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合集下载

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

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

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篇一: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1、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2、在我国,“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古希腊学者埃垃托色尼写出了西方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3、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4、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

5、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6、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7、地理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艺术、宗教和建筑。

8、在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的生动场景,感觉到南美足球比赛和狂欢节的热烈气氛,领略到欧洲威尼斯有“水城”的独特风情。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1、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2、地图分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电子地图经过信息化处理,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

3、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4、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5、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主要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7、比例迟的应用:画小范围地区的地图,要选用较大(大、小)的比例尺,而大范围地区的地图,要选用较小(大、小)的比例尺。

在地图上量算距(来自: 博文学习网: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离时,比例尺较大(大、小)的地图相对要精确些。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新版)湘教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同时,确保教室内的桌椅布局合理,方便学生听讲和参与课堂活动。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课堂互动。确保教学工具的正常运行,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题型三: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解释
例题:描述和解释我国地理位置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我国地理位置复杂多样,有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边境地区等多种地理位置。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内陆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边境地区地形复杂,资源丰富,但政治环境复杂,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这些地理位置特征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分学生在回答练习题时,对于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地理专业术语的记忆和理解。
-在观察和分析作业中,有些学生对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不够详细和深入,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变化原因的探究和理解。
-在研究探究作业中,部分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不够充分,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2.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订正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地理知识。
六、拓展延伸
1.用3分钟的时间介绍与地理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七、课堂小结
1.用2分钟的时间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记录下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并尝试解释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主要介绍了学习地理的意义、地图的利用、天气和气候、世界地理、我国地理等内容。

本章内容是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有一定了解,部分学生则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认识世界地理和我国地理的特点。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利用方法。

2.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3.世界地理和我国地理的主要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地理知识或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图,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讲解地图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比例尺、经纬度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如地图绘制、位置查找等。

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地图知识。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册、小黑板教学过程:修改和补充:一、情境激趣诱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先请大家来猜一猜谜语: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学生回答)对,谜底就是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有效的工具。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1. 教师引导:【播放课件】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陆地,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说跳进黄河洗不清?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2.自主学习: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哪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读:教材第2面的:“地理”一词的来源。

在课本上标出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著作及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3.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4.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你能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教材中的地理问题吗?还能列举一些身边的地理问题吗?【教师精讲点拨】(对学生的回答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对回答错误的给予激励,那些地理问题教师不必要讲解。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教案 (3000字)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教案 (3000字)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单元整体说明单元教材分析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

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单元知识结构单元整体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2.初步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与途径,让他们了解学习地理并不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就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进而发展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

3.认识到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地图各要素的判读与使用。

能够完成要素齐全的学校平面简图。

4.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应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单元重难点一览单元学情分析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七年级学生的感受和知识积累中,已经积淀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为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直接经验和知识、技能储备。

特别是相关学科知识的提升,也为地理课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对过去的探求和未来的关注更为主动,地理课程在初中单独设立便自然而又必要了。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跟踪练习】
1.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是()
A.利于观察夜景B.气温高,这样凉爽
C.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2.关于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住冰屋
比例 尺
表示范围
内容详略


【跟踪练习】
1、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
A.1:2 000 B.1:100 000 C.1:30 000 D.1:1 00:0 000
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6 000 000,
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
A.干旱B.寒冷C.湿热D.炎热干燥
7.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紧密,以下词语与地理无关的是()
A.辨认方向B.风土人情C.随心所欲D.天气预报
8.下列产品与出产地搭配不正确的是()
A.宁夏——枸杞B.新疆——葡萄干c.海南——苹果D.广东——荔枝
9.下列活动中,与海洋无关的是()
A.航运B.晒盐C.捕鱼D.耕地
10.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理与人们的生活距离很遥远 B.地理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
C.生活离不开地理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不正确
11.将下列国家与其风土人情或物产连线:
①西班牙A风车、郁金香
②巴西B斗牛
③荷兰C樱花
④日本D桑巴舞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学案
(3)经纬网地图: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这部分将在第二章中学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教案1.1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密切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难点】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在宇宙中地球的夜晚、夜幕降临北美洲、来自北非的沙暴直奔大西洋、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

作为地球的儿女,你一定期待了解地球和探索她更多地奥秘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理。

二、新课学习(一)解开地理之“谜”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和沙漠、大海的图片师: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碧波荡漾?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不解的问题?学生提问------师总结: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属于地理方面的占有很大的比例,今后我们学习了地理知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们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多媒体展示“地理”一词的来源:“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系辞》里;东汉思想家王充解释:“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师:我们的生活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

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理与服装、地理与饮食、地理与建筑、地理与交通、地理与体育活动。

小组探究:第一组:我国藏族人民的藏袍和阿拉伯人的长袍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我国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把右臂露在外边。

这样的穿着习惯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温差大的特点;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那里气候炎热少雨,以沙漠为主。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新课标教案第一单元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新课标教案第一单元

1.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2.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揭开地理之“谜”线呢?一、学会使用地图(一)什么是地图1.自主学习:读图1-21和图1-22,思考:(1)是不是图中那所学校象图中的那样小?画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象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2)把校园中的事物象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3)如何让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运动场?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师精讲点拨】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尺),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

【探究结论】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缩小,并用_______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A ·B ·_______,就成为一幅地图。

(二)地图的要素讲解:打开各式各样的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具备表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要素。

强调:地图的三要素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三)方向判定1.自主学习:读课本第9页,思考下列问题 (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2)判定地图上的方向: ①普通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侧“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

②指向标地图中如何判定方向?③在室外如何看地图不容易出错?2.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得出结论。

①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地理
❶地理与日常生活: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❷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农业生产;地理与兴建工业企业;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

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❸地理与风土人情:因纽特人捕鱼、南美足球赛、意大利威尼斯、非洲传统舞蹈、阿拉伯人传统服装等。

知识点二方向
一般方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
示意图
判断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

箭头指向一般为北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知识点三 比例尺
❶比例尺
(1)概念: 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
知识点四 图例和注记
❶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如表示首都的符号 ,表示运河的符号 。

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叫注记。

知识点五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❶地图的分类
分类 举例
自然地图 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 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
人口分布图等
新型地图 遥感图像、电子地图等 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❷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应选择公园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应选择世界政区图。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则应选择比例尺小的
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