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内容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大意。
3、段意合并法:以《将相和》为例分析
《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 如的活动为线索,课文主要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 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 和好的经过。三个小故事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综合 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的每一个知 识点讲解完后,可以让 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 说,看看学生掌握的情 况。
在这一部分要先提问, 看学生对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到这样的题大家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典型范例讲解
在讲知识点前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燕子专列》 1、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思考这一题的时候可以参
因为这篇课文学校时 学过的,所以不做详细 讲解,只用作练习知识 点。
先自己读知识点,在进
这一部分时,有一个过渡句就可以很好地概括这部分的 行提问,看学生能理解 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 多少,然后老师再进行
文物。”再联系文中开头的一个重要语句:“圆明园的毁 补充和最后总结。
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
不可估量的损失!”串联这两个中心语句,就可概括出
例如本文,围绕着“燕子专列”的故事,我们可以提如 来进行,一般写事的文
下的问题:什么时间?在哪里?有哪些人?他们要去干 什么?为什么要去做?结果如何?根据这些问题的答 案,我们就可以概括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章都比较适用,而目前 小学阶段学习的文章 多是属于这一类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 写人记事类文章: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写景状物类文章:什么景(物)+景物的特点
4、标题概括与问题统领法:以《草船借箭》为例分析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一种思想,或表彰一个人物,或传播一个经验……这种目的,就是中心思想。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因此中心思想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叙述主要内容,后一部分写出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草地夜行》这篇课文通过写老红军战士把一名小红军战士送出草地,自己却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事,表现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一般写人记事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叙述谁的什么事情,来歌颂或赞扬什么精神。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

一般的写景状物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描写什么景什么物,来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步骤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大体可分四步:第一步,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拿到一篇文章后,要通读一遍,大体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该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初步的统观全文。

第二步,精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这一步要边读边想,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材料的,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步是通过概括段意,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统观全文,整理自己的感受。

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要整理一下自己读文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体会:如我们应该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什么呢?这篇课文中使我受到了什么教育呢?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中心思想后一部分内容。

第四步,组织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组织语言时,可以回答两个问题:[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叙述了(介绍了)……[中心思想]表现了(赞扬了,抒发了)……这就形成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根据中心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的明显,有的暗含,可以有以下几种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1.题目揭示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由题目可窥探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阅读时要认真审题。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02 常 考 题 型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或某段的 主要内容。 2.围绕“xxx”,文章写了哪些内 容,试简要概括。 3.请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
常考题型 02
03 技 法 进 阶
1.明确文章类型,概括内容
技法进阶 03
(1)写人类文法进阶 03
妈妈和房客
经过
海德先生与“我们” 相处融洽,尤其是 对尼尔斯带来了积 极影响,“我们” 对他更加没有怀疑。
课 堂 强 化 04
结果
海德留下了书和假支 票离开了。
课 堂 强 化 04
妈妈贴出“租房启事”,海德先生应租而来, 妈妈没有收预付房费也没有具体了解海德先生的 为人。入住期间,海德先生与“我们”相处融洽, 尤其是对尼尔斯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对他 更加没有怀疑。最后,海德留下了书和假支票离 开了。
重点句
黄鹂鸟儿连睡觉都不跟别的鸟儿一样。每当 夜幕来临时,黄鹂就飞到杆子上,把它那金黄色 毛绒绒的身子卷成一个大圆球,这个时候,你就 会着到个“小毛球”立在杆子上,我不说,你还 真不知道那是小黄鹂鸟在睡觉呢!
技法进阶 03
技法进阶 03
(2)段意合并法
先将每段的意思归纳出来,再将每 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整理,就 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解析·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
01 趣味导入

02 常考题型

03 技法进阶
04 课堂强化
05 巩固练习
01 趣 味 导 入
趣味导入 01
时间回到抗战时期, 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 渡河挺进。这时,红四团 接到了一份上级命令,这 是一份绝密情报,内容很 多,现在你就是小交通员 ,请你将情报传送到指定 人员。
趣味导入 01

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重点句子都是什么:
1. 文章中出现的 总结句
2. 文章中出现的 总起句 3. 文章中出现的 过渡句
4. 文章中出现的 中心句
方法总结
重点句子抄写法
1. 找到合适的作者自己总结好的句子摘 抄使用 2.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 充 3.遵循概括内容的完整、全面原则
六要素合并法
六要素是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1.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会出现文章六要素, 我们对要素进行合并整合就可以代表文章内容
2.要素整合需要是的文章整体通顺、连贯,符 合逻辑
方法总结
六要素合并法
1.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遵循文章内容完整、全面原则
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种方法
1. 题目扩展法 2. 段意合并法 3.重点句子抄写法 4. 六要素合并法
在这类文章中我们主要扩展就是 1. 为什么/谁 …… 孙悟空 大闹天空 2. … 怎么 …… 武松 在景阳冈 打虎 3. …… 怎么样 后羿射日 只剩下一个太阳
方法总结
题目扩展法
题目本身能高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题目进行文章内容合理扩展 题目扩展要全面、完整
段意合并法
文章本身就是由多个自然段落组合而成的,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 把主要段落大意进行适当的整理与总结合并,从而轻松的获取文章 的主要内容。
Children's education
沟通 / 理解 / 关注孩子成长
小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内容
授讲人:******
寄语家长
学生的成功=40%(学生的自身努力)+30%(教师的力量) +30%(家长的推动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赖您精心的呵护、正确的教导。

小学六年级语文《八十枚果子、卖伞姑娘、变色龙》阅读理解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八十枚果子、卖伞姑娘、变色龙》阅读理解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八十枚果子、卖伞姑娘、变色龙》阅读理解及答案语言概括能力阅读理解(一)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确、完整,是概括题的要求,凡是概括题丢分,都是以上三个方面出了问题。

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思路,有助于我们理清故事内容,并做到语言简洁。

同时,概括出的情节要能明确地表现出文章主旨或人物情感、品质。

但“明确”不等于具体,不要概括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和做事细节。

反过来说,在作文中,要详细描写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和做事细节。

八十枚果子①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帝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②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 矿下作业。

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姿,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③有一天,矿上放假,独白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

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

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④会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 枚果子。

他把其中的80 枚放在了包裹中。

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

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

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地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

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⑤留下了的12 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 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走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⑥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理解文章的第一步:概括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理解文章的第一步:概括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理解文章的第一步:概括主要内容(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牢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不可忽略的四点提示1.标题的作用2.记叙文的六要素3.文章的线索4.文章的记叙顺序心中有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相关知识一、区分两个概念: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关系: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而且应该进一步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等都属于主要内容,而作者通过这些主要内容要赞扬的精神、品质,阐明的道理,抒发的情感等,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是“材料”,中心思想是借助材料要表达的“观点”。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难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做到:①简要②完整做不到简要和完整,究其原因,总结有三点:①缩不短。

概括文章大意,讲着讲着接近复述。

②该不该删。

概括文章大意时,分不清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③抓不住重点。

阅读文章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题目扩充”法□方法二:记叙文“六要素”法□方法三:摘录句段法□方法四:重点归纳法□方法五:“段落大意”合并法步步为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题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4、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5、语带双关。

6、具有象征意义。

7、吸引读者兴趣。

利用标题概括主要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阅读理解-没有什么能让我退却-内容概括、词语理解、表达效果、写作顺序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阅读理解-没有什么能让我退却-内容概括、词语理解、表达效果、写作顺序

记叙文阅读:内容概括、词语理解、表达效果、写作顺序没有什么能让我退却①2018年,69岁的原国家登山队队员夏伯渝成功从珠穆朗玛峰南坡登顶,成为中国双腿截肢者登顶珠峰的第一人。

②197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夏伯渝被选拔为登山队突击队队员。

当时,登山只能依靠老运动员的经验来决定什么时候突击登顶。

登山队在攀登至海拔8600米时,强大的高空风挡住了去路。

两天三夜的等待,所有的食物、燃料等补给都消耗完了,队员不得不放弃登顶。

下撤到海拔7600米的那天晚上,当时才26岁的年轻、不怕冷且在登山队有“火神爷”外号的夏伯渝,将自己的睡袋让给一位体力透支的队友,结果他的双脚不幸冻伤坏死,只能截肢……双脚截止后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专家告诉他:安上假肢可以继续登山。

从此,希望的火苗在他心中燃烧!再登珠峰,成了他的梦想和奋斗目标。

③2014年,夏伯渝决定穿戴假肢去攀登珠峰,其困难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脚踩的地方地面平不平,落脚的岩石有无松动,他都是感觉不到的。

等他用腰部感受到的时候,身体晃动的幅度已经很大了。

所以,登山的时候,他的眼睛得始终盯着脚下,看脚往哪边歪就用两只登山杖来维持身体平衡。

上山的时候,他只能用脚尖往上爬。

下山的时候,就用脚跟。

它和山体的接触面积只有一条线,非常容易打滑。

然而,当他来到珠峰大本营时,恰巧尼泊尔政府因雪崩取消了2014年所有的攀登珠峰的活动,他只好无功而返。

④2015年,夏伯渝第三次挑战珠峰,他先攀登珠峰旁边海拔6000多米的岛峰。

多年登山的经验让他对这次挑战充满信心。

可是到了大本营准备突击顶峰的时候,又遭遇了尼泊尔百年不遇的8.1级大地震。

幸好他从帐篷里跑得及时,才幸免于难。

⑤夏伯渝第四次攀登珠峰是2016年。

这次,他顺利到达了海拔8750米,离顶峰只差94米多的地方,他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登顶了。

这时,强劲的高空风突如其来,暴风雪骤降。

这样的气候下,无论是冻伤的概率,还是攀登的危险性,都在成倍增加……第四次登峰功亏一篑。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当提到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短文的核心
主题和要传达的信息。

概括主要内容要求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短
文的要点,而不是逐字逐句地复述。

这需要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在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短文讨论的主题是什么,这可以通过
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段落的主题句来确定。

2. 筛选关键信息,在短文中找出最重要的信息和论点,这些信
息通常是支撑主题的关键细节和论据。

3. 确保连贯性,概括内容时要保持逻辑连贯,避免跳跃式的描述,让概括的内容能够顺畅地表达短文的主要思想。

总的来说,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需要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这需要我们筛选关键信息,确保连
贯性,以及避免赘述。

这样的概括才能准确地传达短文的核心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情节内容
【类型】: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对策】: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合理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都可以采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情”这一句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标题扩展法。

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的文章的标题罗列了文章记叙的范围、对象等,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能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讲述少年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随父放鸭而进行的孤独之旅的故事。

3.段意合并法。

有的文章每段的段意连接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两个方面的内容,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合并起来,就能得到全文的主要内容:讲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直接饮用或稍加整理,便可以抓住只要内容。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总起句:“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段经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整理,就能得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

(一)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

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
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蹋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

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

”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2.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

妈妈甜甜地涌出
..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
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心情?。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4.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用横线画出来,并且永远记住它。

(二)囚蚁
①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
例外。

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②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

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

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

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

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

③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

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

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

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

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

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

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并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

这些窸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

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④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不到两天,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

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

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0字以内)
2.文中写了哪几次“囚蚁”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请认真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我从失败的试验中终于明白了什么道理。

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童年时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