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会仙湿地特征与修复的初步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会仙湿地是中国南方一处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位于福建省南靖县的漳浦市南端,是闽南渔耕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十大湿地之一。

会仙湿地占地面积约为3500亩,是潮间带河口、海滩平原、沼泽绿洲三者交错的湿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湿地内有大片浅水、盐田和沼泽,有丰富的水生植被和底栖生物,还是候鸟的迁徙途中的休息场所,拥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绝佳地点。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需要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自然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集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多种生物要素于一体,具有恶化缓冲、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作用。

在会仙湿地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湿地内的各种生物资源,合理规划、合理开发,以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需遵循一系列原则。

首先是可持续性原则,即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持湿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其次是尊重性原则,即要尊重湿地内的各类生物资源,避免人为干扰和破坏。

还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即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湿地内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不增加外来物种的引入。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应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尊重。

首先是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湿地知识讲座、生态科普展览等形式,增强游客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其次是设置生态保护区,划定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湿地内的关键生态环节和重要生物种群。

还需要加强湿地生态监测和科研工作,通过长期监测和研究,全面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开展生态观光和科学探险活动。

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石定法桂林市临桂区会仙湿地公园管理局,广西 桂林 541199摘要: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即是地球之肾,亦是生命之源。

而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集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于一身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

而湿地水环境直接关系湿地的质量,影响到湿地生物的生境。

因此,本文基于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广西桂林;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环境,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三大自然生态系统。

湿地生物物种分布多样,生态结构均衡有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保障,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降解环境污染等重要作用,有“地球的肾脏”之美誉,湿地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了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声环境。

其中,最能代表湿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就是水环境。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上工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桂林会仙湿地面积正在大幅度缩减,其功能也在逐步退化,甚至湿地自身水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很多湿地已经变成农业废料、废水的排泄对象和堆积场。

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1]。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一、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现状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境内。

湿地公园规划建设面积586.75公顷。

在地形上,湿地公园处于桂江与柳江分水岭区域上的低洼地带,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水文系统,受到会仙构造盆地影响,形成较大的地下储水库容,并且地下水总体流向盆地中部,补给湿地地表水。

湿地公园内主要水体有古桂柳运河、相思江、睦洞河、睦洞湖、分水塘以及大大小小20多个水产养殖场。

其中,湖泊湿地面积25.85公顷,张湿地总面积的5.24%;河流湿地面积为16.9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3.44%;草本沼泽湿地面积为58.65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1.88%;人工湿地面积为392.11公顷,占占湿地总面积的79.44%。

桂林会仙湿地特征与修复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桂林会仙湿地特征与修复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桂林会仙湿地特征与修复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态压力加大,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桂林会仙湿地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其生态系统面临着环境质量差、物种多样
性下降、水体富营养化、氮磷超载等问题,如何进行湿地修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分析桂林会仙湿地的特征及其生态承载能力,并针对其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修复方案,旨在增强湿地自身的生态功能,提升区域生态
环境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支撑。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重点围绕桂林会仙湿地展开,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文献梳理,调查分析湿地面积、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环境、植物物种、动物群落等方面的特征,明确湿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问题。

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湿地修复和保
育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针对桂林会仙湿地的修复方案,比较分析
各方案的优劣,探讨最适宜的修复方案。

四、预期结果与研究意义
本研究预计将全面了解桂林会仙湿地的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强、前景广阔的湿地修复方案。

最终,以桂林会仙湿地
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湿地修复的理论与实践,为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恢复和维护
生态平衡提供参考和支持。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秦云红.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8):229-231.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现状 及保护管理对策秦云红(桂林市临桂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广西桂林 541199)摘 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2 500 hm2缩减至2022年的494 hm2,目前湿地面积仍呈缩减趋势,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势在必行。

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为推动和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在湿地保护和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规划湿地保护修复方案、建立和完善湿地修复机制和体系、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等管理对策。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修复;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08.071湿地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

从狭义上定义,湿地指的是陆地与水域交汇处,水位通常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从广义上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深度不超过2 m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沿海区域,包括咸水或淡水沼泽地、湖泊、湿草甸等[1-2]。

湿地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功能性、生物多样性的特点[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2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办,大会达成了《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重要成果,并通过了由中国提议的《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湿地保护和修复恢复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三项决议,促进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仙湿地作为中国在湿地保护领域的典范,位于XXX市XXX县,占地xxxx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

会仙湿地面积广阔,植被种类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会仙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来促进会仙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推动会仙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问题,通过对会仙湿地生态特征的分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讨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深入探讨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并对生态旅游开发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方向,为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而湿地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生态学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会仙湿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会仙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通过分析会仙湿地的生态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其中的重要性,探讨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为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基于健康评价的桂林会仙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策略研究

基于健康评价的桂林会仙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策略研究
1 . 系统性社会 理财教育资 源不足 。社 会上极少见 到为高 中生设 计
未来社会经济的 蓬勃发展做出 持久的 不懈努力。 四
的系绕 性理财教育课程及夏令营 、论坛等活动。 2 . 学 校理 财教 育效 果不 佳 。大部 分高 中学 校开 展 的财经 类选 修 参 考 文 献 : 课程重形 式轻 内容 ,形 式单一 ,仅讲授基础理 财产 品的基 本形式和 特 [ 1 】 王轶 ,浅 析 高 中生 的 消 费观 念对 于 学校 周 边 经 济 的 影 响 ,[ J ] , 点 ,未将理财计划、理财观念等相关内容体系贯穿其中。
摘要 : 桂林 市是 国家级历 史文化名 城和世 界著名 的风景旅 游城 市。 漓江是 桂林 的母 亲河 ,位 于桂林 市 , 临桂县 的会
仙湿地是 桂林 市建 设 “ 六江 四库 四湖二湿地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目前会仙 湿地 生态 系统 面临逐渐萎缩 ,地 面逐渐 疏干 ,湿地生态功 能逐 渐退化 的危险。 为 了修 复 与保护桂林 市 “ 湿地” ,先对 桂林 会仙 湿地 生态 系统进行 健康评 价 ,分析 影响湿地 生态 系统健康 的 关键 因子 ,提 出湿地修 复与保护 策略 ,维护 湿地健康促进 桂林市旅 游业及经 济
二 桂林会仙湿地生态 系统健康评价分析
在 了 解 桂林 会 仙 湿 地 的基 本 情 况 基 础上 ,将 对 会 仙湿 地 生 态 系 统健 康评 价分 为 四步 :评价 目标一 评价 内容 一 评价 标准一 评健 康概 念 、湿地 生态 系统诊 断 指标 、湿地 法 。 ( 一 ) 评 价 目标 生 态 系统健 康恢 复 、湿地 生态 系统 健康 研究 时 间与 空间尺 度 、湿地
1 . 消费 态度 。高 中生群体对 可支配收入 的消费支 出成 基本理性 的 4 . 家 长可 加强对理财教 育的重视程 度 ,在适度 范围 内主动 引导孩 态 势 ,但部分 高 中生 的消费理念有 随心所欲和极 端节省两 极极端化 的 子进行 多元化 的理 财尝试 ,引 导孩子规 划消费及理财 计划 ,设立 财富

桂林市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对策及措施

桂林市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对策及措施
局 重 点 开 发 建 设 的 生 态 工 程 之 一 ,是 2 0 1 5年 西 江 经 济 基 础 设 施 大会 战 项 目,采 取 一 系列措 施 对 会 仙 湿 地 桂 柳 运 河 进 行 修 护 保 护 。是 当前 湿 地 保 护 的 重 要 任 务 。 关键词 :会仙湿地 ;生态修复 ;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 2 文献标识码:A D 0 I :1 0 . 1 1 9 7 4 / n y y j s . 2 0 1 5 0 9 3 3 0 0 6
1 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简

为 了充 分 发 挥 湿 地 的 综合 效 益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对 会 仙 喀 斯 特 国 家湿 地 公 园 项 目进 行 了建 设 。广 西 桂 林会 仙 喀 斯 特 国 家湿 地 公 园地 处广 西 桂林 市 临桂 区会 仙 镇 境 内,主要有 眭洞湖、分水塘与古桂柳运河等湿地,是典 型 的岩 溶 湿 地 ,构 成 了 复合 湿 地 生 态 系统 。广 西进 行 湿 地 公 园建设 有其 得天 独 厚的条 件 ,气候 宜人 、降雨充 沛 、 景 色 秀 丽 、浮 游 动 植 物 品种 丰 富 、 交通 便 利 ,文 化 内涵 深 厚 。会 仙 湿 地在 漓 江 水 生 态 系统 的调 节 中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用 。它集 “ 山水景 ”、 “ 湿 地 生物 ”、 “ 湿 地 文化 ” 于 一 体 ,是 一 个 多 样化 的湿 地 景 观 。古 桂柳 运 河 是 古 人 利 用 浅 埋岩 溶 地 下 水 开凿 而 成 的 ,开 凿 于 武 则天 长 寿 元 年 ( 公元 6 9 2 年 ),位 于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桂 林 市 雁 山 区 良丰 乡 、 临桂 县 会 仙 乡 、永 福 县 苏桥 乡境 内。会 仙 湿 地 的古桂 柳运 河 属 古桂柳 运 河 的 中段 ,全长 约 1 5 k m。经 过 历 代 的 修整 ,形成 了独 特 的古 桂柳 运 河 景 观 ,运 河 名 人 辈 出、文 化 深 厚 。 当前 ,湿 地 周 围 的水 质 、土 壤 大 气 环 境 良好 ,没 有 出现 严 重 的 问题 ,但 随 着经 济 社 会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很 多 诸 如 政策 管 理 的 漏 洞 、人 才 技 术 失调 、 宣 传认 知欠缺等 问题 凸现 出来,这些 问题威胁着会仙湿地 的发展。对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进行修复保护不但 能够 有效 调节 气候 , 保 障 区域 生态 安全 , 保 护水 禽栖 息地 , 还 能 疏 通 河 道和 调 节 洪 水 ,减 少 灾 害 的发 生 ,保 护 湿 地 生态 系统完 整性 , 此外 该工 程 的文化 价值 、 宣传 教育 价值 、 经济 效 益也 不容 小觑 。

从岩溶水文地质角度分析桂林会仙湿地修复问题

从岩溶水文地质角度分析桂林会仙湿地修复问题
乡之 间 , 唐武 则 天 时 开 凿 的 相 思埭 运 河 位 于湿 地 的 中 心地 带 , 是广 西 热 带 、 热 带 岩 溶 峰林 地 貌 中最 大 、 亚 最
态 修 复刻 不容 缓 。水利 部 门遵 循桂 林 市水 生 态 系统保 护 与修 复 的指 导 思 想 , 照 科 学 发 展 观 和 新 时 期 治 水 按 思 路 , 出了 围堤 滞 洪 、 合 补 水 的方 案 , 减 轻 了 相 提 结 既 思 江 流域 的洪 涝灾 害 , 又充 分利 用 了洪 水 资源 , 到 修 达 复 会仙 湿地 的 目的。本 文 主 要 针 对 这 一 思 路 , 岩 溶 从 水文 地 质 的角度 分 析桂林 会 仙湿 地 修复 的可 能性 。
湿地 水 面逐渐 萎 缩 , 面 逐渐 疏干 , 地 生态 功 能逐 渐 地 湿 退化 。与 2 0世纪 5 0年 代 相 比, 仙 湿 地 面 积 减 少 了 会 约 7 % , 宋 朝 以前 相 比 , 5 与 剩余 面积 约 1 % 。漓 江 流 0
域正 面 临生 态蜕 变 、 江 断流 、 泊萎 缩 、 地 干涸 、 漓 湖 湿 水 质恶 化 和物种 灭绝 的巨大 风 险 , 江 的生态 补水 与 生 漓
林栋 材 ,魏 宇 ,张新 兴 ,陈 涛
( 西水 利 电 力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 西 南 宁 5 02 ) 广 广 30 3

要 :会 仙 湿地 是 漓 江 大水 系建设 “ 江四 库 四 湖 一 湿地 ”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目前 湿地 水 面逐 渐 萎 缩 ,地 六

( ) 灰一灰 白色 灰岩 , 溶 较 发育 , Dr 浅 岩 主要 分 布在 现
有 湿地 周 边 及 湿 地 东 侧 部 分 地 区 ; 石 炭 统 岩 关 阶 下 ( ) c _ 深灰 色 白云 岩 、 燧 石灰 岩 , 布 在 D r C d y 含 分 和 地 层 中间 ; 塘 阶( ) 黑 色 含燧 石 灰 岩 , 大 Cd 灰 夹泥 质 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