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赛项申报方案
1-2019中职组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赛项任务书

国 具 择--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确保 10 模制件中两模的质量送检。 全 模 7.比赛结束时上交装配后的模具,要求所有零部件可拆卸。如果
使用常规手段无法拆卸,并导致零件尺寸不能检验,该部分零件尺寸检
9年 代 验分数视为零分。 201 现 8. 只能加工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滑块等模具成型零件。型
年卡与工艺过程卡; 19 代 2.完成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滑块组件(4 个)成型零部件的 20 现 数控编程;
3. 完成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滑块组件(4 个)成型零部件数
控加工。
(三)模具装配、调整和试模
1. 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滑块组件(5 个)成型零部件的钻
孔、扩孔、铰孔、攻丝、修配、研磨等钳工加工、模具装配及调整;
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与模板联接的螺纹孔大小、位置,与模板水孔连
接的布置及位置,顶杆孔的大小、位置(见附图 5、附图 6),不得加工
现场提供给选手的其它模具零部件(允许工艺孔加工),否则模具外观分数视为零分。2/ 16场次号: 赛位号: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赛项竞赛赛题
赛规执行。
职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上填写您的场次、赛位号等信息,不要在
中 试卷其他区域填写与考试无关或透露身份信息的内容。 赛 卷 3.参赛选手如果对试卷内容有疑问,应当先举手示意,等待裁判
大 赛 人员前来处理,处理后按要求签字确认。 技能 竞赛 4.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应遵守竞赛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如有违反
注意事项
组
职 1. 试卷上只允许填写场次号、赛位号,在提交的文件中,不得泄露参赛队信息;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申报方案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制造业、服务业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本赛项的设立,是为了切实贯彻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示精神,加强中医药的传承,推进中医药振兴与发展,助力于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
同时,也为了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完善全国中医药高职院校“赛教融合”机制,为全国高职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师生搭建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把大赛作为企业发现人才的平台和学生事业发展的平台,真正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从而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本赛项主要考核高职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中药性状与真伪鉴定、中药显微鉴定、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四大核心知识与技能。
通过竞赛,检验全国中医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考核与展示各参赛院校学生从事中药生产、流通与服务的岗位通用核心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中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中药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中药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推进中医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与筹备的各环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即,做到竞赛方案公开、竞赛题库公开、竞赛评分标准公开、竞赛成绩公开;竞赛裁判是从国赛专家裁判库中随机挑选的,严格执行加密、回避等制度,体现了公平原则;专家裁判均来自于行业、企业和高校一线专家,并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执裁尺度一致,评判标准统一,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二)赛项内容与人才培养对接原则本赛项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
关联的职业岗位面广,涵盖中药检验、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中药购销等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旺盛。
2019中职-现代模具制造赛项拟建议自备物品清单

附件3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赛项
拟建议选手自备刀具、工具及物品清单
1.劳保物品清单
2.数控加工刀具与工具清单
注:对应刀柄如自己携带,组办方就不做提供,但数量限制,其中对刀及铣削用刀柄限共8把,对应夹头各1个,钻削用刀柄2把,自配相应刀柄扳手。
3.模具修配工具清单
4.量具清单
注:1、刀具数量、品种、规格按样题零件加工需要制定;请注意选手自带的刀柄要与现场提供的卸刀器、机床匹配,选手应携带匹配的刀柄;
2、未建议携带的物料根据自己所需也可自行决定,不允许携带自制刀具、二类工装夹具(规定除外),允许自带竞赛用的工具车(使用过程中不得影响他人操作);
3、允许选手使用自带的标准非定制平口钳(包括软钳口),与之配套的在工作台安装所需用具自带,不允许同时使用两个平口钳;
4、自带中小型气动工具,可以是电动工具但仅限内置电池手持式,不允许外接电源式。
2019中职-现代模具制造赛项承办校

4
刀柄扳手
ER32、ER16
把
各1
5
台钻平口钳
个
1
台钻使用,
配套扳手
6
收纳箱
带滚轮
个
1
存放模架
7
纸
A4
张
5
8
棉布
块
若干
供学生清洁工件用
9
刻录机及光盘
个
1
只有一台电脑配有刻录光驱
10
U盘
个
2
11
毛刷
个
2
盛水小盒子
个
1
(内盛乳化液台、钻冷却用)
14
盛油小盒子
个
1
(内盛攻牙用油、手动攻螺纹用)
15
盛油小盒子
个
1
(内盛煤油、研磨抛光使用)
16
脱模剂
瓶
1
放在注塑机处
17
清洗剂
瓶
1
每个工位
18
红丹
盒
1
19
台钻
Z512B
台
1
20
钳工工作台
集成专用
套
1
包括安全电源、气源与台灯
21
压缩空气源、气动快插管接头及气管
Φ8气管
套
1
风动工具使用
22
虎钳
个
1
钳工用
23
T型槽螺钉、螺母、垫圈
套
若干
钳工台、数控设备上使用
付
1
三板模(细水口模架)
30
模具零件毛坯与标准件
相应规格,尺寸实测
付
1
顶针、拉料杆、锥形浇口套1个、点浇口套标准件2个(长度需要现场自己控制和处理)、模仁两块、镶件两个、滑块1个、水路接头、开闭器2个、限位拉杆2个、垃圾钉4个、滑块定位碰珠、弯销、导滑压板、滑块座、相应螺钉若干、圆柱销、O型密封圈等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37赛项名称:模特表演英文名称:Model Performance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文化艺术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充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精神,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培养模特行业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模特行业的稳步发展储备力量。
通过技能大赛的筹备和比赛过程,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检验现有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
为中等职业教育模特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与国内外模特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模特人才培养体系。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本要求,制定大赛规程、实施方案与规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行业人才选拔标准,设定比赛环节。
模特表演赛项分成服装模特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每个省市选派两名选手参加模特服装表演分赛项,三名选手参加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选手根据比赛规程自备相关服装并进行相应的化妆造型设计。
其中服装模特表演分赛项共设泳装展示、生活装展示、礼服展示三个比赛环节;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共设礼仪知识和综合素质问答、泳装展示、生活装产品展示及镜前造型展示四个环节。
通过考察礼仪常识、综合素质、基本身体姿态、服装展示表演技巧、产品展示能力、镜前造型展示水平等项目,对模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判。
根据竞赛平台成熟赛项设计原则,比赛内容及形式设计紧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准,检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竞赛方式本赛项是个人赛,分为服装模特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装备制造大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本赛项着眼《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等二十字指导方针,紧贴“高端数控机床”项目发展方向,利用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针对复杂曲面的工业产品及零部件,进行数字化建模、创新设计和制造过程,融合高职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重点考核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和创新创意实践三个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倡和发扬“工匠精神”,以适应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赛项树立“引领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展示教学成果”的赛项宗旨,贴近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知识与技能特点,向全社会展示高职院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教育的面貌,搭建教育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展示平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创新。
本赛项力求通过竞赛,让学生体验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设计的真实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热情。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
1.本赛项以企业产品开发经验丰富、熟悉学校教学的专家任赛项设计组长,并以此为主组建赛项专家组,赛项内容公开。
竞赛过程实行裁判长负责制(由第三方专家选聘担任)。
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组织评分规则,确保竞赛公正、公平。
2.本赛项的竞赛内容均集中在比赛现场完成。
赛前1个月,针对参赛选手举办赛项说明会,公布样题,公开竞赛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3.赛后完全公开赛卷和评分标准。
(二)赛项关联专业人才需求量大、行业人才紧缺,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服务国家重点战略。
1.本赛项依照企业产品创新设计与研发实际工作过程进行顶层设计,与教学改革内容相结合,将逆向工程与创新性思维融入赛项内容。
涉及逆向工程师、正向及产品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操作员等职业类别,适合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群的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竞赛赛项规程(中职组)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赛项组别:中职组竞赛形式:团体赛赛项归属大类:加工制造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展示参赛学生加工制造技术与模具制造技能,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制作模具过程中的识图、制图、零件加工、装配调试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和环保意识。
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提升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师的指导水平;促进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培养适应模具制造相关企业需求的技术领域应用型人才,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一)竞赛内容本赛项总时间为5+0.5小时。
其中第一阶段5小时内完成模具设计、制作及装调任务;第二阶段另外附加0.5小时内完成制件成型试模与检测任务。
若第一阶段在指定时间(5小时)未完成任务或不达到相应要求,不能参与第二阶段比赛任务,则结束所有比赛。
本赛项为注射模比赛。
参赛选手在不间断的5+0.5个小时内,根据赛场给定制件的2D产品图和半成品模具,完成该制件的数字建模、需要加工的成形零件数字建模设计和加工、模具装调和试模,最终成形出合格制件及检测等任务。
任务概述模具零件设计1.创建盒体产品零件与组件的3D数字模型,对产品进行分析;2.设计需要加工的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等成型零件的3D数字模型;3.设计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2个成型零件2D零件图。
模具零件加工1.填写型芯镶块组件、型腔镶块成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2.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成型零件数控编程;3.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成型零件数控加工。
模具装配、安排和试模1.型腔镶块、型芯镶块组件等模具零件的钻孔、扩孔、铰孔、攻丝、修配、研磨等钳加工、模具装配及安排;2.模具在成型机上调试,成型加工出合格制件。
制件成型质量分析1.使用三维扫描仪完成制件的扫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比对检测,出具检测报告;2.检查分析制件成型缺陷,填写分析报告。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09赛项名称: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英文名称:Mould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装备制造大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以现代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为背景,在传统的高职模具赛项的基础上,突出模具制造工艺,创新优化设计,适当引入模具设计与制造执行系统(模具ERP信息化管理平台),用于竞赛过程中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沟通协调,进行任务、图档和数据的管控,参照企业工作流程,完成赛项任务计划并输出任务分配,完成模具BOM表制定和输出,完成零件工艺的编制并输出零件加工工艺卡;通过本项目的技能竞赛,考核参赛选手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信息化平台、注塑模具CAD/CAE/CAM技术和相关专用软件、模具主要零件制造工艺、数控设备的操作、模具装调与智能成型设备的操作能力;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生产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意识。
本赛项的举办旨在引导高职院校关注模具行业现代技术应用发展方向,促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模具生产工作全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加快模具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推动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建设。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要点参赛队根据给定竞赛任务、赛题提供五金塑料产品的部分零件的2D/3D图,在持续不断的6个小时内完成包括创新设计与给定零件配合的塑料件、注塑模具分析设计、模具主要零件CAM编程制造、模具装配等内容。
由裁判及工作人员试模打出制件,制件作为评分的依据。
1.参赛选手获取比赛任务书:参赛选手根据提供账号和密码或者利用提供条形码扫描登录赛场信息化平台获取比赛任务书。
2.参赛选手利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执行系统(模具ERP)进行组内任务分配,生成计划任务表;在完成产品分析、模具排位、模流分析和模具设计后、编制并导出模具主要成型零件加工工艺卡、CNC加工工艺卡及加工程序单和零件检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加工制造类(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落实《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紧跟模具行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本赛项的举办,旨在搭建校校、校企模具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引导中职模具专业评估和持续改进,优化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内容,促进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展示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先进技术应用水平、模具制造工艺性分析与实施能力、现场问题分析与处理能力、安全及文明生产职业素养;宣传展示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职教、重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支持素有“工业之母”称谓的模具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赛项着重考察选手阅读文字说明、制图与读图能力、模具零件手工与CNC加工能力、模具装配与修配能力、模塑产品与模具的检测能力、试模缺陷分析与处理能力等模具专业基础与综合能力。
通过竞赛,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专业改革和建设方向,为模具企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促进模具行业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赛项设置的公平性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创新原则,通过竞赛任务由过程向结果转变,评分由主观向客观转变,不断提高赛项设置与实施的公平性。
(二)面向专业的普适性赛项关联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中职学校开设专业点多,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中职学校中,开设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多达860所,各校模具制造技术实训条件建设基本完善。
(三)内容选取的先进性积极学习借鉴历届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工程赛项标准、规范、经验,围绕企业真实生产的过程、任务和要求设计编制比赛内容。
(四)能力考核的综合性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相结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融合,对应模具设计、制造、检测等岗位、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
(五)竞赛平台的通用性根据行业特点,赛项选择相对先进、通用性强、社会或学校保有量高的设备与软件,尽量不增加院校负担。
先后举办过4届行赛与3届国赛,竞赛平台成熟已被各院校认可。
(六)竞赛资源的立体化坚持把竞赛内容转化为立体化教学资源,重视赛项成果固化与资源积累,推动大赛成果辐射共享,惠及更多师生,以赛促教。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应在竞赛内容选择、竞赛过程安排、竞赛结果评判、竞赛资源转化等方面形成赛项的特色与创新点。
本赛项是在2013、2014、2017、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2014-2018年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模具制造技术”赛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企业与院校,科学分析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模具生产企业新业态、新技术与新岗位,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定位、新规格与新要求,对接企业生产实际要求,确定竞赛内容任务及评分评价标准。
(一)“四对接”提高赛项的科学性按照“参赛选手与企业岗位对接,竞赛作品与企业产品对接,考核技能与岗位能力对接,竞赛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原则设计赛项,赛项贴近生产,设计要求接轨世赛,比赛过程为产品生产全流程,与世赛统一,更具科学性。
(二)以先进检测技术保障裁判的公正性突出成果导向,采用模具先进检测技术,减少人为检测的主观性,保障竞赛公平公正。
(三)任务选取具有典型性任务源于模具企业,基于以模具为主打产品的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并根据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精心确定竞赛内容。
根据赛场给定的制件2D图纸、模具2D装配图和物料清单以及半成品模具,通过完成制件实体建模并设计出需要加工的成型零件图(3D和2D图)、编制工艺文件、完成成型零件加工、模具装调和试模,最终成型出合格制件,并在制件组装后进行整体三维检测等任务,主要考核中职学生“二维图纸设计、模具成型零件加工、模具装配与试模、制件先进检测技术”等核心知识与技能。
该赛项突出模具的制作技术,重点考查中职学生模具成型零件复杂型面数控加工、模具抛光修磨、装配钳工技能以及蓝光检测新技术应用能力。
任务1:模具零件设计依据制件2D图纸完成制件3D建模,再由制件3D数字模型和模具2D装配图,设计需要加工的成型零件3D图,完成主要成型零件的2D工程图。
提交制件3D数字模型,产品装配效果图、成型零件的3D模型和2D零件图文件。
任务2:模具零件加工(1)编制主要成型零件加工工艺。
(2)编写加工程序,进行数控工序工艺设计。
(3)依据毛坯半成品,使用数控机床等设备完成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
提交成型零件工艺卡片、数控工序工艺卡片文档、编程源文件及成型零件加工实物。
任务3:模具装配和试模(1)根据给定的模具2D装配图进行模具装配。
(2)判断合模(封胶面)间隙小于0.5mm允许转场试模。
(注:注塑机操作由技术支持协助,不用选手操机,选手需依据制件质量情况提出与调整注塑参数,有效试模时间小于20分钟,试模次数小于10次。
)提交装配好的模具、制件实物两套。
任务4:制件成型质量检验(1)制件后处理后进行组装,将组装后的制件一套使用蓝光比对进行几何精度(MT4)、功能检测,完成检测报告;另一套备裁判最终评价。
(2)制件成型缺陷检查,填写分析报告。
(3)成型零件交由裁判使用三坐标检测。
提交制件自检蓝光检测评价报告、质量分析报告文档。
六、竞赛内容简介本赛项为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
竞赛内容:根据赛场给定的产品2D图纸、模具2D装配图和半成品模具,完成制件实体建模,设计需要加工的成型零件图(3D图和2D图),完成成型零件加工、模具装调和试模,成型合格制件等任务。
最终完成“制件图到制件”的完整生产过程,全面考察选手专业基础理论、核心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
Each team consists of two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to complete the competion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2D drawings of the given parts, 2D assembling drawing of mold andsemi-finished mold, complete 3D modeling of the given parts, 3D modeling, 2D drawings and processing of shaped parts of cavity mould, mold assembly and testing, qualified products production. The team need to complete the whole process of“ 2D drawings to parts“competition, which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pplying the various professional skills. It also helps cultivate their spirit teamwork and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七、竞赛方式(一)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
每支参赛队2名选手,参赛选手必须是2019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或五年制高职中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的全日制在籍学生,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比赛当年的5月1日为准。
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类赛项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二)竞赛队伍组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参赛,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不得跨校组队;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
(三)2019年本赛项拟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境外代表队到场有序观摩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一)时间安排总体赛事安排4天,正式比赛2天。
(二)比赛流程(1)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参赛队工位和竞赛题,同一天比赛的参赛队采用相同的竞赛试题。
(2)进入工位后,确认赛场提供的半成品模具、标准件、坯料、制件2D图、模具2D装配图、CAD/CAM软件、文字表格处理软件、机床、刀具、夹具、工具等。
(3)参赛队开始比赛,竞赛时间为连续不断6小时,各参赛选手限定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完成比赛任务;符合要求的模具专场依次完成试模出件与制件的自检任务,时间为0.5小时。
(4)比赛结束后,将所有电子文档拷贝到制定U盘,同时刻录到光盘中,并根据赛题要求提交所有比赛结果,裁判员与参赛队一起签字确认,然后交给加密组裁判加密后,转交给评分裁判组。
九、竞赛试题本赛项承诺于开赛1个月前,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开赛题库,透明化赛题,与世赛命题方式接轨。
赛题库中有10套以上竞赛赛题(各套赛题的重复率不超过50%),样题见附件。
十、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领导下,赛项专家组、裁判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创新”的原则,负责赛项成绩评定工作。
从设计、设备操作到文明生产等方面,对参赛选手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分方法裁判组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下,各负其责,按照制订的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现场裁判组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的文明生产进行观察和评价,在参赛队比赛时完成评分。
评分裁判组根据参赛队提交的比赛结果,经加密组裁判处理后进行评分,成绩按照总分进行名次排列。
然后经过加密裁判组进行解密工作,确定最终比赛成绩,经总裁判长审核、仲裁组长、监督组长复审签字确认。
(三)评分细则1.组织分工在赛项执委会的领导下成立由裁判组、监督组和仲裁组组成的成绩管理组织机构。
具体要求与分工如下:(1)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设裁判长1名,全面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问题,副裁判长2名,负责协助裁判长工作,以及足够数量的裁判员。
(2)裁判员根据比赛需要分为检录裁判、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
检录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进行点名登记、赛场场次及赛位抽签、选手身份核对等工作;加密裁判:负责组织对参赛队信息、抽签代码等进行加密;每场赛事结束后及时对选手管理平台上提交的资料、作品(刻录的光盘、加工的零件)进行加密,送交评分组;评分结束后,成绩公布前对以上加密的内容进行解密;现场裁判: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评定参赛队的现场得分;评分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的比赛作品、技能展示按赛项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
(3)监督组对裁判组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竞赛成绩抽检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