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接收设备灵敏度
接收机灵敏度分析

接收机灵敏度分析
噪声性能是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接收机的前端,会存在各种噪声源,包括热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等。
热噪声是由于接收机系统中的电阻上的热运动所引起的,它是一个与频率无关的噪声源,可以通过降低系统的温度来减小热噪声。
而放大器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放大器自身的噪声系数,噪声系数越小,接收机的灵敏度就越高。
因此,要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需要在设计中降低噪声源,并提高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增益控制技术也对接收机的灵敏度有很大影响。
在接收机中,信号会经过多个放大器进行放大,每个放大器的增益都会对接收机的灵敏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增益越大,接收机的灵敏度就越高。
但是,过大的增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增加了噪声源的放大、增加了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等。
所以,在接收机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放大器的增益,避免灵敏度过高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射频前端的设计也是接收机灵敏度分析的重要方面之一、射频前端是指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部分。
合理设计射频前端可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在射频前端设计中,要尽量减小信号的损耗,提高信号的输入功率。
同时,还要设计适当的滤波器来抑制杂散信号,提高接收机对目标信号的检测和区分能力。
另外,混频器的选择和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的关键组件,直接影响到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总的来说,接收机灵敏度的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噪声性能、增益控制技术和射频前端的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可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实现更远距离、更高质量和更大容量的无线通信。
接收灵敏度计算

接收灵敏度计算
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器对输入信号变化的敏感程度。
一般来说,接收灵敏度越高,接收器对更小幅度的信号变化都能正确地检测和解调。
接收灵敏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 接收器的噪声系数(Noise Figure):噪声系数是衡量接收
器噪声性能的指标,它表示接收器引入的噪声相对于理想噪声源的增益倍数。
噪声系数越小,接收器的噪声性能越好,接收灵敏度也就越高。
2. 接收器的增益:接收器的增益决定了输入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的增益,增益越高,输入信号在接收器内部被放大的程度越大,对输入信号的灵敏度也就越高。
3. 接收器的带宽:带宽是指接收器能够传输和处理的信号频率范围,带宽越宽,接收器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灵敏度也就越高。
4. 接收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信噪比是
指信号和噪声的功率比值,它描述了接收器输出中有用信号的功率与噪声功率之间的关系。
信噪比越高,接收器对输入信号的灵敏度也就越高。
综上所述,接收灵敏度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接收器的噪声系数、增益、带宽和信噪比等因素。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根据接收器的具体参数进行推导和计算。
接收机灵敏度定义

接收机灵敏度定义蠢|薅吨多渡电子战技术文选一九九六年第一期j{,一2|I接收机灵敏度定义,-TgS0’l接收机灵敏度描述了接收机髓接收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的最小信号强度.灵敏度是一十功率电平,一般用dBm表示(通常是一个很大的负clBm数).它也可用场强(微伏/米)来表示.简单地说,如果链路方程的输出是等于或大于接收机灵敏度的”接收功率”,链路就起作用——也就是说接收机能充分提取发射信号中的信息.如果所接收的功率低于灵敏度,则恢复信息的质景将低于规定的质量.在哪定义灵敏度在接收天线的输出端定义接收系统的灵敏度是一个好方法,虽然不总如此.如图l所示.如果在这一位置点定义是敏度,接牧天线的增益(dB)可加到到达接收天线的信号功率(dBm)上来计算进入接收系统的功率.这意味着天线与接收机之间的任何电缆损耗和前置放大器及功率分配网络的影响在计算接收机系统灵敏度时都要考虑.当然,如果弥正要购买接收机,{I|遣商的性能指标会假设天线和接收机之闻授有任何东西,接收机灵敏度(与接收机系统灵敏度不同)应在接收机输入端定义.上述争论豹本质是关于电缆,连接器的损耗,它们梭当作天线(或天线阵)的一部分必须在定义天线增益时考虑.这些似乎是不重要的,但富有经验豹人会告诉你购买或销售设备时,这方面的误解会引起许多激烈的争论天生增堂,在生蔗卫系蠛夏蕞度l和舟配网l l..............在土定挂甚曼厦圈l接收机蕞境灵t皮在接收夭境的输出■室兑使樽舅选天线的量小可接收信号艟由灵赣窿与养巍增盏之和来稳定.灵敏度的三个组成部分接收机灵敏度有三个组成部分:热噪声电平(称KTB)I接收机系统噪声系数及为从接收的信号中充分获取所需信息面要求的信噪比.IKTB实际上是以下三个值的乘积:K是波尔兹曼常效(1.38×l0焦耳/X)T是工作温度(1()B是接收机有效带宽KTB定义了理想接收机中的热噪声功率电平.当工作温度设在290’K,面接收机带宽设在IMHz,则KTB的值约为一114dBm.常《JED》Aug.1995PP.64~65.王燕译何自强控一J9一囟电子战技术文选一九九六年第一期表示为:KT’B一一1】4dBm/MHz根据谤经验数,任何接收机带宽内的理想热噪声电平都能被迅速算出.倒:若接收机带宽为】00kHz,KTB为一114dBm—l0dB-=一i2,]dBm一噪声系数如果买不到理想接收机(事买上不可能有理想接收机…一译注,那么所接收的信号就会增加一些簸外的噪声.接收机带宽内的噪声与只有KTB时存在的噪声值之比称作噪声系数.实际上,把噪声系数定义为必须进入理想无噪声接收机输入端以产生实际存在于接收机输出端的噪声的冼值(噪声/KTB)(图2)并不十分准确.同样的定义也用于放大器的噪声系鼓.围2接收祝的骠声系教是接收机加所接收信号的热噪声渔,谖娃t折算接收机输入端接收机或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是制造商规定的,而系统噪声系数的确定还要复杂一点.首先考虑接收系统非常简单的情况:有一部由有损耗电缆(或任何无增益无源器件,如:无源功分器)连接到天线的简单接收机.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和接收机问的全部损耗只要加到接收机的噪声系致上就能确定系统的噪声系致.例如:如果天线辕出端和噪声系致为l2dB的接收机之间有一根损耗为10dB的连接电缆,那么系统噪声系数就是22rib.现在考虑包括前置放大器的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如图3所示L,(天线与前置放大器问的损耗,单位为aB),G(前置放大器增益,单位为aB),N(前置放大器噪声系数,单位:dB),1.a(前置放大器与接收机闻的损耗,单位:aB)和Nz(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单位:d13)定义为变量.该系统的噪声系数(NF)由以下公式确定:NF—L一I-N.—卜D,丽一圈围3接收系境的噪声系数可通过增加一裁置艘大嚣来泼小.其中L和N.值直接代人,而D是由前置放大器后一切元器件引起的系统噪声系数的降低值.D值由圈d中的曲线确定. 从横坐标上接收机的噪声系数Nn值处厦一条垂线,再由前置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与增益之和减去前置放大器和接收机之同的损耗(N.十G--L)值处画一条水平线.这两条线相交在降低因子曲线上+用dB表一2D一电子战技术文选一九九六年第一期示.如图示倒接收机噪声系数为12dB,前置放大器增益与噪声系数之和减去到接收机的损耗是l70B(如:L5dB增益,5dB声系数和3圆损耗)其降低量是ldB|天线和前置放大器之间的损耗是2dB,那么系统噪声系数将是2dB+56BldB=8dB.∞三25苎舶}To55’0,5O2500¨R,,ndBl固{饯表可确定由翦置放大器后昕胄部件写的系境噪声幕数的降低值.要求的信噪比接收机正常工作要求的信噪比(sNR) …………’,l欢迎订阅●…t.tt’…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倍号携带的信息类型, 运载信息的詹号f6寸类型,接收机输出端e1信号处置方一及信号信息的最终用速.重娶岛是认识孔为确定接收机灵敏虚必须定义所播R是检波前的sKR,称RFSNR或载故与噪声比(c}诹).在菜些谓制情况,接收机输出信号的SNR远大于RFSNR.倒如如接收系统有效带宽为10MI-I7.系统噪声系数为t0B,设计成接收自动处弹的脉冲信号,其灵敏度为:K1B+噪声系数十所需信噪比=(一li4dBm+10dB)+10dB+15dB=一79dBm下期将讨沦具博细节,如用”微伏/米”场强定义接收机是敏度以受如何定义空同的信号强度(霞设它是功率,实际上则为场强,囡功率实际上只能精确定义在导线或电路内).我们将讨论对电子战极重要的专甩接收机的典型灵敏度,动态范围特性,各种信号调制特性下的灵敏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接收机的普通应用.《电子战技术文选》杂志的征订工作~尚未结束,欢迎国内新老用户速来办理订阋手续具体订阅办法如下:①通过银行将订书款和订单一并汇寄到②邮局汇款请汇到:帐户:电子部电子对抗专业情报罔四川省成都市外西茶店子29信箱9分箱开户行:工商行成都市垒牛蘧办事处《电子战技术文选》编辑部朱宝冒帐号:2211441013l邮政编码t8100~6—2I一。
基站接收灵敏度和信噪比优化

基站接收灵敏度和信噪比优化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移动通信信号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号强弱和噪声干扰。
因此,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和优化信噪比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任务。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接收用户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转发给目标接收设备。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和稳定性,基站的接收灵敏度和信噪比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接收灵敏度是指基站能够接收到的最弱信号的幅度。
提高接收灵敏度可以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改善通信质量。
在实际设置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天线的高度、增加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优化天线方向等方式来提高接收灵敏度。
例如,可以将基站天线设置在较高的建筑物或者山顶上,以便更好地接收到远处用户发送的信号。
此外,通过增加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增强基站对弱信号的接收能力,从而提高接收灵敏度。
其次,信噪比是指接收信号与背景噪声之比。
在移动通信中,背景噪声来自于天气条件、电子设备等干扰源,对于信号的接收和解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优化信噪比,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和优化其方向,可以减少多径传播路径带来的干扰。
此外,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如Turbo编码和LDPC编码,可以在传输过程中纠正一定数量的错误,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另外,使用自适应调制技术,根据信道条件自动调整传输速率和调制方式,可以提高信噪比。
最后,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等技术,可以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
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天线技术来提升基站的接收灵敏度和优化信噪比。
多天线技术包括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和Beamforming等。
通过在基站处设置多个天线和使用适当的天线阵列算法,可以获得多个独立的传输通道,从而提高接收灵敏度和优化信噪比。
此外,利用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减小多径干扰并增强目标信号的接收。
接收灵敏度技术在通信电子中的应用

接收灵敏度技术在通信电子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通信电子产品不断涌现,这些产品的核心就是各式各样的芯片。
而在这些芯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就是“接收灵敏度”。
那么接收灵敏度技术是什么,它在通信电子中的应用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接收灵敏度技术?接收灵敏度技术就是指芯片或电子设备接收信号的灵敏度。
简单来说,接收灵敏度越高,设备可以接收到的弱信号就越多,信号的质量也会更好。
因此,接收灵敏度的高低关系到一个设备接收信号的能力。
二、接收灵敏度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现在的无线通信更多地使用数字信号传输,而数字信号的传输需要使用一定的纠错码。
在弱信号情况下,误码率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要提高通信的质量,就需要提高设备的接收灵敏度。
在无线通信中,接收灵敏度越高,设备可以捕捉到的微弱信号就越多,通信品质就会更加稳定。
三、接收灵敏度技术在语音通话中的应用语音通话中的噪声抑制也需要借助于接收灵敏度技术。
当设备接收到来自发射端的语音信号后,会自动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且根据接收灵敏度的高低给出一个最优的噪声抑制参数。
因此,在通话过程中,接收灵敏度越高,抑制噪音的能力就越强,通话质量也会越好。
四、接收灵敏度技术在基站中的应用在无线电通信中,设备和基站之间的接收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当基站的接收灵敏度不足时,设备传输过来的信号可能就无法到达基站,从而导致通信失败。
因此,提高基站的接收灵敏度对于扩大通信范围和提升通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五、总结在现代通信中,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依靠接收灵敏度技术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不同的通信产品,对于接收灵敏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通信电子产品,都需要借助于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接收灵敏度技术。
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接收灵敏度技术也会变得更加精确和人性化,为人们带来更加高效、舒适的通信体验。
接收灵敏度指标分析 强度量值

接收灵敏度指标分析本文对接收机设计、测试一些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噪声系数对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本振频率误差与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两种表达方法有何联系等进行了一些较为接近理论的分析。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的限制一定会有很多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讨论。
接收灵敏度是检验基站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它是制约基站上行作用距离的决定性技术指标,也是RCR STD-28协议中,空中接口标准要求测试的技术指标之一。
合理地确定接收灵敏度直接地决定了大基站射频收发信机的性能及其可实现性。
它是对CSL系统的接收系统总体性能的定量衡量。
接收灵敏度是指在确保误比特率(BER)不超过某一特定值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天线端口测得的最小接收功率,这里BER通常取为0.01。
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可以用下列推导得出:根据噪声系数的定义,输入信噪比应为:(S/N)i=NF(S/N)o其中NF为噪声系数,输入噪声功率Ni=kTB。
当(S/N)o为满足误码率小于10-2时,即噪声门限,则输入信号的功率Si即为接收灵敏度:Si=kTBNFSYS(S/N)o (1)其中:k: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 J/K);T:绝对温度(K);B:噪声带宽(Hz);NFSYS:收信机噪声系数;(S/N)o:噪声门限。
k、T为常数,故接收机灵敏度以对数形式表示,则有:Si=-174dBm+10lg B+ NFSYS+(S/N)o (2)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噪声系数为3dB的PHS系统,其带宽计为300KHz,如果系统灵敏度为-107dBm,则该系统的噪声门限为:(S/N)o=174-107-10lg(3×105)-3=9.2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为提高接收机灵敏度也即使Si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降低系统噪声系数,另一个是使噪声门限尽可能的小。
π/4DQPSK有三种解调方式:基带差分检测、中频差分检测、鉴频器检测。
基础:接收机灵敏度

基础:接收机灵敏度雷达接收机主要进⾏的是滤波、放⼤、频率转换等信号处理,⽽固有噪声存在于整个接收机前端系统,从⽽对接收的雷达信号产⽣影响,降低了输⼊射频信号的信噪⽐。
接收机的性能关系到雷达的正常⼯作,接收机根据系统架构可以分成:超外差接收机、宽带中频接收机、零中频接收机、数字中频接收机等。
接收机在朝着⾼集成度、低功耗、射频前端的软件化、数字化发展。
所有接收机的灵敏度都受到热噪声的限制,⽽在雷达中,主要是来⾃接收机的热噪声(⽽不是外部噪声源)。
所以,系统的噪声系数决定了最⼩可检测有⽤信号或者叫接收机的灵敏度。
噪声系数的线性描述:噪声因⼦,是⼀个⽆单位的量,它是接收机所有的输出噪声(包括输⼊信号引⼊的噪声和接收器本⾝产⽣的噪声)和仅有输⼊噪声产⽣的输出噪声之⽐。
级联系统的噪声系数可由如下公式表征:假设在⼀系列放⼤器链路中,第⼀级放⼤器的增益是G1、噪声系数为F1,第⼆级放⼤器的的增益是G2、噪声系数为F2,第三级放⼤器的增益是G3、噪声系数为F3,以此类推,那么总的噪声系数F如下式所⽰:如果G1值很⾼,那么除了F1之外,其他项的贡献都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个良好设计系统追求的⽬标。
因此,系统噪声系数很⼤程度上取决于接收机链路的第⼀级。
在⼤多数现代雷达系统中,采⽤基于砷化镓(GaAs)或氮化镓(GaN)的半导体低噪声放⼤器(LNA)。
这些部件彻底改变了雷达接收机的设计,使雷达接收机噪声系数轻松提⾼1dB,这⽐以前的系统好10倍左右。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代价的,避免失真也是⾄关重要的,因此低噪声放⼤器具有线性是⾄关重要的。
⼀个⾮常⾼的增益器件(⼤的G1)往往缺乏线性度,因此,在线性度和噪声系数之间进⾏权衡是接收机设计的⼀个重要⽅⾯。
系统所能接收的信号越微弱,则表⽰接收机的灵敏度越⾼。
常温下的接收机灵敏度由噪声系数、匹配带宽和所需信噪⽐决定。
下⾯是案例计算:低PRF的C波段雷达⼯作频率为6.0GHz,抛物⾯天线直径2m,发射脉冲串的峰值功率为1MW,脉冲宽度2us,PRF是250Hz。
光纤通信第三章3-接收机灵敏度

系统升级与维护
兼容性
当考虑升级光纤通信系统时,必须确保新接 收机与现有系统的其他部分兼容。这包括与 发送器、中继器和网络的兼容性。不兼容的 设备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通信中断或其 他不可预测的行为。
维护和修理
在光纤通信系统的运营期间,接收机可能需 要定期维护和修理。这可能涉及清洁光学元 件、检查连接器和电缆、以及更换损坏的组 件等任务。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必须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并快速修理任何
光纤通信第三章接收机灵敏度
目
CONTENCT
录
• 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 • 接收机灵敏度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 提高接收机灵敏度的方法 • 接收机灵敏度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 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01
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
定义
接收机灵敏度是指接收机在特定噪声背景下,能够检测到的最小 信号功率。它反映了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噪声水平
接收机的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都会影响其灵敏度。内部噪声 主要由电子器件的热噪声和散 粒噪声引起,外部噪声则包括 环境噪声和邻近信道的干扰噪 声。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接收机在保证一 定性能指标下,能够接收的最 大信号功率与最小信号功率之 比。动态范围越大,表示接收 机能够在较大的信号变化范围 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100%
噪声来源
主要包括散弹噪声、热噪声和激 光器自发辐射噪声等。
80%
信噪比改善
通过降低噪声、提高信号功率或 降低系统带宽等方法可以提高信 噪比,从而提高接收机灵敏度。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
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输入信号功率范围,即最大可承受的信号功率与 阈值信号之间的差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接收设备灵敏度
灵敏度介绍及计算
接收灵敏度是检验基站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我们经常谈及的某产品或者某设备的灵敏度,其实是最大可用灵敏度,即指保证接收设备正常工作所需输出信号电平或信噪比。
信噪比(S/N)是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信噪比的计量单位是dB,计算公式如下:
S/N=10lg(PS/PN)= 20Lg(VS/VN)
Ps: 信号的有效功率
Pn:噪声的有效功率
Vs:信号电压的“有效值”
Vn:噪声电压的“有效值”
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噪声越少。
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
信噪比是接收设备的关键指标,也是计算灵敏度的直接参数。
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单位是dBm。
Si = -173.93 dBm + 10lgBW + NFSYS + (S/N) BW:信号带宽(Hz)
NFSYS:收信机噪声系数
S/N:信噪比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为提高接收机灵敏度也即使Si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a)降低系统噪声系数,
b)提高信噪比
c)减小信号的带宽
SX1278灵敏度的分析
我们为了计算其灵敏度,只需要测量信噪比和噪声系数即可。
在SX1278的数据手册中我们查询到了以下的数据。
不同扩频因子SF下,信道的信噪比:
不同链路增益下的噪声系数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带宽的灵敏度:
BW=125K参考值:
计算值:
RFS_L125_HF
RFsensitivity, Long-Range
Mode, highest LNA gain,
Band1, 125kHz bandwidth
SF=6-123dBm
SF=7-125dBm
SF=8-128dBm
SF=9-130dBm
SF=10-133dBm
SF=11-135dBm
SF=12-138dBm BW=250K参考值:
计算值:
RFS_L250_HF RFsensitivity, Long-
Range Mode, highest
LNA gain, Band1,
250 kHz bandwidth
SF=6-120dBm
SF=7-122dBm
SF=8-125dBm
SF=9-127dBm
SF=10-130dBm
SF=11-132dBm
SF=12-135dBm LORA接收模式下的灵敏度同样适用于灵敏度Si的计算公式。
灵敏度与无线通信距离的关系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传输距离跟频率的关系,自由空间损耗描述了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候的能量损耗,由以下公式计算:
Los = 20lg(F) + 20lg(D) + 32.4
F:频率,单位:MHz;
D:距离,单位:Km;
根据前面的自由空间损耗计算公式,频率越高,自由空间损耗越大。
但是许多人根据这个结论,认为在相同的距离下,频率越高,功率损耗越大,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因为自由空间的能量损耗是能量扩散损耗,与频率无关。
而自由空间损耗之所以与频率有关是为了简化计算,因为接收天线的增益是与频率有关的。
当然,功率损耗与频率还是有关系的,这主要是与大气环境有关,如空气质量,雨水等
由此简单介绍一下,灵敏度和无线传输距离的关系。
影响的主要因素:
a)发射功率b)接收天线增益
c)发射天线增益d)接收机灵敏度
e)自由空间损耗
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接收灵敏度对传输距离的关系。
我们用SX1278的预设参数来分析,
发射功率TP10dBm
1278预设配置F:433MHz,BW:125KHz,SF=8
灵敏度Si-126dBm
Los = TP – Si = 138
Los = 32.44 + 20lgd(Km) + 20lg f(433) = 85.13 + 20lgd(Km)
自由空间损耗:35dB(大气衰减: 35dB(根据目前市场上的模块实际传输距离算出的))
馈线的损耗:约为8dB~10dB。
空间+馈线损耗:45dB左右。
D(Km)Los +其他损耗(dB)灵敏度Si(dBm)
185.13 +45-120.13
1.286.71 +45-121.71
1.588.65 +45-123.65
291.15 +45-126.15
2.492.73 +45-127.73
394.67 +45-129.67
497.17 +45-132.17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们用的1278模块,在天线阻抗匹配一致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以达到2Km。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
a)空间损耗直接影响到灵敏度。
也就是说在接收设备的前段设计的插损,也直接反映
在灵敏度上(前段滤波器使用低插损的LC滤波器、天线的阻抗匹配一致)。
b)空间损耗6dB,传输距离减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