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掌握通信工程理论并能从事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及有关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分析的较高综合素质的通信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系统地学习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获取、扩展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传输、交换、网路理论基础知识;

2.具备设计、开发、调测、运营管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开发技术;

3.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表达思想、撰写论文及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

3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信息技术与通信工程、信息通信与计算机通信。

六、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网。

八、教学环节及说明

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自学、作业、辅导答疑、考核、实践环节等。

1.面授:学生集中到校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及实验教学活动。

2.自学:学生主要通过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点播网络课程进行自学。

3.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提交,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4.辅导答疑:教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系统、集中面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

导答疑。

5.考核:采用开卷、闭卷、上机、实验等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 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二-三年。三、专业培养目标 1、毕业生就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2、教学目标 学历和职业技术等级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获得中专学历证书,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汽车维修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驾驶证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文化知识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 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具有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意识。 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文化课 1、政治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法律基础知识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掌握通信工程理论并能从事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及有关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分析的较高综合素质的通信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系统地学习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获取、扩展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传输、交换、网路理论基础知识; 2.具备设计、开发、调测、运营管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开发技术; 3.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表达思想、撰写论文及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 3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信息技术与通信工程、信息通信与计算机通信。 六、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网。 八、教学环节及说明 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自学、作业、辅导答疑、考核、实践环节等。 1.面授:学生集中到校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及实验教学活动。 2.自学:学生主要通过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点播网络课程进行自学。 3.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提交,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4.辅导答疑:教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系统、集中面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

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

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 一、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名称 航空服务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民航、港口服务业或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后备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了解人文学科的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基础英语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备民航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积极向上,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的健康心理。具有高雅的坐、立、行走姿态和健美体形。掌握化妆美容的基本技能,努力将自己塑造得高雅、纯真、大方,努力使身体状况达到或保持《民航空中乘务员体格检查鉴定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 (五)、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法规和有关规定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4)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文化素质。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空乘职业礼仪、动作礼仪、仪容仪表、规范服务礼仪、行为礼仪、相关空乘常识。 2掌握航空生理基础知识、常见疾病预防、航空飞行心理保健、飞行员的营养要求、航空卫生法规、旅游 3突发疾病急救服务、飞行突发情况现场急救、空中意外应急求生措施、乘客常见病症处理案例 4掌握民航服务心理学导论、民航服务与知觉个性需要动机、民航服务的组织管理、民航服务过程中的旅客需求心理及服务。 5掌握中国航空运输地理概述、中国的航空区划、中国的国际航线、中国的国内航线。 6掌握航空概论、民航英语、乘务英语、航空客货运输、航空法规、客仓紧急救护。 7掌握安检设备的运用与危险品的识别 8具有一定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9.具有制定工作计划与处理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文化基础课

专升本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 (专升本)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科技文化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具备机械技术、机械工程结构分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能在模具行业从事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及制造、现代化生产与管理或相关的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内从事技术研发、制造、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机械技术的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机电控制为重点,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着重加强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分析、以及现代制造业信息化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具备如下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文档的编 写; 3.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4.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5.掌握模具技术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 6.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掌握现代制造业信息化管理技术; 7.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方法; 8.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能力,具备工程应用所要求的基本操作技能; 9.了解现代制造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理论,具备一定的企业运作与管理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1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现代CAD/CAM技术、数控技术、模具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主要课程:现代CAD/CAM技术、工程力学、机械零件设计、工程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原理、机电传动与控制、现代机械制造基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成型与模具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与PLC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零件测量与制图实训、冲压模具设计实训、注塑模具设计实训、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入学资格: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员。 五、职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六、专业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有良好平衡心,在工作中善于思索,勇于创新。 (2)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 (3)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4)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较坚实的本专业知识基础。 (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7)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体能。 (8)具有计算机控制及操作能力。 2、专业技能与知识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从业技能。 (1)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 (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诊断、检测等),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3)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5)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职业资格证书 (1)通过劳动部门汽车维修工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通过车管部门汽车驾驶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驾驶资格证书。 (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维修电工/中级 (4)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电工作业操作与维修上岗证。 七、课程及教学计划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 ( 34课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号080603 (国家)0506(学校)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本专业学生主要具有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技术及方法,受到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的基本训练。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同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基本技能。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科技前沿,具有较高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综合归纳能力。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现代化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3、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2)掌握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应用;(3)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理论及方法;(4)具有分析、设计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能力;(5)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6)了解信

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7)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达到国家外语要求的水平。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本专业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仪器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现代信息技术。 四、课程安排 本专业设置了公共基础平台(含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含专业必修主要课程、专业必修实验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及专业任意选修课程(见教学计划表)。 教学总学时为2716学时,总学分170学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一) 基 础

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

航空服务专业 教学计划 烟台理工学校

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航空服务 二、专业代码 082300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 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值机、配载、客票销售、货运、行李服务、调度、机场行政管理、VIP 接待、空中乘务、空保等岗位及岗位发展需要,结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航空服务基础理论,掌握航空服务专业技能,具有岗位职业能力,能从事值机、配载、安检、订座等机场地面工作及行李、接待等对客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规格: (一)人文素质能力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职业道德良好; 3、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欣赏与鉴别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4、心灵美好,体魄健壮。 (二)职业基础能力 1、熟悉航空服务各岗位工作流程、内容和标准。 2、掌握航空服务地面工作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4、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5、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理解、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课程结构框架(图一) 图一 高铁服务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结 选修课 为丰富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拓展相关技能,拓宽就业范围,建议开设下列选修课程: 1.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 2.航空服务英语 3.航空服务基础知识 4.航空客户服务 5.机场服务概论 6.航空卫生 7.航空旅客运输 8.宾馆服务 菜点泗水茶道 专业技能方向课 程 模拟舱实训 声乐 票务实训 公共基础课 程 专业基础课程 体育与健康 语文 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德育 英语 公共艺术 航空乘务员基础知识 导游实务基础 航空服务礼仪 民用航空法 机场服务概论 模拟导游 礼仪实习实训 形体训练

财务会计专升本教学计划书

财务会计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理论基础,能进行基本的会计业务操作,运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金融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从事实际会计工作,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我国的有关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了解国际会计惯例; 3、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4、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统计学、会计电算化等课程。 四、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3年; 学分:修满学分为80学分。

七、课程介绍 1、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与技能。内容包括:管理概念、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管理理论流派、组织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计划职能、组织职能、人事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等。 2、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个人或实体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供求论、消费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要素价格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

微观经济政策。 3、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论。 4、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营销环境,分为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消费者行为,主要讨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第三部分是营销策略,包括市场细分、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和国际营销策略。 5、初级会计学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如下内容: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会计具体记帐方法,设立会计科目和会计帐户,使用借贷记帐法将企业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并将其记录入会计记帐凭证,进而登记入帐,最终编制企业会计报表。 6、财务会计学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讲授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的会计核算,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会计变更、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最后对财务报表分析做了简述。 7、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价值形态为企业资产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8、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研究, 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和预测决策方法,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9、统计学 统计学讲授社会经济统计原理,使学生在经济研究及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统计指标及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经济与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具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初步知识。 10、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和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运行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货币制度、利率、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运行;中央银行监管;金融与发展;国际货币与国际收支。 11、财政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中技)

2013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技)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学生,学制三年)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生就业服务,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对汽车维修技能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依据,涵盖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需求,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突出本专业新知识、新科技、新工艺、新方法的教学。 3.为适应技工学校的教学需要,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加强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前综合技能训练的力度。 4.本专业理论和实践并重,针对培养中级维修技能人才的目标,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1.职业(群)描述 (1)职业群定义 培养各类汽车维修,检测,电路,汽车空调,汽车销售,等工作的专业技能人才。 (2)工作环境 汽车4S销售,维修,3S维修,销售公司,各种维修店 (3)职业能力特征 具备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汽修工艺流程,具备熟练运用掌握工具,仪器操作技能,故障检测、仪器软件进行判断的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汽修人才,并具备与客户沟通、表达的能力。毕业生可在各类维修公司、4S公司、工作。 2.知识、能力要求 以培养实用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技工学校现有的师资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条件为依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了解汽车维修流程,掌握基础的技能操作技能,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基础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就业指导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5级本科全外文专业)(春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了解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文化,符合国际通信领域要求标准的,适应国际通信行业需求的,具备扎实的通信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在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从事通信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与设备、信息与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通信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等;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和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具备通信学科和专业的基本能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通信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响应与运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技能课程: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口语、应用汉语翻译、中国概况、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必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等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网络编程等 选修课:无线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操作系统、现代交换技术等 四、学制 4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技术综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授予学位 通过本专业各课程学习并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以周计) 注:①实践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 周)(1学分) ②实践2:通信技术综合设计(2周)(1学分)

高铁乘务专业教学计划

高铁乘务专业教学计划 2016、1、 一、概述 1、专业名称:高铁乘务。 2、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高铁乘务的中级专业技能人才。 3、招生对象: (1)应、往届初中毕业生,需面试、政审合格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者。 (2)五官端正、肤色好、身体健康、身体匀称、性格开朗、举止端庄; 身高:女性:160cm-172cm,男性:172cm-182cm。体重kg=(身高cm-110)+(身高cm-110)x10%。视力:双眼矫正视力(E形表)上不低于4、8; 色觉嗅觉正常;面部、颈部手部无明显疤痕;口齿清楚,中、英文发音基本准确,听力正常;无精神病史、无肝炎病史、无慢性疾病史、无明显内、外八字。 4、学制:2+1年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速铁路及CRH动车组乘务员、乘服员及相关服务人员。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适应民航企业发展需要,能从事国内民航服务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 热爱民航事业;熟悉民航基本情况,掌握民用航空基本知识,了解民用航空器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掌握民航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空乘、客货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空中交通运输业管理、物流航空法律等基本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化形象,有修养、综合服务意识强的国际化高级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良好的服务理念,拥有高度责任心,具备乘务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2、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操作、文字录入、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与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维护等技能。 3、能够运用高铁乘务知识开展行李服务引导服务等乘务旅客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教学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学历层次、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历层次:专起本;学制:2.5年;学习方式:业余。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并能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三、专业方向及特色 1. 专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2.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人才的需求,注重强化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管理,人事测评,劳动关系处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四、学业标准 1.知识结构: (1)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 掌握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4)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人力 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薪酬和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商务谈判,心理学和公共关系等方面 的知识. (6)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2.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中文、外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3)掌握人员素质与岗位测评、人员招募与绩效考核、人员激励与人才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业务技能;; (4)具有管理咨询的初步能力; (5)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2教学提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 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 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 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 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 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 2、掌握水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3、掌握冷却液的作用及使用致意事项 4、掌握节温器与散热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方法 5、掌握冷却风扇的构造、分类、损坏及维修方法 (三)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1、了解汽车燃料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部分组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损耗和简单的维修解决方法 3、理解汽油的燃烧特性及空燃比的含义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通信行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对人才素质也有新的要求。未来几年,我国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放量。一方面,3G人才需求看涨,另一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于是,通过本次毕业实习调研收集和分析通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电信行业以及企业对通信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为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通信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作出如下调研报告。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的通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在校老师。利用电子访问方式、社会实践调查方式、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为主,并通过在校老师,用人单位反映的就业情况为辅。 调研方法与容 (一)调研方法: 通过浏览、访问网络和文献、做调查问卷搜集得来的文字材料的整理,采访,咨询等方法。 (二)调研容:

1.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 2.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3.专业岗位知识能力 4.薪金水平 5.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目前就业较为热门技术、岗位 调研分析 (一)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都以200—300人的数量招生,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学历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不等,有的学校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人才梯级培养的方式。尽管如此,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炙手可热。 男女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女 (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能力要求: 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人才方向应该基于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光通信、INTERNET通信方面的测试、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维修及企业网络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通信设备的测试与维修人员

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

宜宾县高场职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航空服务方向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2014年?试行?简版) 一、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文化修养、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较强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是培养航空地勤服务人员的专业人才,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理论,较系统的了解民航概论、旅客、行李、货物运输、国际国内航线及航空运输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民用航空器客舱服务及机场服务、高铁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场和民航运输、高铁运输服务部门,从事机场、候机楼、宾馆、地铁、高铁等地面服务工作及飞机空中乘务工作。 二、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及要求 1. 掌握民航运输有关法规及国际公约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客运、货运及行李运输的基本知识; 3. 掌握候机楼客运服务、空中服务的基本常识、程序及职责; 4. 了解服务和公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 1. 具有从事地面服务、空中乘务工作的能力; 2. 具有航空服务工作所需的英语听说能力; 3.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岗位职业技能和考核指标: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普通话二乙、国家英语二级 三、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1)课程设置,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用、实践”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 (2)三个加强: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加强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3)“必需”和“够用”原则,即课程的内容应反映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和“够用”的基本知识,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2.专业主干课程:民航服务英语、形体训练、空乘服务、礼仪、安检服务等。 3.文化课:语文、数学、政治、英语、计算机基础5门课程; 4.职业素质课:航空礼仪、艺术欣赏、专业化形象、形体训练、书法5种课程。 5.专业课:因专业不同而开设不同课程,总体原则公共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实习操作同步。(详细情况见附表)

艺术设计专升本教学计划

艺术设计专升本教学计划 艺术设计专升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向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3.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学制 3年 四、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艺术学、文学。 六、主干课程 招贴设计、多媒体设计、工程制图、室内设计、服装设计、服装CAD。 八、教学环节及说明 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自学、作业、辅导答疑、考核、实践环节等。 1.面授:学生集中到校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及实验教学活动。 2.自学:学生主要通过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点播网络课程进行自学。 3.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提交,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4.辅导答疑:教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系统、集中面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 5.考核:采用开卷、闭卷、上机、实验等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弹性),修满140学分 培养层次:中级工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修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牢固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汽车专业知识,在生产或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汽车修理、装配和服务,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吃苦耐劳具有创业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三、培养方案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修行业的汽车修理、维护、等操作或技术工作。 (一)知识结构 1.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二)能力结构 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 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5. 具有汽车维修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三)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备从事汽车修理、装配方面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职业能力要求 1.获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中级汽车维修工。 2.获得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 ※“一专多能”,可以参加汽车驾驶等第二证培训。 四、主要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 本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382 学时,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公共课平台:德育、体育、语文、数学、汽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 专业基础模块:机械制图(机电类)、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知识、钳工工艺、液压传动等。 专业课程模块:汽车材料、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等。 一体化模块(基本技能模块、职业能力专门化模块):发动机拆检实习、前桥与制动系实习、汽车电器实习(含空调)、变速器与底盘实习、电喷发动机实习、汽车整车实习、汽车检测线实习、汽车钣金实习、汽车焊工实习、汽车驾驶培训等。 拓展选修模块:汽车电器改装实习、汽车美容与装饰实习、汽车驾驶培训。 2.课时分配表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移动通信技术:6103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移动通信应用软件开发、通信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及营销服务等能力,能够胜任移动通信软件基础开发、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 1.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 2.嵌入式工程技术人员; 3.通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质检、维护和营销员。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与通信有关的软件及电子设计方面的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嵌入式工程技术人员、通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质检、维护和营销员等岗位。 六、岗位能力要求 1.核心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 2.基本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

表1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

表2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七、专业素质要求 1.基本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以下4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4个职业技能证书; (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

(3)企业经历证书; (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 2.技能和技术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资格证书当中的1个证书方可毕业。 (1)高级维修电工 (2)高级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工 (3)电子CAD高级工程师 (4)计算机二级(C语言) 3.拓展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 (1)英语B级 (2)英语A级 (3)英语四级 (4)营销师 (5)技能比赛获奖证书 八、教学活动安排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航空服务(机场地面服务)专业教学方案

三年制职业中专航空服务(机场地面服务)专业教学方案 [作者:教务处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72 更新时间:2008-6-8 文 章录入:admin ] 安徽省和县幼儿师范学校 三年制职业中专航空服务(机场地面服务)专业教学方案 (试行) 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自2006年春季招生开设非师范类的三年制航空服务(机场地面服务方向)专业,实行定向委托培养,其中在我校培养两年,到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训和实习一年。为实现培养目标特制订本教学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㈠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民航机场地面服务业工作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 ㈡培养规格 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航空服务事业。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献身航空服务事业的责任感和精神。 ⒉掌握从事航空地面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服务应用能力和初步的服务管理能力。 ⒊具有一定的社交、礼仪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形象。 ⒋具有从事航空服务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和自主择业能力。 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 ㈠课程设置 航空地面服务专业的课程由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与技能、专业实训与实习三部分组成,三者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 ⒈文化基础课

开设:德育(包括经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语文、英语(包括基础英语和英语口语与听力)、计算机应用、普通话、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唱歌与音乐欣赏。 ⒉专业基础与技能课 开设:民航概论、民航地勤服务、机场安全检查、民航旅客运输、民航法规、民航服务英语、旅游概论、形体、社交礼仪、空乘化妆技巧、宾馆服务(包括前厅服务、餐饮服务与客房服务)。 ⒊专业实训与实习课和教育活动 开设:民航旅客订座与票务、机场安检、民航值机离港、候机楼服务、宾馆(前厅、客房、餐厅)服务、礼仪等实训与顶岗实习及在校军训、入学与毕业、行为规范、社会服务等教育活动。 ㈡教学时间安排 全学程共156周,其中在校教学活动(含复习考试与教育活动)76周,在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活动40周,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40周。 ㈢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 (另见表) 三、实施本教学方案的说明 ⒈本教学方案是根据国家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活动的要求并紧密结合学生将来从业的实践需要制订的,体现了基本素质教育与实践技能培养的一致性,因此在实施本方案中要围绕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实现,在教学中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基本知识教育与职业应用教育的一致性。 ⒉本方案确定的课程以及课时、课序在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⒊可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另行安排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武汉交通科技学校) (2009-07-19 09:31:33)

工程造价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工程造价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本 专业以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建筑设 计、室内设备安装 等相近专业专科为 起点,培 养适应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悉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经过实践技术训练,以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为重点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业主、承包商、工程建设监理或社会中介咨询机构、政府管理职能部门从事工程造价的计算、确定与控制、分析、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和国家 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建设基本知识和工程造价基本理论。 3、掌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4、掌握定额计价方式方法。 5、熟悉建设法规和工程合同管理以及工程招投标相关知识。 6、会编制商务标、经济标、技术标。

7、掌握计算机操作和文字处理,会使用工程造价相关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造价的计算。 8、掌握英语知识,具有翻译本专业相关资料的能力。 三、学程年限: 2.5 年 四、办学形式:业余 五、学生类别:专科升本科 六、学位: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七、主干课程 建筑工程施工、电气工程识图与施工、建筑工程估价、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八、教学进程安排

工程造价教学进程安排表

毕业总学分:80 (其中:必修课61;实践环节14;选修课5学分) 注:备注栏中* ”为学位课程,“△”为主干课程“,▲”为教育部统考课程;※”为有课件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