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诊--望诊、闻诊ppt课件

1\眼神
• 诊察两目神气之有无。 目光有神彩,视物清楚,转动灵活者--有神; 目光呆钝,视物模糊,转动不灵活者--无神。 • 石带南说:“人之神气,栖于两目。”故眼神是望神的重 点。目有神者,精气未虚,虽病易治;目无神者,精气亏 虚,病重难治。
2 \色泽
全目赤肿:肝火或肝经风热 眼睑红肿湿烂:脾胃有热或肝胆湿热 目眶周围色黑:肾虚水泛,或寒湿下注。 目眦:红赤为心火,淡白为血虚。 白睛:赤为肺火,黄为黄疸,青蓝为肝风或虫积。
(一)得神 表现:两目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意识清楚,体 态自如,反应灵敏,语言清晰,动作灵活。 意义:健康人 病人:精气未衰,正气未伤,病情轻浅,预后 良好。 (二)少神 表现:两目少神,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少气懒言, 反应迟钝。 意义:精气受损,正气已伤,病势已深。
(三)失神 表现:目暗睛迷,瞳神呆滞,神志昏迷,意识不清, 面色晦暗,撮空理线,循衣摸床,目闭口开,手撒遗尿。 意义:正气大伤,病情深重,预后不良。 精气已脱,病情危重,预后凶险。
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 甚则唇腐齿落(齿衄)
6.望咽喉
原理: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呼吸、进食的通道。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 故望咽喉主要可以侦察肺、胃、肾的病变。
望咽喉
项目 内容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
咽部色红娇嫩,肿痛不显
主病与病机
实热证,肺胃热毒壅盛
红肿
成脓
溃烂
阴虚证,肾阴亏虚,虚 火上炎 咽部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 脓已成 发热不退 咽部色浅淡,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 未成脓 疼痛不甚 咽部溃烂,分散表浅 肺胃热轻浅;或虚火上 炎 咽部溃烂成片或凹陷 肺胃热毒壅盛 咽部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 虚证
中医四诊 课件

失 神
第十页,共69页。
四 望色
(1)色泽与气血的关系:气对人体起温煦的作用,血起濡润的作用。血 则皮肤干燥。
(2)望色的部位——在面
常色—正常人的面色是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病色—病人面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 如面色晦暗、枯槁,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
(3)望色的临床意义:
①不同的颜色反应不同的病位,不同的病症。 ②色泽的变化可以推测病情的轻重及病势的进退。
(6)目窠下陷:津液亏虚、气血不足。
❖ 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所致;亦可见于中毒。
❖ 瞳孔散大:可见于肾精耗竭的病人,属病危。
第十七页,共69页。
三、望口与唇——脾
❖ 1.口唇淡白——血虚
❖ 2.唇色青紫——瘀血
❖ 3.唇色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 4.口唇糜烂——脾经湿热
❖ 5.口腔溃疡——心脾积热
第七页,共69页。
三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 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观察神的盛衰,既可 以判断脏腑精血的盈亏和形体的强弱,也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 和预后。因此,望神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望神以目光、 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一般分为“有神”、“少 神”、“无神”和“假神”。
❖ 意义:血行不畅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五)舌形
1.老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粗糙。 主病:主实证、热证
2.嫩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细腻娇嫩。
主病:主虚证、寒证
第二十九页,共69页。
3.胖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舌淡白而胖——脾肾 阳虚,水湿痰饮内蕴
舌体深红而胖——心脾积热
4.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
第十页,共69页。
四 望色
(1)色泽与气血的关系:气对人体起温煦的作用,血起濡润的作用。血 则皮肤干燥。
(2)望色的部位——在面
常色—正常人的面色是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病色—病人面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 如面色晦暗、枯槁,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
(3)望色的临床意义:
①不同的颜色反应不同的病位,不同的病症。 ②色泽的变化可以推测病情的轻重及病势的进退。
(6)目窠下陷:津液亏虚、气血不足。
❖ 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所致;亦可见于中毒。
❖ 瞳孔散大:可见于肾精耗竭的病人,属病危。
第十七页,共69页。
三、望口与唇——脾
❖ 1.口唇淡白——血虚
❖ 2.唇色青紫——瘀血
❖ 3.唇色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 4.口唇糜烂——脾经湿热
❖ 5.口腔溃疡——心脾积热
第七页,共69页。
三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 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观察神的盛衰,既可 以判断脏腑精血的盈亏和形体的强弱,也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 和预后。因此,望神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望神以目光、 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一般分为“有神”、“少 神”、“无神”和“假神”。
❖ 意义:血行不畅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五)舌形
1.老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粗糙。 主病:主实证、热证
2.嫩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细腻娇嫩。
主病:主虚证、寒证
第二十九页,共69页。
3.胖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舌淡白而胖——脾肾 阳虚,水湿痰饮内蕴
舌体深红而胖——心脾积热
4.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望舌质-----舌色
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虚证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补气、多吃山药。 血虚:面色蒌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必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
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补血、多吃红枣。 寒证
面色苍白,四肢凉,怕冷,口不渴,大便稀,小便清长,舌淡白, 脉迟。——祛寒:
精选课件
望诊——望舌
如何望舌?
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 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精选课件
望诊——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舌体柔软,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面色晄白虚浮——阳虚
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
精选课件
望诊——望色
黄色——主虚、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一身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证) 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精选课件
望诊——望色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红如妆——假神(戴阳证)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问:扁鹊兄弟三人孰最善为医?
答: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脉而知之谓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以表知里 要求:四诊合参
精选课件
一、望诊
概念: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 、舌象、分泌物 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望舌质-----舌色
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虚证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补气、多吃山药。 血虚:面色蒌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必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
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补血、多吃红枣。 寒证
面色苍白,四肢凉,怕冷,口不渴,大便稀,小便清长,舌淡白, 脉迟。——祛寒:
精选课件
望诊——望舌
如何望舌?
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 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精选课件
望诊——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舌体柔软,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面色晄白虚浮——阳虚
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
精选课件
望诊——望色
黄色——主虚、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一身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证) 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精选课件
望诊——望色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红如妆——假神(戴阳证)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问:扁鹊兄弟三人孰最善为医?
答: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脉而知之谓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以表知里 要求:四诊合参
精选课件
一、望诊
概念: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 、舌象、分泌物 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中医四诊法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⒉ 病色
•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 恶与变化。
•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 预后较好;
•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 预后欠佳。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 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 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 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 少神 、假神四种情况。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1)苔质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
完整版ppt课件
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润燥苔
润苔:津液未伤
完整版ppt课件
燥苔—津液亏耗、 人热民卫盛生伤出版津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腐腻苔
腐苔—主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
★ 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 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 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 , 探求疾病的本质。
★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 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中医诊断学 四诊.ppt

5.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 血瘀证)
黑色五行属水,为阳虚阴寒,水饮内泛,气血凝滞 , 经 脉肌肤失养所致,常见于面部或口唇及眼眶,可分为禁 黑、紫黑、或青黑。
面色黧黑:为肾阳虚衰,阴寒凝滞之证 ; 面黑而干焦:为肾阴亏虚,虚火上炎 ; 色黑伴肌肤甲错:为有瘀血 ; 眼眶黑为肾虚或有水饮:妇人多为崩中漏下。
3.症、病、证等概念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症: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是辨证﹑辨病的基础) 证:反映疾病的本质;(是对证的概括) 病:反映病理变化的全过程。
(四)病案
1.“病案”的含义: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 录。又称病历、诊籍。
2.病案的要求:如实记录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 诊断和治疗等情况。
意义: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类型
阴脏 人
形态
体形偏于矮胖,头圆颈粗, 肩宽腰厚,身体姿势多后仰, 喜热恶凉,便溏
临床意 义
阳较弱而 阴偏盛
转归
易从阴化寒,寒 湿内停
阳脏 人
体形偏于瘦长,头长颈细, 阴较弱而 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 阳偏盛 喜凉恶热,便燥
易丛阳化热,伤 津伤阴
阴阳 平和 人 (平 脏人)
体形介于两者之间,平时无 寒热喜恶之偏,大便不燥不 溏
2.望诊注意事项:
①望诊应在充足的天然光线下进行 , 如无天然 光线,也应在日光灯下进行,必要时白天再进行复 诊,要避开有色光线。
②诊察时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能清楚地进 行观察。
③注意诊室内温度适宜。
④为了更好地识别病理体征,必须熟悉各部位 组织的正常表现和生理特点,将病理体征与生理 体征相比较.还要熟悉各部位组织与内在脏腑经 络的联系,运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ppt课件

中醫四 診
望、聞、問、切
1
中醫診治流程
診斷學﹍四診
獲取資料
分析判讀
辨證學﹍八綱、氣血津液、臟腑、 六經、三焦、衛氣營血辨證
診斷
治則學﹍汗、吐、下、和、溫、 清、補、消八法
治療計畫 理筋 正骨 針灸 服藥
中藥學、方劑學、
針灸學、推拿學
評估
2
四診
黑箱理論
望: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排泄物的性狀。 聞:聽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 嗅病人散發出來的(包括排泄物)氣味。
形式_
時間_
寒熱並見 寒熱往來 獨熱、壯熱 獨寒 潮熱 低熱
形瘦色蒼,肌肉消瘦,皮膚乾燥
陰虛體質
12
態 ─ 姿態
一般姿態
動 / 靜,屈 / 伸 (俯 / 仰)
異常姿態
口眼歪斜 (facial palsy) 半身不遂 (hemiparesis, hemiplegia)
手足顫動 (tremor)
手足拘急 (rigidity)
13
態 ─ 姿態
揚手擲足,煩燥多言,狂躁不安,常欲揭去衣被 陽證、 熱證、實證
息 ─ 呼吸氣息的粗、細、微、弱。
聲 ─ 呼吸、說話、咳嗽、呃逆、呻吟。 味 ─ 身上、口鼻、排泄物的氣味。 語 ─ 是否清楚,有無譫語、蹇澀、語無倫次、自語等。
29
發聲
病初起便聲啞外感風寒,肺氣不宣 久病失音肺臟虧損 發聲重濁,聲高而粗實證,或因外寒,或因邪熱盛 發聲輕清,低微細弱虛證,或因內寒,或邪去正傷
鼾聲不醒,手撒遺尿中風入臟證
病人呻吟身有痛楚 小兒陣發驚呼,發聲尖銳,表情驚恐驚風
望、聞、問、切
1
中醫診治流程
診斷學﹍四診
獲取資料
分析判讀
辨證學﹍八綱、氣血津液、臟腑、 六經、三焦、衛氣營血辨證
診斷
治則學﹍汗、吐、下、和、溫、 清、補、消八法
治療計畫 理筋 正骨 針灸 服藥
中藥學、方劑學、
針灸學、推拿學
評估
2
四診
黑箱理論
望: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排泄物的性狀。 聞:聽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 嗅病人散發出來的(包括排泄物)氣味。
形式_
時間_
寒熱並見 寒熱往來 獨熱、壯熱 獨寒 潮熱 低熱
形瘦色蒼,肌肉消瘦,皮膚乾燥
陰虛體質
12
態 ─ 姿態
一般姿態
動 / 靜,屈 / 伸 (俯 / 仰)
異常姿態
口眼歪斜 (facial palsy) 半身不遂 (hemiparesis, hemiplegia)
手足顫動 (tremor)
手足拘急 (rigidity)
13
態 ─ 姿態
揚手擲足,煩燥多言,狂躁不安,常欲揭去衣被 陽證、 熱證、實證
息 ─ 呼吸氣息的粗、細、微、弱。
聲 ─ 呼吸、說話、咳嗽、呃逆、呻吟。 味 ─ 身上、口鼻、排泄物的氣味。 語 ─ 是否清楚,有無譫語、蹇澀、語無倫次、自語等。
29
發聲
病初起便聲啞外感風寒,肺氣不宣 久病失音肺臟虧損 發聲重濁,聲高而粗實證,或因外寒,或因邪熱盛 發聲輕清,低微細弱虛證,或因內寒,或邪去正傷
鼾聲不醒,手撒遺尿中風入臟證
病人呻吟身有痛楚 小兒陣發驚呼,發聲尖銳,表情驚恐驚風
中医四诊ppt课件

方法:诊察时需于光亮之处,医生用左手拇食二指 捏着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小儿食指端推 向指根,连推数次,使络脉明显,便于观察。小儿指纹可 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节为命关。
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32
第五节
望 舌
(一)概 述
38
注意事项
① 光线影响:望舌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
然光线为佳,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光照的强弱 与色调,常常会影响正确的判断。 ② 饮食或药品影响:饮食和某些药物可以使舌 象发生变化。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以使舌苔着 色,称为“染苔”。如饮用牛乳、豆浆等可使舌苔 变白,蛋黄、核黄素可将舌苔染成黄色。诸如此类 ,应予排出。 ③ 口腔对舌象的影响: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 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舌边留下齿印;张口呼吸可 以使舌苔变干等等,这些舌象异常,不能作为机体 的病理征象,应予鉴别,避免误诊。
望形是观察病人体形、体质和形态来诊察 疾病的方法。 (一)望形诊病的原理及意义
原理:察外知内
意义:根据形体的强弱胖瘦等表现以 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 (二)望形的内容:强弱、胖瘦、体质
24
1.形体强弱
强--身体强壮,表现为胸廓宽厚,骨骼 粗大,皮肤润泽,肌肉丰满。说明内脏坚实, 气血旺盛。
弱 -- 身体衰弱,表现为胸廓狭窄,骨骼 细小,皮肤枯槁,肌肉消瘦。说明内脏脆弱, 气血不足。
35
舌诊的临床意义
• 判断邪正盛衰: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 血虚衰。津足则润;津乏则干。舌苔薄润,为胃气充 盛;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为胃之气阴衰败。气血畅通 红活鲜明;气滞血瘀舌色青紫。 • 辨别病位浅深:质红热在气分;舌绛热入营血。苔薄 白病初、轻浅;苔黄厚入里、病重。 • 区别病邪性质:如外感风寒苔多薄白;寒湿为病舌淡 而苔白滑;痰饮、湿浊、食积或外感秽浊之气,舌苔 厚腻;燥热则舌红苔燥;瘀血舌紫暗或有斑点。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ppt课件

阳黄:湿热证
医学
阴黄:寒湿证 1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4)白色:主虚、寒
•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 面色晃白: 属阳虚 •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医学
20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 面色淡暗: 肾阳虚
• 面黑干焦: 肾阴虚
•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 瘀血久停所致。
医学
26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 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 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医学
27人民卫生出版 社
医学
24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眼-神色态
鼻 口唇 毛发
头 面
耳
齿龈
喉
医学
躯干 皮肤
25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 喉 (三)望颈项躯体 •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 羸疬——痰凝或血瘀 •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 津脱 •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医学
3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五、望舌
瘦舌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医学
阴黄:寒湿证 1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4)白色:主虚、寒
•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 面色晃白: 属阳虚 •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医学
20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 面色淡暗: 肾阳虚
• 面黑干焦: 肾阴虚
•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 瘀血久停所致。
医学
26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 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 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医学
27人民卫生出版 社
医学
24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眼-神色态
鼻 口唇 毛发
头 面
耳
齿龈
喉
医学
躯干 皮肤
25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 喉 (三)望颈项躯体 •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 羸疬——痰凝或血瘀 •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 津脱 •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医学
3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五、望舌
瘦舌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 切诊:触觉——触、摸、按压病人脉或肌肤等………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魏 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 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问:扁鹊兄弟三人孰最善为医?
望诊——望神
望神:
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
内容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表现】
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 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提示】 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
康的表现。
望诊——望神
内容 少神:轻度失神的表现。 【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 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
虚热证: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滋阴清热,西洋参, 多吃甲鱼、雪梨、西瓜等。
望舌—望舌质
小儿面青眉间鼻柱唇周发青-惊风 先兆
望诊——望色
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
面黑暗淡——肾阳虚 面色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发黑——肾阳虚水泛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
望诊——望舌Leabharlann 舌苔舌是人体健康的睛雨表。
认识舌?
舌根
组成——舌质、舌苔 舌质
舌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又称
舌体;
舌边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
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
望诊——望色
黄色——主虚、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一身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证) 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望诊——望色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红如妆——假神(戴阳证)
望诊——望色
青色
主寒——青黑 主痛——阵发性 主瘀血——青紫 主惊风 ——面色青
能严重衰减。多见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
望诊——望神
内容 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临终前的预兆。 l【表现】久病重病之人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
休,想见亲人; 语声—忽而清亮起来; 面色—突然颧赤如妆; 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l【提示】病危。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 l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l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 外越,阴阳即将离绝。
适中,不粘不腻。
望诊——望舌
望舌的主要内容
望舌质
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 舌形: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齿痕舌、芒刺舌 舌态:强硬舌、痿软舌、颤动舌、歪斜舌、吐弄舌
望舌苔
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
望舌质-----舌色
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虚证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
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
望舌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之一; 望舌与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特色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有四种方法。
中医四诊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望舌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的特色之一,属于望诊。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四种——四诊。 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视觉——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 闻诊:听觉、嗅觉——听病人声音、嗅病人气味………
答: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脉而知之谓之‘巧’。 特点:以表知里 要求:四诊合参
一、望诊
概念: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 、舌象、分泌物 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内容
望神 望色 望形态 望头颈、五官 望皮肤 望舌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补气、多吃山药。 血虚:面色蒌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必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
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补血、多吃红枣。 寒证
面色苍白,四肢凉,怕冷,口不渴,大便稀,小便清长,舌淡白, 脉迟。——祛寒:
望诊——望舌—望舌质
红舌——主热证
实热证:鲜红而起芒刺或见黄苔。清热,多吃蔬菜、水果(冬瓜、 绿豆)等,少吃辛辣、肥腻、油炸食物。
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 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望诊——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舌体柔软,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
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 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铺于舌面,揩之不去, 其下有根,干湿
望诊——望色
望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 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 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 主要介绍望面色。
望诊——望色
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微微黄黄、、红红润润光光泽泽。。 异常:——五色主病 白色 黄色 赤色 青色 黑色
望诊——望色
白色——主虚、主寒证、主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面色晄白虚浮——阳虚
胃气所生。
舌中
分部——
舌尖 舌中
舌尖
舌根
舌边。
望诊——望舌
舌面脏腑分区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根—肾 舌边—肝胆
舌根---肾 舌边—肝胆 舌中—脾胃 舌尖—心肺
望诊——望舌
为什么望舌可以了解健康? 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脉直接或间接与舌有联系。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 脾开窍于口,舌居口中,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气懒言,动作迟缓。 【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 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
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
望诊——望神
内容 失神(无神): 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见于久病、重病患者。 【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 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
则神识不清。 【提示】 精亏神衰—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少阴肾经夹舌本; 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 胃——舌苔禀胃气而生,系胃气上蒸于舌面而成 。……… 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等。 中国古代有“脉有假脉,舌无假舌”的论述。 内脏有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在舌上。学会看舌,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望诊——望舌
如何望舌?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魏 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 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问:扁鹊兄弟三人孰最善为医?
望诊——望神
望神:
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
内容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表现】
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 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提示】 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
康的表现。
望诊——望神
内容 少神:轻度失神的表现。 【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 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
虚热证: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滋阴清热,西洋参, 多吃甲鱼、雪梨、西瓜等。
望舌—望舌质
小儿面青眉间鼻柱唇周发青-惊风 先兆
望诊——望色
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
面黑暗淡——肾阳虚 面色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发黑——肾阳虚水泛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
望诊——望舌Leabharlann 舌苔舌是人体健康的睛雨表。
认识舌?
舌根
组成——舌质、舌苔 舌质
舌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又称
舌体;
舌边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
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
望诊——望色
黄色——主虚、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一身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证) 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望诊——望色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红如妆——假神(戴阳证)
望诊——望色
青色
主寒——青黑 主痛——阵发性 主瘀血——青紫 主惊风 ——面色青
能严重衰减。多见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
望诊——望神
内容 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临终前的预兆。 l【表现】久病重病之人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
休,想见亲人; 语声—忽而清亮起来; 面色—突然颧赤如妆; 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l【提示】病危。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 l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l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 外越,阴阳即将离绝。
适中,不粘不腻。
望诊——望舌
望舌的主要内容
望舌质
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 舌形: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齿痕舌、芒刺舌 舌态:强硬舌、痿软舌、颤动舌、歪斜舌、吐弄舌
望舌苔
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
望舌质-----舌色
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虚证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
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
望舌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之一; 望舌与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特色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有四种方法。
中医四诊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望舌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的特色之一,属于望诊。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四种——四诊。 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视觉——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 闻诊:听觉、嗅觉——听病人声音、嗅病人气味………
答: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脉而知之谓之‘巧’。 特点:以表知里 要求:四诊合参
一、望诊
概念: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 、舌象、分泌物 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内容
望神 望色 望形态 望头颈、五官 望皮肤 望舌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补气、多吃山药。 血虚:面色蒌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必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
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补血、多吃红枣。 寒证
面色苍白,四肢凉,怕冷,口不渴,大便稀,小便清长,舌淡白, 脉迟。——祛寒:
望诊——望舌—望舌质
红舌——主热证
实热证:鲜红而起芒刺或见黄苔。清热,多吃蔬菜、水果(冬瓜、 绿豆)等,少吃辛辣、肥腻、油炸食物。
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 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望诊——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舌体柔软,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
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 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铺于舌面,揩之不去, 其下有根,干湿
望诊——望色
望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 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 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 主要介绍望面色。
望诊——望色
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微微黄黄、、红红润润光光泽泽。。 异常:——五色主病 白色 黄色 赤色 青色 黑色
望诊——望色
白色——主虚、主寒证、主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面色晄白虚浮——阳虚
胃气所生。
舌中
分部——
舌尖 舌中
舌尖
舌根
舌边。
望诊——望舌
舌面脏腑分区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根—肾 舌边—肝胆
舌根---肾 舌边—肝胆 舌中—脾胃 舌尖—心肺
望诊——望舌
为什么望舌可以了解健康? 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脉直接或间接与舌有联系。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 脾开窍于口,舌居口中,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气懒言,动作迟缓。 【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 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
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
望诊——望神
内容 失神(无神): 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见于久病、重病患者。 【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 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
则神识不清。 【提示】 精亏神衰—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少阴肾经夹舌本; 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 胃——舌苔禀胃气而生,系胃气上蒸于舌面而成 。……… 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等。 中国古代有“脉有假脉,舌无假舌”的论述。 内脏有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在舌上。学会看舌,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望诊——望舌
如何望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