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车间分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制剂车间混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682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制剂车间混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制剂车间混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目的建立制剂车间混合岗位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使制剂混合操作程序化、规范化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制剂混合岗位的生产操作3、内容3.1 生产前准备与检查3.1.1检查料斗混合机是否完好,清洁。
3.1.2准备好本工序生产需使用的工器具,检查须清洁、完好,地磅是否清洁、完好。
3.1.3检查物品,人员等是否都在安全线以外。
3.1.4核对上工序移交的物料品名、批号、数量、状态等内容是否与本工序生产相符。
3.2 混合操作3.2.1适用范围:预混剂、粉剂分装前的混合。
3.2.2将料斗推至地磅上,按生产品种准确称量所投物料并将物料依次投入混合料斗中,投料加量不得超过料斗容积的80%。
投料完毕盖好料斗筒盖,检查密封性后用卡箍锁紧密封圈。
所投物料中,加量较少物料应用电子秤准确称量。
投料顺序为:密度小的先加,密度大的后加;量多的先加,量少的后加。
3.2.3将料斗推至混合机上安装好,使料斗下方四腿与混合机提升底盘上的孔位对正。
片剂内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片剂内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标准的片剂内分装岗位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规范进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片剂内分装岗位的生产操作。
3、责任:岗位操作人员、岗位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QA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班前检查4.1.1 厂房及附属设施4.1.1.1 检查操作间的顶棚、四壁(包含窗户)、地面及其交接处是否清洁。
4.1.1.2 检查操作间内的所有管道、风口、灯具及灯具与墙壁或顶棚的交接处是否清洁。
4.1.1.3 检查进入操作间的水、电、气、汽供应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生产要求;4.1.2 空气净化系统4.1.2.1 操作间的温度是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是否控制在45~65%;要求本生产岗位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并观察压差指示装置,与相邻房间静压差大于5Pa。
4.1.2.2 确认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是否净化,微生物数和尘粒数的监控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4.1.3 设备、仪器、仪表、量具、衡器4.1.3.1 生产用设备、仪器是否已清洗、消毒(灭菌),状态标志是否明显。
4.1.3.2 生产用仪器、仪表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有状态标志,是否定置放置,处于待生产状态。
4.1.4 物料4.1.4.1 药品生产过程所需包装的中间产品,是否有合格检验报告单或明显的标签标示可用。
4.1.5 文件4.1.5.1 生产用现行标准文件(片剂内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是否齐全。
4.1.5.2 上次记录或凭证是否填写完整;本次生产用记录和凭证是否准备齐全。
4.1.5.3 有质量部QA核发的清场合格证,说明生产环境及室内的物品均符合生产要求。
4.2 生产前准备工作4.2.1 岗位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先检查上一班次的清场情况,是否有清场合格证,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如超过有效期,则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
4.2.2 操作工(至少2人),要详细阅读产品生产指令和产品生产记录的有关指令。
{安全管理制度}固体制剂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4.1混合机启动后,严禁进入混合料斗运行区内,人应在防护线外, 操 作人员不允许长时间离开生产现场。
• 4.2混合机在运行中,不得将手及硬物伸入靠近混合料斗。 • 4.3提升料斗未被夹紧或有偏离时,严禁下步操作。
记录。 • 3.3 清场 • 操作完毕及时清场,清场按«清场管理规程»及各相关清洁操作规
程进行,并填写清 • 记录,最后关闭好本岗位电源、水、除尘机组后操作人员才能离
开现场。
• 4、安全注意事项 • 4.1禁止带打火机、等火源进入生产现场。 • 4.2所有生产区的操作人员不能佩带饰物,化妆,染指甲,不能
口机发热部位烫伤和机械划伤、碰伤等。 • 4.3为防止静电,放料时操作人员应先将料斗提升机上的静电
连接钳将不锈钢桶夹紧后,才能放料。
• 5.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 5.1在操作过程中停电时,若是短时间停电,操作人员应在岗位 等待,来电后继续操作;若是长时间停电,操作人员应将物料 收集密闭好,未封口的包装也应密闭保存,人员退出操作间。
• 5.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 5.1打码操作过程的控制及复核:打印好第一张标签,交复核人 员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操作。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0.8.1820.8.18Tuesday, August 18, 2020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2:12:4022:12:4022:128/18/2020 10:12:40 PM
• 5、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 5.1料斗混合机在运行时,发生异响、怪叫或漏油等不正常现象应
制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制剂车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做好生产装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本规程,员工在进行岗位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农化公司制剂车间各岗位的安全操作。
3 各岗具体操作要求3.1总则:3.1.1严格执行“四不离人”制度,设备不停不离人,物料输送不离人,室外巡检不离人,恶劣天气不离人;3.1.2各岗位工作结束及吃饭期间必须关闭所有进出设备的阀门,班长负责复核;3.1.3剂型车间乳油生产时,必须启动车间内的轴流风机进行通风,以降低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的浓度;3.1.4吸放料有机溶剂时必须接好静电消除器,投放料时必须开启轴流风机;3.1.5女职工留长发者应将头发扎好,防止卷入设备伤人;3.1.6各车间移动插座盒盖应及时盖好,并保持完好;3.1.7复配工在转吸料时,必须详细检查好流程,开关两个以上关键阀门时,必须经投料员或班长确认方可进行;3.1.8投料完成后,启动搅拌前,必须将釜盖轻轻盖好,以防引起撞击火花,若一人不能完成则必须有人协助;3.1.9分装质检员、班长必须对分装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检查好,确保不破皮,不漏电,保证良好的静电接地;3.1.10事故柜内物品非事故状态严禁动用,复配班长认真交接;3.1.11班长或投料员每班必须保证到原剂型车间巡检一次,并详细记录巡检结果;3.1.12各分装车间的封口机、喷码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接好静电接地;3.1.13反应釜(或剪切釜)投料完成后或在备用状态时,必须封好釜口,投料员现场检查确认;3.1.14不得在车间内使用就餐工具,不得将饭缸、饭盒带入分装车间,若确需喝水可到班长交班室;3.1.15吃饭间必须保证有人巡检,质检员和投料员必须将所用设备停好电,将分装、复配各自分管的物料阀关闭后方可前去就餐;3.1.16乳油搅拌取样时,需静止30分钟后再取样;3.1.17粉剂车间必须清扫卫生时,严禁用风吹,必须用拖把或笤帚清扫;3.1.18各车间的电源插座的插头必须先将防爆断路器关闭并保证三孔好用,并且保证完好。
制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制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制剂车间的安全生产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制剂车间应制定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制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的参考范本:一、车间入口控制1.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制剂车间。
2.每位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帽子、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保持卫生。
二、化学品安全1.所有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柜子或储存区域中,远离火源和高温。
2.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使用化学品时,要注意防止溅及皮肤和眼睛,并及时处理意外溅漏。
三、设备操作安全1.在操作设备前,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经过相应的培训。
2.维修和保养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燃气和其他能源,并在工作结束后重新启动设备。
3.使用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四、消防安全1.车间内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2.车间内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并确保工作人员了解火灾逃生和灭火方法。
3.严禁在车间内吸烟或使用明火,并保持车间内通风良好。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为应对突发事件,车间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应急逃生和救护方法。
2.在发生火灾、泄漏、爆炸等情况时,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及时报警。
3.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六、作业人员安全1.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进入制剂车间。
2.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并及时更新工作技能和知识。
3.工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
4.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以上仅为制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个参考范本,具体内容应根据制剂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制剂车间的安全是维护员工健康和企业发展的基础,车间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制剂车间的安全生产。
制剂车间分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elieve what he said, but don't take it seriously.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制剂车间分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制剂车间分装岗位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使制剂分装过程程序化、规范化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制剂内包装的生产操作3.内容3.1.生产前的准备与检查3.1.1检查包装指令及相关记录等是否齐全,是否有与本批生产无关的指令及记录,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料。
3.1.2按要求对电子秤及使用的容器、器具、小工具等进行检查,要求清洁完好。
3.1.3根据批包装指令,检查内包装和待包装品的品名、批号、数量、外观质量等均是否相符。
3.1.4按要求对内包装材料进行脱包,外表面清洁等分装前的处理。
3.1.5检查操作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2放料将装有合格中间产品的料斗整体推至料斗提升机上。
启动料斗提升机上的“提升”按钮,将料斗提至适当高度后,在放料口的正下方放置接料桶,开启料斗上的快开阀门放料。
放料时操作人员应控制好放料速度,防止放料过快将料溅到接料桶外。
3.3分装3.2.1开启电子秤,按工艺要求设定好参数,用一架电子秤称出单个内包材的平均重量并用另一架电子秤进行复核,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微调,直至装量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开始分装。
3.2.2在分装过程中1次/30分钟随机抽查若干个分装好内包装单元,要求装量准确、外形整洁、封口紧密。
3.2.3分装过程的前、中、后各检查记录一次包装参数情况,并在每班分装生产的前、中、后各检查记录一次待包装品及内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材料使用正确无误。
3.2.4操作必须按生产记录的要求依次进行,并及时如实填写操作记录。
3.3清场操作完毕及时清场,清场按《清场管理规程》及各相关清洁操作规程进行,并填写清场记录,最后关闭好本岗位电源、水后操作人员才能离开现场。
4.安全注意事项4.1所有生产区的操作人员不能佩带饰物、化妆、染指甲等,不能裸手接触物料。
分装岗位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分装岗位操作规程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分装岗位操作的管理职责:操作人员、质监员、工艺员、车间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实施内容:1. 准备工作1.1 检查生产现场应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温湿度应符合30万级洁净区要求。
1.2 所有设备应有“设备完好”标识。
1.3 所有工器具及容器应有“已清洁”标识。
1.4 从中转站领取物料,根据物料单核对物料。
1.5 符合上述条件,车间工艺员下发本岗位的“批生产记录”和“生产在线状态”单,操作人员按批生产记录填写“生产在线状态”单并挂在操作间门上。
2. 生产操作2.1 认真阅读批生产记录,按步骤操作,及时填写记录和各项凭证。
2.2 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3 贴标机上的批号应与药品批号一致,并双人复核。
2.4 用清洁的器具将片子或胶囊加到料斗中,不得裸手接触物料,设定数片机速度应与输送速度一致,旋盖、送盖是否同步,封口机的封口气密性是否良好,标签上的批号是否清晰等,试车合格后正式生产。
2.5 随时检查质量,不合格品及时挑出返工。
2.6 生产结束后,填好物料单放在产品内。
2.7 及时清理,回收废片、尾片按《物料平衡管理规程》进行物料平衡。
经QA人员复核在批生产记录和物料单上签字后交与外包。
2.8 生产过程随时观察物料及设备情况,发现异常按《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处理。
3. 清场3.1 本岗位生产结束后,按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数片间的清洁、清场。
3.2 按洁净区容器具清洁规程清洁容器具、工具、手套。
3.3 按《理瓶机清洁规程》、《数片机清洁规程》、《塞纸、旋盖组合机清洁规程》、《封口贴标组合机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3.4 确认现场无上批生产遗留物后,房间挂“已清洁”标志,请QA检查清场情况,待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本归入本批生产记录,副本贴在房间门上。
带着本批批生产记录离开现场,批生产记录交车间工艺员。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制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制剂车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做好生产装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本规程,员工在进行岗位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农化公司制剂车间各岗位的安全操作。
3 各岗具体操作要求3.1总则:3.1.1严格执行“四不离人”制度,设备不停不离人,物料输送不离人,室外巡检不离人,恶劣天气不离人;3.1.2各岗位工作结束及吃饭期间必须关闭所有进出设备的阀门,班长负责复核;3.1.3剂型车间乳油生产时,必须启动车间内的轴流风机进行通风,以降低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的浓度;3.1.4吸放料有机溶剂时必须接好静电消除器,投放料时必须开启轴流风机;3.1.5女职工留长发者应将头发扎好,防止卷入设备伤人;3.1.6各车间移动插座盒盖应及时盖好,并保持完好;3.1.7复配工在转吸料时,必须详细检查好流程,开关两个以上关键阀门时,必须经投料员或班长确认方可进行;3.1.8投料完成后,启动搅拌前,必须将釜盖轻轻盖好,以防引起撞击火花,若一人不能完成则必须有人协助;3.1.9分装质检员、班长必须对分装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检查好,确保不破皮,不漏电,保证良好的静电接地;3.1.10事故柜内物品非事故状态严禁动用,复配班长认真交接;3.1.11班长或投料员每班必须保证到原剂型车间巡检一次,并详细记录巡检结果;3.1.12各分装车间的封口机、喷码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接好静电接地;3.1.13反应釜(或剪切釜)投料完成后或在备用状态时,必须封好釜口,投料员现场检查确认;3.1.14不得在车间内使用就餐工具,不得将饭缸、饭盒带入分装车间,若确需喝水可到班长交班室;3.1.15吃饭间必须保证有人巡检,质检员和投料员必须将所用设备停好电,将分装、复配各自分管的物料阀关闭后方可前去就餐;3.1.16乳油搅拌取样时,需静止30分钟后再取样;3.1.17粉剂车间必须清扫卫生时,严禁用风吹,必须用拖把或笤帚清扫;3.1.18各车间的电源插座的插头必须先将防爆断路器关闭并保证三孔好用,并且保证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制剂车间分装岗位安全操
作规程正式版
制剂车间分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
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
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目的
建立制剂车间分装岗位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使制剂分装过程程序化、规范化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剂内包装的生产操作
3.内容
3.1.生产前的准备与检查
3.1.1检查包装指令及相关记录等是否齐全,是否有与本批生产无关的指令及记录,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料。
3.1.2按要求对电子秤及使用的容器、器具、小工具等进行检查,要求清洁完
好。
3.1.3根据批包装指令,检查内包装和待包装品的品名、批号、数量、外观质量等均是否相符。
3.1.4按要求对内包装材料进行脱包,外表面清洁等分装前的处理。
3.1.5检查操作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2放料
将装有合格中间产品的料斗整体推至料斗提升机上。
启动料斗提升机上的“提升”按钮,将料斗提至适当高度后,在放料口的正下方放置接料桶,开启料斗上的快开阀门放料。
放料时操作人员应控制好放料速度,防止放料过快将料溅到接料桶
外。
3.3分装
3.2.1开启电子秤,按工艺要求设定好参数,用一架电子秤称出单个内包材的平均重量并用另一架电子秤进行复核,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微调,直至装量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开始分装。
3.2.2在分装过程中1次/30分钟随机抽查若干个分装好内包装单元,要求装量准确、外形整洁、封口紧密。
3.2.3分装过程的前、中、后各检查记录一次包装参数情况,并在每班分装生产的前、中、后各检查记录一次待包装品及内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材料使用正确无误。
3.2.4操作必须按生产记录的要求依次进行,并及时如实填写操作记录。
3.3清场
操作完毕及时清场,清场按《清场管理规程》及各相关清洁操作规程进行,并填写清场记录,最后关闭好本岗位电源、水后操作人员才能离开现场。
4.安全注意事项
4.1所有生产区的操作人员不能佩带饰物、化妆、染指甲等,不能裸手接触物料。
4.2操作人员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过程中防止被封口机发热部位烫伤和机械划伤、碰伤等。
4.3为防止静电,放料时操作人员应先
将料斗提升机上的静电连接钳将不锈钢桶夹紧后,才能放料。
5.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5.1在操作过程中停电时,若是短时间停电,操作人员应在岗位等待,来电后继续操作;若是长时间停电,操作人员应将物料收集密闭好,未封口的包装也应密闭保存,人员退出操作间。
5.2分装结束,进行物料平衡率、收率计算。
平衡率要求为98.0%-100.0%,若超出规定范围,则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进行分析、处理。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