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概述
高中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岳麓版必修3

影响
有利于文化事业的传 播和发展,推动了欧 洲的文艺复兴,并在 宗教改革中成为传播 新教的工具
北宋时,毕昇发明 唐时,雕版印 活字印刷术(泥活 刷术 字),后又出现木 活字和金属活字 唐末火药已用于战 唐代已发明火 争,北宋时广泛应 药,最早见于 用于军事,火器种 孙思邈《丹经》类众多 指南车、指南鱼等相 战国时期发明 继出现,北宋时发明 司南 使用人工磁针的指南 针,且应用于航海
元至顺三年铜炮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火箭模型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 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 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 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 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 此车由两人操作。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西汉时发明植 物纤维纸
改进及发展
东汉时,蔡伦改进 造纸术
传播
8世纪中期后 经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影响
指南 针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西汉纸地图
最大残长8厘米。此地图 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 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 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 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 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 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东汉时,蔡伦改进 造纸术
传播
8世纪中期后 经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13世纪中期 先传入朝鲜, 后经西域传入 欧洲
影响
有利于文化事业的传 播和发展,推动了欧 洲的文艺复兴,并在 宗教改革中成为传播 新教的工具
北宋时,毕昇发明 唐时,雕版印 活字印刷术(泥活 刷术 字),后又出现木 活字和金属活字 唐代已发明火 唐末火药已用于战 药,最早见于 争,北宋时广泛应 孙思邈《丹经》用于军事,火器种 类众多
高中历史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教学课件(共22页)

黄道游仪
黄道游仪是浑仪的一种,是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行情况的天文仪器。 僧一行运用这架仪器,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自行” 的现象,即发现了恒星 的运动,这比欧洲的相同发现约早一千年 。
简仪和《授时历》
简仪: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 用,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天空一览无余。简仪成为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 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其精确度很高, 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 通用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被沿用达400年 之久。
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 传播: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 3. 影响: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 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大大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尤其是推动人类社会 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在 甲推骨动、欧青铜洲器从、封竹木建简社、会缣帛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 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印刷术
2. 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 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3. 影响:
(1)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 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推动 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火药
1. 发明与使用: ( 1 ) 唐代人们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初
孙思邈著的《丹经》有最早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 3 ) 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
4. 影响: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人类 文明的进步。
岳麓版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件

深度探究:结合四大发明的传播, 概括指出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西 欧)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1) 对中国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 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 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2)对世界文明(西欧)的影响 • ①造纸术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 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 ②火药的使用,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 ③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运动。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 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 1.掌握四大发明及其深远影响;数学、天文 学、农学和医学的重大成就 • 2.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的贡 献
课堂探究
• 一 四大发明(在预习基础上同桌同学互相问 答) • 1 “四大发明”所指? • 2 古代书写材料排序: • 3“纸”发明的时间及蔡伦的贡献: • 4印刷术在古代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 • 5火药何时发明?应用情况如何? • 6 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的是什么?它最终完 成在何时?具体指什么? • 7 四大发明是怎样外传的?
• 3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封建社会前期、后 期占世界比重的变化特点。
• 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 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 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 史原因。
• 领先:政治稳定,封建经济繁荣,各地、各民族经 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等因素。 • 落后:明中后期以来,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 主专制阻碍社会发展;闭关锁国,阻断中外交流。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确立先进资本主义制度, 提倡理性主义,促进科技发展。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册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考纲分解】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2.中国古代科技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方面的成就有哪些?3.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4.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和最终落后于世界的原因?【知识梳理】四、医学成就——从《黄帝内径》到《本草纲目》: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③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2、中国古代科技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原因是什么?经济: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制度较先进,提供了社会环境。
统治者对科技和教育重视,培养了大量人才。
民族、对外:民族融合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民族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吸取我国少数民族和外来的优秀文化。
传承: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础。
勤劳刻苦和调查研究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中西对比:(1)在内容上:西方侧重对事物及其规律探索的理论科学,建立了学科体系,如近代数学、物理学的建立;中国则侧重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等’(2)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注重观察和实验,如电磁学的成就;中国则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如《天工开物》等。
西方领先原因:(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3)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提供了政治保障(4)工业革命使科技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落后原因:(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封建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2)君主专制强化,失去科技发展民主氛围(3)科举制和文化专制的推行,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必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概述.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对儒学发展的主要影响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明
明清
中国改变世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
就
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 科技成就有哪些?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明后 徐光启《农政全书》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期清 徐霞客《徐霞客游
牛顿力学体系
记》
18至19 瓦特蒸汽机 、法拉 清 世纪中 第电磁感应、进化论
③文化: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和中外 文化交流;
④群众作用:科学家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 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 动。
2、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19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在
内容、研究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 远洋航海技术
世纪
宋元 印刷术、指南针和 明前期 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①造纸术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 命性的进步; ②火药的使用,帮助了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③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市 场开始形成;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运动.
材料四: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
节省印刷费用、提高印刷效率。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对 世界文明的影响?(8分)
材料二: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岳麓版必修三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指南车
三国时马钧创制的指 南车(模型)。
汉代司南
司南,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 制成的指南仪器。《韩非子〃有度》:“故先 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 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 其柢指南。”
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 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 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 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 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 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 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 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记载月食的甲骨 这块牛骨属商朝晚期,长24.5厘米,上宽5厘米。 殷商时世界最早记 牛骨上刻的文字大意,是有关一次月食的记录。 载日食的甲骨 据推算,此次月全食时间为公元前1173年7月2日。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 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
流星雨
彗星和哈雷慧星的记录分别比 欧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 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 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 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 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 纸”。(《后汉书造纸术
将竹、麻、布、绳等 原料经水浸、切碎、 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 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1、世界最早观测:日食 殷商 彗星 1000多年 和哈雷彗 800多年 星 670多年 ,太阳黑子 。 《甘石星经》 2、我国最早天文学专著: 测量子午线长度、僧。主持全国天文和大地测量,郭。 3、测量: 4、仪器:张衡 水运浑象仪,地动仪 僧一行 黄道游仪,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郭守敬 简仪 5、历法:郭守敬 《授时历》
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的最早记录。 现代天文学关于彗星的图片
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共22张PPT)

全面系统总结了历代农 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 技术
四、古代的农书
朝代 作者、书名
主要内容
地位
西汉 《黄帝内经》 编纂于战国,成书 奠定了中医学
于西汉
理论的基础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 论》
系统论述望、闻、 问、切四诊疗法, 成为中医临床医学 的经典
张仲景“医圣”
华佗
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
剂,还发明了五禽戏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元代 郭守敬制成简仪
简仪的发明比欧洲早 300多年
三、数学的成就九九乘法口诀
地位
春秋 战国 东汉
南朝 宋齐 之际
筹算计算法
《九章算术》
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 体系的形成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 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
小数点后第七位
1000年之久
元代 珠算法
四、古代的农书
时期 农书 作者
内容或特点
地位
南北 朝
元代
《齐民 要术》
贾思勰
总结了北方生产经验, 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
经营的宝贵思想
《农书》 王祯 重点放在了介绍生 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我国现存 最早的农 书
对提高生 产力起了 推动作用
明代 《农政 徐光 全书》 启
全书充分汲取了西方 徐光启被誉
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
为“中国近 代科学先驱”
明代 《天工 宋应 开物》 星
4.指南针(四大发明中最早) (1)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北票高中刘海华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教学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过程设定导入新课:“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
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
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一、造纸术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1)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多媒体展示: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2、传播: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了懂得造纸技术的中国工匠。
没过多久,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3、影响①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②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二、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演进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对儒学发展的主要影响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明
明清
中国改变世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 科技成就有哪些?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农学(促进农业发展,解决农业技术问题)
农学著作 农学家 历史朝代
历史地位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南北朝
北方生产经验,现 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农书》 王祯 元朝 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朝
吸收西方科技重视实 验,体现先进性……
系统总结历代农业、 手工业生产技术
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 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1、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中国 方面看,有哪些有利因素?参考课本 28页<阅读与思考>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①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 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②经济: 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一.四大发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名称
出现
改 用
进
或
应
传播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科学技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文明的一个不可 或缺部分,它对人类的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 的古代科技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 。 材料一:
图1
图2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1、图2反映了 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成就(2分)?图2与图1相比, 优势在哪里?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列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发展 历程中的里程碑,并能够活学活用,通过材 料分析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2.通过自主探究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数学、 农学、医学方面的成就,意识到古代中国科 学家所创造出的卓异的科技成果是造福全人 类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全课学习,归纳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结合必修一二所学相 关知识分析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
节省印刷费用、提高印刷效率。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对 世界文明的影响?(8分)
材料二: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1861-1863年政治经济学稿》 材料三: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 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 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 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 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 舞台。
二.天文学(便于安排农时,彰显君主“受命于天”)
时间 科学家
成就
历史地位
战国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 张衡
浑象仪 地动仪
世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地球是圆的
见解比欧洲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 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933年鲁迅《申报·自由谈· 电的利弊》
3.材料四中鲁迅先生认为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的 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爆)竹敬神、看风水 4.你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何感想?(3分)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促进世界文明的进程; 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共同点:
①都体现重农思想,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在农业中的地位。
②都是对于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五.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证人 民健康,确保农业劳动力)
时间 医学家
成就
历史地位
战国、 西汉
《黄帝内经》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四诊疗 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
元朝 郭守敬 简仪
《授时历》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三.数学成就(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历史时期
主要成就
春秋战国
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算筹。 (元朝珠算法)
西汉
《周髀算经》“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 约500年。
东汉
《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南朝宋齐 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3.141526到 之际 3.141527之间,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明后 徐光启《农政全书》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期清 徐霞客《徐霞客游
牛顿力学体系
记》
18至19 瓦特蒸汽机 、法拉 清 世纪中 第电磁感应、进化论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典
唐代 孙思邈 《千金方》 “药王”
中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 想。(“东方医学巨典”)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
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 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 各国占42%左右。英国剑桥大学凯恩斯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①造纸术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 命性的进步; ②火药的使用,帮助了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③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市 场开始形成;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
③文化: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和中外 文化交流;
④群众作用:科学家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 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 动。
2、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19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在
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科技使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 远洋航海技术
世纪
宋元 印刷术、指南针和 明前期 火药的划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