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霸权政策 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 3.2 美国的两党制 课件(共53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 3.2 美国的两党制 课件(共53张ppt)

美国 政党
组织性 职能现状?
1.主要职能
组织选举。包括组织初选、 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 等。
极力为本党争取尽可能的职位,以 维持对政治权力的控制
全国委员会
州委员会 县委员会 基层选区委员会
2.主要机构
均为四个层级的金字塔结构 没有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 只有工作上的联系 国会内外党团组织之间无领
在美国,要赢得选举的胜利,最终要靠 钞票。 2008年,奥巴马VS麦凯恩选举 费用超过10亿美元。2012年,奥巴马 VS罗姆尼选举费用首次超过20亿美元。 2016年,特朗普VS希拉里选举费用超 过20亿美元。
美国国会参议员、首位参选美国总 统的黑人女性、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卡马 拉·哈里斯宣布退出2020年美国总统大 选。在写给支持者的电子邮件中,哈里 斯表示退出大选的主要原因是募款问题。 “我不是亿万富翁,没有足够的资金来 赞助自己的竞选。随着竞选的进行,我 们发现募款变得越来越艰难。”
全国委员会 州委员会 县委员会 基层选区委员会
没有上下 级的垂直 领导关系
3.组织性上 ——没有固定党纲,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4.现状上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政党的组织职能已经逐渐衰弱
即时训练
1.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下列关于两党
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党联合执政
②两党之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总统选举:获胜--执政;败北--在野
3.美国两党制的表现(重点)
主要表现为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
美国国会,举足轻重
(2)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推出本党候 选人,竞选议员席位。获得多数席位政党为多数党, 获得少数席位政党为少数党。由多数党议员担任国 会领袖及国会各小组委员会主席,并借此主导国会 事务;少数党议员能发挥制衡作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优秀PPT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优秀PPT
1999年3月—6月
科索沃战争态势图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南联盟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北,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北约向东扩
3.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张的严重障碍。科索沃是南斯拉夫
的表现:①科索沃战争
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
起因: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独立 人口20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 左右。在东欧剧变和南斯拉夫联邦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不结盟运动(1961年)
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绝大 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 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 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 行首脑会议。
大欧的盟经济日、军事和
决 定 因 素
科技力量建立一个 经
以美国为主导的

“单 极局世界”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称,欧洲的一个主要目 标是建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陆上的超级大 国”。
欧盟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许多矛盾, 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 上阔步前进,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欧盟逐渐成为世界发展中的一支 重要力量,推动世界迈向多极化。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多极化趋势
日本汽车工业
新干线铁路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大国,GDP值约为美国 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 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积极谋求 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

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 分别是谁?
反映美苏争 霸的态势,优 势在美方
二、美苏争霸格局的概况
阶段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苏 领导人

赫鲁晓夫 艾森豪威尔、肯尼迪
战略态势
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苏 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争霸政策

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争霸特点
缓和与紧张并存,紧张对峙突出
重大事件
缓和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
紧张
①美国U-2飞机事件; ②柏林墙事件 ③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分析
材料一: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
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 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 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 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告①材料表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美了国怎总样统的尼变克化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 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即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收缩重点 在亚洲,以确保欧洲重点。
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1913—1994)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调整全球 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 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 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
材料分析
材料一:阅读教材P98页『历史纵横』苏联的缓和战略。 材料二: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 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 20%。 材料三:阅读教材P98页美苏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表。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6.1.霸权稳定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6.2.霸权稳定论的基本内容 6.3.霸权衰落及其对策 6.4.霸权稳定论与后霸权主义
6.1.霸权稳定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6.1.1.霸权稳定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6.1.2.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6.1.1.霸权稳定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1)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 (2)国际经济制度的创设: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美国霸权的确立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新危机 (1)经济大滞胀的出现 (2)固定汇率的结束 (3)美国霸权的衰退
Back
6.4.2.后霸权主义和国际机制论
1.无霸合作是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 尽管霸权有助于解释当代国际机制的创设,但是 霸权的衰落并不必然导致对这些国际制度的相应衰退。 国际机制建立以后,合作并不必然需要一个霸权领导者 的存在,霸权后合作是可能的。 2.国际机制合作替代霸权秩序: (1)国际机制能够明确法律责任 (2)提供完全信息,减少不确定性 (3)降低交易成本
Back
6.1.2.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1. 国际公共产品理论 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是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理论在国 际关系中的发挥和运用。 (1)国际经济自由体制,包括自由贸易体制、稳 定的金融货币体制、能纠正对外经济不平衡的国际宏 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以及公海自由航行和度量衡 的标准化。 (2)国际安全保障体系,国际政治安全与稳定, 对冲突进行抑制和调解 (3)国际经济援助体系,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 国家提供有效和充分的经济技术援助。
多国家
长时间 低 实质性 高 大
稳定性分 析
摩擦的表面化 利益调整的可能性

美国霸权主义在军事方面的表现

美国霸权主义在军事方面的表现

影响最大———越南战争
•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 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 • 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琰担 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 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 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 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 • 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 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基地遍布中国周边
美国在中国附近的军事基地分布
发动系列战争
二战后美国发动或参与的系列战争: 1. 朝鲜战争(韩战) 2 .越南战争 3 .格林纳达战争 4 .美利战争 5 .巴拿马战争 6. 海湾战争 7 .索马里维和行动 8 .科索沃战争 9 .阿富汗战争 10 .伊拉克战争 11. 利比亚战争 1950—1954年 1961-1975年 1983年 1986年 1989年 1990-1991年 1992-1995年 1999年 2001 2003 2011
•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兵力162708人,其中战死 54246人,伤病103284人,失踪、被俘5178人。日平均 伤亡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国霸权主义在军事方面的表现
•军事同盟条约 •海外军事基地 •发动系列战争
军事同盟条约
•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 部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 1953年8月8日美国同韩国汉城草签《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1月17日生效,无限期有效。 • 1960年,日本首相岸信介专程赴美,10日在华盛顿与美 国正式签署了《日美国内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 • 1968年8月21日《苏捷政府关于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境内 的条件的条约》 • 1951年9月1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于加里福尼亚签署 《太平洋安全条约》

3.1美国两党制 (共22张PPT)

3.1美国两党制 (共22张PPT)

初选
初选
(二)美国政党的特征
1、政党职能: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选举
(组织初选、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
2、组织结构:分四个层级,但没有上下级垂直 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上的联系。 3、党纲、党纪:没有固定的党纲,也没有约束 党员的党纪 4、现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政党的组织职 能逐渐衰弱。(原因?)
复习提问: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2、美国联邦制的利弊
美国的两党制
你知道现任美国总统是谁?他属于哪个党派?
你知道上任美国总统是谁?他属于哪个党派? 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只有这两个政党吗?
1、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 美国百年总统一览表
任期 1961-1963 1953-1961 1945-1953 1933-1945 1929-1933 1923-1929 1921-1923 1913-1921 1909-1913 1901-1909 总统名 肯尼迪 艾森豪威尔 杜鲁门 罗斯福 胡佛 柯立芝 哈定 威尔逊 塔夫脱 西奥多.罗 斯福 党派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任期 2016总统名 党派 特朗普 共和党
2012-2016 2008-2012 2000-2008 1992-2000 1988-1992 1980-1988 1977-1980 1974-1976 1969-1974 1963-1969
奥巴马 奥巴马 小布什 克林顿 老布什 里根 卡特 福特 尼克逊 约翰逊
组卷网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根据以上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
驴象之争

初三历史《美苏冷战》PPT课件

初三历史《美苏冷战》PPT课件

2、军事领域:(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美国为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1949年8月成立 12国 (2)苏联为首——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1955年5月成立 东欧8国
四、激化
1、柏林危机:(两次)
(1)第一次:1948年6月爆发 (结果—— 德国分裂) (2)第二次:1958年11月爆发,历时 三年 (结果——“柏林墙”出现, 成为美苏冷战加剧的 标志物)
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1946年2月,斯大林提出执行第四个 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要求石油、钢 铁等主要经济指标超过西方; 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 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 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克里姆林宫
C 稳定社会主义 D 扶植反动势力
3、马歇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划的实质是
A 新形势下的金元外交
B 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诱使东欧各国服从美国 D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4、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裂从根本上讲是
A 美苏“冷战”对峙的结果
C 雅尔塔体制的遗留问题
B 帝国主义挑衅的结果
D 社会意识形态差别问题
5、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国“冷战”政策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苏 联
波 兰
法 国 瑞士
西班牙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1、经济领域:
(1)美国——“马歇尔计划” (目的:为稳定和复兴欧洲)
为什么? 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重点
(2)苏联——“情报局”和“经互会” 形成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

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PPT课件

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PPT课件
第30页/共32页
资料片: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这一时期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 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 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冷战和遏 制,在大力扶植、援助和控制西方盟国 的同时,大举向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其全球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侵略性。
第2页/共32页
(一)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
杜鲁门修改了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 策,确立于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 制”战略。具体内容包括:
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 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加强政策协 调、经济合作,分担防务责任。
第9页/共32页
2、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以谈判代 替对抗”。
3、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 将“两个半战争”战略改为“一个半战 争”战略。
4、利用中国制约苏联,推行“三 角战略”。
5、在第三世界收缩战线,加强重 点,结束越南战争,增强在中东和波斯 湾地区的军事存在。
5、大力奉行人权外交,为美国外 交政策注入更多道义的内容。人权问题 在战后东西方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卡特政府则最明确、最直接地向全世界 宣布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
随着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的发生和 苏联入侵阿富汗,卡特的对外政策在国 内受到“软弱无能”的严厉指责。1980 年1月卡特在国情咨文中采取了强硬姿态,
4、对第三世界,加强防范地区危机 对美国利益的损害。1991年1月17日至2 月28日,布什领导多国部队实施了“沙 漠风暴”计划,惩罚和打击入侵科威特 的伊拉克,巩固和加强了美国在波斯湾 地区的存在和作用。
5、海湾战争结束以后,提出建立
第21页/共32页
“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其实质是在美 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1945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针对英国经济的“财政敦刻 尔克”备忘录:贸易逆差巨大,工业基础薄弱,海外机构过多; 这一切意味着亟需美援,如果没有美援,那么我们必须进行比 战争时期更严厉的节制。”
2、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 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
“南打北炸”, 战争扩大到整个 越南
(1961—1973)
1973年—战争结束, 美军陆续撤退。
《欧洲一分为二》(1961)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 夜里。午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近30年的墙建了 起来。
二战后是如何处理战败国德国的?
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 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3、西欧是美国粮食和工业品的传统市场,西欧经济的困顿影响 了美国的出口,以至引起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
思考
(1)以上是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材料。据此, 请你说出美国提出该计划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本国经济等。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 《回忆录》中说:“美国从 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 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 洲的复兴。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 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 们的援助。”
[
]
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美在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B、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压力 C、扶助欧洲复兴经济 D、保护资本主义的既得利益
[
]
5、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这句话的含义是:
(1)它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
(2)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
(3)它是以美国遏制苏联为目的
控制西欧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遏制苏联
发展本国经济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2、你怎样理解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该计划表明了美国用经济手段复兴西欧,以达到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的目的,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
3、马歇尔计划于
年开始实施。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 》,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战后初期德国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 它的分裂是什么的产物?
美国采取分裂 德国和扶植西 德的 占领区先后合并
1948年,西占 区单独实行货 币改革
苏占区发 行 新货币 封锁柏林, 切断水陆交通
德意志联邦共国 (1949年)
柏 林 危 机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年)
美苏同盟 (二战时期)
导入新课
[新华社3月25日电]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为 首的北约组织向南斯拉夫 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
[新华社3月25日电]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为首的 北约组织向南斯拉夫联盟发动 大规模空袭。
另据《世界知识》杂志最新统计:二战后至于1991年海湾战争, 美国为干涉他国内政而使用武力事件达223次。
扶植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
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力求控制(亚、非、拉美国家)
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 负起这个责任。”
——1947.4.5 杜鲁们的 一次演讲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返回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战后苏联成为 美国全球扩张 的最大障碍!
形式: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
4、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
5、“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 及其原因分析 (难点)
辩证地历史地评价 问题的能力
系统化思维的能力
(重6、的美失侵败朝及、其侵越原战因争分析 点 )
被侵略民族团结一致的 正义斗争是遏制霸权主义 的主要因素
经济 军事 政治
国家实力
原因? 组成部分?
国家意志
“冷战”(社会主义国家)
基础知识
思想教育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
1、二战后美国成为 世界霸主的原因
2、“冷战”政策(对象、 霸权政策是导致当代世界 综合、归纳问题的能
力( 重 点,方式、表现、影响) 政局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
3)、杜和鲁“门热主战义”和政马策歇的尔概念 是导致战争的根源
透过能现力象看本质的能力
计划的推行及其实质 (难点)
控制操纵联合国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 原子弹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 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 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
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 海峡;组成“联合国” 军扩大侵朝战争。
(1950—1953)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 军抗美援朝,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
上甘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提供军事援助、 派顾问等方式
1961年—“特种战争”
1964年—“局部战争”
[
]
2、美国“冷战”政策实施的主要地区是:
A、欧洲
B、亚洲
C、“中间地带” D、全球
[
]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意识形态领域的 矛盾
国家利益的冲突
的产物
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 二 战 结 束 后 )
走向冷战对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 华沙条约组织 的建立。 (1955年)
(1)两强相争,不得安宁;
(2)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对土耳其和希腊实施援助
1、“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
国内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苏联的势力 2、美国的主要矛头指向哪个国家?
3、美国采用了什么方法?
军事、经济援助
“冷战”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 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美国的安全。 “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我们的支持,以维护他们 的自由。”
(4)起到了巩固欧洲资本主义秩序的作用
A、(1)(2)(3)
B、(2)(3)(4)
C、(1)(2)(3)(4) D、(1)(3)(4)
[
]
6、二战后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是战败国
B、战胜国对德国处置意见不一
C、苏、美、英对德国及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D、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对抗
[
]
7、二战结束以后半个多世纪中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有:
返回
返回
《围困柏林》(1948)
1948年6月到1949年5月间,英、美空军对被封锁 的西柏林保持着平均每45秒一次的超高频率空运,运 输了食品、燃料、药品和衣服达吨,平均每个
柏林公民约有1吨。28名美国飞行员为此丧生。 返回
1、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以什么作为幌子?
维护世界和平;维护美国的安全。
2、“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自由”的实质是什么? 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球。
它既是美国在 全球 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 对 苏联 发动全面 “冷战” 的宣言书,又 是 冷战 全面开始 的标志。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
(2)二战后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3)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牵制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4)二战的胜利使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A、(1)(3)(4)
B、(2)(3)(4)
C、(1)(2)(3)
D、(1)(2)
[
]
对社会主义国家
(1)美国把欧洲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作为自己的任务, 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以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
思考
(2)美国在“任何政府勾心斗角……”中含沙射影地把 矛头指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新材料指出其主要 目的是什么? 通过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
小结
1、关于“马歇尔计划目的”的图示:
复兴欧洲经济
的“冷战”


对欧洲资本主义

国家的扶植和控制
霸 权

力求控制广大

的“中间地带”

政治军事大国
联 的



德国的分裂

40


的 冷 战
两大军事政 治集团的对峙
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
武装部队300万
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1、大战刚歇, 人心思和平;
杜鲁门主义
2、苏、美力量大
致均衡。
表现: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的建立 影响: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冷战时期,
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和发展。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遣文 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