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古诗练习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

江苏省南通中学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一、 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清澈/掣肘 赡养/瞻仰 鲜腆/屡见不鲜 B.箴言/斟酌 挣扎/挣脱 辍学/风姿绰约 C.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诘问/诘屈聱牙 D.徘徊/脚踝 庶几/几乎 惬意/锲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诗人写诗,含蓄蕴藉,旨在让读者去品味;教师讲课,提要钩玄,重在让学生去理解。

B.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太湖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乡村小学女校长李灵为孩子买旧书,焚膏继晷,奔波街头的情景被网友拍成了照片,放到论坛上,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少网友认为应该推荐她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D.汶川地震一年以后,有人公开责问某名人: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时,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商家宰人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意识。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高中二年级古诗词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二年级古诗词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二年级古诗词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1. 下面哪首古诗是王之涣的作品?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登高》D. 《春晓》答案:C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以下哪首古诗?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望岳》C. 《登鹳雀楼》D. 《静夜思》答案:D3. 古诗词《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A. 杜牧B. 王之涣C. 杜甫D. 王维答案:B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作品?A. 杜甫B. 白居易C. 王维D. 苏轼答案:C5. 下面哪首古诗是苏轼的作品?A. 《送别》B. 《登鹳雀楼》C. 《水调歌头》D. 《静夜思》答案:C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以下哪首古诗?A. 《静夜思》B. 《送别》C. 《望岳》D. 《赤壁赋》答案:D7.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的?A. 杜甫B. 苏轼C. 白居易D. 李清照答案:A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清照哪首词的开头?A. 《如梦令》B. 《武陵春》C.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D. 《声声慢》答案:C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哪首古诗?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早发白帝城》C.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D. 《泊秦淮》答案:B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哪首古诗的开头?A. 《春望》B. 《月夜忆舍弟》C. 《登高》D. 《月夜》答案:B二、判断题(共20分)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古诗词的要求,符合的写“对”,不符合的写“错”。

1. ()古诗词不强调押韵和节奏感。

答案:错2. ()古诗词追求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答案:对3. ()古诗词的词句可以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答案:对4. ()古诗词的题材可以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咏史、抒怀、山水、爱情等等。

答案:对5. ()古诗词表达方式单一,缺乏想象力。

答案:错三、简答题(共40分)1. 以《静夜思》为例,简述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并分析其韵律特点。

高二年级古典诗文知识测试题.doc

高二年级古典诗文知识测试题.doc

高二年级古典诗文知识测试题一、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选出对加点的字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A、升官长诗字乐曲,歌唱的遍数B、贬官七言诗字古诗的一种C、升官长诗句古诗的一种D、贬官词句乐曲,歌唱的遍数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与“樯橹灰飞烟灭”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A、举酒欲饮无管弦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终岁不闻丝竹声D、干戈寥落四周星4、下列各句没有用互文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B、主人忘归客不发C、秦时明月汉时关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5、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地名有误的一项是()A、谢公宿处今尚在(谢灵运,镜湖)B、锦官城外柏森森(诸葛亮,成都)C、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跋焘,瓜步山)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霍去病,狼居胥山)6、下列各句中都写到流泪,从心境与情绪角度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感时花溅泪.B、梦啼妆泪.红阑干C、执手相看泪.眼D、长使英雄泪.满襟7、读一下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相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斜柳。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下列诗句描写了时令特点,按四季顺序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④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A、②④③①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9、下列各句中的“君”各指谁?选出答案正确的一项()①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③今夜闻君琵琶声,如听仙乐耳暂明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A、元二东鲁诸公琵琶女作者自己董大李龟年B、董大东鲁诸友人琵琶女读者元二李龟年C、东鲁诸公君王董大元二李龟年琵琶女D、歌女元二君王董大李龟年杜甫10、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

高中二年级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二年级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二年级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独特的音韵美、意境深远的词句常常给人以启迪和感动。

为了帮助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填空练习题。

通过填空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填空题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______,黄河入海______。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______。

答案:尽,流,层2.《静夜思》床前明______光,疑是地______霜。

举头望明______,低头思故______。

答案:月,上,月,乡3.《江南》江南可______的地方,绮罗多______的地方。

早春时节,______复红,草上______青。

答案:采,蜡,花,露4.《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______巧,飞星______绕。

______银河落九天,玉殿______星桥。

答案:弄,款,渺,倚5.《临江仙》月______对抗,寒______两开。

无边______树,远近______烟。

答案:涌,河,芳,杨二、简答题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了哪两个地方?答案:黄鹤楼、广陵2.《长恨歌》是谁写的?答案:白居易3.写《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答案:王之涣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谁?答案:王维5.《春晓》的作者是谁?答案:孟浩然三、问答题1.请简要解释古诗词的意境是什么?答:古诗词的意境是指通过作者巧妙的表达方式,使人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通过细腻的描写、含蓄的意象和深远的思想,在有限的文字表达中勾勒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使读者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2.古诗词填空练习对学习古诗词有什么帮助?答:古诗词填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填空练习,学生需要对上下文进行推敲,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同时,填空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音韵和韵律的敏感性,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和写作能力。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 江城子 水龙吟 卜算子 同步测试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 江城子 水龙吟 卜算子 同步测试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定风波江城子水龙吟卜算子同步测试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无人惜”应怎样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

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设下伏笔。

2.词中的点睛之笔是哪句?就该句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句意收上文,既干脆利落,又余味无穷。

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见,妙趣横生。

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片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篇的气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然官场失意,内心孤寂,知音难觅,但仍旧坚守节操,拒绝同流合污。

4.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

江苏省南通中学20诗歌鉴赏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之知识梳理与训练附解析

江苏省南通中学20诗歌鉴赏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之知识梳理与训练附解析

江苏省南通中学20诗歌鉴赏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之知识梳理与训练附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从本诗的尾联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的宏愿与胸襟。

(2)这首诗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二句描写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的情景,从正面描写出路上雾气浓重,持续时间长。

B. 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

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去才忽自觉,沉默刹那,四散而去。

C. 本诗既借景抒情,又运用典故,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 写山中湿气浓重,云层层,一如诗人内心的沉郁。

写蚊蚋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内心的孤独的外化。

(2)请分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竹石牧牛①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诠释出其制胜瞩.(zhǔ)目闭目塞.听(sè)B.杀戮宁静致远愠.色(yùn)飞扬拔扈.(hù)C.平添励精图治缜.( zhěn )密鹬.( yù )蚌相争D.松弛老奸巨猾咋.舌(zé)深陷囹圄.( wú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街道上有许多小巷子,曲径幽深,连接着千家万户。

在一条昏暗的小巷里,时常会飘出一缕缕醉人心魂的酒香。

这里有一家酿酒作坊,每到傍晚,酒坊就开始__佳露,深深的小巷也遮挡不了美酒的__,它飘过大街,游过小巷,钻到人们鼻中。

你不必四处寻找,只要躺在藤椅上,轻轻摇着扇子,那股香气便会悠悠到来,弥漫在你的周围,心儿就__地入定下来,这是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愉悦感。

A.孕育味道不由自主B.酿造香味莫名其妙C.酝酿醇香不知不觉D.发酵气味意想不到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政府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为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B.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建立健全环保和公安两部门联合执法,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对两部门提出有关要求。

C.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要将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必须提升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消费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D.近期,“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展。

监测数据显示,昨日14时,市内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高达534。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山有了水就有了灵气。

①山和水的颜色和谐好看②一条白练从悬崖峭壁挂下③如同一条白龙从绿海中游来,又从红崖上轻轻飞下④丹霞山的绿色是成片的,葱葱茏茏⑤红石与绿色相辉映⑥水流溅在红石上,色泽光亮透明A.④⑤①②⑥③B.①④⑤②⑥③C.④⑤②③⑥①D.⑤②③⑥④①5、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教师卷)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教师卷)

高二语文练习(教师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

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栩栩如生一蹴而就B.品位栩栩如生一朝一夕C.品味惟妙惟肖一朝一夕D.品位惟妙惟肖一蹴而就【答案】B【解析】品味:①品尝味道;②琢磨体会,玩味;③品质和风味。

品位:人或事物的品质、价值。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跟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

一蹴而就:一踏脚就能成功。

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短暂的时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D【解析】A.“导致了”与“主要原因”杂糅;B.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C.缺少介词,在“和”前或后补上“与”。

3.下列诗句中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薄罗轻剪越溪纹B.山家烟火春日晴C.花落黄陵庙里啼D.饮马长城窟更寒【答案】C4.下面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古诗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答:[ ]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 ]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
不同点: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
同情感。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
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4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