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依据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依据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 某一检验指标的测定结果的范围。
参考区间的制定依据是基于大量正常人群的检验结果, 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
参考区间的制定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区间的制定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群的选择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正常人群, 这些人群应该具有代表性。
一般来说, 选择的人群应该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地区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人群。
同时, 这些人群应该没有任何疾病或者疾病的影响可以排除。
2.样本的采集和处理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 这些样本应该来自于选择的正常人群。
样本的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包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方法等方面。
同时, 样本的处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包括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处理方法等方面。
3.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选择一种可靠、准确、重复性好的检验方法。
同时, 这种检验方法需要标准化, 以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标准化的方法包括校准、质控、参比实验等方面。
4.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应用统计学方法, 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百分位数等方面。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以计算出参考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参考区间的制定依据是基于大量正常人群的检验结果, 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
参考区间的制定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 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NCCLSC28A2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与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核准指南――第二版)1 内容简介此指南就是专为指导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仪器试剂制造商与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定量实验检测中确定参考值与参考区间而制定的。
它包括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建立可靠的参考区间所用的方法步骤与推荐程序。
而该推荐程序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用最简便与最务实的方法去建立一个能保证足够可靠性与实用性的参考区间的草案。
此文献不可能每一种情形都面面俱到,所以有些内容需要通过指南外来充实。
但在特定的区域内,额外的步骤或努力可以提高参考区间的可信度与精确度。
目前的现状就是,临床实验室科研人员与仪器试剂制造商缺乏统一的收集数据及操作方法去建立参考区间,故小组委员会希望此文献能为建立可靠的参考区间提供最基本的、统一的实验草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夯实基础。
该程序指南的关键在于决定“相对健康”群体参考值或参考区间时所选择的样品组就是否来源于健康良好的人群,这也就是此文献的谈论的重点。
当然,对于其她类型诸如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的参考值的建立,也应该采用相似的方法。
此程序概要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参考区间的确定,因为它充分考虑了合适的参考个体的选择及各种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情况。
然而,这份文献没有专门地谈到怎样建立诊断域值(如危急值或各种医学决定值)。
这些值的决定方法各异,部分还经常要在特定医学条件下由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来决定。
不同情况下的参考值研究的各种需求本指南也将涉及,包括:●新分析物的测量●用新的或不同的分析方法测量事先已明确知道的分析物或已标准化测定的生理学的数据与参考值。
●用相同或者有可比性的方法去测量同一分析物,并利用其她实验室或试剂生产商提供的参考值作比较研究(参考值的调用)。
被称为“参考值调用”的最后一项议题就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今后所有的临床诊断实验室将会不断地遇到调用参考值的验证与随后的采用它这个问题,而试剂生产商与其她实验室所提供的参考值就是不能直接应用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至今仍然不就是非常严格。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

2
检验报告单:需要关注
1. 我们提供的参考区间、临界值或临床决定值 是否合适? 2. 最好能提供检验方法、试剂厂商的信息!
3
内容
•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1
• 临界值的验证和建立
2
4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Thir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28-A3c (ISBN 1-56238-682-4).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A, 19087-1898, USA, 2010. 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402-2012.
6. 特殊情况:若通过招募受试者来选择参考个体有困难,则 可从查体人群中选择临床诊断基本正常者作为参考个体。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3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标本采集、运输、检测和存储:按SOP操作。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4. 入选受试者:获取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 高、体重、血压、心率、性别、吸烟,心电图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入选受试者各项相关实验室指标无异 常,保留受试者体检结果。
NCCLSCA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核准指南――第二版)1 内容简介此指南是专为指导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仪器试剂制造商和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定量实验检测中确定参考值和参考区间而制定的。
它包括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建立可靠的参考区间所用的方法步骤和推荐程序。
而该推荐程序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用最简便和最务实的方法去建立一个能保证足够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参考区间的草案。
此文献不可能每一种情形都面面俱到,所以有些内容需要通过指南外来充实。
但在特定的区域内,额外的步骤或努力可以提高参考区间的可信度和精确度。
目前的现状是,临床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仪器试剂制造商缺乏统一的收集数据及操作方法去建立参考区间,故小组委员会希望此文献能为建立可靠的参考区间提供最基本的、统一的实验草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夯实基础。
该程序指南的关键在于决定“相对健康”群体参考值或参考区间时所选择的样品组是否来源于健康良好的人群,这也是此文献的谈论的重点。
当然,对于其他类型诸如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的参考值的建立,也应该采用相似的方法。
此程序概要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参考区间的确定,因为它充分考虑了合适的参考个体的选择及各种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情况。
然而,这份文献没有专门地谈到怎样建立诊断域值(如危急值或各种医学决定值)。
这些值的决定方法各异,部分还经常要在特定医学条件下由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决定。
不同情况下的参考值研究的各种需求本指南也将涉及,包括:●新分析物的测量●用新的或不同的分析方法测量事先已明确知道的分析物或已标准化测定的生理学的数据和参考值。
●用相同或者有可比性的方法去测量同一分析物,并利用其他实验室或试剂生产商提供的参考值作比较研究(参考值的调用)。
被称为“参考值调用”的最后一项议题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今后所有的临床诊断实验室将会不断地遇到调用参考值的验证和随后的采用它这个问题,而试剂生产商和其他实验室所提供的参考值是不能直接应用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至今仍然不是非常严格。
参考区间的建立

参考区间的建立摘要:一、参考区间的定义和意义二、参考区间的建立方法三、参考区间的应用四、参考区间的局限性和挑战正文:一、参考区间的定义和意义参考区间,也称为参考范围,是指在医学实验室检测中,某一指标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范围。
参考区间的建立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检测结果是否正常,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二、参考区间的建立方法参考区间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
以下是参考区间建立的主要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较强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确保参考区间的广泛适用性。
2.收集数据: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收集研究对象的生物指标数据,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3.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排除异常值和干扰因素。
4.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参考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百分位数法、标准差法等。
5.建立参考区间: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各个指标的参考区间,并将其纳入实验室的检测报告系统。
三、参考区间的应用参考区间在医学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辅助诊断:通过比较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参考区间,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监测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比较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参考区间,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疾病: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参考区间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生理指标异常,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四、参考区间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参考区间在医学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如下:1.适用性:参考区间的建立依赖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因此可能存在地域、种族、年龄等因素的差异,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
2.动态变化:参考区间可能会随着时间、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
3.个体差异:参考区间是基于群体数据建立的,可能无法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最新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教程文件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0个结果
3个或4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20个结果
≧3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5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检查分析程序,参考 人群差异,自行建立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6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 证或建立
检验报告单的比较:
A院检验科 B院检验科
2
检验报告单:需要关注
1. 我们提供的参考区间、临界值或临床决定值 是否合适? 2. 最好能提供检验方法、试剂厂商的信息!
3
内容
4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Thir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28-A3c (ISBN 1-56238-682-4).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A, 19087-1898, USA, 2010. 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402-2012.
差异。 2. 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使用的试剂
主要为英国的The Binding Site试剂及德国的SIEMENS试 剂。
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

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
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对一个总体(population)进行研究时,为了推断总体某个参数(如均值、比例等)的取值范围而设置的一个区间。
参考区间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值,也可以用来测试一个假设是否为真。
那么,如何建立参考区间呢?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样本数据,并且假设数据来自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
接着,我们可以使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计算出一个置信水平为α的参考区间。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95%或者99%的置信水平。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建立总体均值的参考区间,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
样本均值±Zα/2 * σ/√n
其中,Zα/2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n是样本的大小,σ是总体标准差。
如果总体标准差是未知的,我们可以使用样本标准差来代替。
建立了参考区间之后,我们需要验证它是否可靠。
一种验证的方法是检验样本的均值是否在参考区间内,如果是,那么说明该参考区间是可靠的。
但是,这种方法有些问题,因为单个样本均值可能会偏离总体均值。
因此,更加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假设检验。
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关于总体均值的假
设,然后根据样本数据得到一个样本均值和一个标准误差,最后计算出一个检验统计量,检验统计量与参考区间的关系将决定我们是否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通常,我们使用t检验或z检验来进行假设检验。
总之,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总体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并且进行假设检验,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数据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精选文档临床实验室怎样确立和成立生物参照区间(赞同指南――第二版)1内容简介此指南是专为指导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仪器试剂制造商和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定量实验检测中确立参照值和参照区间而拟订的。
它包括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成立可靠的参照区间所用的方法步骤和介绍程序。
而该介绍程序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用最简单和最务实的方法去成立一个能保证足够可靠性和适用性的参照区间的草案。
此文件不能够能每一种状况都左右逢源,所以有些内容需要经过指南外来充足。
但在特定的地域内,额外的步骤或努力能够提高参照区间的可信度和精确度。
当前的现状是,临床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仪器试剂制造商缺乏一致的收集数据及操作方法去成立参照区间,故小组委员会希望此文件能为成立可靠的参照区间供应最基本的、一致的实验草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夯实基础。
该程序指南的要点在于决定“相对健康” 集体参照值或参照区间时所选择的样品组可否本源于健康优异的人群,这也是此文件的议论的要点。
自然,关于其他种类诸如生理或病理状况下的参照值的成立,也应该采用相似的方法。
此程序大纲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参照区间确实定,由于它充足考虑了合适的参照个体的选择及各种剖析方法影响因素等状况。
但是,这份文件没有特意地谈到怎样成立诊断域值(如紧急值或各种医学决定值)。
这些值的决定方法各异,部分还经常要在特定医学条件下由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决定。
不同样状况下的参照值研究的各种需求本指南也将涉及,包括:新剖析物的测量用新的或不同样的剖析方法测量开初已明确知道的剖析物或已标准化测定的生理学的数据和参照值。
用同样也许有可比性的方法去测量同一剖析物,并利用其他实验室或试剂生产商供应的参照值作比较研究(参照值的调用)。
被称为“参照值调用”的最后一项议题是比较复杂的。
由于今后所有的临床诊断实验室将会不断地碰到调用参照值的考据和随后的采用它这个问题,而试剂生产商和其他实验室所供应的参照值是不能够够直接应用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到此刻依旧不是特别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15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验证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0个结果
3个或4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20个结果
≧3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5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检查分析程序,参考 人群差异,自行建立
实用文档
7
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
COM.40620:体液验证 Phase Ⅱ
体液分析方法已经过确认或验证。
注:对于可能无法获得“正常”的体液样品。在这种情况下, 结果必须附有如下注释。“该体液的参考区间和其他方法 性能尚未确定,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解释。”
实用文档
8
参考区间: CNAS认可的要求
18
实用文档
19
实用文档
20
实用文档
5
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
COM.50000:参考区间的建立/验证
Phase Ⅱ
实验室建立或验证参考区间。
注:适用时,实验室对于每个检测项目及每种样品类型(如血, 尿及脑脊液)均须建立或验证参考区间;如果建立或验证 不可行,则需谨慎评估公开发表的数据作为参考区间。
符合性证据:参考区间研究记录或验证厂商参考区间的记录, 或实验室主任批准的其他方法。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实用文档
16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建立
按性别或年龄分组,进行Z检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分 组建立参考区间。以非参数方法确定参考区间如2.5th97.5th 或0-95th 。
实用文档
17
参考区间验证及定期评审
实用文档
5. 分组标准:原则上根据试剂说明书进行分组。对于参考范 围不受年龄和性别影响的项目:年龄范围可包括:18~70 岁;性别:男女各占一半。验证时每组至少20例,建立时 每组一般至少120例。
6. 特殊情况:若通过招募受试者来选择参考个体有困难,则 可从查体人群中选择临床诊断基本正常者作为参考个体。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分析测量范围、干扰等; 3. 制定参考区间验证方案和计划; 4. 提交伦理审查申请。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实用文档
10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个体:
1. 方法选择: 有先验性方法和后验性方法。先验性方法适用 于有较好研究基础并建立了完善检测程序的项目。使用该 方法选择参考个体前,需要制定排除标准和分组标准。后 验性方法是在抽取样品及测试分析后进行排除和分组。适 用于新的检验项目或较少开展的检验程序。
4. 入选受试者:获取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 高、体重、血压、心率、性别、吸烟,心电图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入选受试者各项相关实验室指标无异 常《生,物保参留考区受间试和者临床体决检定结值评果价。程序》(PKUPHL-2-PF-033-V2)
实用文档
12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个体:
实用文档
6
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
COM.50100:参考区间评价 Ⅱ
Phase
实验室评价参考区间的适宜性,若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
注:参考区间需要评价的情况包括:1. 增加新项目;2. 检测 方法发生改变;3. 患者人群发生改变。
如果确定参考区间不再适用患者人群,则须采取纠正措施。
符合性证据:评价记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时纠正措施。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检验科 夏长胜
实用文档
检验报告单的比较:
A院检验科 B院检验科
实用文档
2
检验报告单:需要关注
1. 我们提供的参考区间、临界值或临床决定 值是否合适? 2. 最好能提供检验方法、试剂厂商的信息!
实用文档
3
内容
实用文档
4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Thir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28-A3c (ISBN 1-56238-682-4).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A, 19087-1898, USA, 2010. 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402-2012.
实用文档
13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标本采集、运输、检测和存储:按SOP操作。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实用文档
14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
首先检查看有无离群值,即最大值和次大值或 次小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是否超过1/3极差,如有离群值, 须先去除离群值,再选择参考个体,补齐20例(验证) 或120例(建立),且无离群值。
1. 实验室应规定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将此规定的依 据文件化,并通知用户。
2. 当特定的生物参考区间或决定值不再适用服务的人群时, 应进行适宜的改变并通知用户。
3. 如果改变检验程序或检验前程序,实验室应评审相关的参 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适用时)。
实用文档
9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前期准备工作: 1. 新仪器新项目:仪器校准、人员培训、熟悉仪器操作; 2. 对检验程序进行验证:包括精密度、正确度、定量限、
2. 填写《生物参考区间验证人群筛查问卷》及《知情同意书》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实用文档
11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个体:
3. 排除标准:常见的排除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禁食 或非空腹、吸烟、饮酒、服用处方/非处方药物、血压异 常,有严重心、脑、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 瘤病史,处于外伤、手术、感染等急性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