给纱条某区段的 捻回数等于同一时间内由于纱条运动而从该区带出的捻回 数。
n 稳定状态下有:n=VT,即:T= V 在稳定状态下纱条获得的最终捻度,与加捻时间和加
捻区的长度无关,仅与加捻器转速和纱条线速度有关。
(二)假捻的获得
(一)静态假捻过程 动画
纱条结构
• 实捻:加捻须条基本上呈圆柱体形,如长丝、单纱在纱条 中呈圆柱螺旋线状态。(如股线) • 卷捻:加捻须条呈扁平状。加捻时,钳口处的须条围绕轴 线回转,须条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叠而卷入纱条中
心,形成三角形。
•层捻:纤维一边凝聚一边加捻,凝聚一层加捻一层,先凝 聚的多加捻,后凝聚的少加捻,成为分层加捻状态。(如转 杯纺纱和摩擦纺纱) •缠捻:部分纤维绕纱条主体包缠。(如喷气纺纱)
•搓捻:纱条作圆周搓动。(如自捻纺纱)
纱条结构
四、粗纱中的加捻
(一)加捻的目的 • 加捻使粗纱强力增加,减少卷绕和退绕过程中的意外伸长 或断头。 利于纺纱
• 加捻粗纱绕成的管纱,层次清楚,不互相粘连,搬运和贮
存也不易损坏。 利于成形
• 适量的粗纱捻度,有利于细纱机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的控 制,对改善成纱质量有利。 利于细纱后区牵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纱机传动系统与变换齿轮的作用
(一)粗纱机的传动系统
⒈粗纱机的传动工艺要求对粗纱机传动系统的工艺要求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粗纱机的恒速机件,如牵伸罗拉、导条罗拉、锭子及筒管的恒速部分,都应由主轴直接传动。
(2)粗纱的变速机件,如升降龙筋及筒管的变速部分,都需由变速机构来传动。
(3)粗纱机的锭子是恒速,改变捻度是由改变前罗拉输出速度来实现的。
但前罗拉速度的改变必须与筒管的卷绕线速度一致,因此,改变捻度时,前罗拉输出速度、筒管卷绕速度和升降龙筋的升降速度必须同时改变,以保证卷绕规律不被破坏。
⒉粗纱机的传动系统粗纱机的传动系统因机型而异,现以由机电化向智能化的过渡机型——FA425型粗纱机为例,其传动系统如图6-5-1所示。
CCD—传感器 SR—继电器 SQ—行程开关 YC—电磁离合器 UC—控制单元
锭
翼
导条罗拉
主电机主轴捻度牙前罗拉牵伸牙后罗拉(变频)差动装置——摆动装置——筒
管后牵伸牙中罗拉
卷绕电机卷绕齿轮换向齿轮升降齿
轮升降轴龙筋(变频)
从图6-5-1中可知,FA425型粗纱机有两个传动系统,主电机传动恒速部分,卷绕电机传动变速部分,由工业计算机通过5个控制单元实现各运动机件的同步匹配。
⒊粗纱机的变换齿轮为了保证粗纱的产质量,需根据机型特点和所纺品种对粗纱机进行工艺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牵伸倍数、捻系数和卷绕密度等。
根据工艺设计对各种参数调整的需要,粗纱机上设有牵伸、捻度、卷绕、升降、成型和升降渐减等变换齿轮,使各参数具有一定的调整范围。
二十世纪生产的粗纱机机型很多,但其传动系统中各变换齿轮的配置却基本相同,故工艺计算方法也大同小异。
在智能型粗纱机上,仅有牵伸变换齿轮,而其他工艺参数则可通过触摸屏直接设定输入。
粗纱机的变换齿轮有:
(1)捻度齿轮捻度齿轮可以改变粗纱的捻度,所以俗称捻度牙。
改变捻度,即改变了锭子与前罗拉的速比,当锭速不变时,前罗拉速度随捻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改变捻度即改变了粗纱机的产量。
(2)牵伸齿轮牵伸齿轮可以改变粗纱机的总牵伸倍数及纺出粗纱定量,因此又叫轻重牙。
牵伸齿轮可分为主牵伸牙和后区牵伸牙,用于改变各牵伸区的牵伸倍数。
(3)升降齿轮升降齿轮用于调节粗纱在筒管轴向排列的疏密程度,改变升降齿轮的齿数,即改变了升降龙筋的升降速度和粗纱的卷绕圈距。
(4)卷绕齿轮配置在变速机构与升降齿轮、差动装置之间,用于调节空管上开始的卷绕速度。
一般不作调整,只是在改换纤维品种(或筒管直径、粗纱定量改变较大时),方作调整。
在配有铁炮无级变速装置和成型装置的粗纱机上,还配有成型齿轮和升渐减齿轮。
成型齿轮位于成型装置至铁炮皮带的传动路线上,用于调节铁炮皮带每次移动的距离,即决定筒管卷绕转速和龙筋升降速度逐层降低的数量;升降渐减齿轮由成型棘轮传动,其大小决定升降龙筋每次升降的动程,即确定粗纱两端的成形锥角,故又称角度牙。
二、工艺计算
(一)速度计算
⒈主轴转速n0(r/min)
式中:dd——导条辊直径(50mm)。
2.牵伸变换齿轮
(1)总牵伸变换齿轮Z4 Z4与总牵伸倍数E成反比,欲求Z4时,先根据喂入棉条定量及拟纺粗纱定量,计算出所需的实际牵伸倍数,再用配合率求出机械牵伸倍数E,然后代入式(6-5-4 ) 中即可。
在熟条定量不变的情况下,翻改纱特时,可按下式计算Z4:
(三)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的计算
⒈捻度粗纱的计算捻度为单位时间内锭翼的回转数与前罗拉输出长度之比,以每米或每分米内的捻回数表示,而习惯上以前罗拉一转时锭翼转数与前罗拉周长之比计算。
设粗纱捻度为Ttex(捻/10cm),则
当Z2/Z1=94T/79T时,捻度常数=1862.28×(94/79)=2215.88,适用于纺棉。
当
Z2/Z1=79T/94T时,捻度常数=1862.28×(79/94) =1565.11,适用于化纤混纺。
当捻度常数确定后,即可根据不同的捻度变换齿轮齿数求得捻度。
式中:Z3 ——原用捻度变换齿轮齿数;
Z3'——拟改捻度变换齿轮齿数;
Ttex ——原用捻度(捻/m);
——拟改捻度(捻/m);
Tt——原纺粗纱线密度;
——拟改粗纱线密度。
例:所纺粗纱定量为5.5g/10m,求Z3。
解:由表6-3-1选定粗纱捻系数为96,则
式中:Z——升降齿轮的齿数;
a——升降齿轮每转过一齿升降齿条升降的高度。
已知升降齿轮的模数为2.5mm,则齿条每次移动的高度为2.5π=0.7853Cm。
根据图6-5-1可知,筒管轴向卷绕密度可以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