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法 蒙太奇 镜头语言
动画分镜头设计——镜头语言蒙太奇

•
.
• 二、蒙太奇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
电影艺术产生的同时,镜头的意识开始形成,酝酿着
蒙太奇的萌芽,经过几代艺术家几十年的辛勤努力,蒙太 奇产生并发展成熟。蒙太奇从产生到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 了以三个学派为代表的三个阶段。
•
电影产生的初期,法国卢米埃尔拍摄的只是生活原始
记录的片段,不分镜头,一次拍摄完成;梅里爱将戏剧艺
式镜头的组接,电影造成了极端自由、超 越的时空,将过去、现在、将来,融于一 体,将心理时空和现实时空汇于一瞬,满 足了人们对线性单向时问和单调空间超越 的渴望。
.
• 4.创造节奏 • 蒙太奇把不同长度(对观众来说,是镜头
的实际长度和内容动人程度即心理长度结 合的产物——延续感)和不同幅度的镜头组 接起来,会产生不同的节奏。以长镜头抒 情格调为主的影片和以短镜头组接为主的 影片的节奏当然不同,大全景和特写给人 的节奏感也不同。
.
.
• 《电影艺术辞典》(1986版)定义:
•
“在电影创作,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
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
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
然后再根据原订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
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
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
奇的原理、作用作了系统的总结。.蒙太奇的艺术功能与作用
• 1.对表现对象的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组织与安排
•
蒙太奇按照主题的需要、作者的目的,通过对镜头、场面、段落
的分切与组接,删去被表现的对象生活中琐细的过程,重复的动作,
没有审美意义的人和事,突出生活中既具有叙事信息又具有视觉意义 的部分和细节,组成客体生活的艺术形态。影视就是省略的艺术,蒙 太奇镜头组接的基本精神就
简述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简述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制作手法,在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通过对影像、声音等要素的剪辑、组合、改变、重复等手段,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下面,我们将对蒙太奇的手法进行简述。
一、涉及到的影像元素1.镜头:蒙太奇涉及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镜头,它是电影基本的表现单元。
2.时间:时间是蒙太奇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电影通过对镜头时间的组合、改变,来创造出时间上的错位、加速、变慢等效果。
3.动作:电影中的动作包括人的动作、物品的动作等,蒙太奇中通过对动作的组合和改变,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4.场景:场景也是蒙太奇制作中需要考虑的元素。
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组合、改变、重复等手法,电影可以创造出很多种效果。
5.色彩:色彩也是蒙太奇手法中需要考虑的元素之一。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组合、改变等,电影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蒙太奇的手法1.快剪:快剪是一种镜头时间极短的剪辑方式,它可以创造出速度感、紧迫感、紧张感等效果。
2.重复剪辑:同一个动作、同一个画面多次出现。
重复剪辑可以创造出视觉的强烈重复感和心理上的疲劳感。
3.碎片剪辑:将影像元素分割成许多小部分,通过组合、错位等手法进行剪辑。
碎片剪辑可以创造出既有节奏感、又有错位感的效果。
4.跨时段剪辑:将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序列进行剪辑,通过时间上的错位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5.跨空间剪辑:将不同地点的影像序列进行剪辑,通过空间上的错位、交错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6.对照剪辑:将不同性质的影像进行对照,通过对比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意义等。
7.音乐剪辑:将音乐和影像进行剪辑,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影像的节奏协调,来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影片。
8.角度剪辑:通过对不同视角的剪辑,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蒙太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制作手法,它可以用于表现不同的情感、意义和主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例子:1.《十月》:这是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所拍摄的一部表现俄国革命历史的影片。
描写蒙太奇的优美句子

描写蒙太奇的优美句子1. 关于蒙太奇(一)平行式蒙太奇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蒙太奇表现形式。
在影片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两件或三件内容性质上相同,而在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的事,同时异地并列进行,而又互相呼应、联系,起着彼此促进互相刺激的作用,这种方式就是平行蒙太奇。
例如影片《董存瑞》中,董存瑞与郅振标分头去找县委书记王平和八路军连长,要求参军的一段戏,就是平行蒙太奇。
这种话分两头,平行发展的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常见的。
(二)对比式蒙太奇富与穷、强与弱、文明与粗暴、伟大与渺小、进步与落后等等的对比,在影片中是常见的。
这也是一种很古老的蒙太奇的形式,早在十九世纪电影的先驱者就用这样的对比表现贫富的悬殊与对立。
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同样比比皆是,如在杜甫的诗中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等诗句。
我国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有许多这样的对比式蒙太奇镜头。
如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正在践踏祖国大地的日本兵大马靴的脚迭化的对比镜头;一个女孩领着一个瞎老头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寻欢作乐的对比镜头。
这种蒙太奇表现形式,甚至可以成为主要的剧作结构方法,如夏衍同志的电影剧本《上海甘四小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曾经这样谈到对比蒙太奇:"一种视觉上的并列现象,在我们思想里引起了一种对比。
反复并列的手法,迫使我们把两者加以对照。
" (三)交叉式蒙太奇这种剪辑方法,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例如,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四)复现式蒙太奇从内容到性质完全一致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叫做复现式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意在加强影片主题思想或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
蒙太奇类型一、两种类型的蒙太奇(一)叙事蒙太奇以描述动作、讲述

蒙太奇类型一、两种类型的蒙太奇(一)叙事蒙太奇以描述动作、讲述事件、发展情节为目的镜头组合方式,称叙事蒙太奇。
镜头按照逻辑或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每个镜头都含有事态性的内容,其作用是从戏剧角度(戏剧元素在一种因果关系下展示)和心理角度(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去推动剧情的发展。
常见形式: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等(二)表现蒙太奇1、定义:表现蒙太奇是一种旨在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蒙太奇类型。
它通过镜头的对列或者镜头内部元素的变化造成积累、对立或冲突,借助观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丰富的意义。
2、基本特征(1)不是单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激发联想、表达意义(2)镜头组合的依据不单是连续的时空关系和逻辑顺序,而是前后画面间的内在联系(3)效果的取得需要依赖观者的联想和想象3、表现蒙太奇的一般形式——隐喻、象征、积累、平行、对比、复现二、连续式蒙太奇连续式蒙太奇:以一个连贯动作的持续出现或一条有逻辑因果关系的叙事线索为主要依据的镜头组接。
镜头组接的依据:情节顺序、时间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一)简单的镜头叙述形式1、前进式(顺序式)句式——叙述由远到近、镜头景别由大到小的叙事方式。
心理依据:人们观察与了解事物的方式,由远及近,由全部到局部,到重点和细节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2、后退式(悬念式)句式——叙述由近及远,景别由小到大的叙事方式。
心理依据:从局部小景别镜头开始,利用局部镜头在信息呈现上的不完整和不确定性,引发观众心理期待,形成悬念。
例:电影《紫色》中,姐姐等待远方妹妹的来信一段。
(1)特:跑动中的马蹄(2)特:滚动的马车轮(3)中:马车上的邮递员(4)大全:一辆邮递马车驶近农庄的信箱前(二)复合的蒙太奇叙事形式以上的简单句式是剥离了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句式。
实际运用中,还要考虑事件与环境、事物、人物的关系,情绪因素、气氛因素等……叙事的剪辑通常是建立在一个甚至几个简单句型基础上的复合形式。
艺术手法蒙太奇镜头语言

艺术手法蒙太奇镜头语言蒙太奇艺术手法镜头语言的应用一、蒙太奇发展概述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
该词的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被俄国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
还有美国的著名导演格里菲斯也对蒙太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使之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术语。
蒙太奇原对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蒙太奇的名目众多,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但电影界一般倾向分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征的、对比的和隐喻的)三类;电视较多用叙事和表现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1918-1958)对蒙太奇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蒙太奇是把导演的观点强加于观众,限制了影片的多义性,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长镜头摄制影片,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
较极端的例子:希区柯克曾经在电影《绳索》(Rope)中尝试全本用一个镜头拍到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蒙太奇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电影艺术家们始终兼用蒙太奇和长镜头的方法从事电影创作。
也有人认为长镜头实际上是利用摄影机动作和演员的调度,改变镜头的范围和内容,并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1、蒙太奇的定义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通过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因为每一个镜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形态上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对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表达不出的新含义来。
《千与千寻 》影片赏析 镜头 声画效果 蒙太奇

镜头语言——声画效果⑧
妈妈却将话题岔开,说今天会很忙,要千寻安分一点。千寻无奈的望向窗外,镜头 也跟随千寻的视线看向窗外。最后镜头从狭小的车内空间中跳了出来,展现了马路 上千寻一家的车子飞驰而去的画面。背景音乐始终贯穿期间,浅浅地流动,使得谈 话有了一种很诡异的气氛,同时,也更有利于画面对人物不确定心情地刻画。
镜头语言——声画效果④
“哎”的一声大叫打破了宁 静,使得观众和千寻一起受 到了巨大的惊吓。镜头在观 众尚未回神的时候,转向汤 婆婆门上的魔法“猫眼”, 她愤怒地斥责千寻,镜头反 打千寻,千寻一脸的恐慌, 但又强忍着不让自己发抖, 瞪大眼睛看着即将发生的一 些,音乐渐起,更增加了幽 暗恐怖的气氛。门闩的声音 响了一下,这使得观众和千 寻一样更加紧张起来,千寻 瞪大眼睛看向镜头(即门的 方向)。
镜头语言—— 声画效果⒀
就在这个雨夜,千寻接到了她的 第一位客人,一个脏兮兮臭烘烘 的“腐烂神”,这一节也是本片 的第一个高潮处。一个肮脏的腐 烂神,浑身留着腐烂的气息,令 人躲都来不及。而汤婆婆却把这 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新来的千寻, 这不明摆着要看她出丑吗?于是 这一小节的音乐也是充满诙谐、 看热闹的感觉。之后因为千寻的 意外发现让汤婆婆确认了这位客 人不是真正的腐烂神。她给了千 寻一根绳子,要千寻将绳子套在 倒刺上并将其拉出。这一节的音 乐颇具有大家齐心协力的感觉。
蒙太奇应用手法
而对于千寻差点摔跤这一细节地描画, 同后面连续的关于小玲对谦逊的说教、 千寻拿着自己的鞋子亦步亦趋,以及 千寻为给锅炉爷爷道谢而撞到头的细 节异曲同工,都是在表现千寻当时笨 手笨脚的状况的同时,也展现出千寻 当时惧怕忐忑的心情,给影片增添趣 味性,使观众更好地与影片中的人物 建立情感上的连接
漫画中的镜头语言--蒙太奇与分镜

穿插式句型 的(或是前进式和后退式蒙太奇穿插使用)。 等同式句型 就是在一个句子当中景别不发生变化。
GUSHIMANHUAJIFA
前进式句型
蒙太奇句子
GUSHIMANHUAJIFA
作业案例
画出下面漫画的分镜。
理性蒙太奇
反射蒙太奇
思想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与句型
GUSHIMANHUAJIFA
等同式+重复
GUSHIMANHUAJIFA
等同式+交叉
GUSHIMANHUAJIFA
前进式+交叉
GUSHIMANHUAJIFA
前进式+交叉
GUSHIMANHUAJIFA
前进式+交叉
GUSHIMANHUAJIFA
库里肖夫效应
GUSHIMANHUAJIFA
库里肖夫效应
一个镜头,与不相干的另一个镜头剪辑在 一起时,能产生出第三种含义
蒙太奇句型
GUSHIMANHUAJIFA
蒙太奇句子
词语
句子
文章
镜头
蒙太奇句子
影片
GUSHIMANHUAJIFA
蒙太奇句子
前进式句型 远——全——中——近——特
后退式句型 特——近——中——全——远
后退式+交叉
阅读顺序
阅读顺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 YOU
故
事漫画技
漫画中的镜头语言
——分镜的艺术张力
蒙太奇与分镜
法
什么是蒙太奇
GUSHIMANHUAJIFA
蒙太奇
蒙 太 奇 是 法 语 montage 的 音译,原是法语建筑学术语。 该原意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 根据一个总的设计蓝图,分别 加以处理,安装在一起,构成 一个整体,使它们发挥出比原 来个别存在时更大的作用。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外国的 一些艺术家将其创造性的引入 到电影的创作领域中,发展成 为一种理论。
电影艺术的语言--蒙太奇

电影艺术的语言--蒙太奇一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正是因为有了蒙太奇,电影才从机械的纪录(包括影象声音和色彩)转变为创造性的艺术。
蒙太奇一词,原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
这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引申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
这是电影导演或剪辑师将拍在胶片上的一系列镜头及录在声带上的声音(包括对白、音乐、音响)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巧。
在电影制作中,首先需要按照剧本的要求,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加以组织剪辑,使之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衬托、悬念及形成特定的节奏,从而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到成为一部为广大观众理解、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影片。
然后,又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为这部影片配上声带。
这种声音的构成,是按照音响蒙太奇的组接方法,与画面组合的。
即使是同期录音拍摄的影片,也主要是同期录制对白。
此外,还有色彩蒙太奇。
这些都可以称为外部蒙太奇。
而在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则又可称为内部蒙太奇。
苏联电影艺术大师普多夫金普指出?quot;把各个分别拍好的镜头很好地联接起来,使观众终于感觉到这是完整的、不间断的、连续的运动——这种技巧我们惯于称之为蒙太奇。
英国人对它的称呼则更为简单、粗糙——Cutting,亦即切开。
"(《论蒙太奇》)在国际上,习惯的称呼,以英美为代表的称电影剪辑(编剪)。
(电影剪接:Film Cutting电影剪辑:Film Editing)以苏法为代表的称蒙太奇,中译意为镜头的组接或剪辑(电影蒙太奇:Film Montage)。
借用montage这样一个法国建筑学上的名词,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提到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高的作用。
好象在建筑方面,若干块砖头砌起来,便不是砖,而是墙了。
四堵墙加上其他材料组接配合起来,便成为房子,房子的作用与性质,又不同于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太奇艺术手法镜头语言的应用一、蒙太奇发展概述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
该词的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被俄国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
还有美国的著名导演格里菲斯也对蒙太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使之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术语。
蒙太奇原对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蒙太奇的名目众多,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但电影界一般倾向分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征的、对比的和隐喻的)三类;电视较多用叙事和表现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1918-1958)对蒙太奇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蒙太奇是把导演的观点强加于观众,限制了影片的多义性,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长镜头摄制影片,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
较极端的例子:希区柯克曾经在电影《绳索》(Rope)中尝试全本用一个镜头拍到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蒙太奇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电影艺术家们始终兼用蒙太奇和长镜头的方法从事电影创作。
也有人认为长镜头实际上是利用摄影机动作和演员的调度,改变镜头的范围和内容,并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1、蒙太奇的定义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通过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因为每一个镜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形态上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对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表达不出的新含义来。
如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第一次蒙太奇尝试,将一个流落荒岛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使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把工人群众被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罢工》中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
二、蒙太奇的功能1、运用蒙太奇手段,可以使影视作品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
如一个化出化入的技巧(或者跳入)就可以在空间上从巴黎跳到纽约,或者在时间上跨过几十年。
这种时空转换的自由使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小说家表现生活的自如。
蒙太奇的运用,使影视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电视的时间”,而不给人以违背生活中实际时间的感觉。
(如“腾讯12年”广告,《公民凯恩》“早餐”)2、蒙太奇这种操纵时空的能力,使创作者能根据他对生活的分析,撷取他认为最能阐明生活实质的,最能说明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抒述自己感受的部分,组合在一起,经过分解与组合,保留下最重要的、最有启迪力的部分,摒弃省略大量无关轻重的琐屑,获得最生动的叙述、最丰富的感染力。
如《党同伐异》、《红色娘子军》等。
这种分解与组合的作用,使影视作品具有高度集中概括的能力,使一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或电视纪录片能够介绍一个人的一生,涉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
3、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联想。
如闪回,不同时间的蒙太奇可以反复地描绘人物过去的心理经历与当前的内心活动之间的联系。
总结一下蒙太奇的主要功能:1、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
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2、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3、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三、蒙太奇的种类根据内容的叙述方式和表现形式,把蒙太奇划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大基本类别。
这也是惯用的划分方式。
以上两种蒙太奇可以统称为画面蒙太奇,我们还将对一直以来作为与蒙太奇相对立的概念——镜头内部蒙太奇做简要的介绍。
1、叙事蒙太奇叙事是画面组接的基础和主体,是电影电视节目的基本结构方式。
叙事蒙太奇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叙事蒙太奇需要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由于叙事蒙太奇所叙述的内容和方式不同,镜头的组接构成了不同的叙事蒙太奇句子。
所谓蒙太奇句子,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经过有机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段落。
叙事蒙太奇句子(1)前进式句型是由远视距景别向近视距景别发展的一组镜头组成的,即远景一全景一中景一近景一特写的过渡,把观众视线由整体引向局部,给人的感觉是情绪和气氛越来越强。
例如,一条车祸事故的新闻:远景,大雾中高速公路上远远望去的车影;全景,翻倒在路上的货车;中景,倒在地上的货物,警察在查检;近景,包装箱上的字,这几个镜头很清楚地把因大雾造成车祸的事实交待出来。
(2)后退式句型与前进式句型相反,是由近视距景别向远视距景别发展的一组镜头组成的,即特写一近景一中景一全景一远景的过渡,把观众的视线由局部引向整体,主体形象的不断淡化,也可以营造出一种结束感。
后退式句型从小景别的镜头开始,用有特色的局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这样一组镜头:特写,一只戴手套的手把钥匙插入匙孔;中景,—个蒙面人打开房门;全景,几个黑影窜进门去。
这种用法比前进式更容易吸引人。
(如《新闻调查》“丢失的孩子”)(3)循环式句型是前两种句式的结合,但不是简单地将两组镜头拼接起来。
这里的前进和后退应作为整体趋势来理解。
因此,循环式句型里的各个镜头是允许有跳跃、重复,甚至颠倒的。
(4)片断式句型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组接,省略不必要的中间过程,使镜头组接更加简洁。
例如,报道某国领导人来访,在机场受到欢迎的场面:飞机降落;领导人走下飞机招手示意;欢迎的人;领导人同前来欢迎的人一一握手。
几个镜头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每个镜头只是事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高潮。
叙事蒙太奇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1)平行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造成一种呼应。
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
如《窃听风云》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信息量,并加强影视作品的节奏。
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两条或以上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平行蒙太奇把一个情节关系错综复杂的事件及其各个层面有机地组接在一起,使观众容易明白事件的整体面貌。
场面的变换、情节的推进,也对观众的情绪产生一种冲击。
(2)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
与平行蒙太奇不同,交叉蒙太奇之间的情节线有所交集。
强调二者具有严密的同时性和密切的联系,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决定或影响另外的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
这种方法常用于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容易引起悬念,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在《党同伐异》一片中,叙述一个无辜的工人被押去刑场处死,工人的妻子坐着汽车飞快地追赶一列火车,请求坐在火车上的州长签发一张赦免令。
影片把工人一步步走向绞架和工人的妻子追赶火车这两个场面的镜头反复交替出现,节奏越来越快,造成极紧张的气氛。
工人到底能否获救,每个观众都为之担心。
最后,当工人的脖子被套上绞索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他的妻子挥舞着赦免令及时赶到了。
这种镜头组接形式后来被人们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的营救手法”。
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如《谜中谜》(3)连续蒙太奇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
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
因此,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辅相成,电视节目中运用较多。
如电视新闻美国传奇女星伊丽莎白·泰勒辞世(4)颠倒蒙太奇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现在状态,然后再回去介绍故事的始末,类似于文学中的倒述,常采用叠印、化变、画外音、旁白等手段。
这样虽打乱了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但其间的联系非常严密,仍符合逻辑关系。
颠倒蒙太奇先用现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其产生观看的欲望,再将其引导到事件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
在很多电视片中,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如《讲述》“洋女婿求婚”2、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
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使其逐渐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和其间蕴涵的哲理,体会某种情感和思想。
表现蒙太奇产生的画面组接关系不是以情节、事件的连贯为目的的,而是创造意境,促进观众的心理活动,使思想含义连贯。
(1)积累蒙太奇积累蒙太奇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这些镜头表面上看似独立,但是它们都被某种共性联系着。
这种手法,往往用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突出主题。
如“东方时空——鄱阳湖怎成天鹅葬身之地”(2)隐喻蒙太奇隐喻蒙太奇是通过画面的对列进行类比,用某一事物比喻一种抽象的概念。
这种手法往往用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来解释某一事物或象征某种意义,从而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某种寓意和情绪色彩。
隐喻蒙太奇在揭示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如《新闻调查》“谁动了我的隐私”(3)对比蒙太奇鲁道夫·阿思海姆曾经这样写到:“对立”会使某一特殊性质分离出来,使之得到突出、加强和纯化。
对比蒙太奇类似于文学中的对比描写,通过画面内容,如真与假、美与丑、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等的对比,或画面形式,如景别大小、角度俯仰、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光线明暗等的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冲突,造成观众的视觉冲击,调动起情绪,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