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练习题第十四篇

合集下载

第9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第9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导入新课
《等待戈多》于年在 巴黎初演时就连演了三百 多场。但许多有经验的理 论家和观众都对它迷惑不 解。据说一个演员在演完 《等待戈多》之后怒气冲 冲地说:我根本就不知道 自己演的是什么。
该剧的支持者与反对 者曾因对此剧毁誉褒贬争 持不下,在休息厅里大打 出手。
第 九 单 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该剧的欣赏初步了解西方现代社 会中,“上帝死了”所带来的精神危机, 感受剧中所描绘的“等待”的内涵和意
味。
作者简介
塞缪尔· 贝克特( ,—),世 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 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 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 的重要代表人物。年,他因“以 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 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评家马丁· 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 剧》中曾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 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 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 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 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 亡。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 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 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 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 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剧中,暮霭的黄昏,阴沉沉、灰茫茫,荒野 之中只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只有一棵秃树,象 征着世界的空虚;两个流浪汉脱靴子,倒靴子, 摸靴子,看靴子,象征着摆脱人生的束缚与痛苦; 本是光秃秃的枯树,一夜之间却长出了几片叶子, 象征着总有点微弱的希望。贝尔特把这种荒诞的 形式称为“比喻”。他想让舞台道具开口说话, 把思想变成视觉现象,使人物的情感外化,充分 体现“荒诞”的意识。这些荒诞的舞台形象大大 加强了戏剧的效果,是比对白、台词更重要的戏 剧因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教学设计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教学设计2

等待戈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和萨缪尔〮贝克特。

2.阅读剧本节选部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剧本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困顿与迷惘。

3.领会本剧以荒诞的形式表现社会问题和人生痛苦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理解戈多的含义。

2、理解本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戈多的含义2、理解本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等待,仿佛是生命当中的一个常态。

我们经常会等一个电话,等一趟地铁,等着新年的愿望能够实现,等着和相爱的人,久别重逢。

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是触手可及的,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才会显得更加珍贵。

当然也会有一些等待,是在和幻灭,苦苦做着抗争,经过漫长的等待,用时间等来光明。

我们都有过等待的经历,等待周末,等到考试,等待放假。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等待,为谁风中立中宵,也是等待。

等待是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

今天,我们来感悟贝克特笔下的“等待”——《等待戈多》。

二、作者及剧作简介《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

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

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1906年-1989年),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

三、明确学习目标调动生活中的相关经验,联系剧中人物的经验,以此领会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自我和文本的共同丰富。

四、细读文本1.结合自我经历与体验,与伙伴分享自己对印象深刻的部分的感悟。

2.梳理学习中的初步感受,推进文本细读。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案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案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贝克特及其代表作《等待戈多》的背景和意义;2.能够理解和分析《等待戈多》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3.培养阅读、分析和批判文学作品的能力;4.培养对文学作品进行跨学科解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贝克特及其代表作《等待戈多》的艺术意义;2.理解和分析《等待戈多》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探究《等待戈多》与当代人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等待戈多》选段,初步了解贝克特及其代表作《等待戈多》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2. 导入课堂1.以问题导入:你认为戏剧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你喜欢看戏剧吗?为什么?2.讲解贝克特及其代表作《等待戈多》的背景和意义。

3. 学生阅读课文学生通过阅读选段,了解《等待戈多》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尝试分析其中的文学元素。

4. 课堂讲授1.分析《等待戈多》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主题;2.探讨贝克特对戏剧的颠覆性创新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5. 课堂讨论1.学生自由发言,探讨《等待戈多》对当代人的意义;2.小组讨论,探究《等待戈多》和生活、历史的关系。

6. 课堂总结1.总结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关键点;2.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扩展阅读和资源。

四、学习评价和反馈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反思。

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按照学生的分析和阐述质量进行评价;2.教师从已有的课堂教学经验出发,对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进行评价;3.学生对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学习进行互评,评价对方的参与度、表现和贡献。

五、课后作业布置以下作业:1.以《等待戈多》为题写一篇读后感;2.小组讨论,分析贝克特对戏剧的贡献和影响;3.搜索相关资源,了解当代戏剧的创作和发展情况,写一篇观后感。

六、教学资源授课教师应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学生所需的教材和教辅材料;2.课堂提示音乐或戏剧视频;3.与贝克特和《等待戈多》相关的数字资源和文字资料;4.学生研究、阅读和分析时需要的辅助工具和软件。

语文:新人教选修素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解读

语文:新人教选修素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等待戈多》解读贝克特影响最大的剧作无疑当推《等待戈多》,有人将之视为整个“50年代的杰作”。

不过,最初剧本完稿之后,却是命运多蹇,几度遭到拒绝,直到查拉将之推荐给布兰之后,才出现转机。

可布兰为了募集资金与寻找场地整整花费了三年时间,直到1953年1月5日才终于首演。

演出之后,大多数评论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称之为“现代戏剧的一件大事”;奥蒂贝尔蒂称剧本为“一部完美的作品”,萨拉库誉其为“我们时代的戏剧”,阿努依则将之与皮兰德娄剧作在1923年首演于巴黎一事相提并论,并认为它是“当代戏剧三四部关键剧本之一”。

如今,几乎没有人不把它视为20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力作。

《等》剧之所以受人推崇备至,一方面在于它表达了作者对西方社会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在于它以极其新颖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传统模式。

全剧“什么也没发生,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去,真是可怕”该剧所有台词均引自《荒诞派戏剧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②以下分别简称弗和爱。

,然而正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形式最生动地表达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灾难给西方人所带来的莫大精神空虚与痛苦。

通过人物的无望等待,剧本直喻了整个人类的不幸与痛苦。

继尼采之后,贝克特用直观的戏剧形象再一次归咎于“上帝”。

不管“戈多”是否就是上帝抑或其使者,他在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②两人心目中至少代表了某种希望,然而戈多迟迟不见,“希望总是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

于是,人类只能从死亡中去寻求慰藉与解脱。

如此,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也就从根本上受到了质疑,生与死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弗拉季米尔的话发人深省:“双脚跨在坟墓上难产。

掘墓人慢腾腾地把钳子放进洞穴。

”这种虚无悲观主义思想迷漫全剧,并从一开始就引起观众的关注与共鸣。

正如布瓦德弗尔在首演之后所写评论中所说的那样:“观众们第一次面对死亡;他们见到了人类的焦虑和荒诞体现在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物身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贝克特与 等待戈多课件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贝克特与 等待戈多课件2

精读
探究
(5) 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和自己所看过的 戏剧,比较一下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
答:本题旨在引导大家学会比较阅读,要弄清楚 传统戏剧的三大要素:戏剧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尖 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 说明,其中人物的语言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体 现人物的性格。而荒诞派戏剧却是反传统的表现 手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荒诞性。
精读
探究 (4) 试概括剧中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这两个 主要人物的形象。 答: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 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 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 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 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己苦 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 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 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 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 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人性与个性的人 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1.走近作者
萨缪尔 · 贝克特 (1906 - 1989) ,生于爱尔兰,是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57年写成两幕剧《等待 戈多》,次年在巴黎上演,连演三百场,轰动了西 方剧坛,尔后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文字流传于世。
2.荒诞派戏剧简介 荒诞派戏剧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有萨缪尔 · 贝克特、尤 金· 约耐斯库让· 捷尼等。这个流派开始时被称为“先锋派”。 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西 · 艾思林根据思想和艺术特 点,把它定名为“荒诞派”。此外,也有人根据这一流派 作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称它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 戏剧派”。 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戏剧领域的表现。它宣称: 虚构的真实比日常现实更深刻、更富有意义。在戏剧形式 上,虽然还保持着传统戏剧那样翻幕、分场的特点,但不 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的故事 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

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 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方居然说“不 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 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 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战争那可 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二战”后西 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 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
参考书目:
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 2、《欧美文学史》李尚信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文学教程》汪介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 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 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 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 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 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 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英国著名戏 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 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 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 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 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 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 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 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 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 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
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 对白:
• 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 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
• 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 • 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 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 • 弗拉车米尔 他们没揍你? • 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案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案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贝克特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2.理解贝克特的戏剧理论和《等待戈多》的主要情节;3.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和意义;4.分析《等待戈多》的戏剧形式和艺术手法;5.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贝克特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2.理解贝克特的戏剧理论和《等待戈多》的主要情节;3.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和意义;4.分析《等待戈多》的戏剧形式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贝克特的戏剧理论;2.分析《等待戈多》的戏剧形式和艺术手法。

四、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贝克特的相关资料和《等待戈多》的剧本,并记录下来自己的问题和不理解的地方。

2. 课堂探究(30分钟)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并且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 教学讲解(30分钟)教师讲解贝克特戏剧理论和《等待戈多》的主要情节、主题和意义,介绍并分析戏剧形式和艺术手法,启发学生分析和理解《等待戈多》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30分钟)教师出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用批判性思维回答一些问题,练习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5. 总结反思(10分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让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反馈和调整。

五、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授课模式;2.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3.课程评估和教学反馈。

六、教学评估1.学生自主阅读和课堂笔记;2.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3.学生总结和反思。

七、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其中以《等待戈多》为主教材,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资料、剧本和戏剧评论。

八、备课参考1.《等待戈多》贝克特著;2.《等待戈多》解读书目;3.《戏剧的本质》贝克特著;4.贝克特戏剧《等待戈多》的解读与批评。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课件31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课件31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23
人生四种境界:
(1)自然境界:一种蒙昧状态,无觉解或甚少觉解, 不知道或少知道做事的意义。 (2)功利境界:心胸狭隘,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 意义。 (3)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做事, 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 (4)天地境界:胸怀宇宙,自觉的为宇宙利益做事, 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是圣人。
痛苦、困惑之一:
人生就是这样,既难活又难死,既有 希望,又充满绝望,而归根到底是绝望。
痛苦、困惑之二:
反映了一代人的焦虑,人作为“宇宙之精 华、万物之灵长”,却被残酷的生活和社会压 得无法生存。个性毁灭,生存和奋斗也因之黯 然失色,这是一首时代的失望之曲。
26
我是一只小小鸟(赵传)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 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 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明确:他们只是按动物的本能生活, 毫无可识别的个性,丧失了人类的尊严, 在别人眼里只是两只“非人”的可怜虫。
24
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各方面都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给当时的西方人 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
主题展示:
明确:小说借这两个等待戈多 的人表现了20世纪西方人在现代文明
挤压下的痛苦和困惑。 25
27
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小说所揭示的这种现象?
友情提示:善于读书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方能医愚。”
28
飞得更高(汪峰)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 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我知 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重复
无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练习题第十四篇
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地向他道歉?选出最得体的一项( )
A、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B、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呀!
C、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好吗?
1998年8月的一天,在切瑞顿家的门廊上,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向贝克托尔谢依姆介绍了谷歌的技术和理念。半小时之后,贝克托尔谢依姆就领会了这个新搜索引擎的过人之处,也搞清了它的赢利模式,他对两个年轻人的想法非常感兴趣。
“如果他们每天能吸引到100万次点击,每次点击赚5美分,那就是5万美元,至少他们不会破产吧!”贝克托尔谢依姆当即跑回车上去拿支票簿,开出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这时谷歌公司尚未成立,于是佩奇和布林赶紧去注册,以便拿到这笔钱。后来,贝克托尔谢依姆又向谷歌投入10万美元,切瑞顿自己也投入了20万美元。到今天,这两位原始股东各自所持股份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本文选自2012年《环球人物》,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
文章援引了大卫?切瑞顿两位学生对他的评价,这样对表现大卫?切瑞顿有什么作用?
""
大卫?切瑞顿的求学、就业、致富经历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思念
舒婷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答案】:
【解析】:
下列加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症(zhèng)候症(zhèng)状症(hèng)结
B、嬉(xǐ)笑窥(kuī)视堕(duò)落
C、忏(chàn)悔愤(fèn)怒祈(qǐ)祷
D、咀嚼(jué)倒嚼(jiào)咬文嚼(ji?o)字
【答案】:
【解析】:
全球最富的教授
高峰
和中国许多教授一样,很多外国学者也热衷于通过出书或讲学赚钱,但是要想借此成为亿万富翁却很困难。不过,《福布斯》杂志近期披露,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大卫?切瑞顿的个人资产高达13亿美元(1美元约合6.36元人民币),堪称“全世界最富有的全职教授”。
上小学时,切瑞顿迷上了音乐。他开始参加暑期音乐剧课外班,并多次参加学校合唱团和音乐剧的演出。切瑞顿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经常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因此深得大家喜爱。不过,他的性格也有着特立独行的一面。比如,中学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棒球,切瑞顿却偏偏喜欢短跑,经常一个人练习,一练就是一个小时。
【答案】:
【解析】:
《岳阳楼记》中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行人等待时间小于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时,行人基本能够按照信号灯色通行;反之,强行穿越机动车流的行人比例很高。
2010年上海最牛交警英文怒斥外国人闯红灯的视频红遍网络。可见,被公认为素质高的外国人在中国的这种交通管理制度下,也会无视红灯,来一把“中国式过马路”。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此后,切瑞顿和贝克托尔谢依姆继续合作,先后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和一家云计算设备公司,前者后来被太阳微系统公司以1.2亿美元收购。到目前为止,切瑞顿已经自掏腰包超过5000万美元,先后投资了17家高科技企业,几乎都获得了收益,极少失手。
在切瑞顿的投资记录中,最得意的一次“出手”当属为谷歌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当时,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是斯坦福大学的在读博士,虽然切瑞顿没给他俩上过课,但全校都知道这位教授对互联网和办公司都“门儿清”。事实上,拉里?佩奇两人操心的是如何为他们的技术申请专利,以及为尚未成立的公司筹措资金等问题。但切瑞顿却看得更远:“这好比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应该考虑如何把他们养大。”他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商业理论,并安排他们与自己的老搭档贝克托尔谢依姆见面。
1995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给切瑞顿打了个电话,两人共同创办了花岗岩系统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具有信息交换功能的局域网设备的公司。成立仅14个月后,美国著名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就出资2.2亿美元将其收购,切瑞顿所拥有的10%的股份也变成了2200万美元现金。“几乎一夜之间,我不必再为钱工作了,也不必再为还清购房贷款而发愁了。”他回忆说。
除此以外,切瑞顿的另一个兴趣点或许就是数学了。在众多任课教师中,他对数学老师艾尔文的印象最深刻,他曾经回忆说:“我记得那是1967年的一天,他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们,计算机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当时计算机还是新鲜玩意儿,我们中没有人见过它,但艾尔文已经将一个信念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大脑中。”
中学毕业后,切瑞顿向阿尔伯塔大学的音乐专业递交了入学申请,却没有被录取。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进入该校数学系就读。在大学里,业余时间很充裕,他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练吉他、参加话剧和音乐剧演出,有些朋友甚至认为他是专业的吉他手。不过,切瑞顿始终没能真正从事音乐事业,在读了一段时间的数学专业后,他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又在滑铁卢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当了3年助理教授,1981年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因为这里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锋,而且资金雄厚”。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内在联系?
""
“重洋”与“两颗”的反差,准确地表达了东方民族怎样的性格?
希德哈思?巴特拉曾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他一语道出切瑞顿的独特优势:“科技人才都精通技术,但当他们面对风险投资者时,很可能茫然若失、不知所云,而大卫对一项新技术的前景总能一目了然!”
梁松是切瑞顿在2003年带过的博士生,他对导师的教诲仍记忆犹新:“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并教给我们如何这样思维——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追随潮流。他希望弟子们能够从大处着眼,探寻改变世界的方法!”
【答案】:
【解析】:
概括下面的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22字以内)
日前,网友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发部分网友共鸣,一时间中国人“素质差”的论调甚嚣尘上。但中国式路权分配中,始终过分偏向机动车;行人的路权被严重挤压在时间上,行人等待红灯的时间过长是一大问题。
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答案】:
【解析】:
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贤慧脉搏委屈求全如梦初醒
B、妨碍布署眼花眺乱含糊其辞
C、袒护坟茔不可思议迫不急待
D、截取割剧心情烦躁潸然泪下
【答案】:
【答案】:
【解析】:
下列对四个体育新闻标题修辞艺术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维埃里温柔一刀,拉尔森惊艳一枪”:标题运用了对偶和比拟的手法,句式工整,结构对称,将技艺高超的足球运动员比拟成武林高手,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B、“美国龟跑赢墨西哥兔”:比喻式标题,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踏实敢拼,绝不放弃的美国队,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强大而自信轻敌的墨西哥队这一新闻事实。
C、“高,实在是高!——伊辛巴耶娃再创撑杆世界纪录”:标题中,“高”字既指伊辛巴耶娃跳得高,又表达了对她高超技巧的称赞,语带双关,表意丰富巧妙。
D、“小贝回归圣西罗,‘鸡冠头’压倒金右脚”:标题采用借代手法,以特点代指人物,写出了贝克汉姆个性鲜明的外型特点,标题新颖,吸引读者。
【答案】: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像疯子一样到处寻找墨尔基阿德斯,想让他来揭示一下这场神话般的噩梦中的无穷。
B、贝克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走的是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条创作道路。
C、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
D、小说所叙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故事,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
""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世人的告诫。
""
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作让切瑞顿如鱼得水,他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互联网运转得更快、更安全。在这里,他与来自德国的博士生安迪?贝克托尔谢依姆成为好朋友。当时硅谷涌动着一股创业潮,切瑞顿的许多同事和学生都纷纷“下海”成立科技公司。1982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离开斯坦福大学,与别人合伙创立了太阳微系统公司,但切瑞顿却不为所动,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