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赏析董新慧
罗马假日(影评)

罗马假日(影评)
电影《罗马假日》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喜剧片,由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主演,于1953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美丽的意大利风景和动人的故事情节而闻名,让观众们在片中沉浸于爱情与自由的浪漫之中。
首先,影片的拍摄场景非常吸引人。
在罗马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里,观众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古罗马建筑、迷人的咖啡馆和狭窄的街道,这些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意大利的美丽之中。
而影片中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公主和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相遇,展开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其次,影片的情节设计也非常吸引人。
公主与记者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浪漫色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笑料和令人心碎的情感。
观众们可以在片中感受到爱情与自由的力量,以及对于传统和责任的挣扎。
最后,影片的主题也非常感人。
《罗马假日》让观众们思考了关于爱情、责任和自由的问题。
公主在片中对于自己的责任和命运感到困惑,而记者则在爱情和事业之间摇摆不定。
影片通过这两个
角色的命运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挣扎,让观众们在笑声和泪水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总的来说,电影《罗马假日》是一部充满浪漫和情感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美丽的场景、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
这部电影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也让人们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是影迷还是新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共鸣点,体会到电影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启发。
奥斯卡经典影片《罗马假日》电影作品赏析

奥斯卡经典影片《罗马假日》电影作品赏析《罗马假日》是好莱坞一贯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师级导演威廉·惠勒在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
惠勒成名于三十年、代末,四、五十年代是他艺术事业的极盛时期,曾先后九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三次捧回最佳导演金像奖和最佳影片奖。
惠勒向来以精细、完美的导演风格著称。
在本片的拍摄中,惠勒仍然体现了他这种精细、严格得近乎残忍的导演风格。
在赤日炎炎的罗马街头,有时一个镜头竟要求奥黛丽与派克拍摄达60次之多。
虽然在第26届奥斯卡角逐中,败给了《永垂不朽》的导演弗莱德·津尼曼,然而影片获得的最高票房和影评界的一片赞誉之声,特别是捧红了第一次在电影中担任女主角的奥黛丽·赫本,无疑对惠勒“残酷”的付出是最大的安慰与回报。
《罗马假日》是一部轻喜剧片。
与惠勒以前导演的几部喜剧片比较起来,该片更接近弗兰克·卡普拉的风格。
应该说反映宫廷王公贵族生活是一个十分老套陈旧的题材,而该片的编导却独辟蹊径,讲述了一个皇室的公主与一个穷记者意外邂逅,经过奇妙而愉快的24小时的生活,萌生爱意的现代童话故事。
而且,导演那么轻松自如的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
影片的结尾虽然没有那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但也没给观众留下感伤情绪,完全是导演对影片的轻喜剧风格的准确把握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所至。
《罗马假日》重点刻画了安娜公主纯真热情、清丽典雅,同时又具有一定反叛精神的感人形象。
影片开头以新闻快报的形式,交待安娜公主出访西欧几国的行踪作铺垫,使安娜公主对官场的繁文缛节产生厌烦情绪;同时,安娜在罗马官方招待舞会上的脱鞋、在卧室趴在窗口羡慕地看着露天里翩翩起舞的青年男女等几个细节的交待,显示出她对平民自由生活的渴望;特别是当伯爵夫人让她穿不喜欢的睡衣,喝她不喜欢的牛奶,向她宣读第二天安排得满满的活动日程时,她痛苦地抱着头,怒不可遏地大声吼道:“不!我不要!我再也不要这样表演下去了。
《罗马假日》电影影评

《罗马假日》电影影评《罗马假日》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以其浪漫的故事、美丽的爱情和奥黛丽·赫本的迷人气质而闻名。
然而,最近我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时,却感到有些失望。
让我谈谈奥黛丽·赫本的美貌和高贵优雅的气质。
不可否认,她的美丽令人心动,她的优雅仿佛从银幕中流淌出来。
她的出现确实为电影增添了不少魅力。
但仅仅因为她的美貌而给予电影过高的评价,是否有些过于主观呢?回到电影本身,我认为《罗马假日》在剧情和思想上并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深度。
它讲述了一位公主访问罗马期间的奇遇,与一位记者之间产生了感情。
虽然故事中有一些浪漫和幽默的元素,但整体情节相对简单,缺乏复杂性和深度。
它并没有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问题或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对于一部被评为经典的电影,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生活意义或社会现象的思考。
此外,电影的叙事结构和手法也相对传统,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
它采用了经典的线性叙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没有给人带来太多的惊喜。
在剧情发展中,一些情节的转折和人物关系的转变显得有些突兀,缺乏足够的铺垫和说服力。
这种传统的叙事方式可能在当时是有效的,但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观众对于剧情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创意和突破。
从思想层面来看,电影反映了社会地位悬殊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情难以长久。
公主和记者之间的爱情在现实面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只能选择分离。
这种结局虽然带有一些遗憾,但也符合现实的逻辑。
然而,我对于电影中所强调的爱情的纯真和美好持保留态度。
爱情不仅仅是情感的冲动,还涉及到生活的现实、价值观的差异等诸多因素。
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观念是否能够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对于公主和记者之间是否有爱情,我也存在一些疑问。
他们的相遇充满了新鲜感和吸引力,但这种新鲜感是否能够转化为真正的爱情呢?此外,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即使他们真的相爱,要克服这些困难并建立长久的关系也并非易事。
罗马假日影评

罗马假日影评
《罗马假日》是一部让人陶醉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故事,更是一场关
于自由、责任和成长的心灵之旅。
影片以美丽的罗马为背景,讲述了一名王室成员和一名记者之间的浪漫故事,但在这个浪漫的背后,隐藏着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问。
首先,影片的拍摄手法非常出色。
导演通过对罗马的精致描绘和对角色情感的
细腻刻画,让整个电影充满了浪漫和诗意。
每一个画面都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阳光明媚的罗马,感受到了那份轻松和自由。
其次,影片的情节设计也非常吸引人。
王室成员安娜和记者乔的相遇并非偶然,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并非简单。
影片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展现了对自由和责任的不同理解,让人深思。
安娜在罗马的假期让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而乔也在这段经历中找到了对生活的新理解。
两个人的相遇和分别,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最后,影片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出色演技让
两个角色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为他们的命运捏一把汗。
两个人的情感纠葛,每一个眼神和微笑都让人感动不已。
总的来说,《罗马假日》是一部充满了浪漫和思考的电影。
它让人感受到了爱
情的美好,也让人思考了生活的意义。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场浪漫的罗马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发。
它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珍贵,也让人思考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我相信,每一个观众在观影之后都会被这部电影所感动,所启发。
罗马假日 影评

罗马假日影评
《罗马假日》是一部令人陶醉的经典爱情电影,它以其浪漫的意大利背景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影片讲述了一位王室成员和一名记者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在美丽的罗马假期中相遇并相互吸引。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对自由、责任和真实幸福的思考。
首先,影片的意大利背景让人无法抗拒。
罗马的美丽景色、古老的建筑和浪漫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
影片的摄影和音乐也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意大利风情,让观众不仅仅是看到了罗马的美丽,更是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魔力。
其次,影片中的爱情故事也让人深有共鸣。
主人公安娜和乔的相遇和相知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纯粹。
他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充满了幽默和温馨,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爱情故事而感动。
而最终的结局也让人深深地为他们感到欣慰和幸福。
最后,影片中对自由、责任和真实幸福的思考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娜和乔在电影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影片通过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
勇敢追求真实的幸福,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罗马假日》是一部令人陶醉的浪漫电影,它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对自由、责任和真实幸福的思考。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仅是享受到了美丽的意大利风情,更是感受到了电影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和思考。
这部电影将永远留存在观众的心中,成为经典爱情电影的代表之一。
罗马假日 影评

罗马假日影评
《罗马假日》是一部令人陶醉的经典爱情喜剧,它让观众沉浸在浪漫的意大利
风情中,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之间的深刻情感。
首先,影片的拍摄地点选择非常出色,罗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为电
影增添了许多魅力。
观众可以在电影中欣赏到罗马的美丽风景,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浪漫氛围。
而主人公在罗马的一系列冒险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在这座城市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影片中的爱情故事也是令人感动的一部分。
主人公之间的浪漫故事让人深深地
陶醉其中,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感到心疼。
尤其是女主角安妮公主,她的坚强和温柔让人印象深刻,而男主角乔在爱情中的纠结和挣扎也让人感同身受。
此外,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配乐优美动人,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总的来说,《罗马假日》是一部令人陶醉的电影,它让人感受到了浪漫与情感
的共鸣。
无论是罗马的美丽风景,还是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都让观众深深地沉浸其中。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喜剧,更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
电影《罗马假日》的情感表达分析

电影《罗马假日》的情感表达分析
电影《罗马假日》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喜剧片,讲述了一位公主和一个记者之间的爱情故事。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画面语言,深刻地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复杂。
1.纯真的爱情:影片中的公主安妮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她追求的是真挚的爱情和自由。
她与记者乔在罗马的一天中相遇,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他们在罗马的街头漫步,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2.浪漫的情节:影片中的罗马被描绘成一个浪漫的城市,大片的场景营造了浪漫的氛围。
在罗马假日的一天中,安妮和乔一起骑着摩托车,参观了罗马的许多景点,共同度过了一段浪漫的时光。
这些浪漫的情节和画面,强化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让观众陷入了爱情的氛围中。
3.对立的身份:影片中的安妮是一位公主,而乔则是一名记者。
他们身份上的差异,增加了爱情的复杂度。
两人之间的爱情面临着种种阻碍,安妮将要返回国家,而乔必须要完成自己的新闻任务。
这些对立的因素,增加了爱情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4.难以割舍的爱情:影片的结局充满了悲情。
安妮和乔虽然深深地相爱,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难题,两人最终选择放弃这段爱情。
但是,这段爱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两人的一生都被这段经历所影响。
这种难以割舍的爱情,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真实和复杂。
罗马假期 影评

罗马假期影评
《罗马假期》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喜剧片,由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主演,于1953年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女记者在罗马假期中与一名王子相遇,并展开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奥黛丽·赫本的优雅和美丽让人难以忘怀,她在片中的表现令人赞叹。
而格利高里·派克也展现出了他的迷人魅力和幽默感,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让整部电影充满了浪漫和温馨。
其次,电影中的罗马风情也让我深深着迷。
导演用镜头展现了罗马的美丽景色和文化特色,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罗马的街头和广场之间。
这种真实感让我对罗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意大利文化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也让我产生了共鸣。
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在异国他乡相遇,他们之间的爱情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赢得了幸福。
这种真挚的爱情让我感到温暖和感动,也让我对爱情和生活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罗马假期》是一部充满浪漫和温馨的经典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生活的多姿多彩。
如果你想要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来放松自己,那么《罗马假期》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假日》音乐文本赏析
像大部分人一样,我也很喜欢看电影,一部好的电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都引人思考、都令人回味、都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认识;就电影而言往往因其视觉效果对人的冲击让人忽略了电影中音乐的重要性,其实以前看电影也确实没注意其中的音乐作用,或者说自己已经陶醉在音乐塑造的氛围里而浑然不觉它的存在了,因为它融入思想引起共鸣了,只是在学习电影音乐鉴赏这门课之前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吧。
在此,我想以《罗马假日》为例,总结一下我这学期的学习成果吧。
电影《罗马假日》讲述了英国的安妮公主到罗马去访问,国务烦身,但她又厌倦繁文缛节。
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她偷偷来到民间欣赏夜景,巧遇报社记者乔。
二人把手同游,相当快乐。
公主更是到乔的家中作客并在那过夜。
不料乔无意中发现了公主的真实身份,他决定炮制一个独家新闻,于是乔偷拍了公主的很多生活照,看到了成名的曙光。
然而,在接下来与公主的相处中,乔不知不觉恋上了公主。
为了保护公主的形象,乔只能忍痛抛弃功成名就的良机,将照片送予了公主。
安妮公主在经历了罗马一日假期后,反而体验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毅然返回了大使馆,为了本身的责任而果断抛弃了爱情。
分析该部电影音乐之前,先看看电影音乐的重要意义:首先,电影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具备多种节奏功能,比如主观节奏、客观节奏、导演心理节奏、观众心理节奏等。
只有音乐这种形式和电影在节奏上是非常统一的, 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电影音乐,并以不同的专业立场来了解和掌握电影音乐,达到日后独立工作时自身所应具备的“背景”知识。
其次,也是总所周知的,电影声音是由语言、音响、音乐构成。
当然每部电影的着重点不同,所要表达的意境、氛围及情感、主题等也是千差万别。
就《罗马假日》而言,各角色之间的语言并不多,音乐、音响也不是特别的震撼但是每一处都有“画龙点睛”之感,让人融入其中。
具体而言,电影电视剧中标识环境、场合、地域等一种音乐,通常以画内音乐为主,也运用画外音乐的方式。
它除了强调环境的真实、起到标识环境的客观作用之外,也可以赋予它们更为丰富的含义,或以一种假定的真实起到艺术表现作用。
在《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出访各个国家,每个国家都以严肃、庄严的列队音乐来表示对公主的欢迎和尊敬,一听到这种音乐就让人肃然起敬,就像升国旗奏国歌时人们的反应一样,让人兴奋但又不失庄重,表现了一个国家对迎接重要贵宾时的容重。
接着,当公主到最后一站罗马,进行盛大的招待会和舞会时,公主出场前点的那段过度音乐以及公主入座前的音乐充分表现了一种庄重的气氛,暗示了接下来出场的人身份之高贵。
继而舞会开始时,音乐转变,一种悠扬、轻松、欢快的感觉,让人对公主掉鞋的可爱忍俊不禁。
舞会后,公主穿着睡袍恢复少女的天真正调皮的和女佣抱怨时,窗外响起了很有节奏感的欢快的音乐,公主孩子般跑到窗前羡慕的看着,此刻的音乐更加烘托出公主天真活泼、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自由的情感,而这些渴望与她的身份、她的职则正如迎接她的严肃音乐和此时欢乐的音乐之间的对比一样是多么的强烈呀,这两种几乎极端的对比让公主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不满,为下文公主独自夜逃埋下伏笔。
而且当公主独自一人在房间时,她四处观看,此时音乐响起,带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有什么有趣的事要发生了,这也暗示了公主的好奇心会让她做些不同寻常的事。
当她成功出逃时,音乐转换,变得欢快,好奇、调皮而活泼,这些都表现出主人公的情
感变化过程,使人觉得一切都很意外可又在意料之中。
当乔发现睡在自家的女郎是公主时,音乐开始有点恬淡的感觉,后来又有点凌乱,似乎在表达男女主人公初次接触的甜蜜感觉,但似乎结局不是很完美。
当公主和乔在一日游期间,音乐一直都是欢快,诙谐的,这也衬托出他们在相处过程中的快乐,虽然此时乔是另有所图,想借此飞黄腾达,但正是那样快乐的相处过程慢慢的让他对她的情感发生变化,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猜测出他最后肯定不会将“买卖”做成,他不会发表有关公主的私人生活花絮的,他不会损坏公主的声誉。
而这些过程就是保证,这些音乐是快乐的听觉化。
而在男女主人公双双跳入水中为了躲避便衣后,音乐淡淡的、缓缓出现,表现出上方的感情升华。
但在回到尼古塔街51号乔的房间时,音乐响起,此时却有点沉重、哀伤,表现出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纠葛,表现出离别的伤感。
车开到了使馆,音乐再次响起,依然是那样的感伤,突然音乐提高音调,深情一吻是最后悲伤的道别。
公主回到房间悲伤依然挥之不去……记者招待会结束了,徒留乔一个人的身影,在遗憾的音乐中回首。
《罗马假日》主题曲《难以忘怀》演唱者吉姆.里夫斯是纳什维尔风格乡村音乐中最大的一位男星.Jim Reeves不仅是美国排行榜上的风云人物,还是乡村音乐早期的国际性大使.他的声音让人难以抗拒,充满温情柔美的磁性。
由于他成功的将乡村歌曲流行化,使得乡村音乐又有了一批新的都市听众。
1964年7月31日,吉姆·里夫斯乘坐的私人飞机在纳什维尔郊外失事时,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
里夫斯虽然死了,他的受众群并未消失。
他的唱片销售量在他死后反而增长了。
到70年代或80年代,那股出版他生前未发行歌曲的浪潮一直都没有停顿。
实际上,由1970年1984年的排行榜中,每年都有里夫斯的单曲上榜。
里夫斯1967年被列入乡村音乐名人堂。
两年后乡村音乐协会设立了吉姆·里夫斯纪念奖。
这首歌配在《罗马假日》中那么契合,温情、真挚、伤感,导演怀勒融罗马名胜风光于剧情之中,英俊潇洒的派克亦与赫本十分般配,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
赫本和派克后来保持了一生的友谊,1993年1月奥黛丽.赫本病逝,成千上万的罗马人带着鲜花来到台伯河向她遥寄哀思,人们将永远记得这个40年前来到这里的美丽公主。
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
”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罗马假日》另外一首插曲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ONLY YOU",只不过对它的了解多数是通过《大话西游》吧。
《罗马假日》是以画内音乐为主表现人物、情节、情感的发展,并且以“Am I that easy to forget“为主题音乐贯穿整个剧情的始终。
而“never look back”作为插曲经常出现,特别在男女主人公面临离别时,难分难舍时,此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也作为画外音乐渲染着悲伤的氛围、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烘托情节发展中的气氛和剧情的发展高潮。
在音乐与画面的配置方面,以音画同步为主,表层同步表现在公主逛街时的欢快节奏,加强了临场感和动作的节奏感,深层同步表现在他们离别时还有最后男主人公乔独自默默离开时情感上的一种悲伤。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即超然画面之外的历史包容性,而正是这种超然画面的史诗性,使音乐在影片中不仅仅是为某个画面增加了一层含义,而更是渲染出现代人对这一历史故事的具有文化深度的感怀。
这些音乐和当时的场景构成了像我这样对罗马不了解的人对罗马的一种印
象,浪漫、又有历史的幽香。
很多人对《罗马假日》的感觉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轻松、自然而富有情趣的文艺片、一个温馨悦目的浪漫爱情故事、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也有人觉得《罗马假日》是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片中毫无大制作大场面,情节也简单得很,但清纯的公主和年轻的记者之间的爱情感动了每一个人,那种单纯的爱时至今日仍被许多人留恋,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
而且事实也说明就影片的娱乐效果和艺术价值而言,《罗马假日》是一部叫好叫座的经典之作。
我不知道一部电影除去了音乐会是什么样,但是在第一遍《罗马假日》时,我其实也没注意音乐,只是因为音乐出现在了它该出现的地方,表面上似乎我又忽略音乐的存在了,可这不说明音乐它本身完全吻合了我们的情感波动,它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的,它存在,是无法忽视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通过这学期的电影音乐鉴赏学习,让我对电影,更对电影中的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真没想到音乐可以对电影有这么大的影响,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视觉更是听觉的盛宴,就像一本好书一样,有好的构思再加上辞藻间细腻的推敲,才能“又叫好又叫座”。
很感谢苏老师,我想我更懂得怎样去欣赏一部电影,懂得怎样去了解一部电影背后的故事还有它带给我们的思想的启迪。
文编1411031615 董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