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1)

合集下载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直流电动机转速的调速系统。

它由两个闭环控制回路组成,分别是转速外环和电流内环。

其中,转速外环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矩;而电流内环则控制直流电机的电流,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矩。

1.稳定性:双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流,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转矩输出。

通过转速外环对转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精确的转速调节;而电流内环则能够控制电机的电流,防止过载和短路等故障。

2.响应速度: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转速外环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实现快速的转速调节。

而电流内环的响应速度则相对较慢,主要起到电机保护的作用。

3.鲁棒性:双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对外部干扰和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调整,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1.转速外环控制原理:转速外环将输出电压与给定的转速进行比较,得到转速误差,并通过调节电压反馈回内环控制器中。

转速外环控制器通常采用PI控制器,根据转速误差和积分项来控制输出电压。

通过不断调节输出电压,使得转速误差趋于零,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调节。

2.电流内环控制原理:电流内环控制器将输出电压与给定的电流进行比较,得到电流误差,并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来控制电流。

电流内环控制器通常也采用PI控制器,根据电流误差和积分项来控制输出电压。

通过不断调节输出电压,使得电流误差趋于零,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电流的调节。

3.反馈信号处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测量信号需要经过滤波和放大等处理,以便传递给控制器进行计算。

滤波器通常采用低通滤波器,用于去除高频噪声,放大器则用于放大信号强度。

4.控制指令处理:由上位机或人机界面输入的控制指令需要经过处理,包括限幅、线性化等,以确保输入信号符合控制系统的要求。

处理后的指令将送入控制器,进行计算和控制输出电压。

通过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转速和电流的精确调节,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1 设计方案论证电流环调节器方案一,采用PID调节器,PID调节器是最理想的调节器,能够平滑快速调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微分冲击,将对电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一般要小心使用。

方案二,采用PI调节器,PI调节器能够做到无静差调节,且电路较PID调节器简单,故采用方案二。

转速环调节器方案一,采用PID调节器,PID调节器是最理想的调节器,能够平滑快速调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微分冲击,将对电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一般要小心使用。

方案二,采用PI调节器,PI调节器能够做到无静差调节,且电路较PID调节器简单,故采用方案二。

2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电路设计及其原理综述随着现代工业的开展,在调速领域中,双闭环控制的理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相对于单闭环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的弱点。

双闭环控制那么很好的弥补了他的这一缺陷。

双闭环控制可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应的分别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其良好的动态性能主要表达在其抗负载扰动以及抗电网电压扰动之上。

正由于双闭环调速的众多优点,所以在此有必要对其最优化设计进展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就是旨在对双闭环进展最优化的设计。

整流电路本次课程设计的整流主电路采用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它可看成是由一组共阴接法和另一组共阳接法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串联而成。

共阴极组VT1、VT3和VT5在正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电流为正向电流;共阳极组VT2、VT4和VT6在负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变压器每相绕组在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变压器绕组中没有直流磁通势,同时也提高了变压器绕组的利用率。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多用于直流电动机或要求实现有源逆变的负载。

为使负载电流连续平滑,有利于直流电动机换向及减小火花,以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一般要串入电感量足够大的平波电抗器,这就等同于含有反电动势的大电感负载。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a=0°时的工作情况。

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讲解

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讲解

摘要本文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最常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设计,并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

首先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常规PID控制进行设计,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都采用了PID控制器,并分别对电流环和转速环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其次,由于转速调节器起主要作用,所以对转速环采用模糊控制,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常规PID 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直流调速PID控制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直流调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1.4研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2)2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 (3)2.1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 (3)2.2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8)2.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12)2.4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13)2.5可控硅整流装置的数学模型 (15)2.6本章小结 (16)3 常规PID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17)3.1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17)3.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20)3.3设计实例 (25)3.4Matlab仿真 (30)3.5仿真结果分析 (33)3.6本章小结 (33)4结论 (34)1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

就目前而言,直流调速系统仍然是自动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在许多工业部门,如轧钢、矿山采掘、纺织、造纸等需要高性能调速的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多数采用结构比较简单、性能相对稳定的常规PID控制技术,在实际的拖动控制系统中,由于电机本身及拖动负载的参数(如转动惯量)并不像模型那样保持不变,而是在某些具体场合会随工况发生改变;与此同时,电机作为被控对象是非线性的,很多拖动负载含有间隙或弹性等非线性的因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目录摘要 ................................................................................................................................................. I I 前言 (Ⅱ)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1)2. 设计说明书 (1)第2章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1)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1)2. 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1)3. 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 (3)4. 调速系统总计 (3)5. 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5)第3章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6)第4章晶闸管—电动机主电路的设计 (8)1.1 主电路设计 (8)1.2 主电路参数计算 (8)2. 转速、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9)2.1 电流调节器设计 (9)2.2 转速调节器参数选择 (12)3. 启动过程 (16)4. 电动机堵转过程 (17)5. 双闭环调速系统特点 (17)第5章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19)第6章带转速、电流负反馈的双闭环直流调速装置调试步骤 (22)附录 (24)总结 (25)参考文献 (26)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交直流调速系统》这门课程中关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动态过程的分析,对该系统进一步了解与学习。

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详细分析系统的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Simulink仿真前言在工业生产中,需要高性能速度控制的电力拖动场合,直流调速系统,特别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04
系统软件设计
控制算法设计
算法选择
算法实现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将控制算法用编程语言实现,并集成 到系统中。
算法参数整定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对控制算法的参 数进行整定,以实现最优控制效果。
调节器设计
调节器类型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 的调节器类型,如PI调节 器、PID调节器等。
在不同负载和干扰条件下测试系统的性能, 验证系统的鲁棒性。
06
结论与展望
工作总结
针对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如电流和速度的动态 调节、超调抑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
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 ,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实验验证,提高了系统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
实现了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优化设计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所设计的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双闭环直流电动机 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系
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复杂环境和 工况,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 实验研究,验证系统的可靠性
和实用性。
探索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 统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 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功率驱动模块
总结词
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方向。
详细描述
功率驱动模块是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方向。它通常 由电力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可控硅等)组成,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对电动机的速度和 方向的控制。功率驱动模块还需要具备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等功能,以确保电动机和整个系统的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

摘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

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

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

并通过Simulink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和系统仿真,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特性。

自70年代以来,国外在电气传动领域内,大量地采用了“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简称KZ—D调速系统),尽管当今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工业生产中KZ—D系统的应用还是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工程设计与理论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关于调速控制系统的分析、综合与设计问题。

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实验法与仿真实验,其中前两种方法在具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

双闭环(电流环、转速环)调速系统是一种当前应用广泛,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

它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我们知道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它对于被反馈环的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

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的调速系统可以再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

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

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止至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实验五实验五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⒈ 熟悉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调试方法。

⒉ 了解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二.实验设备二.实验设备⒈ MCL –⒈ MCL – 31 31 31 低压控制电路及仪表。

低压控制电路及仪表。

低压控制电路及仪表。

⒉ MCL –⒉ MCL – 32 32 32 电源控制屏。

电源控制屏。

电源控制屏。

⒊ MCL –⒊ MCL – 33 33 33 触发电路及晶闸管主回路。

触发电路及晶闸管主回路。

触发电路及晶闸管主回路。

⒋ MEL –⒋ MEL – 0303 03 三相可调电阻器。

三相可调电阻器。

三相可调电阻器。

⒌ MEL –⒌ MEL – 11 11 11 电容箱。

电容箱。

电容箱。

⒍ 直流电动机–发电机–测速机组。

⒍ 直流电动机–发电机–测速机组。

⒎ 万用表。

⒎ 万用表。

⒏ 双踪示波器。

⒏ 双踪示波器。

三.三.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电流调节器的输出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 触发装置。

触发装置。

电流调节器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调节器在外面称作外环,这样就形成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速系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都采用采用 PI PI PI 调节器。

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跟随其给定电压变调节器。

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跟随其给定电压变化,稳态时实现转速无静差,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最大电流。

电流调节器电流调节器 使 电流紧紧跟随其电流紧紧跟随其 给定电压变化,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在 转速动态过程中能够获得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 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日期:2015年12月23日摘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

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

关键词:双闭环,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 即转速调节器(ASR)和电流调节器(ACR), 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 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两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且都带有输出限幅电路。

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限幅电压*im U 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限幅电压cm U 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dm U 。

由于调速系统的主要被控量是转速, 故把转速负反馈组成的环作为外环, 以保证电动机的转速准确跟随给定电压, 把由电流负反馈组成的环作为内环,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框图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一.本设计预设的参数直流电动机:220V,136A, 1500r/min, Ce=0.136Vmin/r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K s=40电枢回路总电阻:R=0.5欧时间常数:T l=0.015s, T m=0.2s, 转速滤波环节时间常数T on取0.01s 电压调节和电流调节器的给定电压为8V系统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σi≤5%; 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
一、系统发展背景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是一种当前应用广泛,经济的电力传动系统,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和调速性能,易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且调速后的效率很高。

针对直流电机调速的方法也很多,目前国内外也研究了一些调速的控制器。

例如已经用于实际生产的直流电机无级电子调速控制器采用国际先进的IGBT大功率模块器件和独特自行设计的PWM 微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节能反馈电路和丰富的保护功能控制电路。

适用于无轨机车、矿山井下窄轨机车、磨床、木工机械、服装制作、纺织、造纸印刷等场所。

二、系统原理图
三、系统方块图
四、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总述:分析系统原理图,可知这是一个双闭环调速系统,在双闭环系统中,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检测装置引向系统的输入端,与系统的输入量进行比较,由于扰动作用使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从而产生偏差,调节器将此偏差信号进行调节,并输出一标准信号,去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

下面,针对此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对其原理进行具体的分析:
1、双环的构成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同时具有速度反馈和电流反馈,实现了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的调节。

二者之间如图所示实行嵌套模式,从闭环的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属内环,速度调节环属外环,这样就形成了速度,电流双闭环调节系统。

2、电流环
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可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出经电流互感器形成局部反馈,即电流反馈。

其中,电流互感器是电流反馈的检测元件,电流调节器对其输入信号给定量和反馈量进行加法,减法,比例,积分等运算,使其按照某种预定规律运行。

3、速度环
可控硅电路的电压输入加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上,使电动机旋转,电动机输
出转速,经测速发电机TG形成主反馈,即速度反馈。

其中,测速发电机是速度反馈的检测元件,将电动机的转速转换为电压信号反馈到输入端,速度调节器是对给定和反馈两个输入量进行加法,减法,比例,积分等运算,使其输出按照某一规律变化。

4、其他元件的作用
电位器A输出作为系统的给定量,即给定电压U I,积分器属于校正元件,能够快速响应控制作用并能消除静差(被控变量的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静,动态特性较好,抗干扰能力强,对整个系统能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控硅电路和直流电动机都属于执行机构。

五、系统的性能分析
反馈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它对与被反馈环的前向通道上的所有干扰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

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是可以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如果要求如突加负载后动态速降小一些等性能需求的话,就需要在单环基础上形成如上述的双环调速系统。

此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1、启动特性
1)借助于PI调节器的饱和非线性特性,使得系统在电动机允许的过载能力下尽可能快速。

2)ASR从启动到稳速运行经历两个状态,饱和限幅输出与线性调节状态。

3)ACR从启动到稳态运行只工作在线性调节状态。

4)对于系统的性能指标,启动过程中电流超调量为3.125%,转速几乎无超调量,电动机启动特性已经接近理性特性。

2、抗干扰能力强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干扰主要为负载突变干扰,通过调节器的适当设计可使系统转速对于负载突变等扰动迅速抑制,在恢复时间上达到最佳。

六、自我总结
1、通过本次大作业,使我加深了对反馈闭环调节系统的了解,双环系统在单环基础上所展现的优势。

例如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双闭环中调节器采用PI调节
器,就能消除系统静差,而且动态特性好,对突然干扰能迅速的做出反应,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为防止主电路电流过大,在电流调节器处应增加一过流保护。

3、在软件运用方面,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vison,所以对于各个元件所处的位置不是很熟悉,作图起来稍费时间了一些,但vison 对于系统原理图或者方块图的绘制方便性还是很明显的。

第二章内容 一、系统结构图
1、速度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G1(S)= R
s C R 111
+
-
= )1
(11s RC R R +
- 2、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G 2(s)= R
s C R 221
+
-
= s RC R R 221(+-)
3、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1()()
(12
23344122++++++=Ωs T s T s T s T s s K s U s I ττ 其中,K=
5
1
K 22111R C R C +=τ 22112R C R C =τ m
m m K K K C R K C R RC K T 52211141)
(++=
m
m m K K K R R C C K K K R C T RC K K C C R T 532
1215322143212
22)(+++=
m
m m K K K R T K K RT R C RC T 532433213)
(++=
τ
m
m K K K T C C R T 533
2124τ=
G1(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