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船政观后感
2024年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2篇)

2024年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____年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____年,我有幸参观了马尾船政文化,对于这一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的地方,我心生敬意。
马尾船政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受震撼和启发,对马尾船政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我首先参观了马尾船政文化陈列馆,馆内陈列了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海洋航运、船政管理、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文物和史料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闪烁着辉煌的光芒。
马尾船政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宋代,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陈列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马尾木雕船模,这些船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根据历史资料可以看出,马尾船政文化是以马尾木雕船为标志的。
马尾木雕船是马尾船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船工的杰作。
马尾木雕船在形态设计上独具特色,船身线条流畅,雕刻精细,立体感强烈。
作为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杰出代表,马尾木雕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陈列馆中,我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马尾木雕船,有战舰、商船、渔船等,每一艘木雕船都别具匠心,展现了船政文化的独特魅力。
木雕船模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它们我可以感受到当时的辉煌和风采。
除了马尾木雕船,还展示了许多其他与船政文化相关的文物和史料,比如船舶工具、导航仪器、航海图册、律令册等。
这些文物和史料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海上交通要道的马尾,曾拥有繁荣的船政制度,船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当时的海洋贸易和军事征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了解到,马尾船政制度以官府直接管理渔船、商船和战船,实行统一的制度和管理,有效地保障了船舶安全和经济利益。
参观过程中,我还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表演。
表演以马尾木雕船为主题,通过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马尾船政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表演中,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展现了船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舞台装置也精心设计,营造了浓厚的海洋氛围。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观后感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观后感前几天去了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又长见识的游玩啊!一到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带着历史沧桑感的建筑。
你看那船政衙门,庄严肃穆地站在那儿,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走进衙门里,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些官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这里筹划着船政大业,那时候的人们肯定满怀着壮志豪情,想要在造船、航海这事儿上干出一番大成就。
然后就去看了那些船政学堂的旧址。
哇塞,想象一下,在那个时候,一群热血青年就在这里刻苦学习,他们学的可不是简单的东西啊,什么造船技术、航海知识,都是当时最先进的。
我就在想,这些先辈们得多聪明多努力,才能掌握那些复杂的知识。
而且,在学堂里,我似乎能听到当年的读书声,朗朗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说不定,当时就有某个年轻小伙子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造出最厉害的船,让中国的海军威震四海呢。
再说说那些船坞和造船厂遗址,虽然现在看起来没有了当年热火朝天的造船景象,但站在那儿,你还是能感受到当年的那种繁忙和宏大的规模。
那些巨大的船坞,就像一个个沉默的巨兽,见证了一艘艘船只从无到有的过程。
这里造出来的船,可都是承载着中国近代化的希望啊。
我都能想象到一艘新船下水的时候,周围的人们欢呼雀跃的场景,那是对中国航海事业的新期待,就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样让人激动。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关于船政文化里的人物故事。
那些船政的先驱者们,在那个艰难的时代,面对着重重困难,却依然勇往直前。
他们得克服多少技术上的难题啊,外国的技术封锁,国内的资源有限,但他们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比如说沈葆桢,这个人可太厉害了,在他的带领下,船政事业才能发展得那么好。
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在船政这个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一边走一边想,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不仅仅是一堆老建筑和一些历史故事,它更像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国人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努力和探索。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前阵子,我去了一趟马尾船政博物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深呐!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
但咱先不说那些宏观的历史意义,就单说我在馆里看到的那些实实在在的展品,都足够让我在心里“哇塞”个不停。
我看到了一艘按比例缩小的木质战船模型,那精致的做工,仿佛能让我看到当年工匠们在船坞里挥汗如雨的情景。
每一块木板,每一根桅杆,都被打磨得恰到好处。
我凑近了仔细瞧,那船身上的木纹都清晰可见,就好像这艘船刚刚从海里航行归来,还带着海风的气息和战斗的痕迹。
还有那些古老的航海图,纸张都已经泛黄了,上面的线条和标记却依然清晰。
我盯着那些图,想象着当年的航海家们是如何凭借着这些简单却又无比重要的图纸,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方向,开辟出一条条新的航线。
他们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毕竟在那个时候,大海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的神秘领域。
在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一排锈迹斑斑的铁锚。
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却好像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波涛汹涌。
我能想象到,在狂风巨浪中,这些铁锚是船只唯一的依靠,它们深深地扎进海底,稳住船只,让船员们在颠簸中感受到一丝安全感。
如今,它们虽然已经退役,但那种坚韧和力量的象征永远不会消失。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老照片。
这些照片里的人物,有的穿着笔挺的制服,眼神坚定;有的则是在船坞里忙碌着,脸上沾满了油污。
他们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中国船政的发展和辉煌。
看着他们的照片,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我,那是一群年轻的学徒站在一艘新造的轮船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我不禁想,他们当时是不是在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驾驶着这艘船,驶向远方,为国家争光?也许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后来的航行中遭遇了危险,甚至失去了生命,但在那一刻,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在另一个展厅里,摆放着一些当年船政学堂使用过的教材和教具。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观后感黄淼(精选五篇)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观后感黄淼(精选五篇)第一篇: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观后感黄淼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观后感本周周末,班级组织一场马尾船政文化馆的参观活动,原以为是一次放松的“冬游”,而在参观之后却只能用“震撼”二字形容。
而真正使我震撼的不仅是按照一定比例精仿的战舰,更是这些建筑背后的人的故事。
这些无不体现了马尾船政厂所体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刻影响和激励着后人。
首先,展厅第一层为序厅,以浮雕和圆雕组合,展示船政总体概况。
1866年6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创建船政。
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接办,所谓“左创沈成”,择址于福建马尾的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开学堂、引人才,以及派遣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下图左四为沈葆桢)沈葆桢在咸丰六年离开北京初次担任江西广信知府,也就是俗称地方官员。
时当太平军进攻,曾国藩被困在江西北部,可谓是“风声鹤唳,一日一警”。
而这时的沈葆桢给福建家中的妻子写了一封信,“欲以闺中人为质”——把妻子最为“人质”。
众所周知,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其妻子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
他表明“官无眷属,则绅民咸谓其必逃,人无固志,虽极口劝谕,不足坚其信。
”,所以沈葆桢敦促妻子来到这一至危之地,向当地百姓表明其死守之心。
广信成功守城之后,曾国藩在奏折中表扬沈葆桢说,两年以来,江西各地之所以纷纷沦陷,都是因为地方主官未战先逃。
曾在此奏中还特别指出其妻子林普晴在此的作用,“其妻亦同在危城,无奴无婢”。
和沈葆桢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这份义务和责任去爱自己的祖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怀着深深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国家需要人才,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需要每个人的贡献,国家希望你学成长大为国效命。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马尾船政博物馆,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海事文化的重要博物馆。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给我的观后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马尾船政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建筑,建筑外观融合了中西方的设计风格,犹如一艘巨大的船在海洋中矗立。
走进博物馆内部,展品丰富多样,从展示中国古代船舶模型的船舶馆,到展示航海历史的历史馆,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航海的辉煌与深远影响。
在船舶馆中,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船舶模型,包括贸易船、战船、渔船等等。
这些模型造型精细,细节处理入微,仿佛使我穿越时光,亲眼见证了古代航海的壮丽场景。
我总是被那些巨大的战船深深吸引,它们高大的桅杆和帆篷散发出的凛冽气息,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们曾经的威武与荣耀。
历史馆中的展品更是引人入胜。
我看到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航海历史的文物和图片,了解到中国古代航海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航海史的影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壁画展示,巨大的壁画上绘制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路线图,展示了郑和船队的庞大规模和对世界航海的贡献。
这令我更加骄傲和敬佩我们伟大的祖先们。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福建马尾船政制度的历史。
这一制度在中国古代船舶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规范了船舶的建造和维护,还在航海活动中起到了保护和管理的作用。
通过展示和解说,我对这一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航海活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除了丰富的展品和陈列,马尾船政博物馆还提供了多种互动体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古代航海的艰辛和壮丽。
比如,我参与了一场模拟航海的体验活动,通过操控船舶模型,亲身感受了航海的风雨飘摇,深刻理解了古代航海者的勇气和智慧。
总的来说,参观马尾船政博物馆是一次充满知识和情感的旅程。
通过参观,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航海文化的伟大与博大精深。
这座博物馆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航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伟大历史感到无比自豪。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400字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400字第一篇:《船政往事》那天,阳光正好,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去了马尾船政博物馆。
一进大门,就被那艘按比例缩小的“扬武”号模型吸引了。
我围着它转了好几圈,想象着当年它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博物馆里头,每一件展品都好像在诉说着一段历史。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老照片,看着那些穿着军装的先辈们,感觉他们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特别是看到林则徐和沈葆桢的照片时,脑海里浮现出他们为了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画面,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敬佩。
走着走着,就到了模拟船舱的地方。
我钻进去,坐在舵手的位置上,假装自己是指挥官,指挥着整艘船前进。
小伙伴们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说我要是真当了船长,船肯定开到菜市场去了。
玩笑归玩笑,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那份责任和荣耀。
参观完博物馆,走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那些先辈们为了国家做了那么多,我们这一代人也不能落后。
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有限,但至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第二篇:《穿越时空的对话》周末,我跟爸妈一起去了马尾船政博物馆。
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这样的地方,心里挺忐忑的,不知道会看到些什么。
刚进门,就被那巨大的船模给震住了,爸妈说这是当年的战舰模型,看着真威风。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一个展室,里面挂满了黑白老照片。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有的讲述着海上的战斗,有的记录了造船厂工人们辛勤工作的瞬间。
听着讲解员的解说,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与那些英勇的先辈们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船政学堂的部分。
原来,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我站在那些泛黄的课本前,想着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学习条件,心里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前辈们的努力,可能我们现在的生活还会落后很多。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没说话,脑子里全是今天看到的一切。
我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战场,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好好学习,不断进步。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了马尾船政博物馆。
刚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便扑面而来。
然而,这种厚重并没有让我感到压抑,反而激发了我强烈的探索欲望。
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文物和模型,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踱步在展厅中,目光被一艘巨大的船模所吸引。
那精致的构造,逼真的细节,让我仿佛看到了它在海上乘风破浪的英姿。
凑近去看,船身上的每一块木板、每一个铆钉,都像是有着自己的故事。
我站在那里,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想象着当年的工匠们,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打造出这样一艘艘坚固的船只。
他们或许汗流浃背,或许日夜操劳,但他们的眼神中一定充满了坚定和自豪。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些古老的航海工具,有罗盘、望远镜,还有那些已经泛黄的航海图。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在当时却是航海者们最宝贵的依靠。
我不禁感叹,在科技尚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凭借着这些简单的工具,勇敢地驶向未知的海洋,去探索,去冒险,那是一种多么令人钦佩的勇气啊!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些船员们的生活用品。
有粗糙的碗碟,有破旧的衣物,甚至还有一封封字迹模糊的家书。
看着这些,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这些物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船员们生活的艰辛。
他们远离家乡,漂泊在茫茫大海上,思念着亲人,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多媒体展示区。
屏幕上播放着一段关于船政历史的影片,那生动的画面,激昂的解说,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当年船政的兴衰荣辱。
从创办船政学堂,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到制造出一艘艘先进的舰船,再到经历战争的洗礼,船政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在博物馆的一角,有一面墙上挂满了船政先驱们的画像。
他们有的目光坚定,有的面带微笑,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船政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我站在这面墙前,凝视着这些画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100字

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100字今天去了马尾船政博物馆,对中国古代船政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收获颇丰。
这个博物馆位于福建福州市的马尾区,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船政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主要展示古代船政制度、历史文化以及船政建筑等内容。
首先,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很有特色,采用了传统木质结构和新型玻璃幕墙相结合的方式,给人一种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感觉。
博物馆内部陈列有大量的船政文物,如古代官员服饰、船政法规、船政建筑等,让人对古代船政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模型船,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古代船只的模型,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其次,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古代船政制度的起源、发展和衰败的全过程,让人对古代中国的海上活动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古代,中国实行船政制度,通过官方管理和监督船只和船员的活动,保障了海上贸易和海军防御的顺利进行。
这一制度在古代中国的海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海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博物馆还展示了古代船政建筑的设计和规划,让人对古代中国海上城市的布局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展示古代船政建筑的平面图和模型,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船政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实际功能,这为研究古代海上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马尾船政博物馆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古代船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值得一游。
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我对中国古代船政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古代中国海上活动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前往参观,了解古代船政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尾船政文化参观心得
——奋发向上,为明天努力
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来到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
我们的参观点有两个,首先是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然后是马江海战纪念馆,又称“昭忠祠”。
出发之前,我一直认为我们所要参观的是无聊的古代造船遗迹。
事实上,在参观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后,我才知道造船仅仅是船政的一小部分,切身感受了船政文化的博大精深。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为我们展示了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
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仿佛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
环顾自己四周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不禁感慨:先辈们在过去简陋的设施环境中尚且能够奋发图强,我们难道不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向上,充实自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那些先去的烈士们。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马江海战纪念馆,荣辱交加。
为中国船政有那
样的先辈们、有那样的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那无辜的牺牲而感到惋惜与心痛。
此次参观马尾船政文化,让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历史和科技的发展,从中体会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我想我们只有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成就最出色的自我,才能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发奋学习、努力奋斗、薪火相传,不让先人们白白牺牲是我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