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安海施工图说明书(总体)
施工图总说明书2A3-典尚设计

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海宁袁花至平湖新仓段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 路线地理位置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以上海为龙头由上海、杭州、南京等十六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该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最富有创造力的地区之一,区内环境优越,人杰地灵,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直处在我国各省、市的前列,它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闪烁于我国东方的一颗璨灿明珠。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长三角”不仅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下一轮复苏的“发动机”,将以全球第六大都市群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杭州和上海已经而且必将全面参与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全过程,要保持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为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走区域合作的道路,必须有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
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的一条纵向公路(纵1)――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支线(南通~嘉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公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20年)“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十八连”之一连。
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国家重点公路和浙江省公路路网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打造“长三角”三小时都市交通圈,缓解沪杭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加强浙江省与上海市及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城市资源互补、市场互补的功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参与和竞争能力,为浙江省全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做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届时本项目将以“沪杭第二通道”的面貌服务于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
1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南宁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水城"的重大工程,工程内容是从老口水库引入优质水源至南宁市江北片八条内河,以解决江北片八条内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资金筹措渠道原因,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该工程由南宁市相思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相投公司)和南宁市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单位分段承建.其中老口水库至可利江段、朝阳溪至竹排冲段由建宁水务承建,称为“江北引水干渠工程”;可利江至心圩江、心圩江至朝阳溪段贯渠由相投公司承建,纳入“南宁市江北环城水系一、二期工程”中.其中一期工程中已由相投公司承建完成,二期工程现又移交至建宁水务筹建.由于本项目建设任务重、工期紧,为达到市委市政府对本项目建设进度的要求,业主根据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安排,将整个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上段老口水库—可利江)》和《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下段朝阳溪-竹排冲)》.下段工程主要工程内容为,在南机变电站附近,朝阳溪西岸建设规模为4。
0m³/s的提水泵站,扬程为H=35m,通过泵站加压,沿北湖北路、秀厢大道的DN1600压力管和DN1200重力流管输送至竹排冲和狮山公园人工湖。
由于涉及到征地、拆迁和地勘的问题,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将《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下段朝阳溪—竹排冲)》分为两个标段.第一标段为朝阳溪-北湖立交(第一卷),工程内容为包括朝阳溪提水泵站和泵站至北湖立交输水管道;第二标段为北湖立交至竹排冲(第二卷),工程内容为北湖立交至竹排冲输水管道。
第二标段施工图已经在南宁市建委完成了施工图备案。
上段工程主要内容为:从老口坝址上游1。
5km处水库内修建引水工程,修建穿越主城区的引水渠道(双孔4×4。
5m暗渠、双孔4×4m暗渠、单孔8×5m直墙圆拱形隧洞和双孔3×2。
7m倒虹),总长13396m,全程重力自流,并与已建可利江至心圩江连通运河相连.上段工程沿线还有四处补水点,分别为石埠河、西明江右支、西明江左支和可利江;三处倒虹,分别为西明江右支、西明江左支和可利江。
投标文件施工图设计说明

杏林湾清淤及吹填造地二期工程(园博园范围)技术标投标文件第三部分施工图设计投标文件说明文字二OO五年七月目录第1章设计说明第2章施工技术要求第3章施工应遵循的规范及验收标准附:工程量表第1章设计说明本工程位于厦门市杏林湾,处于集美大学城的景观规划用地位置,集美理工学院和厦门大学分别位于杏林湾水库的东西两侧。
厦门市将在2007年主办第六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会址选在杏林湾内(即原杏林湾内的中州岛和厦大南地块),根据“园博园”规划,将形成园艺岛、艺术岛、花之岛、果之岛、泉之岛等十个岛屿,并通过道路桥梁将主要岛屿连通。
本次清淤及吹填工程主要是满足杏林湾防洪及园博园用地基本要求。
根据“园博园”规划阶段成果,用地防洪标准为主要建构筑物1.8m,一般用地1.4m。
1.1设计依据(1)《杏林湾清淤及吹填造地工程初步设计文件》,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2005年6月;(2)本工程有关批文;(3)杏林湾清淤及吹填造地二期工程(园博园范围)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银设施2005第<040>号)(4)杏林湾防洪排涝工程补充论证及园博园度汛研究成果(5)《厦门环杏林湾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工程勘察院,2004年1月(6)《杏林湾水库砂料储量勘察报告》,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5年3月(7)杏林湾清淤护岸及环湾道路工程部分地质剖面图,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5年6月(8)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2004年4月测绘1:1000地形图(9)交通部颁布的《港口工程技术技术规范》(1998)(10)其它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1.2设计参数1.2.1工程规模规划园博园采用半岛、全岛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共布置有B、D、E、F、G、H、I、J、K 9个全岛,A、C 两个半岛和一条带状城市用地。
A岛以高尚住宅用地为主;B、F、H岛以度假酒店、别墅等商业金融用地为主;C岛以商务住宅用地为主;D、E、G、I、J、K岛以公共绿地为主,其中G、I岛是2007年园博会展览期间的主要展区。
安海上悦城装修指导方案

“安海上悦城”室内装修指导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安海上悦城2、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56000m2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二、装修材料指导的意义火灾是人类的大敌人,它具有疯狂性、恐怖性和毁灭性。
因此,预防火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心的发展和商铺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危。
随着装修水平的提高,建筑工地各种电器和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为能源的各种工具广泛应用。
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加。
因此,增强工地员工的消防观念,强化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特指定室内装修材料指导方案。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三、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四、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备注:严禁使用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或不防潮的材料。
五、室内装修审批原则1.1商户的装修整体设计、色彩搭配、综合效果必须与商场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1.2商户的装修风格以先入为主,杜绝雷同、抄袭情况的出现。
1.3按建筑面积计算,装修标准不得低于200元/平方米;严格控制装修档次,对于不符合装修档次的装修,物业部可提出拒审意见。
1.4超过5㎡以上的天花、隔断、特殊造型、灯箱、饰柜不得使用木质材料。
若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木质材料时经报批同意且签订《消防责任承诺书》后方可使用。
1.5天花部分:1.5.1天花部分装饰的底部与地面的距离不得少于2.5米(公司可依据商场实际情况裁定,一般情况以该店通道与天花实际距离为准)。
1.5.2格栅天花或不做吊顶的商户,必须对楼层天花板和管线进行相应装饰处理,但消防管道、烟感、喷淋、广播、风口等不得改变原有颜色并在保持原有喷淋头的同时用三通管将喷淋头引至距楼板150mm处(消防安装规范规定)。
1.5.3做大板天花吊顶的,每60-80㎡须留一个检修口,其尺寸为500mm×500mm,检修口四周要求包边整齐方正,除按正常装修要求留相应数量的检修口外还须在指定位置增开设备专用检修口。
1.5.4所有接口处(包括天花板、墙壁),必须使用纸胶带粘贴后再进行抹灰刷平,以免日后出现裂缝。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精品文档首发]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精品文档首发]](https://img.taocdn.com/s3/m/a65c6c594a7302768f993905.png)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精品文档首发]
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工程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范围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湖区整治及防洪排涝系统二期工程
(市政配套二标段)惠经一路的给水管道设计。
惠经一路宽30m ,长968m 。
2工可审查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已按工可审查及批复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
3给水现状及规划
3.1给水现状
现状用地范围内已建成给水管有东西主干道现状DN600给水管、杏秀路现状DN600给水管及通港路现状DN800给水管,其余路段暂无给水管道。
3.2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区内用水由东西主干道现状DN600管、杏秀路现状DN600管及通港路现状DN800管接入,与周边道路规划的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
3层及3层以下楼层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3层以上楼层根据开发时序及开发单位,可考
虑小区域集中加压供水。
4主要设计依据、规范与图集
(1)《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市政工程规划》(2012.10版);
(2)《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生活服务配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12.12版);
(3)2013年6月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区市政配套及防洪排涝系统二
期工程(二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及专家咨询意见;。
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公示

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公示《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是安海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按照程序,现将规划成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30日),如您有何建议或意见,可拨打电话82282216,或发送电子邮件至381504447@。
《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重点阐述如下: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考虑到安海现状城镇建设已经呈现镇村全面扩张、产业遍地开花的局面,为了更好的统筹安排镇域空间资源,协调镇、村发展格局,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落实上位规划,确定本次安海规划范围为全镇域55.72平方公里,即全镇域覆盖,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
二、城镇性质安海的城镇性质为:泉州南翼核心,晋西工贸中心,文化宜居新城。
三、城市规模2030年安海总人口约36.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34.0万人,城市化水平约95%。
四、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安海将形成以中心城区—农村社区的等级结构序列。
(1)中心城区1个—安海中心城区(兴胜、复兴、鸿塔、海东、东鲤社区5个社区和外曾、曾埭、庄头、后蔡、后林、社坛、西畲等26个行政村)。
预计到2030年,安海城镇人口将达到34.0万人左右。
大量的农业人口将就近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区将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农村社区10个—菌柄(未来后蔡村西部快速路以东的部分土地合并入菌柄村)、坑边村、坝头、前林、赤店、下山后、上垵(未来后林村大深公路以南的部分土地合并入上垵村)、瑶前、新店、前湖村。
人口规模2.0万左右。
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的重要节点。
以发展食品加工、陶瓷、瓷砖、旅游、养殖业、生态农业为主。
五、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安海的布局结构可描述为:“一带、一轴、一城、两翼”。
(1)一带大盈溪滨水景观带:大盈溪及其两侧绿地形成的滨溪生态休闲带。
充分利用秀丽的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亲水空间,形成生态休闲、亲水娱乐的发展地带。
施工图设计说明-典尚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绍兴市位于浙江省北部,与历史与文化名城杭州市相毗邻。
绍兴以孕育文化巨匠鲁迅先生和各式各样的石拱桥而名扬海内外,是一座别具韵味的江南古城。
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绍兴更显示出了蓬勃的新貌。
解放路三号桥位于横湖村西南侧,地貌单元属萧绍平原,地形平坦。
根据浙江省地矿勘察院提供的‘解放北路延伸段(镜湖新区段)工程3号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勘),拟建场地地基土按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可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
按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①素填土:灰色,稍湿~湿,松散~稍密,全场分布,层厚0.3米;②亚粘土:灰色,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③淤泥质亚粘土: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④亚粘土:灰色,饱和,软塑~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高等,全场分布;⑤亚粘土:灰色,饱和,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⑥亚粘土:青黄色~灰黄色,饱和,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高等,全场分布;⑦亚粘土:灰色,饱和,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⑧亚粘土:黄色,饱和,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高等,全场分布;⑨含砾砂粘土:楮红色~褐红色,饱和,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高等,全场分布;⑩晶犀凝灰岩:10-1为全风化层;10-2为强风化层;10-3为弱风化层,灰色、紫灰色,块状构造,局部裂隙较发育,沿裂隙面铁锰质渲染,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柱状,岩石强度一般,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11.2~21.9Mpa。
根据初勘报告,场地及附近无较大规模的断裂通过,新近构造活动相对较弱,表现为地震频率低、震级小。
未发现有如滑坡、坍塌等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工程建设。
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解放路三号桥方案一(推荐方案)采用主桥为三跨自锚式悬索桥,引桥为20米的预应力空心板梁,桥梁全长415.86米。
安海基础资料汇编

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年)基础资料汇编晋江市安海镇人民政府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年02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第三章人口现状............................................................................................................................................................. . (8)第四章镇域村镇规模和职能现状 (10)第五章镇域对外交通 (10)第六章镇域旅游现状 (11)第七章镇区建设现状 (12)第八章镇区道路交通 (14)第九章镇区园林绿地现状 (16)第十章市政设施现状 (16)第一章概况1.1 地理位置安海镇位于福建省晋江市西南部,东经118.27o,北纬24.43o,东邻灵源街道办事处及永和两镇,西界南安市水头镇,北承内坑镇,南接安海港与东石镇。
镇域总面积为55.72平方公里。
安海镇地处厦漳泉金三角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泉(州)、厦(门)之间重要交通枢纽。
陆上交通方面,西出主城区3公里和4公里分别进入324国道和福厦高速公路,与全省公路网连接;东上泉安公路,连接晋江市各乡镇,北上国内沿海沿江各省;南下香港、澳门直至东南亚各地。
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它成为闽南地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强镇,是对台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
1.2 地形地貌晋江市位于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带中部,第四纪地层极为发育。
岩性主要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金黑云母花母岩。
地质结构受东北新华系结构控制。
安海镇域为海积平原、冲洪积平原、沿海浸剥蚀滨海丘陵和红土台地地貌。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比较平缓,起伏不大,境内大小河沟广泛,海拔高程大多在1.5~25米,个别山峰高程大于40米。
1.3 工程地质安海镇域工程地质条件差异较大,老区红土台地地基承载力为18吨/平方米,埭田带为5吨/平方米,滩涂地为3吨/平方米,其它混合土壤地为7吨/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安海镇地处晋江市西南部,是晋江市南北发展的重要节点,是以生产服装、食品和商贸为主导的城镇。
但安海镇内区域交通干线尚未贯通,镇区对外联系不便,且区内道路功能混乱,造成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空间上分布的混乱,特别是缺乏对外交通的合理疏导通道。
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内交通状况,适应未来交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今后与快速通道英林连接线连接,形成快速路交通网络,向北经龙狮路延伸至石狮,贯通滨海组团,形成滨海组团英林镇、龙湖镇与石狮市之间的便捷通道。
所以,它的建成是实现晋江市“对外交通快速化、境内交通网络化”总目标的需要。
本项目起点位于安海镇南环公路(县道X320)与乡道Y118交叉口的东侧(起点桩号K0+000),往南经庄头村,在庄头小学东侧与庄坑公路(乡道Y117)相交后,路线转向东南,经前蔡村、前林村、窑前村,在窑前村与坑边村的交界处与石东路(县道X325)相交,再经坑边村、联邦印染厂东侧止于赤店村西侧乡道Y126上(终点桩号K5+499.403)。
路线全长5.499公里。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一)任务依据(1)2009年12月28日,晋江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下达的“中标通知书”;(2)晋江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的《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勘察设计合同》;(3)2010年3月26日,安海镇人民政府《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初设方案协调会会议纪要》;(4)2010年5月11日,晋江市交通局《关于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与东石连接线路线交叉设计方案研讨会议纪要》(晋交[2010] 120号);(5)2010年7月22日,安海镇人民政府《安海镇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协调会会议纪要》;(6)2010年7月27日,晋江市交通局《晋江市交通局关于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晋交[2010] 179号);(7)晋江市交通局的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
(8)建设部、交通部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
(9)交通部部颁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二)测设经过1、准备工作2010年1月5日~1月20日,我院积极做好外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内容包括:召开各专业设计人员会议,明确其任务及组内分工;明确推荐线位,优化平面设计参数,使线形连续均衡。
线位优化完成后,送分院领导及质量部审查。
根据审查意见及时作了优化调整,并提供给各专业组;编制勘察设计工作计划;明确测设人员岗位职责;准备外业设备等。
2、测设简况2010年1月中旬,本项目路线平纵面设计报送分院质量部审查,经确认后,1月21日~2月6日,项目组进晋江工地开始现场踏勘,并走访晋江市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利局、气象局、新奥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电力局、电信局、广电局、市政园林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部门,获取各项规划资料及沟通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走访安海镇人民政府、安海镇污水处理中心、安海镇自来水厂、安海镇广电站等部门获取地方资料和要求。
2月23日,项目组再次进场,进行外业调查。
3月24日,安海镇人民政府张文节镇长主持召开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初步设计协调会。
会议上,交通局及安海镇人民政府确认了我院推荐的安海东连接线平面线位,并确定进行一次定测,提前进行施工图设计。
3月25日,根据协调会会议纪要,安排对安海东连接线进行一次定测、外业调查。
同时,进行施工图内业设计。
由于本项目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设计过程中,各设计方案及时报与质量部审查、确认,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并节省时间。
5月6日,晋江市交通局组织召开了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与东石连接线路线交叉设计方案研讨会。
会议确定由东石连接线采用跨线桥方式上跨安海东连接线,交叉处纵面设计由两个设计单位沟通协调。
根据会议精神,安海东连接线纵断面设计报给东石连接线设计单位,经确认后,分别报给交通局及安海镇人民政府确认,施工图内业工作全面顺利展开。
5月中旬,设计成果经复核、组审、项目组审后,陆续送质量部审查。
6月初完成出版。
3、测量工作情况(1)人员设备为了保证定测外业工作的质量和速度,本项目测量工作共投入人员11人。
主要投入的仪器设备见表1-1。
表1-1 测量主要设备表(2)工作方法安海东连接线路线控制测量及1:500带状地形图采用了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8°30´;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① 路线中桩测量利用控制点成果,根据路线设计的中线理论坐标,采用GPS(RTK 1+1双频)或全站仪点放样功能逐点定位,同时测量放样点的高程。
同时进行沿线控制点复测,从测量结果认为,所用控制点精度良好,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
遇有河流、房屋等障碍时例外,但在手薄记录或中桩测量成果中注明。
测量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第5.2.15条、5.2.16条的要求执行,具体见表1-2、表1-3。
表1-2 中桩桩位测量的限差要求表1-3 曲线测量的限差②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时断面线在直线段与路线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
测点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力求反映地形、地物的变化,并标注具有特征的地物、地貌等相关位置,并用测记法点绘、现场核对。
施测宽度根据设计需要确定,且保证一边不小于50米范围。
横断面采用全站仪测量。
沟底宽大于1米时用2点表示沟底;平地高差大于0.5米以地形特征点表示;测点点距不大于10米。
精度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第5.2.20条执行,具体见表1-4。
表1-4 横断面测量的限差(m )注:①l 为测点至线路中桩高程的水平距离(m )。
②h 为测点至线路中桩的高差(m )。
③ 沿线零星工程测量被交路、河流、渠道等沿线零星工程测量,利用沿线控制点成果,以RTK 测量为主,索佳SET530、拓普康全站仪配合。
④ 检查验收线路设计调查人员会同测量小组对野外的原始数据成果进行100%检查和实地核对,外业数据录入电脑正确性检查;纵、横断面与1:500地形图的一致性检查。
中桩采用全站仪重复定位检查(抽查),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第5.2.26条要求执行,具体见表1-5。
表1-5 中桩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的限差经检查,线路设计放样测量作业方法正确,手簿记录规范、外业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正确。
本期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果、成图资料完整、质量良好,符合规范和线路设计要求,满足线路设计的需要。
(3)测量工作量定测测量完成工作量情况见表1-7。
表1-7 测量主要工作量二、技术标准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以及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和本项目交通量分析预测结果以及该项目的任务、功能,本项目全线按照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60Km/h,路基宽度40米。
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表2-1 主要技术指标表本项目勘察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程序,执行现行公路行业技术标准、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勘测规范》(JTJ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三、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工程概况1、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本项目起点位于安海镇南环公路与庄坑公路交叉口附近(K0+000);终点止于赤店村西侧乡道Y126上(K5+499.403)。
中间主要控制点主要有庄头小学、庄头村聚居点、前蔡村聚居点、前林村聚居点、前林村灌溉渠道、窑前村聚居点、坑边村聚居点、高压线铁塔、联邦印染厂、良兴染织厂。
2、路线全长本项目路线全长5.499公里。
3、沿线主要城镇路线全线在安海镇镇域内。
4、沿线主要河流、公路路线所经过的主要河流有:庄头溪。
路线所经过的主要公路有:安海镇南环公路(县道X320)、庄坑公路(乡道Y117)、石东路(县道X325)、规划中的东石连接线、乡道Y127、乡道Y126。
5、工程概况全线主线桥总长29米/2座,涵洞13道,平交口13处。
施工图设计主要工程数量及其与工可对比见表3-1:表3-1 主要工程数量表四、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2010年3月24日,安海镇人民政府张文节镇长主持召开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初步设计协调会。
会议上,交通局及安海镇人民政府确认了我院推荐的安海东连接线平面线位,且该推荐线位与安海镇总体规划相一致。
考虑到本项目线位方案稳定且工期要求较紧,会议确定本项目进行一次定测,提前进行施工图设计。
故本项目现阶段没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
五、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地形、地貌项目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为晋江中下游冲海积小平原及残坡积台地与微丘相间地形。
地形较平坦,起伏相对较小;沿线残坡积台地天然坡度一般10~20°,一般海拔0~50m ,相对高差5~40m ,丘顶多呈浑圆状,山脉脊线不明显。
山上植被发育,坡体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