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Ni_bacbh_2_Py_2的合成_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
邻苯联二脲配体的合成及阴离子配位性质研究

第一I章以邻苯二胺为骨架的jc孛称立礅爆受体的合成及与mtt-Y躺研究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1K(1lSlerowa-6)]2[S04(L1瑚.C3删我们还考察了配体Ll和s02。
的配位性质。
将Ll,【18]crown.6和K2s04在丙酮中反应,室温下用乙醚扩散,即可得到黄色块状的硫酸根配合物2,组成为[K([18]crown-6)]2[S04(L1)f1.C3H60。
与磷酸根配合物1不同,S042’通过八条N■I...O氢键(N…o:2.809-2.972A,平均2.890A;Nm…o:1530.1700,平均1610:图2.3和表2-2)与两个配体配位,其平均键长比配合物。
l中的长些。
而S042-的饱和配位模式是由一个[K([18]crown-6)]+通过两个K-O(键长分别为2.826和2.966舢来满足的。
有趣的是,UV-vis和1HNMR滴定均表明配体L1和S042’在溶液中的配位模式为I:I(H/G)而非2:l(见下)。
理论计算‘71】和单晶结构【25嚣72。
硎均表明s042’可以通过六个脲基团的12条氢键达到饱和配位,且每个脲基团螯合了四面体阴离子的一条边.然而,很多文献也报道了在固态以及溶液中均存在的与so产配位数为6 ̄n的配合物[23,27之8,75埘】。
在一些例子中1S2-84],so?-t约饱和配位模式是由离子对相互作用来补充完成的。
Ghosh等f83】报道了一个三足脲配体,它可以在两个TaA+的协助下通过五个强的C--H…O作用包裹SO?‘离子。
我们组刚也得到了_例硫酸根配合物,它是通过来自二联二脲配体的9个N■王...O氢键和另外的来自TBA+的C--H…O.作用于s042.结合的。
在这个配合物2中,瞰【18】唧-|6)】,通过直接的10—O键而非C一.H…O氢键与S042‘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离子对相互作用。
磷酸根配合物1和硫酸根配合物2的配位模式不同可能是由于so?’本身较弱的碱性以第二章以邻苯二胺为骨架的对稼=豫耀受律的合成及与阴离子结合性鲠研究C03咖Of均来自溶解并发生相应转换的空气中的C02。
镍(Ⅱ)的两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 hte cr h m t a o o ,  ̄h uC l g, uhu A h i2 4 0  ̄ ool tcC ir L r r S o ol e Szo , n u, 3 00) P e i e sy b a y t e ( oriai hmir si t, t eK yL oa r o C odn i h m t , 3 dn o C sy I tu Sa e a r o ori o C ir C t n e t n te t b t yf t a n e sy
S ho C e ir n h m& nier g N j gU i ri , aj g2 09 ) col h m t adC f o sy e l a E gnei , a i n esy N i 10 3 n n n v t n n
Abtat w codn np lm r 2 N ( —D ) p ) 2 } ・ (y ・ H 0 ad【 i -D ) iy]・H2 sr c:T o oriai oy es【 { i t o HO B C ( eH 0 ] n p )n 2 n N ( B C ( p ) n 0 b HO b (h r O H B C 5H d xi p tai ai, p = ,一i 4p r y eh n ,iyi bpdn n Yi p r ie w eeH - 2D = - y r y o hh l c b e l bs(-y d 1 ta e bp iy iea dP yi n ) o s c d 2 i ) s s d
(配位 化 学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南京 大 学化 学化 工 学 院 , 南京 2 0 9 ) 10 3
摘 要 :分 别 用水 热 法 和 溶 液 法 合 成 了镍 的 两 种 配 位 聚 合 物 [{i O B C(p) 2 }・(y・H 0 ( ( O H B C 5羟 基 一, 苯 2N ( —D ) eH 0] np)n 2 1 H — D = 一 H b ) 1一 3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答案解析)(18)

一、选择题1.(0分)[ID :13982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H +<Li +<H -B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C .[Cu(NH 3)4]2+中H 提供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D .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 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结构 2.(0分)[ID :139809]下列关于C 、Si 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 .键能 C-C >Si-Si 、C-H >Si-H ,因此C 2H 6稳定性大于Si 2H 6B .立方型SiC 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 C .常温下C 、Si 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类型相同,性质相同。
D .Si 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 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 的原子半径大于C ,难形成p p π— 键 3.(0分)[ID :13987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A .Cl 2+H 2O=HClO+HCl B .2Na 2O 2+2H 2O=4NaOH+O 2↑C .NH 4Cl+NaOH Δ−−→NaCl+NH 3↑+H 2OD .2FeCl 2+H 2O 2+2HCl=2FeCl 3+2H 2O 4.(0分)[ID :1398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 、Co 、Ni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同一族B .离子晶体的熔点:NaCl<KCl<RbCl<CsClC .CO 2为极性分子,含有σ键与π键D .金刚石和C 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两者具有相同的晶体类型5.(0分)[ID :139865]甲、乙、丙三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化学式(X 为阳离子)为XYB .乙中A 、B 、C 三种微粒的个数比是1:3:1 C .丙是CsCl 晶体的晶胞D .乙中与A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B 有8个 6.(0分)[ID :13984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2CS 为V 形的极性分子 B .3NO -与23SO -的中心原子均为3sp 杂化C .3NF 的键角大于3NCl 的键角D .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7.(0分)[ID :139847]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钛酸钙的化学式为CaTiO 3B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C —C)数目之比为1:2 C .硒化锌晶体中与一个Se 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Se 2-有8个D .CaF 2中F -与距离最近的Ca 2+所形成的键的夹角为109.5° 8.(0分)[ID :139842]下列物质形成的晶体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A .CO 2B .NaOHC .金刚石D .NaCl9.(0分)[ID :139841]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结论错误的是 A .稳定性:H 2O>H 2Te>H 2Se>H 2S B .微粒半径:r(S 2-)>r(Cl -)>r(Al 3+) C .晶格能:MgO>CaO>NaF>NaClD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10.(0分)[ID :139839]通常状况下,3NCl 是一种油状液体,可用于漂白,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的相似。
配合物[M(CO)3(PPh2py)2](M=Fe,Ru)异构体的理论研究
异构体的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acd63b43323968011c9261.png)
Ab t a t T rec n oma o s f M( 3 P 2y2 ( F , ) HH o fr a o e rs nigta o tms s r c : h e o fr t n [ CO) P hp ) M= e Ru , i o ( ] c n o t nrpe e t h t t Pao m i n bh
o n t PPh2y oo di td o he p c r nae t M . HT on or ai n e r s n i t a P a d c f m to r p e e tng h t n N aom s n w o i e e PPhpy t o t d f r nt 2 c r n t d t ,a d HH r pr s n ng t a wo oo dia e o M n e e e t tt i h N ao s c r i t d t ,we e c l u ae n s o e iy t m oo d nae M o r a c l td by mea f d nst
以两个 N原子与 M 配位形成 H 型 3F ) 6R )结果 表明,1 P hp H构 (e和 ( u. () P 2 y中 P原 子对 H OMO轨道 的贡献 最
大, P 2 作 为电子给体 时易以 P原子与金属原子结合 . ) P hp v ( 从分子能量和相互作用能数据表明, 2 配合物 中 H H构型
摘 要 : 对 P h y配合物[ c )P h y M= e ) P2 p M( 0 。 P 2 )( F , u的三种 构型 的异构体 1 6进行 了研究 . 中 P hp ( p ] — 其 P2 y以两 个 P原子 与 M 配位形成 HH构型 lF ) 4R )以一个 P和一个 N原子与 M 配位形成 H (e和 ( u, T构型 2F ) 5R ) (e和 ( u,
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与性能研究

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与性能研究孙姣;潘荣楷;石晓波【摘要】以NiCl2·6H2O与邻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得了Ni(Ⅱ)-邻笨二甲酸配合物(Ni(C8H4O4)·4H2O),采用化学分析、IR、TG-DTA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室温固相反应合成标题配合物的产率达85.6%,且以不同原料配比制成的配合物的组成相同,Ni(Ⅱ)与邻苯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1:1,配合物中邻苯二甲酸的羧基与Ni(Ⅱ)是以双齿桥式配位,在室温-200℃温度范围内,通过脱水和吸水,配合物显示了优良的可逆示温性能.【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06【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固相合成;热致变色性【作者】孙姣;潘荣楷;石晓波【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芳香族羧酸盐配合物是一类稳定的化合物,特别是过渡金属的芳香羧酸盐在催化、超导、医药等方面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金属离子与羧酸形成的配合物有许多特殊的结构和发光性质,可以制备新型的光转换基质材料[1].邻苯二甲酸盐作为一种典型的芳香族羧酸盐,有关它与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的研究已有报道[2-5].目前,已成功合成出以邻苯二甲酸为配体的镁、钙、铜、镍、锌等多种配合物[6-10],合成方法主要有流变相反应法、半固相反应法和固液法.室温固相反应具有无溶剂、不需加热、产率高、污染少、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作为一种绿色的化学合成手段日益受到重视[11].本文以邻苯二甲酸为配体,采用室温固相研磨法成功地合成了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并对其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可逆示温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PE2400-II型元素分析仪(美国),TG/DTA320热分析仪(日本津工),Nicolt-550(Ⅱ)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法,扫描范围:波数500 ~4 000 cm-1).六水合氯化镍(NiCl2·6H2O),邻苯二甲酸(C8H6O4)等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2 配合物的合成将固体六水合氯化镍(NiCl2·6H2O)与固体邻苯二甲酸(C8H6O4)以一定摩尔比混合,在室温常压下研磨,反应物经研磨2 h后,开始变得粘稠,用钥匙翻松继续研磨1 h,结束反应.所得产物置于真空干燥器内干燥2 h,用少量乙醚分3次洗涤,抽滤,在30 ℃下干燥,得草绿色的产品.2 结果与讨论2.1 配合物的成分分析配合物中Ni (Ⅱ)含量在pH 5左右,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标准EDTA络合滴定测定;配合物中水的含量以热重分析测定;C、H元素的含量以PE2400-II型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由分析数据得到镍和邻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实测数据与计算值基本吻合,由此推得配合物的化学式为Ni(C8H4O4)·4H2O.表1 配合物的组成分析结果ComplexCHNiH2ONi(C8H4O4)·4H2O测定值/%32.242.6619.8524.50计算值/%32.582.7319.9024.44表2 不同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摩尔比1∶11∶1.51∶2产率/%85.674.961.82.2 不同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率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以镍与邻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1∶1.5、1∶2进行固相合成和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当原料配比为1∶1时,能得到85.6%的最高产率.所以最佳的原料配比是镍与邻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通过对各原料配比所得产物的组成分析,得到各组分含量基本相同, Ni(II)与邻苯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1∶1 ,即各原料配比合成得到的配合物为同一化合物. 2.3 配位反应的可行性分析将无水氯化镍与固体邻苯二甲酸按1∶1摩尔比研匀,在室温下研磨,反应物无明显颜色变化,不发生固相配位反应,说明配位水在反应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固相反应来说,配位水或结晶水的存在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加快低热温度下的固相反应的进行[12].本文研究的是含结晶水体系的反应,属于低热固相反应的冷溶熔机理,其包括:冷溶熔→扩散→反应→成核→生长5个过程.在反应初期,固相界面阻碍了反应物之间的扩散,当通过机械研磨使接触面形成溶熔层后,扩散阻力变小,反应被引发.反应一旦被引发,反应物中的结晶水就会被释放出来,并进一步作为微量溶剂在反应物表面形成溶熔层,从而克服了固相反应扩散系数小的障碍,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13].实验发现六水氯化镍与邻苯二甲酸的固相反应为放热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熵增过程,符合反应Gibbs自由能ΔG<0的热力学自发性的规律,因此,无论从热力学还是动力学方面分析,本方法研究的配位反应在室温常压下都是可行的[14].2.4 配合物的IR分析以KBr为基质,在500~4 000 cm-1 范围内测定了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与配体邻苯二甲酸的红外光谱图对照(见图1):配体邻苯二甲酸中几个重要的振动吸收νC =O 1 683 cm-1、νC-O 1 280 cm-1,νO-H 2 651 cm-1 、δC-O-H 1 403 cm-1及δO -H(面外) 906 cm-1 等重要特征峰消失, 而配合物中出现了羧酸根的反对称νas(coo-)1 560 cm-1 和对称νs(coo-)1 405 cm-1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说明邻苯二甲酸与镍形成了配合物.配合物中羧基的反对称νas(coo-)和对称νs(coo-)吸收频率的差值(Δυ=υas-υs)约为150 cm-1,小于自由配体Δν自由,可推断出羧基与Ni2+是以双齿桥式配位[9,15].另外,位于3 479 cm-1处的吸收峰推断为结晶水的伸缩振动,位于481 cm-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为Ni-O伸缩振动[16].图1 C8H8O4和Ni(C8H8O4)·4H2O的红外光谱图2 不同摩尔比的Ni(C8H8O4)·4H2O的红外光谱比较不同原料配比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可知,以1∶1、1∶1.5、1∶2原料配比合成得到的配合物的IR图谱基本相同(见图2),吸收频率几乎一致,进一步表明所得产物为同一种配合物.2.5 配合物的DTA - TG分析采用日本津工TG/DTA 320 热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以ɑ-Al2O3作参比,以10 ℃·min-1的升温速度,在室温到800 ℃温度范围内,测定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热重(TG)和差热(DTA)曲线(见图3).图3 Ni(C8H8O4)·4H2O的TG和DTA曲线配合物的DTA/TG曲线表明,配合物在37.6 ℃开始失结晶水,至200 ℃失去4个结晶水,失重率为24.30%(计算值为24.42%).所有结晶水失去过程均为吸热过程.大概从280 ℃开始,邻苯二甲酸已经开始分解,到400 ℃,失重约74.70%(计算值为74.66%),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度越来越快,到440 ℃,邻苯二甲酸几乎基本失重完全.邻苯二甲酸的热分解过程简单,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邻苯二甲酸被氧化的过程中,DTA曲线上有一个放热峰,峰温为418 ℃.当温度高于450 ℃后,TG曲线趋于平稳,失重结束,最后剩余约为27%,通过对配合物组成的定量计算,推得最后剩余产物可能是NiO.由此得到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大致如下:2.6 配合物的热致变色性热致变色是指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受热或冷却时能产生颜色变化的现象.对于Ni(C8H4O4)·4H2O配合物,其热色性源于加热后配位场强度的改变.配合物首先失去结晶水,然后失去配位水,直至全部失去.伴随着脱水引起结构改变,配合物可见光谱也发生改变.冷却后,配合物又吸收空气的水份,变成原来构型而复原,颜色也复原[17].表3 温度对配合物颜色变化的影响温度/℃时间/min颜色变化结晶水个数70300草绿色—淡黄色390200草绿色—淡黄色3100100草绿色—淡黄色312090草绿色—黄色215060草绿色—黄色1实验表明,含4个结晶水的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为草绿色化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失去部分结晶水变黄色.其示温性能如表3所示,与加热的温度及时间有关.加热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配合物失去的结晶水越多,其黄色越深.由表3可知,该配合物的可逆示温变色机理可用下式表示[18]:Ni(C8H4O4)·4H2O↔Ni(C8H4O4) + (4-x ) H2O草绿色淡黄色—黄色 (x=1~4)失水后变为黄色的低水配合物在室温下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又能恢复到草绿色,在相对湿度为70%条件下其复色时间约为1.5 h,且颜色变化的色差较大,故该配合物是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的化合物,有望成为可逆示温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 结论在室温条件下,以六水氯化镍和邻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固相研磨法可以高产率合成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该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合成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致变色性,有望成为可逆示温材料.【相关文献】[1] Sun Jutang, Chen Chun, Qin Zibin. Terbium and Europium Activated Lanthanum Phthalate Phosphors[J].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988(40-41): 246-247.[2] Baka S G, Simonov YA, Gerbeleu N V, et a l. Synthe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Study of Zn (Ⅱ) Complexes with O-phthalic Acid and Aromatic Amines[J]. Polyhedron, 2001, 20(9/10): 831-837.[3] 胡付欣,张春霞,郑涛丽. 邻苯二甲酸盐(Sr2+)的制备及热分解反应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17(3): 285-287.[4] Sun Jutang, Yuan liangjie, Zhang Keli, et al. Synthesis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zinc phthalate[J]. Thermochimica Acta, 2000, 343(1-2) :105-109.[5] Svetlana G, Baca Irina G, Filippova Olesea A, Gherco, et al. Nickel(II)-, cobalt(II)-, copper(II)-, and zinc(II)-phthalate and 1-methylimidazole coordination compounds: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J]. Inorganica Chimica Acta,2004,357(12): 3419-3429.[6] 占丹,周新文,张勇,等.邻苯二甲酸镁的流变相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J]. 化学试剂,2005,27(5):257-260.[7] 孙聚堂,马木艳,袁良杰.邻苯二甲酸钙的热分解反应研究[J]..化学学报, 1995,53: 632-636.[8] 罗兆福,杨毅涌,袁良杰,等.酸式邻苯二甲酸铜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00,16(2):113-117.[9] 宋力,钟鸣,宋玲,等.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流变相法合成及热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20(2):167-170.[10] 孙聚堂,王东利,张克立,等. 邻苯二甲酸锌配合物的合成、红外光谱和晶体结构[J]. 应用化学, 1997,14(5):98-100.[11] 邓建成,钟超凡,等.固相配位化学反应[M]. 精细化工, 1996,13(6):27.[12] 高艳阳, 镍(Ⅱ)-六次甲基四胺配合物的固相反应合成[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1,9(2-3):133-135.[13] 唐新村, 黄伯云, 贺跃辉,等. 低热固相反应的反应机理研究(1)——冷融熔机理和冷溶熔机理的模型[J]. 无机化学学报, 2004,20(7): 795-800.[14] 周益明, 听新泉. 低热固相合成化学[J]. 无机化学学报, 1999,15(3): 273-292.[15] Taylor M D, Carter C P , Wynter C I. The infra-red spectra and structure of the rare-earth benzoates[J].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1968,30(6): 1503-1511.[16] Pav S, ovic F, An i r. study of benzoate complexes[J].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1971,33(5): 1475-1479.[17] 陈昌云,周志华. 六次甲基四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热色性[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5):41-44.[18] 张团红,胡小玲,杨峰, 等. 低温敏感示温材料的研究[J]. 涂料工业,2007, 37 (1): 11-13.。
2-(2-羟苯基)苯并咪唑的新颖合成和晶体结构

2-(2-羟苯基)苯并咪唑的新颖合成和晶体结构何飞刚【摘要】A novel synthesis method of 2-(2-hydroxyphenyl)benzimidazole (HPBI) was studied on the base of consulting many relating literatures.The structure of title compound prepared have been com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for 2-(2-hydroxyphenyl)benzimidazo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PBI: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 ), a=3.8541(10)(A), b=2.2170(6)(A), c=5.8638(15)(A), α=90°, β=95.642(4), y=90°, V=0.4986(2)nm3, Z=2,Dc=l.400g/cm3, F(000)=220, GOF=l.053, R1=0.0430, wR2=0.0918 (1>2σ(1)).%基于2-(2-1羟苯基)苯并咪唑(HPBI)在生物学、药理学及光电材料等方面的性质和应用意义,查阅大量文献,报道了配体HPBI新颖的合成方法,采用单晶衍射进行表征,并进行了该配体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α=3.8541(10)A°,b=2.2170(6)A°,c=5.8638(15)A°,α=90A°,β=95.642(4),γ=9 0°,ν=0.4986(2)nm3,Z=2,Dc=1.400g·cm-3,F(000)=220,GOF=1.053,R1=0.0430,ωR2=0.0918(1>2σ(I)).【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1(025)00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2-(2-羟苯基)苯并咪唑;制备方法;晶体结构【作者】何飞刚【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化学系,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0.31Abstract:A novel synthesismethod of 2-(2-hydroxyphenyl)benzimidazole(HPBI)was studied on the base of consulting many relating literatures.The structure of title compound prepared have been com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for 2-(2-hydroxyphenyl)benzimidazo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PBI: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a=3.8541(10),b=2.2170(6),c=5.8638(15),α=90°,β=95.642(4),γ=90°,V= 0.4986(2)nm3,Z=2,Dc=1.400g/cm3,F(000)=220,GOF=1.053,R1=0.0430,wR2 =0.0918(I>2σ(I))。
铬(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关键词:铬(III)配合物,类胰岛素活性,切割DNA活性,酰腙配体,晶体结构,ct.DNA
苘都师范人学碛l:毕渡论文
Abstract
Chromium(111)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lucose tolerance factor,and is thought to be a necessary micro.element in normal carbohydrate and lipid metabolism by potentiating the action of insulin.Acylhydrazones as special Schiff base ligands,have goo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strong coordination ability,its complexes with transition metal have anti—tumour,catalyzer, inhibiting bacteria and other functions.In this paper,we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new chromium (III)complexes,investigat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zed their spectral proper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romium(111)complexes with calf thymus DN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absorption spectroscopy,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新型双核配位聚合物Ni2(ABTC)(phen)2(H2O)4·4H2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
研究论文 ・
新 型双 核 配 位 聚合 物 N i 2 ( A
、 ) ( p h e n ) 2 ( H 2 O ) 4 ・ 4 H 2 0
的合 成及 其 晶体 结构
张骁 勇 , 马学林 , 周 毅 , 段 丽萍 , 赵 宝忠
( 1 .包头师范学 院 化学学院 ,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3 0 ; 2 .东北师范大学 化 学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4 )
p h e n 中的两个氮原子 配位 , 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 型。N i ( Ⅱ) 经配体 A ' B TC桥联形成 一维链 , 链与链
之 间又通过氢键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
关
键
词: A ' B T C 、 ; N i ( Ⅱ) ; 双核配合物 ; 合成 ; 晶体结构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1 5 1 1 ( 2 0 1 3 ) 0 2 - 0 1 6 1 - 0 4
2 0 1 3年第 2 l 卷 第 2期 ,1 6 1~1 6 4
合 成 化 学
C h i n e s e J o u na r l o f S y n t h e t i c C h e mi s t r y
Vo 1 . 2 1 ,2 0 1 3
No. 2, 1 61 —1 6 4
a n d p h e n a s t h e l i g a n d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w a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XR D a n d e l e me n t a l a n ly a s i s .1 b e l o n g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Amononuclear complex Ni( bacbh ) 2 ( Py ) 2 ( bacbh = benzylidene acetophenone4chlorobenzoyl hydrazone; Py = pyridine) with bacbh as ligand has been prepared from aqueous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 ( 1 ) / n,with a = 1. 344 3 ( 6 ) nm, b = 2. 471 7
250
应用化工
第 41 卷
吸收峰归属为第二配体吡啶中的 ν ( CN ) 吸收 -1 -1 峰; 配合物在 560 cm 和 500 cm 附近 处 有 吸 收 峰, 可以认为是 ν ( Ni ─ N ) 和 ν ( Ni ─ O ) 的吸收峰。 所测得 IR 数据与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 。 2 . 2 晶体结构分析
[ Ni( bacbh) 2 ( Py) 2]/ cm - 1 1 670 1 581 559 502 1 507 3 056
2
2. 1
结果与讨论
红外光谱分析
-1 在 4 000 ~ 400 cm 范围内测定了配体及配合
物的红外光谱( 见图 1 、 图 2) , 主要的特征峰数据见 表 1。
图 1 配体的红外光谱 Fig. 1 IR spectra of the ligand
-1 ( 12 ) nm, c = 1. 465 1 ( 7 ) nm, V = 4. 815 ( 4 ) nm3 , Z = 4, Dc = β = 98. 47° , μ = 0. 561 mm , 3 1. 292 mg / m , F( 000 ) = 1 944 , final R indices[ I > 2sigma ( I) ] R1 = 0. 038 6 , wR2 = 0. 096 1 ( all da-
1. 3
晶体结构的测定 所 选 晶 体 尺 寸 为 0. 24 mm × 0. 18 mm ×
0. 16 mm, 测试温度为 298 ( 2 ) K。将晶体置于 X 射 线单晶衍射仪上, 用石墨单色器单色化的 Mo Kα 射 以面探扫描方式收 线( 0. 071 073 nm) 辐射为光源, 在 1. 74° ≤ θ ≤ 25. 05° 范 围 内 收 集 集衍射 数 据, 24 805 个 强 反 射 数 据, 其 中 独 立 衍 射 点 8 516 个 [ R ( int) = 0. 028 1 ] 。结构分析由 Shelxl97 软件包 完成
ta) , GOF = 1. 007 ( CCDC : 840865 ) 。 Key words: hydrazon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thermal stability 配合物是金属原子和有机配体依靠共价键或非 共价键方式结合的聚集体, 表现出结构和性能可调 在导电、 磁性、 吸附、 分离和催化等领域具有 的特征, [12 ] 。酰腙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 潜在的应用 活性物质, 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并可作为杀 [36 ] 。 酰腙配体 虫剂、 除草剂、 抑菌剂和医药中间体 是一种较好的氮氧型螯合剂, 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 大部分酰腙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 性要强于酰腙配体本身, 酰腙配体与人体必需的微 Zn、 Co、 Ni 等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 量元素 Cu、 抗癌效果
[7 ]
的配合物, 具有明确有序的一维或多维微观结构以 已成为配位化学最活跃的研究 及独特的宏观特性, 领域。 4本文以苯亚甲基苯乙酮氯苯甲酰腙与硝酸 镍及吡啶在甲醇溶液中通过水热合成制得配合物 Ni( bacbh) 2 ( Py) 2 , IR、 X 射线单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 晶衍射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热失重测定了其热稳定 性。
0. 072 2 g) 、 0. 2 mmol 的吡啶( 0. 158 2 g) 、 10 mL 甲 醇溶液和 10 mL 水( 调节 pH = 7 ~ 8 ) 封入 25 mL 带 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 于 120 ℃ 下晶 化 3 d。以 5 ℃ / h 的控温速率降至室温, 得到红色 透明状晶体, 收率 48. 27% 。
1
1. 1
实验部分
。利用腙类配体复杂多变的属形成各种结构新颖
1222 收稿日期: 2011基金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09JM2012 )
试剂与仪器 硝酸镍、 吡啶、 甲醇等均为分析纯; 苯亚甲基苯 [8 ] 4乙酮氯苯甲酰腙, 自制 。
作者简介: 刘娟( 1984 - ) , 女, 河南商丘人, 西安工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师从郑长征教授,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及功能材 E - mail: wllily315668256@ yahoo. com. cn 料配合物研究。电话: 15249204865 , 通讯联系人: 王亮( 1985 - ) , 男, 安徽合肥人, 硕士,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及功能材料配合物研究 。电话: 15829363069
摘
4要: 以苯亚甲基苯乙酮氯苯甲酰腙为配体, 水热合成了一个镍的单核配合物 Ni ( bacbh ) 2 ( Py ) 2 ( bacbh: 苯亚
4X 射线单晶衍射及热失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 氯苯甲酰腙; Py: 吡啶) , 并利用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甲基苯乙酮b = 2. 471 7 ( 12 ) nm, c = 1. 465 1 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 ( 1 ) / n, 晶胞学数据: a = 1. 344 3 ( 6 ) nm,
第2 期
刘娟等: 配合物 Ni( bacbh) 2 ( Py) 2 的合成、 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
249
VarioEL III 型元素分析仪; Shimadzu FTIR8400 APEXII CCD X型红外光谱仪; Bruker Smart射线单 晶衍射仪; Pyris Diamond TG / DTA 热重分析仪。 1 . 2 标题配合物的合成 0. 2 mmol 将 0. 2 mmol 的硝酸镍 ( 0. 058 2 g ) 、 4的 苯 亚 甲 基 苯 乙 酮氯 苯 甲 酰 腙 ( bacbh,
[9 ]
, 所得数据经 Lp 因子及经验吸收校正。
晶体结构由直接法和 Fourier 合成解出, 非氢原 子坐标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 wR2 = 0. 096 1 , GOF 正, 最终偏差因子 R1 = 0. 038 6 , = 1. 007 , 精修的参数为 586 个, 最终差值 Fourier 上
3 3 的最大残余峰△p max = 0. 354 × 10 e / nm 和最小残 3 3 余峰△p min = - 0. 340 × 10 e / nm 。
Ni( bacbh) 2 ( Py) 2] 图 2 配合物[ 的 IR 光谱图 Fig. 2 IR spectra of the [ Ni( bacbh) 2 ( Py) 2] 表1 Table 1
IR 分析表明, 配体在 3 150 cm 处有较强的吸 收峰, 归属于配体中的 ν ( N ─ H ) 吸收, 当形成配合 此处的吸收峰消失, 说明酰肼基中的 H 原子 物后, 发生质子化, 使 配 体 发 生 了 酮 式 配 位; 在 3 100 ~ 3 000 cm - 1 有较强的吸 收 峰, 归属于芳环上 C ─H -1 伸缩振动; 在 1 000 ~ 675 cm 范围内产生吸收峰, 归属于苯亚甲基苯乙酮片段上 C ─ H 面外弯曲振 -1 动; 在1 654 cm 处出现强而尖锐的吸收峰, 其归属 在配合物中, 吸收 于配体中的 ν ( CO ) 吸收峰, 峰的值发生了移动, 表明 O 原子与金属离子发生了 -1 配位; 配体中在 1 589 cm 附近出现的吸收峰归属 为酰肼基中的 ν( CN ) 吸收峰, 形成配合物后其 -1 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约 5 cm , 表明配体中亚氨基 -1 上的 N 参与了配位; 配合物中 1 500 cm 附近处的
第 41 卷第 2 期 2012 年 2 月
应
用
化
工
Vol. 41 No. 2 Feb. 2012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配合物 Ni ( bacbh) 2 ( Py) 2 的合成 、 晶体结构 及热稳定性
1 1 1 2 刘娟 , 王亮 , 王栋 , 张斌 ( 1. 西安工程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48 ; 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品保部, 上海 200137 )
图 4 镍的配位环境示意图 Coordinated circumstance of Ni atom
Selected bond length and angles of the complex
键 O( 1 ) ─Ni( 1 ) ─O( 2 ) O( 2 ) ─Ni( 1 ) ─N( 1 ) O( 1 ) ─Ni( 1 ) ─N( 5 ) O( 2 ) ─Ni( 1 ) ─N( 5 ) N( 1 ) ─Ni( 1 ) ─N( 5 ) O( 1 ) ─Ni( 1 ) ─N( 3 ) O( 2 ) ─Ni( 1 ) ─N( 3 ) 键角 / ( ° ) 175. 07 ( 6 ) 106. 46 ( 7 ) 88. 64 ( 7 ) 87. 31 ( 7 ) 166. 22 ( 7 ) 105. 79 ( 7 ) 77. 00 ( 7 ) 键 O( 1 ) ─Ni( 1 ) ─N( 1 ) N( 1 ) ─Ni( 1 ) ─N( 3 ) N( 5 ) ─Ni( 1 ) ─N( 3 ) O( 1 ) ─Ni( 1 ) ─N( 6 ) O( 2 ) ─Ni( 1 ) ─N( 6 ) N( 1 ) ─Ni( 1 ) ─N( 6 ) N( 5 ) ─Ni( 1 ) ─N( 6 ) 键角 / ( ° ) 77. 63 ( 7 ) 92. 88 ( 7 ) 89. 60 ( 7 ) 85. 75 ( 7 ) 91. 66 ( 7 ) 87. 24 ( 8 ) 93. 07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