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

合集下载

陈氏太极拳如何正确学习陈氏太极

陈氏太极拳如何正确学习陈氏太极

陈氏太极拳如何正确学习陈氏太极太极拳的学习方法1、由简至繁初学者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用太在意配合呼吸来做动作,可以先采用适合自己的呼吸,先将拳架,形态,这些基本的动作练好之后再配合呼吸练习太极,一定要先从简单的开始练习,打好基础。

2、缓慢轻柔太极拳行拳的呼吸,比人们平时的呼吸要求更平和、徐缓、均匀、深长,达到吸之轻轻,呼之绵绵,没有闭气、憋气、向下压气、强提拉气和用劲逼气的现象。

太极拳的练习非常讲究速度和呼吸的配合,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从简单的太极拳呼吸开始入手,越练越慢才行。

3、腹式呼吸太极拳行拳时要用“腹式呼吸”,把人们后天的胸式呼吸,还原为先天的腹式呼吸。

要求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这是顺腹式呼吸。

与此相反,就是逆腹式呼吸。

两者各有利弊。

传统太极拳多数流派是主张采用逆腹式呼吸的,但逆腹式呼吸难度较大,它要求练拳者胸腹横膈膜有较强的升降能力。

我们可以先练顺式,再练逆式。

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训练,行拳时慢慢习惯腹式呼吸了,进而娴熟到不用意念控制,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呼吸方式了。

4、阴吸阳呼上面我们说到的太极拳的呼吸,这里要强调的是练习的呼吸也要从简单的阴阳结合来看,我们的练习非常讲究呼吸的节奏。

太极拳的动作是以一阴一阳为一个动作变化周期,跟人的呼吸变化周期没有太大的差别,人的呼吸以一呼一吸为一个周期。

对于练习太极的人来说,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个好做到一致。

在一个拳势动作周期中,能量积蓄阶段,属阴,为吸气;能量释放阶段,属阳,为呼气。

拳势呼吸就是要求呼吸状态与练拳姿势变化相互结合,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出发,练拳的速度节奏应该按照人体自然呼吸的快慢来进行调整,这是“动作配合呼吸”的原则。

行拳时要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非常协调,做到阴吸阳呼,收吸发呼,起吸落呼,合吸开呼。

怎样练习陈氏太极拳一、动作要柔顺圆活有很多人都说陈式太极拳容易学习,而且它的动作优美。

以采挒肘靠四隅劲为辅,用劲方法以缠丝劲为主,以发劲为辅;动作力求柔顺,外形具有缓、柔、稳的特色。

陈式太极拳初学的基本步骤教学

陈式太极拳初学的基本步骤教学

陈式太极拳初学的基本步骤教学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传统流派,其发展至今对于后人具有重大的作用,陈式太极拳在技击与健身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初学的陈式太极拳初学的基本步骤,希望你们喜欢。

陈式太极拳初学的基本步骤一:拳架要点陈式太极拳博大精深,想要学好它,我们第一步自然要从拳架开始学起。

立身中正是第一要紧的事,应当贯穿太极拳练习的始终。

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弯腰,旋转等动作。

它是指做到支撑八面,体现太极拳沉稳从容的气度。

这一点可以在推手中得到检验,只有保持立身中正,才能使自己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主动地位,才能从容应付对方的各种劲道,不至于手忙脚乱。

此外,立身中正可以给人以不一样的精神风貌,使人看起来更加精神。

具体到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如下:1、头顶正,不可以歪脖,不要仰脸,也不可勾头。

目光平视,下颌微向里收,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到虚领顶劲。

2、注意含胸,这有助于背部的脊柱放长。

臀部下敛(但不是指重心下坠),不可突出臀部,有助于尾闾中正。

于是,相应于头部,就有了上下对拔之意。

3、四肢自然舒展放长,注意不可完全伸直,应该让关节保持适当弯曲。

手臂做上举动作时,千万不要忽视沉肩坠肘。

陈式太极拳练习时讲究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要想达到此效果,就一定要做到立身中正。

4、手掌掌心微凹,手指不可曲拢,也不可完全伸直,五指不需要并得太紧,也不要过分叉开,目的是为了让劲能够放长,到达指尖。

5、运动时肩,肘,腕要节节贯穿,才能够收放自如。

腰部为全身主宰,犹如机械装置中的主传动轮轴。

两足则是人身体的根基,就象一棵大树的树根,树根如果不牢,遇到大风就容易被吹倒。

6、应当时时留心的一件事:沉胯开裆。

实际上,沉胯则自然开裆。

做到开裆,劲就可以沉下去。

7、从身法整体角度看,务必要做到三合,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上下照应。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周身运动时成为一个整体,要知道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是周身的协调运动,应当避免做动作时顾此失彼。

怎样学习陈氏太极拳

怎样学习陈氏太极拳

怎样学习陈氏太极拳现在国内外都有不少人练陈氏太极拳,初学者应怎样学练陈氏太极拳呢?就我这几年训练丁杰(河南省武术队男队队员,曾连续六次获得全国男子太极拳冠军)的体会是:初学者第一要认真学习陈氏太极拳的规格,第二要掌握陈氏太极拳本身的风格和区别于别式太极拳的突出特点。

现在社会上一般流行的大都是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和新架一路拳。

在陈氏一路拳中又有大架、小架、新架、老架、赵堡架之分,但其原理和技击作用都是一样的。

在学习陈氏太极拳时,也和学习其它拳术一样,首先应该先练好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分外形和内气两个方面。

外形的突出特点是缠丝劲,也就是身体各个部位所表现出来的缠绕运动。

而内气却指的是呼吸。

把它们连贯在一齐的是意念和动作。

因此学习陈氏太极拳时,先不要急于学套路,更不要贪多,可先学习几个代表性的动作以此来体会外形和内气的感觉。

如先学习起势和金刚捣碰这两个动作,通过反复练习来体会内气的行走和外形的缠丝劲。

在练习时手足和身躯都不停顿地划弧和转圈,有的是顺时针转,有的是反时针转有的向前转,有的向后转;有的是正圆,有的是斜圆,有的还象古太极图的转圈。

不仅如此,在手足伸展或收缩的同时,既要以肩肘胯膝为轴作弧形运转的大圈,又要以股肱骨骼为轴作正反缠绕的小圈。

前者好象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后者好象地球本身的自转。

而里面以内气为动力,靠意念引导,结合外面的划圈和旋转伸缩运动,就构成了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

按这样用几个动作来体会外形和内气,就为将来学习套路打下基础。

在基本功有一定的基础上,就可以学习套路了。

学习套路时,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多求快。

首先要认真掌握动作的正确规格如手型、步型、腿法等。

陈氏太极拳的手型和其它太极拳有着明显的不同,如一般太极拳的掌要求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手指不可僵直,也不可过于弯屈。

可陈氏太极拳的掌则要求大拇指微屈,就象长拳的柳叶掌一样,其它四指自然微屈分开,掌心微含,凡拇指向外旋(缠)时称作外旋(缠)或顺缠;向内旋(缠)时称逆缠,这是陈氏太极拳和其它各式太极拳的明显区别。

学好陈式太极拳的要领

学好陈式太极拳的要领

学好陈式太极拳的要领学好陈式太极拳的三个要领要领一、注重盘架练习,规范动作结构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把太极拳单练的各种功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犹如书法中的笔画练习,通过盘架子,把一笔一画组合成一个个完美的字体。

要领二、注重身法调整,讲求周身放松初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

“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开,气沉丹田。

为了使骨节松开,抻筋拔骨,可选单式动作反复练习、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要领三、注重内外一致,力求周身相随陈长兴在《十大要论》云:“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

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

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此段论述,具体阐明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以及全身形成一气贯通的完整运动体系。

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我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而陈式太极拳与中医相结合对经络起着巨大的作用。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肺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其中,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纵行干z线;络,有网络之意,是人体脉络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太极拳的每个姿势动作都是遵循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太极拳为什么会被人们认可,是因为太极拳是建立在医学基础之上。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几个部分,起着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大作用,但是决不可不通。

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

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第十大要领 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的、永久的运动中进行,它要克服外加拳术以跳掷为本,用尽力气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就是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作之中求得相对的、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的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顷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并且千变万化,进行在绝对动的形态之下,但是,它的其中又十分机密地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备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分清虚实旨在要求陈式太极拳练习者自己心中明辨,但外形之上仍要实中有虚,实中有虚,心中一虚,四肢自然也虚,松随自然,但丹田要实,腰劲要实,足底要实(但涌泉穴要虚)。这三处只要一实,两臂与两腿这四体之虚也定然虚中藏实,说虚说实,说实也虚,虚实兼备,有机配合,这才真正是陈式太极拳自然之妙用,深悟其中道理,自妙精妙无穷,故必从严格守。
陈式太极拳,起势十分重要,一起得势,以下各招无不得势,徒手空运时,必须在意念上感觉到拳路运动承接得势,机敏灵活,并且要仔细揣摩拳势变化时,这个运动如何走下,另一个动作怎样运起,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无缺为止。在神气十足,这个动作似乎可以停止之际,立即引动下一势动作,紧紧相承,让拳路变化于似停不停,不停而停之境。
正因为陈式太极拳招势是如此承接转变,要求也就更为严格,必须对拳路的一招一势仔细研究,领悟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关系。其中一个变化没有琢磨透理,那么这一势的机制情理便处于茫昧之中,势必影响到下一招的进行,若将拳路中招招独立,割断血脉神气,不能自始自终一气贯通,则胸中之太和元气永远难以发挥作用,拳术则疲。
含胸之时,必须同时塌腰,而不可弓腰。含胸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通畅受阻,从而横气填胸,集聚胸腔,产生憋闷之感,直接损于身体,不宜练拳,功夫愈大受害愈深。所以必须进行塌腰,将脊椎骨向上轻提,背部内拨收起,使经脉舒展,气血畅通,由丹田而起,分四路而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到左、右肩,由肩骨缝中贯到左右指头;其余四分,化作两段,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并经骨缝中贯至左右足趾,来保证虚灵顶劲。

陈式太极拳训练六个步骤

陈式太极拳训练六个步骤

陈式太极拳训练六个步骤
著名的陈式太极拳训练有哪些步骤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陈式太极拳训练六个步骤,希望能帮到大家!
陈式太极举系统化训练共分为六个阶段,这就是学架子、正架子、捏架子、顺架子、拆架子、定架子。

通过六个阶段的训练,可使你能较系统地掌握正宗的陈式太极拳。

在练习时要弄清楚每个阶段需要掌握什么内容,需要纠正哪些问题,明白自己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程度。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你就能较系统地掌握它的风格特点、运动规律、劲别用法等,为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一、学架子(了解规律,熟练套路)
学架子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先掌握简单的基本动作。

这里的基本动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缠丝动作和熟练后配合步法的协调练习,通过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来初步了解陈式太极拳对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确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完了套路。

这时就要反复得多练使套路熟练并加强记忆。

然后要求动作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劲,最后达到自己能较熟练、自然地将拳架演练下来,这就完成了第一阶段。

二、正架子(掌握要求,体现特点)
第一个阶段一招一式将动作学完,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动作熟练后,就可以进入正架子阶段。

正架子阶段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弯腰蹶臀等。

如何解决这些易出现的共性毛病呢?这就要从放松入手。

放松的。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陈式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欢迎阅读!简述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1、做到放松放松是练拳的主要要求,首先是肩裆放松,各关节放松,肌腱放松,周身放松,周身才能活而不僵。

对放松精神未能领会时,不应先要求用丹田气,应在练拳的长久日子里找丹田之气的来源,所以应先掌握练拳的要领。

2、身躯端正练拳应注意身躯的轴心端正,不可拗身吊腰,前俯后仰,头偏斜眼等不规现象。

应顶劲上领,颈不硬。

含胸塌腰合裆泛臀,周身放松,架子舒展宽大,神聚百合,精意贯一。

3、臀泛合裆练拳要以腰为主宰,要臀泛合裆,裆圆膝曲,足尖内合,才可以达到裆前合臀部泛起,臀沟放开不可夹,为之提肛合裆。

4、步法有勾、点、跨、着、趾。

勾用于转动时步法;点用于虚足;跨用于进退、左右进步;着用于前进时足未落实之前;趾用于变换足步时。

另有:跳跃、摆扫分扣拍等灵活变化的步法。

5、手法运行着内缠外缠的阴阳变换。

手运行不要翻摇,足运行之旗,进程的斥兵。

手形以掌、捏、拳、勾、扫等五种,总之为听其动静知其要义之作用。

6、虚实变换运行有虚实,以左虚则右实,而右虚则左实,虚实变换非则一。

足,虚则实、实则虚,虚实变换人未知。

7、呼吸运用为气之运行,气为疏络通经,调血理气。

呼吸为气之新陈变换,为人生理之常规。

在初练拳的人,应依原自然呼吸做拳术运动,不应要求呼吸与动作配合。

在形体上应以外柔内刚、刚柔互剂之。

8、周身相随太极拳论“习拳周身相随,一动皆动,百骸无不动,劲于腰和肩,行于肢、动于腿、稳于足、领于顶、运于身、手于旗、窥于目,谓之一气也。

”日周身相随。

9、意劲合一拳论述曰:“以意识之劲,意行形不止,为柔而外形内实。

如何才能学好陈式太极拳

如何才能学好陈式太极拳

如何才能学好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大多数太极拳的爱好者对于陈式太极拳都是非常的热衷,想要学好陈式太极拳我们得全面提高自己的认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谈陈式太极拳博大精深,想要学好它得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对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内涵陈式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在攻防格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的文化底蕴深厚,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中国道教思想,它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了特有的内外兼修的拳术。

陈式太极拳行拳走势中正圆活、开合有序、阴阳顿挫、刚柔相济。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学习,也是我们学好太极拳的一门必修课,太极拳培养的绝不是一介武夫。

长期习练陈式太极拳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能够有效地增大人的肺活量,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提高人腿部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对肩、腰、关节瘀血等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同时,习练者在练功时需要压腿、压腰、压肩等等,练拳时也有意识地将肌肉和韧带伸展拉长,使肌肉、关节、韧带的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筋长一分,寿长十年。

”按照健身和养生的要求习练陈式太极拳,则特别强调松静自然,要求习练者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念在先、意气相合、内外相合、周身相合,身心双修。

通过练拳消除心理疲劳、保持开朗乐观、心平气和的心态,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内外兼修、益寿延年的目的。

所以说,陈式太极拳在健身养生领域,同样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要学习和掌握陈式太极拳文化陈式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健体、尚礼、自娱、中医等完美结合的产物,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陈式太极拳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相合,人与自我身心内外高度和谐统一,追求宇宙、自然、人和物的和谐统一,以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相通、相互包容的运动理念,通过对人自身意、气、形、神的锻炼,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客观认知和科学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简介
在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当中,只有深刻的练习了太极拳的拳要,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提到基本功,人们都知道它在任何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好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盖高楼大厦要有坚实的地基;科学研究要有多次的基础实验;运动员要拿到好成绩更需要有基本功;武术也不例外,好的功夫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太极拳更是如此。

在武术领域,无论那一个派别都离不开基本功训练,并且所有的武术教练员在教学时都时刻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

其实所有的基本功法,在太极拳的流派中,大体上都是一样的。

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除一些常规的压腿、踢腿及一些步法如弓步、扑步、马步基本训练外,另有它自己特点的一些基本功如站桩功、发劲功、缠丝功等。

任何一个学太极拳的人都必须经过基本功训练这一关,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对以后学习套路和增长功力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事实上,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学者,都要时刻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只不过着重点不同罢了。

初学者应以基本功训练为主,
掌握了基本功后,在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套路和其它功法。

自从你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开始,就得每天都要坚持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法。

以后,随着功夫的不断增长,可以每天根据学拳者的目的性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但有些基本功如站桩、发劲等都要每天坚持练习。

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手型步型、基础单式、基础桩功和缠丝功四类。

下面就上述四类基本功作以简要说明,具体请按教练指导或光盘示范进行练习。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一、手型与步型
1、手型
陈氏太极拳的手型有五种:掌、拳、勾手、刁手和枪指。

1)、掌
陈氏太极拳的掌俗称“瓦楞掌”,成掌时要求拇指与小指有相和之意,其余三指微向后仰,掌心要虚、要空。

2)、拳
陈氏太极拳的拳与大多数拳种基本一样,握拳时要求四指并行卷向手心,拇指向掌心方向卷曲,拇指内侧紧贴于食指和中指中节部位。

握拳时不要过分用力,拳心要有空的感觉。

3)、勾手
做勾手时要求五指轻轻捏拢,指尖向下曲腕,手腕背部向上隆起,但要注意放松,不要过分用力,否则成僵腕,影响血液循环。

4)、刁手
做刁手时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以小指领劲,依次曲卷向手心,拇指自然伸直轻压于食指上。

做刁手时不要过分用力,让手指和手腕自然卷曲和隆起。

5)、枪指
做枪指时要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指以小指领劲依次卷曲向手心,食指自然伸直与小臂成一直线,拇指自然向上翘起,形成一手枪状。

注意使用时,卷曲的三指不要太用力。

2、步型
陈氏太极拳的步型有六种:弓步、仆步、虚步、马步、独立步和坐盘步。

1)、弓步
分左弓步和右弓步,左弓步又分左正弓步和左侧弓步,反之已然。

以左弓步为例:如做左正弓步,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左前方,微向里合,右腿自然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成约45度角。

身体面向左侧;做左侧弓步时,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正前方,右腿自然向右侧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90度,与左脚平行,面向正前方。

2)、仆步
分左仆步和右仆步,是基本步法中较低一个步法。

做仆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殿部距地面约5公分,另一腿向侧面伸直仆
于地上,约平行于地面,脚尖里合90度,与另一脚平行。

3)、虚步
分左虚步和右虚步,左脚虚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

做虚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幅度应根据动作要求控制在90-150度之间,支撑身体约90%重心,另一腿向侧前方跨半步脚尖或前脚掌虚虚点地,支撑身体约10%的重量。

4)、马步
要求两腿向左右两侧分开,宽约三脚长或80公分左右,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成90-120度,但不小于90度,两脚平行或略向外摆。

做马步时要注意上半身要垂直于地面,不要翘臀前倾。

5)、独立步
与仆步相对应,是一个高步法。

独立步就是一腿伸直站立,支撑全身重量,另一腿向上提起,膝部略高于胯,脚部与另一腿膝部高度相对。

右腿支撑为右独立步,反之为左独立步。

6)、坐盘步
就象人单腿盘坐在凳子上,就是一腿在前,另一腿在后与前腿交叉,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弯度在90-120度之间,前腿和后退支撑中心比例为7:3。

右腿在前为左盘步,反之为右盘步。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二、基础桩功
桩功在陈氏太极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它会伴随练拳者一生,因为站桩有助于培元养气,增加内功。

桩功有两种,出学者一般先练习的基本桩功是无极桩(也叫浑元桩),以后,随着
功力的增加,再练太极桩(也叫开合桩)。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三、基础单式
陈氏太极拳单式很多,除了共同的单式外,不同的教练所教的单式也有所不同。

根据多年的实践与教学经验,现归纳出陈氏太极拳基本功单式5种:
1、进步
一般要求是:凡是进步,前脚都向左前方或又前方成约45度角向前铲地滑出,同时脚尖上翘里合,脚跟内侧先着地,然后根据需要踏实。

2、退步
一般要求是:凡是退步,后脚都向左后方或右后方成约45度角向后铲地滑出,脚前掌内侧先着地,然后根据需要再踏实。

3、云手
分左右单云手和双云手,具体要求见示范。

4、冲拳
主要是左右冲拳(掩手肱拳),练发力。

5、打肘
主要是左右打肘,具体见示范。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四、缠丝功
缠丝功是陈氏太极拳独有的一种功法,也叫“螺旋缠丝劲”。

在整个套路当中随时都能体现出缠丝劲,而这种缠丝劲也是体现高技击水平的重要因素。

缠丝劲非常深奥,费短时间能练成,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但缠丝功也有基础功法,初学者必须按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随
着功力的增加,再进一步体会其奥妙。

缠丝功的训练是在单式训练基础上进行的,其实每个单式里都有缠丝劲,而缠丝劲又是通过单式和套路进行联系的,所以单式练习和缠丝功练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缠丝劲有“顺缠”和“逆缠”之分,拇指领劲为“逆缠”,小指领劲为“顺缠”。

缠丝劲练习方法有定步缠丝(如单云手、双云手)、活步缠丝(如进步、退步、并步等)。

还看了:
1.太极拳的学习过程
2.学习太极拳的三要素
3.陈式太极拳学练的要领
4.教学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四个阶段
5.如何练好太极拳基本功
6.初学太极拳要理清三大关系
7.杨式太极拳的功用和练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