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农场如何经营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家庭农场在美国已经兴起,并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经营者。
这些经营者的特点包括热爱农业、富有创新精神和注重社区合作。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支持他们的发展。
家庭农场经营者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策略并重视环境保护。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重视家庭农场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农场经营者。
建设我国家庭农场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具有重要启示,可以帮助我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美国经验、政策措施、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借鉴经验、重要性、意义、启示。
1. 引言1.1 家庭农场的兴起家庭农场的兴起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户的收入。
家庭农场也有利于传承农业文化,保护传统农业技术和种植品种。
在一些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社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就业机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农场的兴起势必会继续,这种小规模、高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将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养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养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业机构、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在美国,为了培养和支持家庭农场经营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美国政府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农业教育和培训,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
政府建立了各种农业扶持政策,包括贷款、补贴和奖励措施,帮助家庭农场经营者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
美国还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协会的发展,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除了政府的支持,美国还注重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和交流。
各种农业展会、培训班和研讨会定期举办,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新特点

美国的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近几年数量稳定在206万个,经营土地面积达9.11亿英亩,其中98.7%为家庭经营,平均经营规模耕地442英亩,是世界上大型机械化水平最高、耕地经营面积较大及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场,支撑着美国全球农业强国的地位。
尽管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冲击影响,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油费等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农场的利润率普遍下降,致使部分中小型农场破产倒闭。
然而,绝大部分农场农作物播种面积依然保持稳定、坚持多元化经营、农机装备持续更新、保护性可持续农业规模扩大等,其农场经营发展的做法和特点,值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经营发展中借鉴。
不同代别,共生发展。
美国将家庭农场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都是由不同代别的农场主构成农场的基本格局,其中年收入低于35万美元的小型农场为最多,占总数量的89.7%。
第一代开拓的农场。
如今在美国家庭农场主为第一代农民的,其比例超过20%。
例如,印第安纳州的Tom Griffiths农场主在农场长大,但在他成年之前,家人就已将农场出售移居城市了。
他在儿子出生前后,买下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既作为毕生的事业,亦是抚养孩子成长的乐土。
要成为成功的第一代农民,必须要着眼长远,关注可持续发展。
在Griffiths看来,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就是白手起家、从头开始。
要审慎地做出明智的决定,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种植、购买和操作农机、采购农资、改造还是新建,都要考虑农场的盈利前景和永续发展。
他成功地经营着自家农场,已经超过了三十年。
两代间接续的农场。
Belin-da Burrier是马里兰州女农民,她的家庭农场就像大多数美国农场一样,包括至少两代或三代家庭成员,都参与农场的经营。
目前,她和丈夫正在着手将家庭农场传给女儿一家。
数代人传承的农场。
南达科他州的David Iverson和路易斯安那州的Garrett Marsh农场,都是都来自历史十分悠久的家庭农场。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经验和启示作者:蒋昕臻李瑶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4年第11期家庭农场的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被正式提出,释放出我国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信号。
“家庭农场”是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品,是国外流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国外的家庭农场因拥有相对集中广阔的土地、先进的设备、成熟的经营管理,而呈现出高度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中外在土地政策、户籍管理等方面虽有较大差异,但国外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和发展经验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国外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1. 家庭式管理。
农场的生产劳动和经营管理以家庭为依托,主要依靠农场主、家庭成员及雇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将所经营的土地转包、转租给第三方管理。
这是家庭农场区别于其他形式农场的主要特征。
美国农场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家庭农场、公司农场、合作农场。
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的数量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
在2010年全美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中,88%是家庭农场,达到全美总产值的79%。
家庭农场已成为美国农业经济的主体和基本支撑力量,推动着美国农业经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2. 农场规模因地制宜。
国外家庭农场规模因地制宜,大小不一。
在美国,家庭农场有大中小规模的划分,自然地理环境及经营内容是决定农场规模大小的关键因素。
例如,肉用牛的生产通常以小型农场的形式出现,像经济作物、家禽、猪等的生产则由大、中型家庭农场完成,而在加利福尼亚这样地域广袤的地区,最常见的便是种植各种水果、蔬菜的超大型家庭农场。
在加拿大,种植业家庭农场土地面积平均达到300公顷左右,其中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0%。
在日本,据2012年统计,耕地面积为453万公顷,农业人口为260万,平均每一农户的耕地面积约为1.7公顷,像日本这种相对来说人多地少的国家,家庭农场模式则是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主。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附件一: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在农地经营体制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出现了令人关注的“私营农庄”、“家庭农场”现象。
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诸如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环境、产品销售等问题。
以史为鉴、以国外家庭农场为鉴,对推动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下面介绍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以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1.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
1776年7月,美国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建立何种农业生产制度和经营组织来发展农业,成为美国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于1820年确立了将共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给农户,建立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制度,正是这种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美国开发西部的移民热潮。
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想在土地上耕作5年以上、年满21岁的个人或者一家之主赠送160英亩的公有土地。
这种把公有土地赠送给真正需要土地的人的国法,使美国家庭农场制度在美国农村得到广泛的建立和巩固,为美国农业经济组织及经营制度奠定了基础。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从经营规模来看,其发展与趋势表现为农场数目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1935年家庭农场的数目为681.4万个,到1989年减为214.3万个,每个农场平均用地从1920年的147英亩增至1989年的457英亩。
据统计,占农场总数的25%的大农场生产了全国农产品总量的85%。
这里所指的大农场并非公司农场,家庭农场实际上也能像公司农场、农工商企业一样适应大规模的经营要求。
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在数量上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
3.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家庭农场是指由一家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自己食用或者自己销售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单位。
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探讨如何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并思考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成功经验1. 多样化经营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通常会选择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他们不仅仅种植粮食作物,还养殖家禽、畜牧动物,甚至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等业态。
通过多样化经营,他们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并且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使家庭农场更加可持续。
2. 专业化经营与传统的农业相比,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更加注重技术和管理的专业化。
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他们还不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最大化。
3. 品牌化经营在美国,许多家庭农场经营者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通过品牌化经营来提升产品附加值。
他们注重产品的包装和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合作经营合作经营是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一大特点。
他们通过组建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联合种植、联合销售等形式来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减轻了经营压力,更好的利用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对我国的启示1. 培养多样化经营意识我国家庭农场主要以种植作物为主,很少有家庭农场能够实现多样化经营。
我们需要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种植作物的可以适当发展养殖业、农家乐业、休闲农业等多种产业,实现产业的互补和经营的多元化。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帮助家庭农场经营者提高经营水平,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介绍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介绍家庭农场,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像是田园诗里的美好梦想。
其实呢,它真的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经营模式。
想象一下,早上起来,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脸上,推开门就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田野,真是别提多舒服了。
每天跟大自然打交道,亲手种下的蔬菜、水果,成熟的时候,心里那种成就感简直不要太赞。
小孩子在旁边嬉闹,老人与我们一起忙活,整个家庭都在这一片小天地里,共同奋斗,真是其乐融融啊。
说到家庭农场,得先聊聊它的经营模式。
一般来说,家庭农场主要是由一家人一起经营,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像是一个小团队。
种植啥呢?当然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比如,喜欢吃番茄,就可以种一些,喜欢吃草莓的,来个小草莓园,夏天一到,鲜嫩的水果一口咬下去,那滋味,简直让人陶醉。
更有趣的是,农场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像是我们的“家庭成员”,日复一日地陪伴着我们成长。
经营家庭农场,当然不是轻松的事情。
天有不测风云,雨下得太多,作物可能烂根;干旱的时候,又要担心灌溉不及时。
可这些困难也正是家庭农场的魅力所在。
想想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今天的收成,讨论明天的计划,互相鼓励,这种温暖的氛围,真是让人心里暖暖的。
就算遇到再大的挫折,看到家人一起奋斗的样子,心里总会觉得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
再说说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现在可是科技发展的时代呀!很多家庭农场开始利用智能设备,像是温湿度监测仪、自动灌溉系统等等。
这些小玩意儿可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想象一下,早上起床,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田里的情况,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还可以用社交媒体记录下每天的农场生活,和朋友们分享这份喜悦。
谁说农场生活就只能是辛苦的劳作?现代农场,让我们可以轻松又愉快地享受这份生活。
说起家庭农场,还得提到生态环保。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使用有机肥料、自然农法,不仅保护了土壤,还能给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物。
这种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让我们吃得放心,还能传递给下一代。
美国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 “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2 0 1 3 年的 中央一号文件 中出现 ,文件称 ,引导农村 土地承包经
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 向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 流转 ,发展多 种形式的适 度规模经营 。由此 ,在从国家顶层设计 到农村 微观经营主体 ,家庭 农场正在 兴起 ,并有 可能成为带 动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动力 。如何做好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是一个面临严峻挑战和 考验
年美 国的农场约有2 2 0 万个 ,农场 占地 面积 为9 . 2 土壤保 护 补贴 ;1 9 5 6 年 又 推行 土壤保 护计 划 ;
亿 英亩 ,平均 每个农 场 的面 积为4 1 8 英亩 。美 国 1 9 8 5 年食 物保 障法 中再一次提 出土壤保护计划 , 农场 以家庭农场为主 ,公司型的农场越来越少 。 根据 人 口普查局 的统计数据 ,2 0 0 7 年属于公司性 质 的农 场有9 6 0 0 0 个 ,合 作农 场为 l 7 4 0 0 0 个 ,而 家庭 农 场则有 1 9 0 万个 。 由于 美 国农 场多为 家庭
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
从经营方 式上看 ,家庭农场一直是美国农业
展 ,家庭农场这一组织形式将很快得到农村领域 最主要的经营形 式。截至2 0 1 0 年底 ,美国收入超
的认可 ,并快 速的发展起来 。
过1 0 0 万美元 的农场有 8 8 %是属 于家庭农 场 ,而
5 0 0 至9 9 9 英亩的农场 l 5 万个 ,1 0 0 0 英亩 以上 农场 以分为直接贷款和紧急贷款 。直接贷款包括 :农
1 7 万 多个。 。 。
场所 有 权贷 款 、 经营 支 出贷 款 、农 房建 设贷 款 等 ;紧 急贷 款 主要 是帮 助 农 民应付 严重 自然灾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模式以及培训课程丰富多样,政策支持也相对完善。
成功案例展示了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潜力和价值,同时也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各种挑战。
为了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与支持,推动家庭农场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经验、培养模式、培训课程、政策支持、成功案例、挑战与应对、启示、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重要性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
家庭农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乡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责。
家庭农场经营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他们通过勤劳劳作、精耕细作,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家庭农场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积极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推动农田生态改善,增加耕地生产力,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辛勤劳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还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了家庭温暖和教育支持,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增进农民福祉。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经验的价值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美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农产品和食品,同时也为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经验的价值在于其成功的经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研究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注重品质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的美国,公共汽车驾驶员的数量甚至比农民人数还要多,美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2%,但却养活了3亿美国人,粮食多得吃不了,干脆出口,这就成了全球谷物出口大国。
美国农产品生产主要依赖家庭农场,两三个人一年就可以生产出上千吨的小麦或是玉米。
科技的进步引发了美国农业生产的革命,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家庭农场成农业生产主力军2010年美国的农场约有220万个,农场占地面积为9.2亿英亩,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为418英亩。
美国农场以家庭农场为主,公司型的农场越来越少。
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2007年属于公司性质的农场有96000个,合作农场为174000个,而家庭农场则有190万个。
由于美国农场多为家庭式农场,因此小型农场所占比例较高。
全美9英亩(一英亩约等于6亩)以下的农场有23万多个,10至49英亩的农场62万多个,50至179英亩的农场66万多个,180至499英亩的农场36万多个,500至999英亩的农场15万个,1000英亩以上农场17万多个。
美国220多万户的农场中,大约有350多万的农业劳动力,其余的是小孩和老人等,每个农场主平均经营400英亩的土地,大约等于2400亩。
每个农场的劳动力平均为1.6个。
2010年,美国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有88%是属于家庭农场,而生产的农产品占全美农产品生产量的79%。
科技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高效率
伴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今天的美国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155人,而在1960年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够养活26人。
科技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高效率提供了机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生产100蒲式耳玉米需要花费100小时的人工,而现在只需花费不到2小时的人工。
2009年美国农业产出是1948年的1.7倍,每年的增速为1.63%。
在农产品产出增长的同时,用于生产农产品的投入却在下降,特别是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和更少地占用土地。
科技现代化为家庭农场带来了生机,联合收割机安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生物技术提升了农产品的产出,早期的订单降低了农产品价格下挫和销售困难的风险。
最后,美国的农场主不少成了富有的人。
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农业却是逆势而发。
从1980年以来,农业已成
为美国产出效益第二好的行业。
而在过去60年间,玉米产量增加了4倍,大豆产量增长了近100倍,小麦产量增长了10倍。
在2010年和2011年,农场主的收入急速提高,几年来农场主的纯收入都以20%的速度增长,他们变得更加富有,赚得荷包满满。
2011年美国的农业收入为250亿美元,由于全球粮食需求量增加,从小麦、玉米到大豆等农产品收购价格都大幅提高。
农业生产高产出也吸引了大量投资,投资额从每年上亿美元上升到几十亿美元。
农业已成为美国投资者青睐的一个行业,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丰厚利润让投资者又回到制造真正产品的行业。
专家认为,美国农业丰厚利润的获得并不完全依赖政府的农业补贴和科技的发展,关键之点是全球富裕人口的增长为美国农民带来了发财的机会。
如果一个
收入用在吃得更好上。
一个家庭农场经营只需三个人
1913年来到美国,一生都是和土地打交道。
而约翰斯顿的父亲继续在爷爷留下的大片土地上耕耘。
到了约翰斯顿时代,他自己经营的农场面积达到3200英亩。
同时约翰斯顿还拥有2400英亩的土地,但为提高生产效率,约翰斯顿将这2400英亩土地租给其他人用来生产农产品。
一年下来,约翰斯顿自己经营的土地收获小麦3900吨,油菜2500吨,大麦1400吨。
这样的农产品收获可以生产出1300万条面包,120万升菜籽油,4万桶啤酒。
年产值超过200万美元,而利润也不薄。
经营这么大的农场需要多少人呢?一共只有三个人,约翰斯顿领头,雇佣两名农业工人,就一切都搞定了。
约翰斯顿和这两名工人一年工作的时间约为9个月,在播种和收获繁忙时期,约翰斯顿会再雇几个人临时来帮忙,但这样的工作时间很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美国农业出现了精准农业的概念,在播种时播种机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了解到上一年哪一寸深度的土地种出的粮食收获最多,而依据这些数据,播种机会决定在哪儿作深度播种和施肥料。
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室犹如飞机的驾驶舱或是工厂的控制室。
在收割时,驾驶室中的屏幕可以告诉驾驶人一英亩土地可以收获多少蒲式耳的玉米,也可以显示收割上来的粮食湿度,还能让收割者知道尚有多少英亩的粮食需要收割。
价值52万美元的新型联合收
割机带有智能导航的功能,收割机可以依据农作物的密度加速或是减速收割,以保证在收割中不浪费粮食。
传统农业的作业程序离不开耕地、播种、施肥、预防病虫害、灌溉和收获这几个环节,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已使美国的粮食生产跨越了耕地这一环节。
美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科技性突破是运用遗传学工程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新型种子具有抗草性和抵御虫害的能力。
目前美国的粮食类农产品有三分之一是采用了这种新型种子生产出来的。
为何约翰斯顿一家只用三个人,就可以把上千英亩的土地粮食生产搞定?这一切要感谢新科技和机械化为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条件。
小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高
美国农业问题专家的研究表明,土地面积在160~240英亩的农场最适合夫妇家庭经营,只要开上个夫妻店,虽然辛苦一点,但在经营上却是最有效率的,既能节省劳动力,又能照顾过来。
62岁的布鲁翰和63岁的妻子则是成功经营小型家庭农场的一个典型事例。
布鲁翰夫妇在爱荷华州拥有一个土地面积为160英亩的农场,这块土地虽然已经种植了100多年,但耕作层的土地仍然厚达一英尺。
在160英亩土地上,布鲁翰夫妇种植80英亩的玉米、35英亩的燕麦、35英亩的饲料草。
农场建有两座储粮仓,配有自动传输系统。
布鲁翰夫妇还饲养了300头生猪和150头肉用公牛。
布鲁翰夫妇也养了许多小动物,例如狗、兔子、鸭子和臭鼬和12只猫,农场简直成了小动物园。
布鲁翰负责饲养猪和牛,而布鲁翰太太则饲养那些可爱的小动物。
布鲁翰夫妇俩虽然经营的农场不太大,但操心费力的事情却也有很多。
不过由于绝大部分的饲养工作是按照电脑程序操作,这就减轻了劳动强度。
例如在猪背上装超声波装置,数据输入电脑,当猪肉和骨头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系统会提醒你什么时候猪可以出栏。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是布鲁翰夫妇经营农场最基本的工具,从播种、平整土地、松解土壤、洒农药、耕种、收割,一条龙工序,完全靠大型机械来解决。
大型拖拉机上都装有GPS设备,随时取样分析,告诉布鲁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