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混凝土振捣正确使用

混凝土振捣正确使用振动棒
一、振动棒要垂直的直上直下,而且操作振动棒时要使振动棒快插慢拔(消除孔洞),当振动棒端部即将露出砼表面时,要快速拔出振动棒,拔出时不停旋转,以免造成空洞,而且插点要分布均匀(在300—400之间),切忌勿漏点插拔(欠缺振动),上下要抽动,保持振动棒运动中(50—100mm,使混凝土密实)要层层扣搭。
二、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时间要在20—30s之间为好,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三、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四、三不碰:一是不碰模板,振动棒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二是不碰钢筋,三是不碰预埋件。
在靠近模板处振捣时,应同时用木槌轻轻敲击模板,在钢筋密集处和模板边角处应配合用铁钎捣实。
五、振捣时间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的现象,并在砼表面形成沙层,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
六、砼浇注、运输应搭设临时通道,操作人员严禁在模支撑和钢筋上行走,临时通道上满铺铁板,防止撒落的废料落入钢筋中。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保证满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振动棒是否有损坏或缺失零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2.检查振动棒的电线是否完好,接地是否良好。
3.确保电源电压符合振动棒的额定电压,并检查电源线是否接地良好。
4.振动棒前截面尺寸应符合规定,以确保振动效果。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并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耳塞、防护眼镜等。
2.在进行振动作业之前,应将振动棒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线不会被混凝土碾过。
3.在振动混凝土之前,应将振动棒先插入混凝土中,然后再开启振动。
4.操作时,振动棒应与混凝土接触紧密,避免与模板、钢筋等物体相碰撞,以防止振动棒损坏。
5.振动棒的振动方向应与混凝土搅拌方向垂直,以获得最佳的振动效果。
6.振动混凝土时应先从边沿开始,逐渐向内侧振动,避免出现空鼓现象。
7.振动混凝土时应采取持续振动的方式,避免与混凝土表面停留过久,以免造成局部过度振捣,影响混凝土质量。
8.在振动过程中,应保持振动棒在混凝土中的合适深度,一般为混凝土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
9.不得在已经开始硬化的混凝土上继续进行振动,以免对混凝土造成损害。
10.在振动作业结束后,应将振动棒从混凝土中缓慢拔出,避免出现洞孔,并及时清理振动棒上的混凝土残渣。
三、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在操作时分心或受到干扰,确保安全操作。
2.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周围的人员和设备,保证安全距离,并确保其他人员不会触碰到正在振动的混凝土。
3.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振动棒的工作状态和电线是否有异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
通过遵守上述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获得高品质的混凝土结构,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混凝土振动棒使用的规范方法

混凝土振动棒使用的规范方法混凝土振动棒是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均匀度。
下面将介绍混凝土振动棒使用的规范方法,包括前期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1.选择合适的振动棒:振动棒的直径应与混凝土浇注口的直径相同或略小,以确保振动效果。
振动棒的长度应根据混凝土浇注的深度确定,通常为混凝土深度的3倍左右。
2.安装振动棒:将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中,并将振动棒与振动器连接。
振动器应能够提供充足的振动力,以确保混凝土的完全密实。
3.准备工作场地:在混凝土浇注前,要将工作场地清理干净,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二、操作步骤1.振动前的检查:在振动前,应检查振动棒和振动器是否牢固连接,以及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还要检查混凝土的状态,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2.振动方式:振动棒的插入方式应尽可能垂直,并避免斜插、歪插或扭曲插入。
在振动过程中,应将振动棒缓慢地插入混凝土中,并逐渐提高振动棒的高度,直到振动棒完全插入混凝土中。
3.振动时间和频率:振动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浇注深度确定。
一般来说,振动时间应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振动2-3分钟,振动频率应为每分钟12000-15000次。
4.振动顺序:在振动时,应按照预定的顺序逐层振动。
一般情况下,先振动混凝土的四个角落,再从四周向中心逐步振动,最后振动表面。
5.振动棒拔出:在振动结束后,应缓慢地拔出振动棒,避免混凝土中形成空洞或裂缝。
三、注意事项1.安全注意事项:在振动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同时要注意安全距离,避免振动棒碰到人或物。
2.振动深度: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应适当,过度插入可能会损坏混凝土结构,不足插入则会影响振动效果。
3.振动时间:振动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振动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过度密实,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4.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过低会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振动频率过高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过多的气泡,影响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1、振动棒的直径、频率和振幅是直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工作前应选择合适的振动棒。
2、振动器使用之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长期闲置的振动器启用时必须测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为电动机旋转方向不对,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棒头轻磕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4、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
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5~10c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5、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6、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倍。
7、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密实的时间,一般每插点振密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着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如振密时间过长,有效作用半径虽然能适当增加,但总的生产率反而降低,而且还可能使振动棒附近混凝土产生离析。
这对塑性混凝土更为重要。
此外,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密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密均匀。
8、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
否则就会因振动而使钢筋位置变动,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甚至会相互脱离,这对预应力钢筋影响更大。
在转换层浇注时,震动棒直接接触竖向钢筋上是可行的。
9、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1、振动棒的直径、频率和振幅是直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工作前应选择合适的振动棒。
2、振动器使用之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长期闲置的振动器启用时必须测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为电动机旋转方向不对,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棒头轻磕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4、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
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5~10c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5、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6、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倍。
7、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密实的时间,一般每插点振密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着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如振密时间过长,有效作用半径虽然能适当增加,但总的生产率反而降低,而且还可能使振动棒附近混凝土产生离析。
这对塑性混凝土更为重要。
此外,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密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密均匀。
8、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
否则就会因振动而使钢筋位置变动,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甚至会相互脱离,这对预应力钢筋影响更大。
在转换层浇注时,震动棒直接接触竖向钢筋上是可行的。
9、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
否则振动棒将不易拔出而导致软管损坏;更不得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砂浆浸蚀及渗入软管而损坏机件。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1、振动棒的直径、频率和振幅是直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工作前应选择合适的振动棒。
2、振动器使用之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长期闲置的振动器启用时必须测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为电动机旋转方向不对,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棒头轻磕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4、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
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5~10c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5、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6、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
7、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密实的时间,一般每插点振密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如振密时间过长,有效作用半径虽然能适当增加,但总的生产率反而降低,而且还可能使振动棒附近混凝土产生离析。
这对塑性混凝土更为重要。
此外,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密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密均匀。
8、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
否则就会因振动而使钢筋位置变动,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甚至会相互脱离,这对预应力钢筋影响更大。
在转换层浇注时,震动棒直接接触竖向钢筋上是可行的。
9、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
否则振动棒将不易拔出而导致软管损坏;更不得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砂浆浸蚀及渗入软管而损坏机件。
10、振动器在使用中如遇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冷却检查,如机件故障,要及时进行修理,冬季低温时,振动器作业前,要采用缓慢加温,使棒体内的润滑油解冻后,方能作业。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定稿版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1、振动棒的直径、频率和振幅是直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工作前应选择合适的振动棒。
2、振动器使用之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长期闲置的振动器启用时必须测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为电动机旋转方向不对,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棒头轻磕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4、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
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5~10c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5、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6、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
7、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密实的时间,一般每插点振密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着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如振密时间过长,有效作用半径虽然能适当增加,但总的生产率反而降低,而且还可能使振动棒附近混凝土产生离析。
这对塑性混凝土更为重要。
此外,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密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密均匀。
8、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
否则就会因振动而使钢筋位置变动,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甚至会相互脱离,这对预应力钢筋影响更大。
在转换层浇注时,震动棒直接接触竖向钢筋上是可行的。
9、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
否则振动棒将不易拔出而导致软管损坏;更不得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砂浆浸蚀及渗入软管而损坏机件。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1、振动棒的直径、频率和振幅是直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工作前应选择合适的振动棒。
2、振动器使用之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长期闲置的振动器启用时必须测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为电动机旋转方向不对,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棒头轻磕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4、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
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5~10c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5、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6、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
7、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密实的时间,一般每插点振密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如振密时间过长,有效作用半径虽然能适当增加,但总的生产率反而降低,而且还可能使振动棒附近混凝土产生离析。
这对塑性混凝土更为重要。
此外,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密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密均匀。
8、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
否则就会因振动而使钢筋位置变动,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甚至会相互脱离,这对预应力钢筋影响更大。
在转换层浇注时,震动棒直接接触竖向钢筋上是可行的。
9、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
否则振动棒将不易拔出而导致软管损坏;更不得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砂浆浸蚀及渗入软管而损坏机件。
10、振动器在使用中如遇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冷却检查,如机件故障,要及时进行修理,冬季低温时,振动器作业前,要采用缓慢加温,使棒体内的润滑油解冻后,方能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规范及要点
1、振动棒的直径、频率和振幅是直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工作前应选择合适的振动棒。
2、振动器使用之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长期闲置的振动器启用时必须测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
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为电动机旋转方向不对,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棒头轻磕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4、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
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5~10c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5、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6、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
7、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密实的时间,一般每插点振密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如振密时间过长,有效作用半径虽然能适当增加,但总的生产率反而降低,而且还可能使振动棒
附近混凝土产生离析。
这对塑性混凝土更为重要。
此外,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密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密均匀。
8、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
否则就会因振动而使钢筋位置变动,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甚至会相互脱离,这对预应力钢筋影响更大。
在转换层浇注时,震动棒直接接触竖向钢筋上是可行的。
9、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
否则振动棒将不易拔出而导致软管损坏;更不得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砂浆浸蚀及渗入软管而损坏机件。
10、振动器在使用中如遇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冷却检查,如机件故障,要及时进行修理,冬季低温时,振动器作业前,要采用缓慢加温,使棒体内的润滑油解冻后,方能作业。
11、插入式振动器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选配应符合要求,接地应安全可靠。
电动机未接地线或接地不良者,严禁开机使用。
12、振动器操作人员应掌握一般用电知识,作业时应穿戴好胶鞋和绝缘橡皮手套。
13、工作停止移动振动器时,应立即停止电动机转动;搬动振动器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和电缆线拖拉、扯动电动机。
14、电缆上不得有裸露之处,电缆线必须放置在干燥、明亮处;不允许在电缆线上堆放其他物品,以及车辆在其上面直接通过;更不能用电缆线吊挂振动器等物。
15、作业时,振动棒软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规定值;软管不得有断裂。
若软管使用过久,长度变长时,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16、振动器启动时,必须由操作人员掌握,不得将起振的振动棒平放在钢板或水泥板等坚硬物上,以免振坏。
17、严禁用振动棒撬拔钢筋和模板,或将振动棒当锤使用;操作时勿将振动棒头夹到钢筋里或其他硬物中以免损坏棒头。
18、作业完毕,应将电动机、软管、振动棒擦刷干净,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作业。
振动器存放时,不要堆压软管,应平直放好,以免变形;同时应防止电动机受潮。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