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项目的实验设计、参考区间验证
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

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张颖;丁群【摘要】Objective Objective Survey of national clinical reference range of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Methods February 2014 - The Ministry of Health Clinical Laboratory Cent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October 2015 families during the 1000 surve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wide population health routine clinical laboratory project files. Inspection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use of relevant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and analysis, t-test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factors to calculate the mean measured, different samples represent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processing, analysis detected langxi mean variance process. Using Excel function-related items listed in multiple biochemical test interv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value, different test items physics value. In practice mode to do 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needs and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cedures in practice, all of the test items do duplicat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adjusting the differential analysis, national clinical analysis reference interval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Results In clinical medicine, 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can be more accurate expression of the body'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and test results must reference interval, the crowd 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genders,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there aredifferent reference intervals.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is t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testing process of diseas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The reference interval biochemical test project test resultsof core ap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routine clinical biochemical tests are not many proje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care to improve hospital service capabilities, in-depth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routine clinical test item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clinicians data reference value.%目的: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
《生化实验技术》综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生化实验技术与应用》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项目:水果基因组DNA 的提取与转基因成分分析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101 日期:3月1日 一、实验目的:1、掌握提取植物组织基因组DNA 的基本方法。
2、掌握二苯胺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成分的分析4、学习DNA 的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学会操作。
5、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微量移液枪、水平电泳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有机物体重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体中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核酸分为DNA 和RNA 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仁里。
在制备核酸时,通过研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核蛋白被释放出来。
苯酚可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溶于酚相,DNA 则溶于上层水相。
将氯仿与苯酚混合使用,可减少酚相中因水的存在而造成DNA 的少量溶解。
95%乙醇可使核酸从水相中沉淀出来,用70%的乙醇洗涤可以除一些盐分,经Rnase 降解RNA ,可得较纯的DNA 。
DNA 含量与纯度测定,目前常用紫外吸收法,利用核酸在260nm 有吸收峰,根据公式[DNA(μg /mL)=A260*50*稀释倍数]可计算出核酸DNA 的浓度。
由于蛋白质在280nm 有吸收峰,可根据比值判断DNA 纯度:A260/A280<1.8时,表明蛋白质含量偏高;1.8<A260/A280<1.9时,表明样品较纯;A260/A280>2.0时,表明RNA 或DNA 碎片较多。
二苯胺法定量测定DNA 的原理为:在强酸、加热条件下,可以使DNA 中的嘌呤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产生嘌呤碱基、脱氧核糖与嘧啶核苷酸。
其中,2’-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中成为w-羟基-r-酮基戊醛,此物与二苯胺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
DNA在40-400ug范围内光吸收值与DNA 含量成正比。
在转基因技术中,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体中时,通常使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启动下游编码基因的转录。
生化反应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生化反应的特性和规律。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等。
本实验选取了以下几种生化反应进行探究:1. 酶促反应: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例,研究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非酶促反应:以蛋白质变性为例,研究非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酶- 淀粉- 碘液- 氢氧化钠- 蛋白质溶液- 乙醇- 硫酸铜- 水浴锅- 试管- 移液枪- 滴管- 研钵- 研杵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 酶标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精密天平- 移液枪- 试管架- 移液器四、实验方法1. 酶促反应实验:(1)将淀粉酶与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
(2)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以未加淀粉酶的反应液为对照组,分析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非酶促反应实验:(1)将蛋白质溶液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2)将混合液加入乙醇,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3)将沉淀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以未加氢氧化钠的反应液为对照组,分析非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促反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加入淀粉酶的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淀粉被水解。
在对照组中,未加淀粉酶的反应液颜色未发生变化。
这说明淀粉酶具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
2. 非酶促反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加入氢氧化钠的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深,说明蛋白质发生变性。
在对照组中,未加氢氧化钠的反应液颜色未发生变化。
这说明氢氧化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
六、实验结论1. 酶促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性等特点,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
2. 非酶促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质变性等。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_ 血清总钙、无机磷、镁、铁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1 范围W S /T404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㊂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相关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商也可参照使用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W S /T40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3 术语和定义W S /T4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 参考区间建立4.1 中国成年人群(20~79岁)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见表1㊂表1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项目单位分组参考区间血清总钙(C a )mm o l /L 男/女2.11~2.52血清无机磷(I P )mm o l /L 男/女0.85~1.51血清镁(M g)mm o l /L 男/女0.75~1.02血清铁(I r o n)μm o l /L 男10.6~36.7女7.8~32.24.2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㊂5 参考区间应用5.1 一般原则5.1.1 临床实验室应首先考虑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㊂注1:参考区间建立研究工作量和成本巨大,临床实验室引用参考区间比自己建立参考区间更为现实㊁可行㊂注2:本参考区间基于中国成年人群多中心研究结果,研究中的检验结果可溯源至国际公认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参见附录B ㊂1W S /T 404.6 2015W S/T404.6 20155.1.2使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评估㊂注1:外部参考区间在实验室的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实验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人群的适用性㊂注2:检验结果只有存在恒定的系统偏倚(检验结果正确度)才影响参考区间的适用性,过大的实验室内变异是实验室分析质量问题,不是参考区间适用性问题㊂注3: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基于血清的检测结果建立,若临床实验室使用的标本类型为血浆,应进行适当的评估以决定是否采用本参考区间㊂5.2参考区间评估㊁验证和使用5.2.1按W S/T402的有关规定进行参考区间评估和验证㊂5.2.2如实验室确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的检验结果可比且人群适用,则可直接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若不确定或基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需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筛选合格参考个体不少于20名,筛选标准参见A.2.2;b)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㊁处理㊁分析样品;c)按适当方法检查并剔除离群值(若有,则另选参考个体补足);注:离群值检验采用D i x o n方法:首先将检测结果按照大小排序并计算极差R,然后分别计算最大和最小值与其相邻数值之差D;若D/Rȡ1/3,则将最大值或最小值视为离群值予以剔除;将余下数据重复前述步骤进行离群值检验,直至剔除所有离群值㊂d)如选择20个合格的参考个体,将20个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比较,若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2个,则通过验证;若超过2个,则另选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如参考个体多于20个,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10%则通过验证;若超过10%的数据超出参考区间,则另选至少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验证结果若符合要求,可直接使用参考区间,否则应查找原因㊂5.3参考区间未通过验证时的处理程序5.3.1对未通过验证的情况,应首先评价分析质量尤其是正确度,若证实是检测系统导致的分析质量问题,应改进或更换分析系统㊂分析质量评价可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式:a)分析可互通有证标准物质或其他适宜参考物质;b)参加适宜正确度验证计划或标准化计划;c)与性能可靠的其他系统或方法进行比较㊂5.3.2若证明是人群原因(如民族㊁高海拔地区㊁特殊生活习惯等因素)未通过验证,则应按W S/T402的要求建立或引用适宜参考区间㊂2W S/T404.6 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A.1参考区间建立的步骤本文件参考区间按W S/T402的要求采用多中心的研究方式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b)采集处理血液样品,获得血清样品;c)检测血清样品,获得参考值;d)统计处理参考值,建立参考区间㊂A.2参考个体选择A.2.1参考样本组的选择设计总体参考人群为我国成年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㊁华北㊁西北㊁华东㊁华南和西南6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20~79岁,六地区最终入选的参考个体共计4397人,其中男性为1878人,女性为2519人㊂A.2.2参考个体的选择各中心分别在所在地区募集足够的可能参考个体,征得知情同意,进行参考个体的筛选,组成参考样本组㊂通过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㊁实验室检查筛选参考个体,满足以下要求:a)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1)自觉健康;2)无下列疾病:急慢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㊁肺炎㊁肺结核等)㊁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㊁肝炎㊁脂肪性肝病㊁胆石病㊁胆囊炎㊁慢性腹泻㊁炎症性肠病等)㊁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㊁急性肾损伤等)㊁代谢和营养疾病(糖尿病㊁代谢综合征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㊁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㊁血液系统疾病(贫血㊁白血病等)㊁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㊁心脏病㊁肌病㊁恶性肿瘤㊁烧伤和肌肉损伤㊁肥胖或消瘦[B M I(体重指数)ȡ28k g/m2或<18.5k g/m2]㊁高血压[收缩压ȡ140mmH g和(或)舒张压ȡ90mmH g];3)6个月内未进行手术,4个月内未献血㊁输血或大量失血,2周内未服用药物;4)无营养不良㊁素食㊁酗酒(长期饮酒或2周内大量饮酒)㊁嗜烟(吸烟量>20支/d);5)近期无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6)女性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㊂b)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2)甘油三酯ȡ2.26mm o l/L;3)总胆固醇ȡ6.22mm o l/L;3。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建立 按性别或年龄分组,进行Z检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分组建 立参考区间。以非参数方法确定参考区间如2.5th-97.5th 或0-95th 。
17
参考区间验证及定期评审
18
19
20
21
22
参考区间建立案例
血清IgG亚类测定现状:
1. 不同的检测方法,相同的方法不同厂家试剂其参考区间有 差异。
28
临界值:CAP认可的要求
在初次运行检验时,应确定区分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的临 界值,并且此后每六个月验证一次。如果校验品或校准验证材 料的值位于临界值附近,则校准或校准验证的过程符合本核查 表的要求。如果实验室不能从仪器中获得实际数值,则该核查 表要求不适用。 在分析用关键试剂的批次发生更改时也应验证临界值(除 非实验室主任确定这类更改不会影响临界值);在更换主要仪 器元件、对仪器进行大的保养以及当 QC 出现不寻常的趋势、 偏移或超出实验室允许限,以及采取其他手段评估和纠正失控 还无法识别和纠正问题时应验证临界值。
验证16个结果20个结果2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超出待验证区间5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2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3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个结果20个结果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passpasspasspass检查分析程序参考人群差异自行建立检查分析程序参考人群差异自行建立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数据分析
0.181 0.016 0.001 0.864 0.041
25
参考区间建立案例
血清IgG亚类:参考区间(2.5th-97.5th)
IgG1 (mg/dL) The Binding Site 厂商提供 SIEMENS 厂商提供 本实验室使用 SIEMENS试剂建立 382-929 405-1011 457-1177 IgG2 (mg/dL) 242-700 169-786 133-736 IgG3 (mg/dL) 22-176 11-85 11-95 IgG4 (mg/dL) 4-87 3-201 8-188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精选文档临床实验室怎样确立和成立生物参照区间(赞同指南――第二版)1内容简介此指南是专为指导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仪器试剂制造商和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定量实验检测中确立参照值和参照区间而拟订的。
它包括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成立可靠的参照区间所用的方法步骤和介绍程序。
而该介绍程序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用最简单和最务实的方法去成立一个能保证足够可靠性和适用性的参照区间的草案。
此文件不能够能每一种状况都左右逢源,所以有些内容需要经过指南外来充足。
但在特定的地域内,额外的步骤或努力能够提高参照区间的可信度和精确度。
当前的现状是,临床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仪器试剂制造商缺乏一致的收集数据及操作方法去成立参照区间,故小组委员会希望此文件能为成立可靠的参照区间供应最基本的、一致的实验草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夯实基础。
该程序指南的要点在于决定“相对健康” 集体参照值或参照区间时所选择的样品组可否本源于健康优异的人群,这也是此文件的议论的要点。
自然,关于其他种类诸如生理或病理状况下的参照值的成立,也应该采用相似的方法。
此程序大纲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参照区间确实定,由于它充足考虑了合适的参照个体的选择及各种剖析方法影响因素等状况。
但是,这份文件没有特意地谈到怎样成立诊断域值(如紧急值或各种医学决定值)。
这些值的决定方法各异,部分还经常要在特定医学条件下由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决定。
不同样状况下的参照值研究的各种需求本指南也将涉及,包括:新剖析物的测量用新的或不同样的剖析方法测量开初已明确知道的剖析物或已标准化测定的生理学的数据和参照值。
用同样也许有可比性的方法去测量同一剖析物,并利用其他实验室或试剂生产商供应的参照值作比较研究(参照值的调用)。
被称为“参照值调用”的最后一项议题是比较复杂的。
由于今后所有的临床诊断实验室将会不断地碰到调用参照值的考据和随后的采用它这个问题,而试剂生产商和其他实验室所供应的参照值是不能够够直接应用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到此刻依旧不是特别严格。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I C S11.100C5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 S/T404.6 2015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f o r 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P a r t6:S e r u mc a l c i u m,p h o s p h o r u s,m a g n e s i u m,i r o n2015-04-21发布2015-10-01实施前言W S/T40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㊁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第2部分:血清总蛋白㊁白蛋白;第3部分:血清钾㊁钠㊁氯;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㊁直接胆红素;第5部分:血清尿素㊁肌酐;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第7部分:血清乳酸脱氢酶㊁肌酸激酶;第8部分:血清淀粉酶㊂本部分为W S/T404的第6部分㊂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㊁广东省中医院㊁北京医院㊂本部分起草人:尚红㊁郝晓柯㊁潘柏申㊁张捷㊁王兰兰㊁黄宪章㊁陈文祥㊁张传宝㊁申子瑜㊁穆润清㊁赵敏㊂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1 范围W S /T404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㊂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相关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商也可参照使用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W S /T40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3 术语和定义W S /T4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 参考区间建立4.1 中国成年人群(20~79岁)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见表1㊂表1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项目单位分组参考区间血清总钙(C a )mm o l /L 男/女2.11~2.52血清无机磷(I P )mm o l /L 男/女0.85~1.51血清镁(M g)mm o l /L 男/女0.75~1.02血清铁(I r o n)μm o l /L 男10.6~36.7女7.8~32.24.2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㊂5 参考区间应用5.1 一般原则5.1.1 临床实验室应首先考虑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㊂注1:参考区间建立研究工作量和成本巨大,临床实验室引用参考区间比自己建立参考区间更为现实㊁可行㊂注2:本参考区间基于中国成年人群多中心研究结果,研究中的检验结果可溯源至国际公认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参见附录W S/T404.6 20155.1.2使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评估㊂注1:外部参考区间在实验室的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实验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人群的适用性㊂注2:检验结果只有存在恒定的系统偏倚(检验结果正确度)才影响参考区间的适用性,过大的实验室内变异是实验室分析质量问题,不是参考区间适用性问题㊂注3: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基于血清的检测结果建立,若临床实验室使用的标本类型为血浆,应进行适当的评估以决定是否采用本参考区间㊂5.2参考区间评估㊁验证和使用5.2.1按W S/T402的有关规定进行参考区间评估和验证㊂5.2.2如实验室确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的检验结果可比且人群适用,则可直接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若不确定或基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需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筛选合格参考个体不少于20名,筛选标准参见A.2.2;b)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㊁处理㊁分析样品;c)按适当方法检查并剔除离群值(若有,则另选参考个体补足);注:离群值检验采用D i x o n方法:首先将检测结果按照大小排序并计算极差R,然后分别计算最大和最小值与其相邻数值之差D;若D/Rȡ1/3,则将最大值或最小值视为离群值予以剔除;将余下数据重复前述步骤进行离群值检验,直至剔除所有离群值㊂d)如选择20个合格的参考个体,将20个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比较,若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2个,则通过验证;若超过2个,则另选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如参考个体多于20个,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10%则通过验证;若超过10%的数据超出参考区间,则另选至少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验证结果若符合要求,可直接使用参考区间,否则应查找原因㊂5.3参考区间未通过验证时的处理程序5.3.1对未通过验证的情况,应首先评价分析质量尤其是正确度,若证实是检测系统导致的分析质量问题,应改进或更换分析系统㊂分析质量评价可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式:a)分析可互通有证标准物质或其他适宜参考物质;b)参加适宜正确度验证计划或标准化计划;c)与性能可靠的其他系统或方法进行比较㊂5.3.2若证明是人群原因(如民族㊁高海拔地区㊁特殊生活习惯等因素)未通过验证,则应按W S/T402的要求建立或引用适宜参考区间㊂W S/T404.6 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A.1参考区间建立的步骤本文件参考区间按W S/T402的要求采用多中心的研究方式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b)采集处理血液样品,获得血清样品;c)检测血清样品,获得参考值;d)统计处理参考值,建立参考区间㊂A.2参考个体选择A.2.1参考样本组的选择设计总体参考人群为我国成年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㊁华北㊁西北㊁华东㊁华南和西南6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20~79岁,六地区最终入选的参考个体共计4397人,其中男性为1878人,女性为2519人㊂A.2.2参考个体的选择各中心分别在所在地区募集足够的可能参考个体,征得知情同意,进行参考个体的筛选,组成参考样本组㊂通过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㊁实验室检查筛选参考个体,满足以下要求:a)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1)自觉健康;2)无下列疾病:急慢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㊁肺炎㊁肺结核等)㊁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㊁肝炎㊁脂肪性肝病㊁胆石病㊁胆囊炎㊁慢性腹泻㊁炎症性肠病等)㊁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㊁急性肾损伤等)㊁代谢和营养疾病(糖尿病㊁代谢综合征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㊁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㊁血液系统疾病(贫血㊁白血病等)㊁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㊁心脏病㊁肌病㊁恶性肿瘤㊁烧伤和肌肉损伤㊁肥胖或消瘦[B M I(体重指数)ȡ28k g/m2或<18.5k g/m2]㊁高血压[收缩压ȡ140mmH g和(或)舒张压ȡ90mmH g];3)6个月内未进行手术,4个月内未献血㊁输血或大量失血,2周内未服用药物;4)无营养不良㊁素食㊁酗酒(长期饮酒或2周内大量饮酒)㊁嗜烟(吸烟量>20支/d);5)近期无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6)女性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㊂b)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2)甘油三酯ȡ2.26mm o l/L;总胆固醇W S/T404.6 20154)空腹血糖ȡ7.0mm o l/L;5)血红蛋白:男性<120g/L;女性<110g/L;6) H B s A g阳性㊁抗-H C V阳性㊁抗-H I V阳性㊂A.3血液样品采集与处理血液样品采集与处理原则按W S/T225 2002有关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a)参考个体准备:采血前3d保持正常生活习惯,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㊂采血前1d晚餐后至第二天上午采血前禁食,禁食时间8h~14h;b)采血:受检者取坐位,使用血清分离胶管,采用真空采血方式,自肘前静脉采血;c)血液样品处理:样品在采集后2h内及时分离血清,检查并剔除溶血㊁黄疸或乳糜样品,血清分离后2h内进行分析㊂A.4血清样品分析A.4.1分析系统使用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多种分析系统㊂注:本参考区间建立所使用的分析系统及其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参见附录B㊂各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正确度验证见A.4.2㊂血清无机磷由于没有人血清基质的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和评估,本文件的无机磷参考区间是基于多个分析系统检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和综合临床意见设定㊂A.4.2分析系统性能评估分析系统应于参考个体血清样品分析前进行分析性能评估㊂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运行分析系统㊂精密度评估:分析两个水平质控物,每日测定1批,重复测定4次,测定5d;正确度验证:分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 I S T)的标准物质S R M956c和中国国家标准物质G B W09152对钙㊁镁㊁铁进行正确度验证㊂精密度和正确度满足W S/T403的有关要求㊂A.4.3血清样品分析及其质量控制分析性能符合要求后进行血清样品分析,每份血清样品分析一次㊂精密度控制采用两个水平质控物质,每独立分析批前后进行质控物质分析;每月分析有证标准物质S R M956c进行正确度控制㊂A.5参考值处理与参考区间建立A.5.1离群值检查按照D i x o n方法检查并剔除各组离群值㊂A.5.2分组判断按照n e s t e dA N O V A方法对性别㊁年龄㊁地区各组参考值进行组-组检验,判断需否分组,将不需分组的参考值合并,确定实际参考样本组㊂A.5.3参考限和参考区间建立采用中间95%区间做参考区间㊂用非参数方法分别计算各实际参考样本组参考值的2.5百分位数和百分位数作为参考下限和参考上限㊂根据临床意见对参考限进行适当取整形成参考区间㊂W S/T404.6 2015附录B(资料性附录)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见表B.1㊂表B.1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项目测定方法计量学溯源性I S TS R M956c血清总钙(C a)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换算N血清无机磷(I P)磷钼酸紫外法血清镁(M g)二甲苯胺蓝法/c a l m a g i t e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血清铁(I r o n)亚铁嗪比色法N I S TS R M937W S/T404.6 2015参考文献[1] W S/T225 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2] W S/T403 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3]王吉耀.内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D o n a l dS.Y o u n g.分析前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3版.李艳,等,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 C l i n i c a l a n dL a b o r a t o r y S t a n d a r d s I n s t i t u t e(C L S I).D e f i n i n g,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 v e r i f y i n g r e f-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i nt h e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A p p r o v e d G u i d e l i n e T h i r dE d i t i o n.C L S Id o c u m e n tC28-A3c.C L S I,W a y n e,P A,U S A,2010[6]I c h i h a r a.A na p p r a i s a l 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u s e d i nd e r i v a t i o no f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C l i nC h e m L a b M e d,2010,48:1537-1551。
生化实验教案设计

生化实验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其是生物学的基础性实验之一,能够提供很多的重要信息,对于研究生物学的相关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化实验在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生化实验教案的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设计需要从实验的基础性方面入手,设计出符合授课对象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的实验教学方案。
在教案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知识脉络,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还需要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同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和实验的安全性。
实验条件是评估整个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需要在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材料、设备和技术,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教师需要为实验设计一个完善的安全操作方案,考虑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好坏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
做好实验操作和安全防范,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在教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实验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生化实验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点。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性,需要突出实验的科学特点,比如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程度等方面,从而使同学们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围绕实验目的和原理提出问题和难点,让同学们能够从实验中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入的知识。
在教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实验的教育意义。
生化实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作为教育手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思考实验的教育价值,想办法让同学们在实验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启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效率。
除了重要的实验操作和内容以外,还应该加强同学们的实验室合作能力,加强同学们的学术经验能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收获,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为了保障生化实验教学效果,设计生化实验全套教案,一定要细致,系统,周密,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充分体现教育意义和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
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标本类型
标本检测
性能验证、分析中质量控制
统计分析
离群值、建立参考区间、判断分组
参考区间验证
临床可接受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募集
• 参考人群来源:城市、农村、体检中心;性别比例;年龄分布 • 样本量:每个组别至少120人,2倍于目标人群
• 参考分布 ( reference distribution ) 参考值的分布。 注:参考人群的推想分布可用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分布及合适的统计 方法进行试验;参考人群推想分布的参数可用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分 布及合适的统计方法来估计。
• 参考限 ( reference limit ) 一个来自参考分布用于分类目的的值。 注:参考限通常是使规定部分的参考值分别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的 下侧或上侧限值,参考限将参考值分类;参考值可能与其他类型的 决定限不同。
Your Top一ic、G参考oe区s间H的e概re念
• 参考个体 ( reference individuals ) 按明确标准选择的用作检验对象的个体。 注:通常是符合特定标准的健康个体。
• 参考人群 ( reference population ) 由所有参考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注:通常参考人群的个体数是未知的,因此参考人群是一个推 想的实体。
Your To二p、ic参G考o区e间s建H立e的re意义
• 参考区间是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可帮助临床医师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 参照体外诊断试剂厂家提供的数据或文献报道,而这些数
据多来源于其他国家二三十年前参考区间或小样本局部地 区人群或数据库参考区间的研究结果
•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生活环境、饮食、遗传背景、经
对参考个体健康状况评估进行详细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便于他人再次评估,且为其他实验室进行参考区间的转 移和验证时提供参考依据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调查问卷
年龄 性别 民族 联系方式 职业环境 睡眠 锻炼 饮食
吸烟、饮酒 药物使用情况 维生素摄入情况 近期住院、手术 近期输血、献血 病史、家族史 过敏史 针对女性的特殊问题
• 参考样本组 ( reference sample group ) 从参考人群中选择的用以代表参考人群的足够数量的个体。
• 参考值 ( reference valu果)。 注:参考值从参考样本组中获得。
Your Top一ic、G参o考e区s间H的er概e念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s》
• 2012 我国常用生化、血液项目参考区间建立和验证相关行
业标准起草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募集 参考人群选择
募集人群来源分布 知情同意:告知、自愿 筛选标准:问卷、体检、实验室
Your Top一ic、G参考oe区s间H的e概re念
参考个体 参考人群 参考样本组
参考值 参考分布
参考限 参考区间
Comprise a From which is selected a On which are determined On which is observed a From which are calculated That may define
运动 应激
标本采集
环境 时间 体位 标本类型 技术
• 抽样方法: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
城市、农村社区:分层(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
逐级随机抽取下一级(区、县)
体检中心:分层(职业)
单位
街道、乡 社区、村
个体(性别/年龄比例)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
• 何谓健康?相对、难定义 • 主观感觉? • 潜在/亚临床疾病 • 界定方法:疾病?健康生活方式?自 我感觉(农村)?影像学(脂肪肝)?
生化项目的实验设计、 参考区间验证
Your To一pi、c参G考o区e间s H的e概re念
• 正常值 • 参考范围 • Expected values • 参考区间 (reference intervals)
两参考限之间包括两参考限的区间。 注:参考区间是指从参考下限到参考上限的值的区间,通常 是参考分布中间95%区间,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个参考限具 有临床意义,通常是参考上限,这时的参考区间可以是0到参 考上限。 • 医学绝对水平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实验室检查
• 尿检:正常 • 免疫学排除:HBsAg、HCV-Ab、HIV-Ab • 生化学排除:血糖、血脂等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标本采集——分析前质量控制
个体准备
饮食 空腹时间 药物、烟、酒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体格检查
• BMI、腰围、臀围 • 血压 • 全身全系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心肺腹查体,
口腔、甲状腺、淋巴结、四肢、脊柱、关节等
• 问诊:症状、病史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排除标准
急慢性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 烧伤和肌肉创伤 心脏病、高血压 慢性肾病 糖尿病 肝胆管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甲亢或甲减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量饮酒量 2周内服用药物 肥胖:BMI≥28 怀孕或产后不足1年 6个月内做过手术 4个月内献血或输血
济存在差异,生物学变异等存在决定不同国家和地区需建 立符合本地人群特征的参考区间
• 方法学和检测技术不断更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许多项
目参考区间不再适用
Your To三p、ic参G考o区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 2008 CLIS C28-A3文件《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