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峡谷旅游调研报告

峡谷旅游调研报告

峡谷旅游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峡谷旅游作为一种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户外旅游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峡谷地貌多样,景色壮美,可以提供丰富的户外运动体验和探险乐趣。

为了更好地了解峡谷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该领域的调研。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峡谷旅游的发展情况,并了解游客对峡谷旅游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峡谷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3.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向目标游客发放问卷,了解其对峡谷旅游的了解程度、游玩意愿、选择标准以及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参观和访谈,深入了解峡谷旅游的实际情况。

4. 调研结果4.1 游客对峡谷的认知程度调查显示,70%的受访游客对峡谷的地质背景和景观特色有基本的了解,但只有不到50%的游客曾经亲身体验过峡谷旅游。

这说明峡谷旅游在宣传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加强对游客的解说和介绍。

4.2 游客的游玩意愿和选择大部分受访游客表示对峡谷旅游有较大的兴趣,将峡谷旅游列为自己的旅行首选。

游客选择峡谷旅游的主要原因是想欣赏峡谷的美景、享受户外活动和体验自然之美。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游客更看重峡谷的景观特色和交通便利程度。

4.3 游客对峡谷旅游的期望游客希望峡谷旅游提供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项目,如徒步、攀岩、漂流等。

同时,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也较高,期望有更便捷的交通接驳、舒适的住宿条件和质量保障的导游服务。

4.4 峡谷旅游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户外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预计峡谷旅游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企业应加强对峡谷旅游的投资,提供更多元化和贴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5. 结论与建议本次调研显示,峡谷旅游具备广泛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推动峡谷旅游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对峡谷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游客对峡谷的认知程度。

- 丰富峡谷旅游的户外活动项目,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提升太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品质的对策研究

提升太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品质的对策研究

提升太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品质的对策研究太行大峡谷风景区是一个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境内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着非常壮观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观赏。

然而,近年来,太行大峡谷风景区也面临着一些旅游品质的问题,如游客服务不足、景区设施老化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对景区的口碑,因此,提升太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品质成为非常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一些对策来提升太行大峡谷风景区的旅游品质。

一、提升游客服务水平游客是旅游业的核心,提供良好的游客服务是保证旅游品质的重要手段。

因此,提升太行大峡谷风景区的游客服务水平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中之重。

实现这个目标,有以下建议:1. 雇佣专业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周到的服务。

2. 安排志愿者参与服务。

这不仅可以提升游客服务体验,还能增加景区的人文气息。

3. 建立24小时咨询服务。

晚间游客有任何问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

4. 提高服务人员的培训水平。

培训服务员,提高其素质和技能,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二、改善景区环境景区环境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提升旅游品质,必须保持景区环境的清洁整洁和舒适美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景区内保洁人员的数量和保洁频率符合要求。

2. 布置水源地和垃圾桶,方便游客使用并维护环境卫生。

3. 改善景区内的绿化和景观,使其更加整洁美观。

三、提高景区设施水平景区设施是游客在这里的重要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设施可以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景区设施方面的提升策略包括以下内容:1. 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洗手间、休息区、饮水机等。

2.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设施,必须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3. 为各年龄段游客提供相应的游乐设施,提高游客的互动和娱乐体验。

4. 为方便游客的出行,必须提供准确的路线指引和线路标识。

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为了增加太行大峡谷风景区的吸引力,必须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在景区内增加新的游玩方式和体验,来满足游客的需要。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太行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多个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太行山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状况和人文景观,为今后的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历史记录和文献资料了解太行山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太行山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最后,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

2. 调研内容(1)太行山的自然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了解太行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特点。

发现太行山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2)太行山的人文景观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太行山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建筑、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等。

其中,古建筑是太行山的一大亮点,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

(3)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

大部分游客认为太行山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多样,但也有部分游客对环境保护和服务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太行山的自然环境太行山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华北平原和华北高原之间,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条件多样。

太行山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但由于长期的滥伐和过度开发,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2. 太行山的人文景观太行山有众多的人文景点,包括古建筑、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等。

其中,岳村古建筑群、九华山古佛洞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另外,太行山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歌舞、节日庆典等。

3. 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游客对太行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示满意,认为太行山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但也有游客认为太行山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到位,设施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位于中国的中部,横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总面积约为19,300平方公里。

我们此次调研的重点是太行山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太行山地势陡峭,山峰层叠,山势雄伟壮观。

山脉蜿蜒起伏,多条深谷交错其间。

太行山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主峰海拔超过2000米,景区集中分布在三省交界处。

山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适中,冬季比较寒冷。

太行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植被有松树、柏树、槐树等。

这里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大熊猫、豹子、野猪等珍稀动物。

山区还有多年生的苹果、柿子等果树,以及一些草药和中药材,如枸杞、山药等。

太行山区域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样。

山区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山区还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关帝庙山风景区、殷墟遗址等。

同时,太行山还有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如太行山山歌表演、传统婚俗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太行山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受限于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太行山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使得太行山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促进太行山旅游业的发展和保护太行山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太行山旅游的知名度。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太行山地区的交通网络。

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前往太行山。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太行山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限制过度开发和砍伐,加强监管力度,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4.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修建更多的酒店、旅馆、餐饮等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总之,太行山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地区。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太行山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太行山的生态环境。

太行山大峡谷实习报告

太行山大峡谷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于2021年8月1日至8月15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太行山大峡谷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2. 培养实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3. 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深入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我们对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貌、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地貌特征:太行山大峡谷地处太行山脉中部,地形复杂,山势险峻。

峡谷内峡谷、瀑布、山涧等自然景观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

(2)植被特征:太行山大峡谷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4.9%。

主要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丛等,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植被景观。

(3)水文特征:太行山大峡谷水资源丰富,有瀑布、山涧、溪流等多种水文景观。

其中,紫团洞瀑布、王相岩瀑布等瀑布景观尤为壮观。

2. 实地考察太行山大峡谷的人文景观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太行山大峡谷的人文景观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参观古迹、了解历史,我们对太行山大峡谷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1)古迹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王相岩、紫团洞等古迹。

这些古迹见证了太行山大峡谷的历史变迁,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历史文化了解:太行山大峡谷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太行山大峡谷的历史文化,如红旗渠精神、曹操北征等。

3. 实地调研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发展现状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走访景区、与当地居民交流,我们对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产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1)景区发展: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位于中国河北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华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太行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旅游资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太行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环境太行山地区地处西面高、东面低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

山脉纵横交错,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势各异,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太行山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动植物物种丰富,是一片生态瑰宝。

二、经济发展太行山地区主要依靠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水果种植和畜牧业。

矿产资源方面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等。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导致太行山地区面临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风险。

三、旅游资源太行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点、文化遗址和民风民俗等。

黄河、北岳恒山、万年寺等都是太行山地区的代表性景点。

此外,太行山地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陈庄民俗村、晋韵民俗村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存在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太行山地区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持续,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再次,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

五、建议和措施为了促进太行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太行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限制过度的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保护珍稀物种和濒危植物。

2.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改善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3. 挖掘旅游资源特色。

加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产品研发和推广,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和差异化,吸引更多的游客。

4.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太行山地区的旅游资源,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到太行山地区旅游观光。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研究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研究

·经济管理·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研究上官慧军(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摘要:壶关太行山大峡谷,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并重,旅游资源丰富.针对景区自然生态及区域文化特征,发展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景区,定位旅游形象,进行保护性开发,并扩大客源市场,提高接待能力,以促进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关键词: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编码: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2.06.40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30km处,地处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南段,东临广袤的华北平原,西倚雄伟的山西高原,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和山西省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大峡谷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旅游区占地面积100多km2,主要有黑龙潭、红豆峡、八泉峡、十八盘、阁老陵、真泽宫、紫团洞、羊肠坂、天桥、女妖洞、青龙峡等景点,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本文对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山大峡谷的景观主体,五指峡之奇、龙泉峡之雄、王莽峡之秀绘成了一幅风光秀丽的壮美画卷.自然的崩塌和构造剥蚀,形成了峡谷景区内众多的奇峰异岭,奇岩异石,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独特韵味,有切磋棋艺的对弈仙人,有镇守领地的凛凛雄狮,有沐浴朝阳的金鸡报晓,险峰、奇石相映成趣.岩溶桥洞、悬泉飞瀑1.1.2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石灰岩分布广泛,岩溶泉、悬挂泉、岩溶性瀑布及溶洞等岩溶地貌遍布,深潭、银瀑,层出不穷.黑龙潭水色乌青,潭体多变;漫步青龙峡景区,郊河沟、冠龙溪交汇于此,泉溪叮咚,瀑潭相连.青龙潭河水奔腾直下,狐仙洞、莲花台泉水从天然石灰岩溶洞喷涌流出形成喷泉.八泉峡景区之“泉”别具一格,两岸山壁鬼斧神劈,谷内有8股较大的泉水,常年流水不息,瀑布甚多,层叠交错,龙洞、朱砂洞、黑龙洞3个天然石灰岩溶洞,窟顶泉水淅沥,水流飞泄谷底,水石相击,浪花飞溅,地上石笋林立.“天桥”是迄今华北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200m,跨度50m,宽约5m,厚度8m以上,呈天然石拱桥状,桥身为石灰岩石质,飞跨于南北2座危崖之间,远远望去颇似一座巨大的山门洞开.旅游资源类型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峡谷、陡崖、奇石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又有历史、神话、民俗等丰富优美的人文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1.1峡谷陡崖,奇岩异石1.1.1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在亿万年前的地质动力作用下,地壳断块构造隆起和差异剥蚀,形成了有单面山形态的陡崖绝壁,后经千百万年的流水侵蚀切割,形成众多峡谷,相对高差一般为200~300m,最高可到800m,最窄处仅十几米,景区内断壁如削,山高谷深,纵横交错,形成峡中有峡、峡中藏峡的峡谷群奇观,由王莽峡、龙泉峡、五指峡三大主峡串连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等9条支峡,成为太行茫茫林海、特色生物1.1.3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森林公园有森林资源5.33多万hm2,林草覆盖率达74.9%.大峡谷林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油松、辽东栎为主要树种,还有灌① 收稿日期:2012-09-29作者简介:上官慧军(1972-),女,山西阳城人,长治学院师范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122木、木本花卉、菌种植物、中草药材等珍稀植物多种.这里既有享誉全国的紫团参、红豆杉等珍稀植物300多种,又有金钱豹、黑鹳等国家保护动物130多种.紫团山出产的优良紫团参及枝繁叶茂的各色鲜果,为大峡谷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由五棵油松组成的盘龙松,形似游龙,冠如巨伞.红豆峡是一处天然植物园区,因峡内生长着成片珍稀树种红豆杉而得名,峡谷现有330余种植物,其中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尤其是亚热带树种红豆杉,与山萸、枫杨、辽东栎混交共生,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介绍地球的地质地貌、生命起源、生物演化等科学知识.地方商品、民间习俗1.2.3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的太行人,孕育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壶关鼓书是上党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唱腔优美动听,表演朴素自然.壶关民间艺术有龙灯、竹马、狮子舞、高跷、跑旱船等.店上黄蒸、黄山火烧等传统风味小吃美名远扬.壶关农副产品丰富,有核桃、小米、杮子、山楂、苹果、蘑菇、黄花菜、地皮菜等,核桃大部分为“绵核桃”,味美且营养价值高;太行山大峡谷柿子,是本地特色特产之一,真正的绿色、纯天然果实,柿饼、柿疙瘩是当地柿子类的特产,是冬天的美味食品,柿饼粥、冰糖蒸柿饼等在当地很流行,去太行山大峡谷的游客可以好好品尝.1.2人文旅游资源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山水风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光彩照人.遗址遗迹、故事传说1.2.1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魏武帝曹操、唐玄宗李隆基、宋太宗赵光义、诗人元好问、军事家于谦、地理学家徐霞客等帝王名人的足迹,留下了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北上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等名作.大峡谷景区有不可移动的古迹文物537处,见于史书县志的故事传说100多个,历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和英雄人物多不胜数,一石一峰一洞都有动人的传说,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羊肠坂古栈道,以奇险闻名,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史迹犹存,曹公垒就是曹操北上太行古战场的营寨遗址.真泽宫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筑,始建于唐代,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艺术欣赏价值.太行山大峡谷军事位置重要,抗战期间,这里曾是抗日根据地,发生过树掌阻击战、常行窑洞保卫战、东长井伏击战等众多战役,还有朱德大井划界遗址、八路军兵工厂址及抗大一分校遗址等,这些革命文物及遗址是大峡谷开展红色旅游的珍贵资源.大峡谷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多样、保存完好,人文资源内容深厚,是一处品位很高的旅游场所.2独特地质地貌,具有科研科普价值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巨大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以其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完整性、优美性而成功入选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一处理想的地质科普场所.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沉积了许多地质遗迹,这里的岩溶地貌有:溶沟、石芽、峰林、孤峰、溶洞、天生桥、石笋、石柱等.构造地貌有:断层崖、单面山、褶皱山、断块山、断层谷和断陷盆地等.这一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化石资源,红豆峡裸露在河床崖壁的片麻岩、三叶虫、甲胄鱼等130余块古海域生物化石,成为地质生物科学研究的集中区域.峡谷里众多的岩壁是地质断层,桥上乡大河村的大河组地层出露比较完整,厚度大,成为太行山大峡谷地层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大峡谷断层的考察,可以了解地壳运动、古代地质时期气候变迁.2.1水利工程、地质博物馆1.2.2壶关八泉峡供水工程建于八道水河干流上,八道水河为郊沟河的一大支流,八泉峡供水工程是一座以城镇供水和发电为主,兼顾旅游、水产养殖、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这项工程可为八泉峡景区增色,丰富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观.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坐落在青龙峡景区,建筑面积2500m2,设综合厅、多媒体厅、地球厅、古海洋厅、峡谷厅和壶关厅6个展厅,通过馆藏标本、模型、展板图表展示地球的奥秘、地壳物质成分、景区内特色地质作用现象、矿产资源以及生物的演化,并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向人们展示和优美景观组合,体现美学欣赏价值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景区雄奇的山体景观、内涵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北方独有的岩溶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的生物景观、绚丽多姿的水体景观,浓郁民风民俗、迷人的神话传说,共同构成大峡谷的整体景观资源系统.山景、水景、洞景相互融合,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风景优美,文化深厚.红豆峡陡峭的崖壁,象形的山石、潺潺的流水、壮丽的瀑布、珍稀的物种、古海域化石,奇特的石林,加之古寺遗址及壁画、石刻遗产,步移景换,集北方粗犷2.2与南国柔美于一体.王莽峡的自然景观在我国北方 堪称绝景,素有“30 里画廊”之称,以“美”而闻 名, 宛若游龙的谷底流水,斧劈刀削的座座山峰,千奇 百怪的谷内山石,盘龙古松、阁老陵,阁老像等,人 文景观古今结合,与自然景观自然天成,远眺近观,别有洞天.峡谷是晋、豫、冀三省的连接点之一,壶关太行山大峡谷西接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风景区,南连陵川太 行绝顶风景区.河南安阳林虑山风景区开发较早, 且林虑山风景区已注册“太行大峡谷”商标.壶关太 行山大峡谷应利用与林虑山的区位关系及市场影 响力,加强省际合作力度,成立综合旅游管理区,实 行统一规划、管理、开发、经营模式,整合太行山峡 谷旅游资源,避免相互模仿,促进联动开发,整合形 成拳头产品.壶关太行山大峡谷还可与周边长治老 顶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治县天下都城隍庙、长子法 兴寺和崇庆寺、高平炎帝陵和姬氏民居、平顺佛头 寺等文化景点组成新的精品线路,形成良好的区域 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太行山大峡 谷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大峡谷旅游资源开发建议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生态环境比较敏感脆弱,不 当开发极易造成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对大峡 谷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不足、产品相似、 宣传促销不够等问题,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应合理分 区,科学开发旅游资源. 3 做好规划和管理,营造 良好的旅游环境 1999 年,壶 关县政府开始对壶关 太 行 山 大 峡 谷进行旅游开发,但直到2004 年才有了第一部旅 游开发总体规划,在此之前各景区缺乏功能协调.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开发应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将壶 关太行山大峡谷作为一个整体开发,围绕地域特色 旅游资源,变粗放开发为节约精品开发,景区矿产 资源丰富,严禁砍伐树木、私挖滥采,建设林业生态 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搞好大峡谷旅游资源 的普查工作,建 立 资 源 与 生 态 环 境 的 动 态 监 测 系 统,将旅游开发强度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基 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要注重与自然的整体协调,保 护各类地貌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每年 5 月 ~10 月 是大峡谷主要旅游接待期,应按旅游环境容量严控 游客规模;景区倡导步行或环保交通工具,控制燃 油机动车辆运行,保持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 生态平衡. 3.1 加强旅游形象策划与传播,开拓新 客源 市场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是山西众多景观中一大亮 点,通过举办太行山大峡谷画展、红豆峡“七夕”情 人节、太行山大峡谷摄影展和国际攀岩邀请赛等各 类宣传推介 活 动,提 高 壶 关 太 行 山 大 峡 谷 的 知 名 度.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进一步加强与新闻、体育、文化、影视界的合作,在多领域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积极参加各种旅交会、推介会,利用报刊杂志、 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播放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形 象推介片,定期发布旅游信息,全方位、立体化的宣 传.就旅游市场来看,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在山西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源,省外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等周边省份客源,远程客源市场可达广东、上海等 省市,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可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地 方特色,对近程、远程市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客源市场.3.4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竞争力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周边有河南林州、焦作等成 熟旅游风景区,太行山大峡谷与云台山、林虑山在 地貌上同属太行山南段,资源具有同质性,而且焦 作云台山、林州“太行大峡谷”的知名度相对较高.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的开发应依托优势资源,进行深 层次开发,如通过文化挖掘,把大峡谷自然风景与 太行红色旅游联系起来开发;青龙峡景区可利用险 峻自然环境、淅河水资源推出崖壁攀岩、大河漂流 等探险猎奇 游;红 豆 峡 可 围 绕 红 豆 杉 这 种 珍 稀 物 种,推出红豆杉盆景系列旅游产品;太行山大峡谷 还可利用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气象生物特点,组建 专业研究基地,开展科考科普旅游,增加旅游的知 识性,进而有效地保护太行山大峡谷的生态环境.3.2 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 系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在旅游交通方面,有荫林路、 福川路、壶平路、紫盘旅游公路横穿其中,丁盘旅游 公路缓解了旅游高峰期交通堵塞;八泉峡景区建设 旅游步道、观光电梯;红豆峡景区铺设主峡水泥路、 石板道.在接待服务方面,建起大型停车场,旅游接 待中心,新建一批旅游饭店宾馆.基 础 设 施 较 为 完 善,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游客群体来说,旅游设施仍 需改善.荫林公路是贯穿整个大峡谷主谷的旅游公 路,也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道路较窄,弯道较多, 大型运煤车对旅游区环境和交通影响较大.可开发 新的循环公路,将运煤路线和旅游交通区分开,将荫 林大道改造成一条旅游专用通道,改善健全荫林公 路桥上乡配套设施.改善对外铁路和航空交通,完善 省内外自驾游览路线,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3.5 整合旅游资源 ,加强区域旅游联合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山脉,太行山大 3.3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利用资源优势,对大峡谷实施生态旅 游 开 发,强 调 生 态 保 护 和 资 源 开 发 并 重,倡导以获取知识为基础,欣赏和研究为目的,广 泛开展地质科普教育、峡谷探险、徒步野营、森林探 密、登山攀岩、漂流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实现 地区经济良性增长,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双赢.参考文献:加强专业人力资源 培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有丰富的岩溶、构造地貌景 观,优美的人文资源,这就需要具备地理知识、熟悉 大峡谷旅游资源和典故、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专业 导游人才,与省内外高校及旅游研究院联合,选拔 优秀人才配置到旅游队伍,建立在岗培训机制,加 强对景区内宾馆、旅行社服务人员的培训,完善人 才培训机制.对于攀崖、漂流等探险旅游项目,需要 配备专门的设备、掌握旅游服务、漂流基本知识和 技能的导游和护漂员,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在知识和技能上适应高质量旅游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的服务水平.3.6 [1]吴郭泉,王 艳,等.旅游资源经济学[M].北 京:中 国 林业出版社,2007:15 -24.[2]郭瑞娟,南江辉.关于开发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的思 考[J].太原科技,2008(11):67 -68. [3]孙 文 昌.现 代 旅 游 开 发 学 [M].山 东:青 岛 出 版 社, 1999:18 -32. [4]李 天 元.旅 游 学 概 论 [M].天 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 2005:78 -79.[5]安瑞生.山西导游词精粹[M].北京:中国旅游出 版 社, 2005:188 -200 .结语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丰富,深邃的峡谷 景观、珍稀的动植物资源,沧桑多变的地质地貌、源 远丰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并重,融 南北风光于一身,大峡谷内的地质地貌遗迹,是漫 长地质历史演化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与区域内的生物、气候、水文等都是大峡谷生态环4 [责任编辑:孟立霞]TheDevelopmentofTouristResourcesin HuguanTaihangGrandCanyonSHANGGUAN Hui-jun(NormalSchoolofChangzhiCollege,Changzhi,Shanxi,046000,China)Abstract:TheHuguanTaihangGrandCanyonisfamousbothforitscombinationofnaturale- cologyandhumanityhistoryandfortheabundanttouristrecourses.By waysofintegerpro- gramming,touristimageestablishing,protectivedevelopmentandreceptioncapacityimprove- ment,ecologicaltourismshouldbedevelopedonthebasisofitsnaturalecologyandregional cultures.Withallthe measures,thetourism of Huguan Taihang Grand Canyon willhavea sustaineddevelopment,andawin -win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botheconomyandeco- logicalenvironmentcouldberealized. Keywords:Huguan;TaihangGrandCanyon;ecologicaltourism;sustaineddevelopment。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实践及启示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实践及启示
四是按步骤快速推进移交接管。出台了《关于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接管工作实施方案》,由财政局等10个单位分别负责10个景区的移交、接管工作,由公安、检察、法院负责稳定保障工作,做到谈判一个、移交一个,接管一个、运行一个。
(二)景区托管三步走
一是精心选择托管团队。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接管景区后,先后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旅”)、北京巅峰智业、深圳华侨城等国内著名景区托管公司进行了洽谈,经过多次考察对比,最终选定了西安曲江文旅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托管公司。
(三)强强联合、托管经营是出路
太行山大峡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高素质管理人才短缺、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引进西安曲江文旅托管经营团队之后,不仅带来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也帮助培养出了一批本土旅游管理人才,为大峡谷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宣传营销、拓展市场是支撑
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要吸引来游客,就首先必须引起游客的关注。太行山大峡谷资源整合之后,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加大宣传营销的投入,成效非常明显。和往年相比,自驾游的多了,晚上住宿的多了。游客不但游在峡谷,而且住在峡谷、吃在峡谷,农家客栈、饭店的生意也都火起来,当地的居民也从中得到)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保障各方利益是基础
在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前期,壶关县委、县政府就抽调专人深入到景区老板、机关干部和群众中去,开座谈会、发宣传资料,宣传省、市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优惠政策,宣传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重大意义,引导景区老板、当地居民和全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消除思想疑虑。景区老板和当地居民的合理合法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积极配合、热情支持整合,全县干部群众高度关注整合,形成了全县动员兴旅游、一切为旅游开道、一切为旅游服务的浓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报告
1.引言
中国的旅游活动早在古代就有,正因为如此,一些著名的游记、诗篇才能流传至今。

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组织的旅游业有了发展,在上海出现了旅行社。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远的发展。

对于国内来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也在逐年的增长,人们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对外来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也在逐年的增加。

因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和石油业、汽车行业并列为世界的三大产业,因此其发展和推广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次的调研主要围绕我们大学生这个群体,针对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来开展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找出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2.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大学生群体自身的旅游意向以及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认识及看法,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服务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3.调查过程
发动大学生群体做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开始时间为2012年4
月11 日,结束时间为2012年4月18日,通过一周的时间收回问卷412份,图1-1、记录了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

1-1 性别结构图
由图1-1可以看到,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210人,占总人数的50.97%,女性202人,占总人数的49.03%.
1-2年龄结构图
由图1-2可以得出,在19到23岁的大学生年龄群体中,旅游人数呈现依次增多的情况。

1-3偏好结构图
由图1-3可以看出,占总数92.23%的学生都喜欢旅游,只有7.77%的人数选择了不喜欢。

1-4选择标准图
由1-4可以看出,个人爱好是调查群体选择出游的主要标准。

1-5 了解途径图
由1-5可以看出,朋友介绍是调查群体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
其次是网上浏览。

1-6影响因素图
由1-6 可以看出,外出出游的影响因素都比较多,受资金、时间限制明显,不够了解和路远次之。

1-7价格区段图
由1-7可以看出,调查群体所接受的价位随着价格的增长而降低,小于200的价位占将近半数。

1-8 游览时间图
由1-8可以看出,学生群体选择出游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寒暑假和法定的节假日。

4.结论与建议
(1)旅游时间的选择。

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36.17%的游客选择寒暑假出游;29.13%的游客选择法定节假日出游;20.87%的游客选择双休日出游;剩下的部分则选择黄金周。

从调查结果来看,游客的高峰流量时间在寒暑假和法定的节假日。

(2)旅游信息的来源渠道。

根据以上的数据得出,56.07%的游客通过朋友的介绍,27.18%的游客通过网上浏览而获得信息。

(3)游客的态度。

根据以上的数据得出, 40.05%因资金不足而放弃出游; 42.23%的游客能接受的价位在200元以下;84.71%的喜欢在旅游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或一些艺术表演;41.26%游客喜欢在景点买纪念品留作纪念;近90.05%的游客期待大峡谷推出新的旅游项目。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做好景点的宣传工作,增强景点的宣传力度。

由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游客是通过朋友介绍和网上浏览来获取的
信息,说明是受到他人和网络影响大。

所以要加大在网上
宣传的投放力度,同时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加大公共
设施的投放力度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景区的整体
形象,从而赢得良好的口碑。

(2)增设旅游项目,推广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

由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顾客期待景区能推出新的旅游项
目,所以在要在顾客游玩过程中不断的制造惊喜,满足游
客的猎奇心。

同时,实行纪念品的免费发放工作,在无形
之中及加深了景区的影响力。

(3)太行山大峡谷属于自然景区,能满足大部分游客的偏好,要注重景区的原生态保护,各景点要根据其特点和吸引力
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

(4)多数的游客多集中在法定的节假日和寒暑假出游,因此要把握住这两个高峰期,将路况、食宿等后勤工作安排妥当,
做好高峰时段的安全防范工作,为旅游者营造一个舒适的
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