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正确卧位图解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患者患侧卧位
要点 1.躯干稍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 头固定 2.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 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
前臂外旋 3.患侧下肢:髋关节 伸展,膝关节 微曲 4.健侧下肢: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 撑枕上
健侧卧位
要点
1.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2.躯干略为前倾
避免牵拉病人患侧上肢,以免引起 患侧肩关节半脱位。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患者仰卧位
要点: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1.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
于枕头上,预防后缩 2.患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保
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 3.患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
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 4.患侧下肢:下肢伸直,膝下可
置一小枕;踝关节须保持90 度, 以免引起足下垂
患者患侧卧位
要点
1.躯干稍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 头固定
2.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 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 前臂外旋
3.患侧下肢:髋关节 伸展,膝关节 微曲
4.健侧下肢: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 撑枕上
健侧卧位
要点 1.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2.躯干略为前倾 3.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
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 前的枕上和躯干呈100度角 4.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 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上
患者在床上与轮椅坐姿
要点
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 2.躯干:伸直 3.臀部:90度屈曲,重量
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4.上肢:病人双手前伸, 肘仰卧位虽然舒适,但却不是一个 好的体位,因为仰卧位会加重病人的 痉挛模式。
2.应尽量避免半卧位(勿将病床上 部调高).半卧位会助长躯干屈曲, 激活下肢伸肌痉挛。
3. 护理工作中,切忌在中风患者的 患侧肢体输液,以免引发肿胀。
4.在转移病人体位过程中,应尽量 避免牵拉病人患侧上肢,以免引起 患侧肩关节半脱位。
(完整版)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注意事项
• 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头边 缘
• 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 两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 肢体有益。
常见错误:
患肢和躯干成角不够,手悬空
常见错误:
足悬空
• 患侧肢体在下方。
• 患侧上肢:肩和肩胛骨向前伸,前臂往后旋,使肘和腕伸展,手掌向上 ,手指伸开。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 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 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 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 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 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 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 过程。
头 向 患 侧 屈 曲 , 面 部 转向健侧;
躯 干 向 患 侧 弯 曲 且 向 后方旋转;
肩 下 沉 后 缩 , 肩 关 节 内收、内旋;
肘 关 节 屈 曲 于 胸 腹 前 ,前臂旋前;
垂 腕 、 手 指 屈 曲 呈 握 拳状。
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 预防压疮 ● 使患者感觉舒适 ● 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所需要的物品
枕头、抱枕 荞麦枕
良肢位摆放的常用方法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仰卧位
• 要点:
• 床铺尽量平整;
• 头固定于枕头上,避 免过伸、过屈和侧屈 ,面部朝向患侧;
• 患侧上肢:患肩下垫 一小枕,使与健肩同 高;患侧上肢向外固 定在枕头上,和躯干 呈90°角或大于90° ;肘、腕尽量伸直; 手心向上,手指伸展 、分开;
偏瘫患者的正确卧位

偏瘫患者的正确卧位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
目的是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同时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
一、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
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②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③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二、肌肉按摩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对防治废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三、被动活动关节对昏迷或完全偏瘫的病人,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
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应由小逐渐至全范围,每日二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
避免粗暴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的模式的活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 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 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 的治疗性体位。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
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 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 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 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 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 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 程。
一、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Brunnstrom1-2级) 由于肱骨头的2/3处于关节囊外,肩关节 自身的稳定性较差,脑卒中处于此期因患肢的 肌力和肌张力均下降,肩关节周围的固定机构 强度降低,加上患肢本身的重力作用,使肱骨 头易于脱出关节囊致肩关节半脱位,因此早期 就应开始预防,在各种体位中均应保持肩胛骨 的正确位置。
仰卧位注意事项
②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 性增加。 ③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 旋。 ④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 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侧 )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健侧卧位
• 患侧上肢下垫一软枕,肩前屈90-130度, 肘和腕关节保持自然伸展,前臂旋前,腕 关节背伸,手心向下自然伸展。 • 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 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 位,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 患侧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侧膝、 髋关节屈膝,稍稍被动背屈踝关节 •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由膝至脚部用 软枕支持,避免压迫患侧下肢肢体 。
患侧卧位注意事项
• 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 向前伸,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 力而引起疼痛;
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注意事项:
• 1、乘坐轮椅时,重心落在坐骨结节上方或 后方的后倾坐姿或者相反的前倾坐姿,前 倾坐姿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更好,而后倾坐 姿比较省力和灵活,但要注意防止骨盆倾 斜和脊柱侧弯,系好安全带,保证安全。 • 2、长时间乘坐轮椅者,注意预防压疮,定 时进行臀部的减压,每30分钟抬臀一次, 每次10秒。
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第七组成员:蔡玲玲、孟德馨、 冯曦、谢杰成、洛桑加央
概念
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 良肢位的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顾名思义, 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 置或保持一种姿势。 针对偏瘫患者出现的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体位摆 放处于伸展位;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 其处于屈曲位。
注意事项:
• 1、协助患者坐位时,应先抬高床尾,再抬 高床头,防止体位变换过快,引起体位性 低血压。 • 2、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面色苍白、视 力模糊、呕吐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 3、尽量避免半卧位,以免增加不必要的躯 干屈曲伴下肢伸直并加重骶骨和尾骨受压, 引起压疮的发生。
轮椅坐位
• 臀部尽量向后坐,躯 干尽量靠近轮椅靠背, 患者背部放置软枕, 促进躯干伸展。 • 髋膝踝关节尽量保持 90度,无内收或外展、 外旋。 • 患侧旋后放在轮椅桌 上。
2.符合人体力学要求 要将功能位 置。
3.保持平衡性和稳定性 卧位时保持一定的的平衡 性和稳定性,对于无法维持稳定性卧位的患者, 应恰当使用支持物及保护性措施。
偏瘫后常见的异常姿势
上肢: • 肩部下沉 • 肩关节外展、内旋 • 前臂旋前或旋后 • 腕关节掌屈 • 手指屈曲,拇指内收 屈曲 • 肩手综合征 • 下肢: • 患侧骨盆上抬且向后 方旋转下肢外旋; • 髋膝关节伸展 • 踝关节趾屈、内翻, 足尖着地。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体位转移篇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体位转移篇
把病人从椅子移到床铺(1) 要点:
• 1. (1)康复师站在病人面前(2)康复师用 躯干和上肢支撑病人,从肩部把病人引起 (3)病人偏瘫侧膝关节抵在康复师双膝之 间(4)把病人重心移到自己脚上(5)由病 人肩部牵引病人上升下降(6)康复师把手 放在病人臀部帮助病人重心转移,而病人偏 瘫侧下肢位置有康复师双膝控制 2. 活动:(1)病人面前放置一张椅子以便病 人站起时有所倚靠(2)使病人脚跟着地甚 为重要,病人双足必须在双膝正下方(3) 病人双手相握抵在前方椅子上(4)人前倾 使重心前移使头位于足前方(5)移到床铺 或椅子上(6)同样方法亦适用被动牵引(7〕 康复师在另一侧,弯曲病人,用双手扶住病 人臀部,双肘支撑病人,用一脚支撑病人防 止病人在移动中滑倒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卧位及体位转移篇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病人房间的安排布置 要点: 1.为了避免病人偏瘫侧感觉 障碍加重,必须创造条 件使偏瘫侧受到最大刺 激。 2.中风病人房间所有有利于 活动的用物应尽量安排 在偏瘫侧,以利于给病 人刺激。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卧位篇
偏瘫病人仰卧位
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 活能动 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 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 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 指关节尽量伸直 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 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体位转移篇
偏瘫病人从卧位到坐位
要点: 1.病人要膝关节屈曲地被移到 偏瘫侧 2.病人自行用健侧手撑住床铺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护理 体位转移篇
1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
床上坐位摆放要点:
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垫放枕头; 2、躯干:伸直; 3、髋部:屈曲90°,使上身正直,身体重心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4、双膝下可垫一软垫,使膝微屈; 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桌上放一枕头
谢谢!!
谢谢
轮椅良肢位(上肢)
轮椅良肢位(下肢)
小结
临床验证,偏瘫患者早期床上良肢位正确摆放和保持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瘫痪肢体痉挛姿势的 出现和加重,是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有着极 其重要的意义,是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
小结
因此,良肢位摆放的早期介入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且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在病房及家中 都可进行,护理成本低。毕竟脑卒中的康复是一漫长的恢复过程。 医护人员和家属均应视,不但要 将其应用于临床,而且要让病人及其家属掌握。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 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 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 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
仰卧位摆放要点:
1、床铺尽量平整; 2、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过伸、过屈和侧屈,面部朝向患侧; 3、患侧上肢:患肩下垫一小枕,使与健肩同高;患侧上肢向外固定在枕头上,和躯干呈 90°角或大于90°;肘、腕尽量伸直;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分开; 4、患侧下肢:患臀至大腿外下侧放置楔形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垫起微屈并向内; 踝处中立位,即足尖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