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承认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零部件质量认可管理程序

零部件质量认可管理程序

零部件质量认可管理流程图1 适用范围集团公司自主开发新产品项目,包括轿车、中重卡车、轻型车、微型车、客车系列,包括整车和动力总成的自制零部件(包括白车身和油漆车身)及外协零部件。

2术语和定义2.1首批样件:在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设备上用已验收的批量生产模具生产出来的零件,用于质量认可。

2.2质量认可:为保证新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对批量生产条件下的零部件和整车(动力总成)以及制造过程所做的各种检测、试验、评审、审核等,包括状态确认。

质量认可状态包括完全认可、有条件认可、不认可. 2。

3完全认可:完全满足认可标准,或只有轻微风险,不会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明显的影响,不会使用户产生抱怨。

通常表示为绿灯状态。

2.4有条件认可:不完全满足认可标准,仅有一般风险,不会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会使用户产生强烈抱怨。

通常表示为黄灯状态。

2.5不认可:不满足认可标准且有严重风险,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使用户产生强烈抱怨。

通常表示为红灯状态。

3 职责3.1 质保部门负责组建零部件质量认可小组,编制《零部件质量认可计划》并组织实施。

3。

2发展部门负责制订新产品生产准备计划和生产准备过程的管控。

3。

3产品部门负责为质量认可提供零部件图纸、标准、产品特殊特性等产品文件和产品开发认可的报告。

3。

4技术部门负责为质量认可提供控制计划、过程特殊特性等技术文件,并负责自制件首批样件的提交和自制件的过程能力研究。

3.5采购部门负责跟踪供应商生产准备活动,组织外协件首批样件的提交。

3。

6 生产部门负责自制件制造过程的节拍能力验证。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

1零部件质量认可内容4.1。

1零部件质量认可包括产品质量认可和过程质量认可.4。

1。

2产品质量认可是认可零部件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对首批样件的外观、尺寸、材料、性能、匹配等进行认可。

4。

1.3过程质量认可是认可零部件制造过程的质量能力和节拍能力,通过两日生产评价、批量试装、过程能力研究、过程审核、节拍能力验证等方式进行认可。

IATF16949供应商管理程序流程(实用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IATF16949供应商管理程序流程(实用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编号:MC-42-00版本:E2编制:审核:批准:含全部附表×××有限公司发布供应商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使XXX公司内部人员更准确的了解XXX对供应商管理的要求,并且对公司采购业务人员的工作和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明确规范,使公司的供应链工作保持高效率、低成本、做到保质、保量、准时供货。

确保XXX生产的顺利进行及所采购的产品或选择的服务满顾客要求。

2.范围2.1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和考评供应商,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承认,包含供应商对专用件、尤其是关键件新品开发过程的管理。

2.2适用于对所有合格供应商考核评价及辅导,及新供应商引入前的评价。

2.3适用于物流商日常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1)《供应商管理程序》2)《采购管理业务程序》3)《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设计变更控制程序》5)《供应商变更管理程序》6)《试生产管理办法》7)《模具管理办法》8)《设备控制程序》9)《原材料采购管理办法》10)《进料检验管理办法》11)《产品物料编码补充管理办法》12)《供应商质量管理办法》4.定义QCDS: Q即质量(quality),C即成本(cost),D即交期(delivery),S即服务(serve),是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的指标。

关键供应商:关键件(塑胶面板、五金、PCB、机芯、LCD、接插件)供应商重点供应商:IC、二三极管、晶体、镜头等半导体类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包材、辅料类等供应商5.职责5.1采购物流中心1)负责公司供应商的归口管理:2)负责编制供应链管理总体规划和中长期控制计划;3)负责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供应商审核、选定及供应商日常管理;4)负责采购合同签订和价格的管理;5)负责供应商总体绩效评价;6)负责对关键零部件的PPAP资料搜集。

零件承认管理规定

零件承认管理规定

1 目的为使元器件承认在“公开、公平、不偏不倚”的原则下进行,切实控制元器件品质,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并配合公司政策迅速开发有竞争力的第二供方。

2 适应范围适用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全过程,包括产品的技术改进。

3 职责3.1 工程部a) 工程部承认工程视为承认工作的主导工作。

b) 机种负责人负责做电子元器件、线材、PCB板等电气性能的动态确认。

负责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确保研发采购索取样件的准确性及避免反复。

c) 工程部负责新项目所产生的新结构件的设计确认;d) 安规工程师负责安规件的安规性能检测及被测元件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e) BOM维护员负责对零件编制料号。

f) 电气承认工程师负责零件静态测试和文件的整理、复查、填报、内外部协调与沟通及ERP系统供应商供货认证信息的维护、合格样品封样。

g) 结构工程师负责新项目《产品结构设计承认文件》的编制、设计变更样件确认及承认书修改、标准紧固件系列承认及承认书编制、新供应商评估及评价表填写、合格样品封样。

h) 工程部负责提供机构类零部件ERP录入信息,承认文件归档;3.2 工艺工程师负责对耗材的确认工作及及量试安排(注:量试最好不要在有定单的任务中实施)。

3.3 研发采购:a) 负责提供元器件技术要求给厂商(或厂商代理);b) 负责向承认工程师提供相关合格供应商名录。

c) 负责提出元器件承认申请(电子档),并提供承认所需的样品、请承认书或规格书的电子档、环保文件(WEEE & ROHS)电子档、安规文件电子档。

3.4 品质部负责协助工程部、工艺工程师进行样件检验及静态、动态验证、可靠性验证。

3.5 销售部协助做客户的确认。

3.6 工程部负责承认书受控、下发、增补、更换工作。

4 工作流程4.1 电气件承认流程责任部门表单/附件工程部《新零件产生通知单》《元件技术条件》采购厂家评鉴表变更通知单采购《承认书》电子档采购《零件承认申请单》电子档工程部《承认异常联络单》电子档生产部《样品测试报告》品质部工程部元器件限量技术资料《电子元器件承认书》电子档放量合格样件封样贴《样件移交签收单》研发采购采购计划、订单《元器件量试申请单》生产部生产计划《量试问题记录表》生产部《实验报告》品质部《量试结论报告》工程部放量合格样件封样贴《元器件承认书》4.2 新结构件承认流程责任人表单/附件工程部《结构件采购/加工通知单》及相关设计文件采购工程师样品及规格书/样件工程部主导《产品结构设计文件》相关工程师协助工程部主导《产品结构承认书》销售部协助工程部《机构零部件BOM清单》《新结构件承认信息单》结构工程师《产品结构设计承认文件》BOM维护员信息可在系统中被查询文件管理员《产品结构设计承认文件》结构工程师放量合格样件封样贴《样件移交签收单》4.4 标准紧固件的承认流程责任人结果输出工程部《新零件产生通知单》采购工程师样件检验工程师《检验报告》结构工程师《零件承认书》文件管理员4.5第二供应商承认流程责任人结果输出采购《新供应商评价申请表》采购样件工程部结果判定工程部《新结构件承认信息单》维护员维护供应商供货认证信息工程部放量合格样件封样贴《样件移交签收单》5 控制要求5.1 元器件分类公司元器件按两种方法分类:1) 电器件、机构件;机构类零部件按其构成来源可划分三类:自制件、外购件、标准紧固件。

零部件承认管理程序

零部件承认管理程序

零部件承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保证产品零部件之品质特性及其信赖度符合设计品质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新的零部件,不论自制或外购,在正式批量生产前,均须依照本办法进行确认管理。

3 定义3.1 新零部件:(1)生产过程中引入之前生产中不曾出现的零部件材料;(2)已使用材料设计、规格、制程等改变后的材料;(3)新开发供应商生产的材料;(4)原供应商的新增供货材料。

4.0职责4.1工程部:(1)负责新零部件的样品评鉴;(2)新材料相关工艺规格参数的变更修改;(3)新材料承认书的审核批准;(4)负责新材料导入所需的相关工程文件的制作发行;(5)新材料设计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制定;(6)新材料试用过程中异常的解决;(7)辅材类由工艺组负责主导;4.2 采购部:负责样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供应商之间信息的沟通;4.3品管部:负责参与样品的评鉴,试用过程的跟踪,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制作;进料检验操作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检验文件的制作发行。

4.4 生产部:参与样品评鉴并配合对新材料进行试用并予以标识,给出试用效果评估意见。

4.5 商务部:必要时,新零部件报客户承认。

4.6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积极配合新材料的导入实施。

5作业内容5.1供图索样5.1.1新材料或工程变更的样品需求,由工程部提供设计标准图面规格、相关工艺规格参数、环保要求、包装方式、标识要求并注明需求样品数,特别是钢、铝/铜箔固定的宽、厚度尺寸。

铜、铝/线的颜色的样板,交采购单位负责索取样品,以供确认。

5.1.2开发第二供应厂商时,由采购单位直接向厂商索取样品以供确认。

5.2、按图送样5.2.1厂商依要求时间,提供足数样品,并随样品附上该厂商样品之承认书需一式四份.5.2.2承认书项目须提供以下资料其内容包括:a 基本信息 (包括承认书封面、目录、零部件名称、零部件厂商名、联系方式等)b样品检验报告.c.物质展开表(RoHS类提供)d.ICP(SGS/ CTI /ITS)报告有效期一年(RoHS类提供)e.MSDS (RoHS类提供)f. 机械特性信赖性实验说明g.产品图纸及规格书h.产品认证资料(CE 、CCC、UL)j. 电气性能信赖性实验说明k.材质证明书注:产品承认书内附必须提供的资料有以上a-g项,后3项(h-j)为辅助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提供.具体详见《供应商送样提供资料明细表》详细说明5.3申请确认采购单位接到样品及供应商附带必要资料时,须填写『供应商送样申请确认表』,请工程部受理。

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

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

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外购零部件和材料是企业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而如何确保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达到企业要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任务。

为了有效管理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以及定期确认,企业可以制定一套管理程序来确保物料的质量。

一、进货检验管理程序进货检验是确认外购零部件和材料是否符合企业要求的重要环节。

进货检验管理程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进货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进货检验标准,明确产品质量指标,确保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符合企业质量要求。

2.选择合格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通过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供应商的历史质量记录等多种途径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接收检验:对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行接收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确保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检验记录和报告:对每批进货的零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记录和报告,包括进货数量、供应商名称、检验结果等信息,形成完整的检验记录档案。

5.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退货、返修或报废处理,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二、验证管理程序验证是确认外购零部件和材料性能是否符合产品要求的过程。

验证管理程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验证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验证标准,明确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确保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2.进行验证测试:对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行验证测试,包括功能性能、可靠性测试等,确保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3.验证记录和报告:对每批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行验证记录和报告,包括验证结果、验证方法、验证数据等信息,形成完整的验证记录档案。

4.不合格品处理:对于未通过验证的零部件和材料,进行沟通和协商,与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定期确认是对已进货的外购零部件和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确认,以确保其性能持续符合要求。

零部件承认管理办法.

零部件承认管理办法.

详见《供应商送样提供资料明细表》详细说明
5.3 申请确认
采购单位接到样品及供应商附带必要资料时,须填写『供应商送样申请确认表』,请工程
部受理。
5.4 样品承认 5.4.1 工程部项目负责人指定相关设计人员或专案人员,对样品进行测量、检验,并在『供应商
送样申请确认表』做出结论,呈工程总监批示,并在供应商承认书封面相关栏签名确认符合性。
之状况,工程部应在申请确认表中予以标注。
5.4.5 工程部对送检样品,认为尚需作微小之改进,但不必重新送样、重新测试时,可以有条件
确认样品,出具确认报告书,并注明有条件确认之条件内容。
广东科旺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文件 名称
零部件承认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5.4.6 确认时效性:特急件:当天给予完成,急件:3 天内完成;普通件:7 天内完成.
5.7.3 未经送样确认合格之厂商,采购部不得自行下单采购。未经确认之厂商的零件,品管部
不得判合格,生管部不得查收。如有特殊情况由采购写联络单知会各部门会签,呈最高负责人
核准方可采用。
6.相关文件
6.1《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KW-QP-06
6.2《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
KW-QP-07
6.3《采购控制程序》
5 作业内容 5.1 供图索样
5.1.1 新材料或工程变更的样品需求,由工程部提供设计标准图面规格、相关工艺规格参数、环保 要求、包装方式、标识要求并注明需求样品数,特别是钢、铝/铜箔固定的宽、厚度尺寸。铜、
文件编号
文件
零部件承认管理办法
版本
名称
页次
铝/线的颜色的样板,交采购单位负责索取样品,以供确认。
4OF5
5.5 拒收通知

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

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

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一、引言汽车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和材料,这些零部件和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确保汽车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介绍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的管理程序。

二、进货检验1.进货前准备在进货之前,企业应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制定进货检验的标准和相关要求,明确进货检验的流程和程序。

2.检验项目进货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材料检验、性能检验、包装检验等项目。

根据不同的零部件和材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3.检验方法进货检验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

根据进货批次和批量确定抽样数量和检验方法。

同时,可以采用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检验记录和处理进货检验的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需要及时返工或者退货,并对相关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处理。

三、验证1.验证目标验证是通过试验和实际使用来判断零部件和材料是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验证的目标是为了评估零部件和材料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2.验证方法验证可以采用实验室试验、原理验证、试制样车验证等方法。

根据验证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验证方案和试验计划。

3.验证记录和处理验证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并根据验证结果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四、定期确认1.定期确认的目的定期确认是为了评估已经在使用中的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以确保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定期确认的目的是发现零部件和材料的老化、磨损、变形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定期确认的频率和方法根据不同零部件和材料的特点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定期确认频率和方法。

定期确认可以通过检测、试验、分析等方法进行。

3.定期确认记录和处理定期确认的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并根据确认结果进行适当的处理。

零部件承认管理规范

零部件承认管理规范

零部件承认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产品生产物料的准确可靠,特制定以下的零件承认流程。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触摸产品和指纹模组产品。

3.规范性引用文件3.1 《样品制作和管理规范》4.定义4.1 部品部品是指按照客户确认的图纸,以及功能品质要求,分解成的一个个独立部件图纸。

4.2 样品样品是指按照客户确认的图纸,以及功能品质要求,分解成一个个独立部件后再组成的成品部件。

4.3 标准封样为了减少用于检查的检测仪器或公司无检测条件时出现错误导致产生误差,选定符合所需项目标准的样品,作为参考或指导性标准。

4.4 研发部负责物料:列表中由研发部负责的物料;4.5 工程部负责物料:列表中由工程部负责的物料。

5.职责5.1 研发部5.1.1 样品制作和样品校对,《产品规格书》的完成;5.1.2 客户端/厂内成品样、厂内/供应商零部件样品、客户端/厂内/供应商彩色盖板限度样品等的签核承认;5.1.3 向采购和供应商提供材料图面及相关技术资料,《部品承认书》签核;5.1.4 负责对列表中研发部负责的新物料的承认。

5.1.5 部品承认书受控;5.1.6 样品/规格书签核工作的稽查、监控;5.1.7 样品/规格书签核问题的收集汇总与相关问题的协调处理。

5.2 品质部5.2.1 部品样、成品样、限度样品的接收;5.2.2 不论物料类别,根据研发或工程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尺寸测量、功能测试并提供检测报告,外观及可靠性测试标准由品质依据内部标准或客户标准制定,研发、工程可协助确认并提出修正意见。

5.3 采购部5.4.2 督促供应商对不合格承认书或样品进行改善;5.4.3 提供已签核的《部品承认书》和样品给供应商。

5.5 工程部负责对列表中工程部负责物料的承认,由工程人员负责提供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6.作业流程与内容6.1 物料承认时机公司生产所需部品、物料在以下情况下,必须经研发/工程及品质部门确认合格后,方可予以后续作业:6.1.1新产品开发阶段出现新物料时;6.1.2更换材料、材质变更时;6.1.3 小批量或量产阶段因品质、价格或交期等原因需找新供应商或导入二供供应商或二供物料时依二供物料导入作业的相关流程规范来作业;6.2 成品承认书制作及厂内确认6.2.1 接到需求后,电子工程师安排准备成品承认书电子档制作(客户无特定格式的按厂内通用格式制作);6.2.2 电子档规格书完成后并审核OK 后由以邮件形式发给客户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
零部件承认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产品零部件之品质特性及其信赖度符合设计品质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新的零部件,不论自制或外购,在正式批量生产前,均须依照本办法进行确认管理。

3 定义
3.1 新零部件:
(1)生产过程中引入之前生产中不曾出现的零部件材料;
(2)已使用材料设计、规格、制程等改变后的材料;
(3)新开发供应商生产的材料;
(4)原供应商的新增供货材料。

4.0职责
4.1工程部:
(1)负责新零部件的样品评鉴;
(2)新材料相关工艺规格参数的变更修改;
(3)新材料承认书的审核批准;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