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粘合生产因素的分析之四:粘合工艺对粘合效果的影响
盘点影响热熔胶粘剂效果的3大因素

盘点影响热熔胶粘剂效果的3大因素很多读者朋友们肯定都了解或者是使用过热熔胶粘剂。
众所周知,热熔胶粘剂对设备、操作工艺、施工环境和施工速度都有要求。
因此有很多的操作员施工的时候没有把握好就搞砸了,粘接的效果不太好。
那么,你知道什么会影响热熔胶的粘接效果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下吧。
1、粘接基材粘接基材对热熔胶粘剂的使用效果影响也很大。
首先粘接基材的材料要适合用热熔胶粘剂粘接;其次粘接表面的张力要足够,这样有利于浸润和粘接。
适当的利用电晕来打磨基材表面可以提高粘接的效果。
粘接基材表面的温度也很重要,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低会影响热熔胶粘剂的浸润和渗透;太高了会严重延长固化的时间。
基材表面如果有油墨的话,油墨的极性、疏密程度都会影响影响热熔胶粘剂的粘接效果。
2、热熔胶粘剂的品质热熔胶粘剂的品质把控要从采购产品的时候说起,我们要选择口碑好的品牌厂家,为工业生产助力而不是影响产品质量。
密封剂等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品牌。
高新技术研发、专业规模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3、热熔胶粘剂设备和工艺一般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对热熔胶粘剂粘接效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速度高的生产线往往降低了对开放时间的要求,但提高了对固化速度的要求。
足够的压力也能提高热熔胶的渗透、浸润。
在设计设备保压时间的时候,一定要比热熔胶的固化时间长。
最后要告诉你提高用胶温度会延长开放时间,降低固化速度。
以上便是作者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热熔胶粘剂粘接效果影响的3大要素。
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自己工业生产企业生产线的要求来适当的调整胶粘剂的用胶温度和速度,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为工业企业生产助力。
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因素探究

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因素探究胶粘剂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粘接材料,它能够将两个或多个材料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胶粘剂粘接的耐久性问题,即使最初粘接效果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粘接强度可能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粘接失效。
那么,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胶粘剂的粘接原理。
一般来说,胶粘剂能够粘合材料的原理主要有机械锁合、物理吸附和化学键结合。
在粘接过程中,胶粘剂要克服多种力量,包括表面张力、毛细管力、静电力等,才能将两个材料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因素可以从这些力量入手进行探究。
一、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胶粘剂与材料的粘接强度,延长粘接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清洁、打磨、去除氧化物、增加粗糙度等。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去除材料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胶粘剂的附着力,从而提高粘接的耐久性。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因素都会对胶粘剂的粘接效果产生影响。
在高温下,胶粘剂容易软化或老化,导致粘接失效;在潮湿环境中,胶粘剂的粘接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侵蚀胶粘剂,导致粘接失效。
选择适合的环境条件是保证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胶粘剂本身的性能胶粘剂本身的性能也是影响粘接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胶粘剂的基础树脂、添加剂、固化剂等成分都会影响粘接强度和耐久性。
不同类型的胶粘剂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环境,因此在选择胶粘剂时需要考虑粘接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从而选择适合的胶粘剂。
四、应力情况影响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表面处理、环境因素、胶粘剂本身的性能和应力情况等。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粘接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胶粘剂,并对粘接进行合理的表面处理和环境控制,从而提高胶粘剂的粘接耐久性。
胶水粘接强度不合格的原因

胶水粘接强度不合格的原因胶水粘接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有时我们会遇到胶水粘接强度不合格的情况,这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那么,造成胶水粘接强度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呢?胶水自身的质量问题可能是导致粘接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胶水的粘接强度与其成分和配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胶水的成分不合理或者配方配比不正确,就很容易导致粘接强度不够。
比如,胶水中的粘合剂含量过低,或者添加了过多的稀释剂,都会降低胶水的粘接强度。
此外,胶水中的固化剂和助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也会对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胶水时,我们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配方合理的产品,以确保粘接强度满足要求。
胶接面的处理也是影响胶水粘接强度的重要因素。
胶接面的处理是指在粘接之前对被粘接物表面进行清洁、打磨或者其他特殊处理的工艺。
如果胶接面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比如表面存在污垢、油脂、氧化物或者粗糙度过高等情况,都会影响胶水的粘接效果。
因此,在进行胶水粘接之前,我们要对被粘接物表面进行充分的清洁和处理,以确保胶水能够充分接触到被粘接物的表面,提高粘接强度。
环境因素也可能对胶水的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胶水的粘接强度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胶水的固化和粘接效果,而较低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则会对胶水的粘接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操作技术和工艺条件也会对胶水的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胶水的粘接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胶水本身的质量和胶接面的处理,还与操作技术和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工艺条件不合理,也会导致胶水粘接强度不合格。
比如,粘接时胶水的涂布均匀性不好,或者固化时间不足,都会影响粘接强度。
因此,在进行胶水粘接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和工艺条件,以确保胶水能够发挥最佳的粘接效果。
造成胶水粘接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很多,包括胶水自身的质量问题、胶接面的处理不当、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和工艺条件的不合理等。
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热熔胶的朋友必看!)

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热熔胶的朋友必看!)热熔胶无溶剂, 几乎无气味, 无污染, 施胶方便, 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乙烯—醋酸乙烯无规共聚物(EVA)为基础树脂的热熔胶,是热熔胶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可用于包装材料、书籍装订、木材加工等行业, 其中包装材料所用又几乎占了EVA 热熔胶的一半。
本文以包装用EVA热熔胶为主, 讨论了热熔胶各主要成分的作用, 以及组成和用量对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EVA 热熔胶的主要成分EVA 聚合物乙烯和醋酸乙烯的无规共聚物(EVA)是热熔胶的基础树脂, 其分子结构可表示为:EVA 的类型决定了热熔胶的内聚强度、柔韧性、对基材的粘接性以及可加工性。
对热熔胶而言, 应注意EVA 的下列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醋酸乙烯酯(VA)含量、结晶度、软化点、熔点、熔体指数(MI)以及熔体粘度等, 因为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热熔胶的各项性能。
EVA 的上述性能是相互联系的。
同一系列的EVA , 分子质量越大, 通常软化点越高而熔体指数MI 越小;不同系列的EVA , 结晶度和熔点随VA 含量的增加呈直线下降。
熔体粘度与MI有直线反比关系。
一般用VA 含量在9 %~ 40 %的EVA , 当VA 含量超过40 %以上,EVA 不再结晶。
此外, 当VA 含量超过30 %时, 虽然对极性及多种无孔非极性基材的粘接性有所提高, 但此种EVA 聚合物常常与蜡不相容, 这是热熔胶配方设计时要注意的一点。
有时, 在一个配方中往往要用MI 高低不同的EVA 或VA 含量不同的EVA 搭配使用, 才能获得满意的综合性能。
表1 列举了Ex xon 公司U L 系列几种牌号的EVA 及其性能。
从表1 中可见:当VA 含量相同时(例如为27 .5 %时), 随着EVA 熔体指数的增加, 其强度、硬度、软化点和粘度均呈有规律地下降;而VA 含量越多的EVA , 一般断裂伸长率要大一些, 硬度会低一些。
热熔胶粘贴试件检测人造板内结合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u s s e
d t h e fa c to r s
tu
re
f
e c t
h t
o
re s u
lt
o
f in
c o
n e r
n
d h t
te
o
s
tin
g fo r
r
w o o
d ba s e d pa
o n
ls
.
On
.
e
o
f th e fa
is th e
c
a
te
d
te m
pe
r a
o
ft h
e
s
te e
2 00 8 / 2 1
22譬
2 1.
质 量 与标 准化
环境
卡具 温度为
:
9 0
、
l 0 0
、
1 10
,
、
12 0
、
1 3 0
、
14 0
、
温度
2
(
2 0
±
2
) ℃
、
湿度
:
( 6
5
±
5
)
%
。
15 0 ℃
)
,
开 始粘贴试 件
±
粘贴 完成后 把 试 件 放 在 温
±
试 件 制 取 与处 理 试 件制取 :
。
因此
,
在 日常 生 产 活 动 中
。
,
该
项 目检测 结 果 的 准 确 性 和 有 效性 很 值得关 注
17 6 5 7
.
—
维 板 ( H D F ) 和 浸 渍 纸 层 压 木 质地 板 ( 究对象
pur热熔胶粘结原理

pur热熔胶粘结原理
热熔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粘接材料,其粘结原理主要涉及物理与化学两
个方面。
热熔胶的粘结原理基于物理变化。
热熔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
通过施加热量使胶粘剂升温,使其变软并溶解。
在高温下,胶粘剂成为一种
具有低粘度和高流动性的液体。
在此状态下,热熔胶可轻松涂抹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连续的胶膜。
然后,热熔胶的粘结原理还涉及化学变化。
一旦施加热量结束,胶粘剂
开始迅速冷却并固化,恢复其固态形态。
这个过程称为胶粘剂的复原或固化。
固化后的热熔胶能够牢固地粘结在工件表面,并能承受一定的力量。
这是因
为热熔胶在胶粘剂中添加了类似于聚合物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固化过程
中形成交联结构,增强胶粘剂的强度和硬度。
总结而言,热熔胶的粘结原理是通过加热使胶粘剂从固态变为液态,并
在冷却过程中重新固化形成强固的粘结。
该过程在物理和化学两个层面上发
挥作用,使得热熔胶成为一种可靠和耐久的粘接材料,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得
到广泛使用。
胶条热熔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胶条热熔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胶条热熔接技术中,通过加热胶条使其融化,然后将两个材料粘接在一起,通过胶水的凝固来实现连接。
这种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粘接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等。
胶条热熔接具有简单、高效、环保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生产厂家的青睐。
本文将围绕胶条热熔接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展开讨论,旨在探讨这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胶条热熔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详细介绍了胶条热熔接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强调了胶条热熔接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文章的结论。
通过以上部分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全面了解胶条热熔接技术的相关知识,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胶条热熔接这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胶条热熔接的原理、应用以及其优缺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项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而推动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通过对胶条热熔接未来发展的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并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终目的是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强调胶条热熔接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2.正文2.1 胶条热熔接的原理胶条热熔接是一种利用热熔胶条作为粘合剂进行接合的技术。
其原理是在胶条热熔接设备中,通过加热系统将胶条加热至熔化状态,使其变成流动状,然后将熔化的胶条均匀涂布在需要粘接的两个物体表面上。
随后,将两个物体按照设计要求对接在一起,待胶条冷却固化后,形成牢固的连接。
胶条热熔接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熔胶条的熔化在胶条热熔接设备中,通过加热系统对胶条进行加热,将其熔化至适宜的粘接温度。
粘合机理及温度等对粘合质量的影响

粘合机理及温度等对粘合质量的影响文章来源:《中外缝制设备》未经允许不得转摘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粘合的功能和条件等,如何正确地选择粘合衬不仅可以取代软衬、毛衬、棕衬等传统工艺用衬,并且可以充分显示出服装设计的特色,使穿着不变形,水洗、干洗也不变形,提出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粘合衬布面料粘合机理剥离强度前言服装的造型是否优美,不仅与面料的选择、款式的设计及色彩的搭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内衬的使用也是极其重要的。
合理地选择粘合衬能使服装轻盈、舒适、透气,并且大大简化了服装加工工艺。
随着现代高档服装材料的增加,服装制作中的内衬热加工工艺显得越来越重要。
粘合的功能和条件一、粘合的功能与使用热熔粘合衬布所使用的粘合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粘性树脂(烯烃类、聚酞胺类、聚胺脂类以及聚脂类等)。
粘合时是把附有粘性树脂的织物或非织物,通过控制温度、时间(或速度)和压力,使之与面料发生粘合的一种新工艺。
其主要性能:具有热塑性;熔融状态下具有一定的粘度;有一定的耐水洗、耐干洗性以及抗老化性。
前两种性能是粘合剂与面料粘合在一起的基本条件。
通过该工艺可使服装外观挺括、造型美,通过粘合处理的服装耐干洗、耐湿洗,水洗后平整、不起皱、不变形。
因此,粘合工艺是提高服装质量,美化款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为满足各种粘合衬布的需要,粘合机对温度、时间(速度)、压力具有足够的调节范围,但如何选择3个参数的最佳值,是有效利用粘合机、保证服装质量的关键。
如温度过高易引起衣料变质、热缩性大、粘合剂老化、粘合后脆裂;但温度过低,达不到粘合强度,效率低。
压力过大,粘合剂浸透面料、破坏手感而影响质量;压力过小,影响粘合强度;时间或速度选择不当,也易造成不良后果。
由于参数搭配方案多,粘合衬种类多,且要求不一,因此需要通过试验或实践加以优选。
常用的粘合器具和机器有熨斗、平板式粘合机、旋转式连续粘合机、高频粘合机、真空粘合机、静电粘合机。
这些设备分别适用于各种批量生产和特定的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粘合工艺对粘合效果的影响
粘合工艺主要包括涂层温度、涂层及复合的压力、张力以及熟成条件等,
这些对品质有较大的影响[4]。
4.1 转移温度
涂层温度即热熔胶转移的温度,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热熔胶的转移效果和
渗透能力。
热熔粘合工艺中所用的热熔胶为湿固化聚氨酯,其在未交链反应之前是一
种热塑性物质,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涂层温度低,热熔胶粘度高,渗透能力差,不能充分嵌入到纤维中;且温
度低时,转移的点形不完整,有时甚至只转移了小半部分,导致热熔胶与织物的接触面积过小,结果是单个点的粘结强度变差,造成总体的粘结强度偏低,虽然手感会较好,但可能会导致水洗后出现起泡甚至脱落。
涂层温度升高,热熔胶粘度变低,渗透能力增强,能充分嵌入到纤维中;
且温度高时,转移的点形完整,与织物的接触面积大,所以涂层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粘结强度的增加,但手感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硬。
如涂层温度过高,会导致热熔胶粘度过低,一是容易透过织物,产生透胶,粘合强度反而下降;二是与织物的接触面积也会过大,造成手感太硬。
设定涂层温度首先取决于热熔胶的性质,不同的热熔胶都有各自的粘度-温度曲线,要根据所需要的粘度来确定转移温度。
其次与织物规格有关,同一种热熔胶,粘合不同的织物,其转移温度也会不同,要根据织物的材质、规格、厚度、紧密度等来确定合适的粘度。
其他因素也会对设定转移温度有影响,如环境温度的变化,冬天与夏天的
环境温度差很大,冬天的转移温度可以比夏天的设定得高一些,具体高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涂层温度设定是否合理,要针对不同的品种和要求,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后才能逐步调整到位。
4.2涂层及复合的压力
涂层压力直接影响热熔胶从雕刻辊转移到薄膜上的程度。
复合压力则影响
热熔胶嵌入到织物中的程度。
在热熔复合设备中,涂层系统和复合系统各由一对辊轮组成,其中一个是
钢辊,另一个是硅橡胶辊,气缸的压力是不变的,用间隙(单位mm)的设定
来间接表示这实际压力的大小。
间隙为0时,表示两个辊轮刚好接触;间隙大
于0时,表示两个辊轮之间有空隙,未接触;间隙小于0时,表示两个辊轮之
间结合紧密,橡胶辊被挤压。
一般热熔胶是涂敷在薄膜上,且薄膜很薄,一般厚度为0.01mm-0.03mm,所以涂层间隙应设定为负值,一般设定为-0.5mm,这样才能确保热熔胶的充分转移。
复合间隙的设定一般为织物厚度的一半,如织物厚度为0.2mm,则间隙设定为0.1mm。
对于泼水面料,可以把间隙设定为负值,这样能够提高粘合效果,具体设定为多少,需要试验以后才能确定。
4.3 张力
薄膜对张力非常敏感,张力的大小除了影响产品的平整性外,还会影响热
熔胶转移的效果,控制好薄膜运行时的张力是复合机正常运行的关键。
薄膜的张力控制要点在涂层系统,由于热熔胶具有一定的粘性,此时薄膜
除受到向前运行的拉力外,还受到由热熔胶引起的、与运行方向相反的粘着力,此阶段薄膜所受到的张力最大。
因为一定温度下,热熔胶的粘性基本不变,所以控制薄膜向前运行的拉力是控制整个薄膜张力的关键。
拉力过大,会造成以下一些问题:
(1)薄膜与雕刻辊的接触时间过短,热熔胶转移效率低,点形不完整,涂敷量下降,粘结强度变差。
(2)薄膜会被拉得很紧,容易产生经向贴皱。
(3)薄膜的幅宽会变窄,影响产品的有效幅宽。
(4)成品容易发生卷曲,导致裁剪、缝制困难
拉力过小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1)薄膜粘附在雕刻辊上,不易分离,生产操作难度加大,有时甚至会卷到雕刻辊表面,造成生产过程的异常中断。
(2)薄膜太松,在复合时易产生纬向的贴皱
4.4 熟成条件
热熔粘合工艺中使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简称PUR)作为粘合剂,此类粘合剂需要在一定湿度和温度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交联反应,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提供一定的粘结强度和耐洗性能,所以提供一定的条件让热熔胶充分反应(工厂把这个过程叫熟成)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湿度对PUR的反应影响很大,随着湿度的提高,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当湿度太低时,如低于25%,反应速率会变得很慢,甚至一周的时间都不能完全反应。
温度也影响PUR的反应速率,温度高,反应速率快。
温度太低时,如低于15℃,反应速率会明显下降。
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一定的生产效率,把熟成时间控制在48h以内。
这就要求熟成条件要合理,一般湿度控制在90%,温度控制在30℃,这样的条
件比较容易达到而且品质比较稳定。
这个条件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