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解剖位置 PPT
合集下载
胆囊-PPT课件

胆囊结石
cholecystolithiasis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 胆囊炎与胆石症常合并存在。 • 90%以上胆囊炎属结石性的。
胆囊炎的病因
• 梗阻因素: • 感染因素:主要为大肠杆菌。 • 化学性因素:
– 高浓度胆盐,胰液返流进入胆囊。
• 其他因素:
– 如胆囊动脉血栓形成,致胆囊缺血坏死、穿 孔; – 创伤、手术等。
切除胆囊能诱发癌症吗?
• 对上述意见,多数医生持不同看法,如有 文献报告,对14733例切除胆囊的患者随访 11~14年,并未发现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 增加;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对500 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作了回顾性分析,也 未发现切除胆囊与结肠癌的发生有明显关 系。
切除胆囊能诱发癌症吗?
• 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院士指出:一个长 有结石的胆囊,往往已失去了它的储存、浓缩和 排泄胆汁的功能,保存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 保存一个病灶。实际上胆囊切除前,相当多的情 况是胆汁已直接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因此, 在胆囊切除前后胆汁的流向是一样的。而且很有 趣的是,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胆 囊切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肝细胞会在餐后 人体需要胆汁时,增加胆汁分泌。因此,切除胆 囊后不会明显影响消化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今天,大部分的胆囊手术都继承了腹腔镜外科的技术, 使用包括摄像机在内的精巧器械,通过腹部细小的穿刺 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单便捷。腹 腔镜摄像机从肚脐附近插入腹腔,其它器械通过另外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穿刺口进入腹腔。找到胆囊后,切断 血管和胆管,就可以把胆囊取出来。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胆囊ppt课件

.
13
临床表现
• 女性多 • 急性典型表现: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
餐、进食油腻厚或叶间发作;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并伴有恶心、呕吐。
.
14
.
15
.
16
胆石症
• 胆汁中(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 因各种原因析出、凝结成结石。
• 机制:
• 1、胆汁性状改变,其内胆红素多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成酯类而不游离。游离胆红素浓 度增高与胆汁中钙结合成不溶性胆红素钙 析出。肠道菌群中的葡萄糖醛酸酶有分解 酯类使胆红素游离;胆汁中胆固醇过多易 析出形成胆固醇结石
侵犯粘膜和基层;III胆囊壁全层,IV III+周 围淋巴结,V转移至肝及其他器官)。
.
26
.
27
病理:腺癌(中分化),浸润胆囊 壁全层,表面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0/1);
.
28
.
29
• 病例回访:胆囊癌。
.
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表现
• 无特殊,右上腹痛、 不适,食欲下降、 贫血、黄疸等。
• 实验室: CA-199 (敏感)、CEA 、 CA125升高。
.
17
胆石症
• 2、胆汁淤积,水分吸收,胆汁浓缩。 • 3、感染:胆管感染的炎性水肿及慢性期的
纤维增生可使胆囊壁增厚,引起胆汁淤积。
.
18
临床表现
• 消化道正常,隐痛、不适,嗳气。 • 典型表现:胆绞痛:饱餐或进食油腻物后,胆囊
排空受阻而产生疼痛。 • 部分可无症状。
.
19
.
20
.
21
治疗
• 迟期强化进一步扩大,并在增厚的胆囊壁衬托下显示出点 状低密度影或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的R-A窦。
胆囊的解剖位置

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这些特点有助于
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 胆囊一般呈倒置的梨形,但也可呈现其他形状。如弯曲形、葫芦形、 三角形等。
▪ 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胆囊正常容量平均为50ml,收缩时 为15ml,充盈时可达90ml。
▪ 病变胆囊则大小变化较大,胆囊颈部堵塞后,分泌液将积蓄,致使胆 囊胀大1至数倍;慢性炎症时,囊壁纤维化萎缩,胆囊明显缩小,甚 至小似花生米大。
2.2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
▪ 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胆囊颈与胆囊管近颈部一段的黏膜面有很多黏膜皱襞,相互构成螺旋 状瓣膜,通常称为海斯特(Heister)瓣。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胆汁的 进出,让稀薄的肝胆汁进入胆囊,而让浓缩胆汁排出胆囊,形成了胆 汁来回往返于胆囊的通路。另外,此瓣的存在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 大或缩小。但当存在胆结石时,结石较易嵌顿与其中而致胆绞痛、胆 囊炎的发作。
2.3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应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并共同形成胆总管。 但这种情况只占60%,有其他许多先天性异常情况,如胆囊管汇入右 肝管,胆囊管绕行肝总管后方而汇入肝总管左壁,胆囊管与肝总管平 行一段后再斜行汇入胆总管等等,有时会因为手术者对异常的解剖结 构认识不够而导致产生手术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时的胆囊管残留过长、 胆总管、肝总管的损伤等。
2.4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
▪ 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 胆管由肝内及肝外胆管组成。前者由毛细胆管逐步汇合成各级小胆管, 再形成左右肝管。出肝后两者汇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同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后者最后经胆胰共同通道、壶腹部 注入十二指肠。 为便于定位,临床上常将左右肝管称为一级胆管,然后随其分支越来 越细,而分别称为二级肝胆管、三级肝胆管等。
胆囊的解剖位置

2.4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应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并共同形成胆总管。 但这种情况只占60%,有其他许多先天性异常情况,如胆囊管汇入右 肝管,胆囊管绕行肝总管后方而汇入肝总管左壁,胆囊管与肝总管平 行一段后再斜行汇入胆总管等等,有时会因为手术者对异常的解剖结 构认识不够而导致产生手术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时的胆囊管残留过长、 胆总管、肝总管的损伤等。
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这些特点有助于
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 胆囊一般呈倒置的梨形,但也可呈现其他形状。如弯曲形、葫芦形、 三角形等。
▪ 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胆囊正常容量平均为50ml,收缩时 为15ml,充盈时可达90ml。
1、胆囊的定义及功能
▪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有浓缩和储存胆 汁之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胆囊壁由粘膜、 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 30~60ml。有人说胆与胆量有关,胆切除后,胆量就变小,这是完 全无科学依据的,胆囊通过胆管与总胆管相连,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 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 胆管由肝内及肝外胆管组成。前者由毛细胆管逐步汇合成各级小胆管, 再形成左右肝管。出肝后两者汇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同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后者最后经胆胰共同通道、壶腹部 注入十二指肠。 为便于定位,临床上常将左右肝管称为一级胆管,然后随其分支越来 越细,而分别称为二级肝胆管、三级肝胆管等。
▪ 病变胆囊则大小变化较大,胆囊颈部堵塞后,分泌液将积蓄,致使胆 囊胀大1至数倍;慢性炎症时,囊壁纤维化萎缩,胆囊明显缩小,甚 至小似花生米大。
医学课件:胆囊的解剖应用

5.胆囊动脉进入胆囊部位
不论是单支胆囊动脉还是双支胆囊动 脉,从胆囊颈左侧或胆囊体左侧进入胆 囊者占绝大部分,还有从胆囊颈或体的 右侧进入、从胆囊颈前或后面或经哈氏 囊颈与体交界处或胆囊管进人胆囊的。 另外有两支分别从颈右侧、体左侧进入。 因此,在结扎胆囊动脉时,除了要结扎 胆囊左侧的动脉外,还应寻找在右侧、 或在颈体交界处以及胆囊管等处有无动 脉进入。故术中应注意这些解剖变异右 侧纵沟的情况,以免术中伤及肝右动脉。
胆囊淋巴结与胆囊动脉
胆囊三角
肝外胆道
肝总管:肝总管(common hepatic duct) 长2—4cm,由左、右肝管出肝门后汇合 成肝总管,肝总管下端与胆囊管汇合成 胆总管。
肝外胆道
胆总管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起自 肝总管与胆囊管的汇合点,向下与胰管 相会合,长6—8cm,管径3—6mm。胆总 管分为四段: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 后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肠段。
胆胰壶腹周围的括约肌收缩状态时,胆 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 胆囊贮存;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 时,胆囊收缩,胆胰壶腹括约肌舒张, 胆道压力下降,胆囊内的胆汁经胆囊管、 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肝总动脉及分支
肝固有动脉
肝总动脉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起源的变异
胆囊动脉的解剖结构:
1.胆囊动脉的支数:胆囊动脉的支数有 1~3条,单支的占60%~80%之间,大 约有1/4的人具有双胆囊动脉,近1%的 人具有3条胆囊动脉。因此,在进行胆囊 切除术中除考虑双胆囊动脉出现的可能 性外,还应考虑3条胆囊动脉的存在,不 可忽视。
不论单支胆囊动脉还是双支,约95%的胆囊 动脉在胆囊三角内可以找到。只有约5%的胆 囊动脉起、行均不在胆囊三角内,可起行于胆 囊三角的上方左右肝管之间或胆囊管的下方, 或者胆囊的右侧。因此,术中游离胆囊时,应 查找周围是否有变异动脉的存在。在结扎胆囊 动脉时,最好在胆道的右侧靠近胆囊壁处较安 全,以免伤及其它的动脉或胆管。忽略了这些 变异的走行关系,可能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原 因之一。
胆道系统的解剖PPT课件

• 胆石症久盛不衰——现实生活中大约有10%的成年人 患有胆石症,在中年妇女,胆石症的发病率可达15%, 老年人中发病率甚至可高达20%。
2019/7/30
.
21
病因
(一)代谢改变
1. 胆固醇过饱和: 胆汁内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浓度
改变、胆固醇过饱和时析出结晶。 2.胆红素增高症: (二)胆囊排空障碍
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除术后等。
2019/7/30
.
22
形成结石的因素:
(1)长期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 脏合成胆固醇增多,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2)某些肠道疾病由于丧失了胆盐,也使胆固醇处于 相对过饱和状态。
(3)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 (4)由于妊娠引起的胆汁淤滞,神经系统平衡失调, 也可引起胆囊结石。
(5)长期禁食、静脉内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 结石形成。
(6)胃大部分切除或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也可使胆 囊排空延迟,利于胆石的形成。
2019/7/30
.
23
胆石分类(按成份):
①胆固醇结石:胆汁中所含的胆固醇过多,溶解 不掉而逐渐沉积。单发者居多,质地坚硬、呈圆形或 椭圆形,结石内约含胆固醇98%,外观呈淡黄色或灰 黄色,表面光滑。X线平片不显影。
• 大约5%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病例因胆囊 解剖不清或出现并发症而转为开放手术.
2019/7/30
.
44
• 拒绝手术或不适于手术的患者
• 胆结石有时可在口服胆酸数月后在体内溶解, 结石应未钙化,口服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功能正 常等是溶石的必要条件.
• 熊去氧胆酸每日19mg/kg能减少胆汁内胆固 醇的分泌量,使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下降,可使 30%~40%的患者的富含胆固醇的结石渐渐溶 解.停药后胆结石复发很常见.
2019/7/30
.
21
病因
(一)代谢改变
1. 胆固醇过饱和: 胆汁内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浓度
改变、胆固醇过饱和时析出结晶。 2.胆红素增高症: (二)胆囊排空障碍
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除术后等。
2019/7/30
.
22
形成结石的因素:
(1)长期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 脏合成胆固醇增多,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2)某些肠道疾病由于丧失了胆盐,也使胆固醇处于 相对过饱和状态。
(3)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 (4)由于妊娠引起的胆汁淤滞,神经系统平衡失调, 也可引起胆囊结石。
(5)长期禁食、静脉内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 结石形成。
(6)胃大部分切除或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也可使胆 囊排空延迟,利于胆石的形成。
2019/7/30
.
23
胆石分类(按成份):
①胆固醇结石:胆汁中所含的胆固醇过多,溶解 不掉而逐渐沉积。单发者居多,质地坚硬、呈圆形或 椭圆形,结石内约含胆固醇98%,外观呈淡黄色或灰 黄色,表面光滑。X线平片不显影。
• 大约5%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病例因胆囊 解剖不清或出现并发症而转为开放手术.
2019/7/30
.
44
• 拒绝手术或不适于手术的患者
• 胆结石有时可在口服胆酸数月后在体内溶解, 结石应未钙化,口服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功能正 常等是溶石的必要条件.
• 熊去氧胆酸每日19mg/kg能减少胆汁内胆固 醇的分泌量,使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下降,可使 30%~40%的患者的富含胆固醇的结石渐渐溶 解.停药后胆结石复发很常见.
医学影像学胆及胆系

胆系结石症(图)
肝内胆管结石
胆系结石症(图)
胆囊石合并胆总管石
MRI:
结石在T1WI,T2WI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灶, 在T2WI高信号的胆囊内见低信号充盈缺损,
MRCP可观察到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目, 及胆管扩张程度; “倒杯口”状充盈缺损为 胆总管结石典型表现
胆系结石症(图)
MRI:T1WI和T2WI均呈低或无信号
▲ 急性坏疽性: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壁缺 血、坏死,易穿孔
【影像学表现】
X线 急性胆囊炎X线平片多数阴性 CT
◆ 胆囊增大,直径大于5cm ◆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 ◆ 增厚的胆囊壁常呈分层增强,内层强化明
显,外层无强化为胆囊周围水肿层; ◆ 胆囊周围可有液体渗出 ◆ 胆囊坏死、穿孔,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
代,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钙化;常与结石并 存.
【影像学表现】
X线 同时存在的阳性结石和少数胆
CT和MRI ◆ 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性增厚(>3mm)是主要 表现 ◆ 胆囊壁的钙化是典型表现 ◆ 胆囊萎缩致胆囊缩小 ◆ 胆囊积水致胆囊增大
增强检查 增厚的胆囊壁出现均匀强化. 合并 胆囊结石;囊壁钙化
MRI
◆ 局部扩张的肝外胆管呈类圆形或梭形T1WI 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图)
(二)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临床与病理】 ◆ 先天性染色体缺陷 ◆ 单纯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胆管炎和结石,无
肝硬化 ◆ 部分合并小胆管增生纤维化致肝硬化和门脉
高压,可恶变
★ 【影像学表现】
X线
至胆总管中段的肿瘤 –下段胆管癌:为胆总管下段、胰腺段和十
二指肠壁内段的肿瘤 –上段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50%
胆囊的解剖位置ppt课件

6
2.3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应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并共同形成胆总管。 但这种情况只占60%,有其他许多先天性异常情况,如胆囊管汇入右 肝管,胆囊管绕行肝总管后方而汇入肝总管左壁,胆囊管与肝总管平 行一段后再斜行汇入胆总管等等,有时会因为手术者对异常的解剖结 构认识不够而导致产生手术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时的胆囊管残留过长、 胆总管、肝总管的损伤等。
8
3、胆囊的解剖结构图
9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 30~60ml。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1、储存胆汁 2、浓缩胆汁 3、分泌粘液 4、排空
3
2、胆囊及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粘 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 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肌 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 和内在神经丛。
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这些特点有助于
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4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胆囊一般呈倒置的梨形,但也可呈现其他形状。如弯曲形、葫芦形、 三角形等。
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胆囊正常容量平均为50ml,收缩时 为15ml,充盈时可达90ml。
病变胆囊则大小变化较大,胆囊颈部堵塞后,分泌液将积蓄,致使胆 囊胀大1至数倍;慢性炎症时,囊壁纤维化萎缩,胆囊明显缩小,甚 至小似花生米大。
5
2.2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
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胆囊颈与胆囊管近颈部一段的黏膜面有很多黏膜皱襞,相互构成螺旋 状瓣膜,通常称为海斯特(Heister)瓣。它的主要,而让浓缩胆汁排出胆囊,形成了胆 汁来回往返于胆囊的通路。另外,此瓣的存在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 大或缩小。但当存在胆结石时,结石较易嵌顿与其中而致胆绞痛、胆 囊炎的发作。
2.3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应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并共同形成胆总管。 但这种情况只占60%,有其他许多先天性异常情况,如胆囊管汇入右 肝管,胆囊管绕行肝总管后方而汇入肝总管左壁,胆囊管与肝总管平 行一段后再斜行汇入胆总管等等,有时会因为手术者对异常的解剖结 构认识不够而导致产生手术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时的胆囊管残留过长、 胆总管、肝总管的损伤等。
8
3、胆囊的解剖结构图
9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 30~60ml。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1、储存胆汁 2、浓缩胆汁 3、分泌粘液 4、排空
3
2、胆囊及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粘 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 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肌 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 和内在神经丛。
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这些特点有助于
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4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胆囊一般呈倒置的梨形,但也可呈现其他形状。如弯曲形、葫芦形、 三角形等。
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胆囊正常容量平均为50ml,收缩时 为15ml,充盈时可达90ml。
病变胆囊则大小变化较大,胆囊颈部堵塞后,分泌液将积蓄,致使胆 囊胀大1至数倍;慢性炎症时,囊壁纤维化萎缩,胆囊明显缩小,甚 至小似花生米大。
5
2.2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
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胆囊颈与胆囊管近颈部一段的黏膜面有很多黏膜皱襞,相互构成螺旋 状瓣膜,通常称为海斯特(Heister)瓣。它的主要,而让浓缩胆汁排出胆囊,形成了胆 汁来回往返于胆囊的通路。另外,此瓣的存在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 大或缩小。但当存在胆结石时,结石较易嵌顿与其中而致胆绞痛、胆 囊炎的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胆囊粘膜细胞具有典型的吸收型细胞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吸收和
浓缩功能,同时,胆囊粘膜亦有分泌功能,分泌粘液。在有慢性炎症
时胆囊粘液的分泌增加。胆囊粘膜层中,除了一般的细胞外,尚有属
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肽类激素(APUD系统)的内分泌细胞,其生理
学上的意义尚未确定。
▪
胆囊管的层次与胆囊壁相同,但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胆囊管近胆
大家好
6
2.3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应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并共同形成胆总管。 但这种情况只占60%,有其他许多先天性异常情况,如胆囊管汇入右 肝管,胆囊管绕行肝总管后方而汇入肝总管左壁,胆囊管与肝总管平 行一段后再斜行汇入胆总管等等,有时会因为手术者对异常的解剖结 构认识不够而导致产生手术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时的胆囊管残留过长、 胆总管、肝总管的损伤等。
胆囊的解剖位置
大家好
1
目录
1、胆囊的定义及功能 2、胆囊及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2.2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2.3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2.4胆管有哪些部分组成 3、胆囊的解剖结构图
大家好
2
1、胆囊的定义及功能
▪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有浓缩和储存胆 汁之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胆囊壁由粘膜、 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大家好
7
2.4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
▪ 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 胆管由肝内及肝外胆管组成。前者由毛细胆管逐步汇合成各级小胆管, 再形成左右肝管。出肝后两者汇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同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后者最后经胆胰共同通道、壶腹部 注入十二指肠。 为便于定位,临床上常将左右肝管称为一级胆管,然后随其分支越来 越细,而分别称为二级肝胆管、三级肝胆管等。
▪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 30~60ml。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1、储存胆汁 2、浓缩胆汁 3、分泌粘液 4、排空
大家好
3
2、胆囊及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 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粘 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 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肌 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 和内在神经丛。
大家好
8
3、胆囊的解剖结构图
大家好Hale Waihona Puke 9谢谢大家好
10
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这些特点有助于
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大家好
4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 胆囊一般呈倒置的梨形,但也可呈现其他形状。如弯曲形、葫芦形、 三角形等。
▪ 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胆囊正常容量平均为50ml,收缩时 为15ml,充盈时可达90ml。
▪ 病变胆囊则大小变化较大,胆囊颈部堵塞后,分泌液将积蓄,致使胆 囊胀大1至数倍;慢性炎症时,囊壁纤维化萎缩,胆囊明显缩小,甚 至小似花生米大。
大家好
5
2.2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
▪ 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胆囊颈与胆囊管近颈部一段的黏膜面有很多黏膜皱襞,相互构成螺旋 状瓣膜,通常称为海斯特(Heister)瓣。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胆汁的 进出,让稀薄的肝胆汁进入胆囊,而让浓缩胆汁排出胆囊,形成了胆 汁来回往返于胆囊的通路。另外,此瓣的存在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 大或缩小。但当存在胆结石时,结石较易嵌顿与其中而致胆绞痛、胆 囊炎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