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管理公式版~

合集下载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1.成本管理公式:
-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产量
-可变成本=边际收益率*产量
-固定成本=总成本-可变成本
2.运营管理公式:
-生产效率=生产总量/生产时间
-运营周期=原材料购买周期+生产周期+销售周期
-净运营资本=营运资本-非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周转率=营运资本/净运营资本
-工作效率=完工物料成本/工作单位数
3.供应链管理公式:
-供应商选择指标=供货总量*质量*价格*综合评分
-预测时效误差=(实际运输时效-预测运输时效)/预测运输时效*100% -客户服务水平=(正常交货数/要货数)*100%
4.资本预算公式:
-净现值=∑[现金流量/(1+折现率)^n]-初始投资
-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内现金流量净现值为0时的折现率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净现金流量
-投资回收期内现金流量净现值=∑年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n
5.人力资源管理公式:
-绩效评价=完成工作量/应完成工作量
-增长率=(终期人数-初始人数)/初始人数*100%
-流动率=离职人数/平均人数*100%
-员工满意度指数=(平均满意度得分/完美分值)*100%
6.项目管理公式:
-项目总时长=紧急时长+递延时长+等待时长
-进度偏差=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
-成本偏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项目风险值=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损失
以上是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的总结,这些公式能够帮助二建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数据计算、决策分析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提供指导。

在学习和运用公式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注意数据准确性和合理性。

生产运营管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补充第9章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运营管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补充第9章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i 1
T平顺 ti (n 1) (t较大 t较小 )
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大的工序单件工时 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小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40+(4-1)×(10+15-5)=100min
6
T平=

i 1
m
ti (n 1) t长
t长:工序时间最长的工序时间 例: T平=(10+5+15+10)+(4-1)×15 =40+45=85
3
工序1
工序2
工序3
工序4
20
40
60
80 85
100 4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概念: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 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
1
5 15 10
t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T顺=n
t
i 1
m
i
n——批量 m——工序数 ti ——i工序单件工时 T顺——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 例: T顺=4×(10+5+15+10)=160
2
(2) 平行移动方式
概念:指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 转到下道工序加工,使各个零件或产品在各道 工序上的加工平行地进行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工序1 10
工序2
5
工序3
15
工序4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5
t
25
45
计算公式:
T平顺 n ti (n 1) ti短
m
m 1 i 1

生产现场管理常用分析公式

生产现场管理常用分析公式

生产现场管理常用分析公式生产现场管理常用分析公式2012-11-07 13:35:25| 分类:生产现场管理 |字号订阅1、效率的计算方法:1)效率=实际值/基准值*100%2)作业效率=产能*标准工时÷投入工时*100%=实际产能÷标准产能*100%=标准作业时间÷实际作业时间*100%1)运转率=净运转时间÷运转可能的时间*100%2)故障率=故障次数÷运转总时间*100%3)线平衡效率=工序时间总和÷(最长工序时间*人员数)*100% 4)不良率=不良个数÷生产个数*100%5)损失率=(1-线平衡效率)*100%2、标准工时计算方法:1)基准周期时间(C/T)=(实测平均数)*(1+评比%)=正常作业时间。

2)标准产能=投入时间*投入人数=标准时间*标准人数3)瓶颈工时(L/T)=(C/T)max4)标准时间=C/T*(1+宽放率)5)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100%=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100%6)标准总工时(S/T)=(C/T)max*标准人数*(1+宽放率)注:当投入人数=标准人数,标准产能=投入时间/标准时间,则实际计算公式:标准产能=3600/标准瓶颈工时。

3、直通率计算公式1)产品直通率=【进入过程件数-(返工+返修数+退货数)】/过程件数*100%2)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4、设备稼动率计算公式1)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或,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2)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3)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4)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5)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6)良品率=(投料数-废品数)/投料数7)废品数=启动废品+过程废品+返修品+试验品8)设备综合效率(综合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营运管理公式汇总

营运管理公式汇总

营运管理公式汇总1、销售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同比增长率=(本期-去年同期)/去年同期*100%2、月未库存=上月结存(或本月月初)+本期调入-本期调出-本期销售月均库存=(上月结存或本月月初+月未库存)/2存货周转率=本期营业额/本期均库存3、固定资产摊销值=(总价值-残值)/摊销期4、毛利=销售额*毛利率综合毛利率=毛利之和/销售额之和5、毛利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收入销售费用=工资+水电+维修费+邮电费+低值品+存货损益+折旧费+递延资产直接费用率=直接费用/销售收入毛盈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毛利额-销售费用毛盈亏率=毛盈亏/销售收入净盈亏=毛盈亏-总部费用-货仓费用净盈亏率=净盈亏/销售收入6、人效=营业额/员工人数坪效=营业额/营业面积盈亏平衡点=所有经营费用/毛利率=(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毛利率=固定费用/(毛利率-变动费用率)盈亏平衡率=盈亏平衡点/实际销售额经营安全率=(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实际销售额=1-盈亏平衡率相关计算公式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净额陈列的效率=月销售*毛利率/陈列面积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净额订货数量=(最大库存+陈列库存-当衣库存费用率=费用额/销售外负担人效=销售额/人数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坪效=销售额/经营面积增长额=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折扣金额=应收金额-调价后的收银金额增长速度=(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负毛利金额=实际付款金额-进货成本商品盘亏率=盘亏金额/报告期内的销售额初始毛利率=(负毛利金额/实际付款金额)*100%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最终毛利率=(实际付款金额-采购调价后成本)/实际付款金额*100%。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一、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到成品完工的时候为止,其间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部件装置和总装配等工艺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各工艺阶段之间的停顿时间之和。

1、生产时间: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F×K;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钟)=(365天-法定节假日天数-休假天数)×8小时×生产班次×60分钟;2、产品均衡生产批量=每月最大生产批量×0.8(系数);3、顺序移动生产;4、平行移动生产:tmax 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5、平行顺序移动生产:二、生产节拍: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一种期量标准,是流水线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r =Te/N =Toβ/N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N ——计划期制品的产量Te——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To ——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β——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2)进行工序同期化:进行工序同期化时,先要粗算一下各工序的设备负荷,凡工序时间大于节拍或大于(n×r)的(r是节拍,n是整数),都要采取措施以压缩这些工序的工序时间。

(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

设备负荷率决定了流水线工作的连续程度。

一般当负荷率低于75%时,宜组织间断流水线。

如果线上大多数工序的工时定额均超过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以采用两条流水线。

1、生产节拍(R)=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钟)/计划期产品产量(件)=T/Q;2、生产节奏(Rg)=生产节拍×产品批量=R×N;三、生产能力:1、生产能力=(月/季/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生产周期(日/小时/分钟)×(单位产品生产周期/生产节拍);2、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工作日数×每天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四、生产同期化:生产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率公式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率公式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率公式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运营管理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生产运营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便实现更高的利润。

为了评估生产运营管理的效果,企业经常使用生产率公式进行衡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生产运营管理生产率公式的一般原理和常见应用。

生产率公式的基本原理生产率公式是一种用于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数学表达式。

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产出的产品数量或服务数量与投入的资源数量之间的比率来表示。

生产率公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常见生产率公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率公式:1.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位员工完成的工作量。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劳动生产率 = 产出 / 劳动力其中,产出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或提供的服务数量,劳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反映出企业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努力。

2.资本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个资本投入所创造的价值。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资本生产率 = 产出 / 资本投入其中,资本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本数量,包括机械设备、工厂建筑等。

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资本使用效率方面的改进。

3.能源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单位能源所创造的产出。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能源生产率 = 产出 / 能源投入其中,能源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的数量,包括电力、燃气等。

能源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改善。

4.物料生产率:物料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单位物料投入所创造的产出。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物料生产率 = 产出 / 物料投入其中,物料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数量。

物料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反映出企业在物料利用效率方面的改善。

生产率公式的应用生产率公式可以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可以用于企业之间的比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情景:1.效率改进:通过计算不同生产环节的生产率,企业可以找出效率较低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策略。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总结报告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总结报告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总结报告引言生产运营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作的顺畅程度。

为了达到良好的生产管理效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常常利用各种数学模型和公式来对生产运营进行分析和优化。

本报告旨在总结生产运营管理中常用的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产能公式产能是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产能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企业的产能水平。

产能 =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企业的产能通常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设备利用率•工人效率•生产线平衡程度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产能公式来进行计算,并通过优化相关因素来提升企业的产能水平。

制程能力指数公式制程能力指数是用来评估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制程能力指数公式计算如下:制程能力指数 = (USL - LSL) / (6 * 标准差)其中,USL表示生产过程的上限规范,LSL表示生产过程的下限规范。

通过计算制程能力指数,我们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如果制程能力指数小于1,则说明生产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偏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总成本公式总成本是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

总成本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企业的总成本: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 固定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过程间接相关的费用,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固定成本是指与生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工资。

通过计算总成本,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生产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

生产效率公式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果。

生产效率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 完成的产品数量 / 资源投入量资源投入量可以包括直接人工投入和间接人工投入等。

营运工作计算公式

营运工作计算公式

营运工作计算公式营运工作计算公式是指在营运管理中用于计算、分析和决策的数学公式。

营运工作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营运活动的效率、生产力、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几种营运工作计算公式,包括生产效率计算、成本控制计算、质量管理计算以及库存管理计算等。

1.生产效率计算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量。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生产效率计算公式:-生产效率=产量/生产时间-单位时间产量=总产量/总生产时间-机器利用率=(机器运行时间/总生产时间)×100%2.成本控制计算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成本控制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成本率=直接材料成本/总产品成本×100%-人工成本率=人工成本/总产品成本×100%-制造费用率=制造费用/总产品成本×100%3.质量管理计算质量管理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质量管理计算公式:-缺陷率=(产品缺陷数/产品总数)×100%-一次通过率=(一次通过产品数/总产品数)×100%-客户满意度=(满意客户数/总客户数)×100%4.库存管理计算库存管理是指对企业库存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额-平均库存额=(期初库存额+期末库存额)/2-安全库存量=(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2除以上提到的公式外,还有许多其他营运工作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营运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营运工作计算公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生产与运营,还能够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加强供应链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Xi - X) i 1 n
公式中:
n

X
i 1
n
i
2
- nX
2
n
当 CPi<0 表示没有完成月生产计划; 当 0<CPi<0.67 表示完成了月生产计划,但是不够均衡; 当 0.67<CPi<1 表示完成了月生产计划,并且较为均衡; 当 1<CPi<1.33 表示较为均衡完成了月生产计划,并且有超额; 当 1.33<CPi<1.67 表示较为均衡完成了月生产计划,并且超额较多; 当 1.67<CPi 表示较为均衡完成了月生产计划,并且超额很多,可考虑适当 提高计划指标。
②工艺流程图:是一个描述产品或单项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流动状 况的详尽记录,所采用的符号由○、 、□、D 和▽等五种符号来表示工序
活动。【除○和□外,其余三种都是非生产性活动】
流程时间的计算和制订【要考就 P145 的表 7-7(6 分)】 1)工序平均生产时间的计算 i)单件小批生产:可根据车间的台帐的进出即可以查出每道 工序的生产时间。【第二版在 P145,第一版在 P142 自己翻吧~~~~不打了,表格
A. ti>ti+1 下一道工序在前一道工序的最后一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开始
B. ti<ti+1 下一道工序在上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工序的结束时间开始 ii)还要在模拟,保证第二道工序不会停~】 ④衡量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程度: 【顺序移动的平行性系数永远为 0!即不平行】 【批量增大,平行系数也会相应增加】
n NiTi L 【L:总作业量】 2.最小工作地数 Smin; Smin i 1 n F r Ni i 1
3.流水线负荷系数,损失系数和损失时间;
K
N T
i
i
Se F
;D=1-Kα; B Se F - Nj Tj
b.工段、车间与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根据比重最大的工作地生产类型决定工段的生产类型】 第四章 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工艺管理【考点少】 说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内容【P56-59】 ①标准化:标准化系数=
标准件 零件总件 通用件件数 零件的总件的
③通用化:【P59】通用化系数=
说明生产工艺管理的内容和程序【P62-63】 程序:①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P63】 继承性系数=
4
运输合计距离=标准基数(移动次数)+合计超出单位 【先把所有单位都当一个单位算,然后少算的再加,因为“18”里把 虚线的也算过一次了,所以虚线那个再“×1”就行了】【交接了 18 次,PS.数题目里的→,不是图上的~~~~~~】
2)【方针:尽量减少虚线】(随便调吧╮(╯▽╰)╭估计不会考
到怎么调~~~好麻烦的样子╮(╯▽╰)╭) 第七章 生产过程的流程分析【考点少】【要考就 6 分!】
i i
NK L
i
i
M0
N t 或L
FS
;【多假设】 t 0
Nt
i 1 m
m
i i
N
i 1
; M0
i
FS ; L Ni ; t0 M0
L
N t
FS
i i

【生产面积】【b:单位产品占用的生产面积(M2)】
【单】 M 0
FB N Nbt FB bi ti ;L ;L ;【多代】 M0 ; Ki ; bt M0 FB b0 t 0 b0 t0
5
第八章 大量流水线生产的组织和控制【有 12 分计算一枚】 1. 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r:流水线的节拍;rg:节奏;Si 第 i 道工序理论工作地数;【一般 Sei≥Si】 Sei:第 i 道工序实际工作地数;tei:第 i 道工序每件制品的间隔时间;
Ki:第 i 道工序负荷系数;Kα:流水线的负荷系数;D:流水线的损失系数;
每日完成该日计划产量的%(超过100%时按100%计算) 生产日数
(单一产品)
各种产品每日完成计划产量的%(超过100%时。。。) 生产日数
(多种产品)
②均衡能力指数【P39】 用于产量定额: Se:日计划产量 σn:n 个日产量的标准差
X: (X - Se)3n【有时稳定比大量增长更重要】 平均日产量 (实际)CPi
都是公式会不会看起来有点烦,虽然觉得没人会看~~~~是时候拥有一条真正的"小尾巴"了√
第一章 生产运营管理导论所有 pdf 要是觉得字太大,太浪费钱可以管我要 word 哦, 第二章 生产运营战略【考点少】我就是觉得大字好背,看着舒服, 第三章 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小题多☆】适合放在手机,ipad 啥的看 生产均衡率和均衡能力指数的计算【P37-39】颜色啥的很好看嘿嘿~ ①生产均衡性指标 【P37-38】友情提示上课基本上所有 PPT 例题都在另一个 pdf 里~ 均衡率= 均衡率=
i i i i i i i 0 0
L
N K ; L N b t ;【多假】 b t N b t M FB N
i i 0
; M0
Ni FB ;L 或 b0 t 0 M0
L
Nbt
FB
i i i
3
5)产值指标【P91】 i)工业总产值 W 总=c+v+m【在价值形式上】【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的价值 c,也即转移的价值;
在制品产值 单位产品不变价格 在制品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数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第六章 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布局【从至表法和图解位置法】 “从至表法”设备布局(设备单行排列)的方法和计算【P119-121】 【6 分!!!】【上顺下逆】【方格中的数字×平行的单位】 零件顺向运输距离(对角线上部的运输距离) 零件逆向运输距离(对角线下部的运输距离) 2)【改进方法:将主对角线距离远的尽量消除】【很复杂,改进不考】 “图解位置法 ”设备布局 (设备多行排列) 的方法和计算 【横、竖、小斜都是 1 个单位(用勾股定理四舍五入)】 【不管几次,发生过就画线(只看从○自己直接出来的)】 【两个单位用虚线,画法同理】【P124-126】
7
2. 累计编号法、最小批量法 、经济批量法【P193】 ①累计编号法【P194,9-4 那个表~】【不考】 ②(以量定期法之一)最小批量法 1)单工序: n 【K

t调 t序 k调
: 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 【表 9-1】 ; t 调: 设备调整时间; t 序: 工序单件时间; 一般 K 调=0.02~0.15】
B:流水线的损失时间;ti:第 i 道工序单件时间定额(分/件) ①计算流水线的节拍~
r F N: (F: 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 (分) ; 计划期的产品产量 (件) ) N
rg =QN·r(rg:流水线的节奏;QN:运输批量) ②确定工作地(设备)数,计算设备负荷系数
ti ti Si Sei=[Si【 ] 进位取整】 ; ; Si ; tei r - ; Ki K r Sei Sei
旧零件数量 全部零件数量
部件装配系数=
部组件数 全部零件数量
②工艺方案的制定 ③工艺规范的编制 ④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 专用工装套数=专用工装系数×专用零件种数 专用零件种数=全部零件数-标准件数-继承件数-通用件数
2
第五章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这章开始才有计算,之前的并不知道是什么鬼~】
③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N 年产量】(在本章中生产能力 用 M0 表示) 1. 在使用中固定资产的数量 S——设备数;B——生产面积 2. 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 F——单台设备或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t——台时定额(小时/件);p——产量定额(件/小时)
K
N T ;D=1-K
j j
Se F
α
; B Se F - N
6
3.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P167-172】 要求计算:1.节拍 r; r
F
N
i 1
n
i
【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Ni:第 i 种产品计划期产量;n:品种数】
神马的实在烦了╮(╯▽╰)╭原谅我没耐心了→→】
ii)成批生产 第 i 道工序平均生产时间(日数)Ti= Ni /Pi Ni——计划期内(如一个月)i 工序加工停滞的总件日数 Pi——计划期内(如一个月)i 工序向下道工序送出的总件数 iii)大量生产 i= Ni’/Pi’ Ni’——i 工序在计划期内收入与送出逐日结存数的合计总数 Pi’——i 工序在计划期内送出逐月累计的合计总数 2)生产周期标准的计算【我不打了 o(>﹏<)o 翻书翻书~~~】 生产时间(生产周期)=直接生产时间(加工时间)+辅助生产时间 【第二版在 P146 例题,第一版在 P144 自己看咯~】
1
②生产类型的划分方法:【P43-45】 1)按工作地专业化的程度划分(两步) a.工作地生产类型的划分【工作地:最基本的单元】 i)工序数目——m【m=1/K】【解释起来太麻烦了看书吧~】 【固定于工作地上的工序数目】(原谅我懒了╮(╯▽╰)╭) ii)工序大量系数——K K:按工序计算的大量系数值 T:工序单件时间 r:产品生产节拍 【r 节拍,就是多长时间生产一个】 K=T/r (r=F/N 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N:计划期产量)
t
1 p
1.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负荷系数的计算【P83-86】 主流,重要计算
【设备组】 【单】生产能力:M0 FS ;负荷系数: L
t
N Nt 100% 或 L 100% M0 F S
【多代表】M0
FS ;换算系数 Ki ti ;折合成代表产品的计划产量:NiKi; t0 t0
劳动者创造的作为劳动报酬的价值 v,在工业企业中即为工资和福利基金; 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公共积累 m,在工业企业中即为税金和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