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中心句概括段意专项练习
低年级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课时:5课时第一课时摘句法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概括段意,直接找中心句的途径。
2.掌握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一、【以例识法】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
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
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①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②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③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chuò)。
④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⑤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
寻找中心句专题训练题

寻找中心句专题训练题1.这段话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答:围绕“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来写的。
改写:这个地方荒无人烟,成为三个“小海盗”的快乐聚集地。
在晴朗的夜晚,星星明亮,灌木丛林、篝火野餐,没有大人的训斥,没有牧师的教诲,没有法官的威严,也没有老师的惩罚,只有沙滩、草地、树木、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个乐土、净土!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答:围绕“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来写的。
改写:虽然天上的鸟儿越来越少,但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依然不愿意过早地安眠。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像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3.读懂下面的这段话,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用“”在文中标出。
再想想“它们”指的是哪些动物、植物。
答:围绕“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乐呀!”来写的。
改写:春风送暖,冰雪融化,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柳树发了芽,果树开了花。
小鸟在枝头歌唱,蝴蝶在花间飞舞。
啊!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乐啊!4.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的练。
答:1.这段话共有3句。
2.这段话是围绕“XXX从小研究十分专心”来写的。
3.(1)无论周围发生多么热闹的事情,她都能专心研究。
2)她能够忽略周围的噪音,专注于阅读。
改写:XXX从小研究十分专心,无论周围发生多么热闹的事情,她都能专心研究。
有一次,XXX和同学悄悄地在她身后搭起几个凳子,只要一动凳子就会倒下。
可她读完一本书,凳子还竖着。
又有一次,姐姐和同学故意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她用手捂住耳朵,照样看。
5.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
答:1.与天气、气温、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2.强——弱;干燥——潮湿。
三年级第二学期概括段意练习

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先读读每句话的意思,再想想用哪种方法概括最合适。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的人。
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句①是本段落的中心句。
②③④⑤都是围绕“好劳动”这个而展开的。
是对这个特点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因此可以直接摘录下来作为整段的段意。
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
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句①中提到的“语言”二字,表明“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讯息的工具。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②③中例举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其目的还是要说明动物的动作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
因此,句①的句意已经可以涵盖后面两句的内容,也是就文段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段意了。
例3.①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②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③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chuò)。
④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⑤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
找中心句练习题六年级

找中心句练习题六年级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找中心句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
通过找出段落或篇章的中心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段落结构,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找中心句的练习题,帮助六年级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练习一:请仔细阅读以下段落,并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
段落一: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
每当夏天来临,我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清凉的水中。
游泳可以使我全身放松,还能增强我的体力和耐力。
在水里畅游的感觉简直太棒了!段落二:音乐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充满力量。
每当我感到沮丧或无聊时,我就会打开音乐,享受美妙的旋律。
音乐中的歌词也可以启发我的思维,让我感受到不同的情感。
段落三:夏天是一个繁忙而有趣的季节。
无论是去海滩玩沙子,还是去公园野餐,我都会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嬉戏打闹,还可以尝试各种美食,真是非常开心!练习二:请仔细阅读以下篇章,并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
然后判断这些中心句是否能够准确概括段落的主题。
篇章一: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科学是一个神奇而充满挑战的领域。
通过观察和实验,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希望能够投身科学研究,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变世界。
篇章二: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如今,地球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等。
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篇章三:阅读是一扇通向知识世界的窗户。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许多新的知识和经验。
不管是故事书、科普读物还是名著,都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让我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和智慧。
练习三:请根据以下段落的中心句,判断所给的标题是否与段落内容相符。
段落一:中心句:我喜欢春天的原因是可以和家人一起踏青。
标题:我的春游经历段落二:中心句:爱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关心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标题:在动物园里的一天段落三:中心句: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因为它充满活力和竞争。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孩子在做阅读练时,往往难以概括___。
本文介绍了四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并强调了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通过研究和练,帮助孩子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第一课时:摘句法本课时介绍了直接找中心句的方法,即摘句法。
通过例子的讲解,让孩子理解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例子中,第一段的中心句是“母亲是个好劳动”,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通过摘录中心句,可以概括出整段的段意。
中心句: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
理由是句①明确提到了“鸟”,并用“格外生动”来形容树,句②又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喜欢小鸟在树枝上的舞蹈,而句③则说明了小鸟的存在让冬天的风变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使树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都是在围绕着句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本文段的中心句是句②:“的力量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情感,并鞭策人们为此目的去百折不挠地探索、进击。
”因为句①是引用了___的话,只是作为引入,没有直接表达本段的主题。
句③和句④、句⑤、句⑥都是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遵守的人物,虽然有助于支撑本段的主题,但不是中心句。
而句②直接表达了的力量,以及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本段的核心内容。
海洋的大和深是本段的主要内容。
海洋不仅面积广阔,而且深度也很大,平均深度为三千八百米,远远高于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
如果地球表面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达到二千四百四十米。
太平洋的马利纳海沟是海洋最深的地方,最大深度达到一万一千零三十四米。
相比之下,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为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玛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二千多米。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地大不如___,山高不如水深。
本段的中心句是“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这个句子能够总括全段的主要意思,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本文段的中心句是句①,因为它直接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即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总之,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很多。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共5篇)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共5篇)第一篇: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一、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二、练习部分: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三、测试:请同学们阅读《办好黑板报》一文,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办好黑板报我校有块黑板报,我是黑板报的编辑。
一年来的编辑工作,使我积累了不少经验。
我深深认识到,好的黑板报一定要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文章好,二是编排好。
黑板报的文章要短小精悍,具体生动。
短小精悍,就是要抓住要点,用二、三百字把同学们最需要知道的问题说清楚。
具体生动,就是要内容实在,形象感人。
力求用典型事例和数据来说明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感染读着,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黑板报的编排要美观大方,寓于变化,要把主要内容放在显著地位。
标题要有吸引力,要醒目,使人一看就知道正文。
要有独立的美术作品和诗文的搭配,还可以设置“读者来信”“问题解答”等小专栏。
黑板报要做到文章好和编排好,还需要有一个好编辑。
编辑要制定具体的编辑方针,拟定选题计划,开展组稿活动。
四年级找中心句的题

四年级找中心句的题一、题目。
1. 阅读短文,找出中心句。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解析:中心句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因为文章分别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最后总结出小兴安岭景色诱人,并且有丰富的物产,是花园也是宝库,此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阅读短文,找出中心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老实。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当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时,又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业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段意训练课
教学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方法:1、找准中心句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1、学生回忆、梳理已学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1)找中心句。
《秋天的雨》第2、3自然段
2)找一个自然那段的不同方面再合并起来。
《花钟》第2自然段
《赵州桥》第2自然段
2、联系课文梳理中心句的几种形式。
1)中心句在段首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①画出中心句
②用自己的话说段意: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2)中心句在段尾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桥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南京长江大桥真是太雄伟壮观了,我爱南京长江大桥。
①画出本段中心句
②用自己的话说第二自然段的段意:南京长江大桥很雄伟壮观了,我爱南京
长江大桥。
3)中心句在段中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
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含笑一现……
①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用自己的话说段意: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4)中心句是过渡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①画出两个自然段中心句
②用自己的话说第二自然段的段意:赵州桥很美观。
3、找一个自然那段的不同方面再合并起来。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①看看这一段描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雄伟、坚固)
②用关联词语把这两方面特点合并起来。
(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坚固)
4、总结写人记事文章概括段意的方法:
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例文1、
有一次,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
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
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
带来了不少快乐。
③画出主要词语: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结果怎样(有什么感受)
④串联主要词语,用自己的话说段意: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感到很
快乐。
例文2、
风娃娃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
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
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①画出主要词语: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有什么感受)
②串联主要词语,用自己的话说段意:风娃娃帮纤夫吹船帆,纤夫很感谢风
娃娃。
4、练习独立运用方法概括段意。
1、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然成了红色。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
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美丽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的段意。
(什么)(怎么样)
2、枣
我的家乡位于渤海之滨,那里有许多枣树。
春天一到,沉睡了一冬的大枣树有了生机,褐色的树杈上,开始绽出新芽,真让人喜欢。
初夏,已有了近似椭圆的绿叶,继而开出五瓣小花。
它淡淡的香气是人心旷神怡。
到了金色的秋天,枣花孕育的小果,变成小伞状的小枣儿。
它们由小到大,由绿变黄,由黄变成淡红色。
到枣子成熟时,吃起来甜中带酸,清香可口,还有点健胃的作用呢。
没有人不喜欢吃这又酸又甜的大红枣。
家乡的枣树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怎能让人不喜爱呢?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的段意。
3、第二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可爱的鸟
画眉,全身羽毛金褐色,颈部和背部有暗褐色条纹,腹部白花花一片,眼晴四周画了一条白色眉线,依依可人。
翠鸟,碧绿的羽毛,点缀(zhuì)着蓝色和金色,羽毛的颜色特别美丽。
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
你看:大雁飞行的时候,队形、次序都有一定规矩。
大雁打头,幼雁居中,老雁压阵。
头雁在前紧拍翅膀,,使气流上升,为的是让幼雁乘气流滑翔,飞起来省力。
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4、记忆力
人的记忆力是靠什么来增强的呢?快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为自己设计了一套锻炼记忆的“体操”,他每天起床后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外语单词,日久天长坚持不懈,他的记忆力变得非常好。
他不仅精通文学、历史、自然科学,还熟练地掌握了五种外语。
要增强记忆力,除了靠锻炼外,还要靠科学的记忆方法。
有个单位新装了上千部电话,要求话务员在两个月内会背这些号码,如果靠死记硬背,很难完成任务,可话务员用谐音背记、推算背记、跳跃背记等方法,仅半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1、用“”画出短文的过渡句。
2、短文第()自然段写“勤奋锻炼可以增强记忆力”,第()自然段写“增强记忆力要有科学的方法”。
3、整合一下,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增强()不仅要()而且要()。
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只顾挣钱,把鱼全卖给了老鼠。
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
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虽然不愁吃,但是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
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哈哈……”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
因为老鼠把鱼买完了,所以街上没有鱼卖。
猫只好自认运气不好。
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虽然赚了钱,但是上了老鼠的当。
”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的段意。
(谁)(干什么)(结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